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课程考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4
课时作业(二十八)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4分×15=60分)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d曲线表示的主导因素是()A.土地B.劳动力C.资本D.技术解析:工业文明阶段,引起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技术。
答案:D2.到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A.数量B.质量C.类型D.区位解析:工业文明阶段,土地的区位对工业来说最为重要。
答案:D(2012安庆模拟)大量实证研究发现,一定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起始阶段,环境污染的程度较低;在经济起飞阶段,资源利用和污染排放往往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环境恶化;在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环境状况开始改善。
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曲线,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下图中四条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形成的,其中最理想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最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污染程度低。
答案:D4.和先行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这是因为()①我国自然资源贫乏②我国民众环境意识提高③国际社会制约增强④环境承载量压力增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随着民众环境意识提高、国际社会制约增强、环境承载量压力增大,中国经济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答案:B(2012南京模拟)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中①、②、③、④号码的含义分别是()A.①经济系统②生态系统③社会系统④人的管理调控B.①生态系统②经济系统③社会系统④人的管理调控C.①社会系统②生态系统③经济系统④人的管理调控D.①社会系统②经济系统③生态系统④人的管理调控解析:①是经济系统,②是生态系统,③是社会系统,④是人的管理调控。
答案:A6.图中①对②的影响是()A.提供环境资源B.产生生活废弃物C.产生生产废弃物D.提供物质产品、资金等解析:经济系统中的生产活动产生大量废弃物,这些废弃物要排放到生态系统中,让环境来容纳、清除。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的考试题及答案——72分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1。
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
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
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
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共10 小题,总分:40 分)1。
()联合国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总结了从50年代开始到90年代人类思考的结果,提出人类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A。
1989年B.1990年C。
1992年D.1994年2.()问题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并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瓶颈。
A.水污染B。
大气C.能源D。
环境3.“在一代人的时间里边,把资源、能源和其他物质的效率提高十倍。
”是()提出的.A.钱易B.蕾切尔?卡逊C。
卡诺勒斯D。
奥巴马4.中国大气中的汞的含量是日本含量的()倍。
A。
3B.5C。
8D。
115.(),我国制定了《清洁生产促进法》。
A。
2003年B。
2004年C。
2005年D.2006年6.()最早发现空气中颗粒物的污染。
A。
伦敦B。
纽约C。
德兰D。
巴黎7.九十年代以来,德国针对循环经济制定了()。
A.《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B.《废弃物管理法》C.《促进有效利用资源法》D.《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8.十五计划中应建的污水处理厂共()座。
A。
387B。
487C。
587D。
6879.治淮的问题受到了国务院的关注,在()召开由曾培炎副总理主持的会议。
A。
合肥B。
蚌埠C。
六安D。
阜阳10. 2003年,我国的GDP占世界份额的()左右。
A.0.03B.0.04C。
0.05D。
0。
06二、多选( 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1. 对工业企业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1.【单选题】可通过下面()方法,判定出现了环境问题A生态效率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B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质量标准C大于环境承载力D环境负荷小于环境承载力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2.【单选题】网上学员该课程成绩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观看视频B单元测试C作业D期末测试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3.【单选题】人类总环境负荷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产业分布B人口规模C社会关系D资源储量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4.【单选题】IPAT方程中的A可以表示成以下哪个方式()。
A GDPB CO2排放量C室内温度D人均住房面积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5.【单选题】下面哪种情况(),可能出现环境问题A生态效率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B经济增长速度高于生态效率增长速度C人口增长速度高于社会福利增长速度D生态效率增长速度低于服务总量增长速度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6.【单选题】人类与环境间存在着以下关系()的辩证关系A既对立又统一B既独立又相互制约C既矛盾又相互联系D既破坏又保护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7.【单选题】以下哪一指标可能反映IPAT中的TA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量B能源消耗量C能源储量D产品产量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8.【单选题】以下哪一指标可用作某系统的环境负荷A单位服务的温室气体排放量B温室气体排放量C单位产品的矿产资源消耗量D产品产量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9.【单选题】下面哪种情形的环境质量更有可能变差()A污染物人为排放速率高于自然循环速率B污染物人为排放速率低于自然循环速率C污染物人为排放量高于资源储量D污染物人为排放量高于生态效率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0.【单选题】下面哪种情形的环境质量更有可能变差()A技术发展较快的地区B环境负荷类型较多的地区C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D发展速度较慢的地区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1.【单选题】下面哪种情形的环境质量更有可能变差()A生态效率较发展速度提高更快的地区B生态效率较发展速度提高更慢的地区C技术发展较快的地区D产业结构调整较快的地区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12.【单选题】下面哪种情形的环境质量最好()A环境负荷低于涨停点B环境负荷低于下降点C环境负荷低于恢复点D环境负荷低于分离点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3.【单选题】该课程教学中采用了以下哪种()方法A研讨式B计算法C传统式D实践法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4.【多选题】人类环境负荷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人口规模B技术水平C社会福利水平D资源储量正确答案: A B C 我的答案: A B C15.【多选题】课程中将环境问题分为()三种类型A资源短缺C生态破坏D人口过剩正确答案: A B C 我的答案: A B C16.【多选题】IPAT方程中的A可以表示成以下方式()。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环境的中心事物是()。
A、人类B、人类和其他生物C、人类、其他生物和无生命物质D、人类、其他生物、无生命物质和外部空间2、按照环境的功能不同,可以将环境分为()。
A、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B、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C、室内环境、村内环境、城市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和宇宙环境D、大气环境、水环境、土环境、生物环境、地址环境等3、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被称为()。
A、原生环境问题B、次生环境问题C、第一环境问题D、继发环境问题4、以下属于无限资源的是()。
A、土壤B、淡水C、动植物D、太阳能5、在生态系统中居于最重要地位的组成部分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无生命物质6、环境科学主要研究()。
A、第一环境问题B、第二环境问题C、原生环境问题D、第三环境问题7、在环境科学里,同一食物链上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称为()。
A、十分之一定律B、生物放大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生物量金字塔8、一下属于第一环境问题的是()A、火山爆发B、臭氧层耗竭C、城市污染D、公害9、可以纳入环境与资源保护发保护范围的环境要素是()。
A、大气B、太阳C、宠物D、人工养殖的花卉10、导致臭氧层破坏的大气污染物是()。
A、酸雨B、二氧化碳C、氟氯烃类化合物D、汽车尾气11、构成环境的环境要素不包括()。
A、环境投资B、乡村C、城市绿地D、古墓葬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人工环境的有()。
A、城市B、名胜古迹C、风景游览区D、社会风气E、水库2、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法》保护对象的环境要素包括()。
A、大气B、海洋C、矿藏D、自然保护区E、人文遗迹3、以下属于自然资源的有()。
A、阳光B、土壤C、空气D、水E、野生动植物4、以下属于环境法保护对象的有()。
A、池塘里的青蛙B、马戏团里的大象C、农民种植的庄稼D、草原上放牧的牛羊E、人工栽种的次生林5、第二环境问题可以分为()。
环境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练习题一、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A 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B 自然资源的最优配置C 人口增长对经济的影响D 微观经济主体的消费行为2、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A 经济增长优先B 环境保护优先C 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不考虑后代人的需求D 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3、在环境经济学中,“外部性”指的是()A 企业的生产成本B 企业的收益C 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非市场化的影响D 政府对企业的补贴4、以下哪种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A 煤炭B 石油C 森林D 天然气5、绿色 GDP 是在 GDP 的基础上,扣除了()A 资源消耗成本B 环境退化成本C 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D 社会成本二、判断题1、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过快导致的。
()2、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停止经济发展来保护环境。
()3、资源的稀缺性是环境经济学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4、环境质量的改善会自动带来经济的增长。
()5、发展中国家不需要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
()三、简答题1、请简要阐述环境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答: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如何在经济活动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环境污染的经济影响、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评估、环境政策的经济分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机制等。
2、解释什么是“公共物品”,并举例说明在环境领域中的公共物品。
答:公共物品是指那些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
非排他性意味着很难阻止其他人享用该物品;非竞争性意味着一个人对该物品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对它的使用。
在环境领域中,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河流等都属于公共物品。
例如,每个人都可以呼吸清新的空气,一个人的呼吸不会影响其他人呼吸到同样质量的空气。
3、简述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
答: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76分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76分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1.单选题及判断题页面圆形按钮展开单项挑选,多选题页面勾选框展开多项挑选。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面世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以再次步入系统考试。
4.顺利完成考试后页面递交答案按钮,考试完结,不容再次步入系统考试。
5.答题顺利完成后,页面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证实无未答题后再递交答案。
6.未递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完结后将强制性递交答案。
一、单选(共10小题,总分:40分)1.(),我国制定了《清洁生产促进法》。
a.2021年b.2021年c.2021年d.2021年2.()最早发现空气中颗粒物的污染。
a.伦敦b.纽约c.德兰d.巴黎3.()问题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并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瓶颈。
a.水污染b.大气c.能源d.环境4.“在一代人的时间里边,把资源、能源和其他物质的效率提升十倍。
”就是()明确提出的。
a.钱易b.蕾切尔?卡逊c.卡诺勒斯d.奥巴马5.中国大气中的汞的含量就是日本含量的()倍。
a.3b.5c.8d.116.十五计划中肉叶的污水处理厂共()座。
a.387b.487c.587d.6877.2021年,我国的gdp占到世界份额的()左右。
a.0.03b.0.04c.0.05d.0.068.()联合国举行了环境与发展大会,总结了从50年代已经开始至90年代人类思索的结果,明确提出人类必须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a.1989年b.1990年c.1992年d.1994年9.九十年代以来,德国针对循环经济制订了()。
a.《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b.《废弃物管理法》c.《促进有效利用资源法》d.《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10.治淮的问题受了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在()举行由曾培炎副总理策划的会议。
a.合肥b.蚌埠c.六安d.阜阳二、多挑选(共5小题,总分:20分后)1.可持续发展呼唤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分考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减量化原则B. 再利用原则C. 再循环原则D. 高消耗原则A. 生态系统B. 经济系统C. 社会系统D. 政治系统3. 循环经济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B. 降低资源消耗C. 减少废弃物排放D. ABC都是A. 美国B. 德国C. 日本D. 中国A. 产业结构调整B. 技术创新C. 政策支持D. 企业参与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是相互矛盾的概念。
(错)2. 循环经济强调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
(对)3. 可持续发展只关注经济发展,忽略环境保护。
(错)4. 循环经济是一种线性经济模式。
(错)5. 实施循环经济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对)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和______。
2. 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系统包括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______。
3. 在循环经济中,废弃物被视为______。
4.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是______。
5. 实现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什么?3.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什么?4. 企业如何实施循环经济?5. 请举例说明循环经济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某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弃物,请为企业设计一套废弃物综合利用方案。
2. 请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谈谈如何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3. 分析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4. 请举例说明如何在家庭生活中实践循环经济。
5. 论述循环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结合实际,分析我国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2. 分析循环经济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设计一个关于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活动方案,包括活动主题、内容、形式等。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的考试题及答案——72分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共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联合国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总结了从50年代开始到90年代人类思考的结果,提出人类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A.1989年
B.1990年
C.1992年
D.1994年
2.()问题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并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瓶颈。
A.水污染
B.大气
C.能源
D.环境
3.“在一代人的时间里边,把资源、能源和其他物质的效率提高十倍。
”是()提出的。
A.钱易
B.蕾切尔?卡逊
C.卡诺勒斯
D.奥巴马
4.中国大气中的汞的含量是日本含量的()倍。
A.3
B.5
C.8
D.11
5.(),我国制定了《清洁生产促进法》。
B.2004年
C.2005年
D.2006年
6.()最早发现空气中颗粒物的污染。
A.伦敦
B.纽约
C.德兰
D.巴黎
7.九十年代以来,德国针对循环经济制定了()。
A.《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
B.《废弃物管理法》
C.《促进有效利用资源法》
D.《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
8.十五计划中应建的污水处理厂共()座。
A.387
B.487
C.587
D.687
9.治淮的问题受到了国务院的关注,在()召开由曾培炎副总理主持的会议。
A.合肥
B.蚌埠
C.六安
D.阜阳
10. 2003年,我国的GDP占世界份额的()左右。
A.0.03
B.0.04
C.0.05
D.0.06
二、多选( 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
1. 对工业企业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实施产品生态设计及生命周期分析
B.? 加强研究开发,采用清洁生产技术
C.? 执行国家及地方法规,向公众定期报告企业环境行为
D.? 对社会公众负责,与社会公众合作
2.清洁生产的预期效益是()。
A.? 环境效益
C.? 经济效益
D.? 总效益
3.光化学的污染主要来源是()。
A.化工厂
B.人类垃圾
C.汽车
D.环境污染
4.可持续发展呼唤新型工业化道路是()。
A.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B.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C.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不断的创造财富
D.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5.循环经济是三赢的经济,主要表现在()。
A.促进经济发展
B.保护环境资源
C.有利于社会稳定
D.有利于人类健康
三、判断( 共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生命周期设计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品及化学过程对人体健康及环境是危害。
正确
错误
2.森林的质量下降,人均占有的森林面积也是很小。
正确
错误
3.BOD5是一个无机污染物。
正确
错误
4.动物和人摄食太多的POPs,雌激素会增加,雄激素会减少,生殖功能就要受到破坏。
正确
错误
5.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起来,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正确
错误
6.减量化指的是对资源、半成品、零部件进行循环重复利用。
正确
错误
7.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太快,环境保护投入的也非常充足。
正确
错误
8.废弃机械的零部件应能重新使用在新机器上。
正确
错误
9.里根设立了绿色化学奖。
正确
错误
10.欧盟GDP从1980年到2000年一直是直线上升。
正确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