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剂种类和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2
常用护肤品防腐剂汇总护肤品防腐剂是化妆品中不可或缺的成分之一,它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抑制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滋生,延长化妆品的保质期,并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然而,由于近年来关于一些防腐剂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的报道,人们对于常用护肤品防腐剂的选择和使用愈加重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护肤品防腐剂以及它们的特点和使用情况:1. 苯氧乙醇(Phenoxyethanol):苯氧乙醇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护肤品中的防腐剂。
它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可以抑制大多数细菌和霉菌的生长。
此外,苯氧乙醇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不会对产品质地和香味产生不良影响。
然而,一些研究表明苯氧乙醇可能对于婴儿的皮肤有潜在的刺激性。
2. 甲基异噻唑啉酮(Methylisothiazolinone):甲基异噻唑啉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护肤品中的防腐剂。
它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可以迅速杀灭和抑制细菌和霉菌的滋生。
然而,甲基异噻唑啉酮在高浓度下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性,因此在产品中的使用浓度需要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3. 对羟基苯甲酸酯(Parabens):对羟基苯甲酸酯包括甲酸对羟基苯酯(Methylparaben)、乙酸对羟基苯酯(Ethylparaben)、丙酸对羟基苯酯(Propylparaben)等。
它们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护肤品中的防腐剂。
对羟基苯甲酸酯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能有效保护产品不受微生物污染。
然而,由于一些研究指出对羟基苯甲酸酯可能对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限制了对羟基苯甲酸酯的使用。
4. 氯苯二酚(Chlorphenesin):氯苯二酚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护肤品中的防腐剂。
它具有很强的抑菌作用,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
氯苯二酚对肌肤刺激较小,并且在一定浓度下对产品的质地和稳定性影响较小。
5. 苯甲酸钠(Sodium Benzoate):苯甲酸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护肤品中的防腐剂。
它具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霉菌的生长。
防腐剂知识目前中国只批准三十二种允许使用的食物防腐剂,可归为以下几大类:(一)食物防腐剂的分类:⑴苯甲酸及其钠盐:未电离时苯甲酸抗菌作用较强,而且最适pH 为2.5-4.0,适合于酸性食品。
苯甲酸钠的水溶性好,在酸性食品中可转变为苯甲酸。
苯甲酸主要抑制酵母和细菌,对霉菌的作用不大。
白色颗粒或结晶粉末,无臭或略带安息香的气味。
防腐机理:苯甲酸钠亲油性大,易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并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
其防腐最佳PH为2.5—4.0,在PH5.0以上的产品中,杀菌效果不是很理想。
因为其安全性只相当于山梨酸钾的1/40,日本已全面取缔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⑵对羟基苯甲酸脂类(尼泊金酯类):产品有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乙酯、丙酯、丁酯等。
其中对羟基苯甲酸丁酯防腐效果最好。
我国主要使用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丙酯。
日本使用最多的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
尼泊金酯类防腐机理是: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变性,并能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
尼泊金酯的抗菌活性成分主要是分子态起作用,由于其分子中内的羟基已被酯化,不再电离,PH值为8时仍有60%的分子存在。
因此尼泊金酯在PH4—8时的范围内均有良好的效果。
不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性能稳定且毒性低于苯甲酸。
是一种广谱型防腐剂。
由于尼泊金酯类难溶于水,所以使用时先溶于乙醇中。
为更好地发挥防腐剂作用,最好将两种以上的该酯类混合使用。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一般用于水果饮料中,对羟基苯甲酸丙酯一般用于水果饮料中。
⑶山梨酸及其盐类:要用于抑制霉菌和酵母生长,随pH 的降低山梨酸的抑菌效果增强,一般<6.5,未电离时抑菌效果好。
⑷丙酸盐:丙酸盐的抑菌谱较窄,主要作用于霉菌,对细菌作用有限,对酵母无作用,所以丙酸言常用做面包发酵和乳酪制造的抑菌剂。
在同一剂量下丙酸钙抑制霉菌的效果比丙酸钠好,但会影响面包的膨松性,实际常用钠盐。
迪美RMT 化学组成:2-甲基-4-异噻唑啉-3-酮和3-碘-2-丙炔基-丁基氨基甲酸酯质量指标:1.性状: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2.活性物含量:≥7.0%应用:可用于面霜、乳液、婴儿产品、防晒产品、香波、湿纸巾以及其它停留在皮肤上的产品。
配伍性:可于化妆品中存在的各种组分相配伍,实验结果表明其抑菌能力不受化妆品中的表面活性剂、蛋白质、中草药、ZPT以及Parsol 1789等添加物的影响。
抗菌性能:广谱抗菌活性,能有效地抑制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酵母菌及霉菌。
用量及特点:1.一般添加量为0.05~0.2%,用户也可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试验筛选用量比例,在低于45℃最后加入较好。
2.pH值使用范围为:2~12。
适用pH值范围广泛,可以覆盖所有化妆品、日化产品的pH值范围。
3.本品使用方便、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在使用浓度下对皮肤、眼粘膜均无刺激性,对环境无污染。
4.每一种化妆品均需各自独特的防腐体系来保证其防腐效果,因此,每一种新开发或改进的产品,均需进行挑战性试验,以确保其防腐效果。
对微生物的抑杀效果微生物菌种最低抑制浓度(ppm)枯草芽孢杆菌200表皮葡萄球菌200肺炎杆菌200大肠杆菌150铜绿假单胞菌300黑曲霉20桔青霉20杂色曲霉20蜡叶芽枝40绳状青霉20毒理试验:急性口服毒性试验(大鼠): L D50 = 1210mg/kg急性皮肤刺激试验(家兔):无刺激性(0.1%浓度)迪美RMB 化学组成:2-甲基-4-异噻唑啉-3-酮和2-溴-2-硝基-1,3-丙二醇质量指标:1.性状: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2.活性物含量:≥19.0%应用:可用于面霜、乳液、婴儿产品、防晒产品、香波、湿纸巾以及其它停留在皮肤上的产品。
配伍性:可于化妆品中存在的各种组分相配伍,实验结果表明其抑菌能力不受化妆品中的表面活性剂、蛋白质、中草药、ZPT以及Parsol 1789等添加物的影响。
抗菌性能:广谱抗菌活性,能有效地抑制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酵母菌及霉菌。
防腐剂的品种及应用方法防腐剂是一种能够抑制或杀灭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酵母等)生长和繁殖的物质。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制药工业、化妆品工业、农业等领域,以延长产品的货架期和使用寿命,同时保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腐剂品种及其应用方法:1. 种类:(1)有机酸类防腐剂:如乙酸、丙酸、山梨酸等,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2)硫代硫酸酯类防腐剂:如硫代二甲基甲硫酸酯(DMDS)、硫代乙基甲硫酸酯(DMDT)等,具有广谱杀菌和长效防腐的特性。
(3)苯甲酸类防腐剂:如对羟基苯甲酸(PHMB)、对羟基苯甲酸酯等,适用于皮肤护理产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4)氟代嘧啶类防腐剂:如氟吡呋酮、氟呋菌素等,以其低毒性和广谱抗菌活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医疗领域。
2. 应用方法:(1)直接添加法:将防腐剂直接添加到产品中,如食品中的添加剂、化妆品中的防腐剂等。
根据不同产品的需求,防腐剂的添加量可以有所不同。
(2)灭菌法:通过高温或辐射等方法杀死微生物,并在灭菌后立即添加防腐剂,以防止产品再次受污染。
(3)浸渍法:将需要防腐的物品浸泡在防腐剂中,使其渗入到物品的各个部分,从而达到防腐的效果。
(4)包装法:在产品的包装材料中加入防腐剂,如纸盒中的杀菌剂,塑料瓶中的防腐剂等,以保持产品的长效防腐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防腐剂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选择适当的防腐剂: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选择适合的防腐剂,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2)遵循使用浓度:防腐剂的过量使用可能导致毒性,而过低的使用浓度则无法达到预期的防腐效果。
(3)遵循合理使用方法:根据产品的特性和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应用方法,以确保防腐剂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总的来说,防腐剂的品种繁多,不同类型的防腐剂适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和产品。
在使用防腐剂时,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防腐剂,并严格遵循使用方法和浓度的要求,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防腐剂基本概念及分类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食品、药品、化妆品等产品的销售量不断上升。
这些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微生物的污染,从而导致其变质、腐烂,危害人体健康。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人们发明了防腐剂这一物质,并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本文将从防腐剂的定义、分类、作用机理、应用范围、安全性评估以及使用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防腐剂的定义防腐剂是指添加到食品、药品、化妆品等产品中,以保护其防止微生物污染、延长其保质期的化学物质。
由于防腐剂有防止微生物生长的作用,所以也被称为杀菌剂、抑菌剂。
二、防腐剂的分类根据其化学结构和作用机理,防腐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硷式防腐剂硷式防腐剂是指以苯甲酸、山梨酸等为代表的有机酸类物质。
这些物质在水中离解出来后,可以使细菌、酵母等微生物细胞内的酸碱平衡受到破坏,从而达到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目的。
硷式防腐剂具有广谱性、常温下有效、用量较少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2.酚醛类防腐剂酚醛类防腐剂是指以甲酚、对羟基苯甲酸等为代表的芳香族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能够通过与微生物细胞内的酶结合,从而抑制其生长和繁殖。
此外,它们还可以破坏微生物细胞壁,使其失去活性。
酚醛类防腐剂具有杀菌速度快、效果明显等特点,因此在注射液、针剂等药品的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3.亚硫酸盐类防腐剂亚硫酸盐类防腐剂是指以亚硫酸氢钠、亚硫酸钠等为代表的无机化合物。
这些物质在水中离解后,可以通过氧化反应,生成亚硫酸根离子,从而起到杀菌、抑菌的作用。
亚硫酸盐类防腐剂具有杀菌效果好、用量少等特点,因此在水产养殖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4.无机盐类防腐剂无机盐类防腐剂是指以氯化钠、亚硝酸钠等为代表的无机化合物。
这些物质能够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对产品进行保护。
无机盐类防腐剂具有使用方便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药品等产品中。
三、防腐剂的作用机理防腐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1、K-CG即Kathon CG(凯松)可广泛地应用于在涂料、高分子合成乳液等水性体系及水处理中,其有效成分为异噻唑啉酮衍生物,活性成份为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cit)、2—甲基-4—异噻唑啉-3—酮(mit)。
性能特点:1。
广谱、长效的杀灭多种细菌、真菌和酵母菌,用量低.2.适用的ph范围广泛,2-9均可使用。
3.与水混溶,可以在任何工序加入,容易操作。
4.毒性低,使用浓度完全无害。
5.排放无残留,不会对环境造成累积污染.6.不燃烧,易于运输,使用方便。
7。
与各种乳化剂、表面活性剂及蛋白质成份配伍性好。
8.对假单包菌有特效,得到了全世界认同。
9.不含甲醛,不含voc。
质量标准:外观微黄色透明液体有效成份含量(%)14氯比2.5—4.0密度(g/ml,20℃)1。
26—1。
33ph值2。
0-3.0稳定性ph 2.0-9。
0稳定应用领域:广泛用于涂料、水性高聚物、金属切割液、胶粘剂、油墨、染料、石蜡液等。
还可用于水处理,如石油化工、电力、中央空调、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的杀菌、灭藻。
使用方法及用量:在水处理中使用时,先稀释成1。
5%的水溶液,杀生时视菌藻的滋生情况,每周投加1—2次,投加量为50—300ppm.不能与氯气等氧化性杀生剂同时使用.注意事项:1.本品应避免与眼睛直接接触:一旦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不可延误。
不可与皮肤长时间接触.2。
本品贮存过程中不可与还原性金属接触,如金属铁、铝等以免导致产品分解。
3。
本品在ph>9。
0的碱性介质中稳定性差,不宜使用.亲核性很强的化学品与本品配伍,例如s2-和r—nh2,将导致本品质量下降,甚至完全失效。
贮存:本品在避光和常温下保质期为12个月。
2、杰马BP水溶性抗菌剂,无色透明粘稠液体,【保存】应贮存于避光、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2年。
【用途】杰马BP,化妆品级抗菌剂、防腐剂,可用于膏霜、露液、香波、护发素、湿纸巾等附留型和洗去型产品,该产品得到美国和欧盟批准,广泛用于水包油、油包水的乳化体系和水溶性配方.添加比例0.1-1。
1,液洗发用里最常用的还是凯松(卡松)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和甲基异噻唑啉酮的混合物,也就是CIT和MIT的混合物,总活性一般在 1.5%左右,CIT:MIT比例常在3:1左右。
几乎凡生产防腐剂的厂家大多都有生产,只是各厂家取的名称不一样而已,防腐杀菌能力都比较强,成本低,刺激性偏大,目前各品牌质量差异不大,主要是总活性含量差异,CIT:MIT比例差异,杂质含量和稳定性差异。
法规限量:07版:甲基异噻唑啉酮限量0.01%,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和甲基异噻唑啉酮的混合物限量0.0015%。
15版增加对后者的限制,规定仅用于淋洗类产品,并不可和甲基异噻唑啉酮(MIT)同时使用。
建议:1,该产品主要是用于液洗产品,别相信贵的品牌就是安全,价格高的都是浮云。
2,说活性物含量高的要注意添加量不要超标,还要看CIT:MIT的比例,如果增加的含量只是CIT,带来的刺激性就太大了。
3,一般配方建议使用1.5-2%左右的卡松,添加量在0.05-0.08%左右。
,2,甲基氯异噻唑啉酮(MIT,N950)也就是卡松去掉刺激性大的CIT,只留下MIT.用于护肤品里防腐力强,成本低,市场上还有用MIT 和IPBC等复配体。
但致敏性和稳定性还是有很大争议。
建议:在护肤配方中少用和慎用。
3、咪唑烷基脲系列(杰马II,杰马粉,杰马液等)在杰美系列中,主要成份是咪唑烷基脲类,是一个甲醛的供体,在应用的过程中通过缓慢释放甲醛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这类产品应用很多年了,各品牌技术都比较成熟,但其缺点是甲醛供体为主,刺激性还是比较大,很多老的配方都在用其与尼泊金酯的复配体。
建议:咪唑烷基脲系列产品成本不高,没有目前法规禁用成分。
普通产品还是可以选用,但新配方和高要求配方的确用的人越来越少了。
4,已内酰脲衍生物DMDMH和DMDMH2000及其复配物本类产品也是甲醛供体。
在液洗产品比用普通的卡松刺激性和稳定性好,但添加量大,防腐力弱些,在PH高的洗衣液类产品中有很好的稳定性,只是成本比卡松高些。
防腐剂:又称抗微生物剂(antimicrobails)。
目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按作用可分为杀菌剂和抑菌剂两类。
具有杀死微生物作用的食品添加剂称为杀菌剂,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添加剂称为抑菌剂。
但是二者常因浓度高低、作用时间长短和微生物种类等不同而很难区分,所以多数情况下通称防腐剂。
防腐剂按组分和来源主要分为化学类食品防腐剂和天然类食品防腐剂。
化学类食品防腐剂化学类食品防腐剂一般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酸性防腐剂、酯型防腐剂、无机盐防腐剂。
2.1.1 酸性防腐剂及其作用机理酸性防腐剂如苯甲酸、山梨酸和丙酸以及它们的盐类。
这类防腐剂的特点是体系酸性越大,其防腐效果越好,而在碱性条件下几乎无效。
(1)苯甲酸苯甲酸又名安息香酸,其抑菌机理是使微生物细胞的呼吸系统发生障碍,使三羧酸循环中乙酸辅酶A→乙酸醋酸及乙酸草酸→柠檬酸之间的循环过程难以进行,并阻碍细胞膜的正常生理作用[1]。
由于其有效成分是未解离的苯甲酸分子,所以在酸性食品中使用效果好,对酵母、霉菌都有效。
但因有叠加中毒现象的报道,在使用上有争议,虽各国都允许使用,但应用范围越来越窄。
在我国,因其价格低廉,仍广泛使用于汽水、果汁类、酱类、罐头和酒类的防腐[2]。
(2)山梨酸山梨酸是不饱和脂肪酸,其抑菌机理是透过细胞壁,进入微生物细胞壁内,利用自身的双键与微生物细胞中酶的巯基形成共价键,使其丧失活性,破坏含有硫氢基的酶类,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山梨酸是目前国际上公认最安全的化学防腐剂之一,主要抑制霉菌和酵母。
但是在微生物过多的情况下发挥不了作用,因此它适用于有良好卫生条件和微生物数量较少的食品中[3],目前主要用于高端食品中。
(3)丙酸盐丙酸盐的有效成分是丙酸,它必须在酸性环境中才能产生抑菌作用。
单体丙酸分子可以在霉菌细胞外形成高渗透压,使霉菌细胞内脱水,失去繁殖力,且还可以穿透霉菌细胞壁,抑制细胞内的活性。
目前主要用于面包、糕点类食品的防腐保鲜。
2.1.2 酯型防腐剂及其作用机理酯型防腐剂主要包括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没食子酸酯、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等。
国内外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进展一、概述天然食品防腐剂作为食品工业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其源于自然,提取自植物、动物或微生物,具有高效、安全、环保等诸多优点,对提升食品品质、延长保质期、保障食品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国内外,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和应用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日益关注,以及食品工业对高品质、绿色环保的追求,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市场需求不断攀升。
各大科研机构和企业纷纷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探索新型、高效的天然防腐剂,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在国外,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和市场应用。
一些具有高效抗菌、抗氧化性能的天然防腐剂被广泛应用于肉制品、乳制品、水果制品等各类食品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些国家还制定了严格的法规和标准,对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严格监管,确保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合理应用。
相比之下,我国在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和应用方面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国内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了对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力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市场前景日益广阔。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天然食品防腐剂具有诸多优点,但其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如何确保天然防腐剂的稳定性、提高其抗菌效果、降低生产成本等,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和开发,推动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和健康发展。
1. 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定义与重要性天然食品防腐剂是指从自然界中提取或经生物发酵等方法制得,具有防腐功能且安全性高的天然物质。
这些物质在食品工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保持食品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国内外对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第二章防腐剂Preservatives/Antimicriobials本章内容一、防腐剂的定义和作用机理二、防腐剂的品种和分类三、防腐剂的安全性与抑菌范围四、防腐剂各论•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丙酸钙和丙酸钠•尼泊金酯(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乳酸链球菌素•果蔬保鲜剂五、使用防腐剂的注意事项六、防腐剂的发展趋势七、防腐剂的应用实例一、防腐剂的定义和作用机理1、保藏食物的方法♦物理方法:传统:晒干、冷藏、盐渍、糖渍、酒泡、发酵新技术:罐藏、真空包装、充气包装、高压杀菌、辐射杀菌、电子束杀菌。
♦化学方法:使用防腐剂优点:防腐剂有投资少,见效快,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使用中一般不改变食品的形态等优点。
2、防腐剂的定义♦根据GB2760-2007: 指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储存期的物质。
主要用于防止食品在储存、流通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生长繁殖引起的腐败变质,从而延长食品的货架期和保质期。
-食品中具有同样作用的调味品,如食盐、糖、醋、香辛料等不包括在内。
-作为食品容器消毒灭菌的消毒剂亦不在此列。
3、防腐剂的作用机理♦破坏或改变细胞膜结构使微生物体内的酶类和代谢产物逸出细胞外,导致微生物正常的生理平衡被破坏而失活。
♦破坏酶活性,干扰微生物代谢干扰微生物的正常代谢,影响其生存和繁殖。
♦其他:如导致蛋白质变性与蛋白质作用,致使微生物蛋白质变性。
二、防腐剂的品种和分类1、防腐剂的品种♦全世界使用的食品防腐剂约60种,美国50种,日本43种,我国有37种。
♦我国允许使用的防腐剂:l苯甲酸及其钠盐:苯甲酸、苯甲酸钠l山梨酸及其钾盐:山梨酸、山梨酸钾l丙酸及其钠盐、钙盐:丙酸、丙酸钠、丙酸钙l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及其钠盐: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及其钠盐、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及其钠盐*硝酸钠/硝酸钾*亚硝酸钠/亚硝酸钾*双乙酸钠*乙酸钠*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二氧化碳*单辛酸甘油酯*二甲基二碳酸盐*硫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果蔬保鲜剂)*2-苯基苯酚钠盐*4-苯基苯酚*2,4-二氯苯氧乙酸*乙氧基喹*噻苯咪唑*联苯醚*仲丁胺*乙萘酚*稳定态二氧化氯*桂醛以下添加剂也具有防腐作用:* 亚硫酸盐:漂白剂* 过氧化氢:加工助剂* 短链有机酸:酸味剂* 蔗糖酯:乳化剂* 葡萄糖酸-δ-内酯:凝固剂* 壳聚糖:增稠剂2、防腐剂的分类♦按来源*合成类:即化学合成防腐剂,绝大多数*天然类:主要为生物防腐剂,如乳酸链球菌素和纳他霉素♦按使用范围* 食品防腐剂:大多数* 果蔬保鲜剂♦按作用效果* 抑菌剂:指仅具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物质。
防腐剂,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时常听到却很少深入了解的词汇。
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药品等各个领域的化学物质,其主要作用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在本文中,我将就防腐剂的定义、种类和使用原则展开讨论,希望通过对这一话题的深度探讨,加深对防腐剂的认识和理解。
1. 防腐剂的定义防腐剂是一类化学物质,主要用于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保健品、个人护理产品等中的生长和繁殖,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它是一种添加剂,可以延长产品的货架期,保持产品的新鲜和安全。
通常来说,防腐剂是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添加的,并在加工过程中起到抗菌、抗氧化和抗变质的作用。
2. 防腐剂的种类防腐剂根据其化学性质和作用机制的不同,可以分为天然防腐剂和合成防腐剂两大类。
天然防腐剂主要来源于天然植物、动物或微生物,如茶树精油、葡萄柚籽提取物等;而合成防腐剂则是在实验室中合成的化学物质,常见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种类繁多,不同的防腐剂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产品,选择合适的防腐剂成为产品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 防腐剂的使用原则在使用防腐剂时,需要遵守一些基本的原则。
选择合适的防腐剂,需要根据产品的成分、pH值、温度等因素来确定。
控制防腐剂的含量,过量使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需要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控制防腐剂的使用量和添加标准,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结回顾:通过对防腐剂的定义、种类和使用原则的介绍,我们对防腐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防腐剂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化学添加剂,在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选择合适的防腐剂种类、合理控制使用量,是保证产品质量和人体安全的关键。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了解并合理使用防腐剂,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个人观点:在实际生活中,我对防腐剂始终持谨慎的态度。
作为一种化学添加剂,防腐剂虽然可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但其过量使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常用防腐剂的记忆口诀防腐剂是一种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化学物质,常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产品中,以延长其保质期,保证产品安全。
下面我将以一个记忆口诀的形式,介绍常用的防腐剂及其特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一、“硫酸钠,亚硫酸”,是常见的防腐剂。
硫酸钠是一种无色结晶体,可溶于水,常用于食品、饮料等中,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亚硫酸是一种无色气体,常用于果蔬的保鲜处理,具有抗氧化、抑菌的特性。
二、“山梨酸,苯甲酸”,是防腐剂的好帮手。
山梨酸是一种无色结晶体,可溶于水,常用于果汁、酸奶等产品中,具有抑制细菌和霉菌生长的作用。
苯甲酸是一种有机酸,常用于食品、药品等产品中,具有抗菌、抗氧化的特性。
三、“甲酸盐,乙酸钠”,是防腐剂的好伴侣。
甲酸盐是一种无色结晶体,可溶于水,常用于食品中,具有抑制细菌和酵母菌的生长作用。
乙酸钠是一种无色结晶体,可溶于水,常用于食品、饮料等中,具有良好的抗菌特性。
四、“柠檬酸,脱氢酸”,是防腐剂的好选择。
柠檬酸是一种无色结晶体,常用于果蔬制品、饮料等中,具有抗菌、抗氧化的特性。
脱氢酸是一种无色结晶体,可溶于水,常用于食品、化妆品等产品中,具有抑菌、抗氧化的作用。
五、“山梨醇,亚油酸”,是防腐剂的好朋友。
山梨醇是一种白色结晶体,常用于食品、化妆品等产品中,具有抗菌、保湿的特性。
亚油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常用于食品、药品等中,具有抗菌、抗氧化的作用。
六、“钠亚硫酸,苏打粉”,是防腐剂的好搭档。
钠亚硫酸是一种无色结晶体,可溶于水,常用于食品、饮料等中,具有抗菌、防腐的特性。
苏打粉是一种白色结晶体,常用于面包、饼干等烘焙产品中,具有抑菌、中和酸性的作用。
七、“柠檬醛,山梨醇酯”,是防腐剂的好帮手。
柠檬醛是一种无色液体,常用于食品、化妆品等产品中,具有抗菌、防腐的特性。
山梨醇酯是一种有机酯类化合物,常用于果蔬制品、糕点等产品中,具有抗菌、抗氧化的作用。
通过以上口诀,我们可以记住常用的防腐剂及其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常用防腐剂的品种有哪些?防腐剂按来源分,有化学防腐剂和天然防腐剂2 大类.化学防腐剂又分为有机防腐剂与无机防腐剂。
前者主要包括苯甲酸、山梨酸等,后者主要包括亚硫酸盐和亚硝酸盐等。
天然防腐剂,通常是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中提取的,如乳酸链球菌素等[1]。
一化学类食品防腐剂目前,我国市场上应用的大多数是化学防腐剂,常用的主要有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丙酸及其盐、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尼泊金酯)、脱氢醋酸及其钠盐、乳酸钠、富马酸类等。
1。
1 苯甲酸及其钠盐苯甲酸及其钠盐是目前我国食品加工业中最常用的防腐剂之一,主要用于饮料等液体食品(如:汽水、果汁、酱油、罐头、酒类等)的防腐。
苯甲酸又名安息香酸,分子式C7H6O2。
苯甲酸为一元芳香羧酸.苯甲酸亲油性大,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从而干扰了微生物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
进入细胞体内的苯甲酸分子,电离酸化细胞内的碱性物质,并能抑制细胞呼吸酶系的活性,对乙酰辅酶A 缩合反应有很强的阻止作用,从而起到对食品的防腐作用。
苯甲酸在偏酸性的环境中具有广泛的抗菌谱,其对细菌的抑制力较强,对酵母、霉菌抑制力较弱,防腐的最适pH 值为2。
5~4。
0。
因苯甲酸难溶于水,实际应用中常以苯甲酸钠代替之.苯甲酸钠只有在游离出苯甲酸的条件下才能发挥防腐作用,在较强酸性的食品中,苯甲酸钠的防腐效果好。
苯甲酸及其钠盐是比较安全的食品化学防腐剂,按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使用,目前还未发现任何有毒副作用.1.2 山梨酸及其钾盐山梨酸为2,4-己二烯酸,亦称花楸酸,分子式C6H8O2。
山梨酸(山梨酸钾)是使用最多的防腐剂,大多数国家都使用.山梨酸是不饱和脂肪酸,其抑菌机理是利用自身的双键与微生物细胞中的酶的巯基结合形成共价键,使其丧失活性,破坏酶系。
此外山梨酸还能干扰传递机能,如细胞色素C对氧的传递,以及细胞膜能量传递的功能,抑制微生物的增殖,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
一、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有哪几种类型?答: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的类型1.细菌引起的腐败变质:作用于食品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
2.霉菌引起的食品霉变现象:作用于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3.食品发酵现象:作用于食品中的糖类。
如:酒精发酵醋酸发酵乳酸发酵丁酸(酪酸)发酵二、食品防腐剂应具备的条件及作用机理。
答:应具备的条件:1.性质较稳定:加入到食品中后在一定的时期内有效,在食品中有很好的稳定性2.低浓度下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3.本身不应具有刺激气味和异味4.不应阻碍消化酶的作用,不应影响肠道内有益菌的作用5.价格合理,使用较方便。
作用机理:1.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或变性,从而干扰其生长和繁殖。
2.防腐剂对微生物细胞壁、细胞膜产生作用。
由于能破坏或损伤细胞壁,或能干扰细胞壁合成的机理,致使胞内物质外泄,或影响与膜有关的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从而具有抗微生物的作用。
3.作用于遗传物质或遗传微粒结构,进而影响到遗传物质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翻译等。
4.作用于微生物体内的酶系,抑制酶的活性,干扰其正常代谢。
三、为什么大多数肉制品的防腐不采用苯甲酸及其盐?答:首先,从苯甲酸和苯甲酸钠的防腐作用机理知道,苯甲酸类防腐剂是以其未离解的分子发生作用的,而食品的pH值对苯甲酸在食品中未离解的百分比含量影响很大,即食品的pH值对苯甲酸类防腐效果影响很大。
在相同的酸性下,不同添加剂作用不同,pH值为 5 时,苯甲酸未解离分子是山梨酸的1/3,即在pH 值为5 的食品中,山梨酸的抑菌效果是苯甲酸的3倍。
但在pH 值为 4 以下时,效果相差并不大,因此苯甲酸类防腐剂一般用于软饮料、果酱、泡菜等酸性食品中。
而肉制品pH 值一般为5.3-6.5,即使是发酵肉制品,苯甲酸的防腐效果也受到限制。
因此,除了在发酵肉制品中有部分效果,苯甲酸在一般肉制品中很难起防腐作用。
其次,比较一下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和山梨酸的毒性,山梨酸和山梨酸钾的毒性比苯甲酸小,防腐效果比苯甲酸钠好,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