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分析工具_七步法培训资料
- 格式:pptx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35
质量管理是确保产品和服务达到预期标准的关键过程。
在质量管理中,有七个关键步骤被称为“质量管理七步法”或“PDCA循环(Plan-Do-Check-Act)”。
这七个步骤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可以帮助组织不断改进其质量管理系统。
下面将介绍这七个步骤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1.规划(Plan): 规划是制定实现质量目标的过程。
在规划阶段,组织需要确定其质量目标,并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计划。
一些相关的参考内容包括:•设定质量目标:组织应明确其质量目标,这些目标应该与其业务战略和顾客需求相一致。
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可测量的,并且应该有明确的时间表。
•制定质量策略:组织应确定实现质量目标的策略。
这可能涉及到改进流程、提高员工技能以及投资先进的质量控制设备等。
•分配资源:组织需要分配足够的资源来支持实施质量计划。
这包括财务、人力和技术资源。
2.实施(Do):实施阶段是指根据规划阶段的计划来实施各项任务和操作。
一些相关的参考内容包括:•进行质量培训:组织应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以使他们能够理解和履行自己的质量职责。
这包括质量管理系统的要求和相关特定流程的培训等。
•实施流程控制:组织需要确保所有相关流程都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一致性和质量。
•收集数据和信息:组织需要收集各种数据和信息来评估质量绩效,并为之后的审核和改进提供参考。
3.检查(Check):检查阶段是评估实施阶段的绩效和结果,以及与质量目标的一致性。
一些相关的参考内容包括:•进行内部审核:组织应通过内部审核评估质量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这可以帮助组织发现任何潜在问题,并提供改进的机会。
•收集和分析数据:组织需要收集和分析各种数据来评估其绩效,并确定任何偏差或问题的原因。
这包括客户反馈、过程数据和产品检验等。
•评估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组织应评估其实现的质量目标,并比较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
4.行动(Act):行动阶段是根据检查阶段的结果和评估的质量目标之间的差距来采取纠正和改进措施。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七大手法知识点总结.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七大手法知识点总结五大工具APQP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即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来确定和制定确保某产品使顾客满意所需的步骤。
产品质量策划的目标是促进与所涉及的每一个人的联系,以确保所要求的步骤按时完成。
有效的产品质量策划依赖于公司高层管理者对努力达到使顾客满意这一宗旨的承诺。
产品质量策划有如下的益处:引导资源,使顾客满意;促进对所需更改的早期识别;避免晚期更改;以最低的成本及时提供优质产品。
FMEAFMEA(Potential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即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是在产品/过程/服务等的策划设计阶段,对构成产品的各子系统、零部件,对构成过程,服务的各个程序逐一进行分析,找出潜在的失效模式,分析其可能的后果,评估其风险,从而预先采取措施,减少失效模式的严重程序,降低其可能发生的概率,以有效地提高质量与可靠性,确保顾客满意的系统化活动。
FMEA种类:按其应用领域常见FMEA有设计FMEA(DFMEA)和过程FMEA (PFMEA),其它还有系统FMEA,应用FMEA,采购FMEA,服务FMEA。
MSA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即MSA测量系统分析,它使用数理统计和图表的方法对测量系统的误差进行分析,以评估测量系统对于被测量的参数来说是否合适,并确定测量系统误差的主要成份。
PPAPPPAP(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 即生产件批准程序,是对生产件的控制程序,也是对质量的一种管理方法。
PPAP生产件提交保证书:主要有生产件尺寸检验报告、外观检验报告、功能检验报告,、材料检验报告、外加一些零件控制方法和供应商控制方法;制造型企业要求供应商在提交产品时做PPAP文件及首件,只有当PPAP 文件全部合格后才能提交;当工程变更后还须提交报告。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七大手法知识点总结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是企业立足和发展的关键。
为了有效地管理和提升质量,质量管理领域发展出了一系列实用的工具和手法。
其中,质量管理的五大工具和七大手法是被广泛应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这些重要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手法。
一、质量管理五大工具1、统计过程控制(SPC)SPC 是一种通过控制图来监控和分析生产过程中数据的变化,从而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方法。
它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过程中的异常波动,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例如,在某汽车零部件生产线上,通过对零件尺寸的定期测量并绘制控制图,可以清晰地看到尺寸数据的分布情况。
如果控制图上的点超出了控制界限,就表明生产过程可能出现了问题,如设备故障、原材料不合格或者操作人员失误等。
这时就需要立即查找原因并进行改进,以避免不合格产品的大量产生。
2、测量系统分析(MSA)MSA 用于评估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个准确可靠的测量系统对于获取准确的质量数据至关重要,否则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决策。
假设在一家电子厂,对电阻值的测量如果存在较大的误差,就会导致将合格的电阻判定为不合格,或者将不合格的电阻判定为合格。
通过 MSA 可以确定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再现性等指标,进而采取措施改进测量系统,比如校准设备、培训测量人员或者更换测量工具。
3、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FMEA 是一种在产品设计和过程设计阶段,对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其后果进行分析和评估的方法。
通过提前识别潜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品和过程的失效风险。
以一款新型手机的研发为例,在设计阶段对可能出现的屏幕易碎、电池续航不足等失效模式进行分析,评估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如用户满意度下降、维修成本增加等,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如采用更坚固的屏幕材料、优化电池管理系统等。
4、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APQP 是一种产品开发的结构化方法,旨在确保产品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按时按质完成开发并投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