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试题1(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840.00 KB
- 文档页数:3
双基限时练(十八)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选择题1.下列灾害性天气发生时,既有风灾又有水灾损失的是( )A.寒潮B.台风C.水旱灾害D.龙卷风解析寒潮一般会带来大风、降温、雨雪或冰冻天气,但不会造成水灾;龙卷风是由强对流运动发展而成的小尺度天气系统,影响范围较小,造成大风灾害,但一般不会造成水灾;水旱灾害就是洪水和干旱,没有风灾;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海洋上的强大而深厚的热带气旋,台风过境常常带来狂风暴雨天气,引起海面巨浪,严重威胁航海安全。
登陆后,可摧毁庄稼、各种建筑设施等,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性天气。
答案 B2.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A.地势低洼,曲流多B.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C.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洪不畅D.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解析图示地区为荆江河段,地势低洼,曲流多,排水不畅。
答案 A3.下列有关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大西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B.短时间的大暴雨不会造成洪涝灾害C.冬季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D.干旱和洪涝是造成我国农田受灾面积最大的气象灾害解析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短时间的大暴雨也会造成洪涝灾害;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答案 D4.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能加剧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寒潮 B.春旱、伏旱C.火山、地震 D.滑坡和泥石流解析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水量和速度加大,是泥石流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灾害事件时有发生;人类乱砍滥伐森林、围湖造田等活动,会使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相对来说,人类对台风、寒潮、干旱、火山、地震的影响较小。
答案 D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发生频率高、强度大。
据此完成5~6题。
5.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频次高的原因是( )①特殊的地理位置②多山的地貌③强烈的地壳运动④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6.季风环流控制下导致多发的气象灾害是( )①火山②旱涝③地震④台风⑤风暴潮⑥泥石流A.②④⑤B.①③⑥C.②④⑤⑥D.②③④5~6.解析第5题,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水旱灾害、地质灾害频繁。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及危害1、2、3、4、5、613、14、15中国的洪涝灾害7、8、9、10、11、1216、17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读“某湖区的变化图”,回答1~3题。
1.该图反映的自然灾害可能是()。
A.地质灾害-洪涝B.气象灾害-旱灾C.海洋灾害-海啸D.生物灾害-蝗虫2.该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是()。
A.吞没城镇、道路和田园B.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C.交通、输电、输水线路中断D.作物根部缺氧,造成收成减少3.我国易发生水旱灾害的原因是()。
①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②气候复杂多样③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④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1题,本题组旨在考查对干旱现象的认识和旱灾的危害。
图中展示的是干涸湖泊的景象,是长期无降水、无河流注入,湖泊失去补给水源所致,属于气象灾害。
第2题,干旱使河流、水塘、湖泊干涸,造成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
第3题,我国降水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降水过分集中在夏秋两季,季节分配很不均匀,且各地降水的年际变化大,造成一些地区在不同季节交替出现较大范围的水旱灾害,并且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也使沿海某些地区经常发生水灾。
答案 1.B 2.B 3.D读下图,完成4~6题。
4.如图所示,土石崩塌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A.暴雨B.泥石流C.滑坡D.地震5.河道被阻塞之后,在河流的上游河段将会形成()。
A.堰塞湖B.水库C.水坝D.水流变小6.图示现象发生后,从趋利避害的角度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是()。
A.取走堵塞河道的土石B.可在土石坝的基础上,建设水库C.开挖新的河道D.疏散下游两岸的居民解析该题目是以堰塞湖形成原理景观图为情境,考查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与治理。
该题组的解题关键是读图提取有用的信息。
如“土石崩塌,阻塞河道”和“河川的水流变小了”文字等信息。
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练习试卷选择题下列有关地震的正确叙述是下列资源中,与其它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特别显著的是泥石流灾害频发的地区,其气候特征往往是人类活动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正确的是关于地质灾害防御的叙述,正确的是在亚欧大陆上,受寒潮、水旱灾害等气象灾害影响最频繁的地区是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季节是台风来临时,风速和暴雨强度最大的地方是目前,对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正确的是暴雨形成一般应具备的条件是①强冷空气南下②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③反气旋控制④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⑤气温较高⑥长时间受锋面或气旋控制我国暴雨洪涝主要发生在下列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上升,主要原因是下列属于我国滑坡、泥石流频发的地区,正确的是下列各种地质灾害中,对人类影响和危害最大的是有关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综合题台风、飓风多会给影响地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根据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台风、飓风都属于_____气旋中强度最大的一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其中发生在_____洋上的称为台风,发生在_____洋上和_____洋上的称为飓风。
2台风、飓风形成在_____或_____海面,温度在_____℃以上的广阔洋面上,是一种强烈发展的气旋,在北半球是_____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在南半球是_____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
3台风、飓风灾害主要由___、___、___等组成。
图2中A区域的名称叫_____,其中心气流运动方向是_____上升还是下沉,天气状况是_____。
图中最大风速、最强暴雨出现在图中的_____区域。
4某日,台湾受台风影响,其风向为西北风,则此时台风中心大约位于台湾的:1.2021高中地理会考试题及答案2.宇宙中的地球高中地理测试题及答案3.中国地理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4.全球气候变化高中地理测试题及答案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同步测试1、自然灾害的成因类型包括①气象灾害②地质灾害③农业灾害④林业灾害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下列现象体现群发性的是A全球变暖――沙尘暴――地震B火山――台风――干旱C寒潮――酸雨――南极臭氧空洞D台风――洪涝――水土流失3、关于我国各种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新-课 -标-第- 一-网A台风有时也会带来洪水和洪灾B我国的各种气象灾害中,受灾面积最广的是洪水C我国冬半年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台风和寒潮D形成暴雨、洪涝的天气系统包括高压系统和锋面系统4、从全球范围来看,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居首位的自然灾害是A地质灾害B滨海地区的风暴潮C臭氧层空洞的形成D气象灾害5、我国东部地区经常发生洪涝灾害的最主要原因是A地势西高东低,水流湍急B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强弱不同C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D台风的影响所致6、关于长江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洪灾,完全是由于长江流域降水多,又多暴雨造成的B长江洪灾是人为因素造成的C1998年的特大洪水,除了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加剧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D“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是说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大,而三峡对于干流水量的扼制起了重要作用7、下列属于防治洪灾的非工程措施的是A修筑堤坝,整治河道B兴修水库,退耕还湖C开挖分洪道D提高人们防灾减灾意识,控制滥砍乱伐8、古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我国__地区的__现象,其发生的时间是____中旬,长达一个月之久。
A长江中下游梅雨6月B黄河中下游锋面雨7月C东北地区锋面雨8月D东南沿海台风雨5月8、关于暴雨和洪涝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亚洲是全球每年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B我国的各个地区都会有暴雨的出现C锋面和气旋都会产生暴雨D短时间的大暴雨不会产生洪涝灾害9、下列情况能导致洪灾的是①地表径流不能为河道容纳②冰凌阻塞河道③冰雪融化江河水位陡涨以致河堤决口④反气旋天气长期影响A①②B①C①②③D①④X|k |B| 1 . c|O |m10、将长江三峡工程的防洪定为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主要是因为①长江流域地处湿润地带,降水丰富,大雨成灾,小雨也成灾②长江流域沿岸人口城市密度大,常受洪水侵袭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③长江流域能源供应尚未出紧迫局势④长江流域荆江河段的泄洪能力弱,采取其他防洪措施效果不明显,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1、分析下表资料,回答问题百年来洞庭湖淤积情况(1) 洞庭湖的上述变化对长江防洪有何影响?(2) 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训练20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基础夯实1.下列事件或现象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B.美国西北部的圣海伦斯火山喷发C.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发生爆炸,一是以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必须造成人类生命或财产损失。
A 项有自然异变但不会影响人员伤亡或财产安全;C、D两项虽然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毁、资源破坏,但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属人为灾害,而不属于自然灾害。
2.下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
图中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地震持续时间最短,干旱持续时间最长。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称为暴雨。
下图为中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的日数分布图,据此完成第3~4题。
(导学号51390117)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具有相关性B.干旱、半干旱地区没有洪灾发生C.东北地区没有洪灾是因为降水较少D.平原地区较山区洪涝少,山脉东坡和南坡较多4.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在每年的()。
A.4—9月B.5—11月月 D.6—8月3题,从图中看,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的日数东部地区较多,西部地区较少。
暴雨可以导致暴雨洪水,因而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具有相关性。
洪水成因还有融雪洪水和冰凌洪水,西北地区易发生融雪洪水,东北三种洪水均可发生。
平原洪水多于山区。
第4题,受夏季风影响,我国暴雨集中在每年的4~9月。
4.A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第5~6题。
(导学号51390118)5.P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进退B.海陆位置不同C.台风影响先后D.用水季节变化6.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在()。
A.人口稀少的地区B.经济落后的地区D.高原和盆地5题,P地位于我国华北地区,Q地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旱彼涝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风的进退导致的锋面雨带的南北推移。
湘教版高一地理1《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练习卷读我国某类自然灾难显现频次(单位时刻显现的次数)图,完成1~2题。
1.此图反映的自然灾难是()A.洪涝B.台风C.洪涝D.寒潮2.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难多发时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7、8月B.甲-3、4、5月C.乙-5、6月D.乙-12、1、2月【答案】 1.A 2.B3.关于洪水和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A.洪水必定造成洪灾B.洪灾仅指物质、人员方面的缺失C.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显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D.洪水发生在任何地区都会形成洪灾【答案】C阻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
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4~5题。
4.依照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刻能够推断,在一样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刻大致是()A.4~6月B.6~7月C.6~8月D.5~8月5.假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至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的状况是()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答案】 4.B 5.C6.以下关于洪水形成缘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强降水是形成洪水的重要缘故B.冰雪融解、冰凌堵塞河道能够形成洪水C.滑坡、泥石流不可能形成洪水D.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堤坝溃决也可形成洪水【答案】C下图为我国要紧滞洪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我国滞洪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B.都位于河流上游地区C.都位于河谷地带D.都位于北方地区8.我国西部地区几乎没有滞洪区分布的要紧缘故是()A.人口稀少B.降水量少C.河网密度小D.平原面积小【答案】7.A8.B9.下图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
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滨湖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刻,简析产生涝灾的自然缘故。
(2)简述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要紧措施。
【答案】(1)可能发生在6月~9月(夏秋季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选择题1.下列灾害性天气发生时,既有风灾又有水灾损失的是( )A.寒潮B.台风C.水旱灾害D.龙卷风解析寒潮一般会带来大风、降温、雨雪或冰冻天气,但不会造成水灾;龙卷风是由强对流运动发展而成的小尺度天气系统,影响范围较小,造成大风灾害,但一般不会造成水灾;水旱灾害就是洪水和干旱,没有风灾;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海洋上的强大而深厚的热带气旋,台风过境常常带来狂风暴雨天气,引起海面巨浪,严重威胁航海安全。
登陆后,可摧毁庄稼、各种建筑设施等,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性天气。
答案 B2.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A.地势低洼,曲流多B.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C.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洪不畅D.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解析图示地区为荆江河段,地势低洼,曲流多,排水不畅。
答案 A3.下列有关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大西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B.短时间的大暴雨不会造成洪涝灾害C.冬季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D.干旱和洪涝是造成我国农田受灾面积最大的气象灾害解析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短时间的大暴雨也会造成洪涝灾害;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答案 D4.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能加剧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寒潮 B.春旱、伏旱C.火山、地震 D.滑坡和泥石流解析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水量和速度加大,是泥石流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灾害事件时有发生;人类乱砍滥伐森林、围湖造田等活动,会使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相对来说,人类对台风、寒潮、干旱、火山、地震的影响较小。
答案 D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发生频率高、强度大。
据此完成5~6题。
5.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频次高的原因是( )①特殊的地理位置②多山的地貌③强烈的地壳运动④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6.季风环流控制下导致多发的气象灾害是( )①火山②旱涝③地震④台风⑤风暴潮⑥泥石流A.②④⑤B.①③⑥C.②④⑤⑥D.②③④5~6.解析第5题,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水旱灾害、地质灾害频繁。
《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A. 地震B. 洪涝C. 泥石流D. 崩塌2、关于我国自然灾害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 南方地区多发旱灾B. 北方地区常见台风C. 西部山区常有滑坡、泥石流D. 东部平原地震频繁3、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A、台风B、地震C、洪水D、干旱4、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描述,正确的是:A、自然灾害只会对人类造成危害,对自然环境没有影响B、自然灾害的成因主要是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无关C、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毁灭性和不可预测性D、我国自然灾害频发,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优越5、我国的“全球最大的水电站”是位于四川省的哪个水电站?A、三峡水电站;B、二滩水电站;C、葛洲坝水电站;D、向家坝水电站。
6、哪一项不属于气象灾害类型?A、台风;B、干旱;C、地震;D、暴雨。
7、题干: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A、地震B、干旱C、洪涝D、台风8、题干:在自然灾害中,下列哪种灾害被称为“不动产杀手”?()A、干旱B、火山C、瘟疫D、洪水9、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中,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自然灾害的直接危害?A. 地震导致的房屋倒塌B. 飓风造成的农作物损失C. 洪水引发的疾病传播D. 长时间干旱导致的社会动荡 10、以下关于自然灾害的描述,错误的是:A. 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随机性B.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危害程度与灾害强度成正比C. 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可以降低灾害损失D. 地球上的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可分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11、关于地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震都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B. 海底地震不会引发海啸C. 地震波中,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D. 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横波12、关于台风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台风是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B. 台风中心的风力最强,破坏力最大C. 台风能带来大量降水,有助于缓解旱情D. 台风登陆后,由于摩擦力增大,强度会逐渐减弱13、【题目】下列自然灾害中,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威胁最大的是:A. 地震B. 洪水C. 飓风D. 干旱14、【题目】以下关于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A. 所有自然灾害都会对人类社会产生负面影响B.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都是消极的C.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既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D.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可以完全避免15、地震发生时,学校拉响警报,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迅速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A、迅速乘坐电梯下楼逃离。
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选择题(单选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可将自然灾害分为( )①气象灾害②地质地貌灾害③生物灾害④海洋灾害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首要原因是( )A.地形复杂多样B.冬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C.南北温差大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读“我国雨带位置月份变化图”,回答3~4题: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带位置一般位于副高脊北侧,其原因可能是( )A.副高脊推动台风雨带北上B.副高辐散的偏南气流与南下的冷气流相遇形成锋面雨C.影响我国雨带形成的主要气流是偏北风D.副高气流辐合造成北侧多对流雨4.当副高脊位于30°N~35°N附近时,我国东南沿海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 )A.伏旱B.泥石流C.台风D.洪涝5.长江三峡两岸自古以来多崩塌、滑坡,且越接近水面线,崩塌、滑坡数量越多,其主要原因是越接近水面线( )A.暴雨越多B.植被越稀疏C.谷越深坡越陡D.土质越疏松6.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
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③加固长江、黄河大堤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沿海防护林工程⑤建渤海湾跨海大桥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根据遭受极端气候的频率、对灾害的敏感度(与贫困程度、人口数、国内稳定程度和对农业依赖程度有关)、对灾害的应对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一个国家的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
下列表格表示部分国家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情况(171个国家参与排名)。
读图,回答7~8题:7.从表中可知,印度的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靠前,这与印度遭受极端气候的频率有关。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极端天气在印度出现频率最高的可能是( )A.台风天气B.干热天气C.寒潮天气D.暴雪天气8.瑞典、爱尔兰、冰岛、芬兰、挪威气候变化脆弱指数排名靠后的主要原因是( )A.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极端天气较少B.纬度较高,气温变化较小C.人口稀疏和经济落后,对灾害的敏感度较低D.经济和技术较发达,对灾害的应对能力较强2019年5月,我国东部地区持续强降水天气,如图所示。
1-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下图为根据长年(1875~1975年)水文数据所推算的某河流洪水频率曲线,但如以较近年代(1945~1975年)的水文数据推算,则洪水频率有提高的现象。
据此回答1~3题。
1.原百年一次的洪水位在194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其再现周期约为()A.70年B.50年C.20年D.10年2.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在194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其再现周期较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约缩短了() A.1年B.3年C.5年D.7年3.如该流域的降雨量及降雨特性没有变化,那么近年洪水频率提高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①河道疏浚②旱田还牧③水田转作④林地转牧⑤都市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答案:1.B 2.B 3.C解析:第1、2题,从图中可直接读出结论。
第3题,水田转作,林地转牧,使得蓄水能力降低,都市化加大了地表径流,都会使河流发生洪灾的频率增大。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4~5题。
4.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A.4~6月B.6~7月C.6~8月D.5~8月5.若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情况是()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答案:4.B 5.C解析:我国东部季风区锋面雨带的形成,主要是热带海洋气团(东南季风),与当地冷气团相遇而成,随着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增强,东南季风增强。
4~5月份锋面雨带在我国华南形成;6月份移至长江流域;7~8月份移至我国的华北、东北地区;9月份由于东南季风减弱,冬季风增强,锋面雨带迅速撤至长江流域以南,10月份撤出中国大陆。
下面的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t1时期到t4时期的变化(不考虑其间气候变化的影响;河流位于中游处),据图回答6~7题。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练习题及答案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练习题一、选择题(2014高考北京卷)下图示意北半球夏季4个气旋的移动路径。
读图,回答1~2题。
1.气旋()A.①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B.②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C.③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D.④生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解析:选D。
本题考查经纬网、气旋与世界海陆分布。
读图可知,①影响地区位于西经度范围,而南亚位于东经度地区,A项错误;②自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B项错误;③移动方向为逆时针,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C项错误;④生成的经纬度位置位于太平洋热带洋面,D项正确。
2.影响气旋④移动路径的主要是()A.东南信风B.副热带高压C.极地东风D.北赤道暖流解析:选B。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及洋流等。
东南信风影响南半球,A项错误;④移动路径位于中、低纬度地区,而极地东风影响高纬度地区,C项错误;北赤道暖流影响赤道地区,D项错误,选择B项。
3.(2015天津十二区县一模)以台风的行进路径为界,顺着台风行进方向,台风可分为左半圆和右半圆。
航海者认为右半圆比左半圆危险性更大(如下图),其最主要原因是()A.右半圆与大陆的距离较近,风险大B.右半圆的风向和台风的移动方向接近一致,风速加强C.左半圆纬度偏低,地转偏向力较小,风速较低D.左半圆的风向和台风的移动方向接近一致,风速加强解析:选B。
从图中可看出台风由东南向西北移动,同时右半圆为偏东风,与台风移动方向一致,风速加强;左半圆为偏西风,与台风移动方向相反,风速较小。
(2015贵州六盘水模拟)干旱是影响我国范围最广、危害最大、频率最高的灾害之一,2010年伊始我国西南地区5个省市又遇到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给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灾害。
结合下图回答4~5题。
2010年3月25日全国气象干旱分布图4.图中H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出现了特大干旱,其直接原因是()A.高原地形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下渗多C.持续高温少雨D.受准静止锋影响解析:选C。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同步练习一、单选题2010年以来,我国大事频发,如:○18月7日舟曲暴发泥石流○2内蒙古乌拉特草原鼠害横行,危害面积达到9800多万亩○37月19日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煤矿瓦斯爆炸○49月2日云南保山发生滑坡。
分析回答1—3题1.以上地理事件,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 ○1B ○2C ○3D ○42.关于以上地理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1属于地质灾害,与气象灾害无关B.○2是生物灾害,可能导致草原荒漠化C.○3说明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的特点D.○4现象的诱发因素是地震3.以上事件代表的四类事件,最不可能同时同地发生的是A ○1和○2B ○2和○3C ○3和○4D ○4和○12010年春天,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川附近火山多次喷发,对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
读图1,完成4—6题。
4.火山喷发后,可能会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包括A.紫外线增多 B.可能导致酸雨C.引发洪涝灾害 D.大气污染5. 火山喷发后,大量的火山灰弥漫在空中,使A.气温升高,温差变大B.气温降低,温差变小C.气温升高,温差变小D.气温降低,温差变大6.由于冰岛火山喷发,对周边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其中损失最小的部门是A.农业B.航空运输C.海洋运输D.旅游业今年8月13日夜间至14日凌晨汶川县境内突降暴雨,其多个乡镇多处发生泥石流,震中生命线213国道汶川段多处中断。
其中银杏乡境内泥石流塌方量高达6万立方米,流经该乡的岷江也因泥石流阻断,正在形成堰塞湖;映秀镇板房医院被泥石流冲毁。
据此判断7—9题7. 泥石流造成了岷江阻断,形成了堰塞湖,洪涝加剧,对此应采取的措施 A .将岷江改道 B .加高加固岷江大堤C .人工爆破,炸开堰塞坝D .任其自然,留作日后旅游开发8、在泥石流的防治措施中( )具有长期效益 A 修筑永久性的钢筋混凝土防护结构 B 种植草皮、造林护林C 放弃在泥石流地区居住和建造任何工程D 在地表铺盖粘土,防止雨水渗入9.若图2(其中曲线为等高线)中O 点正发生泥石流,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图中①~④中的哪条A 、①B 、②C 、③D 、④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图3)判断10-12题。
高一地理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试题1.下列有关地震的正确叙述是()A.大部分地震都与火山喷发有关B.七级以上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C.震级表示地表所受影响程度的等级D.地震最容易发生在具有一定活动性的断层地带【答案】D【解析】大部分地震属于构造地震;5级以上的地震属于破坏性地震;.震级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在具有一定活动性的断层地带,岩层不结实,最易发生地震。
故选D。
【考点】地震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地震基础知识,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掌握地震的有关基础知识。
2.有关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寒潮、泥石流等B.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多地震、火山、泥石流构成的灾害系统C.各种地质灾害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D.地质灾害是自然形成的,具有突发性,无法预测和防御【答案】C【解析】寒潮不属于地质灾害;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多地震、滑坡、泥石流构成的灾害系统;各种地质灾害之间以及它们与其它因素之间在形成、发展、致灾机制中相互影响,相互促成的关系;地质灾害是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形成,是可以预测和防御。
【考点】地质灾害点评:本题考查地质灾害的分布及关联性,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理解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3.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上升,主要原因是()A.地壳运动越来越强烈B.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C.风化、侵蚀作用增强D.全球气候变暖,降雨时空分布更不均衡【答案】B【解析】目前,地壳运动的强烈程度没有多大变化;外力作用的强度没有发生变化,那么风化、侵蚀作用没有增强;全球气候变暖,对地质灾害影响不大。
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进而加剧了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
故选B。
【考点】地质灾害点评:本题考查世界地质灾害的发生频度和成灾强度,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理解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
4.下列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A.山体崩塌——地震——海啸B.火山喷发——暴雨——全球气候变暖C.台风——泥石流——山洪暴发D.滑坡——水土流失——疾病蔓延【解析】山体崩塌和地震没有关联;火山喷发、暴雨和全球气候变暖没有关联;滑坡、水土流失和疾病蔓延没有关联;台风带来狂风暴雨,易引发泥石流和山洪。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练习题高中是重要的一年,大众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大众整理了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练习题,希望大众喜欢。
1.四个事件中,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根据成因与产生历程分类,这两起自然灾害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灾害()A.地质地貌景象B.地质地貌地质地貌C.景象地质地貌D.生物地质地貌3.这些自然灾害()①是地球系统演化历程中的异常事件②是阻碍人类社会经济成长的限制性因素③影响社会的稳固和成长④直接造成经济损失和职员伤亡,险些没有间接损失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剖析】第1题,无人区的地震,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没有危害;煤气爆炸是人为原因造成的,都不是自然灾害。
第2题,泥石流、山体塌方属于地质地貌灾害,旱灾属于景象灾害。
第3题,自然灾害是地球系统演化历程中的正常事件;自然灾害也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
【答案】 1.A 2.A 3.C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景象灾害之一。
下图反应了我国近50年间不同地区干旱季候漫衍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读图,回答4~6题。
4.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5.②地春旱为主的原因不可能有()A.春季降水少B.春季增温快,蒸发量大C.此地春季作物生长需水量大D.春季气温低,易产生寒潮气候6.③地易产生干旱的时间是()A.1~2月份B.4~5月份C.7~8月份D.11~12月份【剖析】第4题,连合图例,从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天下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旱灾面积占天下旱灾面积的百分比两个指标上比较,②地区即华北地区的旱灾最严重。
第5题,春季华北地区降水少且增温快,蒸发量大,但是此时作物生长需水量大,所以特殊干旱。
第6题,造成③地出现干旱的主要原因是7~8月份的伏旱。
【答案】 4.B 5.D 6.C在高中温习阶段,大众一定要多练习题,掌握考题的纪律,掌握常考的知识,这样有助于进步大众的分数。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1、我国最为常见、危害范围较广的自然灾害是
A.、旱涝B、地震C、台风D、寒潮
2、预防洪涝灾害的工程措施有
A.、修筑堤坝和植树造林 B、修筑梯田和植树造林
C、修建水库和分洪区
D、跨流域调水和修整土地
3.我国的洪水灾害
A.. 多发生在西部地区
B. 多发生在东部地区
C. 多发生在春季
D. 多发生在冬季
4.人类的下列行为不会加剧洪灾的是
A.. 破坏流域内植被
B. 大规模围湖造田
C. 修建水库
D. 建筑物占据河道
5.对农业生产来说,寒潮危害最大的是
A.. 早春季节
B. 盛夏季节
C. 早秋季节
D. 寒冬季节
6、一般来说,影响洪涝灾害发生的较大的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植被 D.河道
7、下列人类活动可能会引发洪涝灾害的发生或加剧危害程度的是
A..植树造林 B.蓄洪泄洪 C.围湖造田 D.修建水库
8、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灾害是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B.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
C.自然灾害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
D.自然灾害不会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9.有关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寒潮、泥石流等
B.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多地震、火山、泥石流构成的灾害系统
C.各种地质灾害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
D.地质灾害是自然形成的,具有突发性,无法预测和防御
10下列各种地质灾害中,对人类影响和危害最大的是()
A..地震
B. 火山
C.滑坡
D. 泥石流
11.下列属于我国滑坡、泥石流频发的地区,正确的是()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新疆天山地区
12.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上升,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越来越强烈 B.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
C.风化、侵蚀作用增强 D.全球气候变暖,降雨时空分布更不均衡
13.下列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
A..山体崩塌——地震——海啸
B.火山喷发——暴雨——全球气候变暖
C.台风——泥石流——山洪暴发
D.滑坡——水土流失——疾病蔓延
14.下列影响地震结对地面破坏程度的选项中,组合正确的是
①震级越大,破坏越大;②震源越深,破坏越大;③震中距越大,破坏越大;④断层越发育,破坏越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下列具有关联性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和火山 B.暴雨和泥石流
C.洪涝和台风 D.滑坡和沙尘暴
二.综合题
2图(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
读图填空并回答:(2003年上海卷)
11)将下列自然灾害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空格内:
A. 洪水 B 风暴潮 C 干旱 D 水土流失 E 泥石流 F 台风
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
在图(四)中,地区I与地区III 共有的自然灾害是(多项选择);在地区II内、灾害的分布地区最广;与其它地区相比,地区Ⅳ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
2)(多项选择)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中的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是,发生在水圈中的是。
3)试列举我国防灾抗灾设施建设的具体实例,至少两件。
_ 1、选择图中字母填空:
①全国多雨中心5月在______,6月在______,7、8月在______。
②雨季开始最晚的在______,雨季结束最晚的在______,雨季最长的在________。
③有梅雨的地区是______,春旱现象较为严重的地区是______,有伏旱的地区是______。
2、我国旱涝灾害较为严重,其自然原因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_。
夏季风特强的年份往往造成____涝____旱。
3、在图中用笔绘出季风区和非季风的界线,并注明界线所通过的山脉名称。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A. C B C A. B C D A.
题号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 C B C C B
16 (1)A.;C;A.BCF;C、D;E (2)DE;CF;A.B (3)兴建长江三峡(或葛洲坝、小浪底)大型水利枢纽(水库)在黄河中上游(或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或加固长江黄河堤防等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或在城市内疏通排水通道)
17 (1) D C A.B;A.B D D;C B C (2)季风不稳定北涝南旱(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