ANSYS— 弹性平面问题、振动模态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40.24 KB
- 文档页数:11
ANSYS模态分析教程及实例讲解ANSYS是一款常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可以用于执行结构分析、热分析、流体分析等多种工程分析。
模态分析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功能,用于计算和分析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包括固有频率、振型和振动模态,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和优化结构的动态响应。
以下是一份ANSYS模态分析教程及实例讲解,包含了基本步骤和常用命令,帮助读者快速上手模态分析。
1.创建模型:首先需要创建模型,在ANSYS界面中构建出待分析的结构模型,包括几何形状、材料属性和边界条件等。
可以使用ANSYS的建模工具,也可以导入外部CAD模型。
2.网格划分:在模型创建完毕后,需要进行网格划分,将结构划分为小的单元,使用ANSYS的网格划分功能生成有限元网格。
网格划分的细腻程度会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计算时间,需要根据分析需要进行合理选择。
3.设置材料属性:在模型和网格创建完毕后,需要设置材料属性,包括弹性模量、密度和材料类型等。
可以通过ANSYS的材料库选择已有的材料属性,也可以自定义材料属性。
4.定义边界条件:在模型、网格和材料属性设置完毕后,需要定义结构的边界条件,包括约束和加载条件。
约束条件是指结构受限的自由度,例如固定支撑或限制位移;加载条件是指施加到结构上的载荷,例如重力或外部力。
5.运行模态分析:完成前面几个步骤后,就可以执行模态分析了。
在ANSYS中,可以使用MODAL命令来进行模态分析。
MODAL命令需要指定求解器和控制选项,例如求解的模态数量、频率范围和收敛准则等。
6.分析结果:模态分析完成后,ANSYS会输出结构的振动特性,包括固有频率、振型和振动模态。
可以使用POST命令查看和分析分析结果,例如绘制振动模态或振动模态的频率响应。
下面是一个实际的案例,将使用ANSYS执行模态分析并分析分析结果。
案例:矩形板的模态分析1.创建模型:在ANSYS界面中创建一个矩形板结构模型,包括矩形板的几何形状和材料属性等。
ANSYS模态分析ANSYS模态分析是一种用于计算和研究结构的振动和模态的仿真方法。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了解结构在自由振动模态下的响应,从而优化设计和改进结构的性能。
本文将对ANSYS模态分析的原理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ANSYS模态分析基于动力学理论和有限元分析。
在模态分析中,结构被建模为一个连续的弹性体,通过求解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模态形状来研究其振动行为。
固有频率是结构在没有外力作用下自由振动的频率,而模态形状则是结构在每个固有频率下的振动形态。
模态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结构在特定频率下的振动行为。
通过分析结构的固有频率,可以评估结构的动态稳定性。
如果结构的固有频率与外部激励频率非常接近,可能会导致共振现象,从而对结构造成破坏。
此外,模态分析还可以帮助识别结构的振动模态,并评估可能的振动问题和改进设计。
1.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创建结构的几何模型,并进行必要的网格划分。
在几何模型上设置适当的约束条件和边界条件。
选择合适的材料属性和材料模型。
然后设置分析类型为模态分析。
2.计算固有频率:在模态分析中,需要计算结构的固有频率。
通过求解结构的特征值问题,可以得到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模态形状。
通常使用特征值求解器来求解特征值问题。
3.分析结果:一旦得到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模态形状,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估。
在ANSYS中,可以通过模态形状的可视化来观察结构的振动模态。
此外,还可以对模态形状进行分析,如计算应力、变形和应变等。
ANSYS模态分析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航空航天工程中,模态分析可以用于评估飞机结构的稳定性和航空器的振动特性。
在汽车工程中,可以使用模态分析来优化车身结构和减少共振噪音。
在建筑工程中,可以使用模态分析来评估楼房结构的稳定性和地震响应。
总之,ANSYS模态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结构动力学仿真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了解结构的振动特性和改善设计。
通过模态分析,可以预测共振问题、优化结构设计、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性能。
ANSYS ——有限元分析弹性平面问题、振动模态分析1、弹性平面问题1、1.题目一:(见图一所示)图1已知条件:1.5a m =,0.4c m =,0.5d m =,6/q kN m =,5F kN =;1、1.1解题的总体思路由于单元体是一个300×140的,为了方便计算,采用直接建模法,先创建一个30×14的单元体结构,在挖去15×4的单元,建立如下模型(见图二所示)图2并且对模型进行加载和约束,左边为固定端约束,右下角为端约束。
荷载分别为均布荷载和一个集中力荷载。
1、1.2运行结果此节只显示运行的结果和简单的解释,详细的命令见1、1.3节命令流中各个命令的注解。
1、各个节点的位移和扭矩主要列举了具有代表意义的节点,由于节点有15×31个,所以只列出约束处的节点的位移和扭矩。
只列出了31节点的位移,其他约束处的位移都为0 结果显示出:Ux=0.017236mm Uy=0mm2、受力后与受力前变形图(放大)【见图3所示】图33、X方向的变形图【见图4所示】图44、Y方向的变形图【见图5所示】图55、内力图【见图6所示】图6结论:节点31处是最容易收到破坏的,因此再设计时应注意此处的设计。
1、1.3命令流/PREP7N,1,0,0!确定第一个节点N,31,300,0!确定第31个节点FILL,1,31!在1到31节点中插入节点NGEN,15,31,1,31,1,0,10!复制上述节点15行,每行间距为10ET,1,PLANE42!常量的设置MP,EX,1,200E9MP,NUXY,1,0.3E,1,2,33,32 !创建第一个单元EGEN,30,1,1 !复制1到31个单元的建立EGEN,14,31,1,30 !所有的单元创建EDELE,151,165 !下面都是挖去中间的面EDELE,181,195EDELE,211,225EDELE,241,255NDELE,187,201NDELE,218,232NDELE,249,263FINISH!退出预处理/SOLU !求解ANTYPE,STATICOUTPR,BASIC,ALLD,1,ALL,0 !右端面的约束D,32,ALL,0D,63,ALL,0D,94,ALL,0D,125,ALL,0D,156,ALL,0D,280,ALL,0D,311,ALL,0D,342,ALL,0D,373,ALL,0D,404,ALL,0D,435,ALL,0D,31,UY,0 !右下角的节点31约束SFE,406,3,PRES,,6000,6000!均布荷载的加载SFE,407,3,PRES,,6000,6000SFE,408,3,PRES,,6000,6000SFE,409,3,PRES,,6000,6000SFE,410,3,PRES,,6000,6000SFE,411,3,PRES,,6000,6000SFE,412,3,PRES,,6000,6000SFE,413,3,PRES,,6000,6000SFE,414,3,PRES,,6000,6000SFE,415,3,PRES,,6000,6000SFE,416,3,PRES,,6000,6000SFE,417,3,PRES,,6000,6000SFE,418,3,PRES,,6000,6000SFE,419,3,PRES,,6000,6000SFE,420,3,PRES,,6000,6000F,248,FX,5000!集中力的加载SOLVE !求解FINISH/POST1 !进入后处理PRDISP !得出各个节点的位移PLDISP,1!受理前后的变形图的比较PLNSOL,U,X !x方向的变形图PLNSOL,U,Y !Y方向的变形图PLESOL,S,EQV!内力图FINISH注:黑体字为注解。
ANSYS模态分析教程及实例讲解解析ANSYS是一个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可以用于各种结构的模态分析,包括机械结构、建筑结构、航空航天结构等。
模态分析是通过计算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动模态,用于评估结构的动力特性和振动响应。
以下是一个ANSYS模态分析的教程及实例讲解解析。
一、教程:ANSYS模态分析步骤步骤1:建立模型首先,需要使用设计软件绘制或导入一个几何模型。
然后,在ANSYS中选择适当的单元类型和材料属性,并创建适当的网格。
确保模型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准确无误。
步骤2:约束条件在进行模态分析之前,需要定义适当的约束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固定支持的边界条件、约束点的约束类型、约束方向等。
约束条件的选择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符。
步骤3:施加载荷根据实际情况,在模型上施加适当的载荷。
这些载荷可以是静态载荷、动态载荷或谐振载荷,具体取决于所要分析的问题。
步骤4:设置分析类型在ANSYS中,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分析类型,包括静态分析、模态分析、动态响应分析等。
在进行模态分析时,需要选择模态分析类型,并设置相应的参数。
步骤5:运行分析设置好分析类型和参数后,可以运行分析。
ANSYS将计算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动模态。
运行时间取决于模型的大小和复杂性。
步骤6:结果分析完成分析后,可以查看和分析计算结果。
ANSYS将生成包括固有频率、振动模态形态、振动模态形状等在内的结果信息。
可以使用不同的后处理技术,如模态形态分析、频谱分析等,对结果进行更详细的分析。
二、实例讲解:ANSYS模态分析以下是一个机械结构的ANSYS模态分析的实例讲解:实例:机械结构的模态分析1.建立模型:使用设计软件绘制机械结构模型,并导入ANSYS。
2.约束条件:根据实际情况,将结构的一些部分设置为固定支持的边界条件。
3.施加载荷:根据实际应用,施加恰当的静态载荷。
4.设置分析类型:在ANSYS中选择模态分析类型,并设置相应的参数,如求解方法、迭代次数等。
ANSYS入门——模态分析步骤与实例详解模态分析是ANSYS中的一项重要功能,它用于分析结构的模态特性,如固有频率、模态形态、振型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ANSYS中模态分析的步骤与实例。
1.准备工作:在进行模态分析前,首先需要完成模型的几何建模、模型的网格划分、边界条件的设定和材料属性的定义等准备工作。
2.设置分析类型:在ANSYS中,可以使用分析类型工具条或命令行指令设置分析类型。
对于模态分析,可以选择"Modal"。
选中“Modal”选项后,会弹出新窗口,用于设置分析的参数。
可以设置计算的模态数目、输出结果的范围、频率的单位等。
3.定义约束条件:在模态分析中,需要定义结构的约束条件,以模拟实际情况。
常见的约束条件有固定支撑、自由边界、对称几何等。
可以使用ANSYS中的约束条件工具条或命令行指令进行定义。
4.定义激励条件:在模态分析中,可以定义激励条件,以模拟结构在特定频率下的振动情况。
常见的激励条件有振动源、压力载荷、重力载荷等。
可以使用ANSYS中的激励条件工具条或命令行指令进行定义。
5.执行分析:完成上述设置后,点击分析工具条中的“运行”按钮,开始执行模态分析。
ANSYS会根据所设定的参数进行计算,并输出相应的结果。
6.结果展示与分析:模态分析完成后,可以查看分析结果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ANSYS会输出各模态下的固有频率、模态振型、模态质量、模态参与度等信息。
接下来,我们以一个简单的悬臂梁的模态分析为例进行详解。
1.准备工作:在ANSYS中绘制悬臂梁的几何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
设定材料属性、加载条件和边界条件。
2.设置分析类型:在ANSYS主界面上选择“Workbench”,然后点击“Ana lysis Systems”工具条中的“Modal”选项。
3.定义约束条件:设置悬臂端点的约束条件为固定支撑。
可以使用ANSYS中的“Fixed Support”工具进行设置。
4.定义激励条件:在此示例中,我们只进行自由振动分析,不设置激励条件。
ANSYS动力学分析指南——模态分析ANSYS动力学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和优化机械结构、系统或装置的动态性能的分析方法。
其中模态分析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分析类型,通过模态分析可以获取结构的固有频率、振型和模态质量等信息,从而更准确地评估结构的动态响应。
下面是一个ANSYS动力学模态分析的步骤指南:1.导入几何模型:首先,需要将几何模型导入到ANSYS中。
可以使用ANSYS自带的几何建模工具创建模型,也可以从CAD软件中导入现有模型。
在导入几何模型时,需要确保模型的几何尺寸和几何形状正确无误。
2.建立材料属性:为了进行动力学分析,在模型中必须定义材料的属性。
这包括材料的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
如果需要考虑材料的各向异性,还需要定义合适的各向异性参数。
3.设置边界条件:为了模拟真实工程环境下的载荷作用,需要为模型设置适当的边界条件。
这包括固支约束、加载条件和约束条件等。
在模型中的各个节点上,需要确保边界条件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4.选择求解器类型:ANSYS提供了多种求解器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求解器。
在动力学模态分析中,通常使用的是频域求解器或模型超级定法(Modal Superposition Method)求解器。
5.网格划分:在进行动力学模态分析之前,需要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
网格划分的目的是将连续的结构离散为有限的单元,从而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
在网格划分时,需要根据模型的复杂程度和准确性要求进行适当的划分。
6.设置求解参数:在进行动力学模态分析之前,需要设置一些求解参数。
这包括求解器的收敛准则、求解的频率范围和预期的模态数量等。
这些参数的设置可以影响到求解结果的准确性和计算效率。
7.进行模态分析:设置好求解参数后,可以进行动力学模态分析。
在分析过程中,ANSYS会通过计算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来评估结构的动态响应。
如果需要获取更多的信息,可以通过后处理功能查看模态质量、模态阻尼和模态形状等结果。
压电变换器的自振频率分析及详细过程1.模态分析的定义及其应用模态分析用于确定设计结构或机器部件的振动特性固有频率和振型;即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它们是承受动态载荷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同时;也可以作为其它动力学分析问题的起点;例如瞬态动力学分析、谐响应分析和谱分析;其中模态分析也是进行谱分析或模态叠加法谐响应分析或瞬态动力学分析所必需的前期分析过程..ANSYS的模态分析可以对有预应力的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和循环对称结构模态分析..前者有旋转的涡轮叶片等的模态分析;后者则允许在建立一部分循环对称结构的模型来完成对整个结构的模态分析..ANSYS提供的模态提取方法有:子空间法subspace、分块法block lancets;缩减法reduced/householder、动态提取法power dynamics、非对称法unsymmetric;阻尼法damped; QR阻尼法QR damped等;大多数分析都可使用子空间法、分块法、缩减法..ANSYS的模态分析是线形分析;任何非线性特性;例如塑性、接触单元等;即使被定义了也将被忽略..2.模态分析操作过程一个典型的模态分析过程主要包括建模、模态求解、扩展模态以及观察结果四个步骤..1.建模模态分析的建模过程与其他分析类型的建模过程是类似的;主要包括定义单元类型、单元实常数、材料性质、建立几何模型以及划分有限元网格等基本步骤..2.施加载荷和求解包括指定分析类型、指定分析选项、施加约束、设置载荷选项;并进行固有频率的求解等..指定分析类型;Main Menu- Solution-Analysis Type-New Analysis;选择Modal..指定分析选项;Main Menu-Solution-Analysis Type-Analysis Options;选择MODOPT 模态提取方法〕;设置模态提取数量MXPAND.定义主自由度;仅缩减法使用..施加约束;Main Menu-Solution-Define Loads-Apply-Structural-Displacement..求解;Main Menu-Solution-Solve-Current LS..3.扩展模态如果要在POSTI中观察结果;必须先扩展模态;即将振型写入结果文件..过程包括重新进入求解器、激话扩展处理及其选项、指定载荷步选项、扩展处理等..激活扩展处理及其选项;Main Menu-Solution-Load Step Opts-Expansionpass-Single Expand-Expand modes..指定载荷步选项..扩展处理;Main Menu-solution-Solve-Current LS..注意:扩展模态可以如前述办法单独进行;也可以在施加载荷和求解阶段同时进行..本例即采用了后面的方法4.查看结果模态分析的结果包括结构的频率、振型、相对应力和力等所有图片大小可以自己调节实例1.在开始菜单中启动Mechanical APDL Product launcher;如图1所示其中Working Directory代表你的工作路径;也就是所有ansys的生成文件都存在这个文件加下..而job Name 就代表你所做实例的名字;实例中我们将目录设为F盘;工作名设为model2.最后点击run运行进入ansys界面..如图2所示..图22.定义单元类型拾取菜单Main M--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如图3所示..然后单击;图3然后单击add按钮..如图4所示;单击ok ;选择solid5单元;这样就完成了对单元的选择..然后再单击图3中的close按钮..图43.定义材料属性拾取菜单Main Menu-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Material Models.弹出对话框;如图5所示..定义相对介电常数..在右侧列表中依次双击"electromagnetic";"relative permittivity"; "orthotropic".输入相关参数..图5在右侧再点击Density;如图6所示..定义材料的密度..密度为7500;单击ok..图6在右侧在依次点击“Piezoelectrics”“Piezoelectric matrix”定义压电应力矩阵;如图7所示..输入相关参数..单击ok..图7在右侧列表中依次双击"Structural"; "Linear"; "Elastic"; "Anisotropic"如图8所示;定义各向异性弹性矩阵设置;输入参数;单击ok..图8点击Material-Exit完成对材料的定义..4.建模选取菜单Parameters-Scalar Parameters 在selection中输入L=10E-3然后点击accept;再输入h=20e-3;点击accept;按照相同的步骤输入;w=10e-3;a3=1000.如图9所示..图9点击close..拾取菜单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Modeling-Create- Keypoints-In Active CS 弹出对话框;如图10所示;输入1;创建关键点1;坐标为0;0;0.点击apply..图10再输入如图11所示图11点击apply..输入图12所示..图12图13建立四个关键点..复制关键点选取modeling-copy-keypoints 弹出选框;如图14所示..点击pickall弹出图15所示的选框;输入参数;单击ok..复制一份;向z轴偏移距离为H..图14 图15改变视角选取plotctrls-pan zoom rotate-iso 然后点击close是原始坐标系不显示选取plotctrls-windows controls-windows options 如图16所示选取no shown 点击ok..图16创建直线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Modeling-Create- line-line-straight line 选取点1和5;点击ok..划分直线网格;分为4份..Main Menu – Preprocessor-meshing-size cntrls-manual size-line-all lines;如图17所示;点击ok..图17通过关键点创建面;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Modeling-Create-areas-arbitrary-through kps 弹出选框;选取点1;2;3;4..通过面拉伸体;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Modeling-operate-extrude-areas-along lines 弹出选框;选取刚才那个形成的面;单击ok;然后再选取前面我们建立的线;点击ok;形成的体如图18所示..图185.网格划分显示线号 plotctrls-numbering line numbers前打钩..点击ok..图19所示图19显示线 plot-lines选取meshing-mesh tool 如图20所示..选取line后边的set 弹出选框;选取线11.和13;单击ok;弹出如21所示;输入2;单击ok..划分为两部分..图20 图21选取 hex ;mapped;点击mesh tool 中的mesh弹出选框;选取体;单击ok..如图22所示..图226.施加约束选取节点 select-entities 弹出如图23所示的对话框;点击ok..图23拾取菜单Main Menu--Solution-Define Loads-Apply-Structural-Displacement-symmetry b.c-on nodes 弹出图24选框;单击ok..图24同理约束y轴;将图24中改为y轴;单击ok..7.分析类型拾取菜单Main Menu-Solution-Analysis Type-New Analysis..弹出对话框;选择"Type of Analysis"为"Modal";单击"OK"按钮..8.指定分析选项拾取菜单Main Menu-Solution-Analysis Type-Analysis Options..弹出对话框;在"No. of modes to extract"文本框中输入10.扩展模态数为10如图25所示;单击ok..图25频率范围50000到150000;图26所示;单击ok..图26约束z=0和z=h的面的节点电压为0.选取节点 select-entities 弹出如图27所示的对话框;点击ok..图27 图29拾取菜单Main Menu--Solution-Define Loads-Apply-electric-boundary-voltage-on node如图28所示;单击ok..图28同理定义z=h;电压为0.如图29.所示施加约束时;先选取该面上的节点;然后直接施加就是该面的约束..在每一步施加约束时;我们都先选择该面上的节点后再施加..图23;27;29都是选择相应面上的节点..然后是假载荷;不然施加的是全部节点..9.求解拾取菜单Main Menu-Solution-Solve-Current LS..单击“Solve Current Load Step”对话框的“OK”按钮..出现“Solution is done”提示时;求解结束;即可查看结果了..10列表固有频率拾取菜单Main Me-General Postproc-Results Summary..弹出窗口;列表中显示了模型的前10率;可以看出结果虽然存在一定的误差;但与解析解是基本符合的..查看完毕后;关闭该窗口..11. 拾取菜单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Read Results-First Set12.用动画观察模型的一阶模态拾取菜单Utility Menu-PlotCtrls-Animate-Mode Shape..弹出对话框;单击“OK”按钮..观察完毕;单击“Animation Controller”对话框的"close"按钮13.观察其余各阶模态拾取菜单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Read Results-Next Set.依次将其余各阶模态的结果读入;然后重复步骤1观察完模型的各阶模态后;请读者自行分析频率结果产生误差的原因;并改进以上分析过程..图30图30为各阶自振频率图31图31为1阶振型总结;再施加约束时;仅仅是几个面;如果忽略图23;27;29这几个过程;那结果可想而知..如果出错;仔细检查;你添加的边界约束是否正确;重复修改;结果就是这个..我只是把别人的例子详细的做了一遍..比较适合初学者..。
Ansys模态分析详细论述1、有限元概述将求解域分解成若干小域,有限元模型由单元组成,单元之间通过节点连接,并承受载荷,节点自由度是随着连接该点单元类型变化的。
1.1分析前准备(1)研读相关理论基础;(2)参考别人的分析方法和思路;(3)考虑时间和设备,做适当的简化假设,设定条件、材料并决定分析方式;(4)了解力学现象、分析关键位置并预先评估。
1.2 Von Mises 应力Von Mises 应力是非负值,应力表达式可表示为:1.3结果的分析(1)建立疏密不同的三至五种网络,选择适中密度,不能以存在应力集中点处的结果做对比;(2)检验网格,分析结果的合理性,选择安全系数,并且要分析应力集中的真实性与危险性。
(3)接触收敛速度的提高:在不影响结构的前提下,控制或减少接触单元生成数目,并采用线性搜索,与打开自适应开关来提高收敛速度。
2、模态分析中的几个基本概念物体按照某一阶固有频率振动时,物体上各个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是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的,可以用一个向量表示,这个就称之为模态。
模态这个概念一般是在振动领域所用,可以初步的理解为振动状态,我们都知道每个物体都具有自己的固有频率,在外力的激励作用下,物体会表现出不同的振动特性。
2.1主要模态一阶模态是外力的激励频率与物体固有频率相等的时候出现的,此时物体的振动形态叫做一阶振型或主振型;二阶模态是外力的激励频率是物体固有频率的两倍时候出现,此时的振动外形叫做二阶振型,以依次类推。
一般来讲,外界激励的频率非常复杂,物体在这种复杂的外界激励下的振动反应是各阶振型的复合。
模态是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每一个模态具有特定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模态振型。
这些模态参数可以由计算或试验分析取得,这样一个计算或试验分析过程称为模态分析。
有限元中模态分析的本质是求矩阵的特征值问题,所以“阶数”就是指特征值的个数。
将特征值从小到大排列就是阶次。
实际的分析对象是无限维的,所以其模态具有无穷阶。
ANSYS模态分析详解1. 简介ANSYS是一款常用的工程仿真软件,其模态分析功能能够帮助工程师快速分析和优化结构的自振频率和振型,进而提高结构的可靠性和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ANSYS模态分析的原理、操作步骤和实际应用。
2. 模态分析原理模态分析是一种通过分析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来研究结构的方法。
在模态分析中,首先需要建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然后通过求解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得到结构的模态数据,包括自振频率、自振模态和模态质量等。
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是结构设计和安全评估的重要依据。
3. 模态分析步骤3.1. 几何建模在进行模态分析之前,需要首先进行结构的几何建模。
ANSYS提供了强大的几何建模工具,可以通过手工绘制、导入CAD模型或直接建立几何实体进行建模。
建模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何的精确性和几何尺寸的准确性。
3.2. 材料属性设置对于模态分析来说,材料的物理属性是非常重要的。
在ANSYS中,可以通过定义材料属性来描述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密度等。
合理的材料属性设置可以更准确地预测结构的固有频率。
3.3. 约束和加载条件设置在模态分析中,需要设置结构的约束和加载条件。
约束条件可以是支撑约束、固连约束或自由约束,加载条件可以是点载荷、面加载或体加载。
通过合理的约束和加载条件设置,可以模拟实际工况下的结构响应。
3.4. 网格划分与单元属性设置在进行模态分析之前,还需要对结构进行网格划分和单元属性设置。
ANSYS提供了多种网格划分算法和单元类型,可以根据结构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划分算法和单元类型。
合理的网格划分和单元属性设置可以提高计算的精度和效率。
3.5. 模态求解与后处理在完成前面的准备工作之后,可以开始进行模态分析了。
ANSYS提供了多种求解方法,包括隐式求解和显式求解。
通过求解结构的特征方程,可以得到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
模态分析的后处理包括振型显示、振动模态验证和模态参数输出等。
模态分析方法与步骤一、模态分析包括下列6种方法,使用何种模态提取方法主要取决于模型大小(相对于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而言)和具体的应用场合。
1.缩减法(reduced):该方法为一般结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在原结构中选取某些重要的节点为自由度,称为主自由度(master degree of freedom),再用该主自由度来定义结构的质量矩阵及刚度矩阵并求出其频率及振动模态,进而将其结果扩展至全部结构。
在解题过程中该方法速度较快,但其答案较不准确。
主自由度的选择依照所探讨的模态、结构负载的情况而定:a. 主自由度的个数至少为所求频率个数的两倍。
b. 选择主自由度的方向为结构最可能振动的方向。
c. 主自由度节点位于较大质量或转动惯量处及刚性较低位置。
d. 如果弯曲模态为主要探讨模态,则可省略旋转自由度。
e. 主自由度的节点位于施力处或非零位移处。
f. 位移限制为零的位置不能选为主自由度节点,因为这种节点具有高刚性的特性。
可以用M命令来定义主自由度。
此外,也可由ANSYS自动选择自由度。
2. 子空间迭代法(subspace):通常用于大型结构中,仅探讨前几个振动频率,所得到结果较准确,不需要定义主自由度,但需要较多的硬盘空间及CPU时间。
求取的振动模态数应该小于模型全部自由度的一半。
3. 不对称法(unsymmetrical):该方法用于质量矩阵或刚度矩阵为非对称时,例如转子系统。
其特征值(eigenvalue)为复数,实数部分为自然频率;虚数部分为系统的稳定度,正值表示不稳定,负值表示稳定。
4. 阻尼法(damped):该方法用于结构系统具有阻尼现象时,其特征值为复数,虚数部分为自然频率;实数部分为系统的稳定度,正值表示不稳定,负值表示稳定。
5. 分块兰索斯法(block lanczos):该方法用于大型结构对称的质量及刚度矩阵,和次空间方法相似,但收敛性更快。
6. 快速动力法(power dynamics method):该方法用于非常大的结构(自由度大于100,000)且仅需最小几个模态。
七、模态分析7.1问题描述如图所示为一根长度为L 的等截面直杆,一端固定,一端自由。
已知杆材料的弹性模量E=2*10e11N/m2,密度m 3/kg 7800=ρ,杆长L=0.1m,要求计算直杆纵向振动的固有频率。
7.2求解步骤1、建立工作名和工作标题2、定义单元类型:拾取菜单Main Menu→Preprocessor →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 。
弹出对话框,单击"Add "按钮:弹出对话框,在左侧列表中选择"Structural/Solid ,在右侧列表中选择"Brick 20node 186",单击"OK"按钮:单击close。
3、定义材料特性:Main Menu→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Material Models 弹出对话框,在右侧列表中依次双击"Structural "、leaner,elastic"、"Isotropic",弹出对话框,在"EX"文本框中输入2ell (弹性模量),在"PRXY"文本中输入0.3(泊松比),单击"OK"按钮;再双击右侧列表中"Structural"下"Density ",弹出对话框,在"DENS"文本框中输入7800〈密度),单击"OK"按钮。
然后关闭对话框。
4、建立几何网络模型1)拾取菜单Main Menu →Preprocessor →Modeling →Create →Volumes→Block→By Dimension,参数如图所示,单击OK。
拾取菜单UtilityMenu→PlotCtrls→Pan Zoom Rotate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依次单击"Iso"、"Fit"按钮。
ANSYS模态分析实例和详细过程ANSYS是一款被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可以进行多种不同类型的分析,包括模态分析。
模态分析是通过对结构进行振动分析,计算得到结构的固有频率、振型和阻尼比等参数,对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预测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ANSYS模态分析的实例和详细过程。
一、模态分析实例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悬臂梁结构,长度为L,横截面面积为A,杨氏模量为E,密度为ρ。
我们想要计算该梁结构的固有频率、振型和阻尼比等参数,以评估其动力特性。
二、模态分析过程1.准备工作在进行模态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先准备好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假设我们已经完成了悬臂梁结构的几何建模和网格划分,并且已经定义好了材料属性和约束条件。
2.设置分析类型和求解器打开ANSYS软件,并选择“Structural”工作台。
在“Analysis Settings”对话框中,选择“Modal”作为分析类型。
然后,在“Analysis Type”对话框中选择“Modes”作为解决方案类型。
3.定义求解控制参数在“Analysis Settings”对话框中,点击“Solution”选项卡。
在该选项卡中,我们可以定义求解控制参数,例如计算模态频率的数量、频率范围和频率间隔等。
4.添加约束条件在模态分析中,我们需要定义结构的边界条件。
假设我们对悬臂梁的一端施加固定边界条件,使其不能在该位置发生位移。
我们可以在“Model”工作区中选择相应的表面,然后右键点击并选择“Fixed”。
5.添加载荷在模态分析中,我们通常可以不添加外部载荷。
因为模态分析着重于结构的固有特性,而不是外部激励。
6.定义材料属性在模态分析中,我们需要定义材料的弹性性质。
假设我们已经在材料库中定义了结构所使用的材料,并在“Model”工作区中选择了适当的材料。
7.运行分析完成以上设置后,我们可以点击“Run”按钮开始运行分析。
ANSYS将计算结构的固有频率、振型和阻尼比等参数。
ANSYS ——有限元分析弹性平面问题、振动模态分析1、弹性平面问题1、1.题目一:(见图一所示)图1已知条件:1.5a m =,0.4c m =,0.5d m =,6/q kN m =,5F kN =;1、1.1解题的总体思路由于单元体是一个300×140的,为了方便计算,采用直接建模法,先创建一个30×14的单元体结构,在挖去15×4的单元,建立如下模型(见图二所示)图2并且对模型进行加载和约束,左边为固定端约束,右下角为端约束。
荷载分别为均布荷载和一个集中力荷载。
1、1.2运行结果此节只显示运行的结果和简单的解释,详细的命令见1、1.3节命令流中各个命令的注解。
1、各个节点的位移和扭矩主要列举了具有代表意义的节点,由于节点有15×31个,所以只列出约束处的节点的位移和扭矩。
只列出了31节点的位移,其他约束处的位移都为0 结果显示出:Ux=0.017236mm Uy=0mm2、受力后与受力前变形图(放大)【见图3所示】图33、X方向的变形图【见图4所示】图44、Y方向的变形图【见图5所示】图55、内力图【见图6所示】图6结论:节点31处是最容易收到破坏的,因此再设计时应注意此处的设计。
1、1.3命令流/PREP7N,1,0,0!确定第一个节点N,31,300,0!确定第31个节点FILL,1,31!在1到31节点中插入节点NGEN,15,31,1,31,1,0,10!复制上述节点15行,每行间距为10ET,1,PLANE42!常量的设置MP,EX,1,200E9MP,NUXY,1,0.3E,1,2,33,32 !创建第一个单元EGEN,30,1,1 !复制1到31个单元的建立EGEN,14,31,1,30 !所有的单元创建EDELE,151,165 !下面都是挖去中间的面EDELE,181,195EDELE,211,225EDELE,241,255NDELE,187,201NDELE,218,232NDELE,249,263FINISH!退出预处理/SOLU !求解ANTYPE,STATICOUTPR,BASIC,ALLD,1,ALL,0 !右端面的约束D,32,ALL,0D,63,ALL,0D,94,ALL,0D,125,ALL,0D,156,ALL,0D,280,ALL,0D,311,ALL,0D,342,ALL,0D,373,ALL,0D,404,ALL,0D,435,ALL,0D,31,UY,0 !右下角的节点31约束SFE,406,3,PRES,,6000,6000!均布荷载的加载SFE,407,3,PRES,,6000,6000SFE,408,3,PRES,,6000,6000SFE,409,3,PRES,,6000,6000SFE,410,3,PRES,,6000,6000SFE,411,3,PRES,,6000,6000SFE,412,3,PRES,,6000,6000SFE,413,3,PRES,,6000,6000SFE,414,3,PRES,,6000,6000SFE,415,3,PRES,,6000,6000SFE,416,3,PRES,,6000,6000SFE,417,3,PRES,,6000,6000SFE,418,3,PRES,,6000,6000SFE,419,3,PRES,,6000,6000SFE,420,3,PRES,,6000,6000F,248,FX,5000!集中力的加载SOLVE !求解FINISH/POST1 !进入后处理PRDISP !得出各个节点的位移PLDISP,1!受理前后的变形图的比较PLNSOL,U,X !x方向的变形图PLNSOL,U,Y !Y方向的变形图PLESOL,S,EQV!内力图FINISH注:黑体字为注解。
就是每一行的意思1、2.题目二图7已知条件:c md mF kN=。
=,7=,0.50.8=,0.4a m=,0.4b m1、2.1解题的总体思路图形的建模与上面的模型类似,思路也相同,只是荷载不同,还有就是要挖去两块而已。
其采用的都是直接建模。
【模型如图8所示】图8并且对模型进行加载和约束,左边为固定端约束。
荷载为两个集中力荷载。
1、1.2运行结果此节只显示运行的结果和简单的解释,详细的命令见1、1.3节命令流中各个命令的注解。
1、受力后与受力前变形图(放大)【见图9所示】图9 2、X方向的变形图【见图10所示】图10 3、Y方向的变形图【见图11所示】图11 4、内力图【见图12所示】图12结论:最容易受到破坏的是左端面和右上角。
所以在设计时应注意这两处的设计,防止被破坏。
1、2.3命令流UNITS,SI/PREP7N,1,0,0 !确定第一个节点N,29,2800,0 !确定第29个节点FILL,1,29NGEN,15,29,1,29,1,0,100ET,1,PLANE42MP,EX,1,200E9MP,NUXY,1,0.3E,1,2,31,30EGEN,28,1,1EGEN,14,29,1,28EDELE,145,152EDELE,173,180EDELE,201,208EDELE,229,236EDELE,157,164EDELE,185,192EDELE,213,220EDELE,241,248NDELE,180,186NDELE,209,215NDELE,238,244NDELE,192,198NDELE,221,227NDELE,250,256FINISH/SOLUANTYPE,STATICOUTPR,BASIC,ALLD,1,ALL,0D,30,ALL,0D,59,ALL,0D,88,ALL,0D,117,ALL,0D,146,ALL,0D,175,ALL,0D,204,ALL,0D,233,ALL,0D,262,ALL,0D,291,ALL,0D,320,ALL,0D,349,ALL,0D,378,ALL,0D,407,ALL,0F,174,FX,7000F,435,FX,7000SOLVE/POST1PRDISPPLDISP,1PLNSOL,U,XPLNSOL,U,YPLESOL,S,EQVFINISH注:命令流的意思和1、1.3中的命令流的意思一样,只是在节点和挖去的部分中的一小区别而已,在这里不做解释,可以参照1、1.3中注解理解建模的过程和求解过程。
2、振动模态分析2、1.题目三【见图13】图13已知条件:梁属性:2742,0.003,0.05, 6.2510L m A m h m I m -====⨯总长度 材料属性:3207,0.33,7800/E GPa kg m νρ=== 质量块:15M kg =,在梁中心位置。
2、1.1解题的总体思路这是一个振动模态分析。
首先建立一个简支梁模型,并加荷载【模型如图14所示】图14其中约束条件:左边为固定端约束,右边为端约束。
2、1.1运行结果此节只显示运行的结果和简单的解释,详细的命令见2、2.3节命令流中各个命令的注解。
1、该模型的固有频率。
【具体见表格1所示】图15 3、二阶的模态振型。
【见图16所示】图16 4、三阶的模态振型。
【见图17所示】图174、三阶的模态振型。
【见图18所示】图18 其中*表示质量的集中点1、2.3命令流/UNITS,SI/PREP7!进入前处理ET,1,BEAM3!定义单元类型ET,2,MASS21,,,4R,1,0.003,6.25E-7,0.05!常量横截面积的输入R,2,5!质量和杆长的输入MP,EX,1,207E9!弹性模量MP,NUXY,1,0.33!泊松比MP,DENS,1,7800!密度N,1,0,0!关键点,节点1N,21,2,0!关键点,节点21FILL,1,21!在1——21中插入节点TYPE,1MAT,1REAL,1E,1,2!连接节点1、2EGEN,20,1,1,1,1!所有的节点连接起来TYPE,2REAL,2E,11!质量集中点/SOLUANTYPE,MODALMODOPT,REDUCMXPAND,5D,1,ALL,0!约束节点1,固定端约束D,21,UY,0!约束节点1,端约束M,2,UY,21,1SOLVE!求解FINISH!退出/POST1SET,LIST!列出前五阶固有频率SET,1,1!一阶的模态振型PLDISPSET,1,2!二阶的模态振型PLDISPSET,1,3!三阶的模态振型PLDISPSET,1,4!四阶的模态振型PLDISPFINISH注:黑体字为注解。
就是每一行的意思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