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公共预算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44
公共预算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通过预算来分配财政资金、调节经济和事业发展的过程。
公共预算通常以年度为基础,政府根据年度计划和政策,将财政资金分配给各个部门、项目和活动,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以美国政府的公共预算为例,每年10月开始编制下一财年的预算,由总统向国会提交预算方案,国会进行审议和修改。
预算方案通过后,政府各部门按照预算方案进行支出。
同时,政府还会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确保预算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管理。
具体事例来说,美国政府在2023财年预算中,计划投入约2.5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刺激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和提高国家竞争力。
同时,政府还计划削减一些领域的支出,如减少对外援助和对环保署的拨款等。
总的来说,公共预算是政府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合理规划和使用财政资金,可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标。
公共预算相关案例那我给你讲一个小县城的公共预算案例吧。
咱们就叫这个小县城为平安县。
平安县的财政部门每年都要做公共预算呢。
一、收入预算这一块。
1. 税收收入。
平安县有不少小企业,像那些做特色手工艺品的小作坊。
税务部门就估计着这些企业每年能交多少税。
比如说,有个做木雕的小厂,每年销售额大概是50万,按照相关的税率,大概要交5万的税。
把全县类似这样的企业税收一加总,就是企业税收的一个预算数字。
还有老百姓买东西交的消费税呢。
县城里有个大商场,人来人往的。
财政部门就根据商场过去的销售额增长情况,预估今年消费税能有多少。
要是商场去年销售额是1000万,预计今年增长10%,那消费税的预算也能相应地提高一些。
2. 非税收入。
平安县有几个旅游景点,景区的门票收入就是非税收入的一部分。
县财政部门就看过去几年游客数量的变化。
要是去年因为新开发了一个很有趣的景点,游客增加了20%,那今年就会考虑把门票收入预算也提高一些。
还有政府部门的一些收费,像办理营业执照的收费之类的。
虽然现在很多收费都在减免,但还是有一些必要的服务性收费。
他们就根据往年办理执照的数量和收费标准,大概算出这部分的收入预算。
二、支出预算方面。
1. 教育支出。
平安县的学校可不少,从小学到中学都有。
县财政得给学校拨钱买教学设备、发老师工资等。
就说平安小学吧,有50个老师,每个老师平均工资一年6万,这就是300万的工资支出。
再加上要买新的电脑、投影仪等设备,估计要20万。
所以给平安小学的预算就得有320万左右。
而且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每年这个预算还得适当往上调。
还要考虑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呢。
平安县有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财政部门就要预算出足够的钱来给他们发放助学金,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上得起学。
2. 基础设施建设支出。
县城里有几条路坑坑洼洼的,得修。
财政部门就得算修路的成本。
比如说要修一条2公里的路,每公里预计造价50万,那就是100万的预算。
这还得考虑到可能遇到的一些特殊情况,像地下管道的迁移等,所以预算还得留一点余量,可能就定到120万。
预算管理案例资料预算管理相关案例预算管理案例资料资料案例1: 一位富于理想的企业家一位富有理想的工匠正打算开办一家自己的企业。
他喜欢木工并想生产工艺桌、柜架和其他家具。
在这之前,他和三个合作者曾为他所在城市的一些大型企业生产了花梨木和核桃木会议桌。
这位有志于成为企业家的人表达了他的思想,这看起来更富于理想化而非商业化。
他相信,享受职业乐趣的氛围而获得成功。
他甚至愿意在付给员工固定的薪水之后,分享企业利润。
试分析:1.对这些人来说会出现哪些企业家的预期回报?它们可能会怎样影响企业的成功?答:其预期回报有:获得成功的满足感;更高的利润;独立自主、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灵活的工作时间。
这个预期的企业家完全是个工匠,他可能缺乏商业判断力或商业背景。
他的基本特点是熟悉产品工艺技术,他喜欢职业所带来的满足感。
这些动机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如果他再掌握一些预算管理方面的知识,就有可能成功。
2.你愿意对他的新企业投资吗?答:他表达了希望建立富于理想化而非专业化企业的理想,他的最大优势是其专业工作经验。
而对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很少有计划,缺乏长远的打算,所以这种企业很难有所发展和吸引到投资。
预算管理案例资料2:购买一家现存企业创立企业四年之后,老王打算卖掉自己的企业——奔马公司。
奔马公司是老王亲手创立的,因为他喜欢制作奔马。
经过几年的经营,已经相当成功,收入以年平均50%的增长率增长。
奔马在全国范围的玩具店都有出售。
老张是在同一位企业经纪人接触后了解到这一机会的,他想从大公司退休,并认为这个企业是一个好机会。
预算管理案例资料资料案例试分析:1.你认为老张应该使用哪种评估方法来评价这个企业,为什么?答:如果能够得到和他相似的公司的过去的销售信息,采用市场评估法比较合适。
收益法和现金流量法也会提供一个实际的价值。
这家公司即没有出现财务困难,也没有利润减少的明显迹象。
2.老张还需要考虑什么会计信息?需要做出哪些调整?答:会计人员应该检查账目以确定他们是否采用了合适的会计方法。
公共预算的程序化管理—茂名市的案例分析一、程序化管理是公共财政管理的核心内容(一)公共财政是法治财政公共财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政府收支活动或财政运行机制。
公共财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政治范畴,其蕴含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在理财过程中实现法治化管理。
我国这几年实行的一系列财政改革措施,如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国库集中支付的改革、政府采购制度的改革、“收支两条线”的改革、税费改革等等,都是为了强化公共预算的完整性,推进公共财政管理科学化的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的实质是要体现最广大公众的利益,这就要求实现公共收支的合理化。
而凭借什么力量才能使这些做到位?这个力量应来自一种体现民主理财、能反映民意和公众要求的机制,并最终稳定在法律层次上。
法治化既是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又是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公共财政是法治财政,法治财政要通过程序化来实现。
依法理财,就是依照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而形成一系列的授权过程,明确每一个环节的目标、职责、权力和责任,从而实现收支过程的法治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公共预算具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具体表现为政府预算的级次划分、收支内容、管理职权划分、预算的编制、审批和执行等,都是在法律规范下进行的,整个预算过程都受法定程序的制约。
这在国外的公共财政实践中有更清晰的反映。
可见,公共预算的法治化是离不开程序化这个内核的。
(二)公共预算的程序化管理是财政法治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实现财政的法治化,首先必须增加预算的透明度和保证预算的规范性,便于公众监督和实行科学的管理。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财政收入主要由国有企业承担,财政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财政”,财政支出的安排主要由政府官员意志来决定的,社会公众的话语权极其微弱。
而在市场经济的公共财政框架下,企业和个人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除了承担纳税义务以外,还应当拥有相应的权利:对于政府如何花纳税人的钱,拥有话语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在制度安排上体现为公共预算必须通过人大的审议和批准,并向社会公众公布。
第1篇一、案例背景我国《预算法》是规范国家预算管理的基本法律,旨在加强预算管理,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某市财政局作为地方财政预算管理的核心部门,肩负着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重要职责。
然而,近年来,某市财政局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违规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二、事件经过2019年,某市财政局在执行年度预算过程中,发现以下违规行为:1. 预算编制不规范:某市财政局在编制预算时,部分项目未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论证和评估,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2. 预算执行不到位:部分预算资金未按规定时间到位,影响了相关项目的正常开展。
同时,部分预算资金被挪用,用于非预算项目。
3. 预算调整不规范:某市财政局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未经法定程序调整预算,导致预算执行出现混乱。
4. 预算监督不到位:某市财政局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违规行为监督不力,导致违规行为得以长期存在。
三、事件调查针对上述违规行为,某市审计局、监察局等部门联合开展调查。
调查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1. 预算编制不规范:某市财政局在编制预算时,未严格执行《预算法》规定,对预算项目论证和评估不充分,导致预算编制存在较大偏差。
2. 预算执行不到位:某市财政局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预算资金监管不力,部分预算资金未按规定时间到位,影响了相关项目的正常开展。
3. 预算调整不规范:某市财政局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未经法定程序调整预算,导致预算执行出现混乱,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4. 预算监督不到位:某市财政局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违规行为监督不力,导致违规行为得以长期存在,损害了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效益。
四、处理结果针对调查结果,某市财政局及相关责任人受到严肃处理:1. 某市财政局主要负责人被免职,追究其领导责任。
2. 某市财政局相关责任人被处分,追究其直接责任。
3. 对违规使用的预算资金进行追缴,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4. 加强预算管理,完善预算制度,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来看我国政府预算存在的问题公共0701 刘晶(2007110631)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68476.88亿元,比2008年(下同)增加7146.53亿元,增长11.7%。
其中:中央本级收入35896.14亿元,地方本级收入32580.74亿元。
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505亿元。
全国财政支出75873.64亿元,增加13280.98亿元,增长21.2%。
其中:中央本级支出15279.84亿元,地方本级支出60593.8亿元。
地方财政结转下年支出2608.24亿元。
全国财政收支相抵,差额9500亿元。
中央财政收入35896.14亿元,完成预算的100.1%,增加3215.58亿元,增长9.8%。
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505亿元,中央财政使用的收入36401.14亿元。
中央财政支出43901.14亿元,完成预算的100.1%,增加8512.58亿元,增长24.1%。
其中:中央本级支出15279.84亿元,增长14.5%;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28621.3亿元,增长29.8%。
中央财政收支相抵,赤字7500亿元,与预算持平。
2009年末中央财政国债余额60237.68亿元,控制在年度预算限额62708.35亿元以内。
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情况。
2009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28621.3亿元,完成预算的99.1%,与预算的差异,主要是救灾支出实际数低于年初预计,相应减少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
其中:税收返还4942.27亿元,增长48.2%,主要是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中央财政增加的成品油消费税收入按规定返还给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11319.89亿元,增长29.4%;专项转移支付12359.14亿元,增长24.1%,主要是中央政府增加公共投资和拉动消费的支出,通过专项转移支付补助给地方。
地方财政支出的39.1%来源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
2009年预算具体执行的主要情况如下:中央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2009年是近年来财政完成收入预算难度最大的一年。
《行政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基本理论,掌握行政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适应与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及政治学、行政学科研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学习力图使学生系统、完整、准确地掌握行政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理解政府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中外行政改革的动态和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以全新的视角和开放的视野,将中国传统的行政管理思想、国外前沿的行政管理理论与中国行政管理实践紧密结合,提升关注现实、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当代中国政府管理、公共政策和公共经济学等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有利于学生树立依法行政、民主行政、责任行政的意识,提高行政管理技能。
(五号宋体)课程目标1:掌握行政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课程目标2:掌握行政管理的基本技能课程目标3:能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1.教学目标:理解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必要性,了解中西行政学的发展历程。
2.教学重难点:中西行政学的发展历程。
3.教学内容:行政学的相关概念;中西行政学发展史;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4.教学方法:讲授第二章行政环境1.教学目标:了解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掌握创建良好行政外部环境的关键点。
2.教学重难点:创建良好行政外部环境的关键点。
3.教学内容: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分析;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创建良好行政外部环境的关键点4.教学方法:讲授第三章行政职能1.教学目标:掌握行政职能的涵义、体系和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及基本内容。
2.教学重难点: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及基本内容。
南京审计学院《政府预算》课程案例制作单位:经济学院财政系制作人:刘叔申******制作时间:2007年案例1:大亚湾核电站预算管理案例分析大亚湾核电站作为国家的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从开工建设以来就一直非常重视预算管理的运用。
基建期设立投资预算管理机构进行专门预算管理,1994年进入商业运营期以后在电站推行预算管理,从1997年开始在全公司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至今已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以成本为中心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
推行预算管理在电站的管理工作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统计,从1997年至2002年年平均节省资金9232万元人民币。
核电站采用的预算管理方法针对核电站运行管理的特点,大亚湾核电站采用了“零基预算”的管理方法。
这样做的优点是成本中心每年在预算申报时都需对以往的工作进行进一步的检查、讨论,同时亦可有效消除、减少“今年存在或开支的费用支出在下一年度就一定存在”的成本费用开支习惯性心理,所有项目均需重新审视其开支的合理性。
采用零基预算管理方法的难点是所有项目均需重新审视,工作量极大,而且效率低,时效性差,投入成本巨大。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充分发挥公司.....案例2:外国宪法所规定的政府预算管理条款一、预算提前期条款年度预算必须提交立法机关审议通过,才会成为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文件。
立法机关对预算草案的审批,通常需要一定时间,因此,有些国家宪法中对提交立法机关审批的时间,做了具体规定。
如丹麦宪法第45条规定:“下一个财政年度的财政法案须在该财政年度开始前至少四个月以前提交议会审议。
”奥地利联邦宪法第51条规定:“在财政年度届满前的十周内,联邦政府应向国民议会提交该联邦下一个财政年度的收支预算。
在国民议会开始审议以前,预算内容不得公开。
”二、合法性条款政府的年度财政预算,须提交立法机关审议和通过,才能付诸实施。
案例1:日本宪法。
第86条规定:“内阁必须编制每一会计年度的预算,向国会提出,经其审议通过。
监督预算必为民——公共预算学案例分析班级:姓名:学号:一、案例概要(一)案例正文广东省人大代表提前三个月介入预算编制今年,省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视察省财政厅从往常12月提前到9月,将促进省财政厅在编制预算时通盘考虑代表意见建议,这是省人大常委会改进预算监督方式的新探索城乡低保水平排名靠后,医疗救助资金多年未增,抚恤补助投入过少……按相关规定,往常人大代表介入预算编制“吐苦水”都在每年12月,此时预算草案编制已接近尾声,“小修小补”有可能,但要通盘考虑代表意见已无太多时间。
很多基层声音、底线诉求,只能留待编制第二年预算时再考虑。
继今年省人代会提前一个月发放预算草案报告后,省人大常委会再次改进预算监督方式。
记者从省人大常委会获悉,今年9月,常委会将组织省人大代表视察省财政厅,对下一年预算编制提出意见建议。
省人大常委会还组织了全省范围的底线民生专题调研,为代表视察“打前站”,使之更具针对性。
在掌握底线民生诉求的基础上,提前组织省人大代表介入预算编制,强化财政预算监督实效,在广东人大历史上尚属首次。
继今年广东省人代会提前一个月发放预算草案报告后,省人大常委会再次改进预算监督方式。
昨日,省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省人大代表视察省财政厅,对下一年预算编制特别是底线民生保障预算安排情况提出意见建议。
往年,省人大代表介入预算编制一般安排在12月,此时预算草案编制已接近尾声。
提前3个月组织省人大代表介入预算编制,强化财政预算监督实效,在广东人大历史上尚属首次。
按照省级预算审查工作流程,省人大财经委于每年11月下旬或12月上旬组织部分省人大代表视察省财政工作,对下一年度的预算安排提出意见和建议。
省人大财经委相关负责人指出,往年12月份才进行的视察已经太晚,此时预算草案已基本成型。
省财政厅根据代表和省人大财经委反映的意见,也只能做出局部调整,没有办法通盘考虑人大代表意见,无法充分体现群众的心声和诉求。
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财经咨询专家俞雪花说,资金如何分配、分配到哪里,人大代表应该提前了解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