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405掘进工作面瓦斯治理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8
煤矿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方案1. 引言煤矿瓦斯爆炸是煤矿工作面安全的重要隐患之一。
为了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的正常生产,煤矿综采工作面需要采取有效的瓦斯治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个可行的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方案,旨在降低矿井瓦斯浓度,减少矿井瓦斯爆炸的风险。
2. 方案概述本方案采用了多种手段来控制矿井瓦斯浓度,包括通风系统的改进、瓦斯抽采系统的优化和安全监测系统的完善。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手段,可以从多个方面降低矿井瓦斯浓度,提高工作面的安全性。
3. 通风系统改进通风系统是煤矿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的关键。
通过改进通风系统,可以有效控制工作面的瓦斯浓度。
具体的改进措施包括:3.1 增加风量增加通风系统的风量,可以加强对工作面的通风,将瓦斯稀释到安全浓度以下。
可以通过增加风机数量、增加风机转速等方式来增加通风系统的风量。
3.2 配置良好的风道良好的风道设计可以保证风量的传输和分布均匀。
需要对风道进行维护和清理,确保通风系统的畅通。
3.3 充分利用气流利用气流对工作面进行局部引风或局部排风,可以有效提高通风系统的效果。
可以通过设置局部风机和风道来实现。
4. 瓦斯抽采系统优化瓦斯抽采系统是煤矿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优化瓦斯抽采系统,可以及时排除瓦斯,减少瓦斯浓度。
具体的优化措施包括:4.1 增加抽采井数量增加瓦斯抽采井的数量,可以提高瓦斯抽采的效率。
可以根据工作面的瓦斯产量和分布情况,合理配置瓦斯抽采井的位置和数量。
4.2 优化抽采井布局优化瓦斯抽采井的布局,可以使瓦斯抽采更加均匀。
需要考虑瓦斯产量的分布、瓦斯抽采井的位置和井距等因素,合理设置抽采井的位置。
5. 安全监测系统完善安全监测系统是煤矿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的重要保障。
通过完善安全监测系统,可以及时监测瓦斯浓度和工作面的安全状态。
具体的完善措施包括:5.1 安装瓦斯检测仪在工作面和瓦斯抽采井等关键位置安装瓦斯检测仪,可以及时监测瓦斯浓度的变化。
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措施背景介绍煤矿作为我国能源主要来源之一,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一般都会产生大量的瓦斯气体,这对于煤矿的生产和矿工的安全都会造成影响。
因此,对煤矿的瓦斯综合治理至关重要。
目的本文档旨在探讨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措施,以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并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主要内容目前,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措施已经成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通风管理通风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措施,其核心是要保证通风系统的完善和健全,确保矿井、工作面的瓦斯浓度不超标。
通风系统应合理设计,通风设备应健全,排风孔要设置在瓦斯容易聚集的位置,保证瓦斯能及时排除。
2. 煤层采掘技术提高煤层采掘技术水平是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的重要手段。
采用优化的采煤方法,如细分割即将长壁采煤井的回采面分割为若干个独立的小面进行开采,能够有效地降低瓦斯返放和抽采难度,减少工作面积压瓦斯的风险。
3. 传感器监测釆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对瓦斯区域进行连续监测,巡查瓦斯涌出点和排放管道是瓦斯管道投资的一部分。
传感器主要监测瓦斯浓度、温度、湿度、氧气浓度、气压等,确保安全生产。
4. 瓦斯处理当瓦斯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应当采取有效的瓦斯治理措施,如瓦斯抽采和利用。
煤矿瓦斯可用于发电、热水或燃料,对于煤矿企业来说也是一种收益。
5. 员工培训煤矿瓦斯安全是每一个矿工都应该关注的话题,因此要进行员工培训,使他们了解瓦斯的性质、危害等,并掌握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的方法。
结论综上所述,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措施是矿业生产安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目的在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矿工安全。
通过通风管理、煤层采掘技术、传感器监测、瓦斯处理和员工培训等手段,可以有效降低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浓度,保障矿工的安全和生产的质量,提高煤矿的竞争力。
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瓦斯是地下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
瓦斯具有高度的可燃性和爆炸性,对矿工和矿井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下面将重点介绍一些常见的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一、瓦斯治理技术方案:1.瓦斯抽放技术:通过井下安装瓦斯抽放管道,将瓦斯引导到矿井口,然后进行集中抽放处理。
该技术可有效降低瓦斯浓度,减少矿井瓦斯爆炸的风险。
2.瓦斯抑制技术:采用瓦斯抑制剂进行喷洒,可以降低瓦斯的释放速率和浓度,提高矿井空气质量,减少瓦斯爆炸的危险。
常用的瓦斯抑制剂有水合物、活性炭等。
3.瓦斯利用技术:利用煤矿瓦斯发电技术,将瓦斯直接利用为能源。
该技术既能够降低矿井瓦斯释放,又能够回收利用瓦斯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瓦斯封闭技术:通过施工封闭,控制瓦斯的释放和扩散,减少瓦斯爆炸的风险。
常用的封闭技术有封闭墙、封闭板等。
二、安全技术措施:1.瓦斯检测技术:在矿井中设置瓦斯检测仪器,实时监测矿井瓦斯浓度的变化。
一旦超过安全范围,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通风系统:合理的通风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矿井瓦斯浓度,提高矿井空气质量,减少瓦斯爆炸的危险。
通风系统应包括通风井、风机、风道等设施,并采用合理的通风方式和通风工艺。
3.安全开采技术:合理规划矿井开采工作面,采取尺寸合理、结构稳定的煤柱设计,确保矿井开采的稳定性。
同时,加强矿井支护工作,增加煤壁支护设施的密度和强度,减少煤壁和岩石的塌方和顶板坍塌。
4.安全教育培训:对矿工进行瓦斯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定期进行瓦斯安全培训,加强矿工对瓦斯治理措施的了解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以上是常见的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的介绍。
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至关重要,能够有效降低瓦斯爆炸风险,保障矿工和矿井的安全。
同时,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相关技术,提高瓦斯治理和安全管理水平。
瓦斯灾害治理实施方案
瓦斯是矿井中常见的一种有毒气体,一旦泄漏或积聚到一定浓度,就会对矿工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瓦斯灾害治理是矿井安全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有效防范和治理瓦斯灾害,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的瓦斯灾害治理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首先,矿井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瓦斯监测系统。
通过在矿井各个区域布设瓦斯监测仪器,实时监测瓦斯浓度,及时发现瓦斯泄漏或积聚的情况,为后续的治理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其次,针对瓦斯泄漏或积聚的情况,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
一旦发现瓦斯超标,矿工应立即停工撤离,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瓦斯治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瓦斯浓度,确保矿井内部空气质量符合安全要求。
同时,矿井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提高矿工对瓦斯灾害的认识,增强瓦斯治理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发生瓦斯灾害时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确保自身安全。
此外,矿井管理部门还应加强对瓦斯治理设备的维护和更新。
定期对瓦斯治理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有效性。
同时,及时更新瓦斯治理设备,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瓦斯治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最后,矿井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瓦斯治理责任制度。
明确各级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的考核激励机制,确保瓦斯治理工作的落实和有效性。
总之,瓦斯灾害治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全面考虑矿井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结合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采取综合措施,确保矿井瓦斯灾害得到有效预防和治理。
只有如此,才能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推动矿井安全生产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煤矿瓦斯整治工作方案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煤矿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然而,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瓦斯的排放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
瓦斯,一种常见的可燃气体,不仅能够对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还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煤矿瓦斯整治工作方案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煤矿瓦斯整治的必要性瓦斯是煤矿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产物。
在煤矿生产中,瓦斯的产生难以避免。
然而,如果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将瓦斯排除或利用,就会对煤矿生产、工作人员安全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
具体来说,瓦斯的排放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引起环境生态破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物种的生存繁衍。
另外,由于瓦斯是一种高效的燃料,煤矿中未被利用的瓦斯能量也会造成经济损失。
最重要的是,未处理好的瓦斯会引发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对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
因此,煤矿瓦斯整治是煤矿安全生产和环保工作的必要手段,其重要性不可低估。
二、煤矿瓦斯整治的工作方案煤矿瓦斯整治的工作方案主要包括针对煤矿瓦斯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两个方面,具体如下:(一)技术措施1. 瓦斯抽采设备的优化升级。
应根据煤矿瓦斯产生的情况,合理设置瓦斯引风机和管道进行瓦斯的抽采或利用。
在瓦斯管道设施中,还应配备一些实用的瓦斯监测仪器和提示器,方便及时发现管道中的瓦斯浓度是否超标。
2. 瓦斯收集与利用装置的建设。
尤其是在那些瓦斯浓度高、矿井深度大、采掘难度大的煤矿中,应优先考虑建设瓦斯收集与利用装置。
以北煤矿公司为例,近年来通过垂直孔井和横向钻眼技术,将煤矿瓦斯收集到采空区后,再通过管道输送至热、电站进行热电联产,成为一种重要的清洁化能源。
3. 瓦斯灭火和减温技术的改善。
在煤矿瓦斯整治中,瓦斯灭火和减温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应根据煤矿瓦斯产生和传输的原理,合理构建灭火和减温防治设施,如安装灭火器材、喷雾装置等,以减少瓦斯事故的发生。
(二)管理措施1.加强煤矿瓦斯安全生产管理。
掘进工作面瓦斯治理综合技术措施首先,应进行综合技术监测。
通过设置瓦斯监测点,实时监测工作面瓦斯浓度和气体流动动态,及时了解瓦斯的积聚和流动情况,判断瓦斯治理措施的有效性。
同时,对于瓦斯浓度较高的区域,应加强监测点的设置,以及加强瓦斯动态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预防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
其次,需要采取合适的通风措施。
通过合理布设通风设备,保持工作面的通风良好,减少瓦斯积聚的可能性。
同时,要加强通风系统的监控和管理,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特殊情况下,比如遇到矿井瓦斯浓度暴增或瓦斯涌出量较大,则需要采用爆破、抽采等措施进行瓦斯治理,将瓦斯有效地排出井下。
另外,采用瓦斯抽采技术也是瓦斯治理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设置瓦斯抽放孔,将井下瓦斯抽出到地面,减少瓦斯积聚的风险。
在瓦斯抽采的过程中,需要监测抽放后的瓦斯浓度,确保抽放的瓦斯能够达到合规标准,防止因瓦斯抽放不彻底而引发事故。
此外,应加强井下防爆设备的安装和使用。
瓦斯治理过程中,井下设备的防爆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减少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对于易产生火花的电器设备,应采取特殊的防爆措施,比如使用防爆灯具、防爆电缆等。
同时,对于井下作业人员,要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防爆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最后,瓦斯治理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
通过建立健全的瓦斯治理管理制度,加大对瓦斯治理工作的监督力度,确保瓦斯治理的持续有效。
同时,要加强瓦斯治理的技术研究和创新,积极推广和使用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提高瓦斯治理的效果。
总之,掘进工作面瓦斯治理是煤矿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需要采用综合技术措施来进行有效治理。
通过综合技术监测、合适的通风措施、瓦斯抽采技术、井下防爆设备的安装和使用,以及加强管理和监督,可以有效地控制和治理工作面瓦斯,保障矿井的安全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专项措施背景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但采煤过程中产生的瓦斯会给矿工和工作面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瓦斯治理措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专项措施采煤工作面通风系统的优化良好的通风系统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优化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作面的瓦斯累积,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具体措施如下:1.正确设置通风机组,保证通风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设置合理的风量控制装置,使工作面瓦斯浓度保持在安全范围之内。
3.配备自动控制系统,及时检测通风系统的温度、湿度、氧气含量和瓦斯浓度等参数,实现自动控制,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坚实的煤壁支护系统支护系统是煤矿采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保证矿工的安全,还能够有效地控制瓦斯的释放。
为了保证支护系统的稳定性,应采取如下措施:1.确认支护框架的承重能力及稳定性。
2.合理配置支架、锚杆和钢管,强化对煤壁的支持,确保支护系统具有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定期对支护系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修复,避免出现支护系统失效而导致的瓦斯危险。
集中控制瓦斯的排放工作面瓦斯的排放和管理是限制瓦斯爆炸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集中控制瓦斯排放需要采取如下措施:1.合理设置瓦斯抽采管道,实现瓦斯向外排放,降低工作面瓦斯浓度,控制瓦斯危险。
2.配备有效的瓦斯监测系统,对工作面瓦斯浓度实时监测。
3.对瓦斯进行收集和输送,通过专用管道将瓦斯输送到安全的地点集中处理。
瓦斯抽采技术瓦斯抽采技术的应用需要科学合理地利用瓦斯资源,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保护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具体措施如下:1.采用正确的瓦斯抽采技术,例如:深部抽放、缓采等方法,确保瓦斯安全有效地控制和利用。
2.使用安全可靠的设备和工具,提高瓦斯抽采效率。
3.采用消声器和阻火器等装置,降低瓦斯爆炸的危险。
结论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是矿工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有效地控制瓦斯的释放和利用。
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瓦斯涌出异常安全技术措施为预防工作面掘进时,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出现瓦斯涌出异常情况而危及作业人身安全或出现其它事故,特编制如下安全技术措施:1、通风科必须严格局扇选型,合理选定安装位置,加强局扇、风筒管理,杜绝局扇吸循环风;每周安排专人对掘进工作面的风量进行测定,确保掘进工作面有效风量满足安全生产的需求。
2、通风科要安排专职瓦检员盯面,及时掌握工作面瓦斯涌出的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发现瓦斯超限必须立即通知跟班班长撤离现场所有作业人员、切断电源,并在巷口警戒,防止其他人员进入该工作面,人员撤离工作面后瓦检员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
3、掘进队组每班必须合理安排进尺、及时加强支护,控顶距不得超过《规程》规定。
掘进前必须按探放水的要求先打探眼,先探后掘,瓦检员必须现场检查探眼内的瓦斯浓度,队组班长必须配合瓦检员、安全员对工作面全面检查,如有异常及时汇报矿调度室,并按领导指示处理。
4、工作面每班的班组长、掘进机司机、电钳工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检仪,班组长所带的便携式必须吊挂在掘进面距迎头5M范围内的风筒对侧、距顶板不小于300mm、距煤帮不小于200mm的地方。
所带便携式必须保持正常运行状态,及时监控工作面瓦斯变化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5、机电科必须定期对两顺槽巷道内所有电气设备进行防爆检查和“三专、两闭锁、风机自动切换”等装置的检验,查出问题必须及时整改。
6、驻矿安监站必须在工作面每班固定安排一名责任心强业务技术素质高的安全员配合瓦检员,全面监督检查每个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情况,发现瓦斯变化、响动、煤炮等明显征兆,立即将人员撤离至安全地点。
7、加强压风管路管理,每班瓦检员发现压风管无风时,禁止任何形式的采掘工作。
8、正确使用好水幕、隔爆水袋,加强掘进机内、外喷雾管理,加强煤尘管理,掘进头每天至少冲洗一次。
9、工程部、矿方管理人员必须每班至少安排一人到工作面现场查看顶板煤岩性质变化情况,现场监督指导顶板管理工作。
织金县城关镇兴发煤矿掘进工作面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织金县城关镇兴发煤矿掘进工作面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四十一条:“停风区中的瓦斯浓度超过1%或二氧化碳过1.5%,最高瓦斯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超过3.0%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控制风流排放瓦斯。
停风区中瓦斯浓度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3.0%时,必须制定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技术负责人批准。
在排放瓦斯过程中,排出的瓦斯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1.5%,且采区回风系统内必须断电撤人。
只有恢复通风的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0%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时,方可人工恢复局部通风巷道内电气设备的供电和采区回风系统内的供电。
”为此特制定本排放瓦斯措施。
”为此特制定本措施。
一、瓦斯超限原因:掘进工作面因导致瓦斯超限;二、超限时间:年月日时分秒至时分秒,持续分钟。
二、瓦斯超限地点及浓度:,瓦斯浓度%。
三、排放瓦斯人员:成产临时性的排放瓦斯小组。
1、瓦检员:2、安全员:3、站岗人员:4、电工:5、瓦斯排放负责人:6、排放时间:年月日时分至时分。
四、设警戒站岗地点:主斜井靠近1602风门、1604运输皮带机头处、风井口。
五、排放瓦斯安全措施:1、排放瓦斯之前,安全员必须有把井下所有人员撤出地面,清点人数、校对上下班人员是否全部撤出地面,确认人员全部撤出后,向排放瓦负责人汇报:“井下人员全部撤出,可以排放瓦斯。
”负责撤出井下人员的安全员签字:。
2、在排放瓦斯之前,排放瓦斯流经地区域内回风巷道中电源全部撤掉,停电工作由电工负责。
电工停电完井下其它电源后,向排放瓦负责人汇报:“电源已经停了,可以排放瓦斯。
”。
负责停电的电工签字:。
3、排放瓦斯之前,安全人员在通向排放瓦斯回风流回风巷道的交岔口处设好警戒岗哨,钉上栅栏,并设置警标“排放瓦斯、严禁人员入内”。
站岗人员在新风巷道中,排放瓦斯的过程中,站岗人员不得提前撤岗哨。
4、在排放瓦斯之前,做好排放工作的准备,把风筒运送到排放地点,利用工作面现有的风机,计算排放瓦斯巷道中的瓦斯积存量,计算风量,以及人员分工等工作。
煤矿瓦斯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岗、混岗行为,要严格进行处罚。
3、落实好“一炮三检”和瓦检员掌管放炮器制度,所有出班炮头面在放炮前按“放炮流程图”汇报管理,凡不检查瓦斯、不符合放炮条件、不向调度室汇报并取得同意的严禁放炮,杜绝瓦斯、放炮事故的发生。
4、在现有的基础上完善、管理好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对瓦斯检定器不定期检查,凡不合格的仪器不准入井,对监测探头不定期进行检查、调试,对瓦检仪进行维护,保证仪器、仪表的正常使用,为安全生产服务。
5、抓好矿井防尘工作,加强预防性检查。
调整掘、抽、采部署,实行掘、抽、采平衡,严格遵照“先抽后掘,先抽后采”的原则,抓紧、抓好接替工程的瓦斯抽放工作。
1、坚持“多钻孔、严封闭、综合抽”的方针,完善改造好+180水平的底板抽放工程,具体抓好接替工作面的本煤层瓦斯抽放,以达到消除抽放、消除瓦斯超限的目的。
2、合理布臵瓦斯巷和抽放钻孔,提高瓦斯抽放效果。
3、抓好瓦斯抽放利用工程。
三)、完善矿井防突体系:1、建立稳定的防突专业队伍煤矿瓦斯整治专项行动方案(二)在现布臵的底板大巷布臵底板钻场、穿层预抽。
即在5煤底板掘进底板抽放巷道,在5煤侧每间____m掘进一个钻场(宽____m,长____m),然后向5煤打抽放钻孔进行条带抽采。
d.钻孔布臵向5煤呈网格布臵钻孔,原则上,抽放钻孔要控制整个壁式工作面的机巷上____米,下____米。
钻孔见煤点间距____m、煤层变厚地段适当加密(有效半径有待确定)。
e.抽放钻孔直径与钻孔长度抽放钻孔直径为____mm,钻孔的长度以钻孔见5煤顶板为原则。
f.封孔方法采用聚胺脂封孔,并采用水泥浆封孔。
用聚胺脂封孔,封孔长度为____m;g.抽放负压抽放负压取决于抽放管路系统、钻孔封孔的气密性和抽放瓦斯量的多少,一般为70~____mpa。
h.抽放时间抽放时间一般要经过____至____个月时间的抽放后方可有效地防止煤与瓦斯突出(有待验证)。
③煤巷掘进防突技术措施一般选用超前排放钻孔:a.根据青山煤矿煤层透气性差的困难,计划请____煤科院进行技术攻关,增加排抽采效果。
治理瓦斯的技术方案及措施
煤矿瓦斯是煤矿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安全隐患。
瓦斯的爆炸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煤矿企业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技术方案和措施进行瓦斯治理。
瓦斯防治技术方案:
1. 瓦斯抽采技术:采用瓦斯抽采设备将井底的瓦斯抽取出来,以减少瓦斯的积累,为矿工提供更为安全的工作环境。
2. 瓦斯治理技术:例如瓦斯拦截、瓦斯涌出处理、瓦斯地下压制、瓦斯抽放路线选定等方法。
3. 瓦斯利用技术:在矿山生产系统中配置瓦斯利用设施,使瓦斯得到利用而不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瓦斯治理措施:
1. 瓦斯采集系统:在井下布置专业瓦斯采集设备,采集瓦斯并送至地面处理,减少瓦斯积聚,降低爆炸风险。
2. 通风系统:加强通风系统、优化通风路线,将井下空气保持流动,瓦斯消散。
3. 安全番号制度:建立瓦斯检查与报警制度,通过瓦斯感知器等设备,对井下的瓦斯浓度、压力和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和报警。
4. 人员培训:增强煤矿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提高他们对瓦斯安全生产的认知,以避免瓦斯事故的出现。
5. 瓦斯利用:将瓦斯送至地面的瓦斯处理设备,通过燃烧、制取化学品等多种方式,对瓦斯进行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实现瓦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总之,煤矿企业必须重视瓦斯治理,严格遵守瓦斯安全生产标准,加强瓦斯检测、抽采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管理,并对煤矿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落实好各项瓦斯安全生产责任制,以确保矿安全生产。
*****掘进工作面瓦斯综合防治措施(修订版)通风科2016年6月目录一、工作面基本情况........................................................................................................ - 1 -(一)工作面概况.................................................................................................. - 1 - (二)工作面支护方式......................................................................................... - 1 - (三)工作面通风系统......................................................................................... - 1 -二、工作面瓦斯来源........................................................................................................ - 1 -三、区域预测及瓦斯治理方案................................................................................... - 2 -四、瓦斯治理方案设计................................................................................................... - 2 -(一)方案一:煤层注水钻孔、浅孔释放钻孔设计.................................... - 2 - (二)方案二:顺层长钻孔与浅孔抽放钻孔设计........................................ - 7 -(三) *****掘进工作面瓦斯抽放钻孔工程量................................................ - 12 -(四) 施工设备与进度计划............................................................................... - 12 -(五)瓦斯抽放设计施工要求......................................................................... - 13 - (六)抽放钻孔验收过程、封孔工艺及瓦斯抽放线路............................ - 14 - (七)效果检验方法........................................................................................... - 15 -五、抽采达标评价......................................................................................................... - 19 -六、允许掘进进尺及超前距管理.............................................................................. - 20 -七、安全技术措施......................................................................................................... - 20 -A、危险源辨识..................................................................................................... - 20 -B、管控措施.......................................................................................................... - 21 -(一)ZYW-3200煤矿用全液压钻机钻机运输、安设安全技术措施- 21 -(二)ZYW-3200煤矿用全液压钻机打钻安全技术措施.............. - 22 -(三)气动手持式钻机打钻安全技术措施......................................... - 22 -(四)打钻防火安全技术措施............................................................... - 24 -(五)浅孔动压注水安全技术措施...................................................... - 24 -(六)深孔分段动压注水安全技术措施............................................. - 25 -(七)掘进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 27 -(八)组织管理措施................................................................................. - 27 -(九)安全防护措施................................................................................. - 31 -一、工作面基本情况(一)工作面概况该掘进工作面位于井田西南部、东部为*****,南部为*****机巷掘进工作面及井田边界。
掘进工作面瓦斯治理专项措施瓦斯防治中心二0一三年六月二十日山西柳林鑫飞毛家庄煤业有限公司掘进工作面瓦斯治理专项措施为我矿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也为了进一步落实关于煤矿瓦斯治理的专项安排部署,努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治理十二字工作体系,着实搞好我矿瓦斯治理工作,按矿实际情况,为杜绝瓦斯事故,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经矿认真研究决定特制定本掘进工作面专项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矿成立采掘面瓦斯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康候应副组长:田小兵冯胜利陈宝清王炳耀穆二奴成员:高泽明刘探明闫三信高金柱郭明王金忠苏四龙高泽明(通风矿长)负责采掘面瓦斯治理的日常工作。
二、瓦斯治理小组岗位责任制瓦斯治理小组组长的职责1、全面负责全矿的瓦斯治理工作。
2、对瓦斯治理小组成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指导。
3、负责每年一次的瓦斯等级鉴定工作,煤层发火期、自燃倾向性和煤层爆炸性的鉴定工作。
4、负责进行每年一次的矿井反风演习和救灾演习。
5、坚持参加、主持月度“一通三防”例会和矿长月度“一通三防”述职制度,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专题会研究瓦斯治理工作。
6、对矿井的安全监控系统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保证正常运行。
7、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负责对矿井的风量及时进行调节,以风定产。
8、保证瓦斯治理各项规章制度的顺利实施。
二、采掘面瓦斯治理工作目标我矿主要有一个采煤工作面和两个掘进工作面,对于采面的坚持“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着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治理工作体系。
完善瓦斯监控系统的安装、探头配齐、按时调校,确保瓦斯监控系统、瓦斯抽放系统运行正常,成立瓦斯治理机构,配备瓦斯治理装备,完善瓦斯治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现场管理和技术管理,实现安全生产条件根本好转,瓦斯治理水平不断提高,有效遏止瓦斯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
三、矿井概况1、通风方式及方法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
矿井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
瓦斯治理实施方案
一、背景介绍
瓦斯是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有毒有害气体,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治理,将会对矿井安全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瓦斯治理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
二、瓦斯治理的重要性
1. 矿井安全:瓦斯是煤矿中的一种隐患,如果不能及时排除,将会对矿工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2. 环境保护:未经治理的瓦斯排放会导致大气污染,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3. 能源利用:瓦斯是一种可再生能源,通过治理后可以转化为清洁能源,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三、瓦斯治理实施方案
1. 瓦斯抽放:利用瓦斯抽放设备对矿井中的瓦斯进行抽放,减少瓦斯在矿井中的积聚,降低矿井的瓦斯浓度。
2. 瓦斯利用:将抽放出的瓦斯进行处理,转化为清洁能源,供应矿井内部和周边地区的能源需求。
3. 安全监测:建立瓦斯浓度监测系统,对矿井中的瓦斯浓度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4. 技术改进:不断引进先进的瓦斯治理技术,提高瓦斯治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5. 宣传教育:加强对矿工和相关人员的瓦斯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瓦斯治理实施方案的效果
1. 矿井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2. 环境保护效果显著,矿区周边的大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3. 瓦斯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实现了资源的再生利用,为矿井和周边地区提供了清洁能源。
五、结语
瓦斯治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瓦斯治理工作,才能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保护环境,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希望通过本方案的实施,能够为煤矿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矿井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
瓦斯是矿井中存在的一种有害气体,具有易燃、易爆等性质,对矿工和矿井设备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制定适当的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对于矿井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一、瓦斯治理技术方案1.安全生产标准:明确瓦斯浓度的安全底限,制定合理的生产标准,设置科学的检测仪器和设备,确保及时准确地监测瓦斯浓度。
2.通风系统建设: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通风系统,包括主通风机、局部通风机等,通过通风系统合理分配瓦斯、烟气等有害气体,确保瓦斯浓度始终处于安全范围内。
3.散瓦斯措施:采用散瓦斯措施,包括爆破、煤矸石发酵等。
通过合理利用瓦斯,将其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减少瓦斯浓度。
4.防治措施:采取各种防治措施,如安装瓦斯检测报警装置、瓦斯抽放装置、温湿度检测装置等。
及时发现瓦斯泄漏,防止瓦斯积聚引发事故。
5.填充、封闭措施:对于未使用的矿井巷道,采取填充、封闭等措施,防止瓦斯泄漏。
1.矿井安全系统建设:建立一套完善的矿井安全生产系统,包括监控系统、报警系统、应急救援系统等。
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对矿井安全生产全过程的监控和预警。
2.安全培训教育:加强矿工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掌握正确的矿井作业方法和使用工具的技能。
3.安全设施完善:完善矿井的安全设施,包括矿井通风系统、照明设备、排水设备等,确保矿井内环境符合安全要求。
4.瓦斯检测设备:提供高精度、高灵敏度的瓦斯检测仪器,确保及时准确地监测瓦斯浓度。
5.应急预案制定:制定全面、科学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种应急情况下的处置措施和责任分工,确保及时、有效地应对瓦斯泄漏和其他事故。
总之,矿井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对矿井的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瓦斯治理方案和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瓦斯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正常运营。
因此,各个矿井都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瓦斯治理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并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其有效实施。
瓦斯治理实施方案瓦斯治理是指对煤矿瓦斯进行预防和控制,旨在避免瓦斯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工的安全。
以下是一份瓦斯治理实施方案:一、制定瓦斯治理目标确立瓦斯治理的目标是第一步,主要包括减少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降低瓦斯浓度,提高通风系统效率等。
目标要明确,具体,并与企业的整体目标相契合。
二、加强瓦斯监测1. 安装瓦斯检查装置:在矿井的关键区域安装瓦斯检查装置,包括瓦斯抽放设施、监测仪器等。
2. 定期检测和维护:定期对瓦斯监测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瓦斯监测报表:建立瓦斯监测报表,记录瓦斯浓度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三、加强通风管理1. 优化通风系统: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评估和优化,确保通风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地排除瓦斯。
2. 定期通风检测:定期检测通风系统的工作状态,如风量、风速等,并及时进行调整和维护,保证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3. 加强通风防火措施:加强通风系统的防火措施,如安装防爆风机、新增通风隔离带等。
四、强化安全意识教育1. 培训矿工:定期组织矿工进行瓦斯治理相关培训,包括瓦斯防治知识、事故应急处理等。
2. 提供个人防护设备:为矿工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如瓦斯检测器、安全帽等,以提高其对瓦斯危险的感知能力。
3. 宣传安全知识:通过宣传栏、宣传册等方式,向矿工普及瓦斯治理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安全意识。
五、强化瓦斯防治措施1. 瓦斯抽放:采取合适的瓦斯抽放措施,将瓦斯抽放到安全空间,以降低矿井的瓦斯浓度。
2. 密闭管理:对瓦斯浓度较高的工作区域进行密闭管理,减少瓦斯的泄漏和扩散。
3. 严格控制火源:对矿井内的火源进行严格控制,如禁止吸烟、限制明火的使用等。
六、建立瓦斯事故应急处理机制1. 建立应急预案:制定瓦斯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级部门和责任人的职责和任务。
2. 开展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以提高矿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反应速度。
3. 完善报告系统:建立瓦斯事故报告和分析系统,及时汇报事故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设计方案
摘要
工作面瓦斯是煤矿生产中不可避免的安全隐患之一,在煤矿生产
过程中,瓦斯爆炸事故往往会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对工作面瓦斯进行综合治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技术方案、管理措施
和应急预案三个方面,提出一套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设计方案。
一、技术方案
1. 采用先进的瓦斯抽放技术
在工作面布置瓦斯抽放设备,通过抽放管道将瓦斯抽放至安全区域,减少瓦斯浓度,降低爆炸风险。
### 2. 安装瓦斯检测仪器在工
作面和瓦斯抽放管道上设置瓦斯检测仪器,及时监测瓦斯浓度,确保
瓦斯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 3. 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通过合理布置
通风设备和通风管道,保证工作面空气流通,稀释瓦斯浓度,减少瓦
斯积聚。
二、管理措施
1. 加强瓦斯治理培训
对矿工进行瓦斯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对瓦斯防治工作的重视和掌握瓦斯防治技术。
### 2.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定期对瓦斯抽放设备和瓦斯检测仪器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3. 设立瓦斯治理专责人员设立瓦斯治理专责人员,负责瓦斯治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三、应急预案
1. 制定瓦斯事故应急预案
制定工作面瓦斯事故应急预案,包括瓦斯事故的预防措施、应急处置流程和救援措施。
### 2. 组织应急演练定期组织瓦斯事故应急演练,提高矿工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瓦斯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应对。
结语
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设计方案的实施需要技术、管理和应急预案三方面的协调配合。
只有通过全面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才能有效降低瓦斯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矿工的安全生产。
130405掘进工作面瓦斯治理方案一、工作面相对位置采区名称十三盘区工程名称130405回风顺槽地面标高923-1124m井下标高838--856地面的相对位置建筑物本作面地表位于贺家社村西北面,地面全部为坡地、荒地、沟谷井下相对位置对掘进的影响本工作面前100m范围内顶部为原南沟煤矿3105采空区,存在一定量的采空积水,所以在掘进过程中,必须执行探放水工作。
邻近采掘情况对掘进巷道的影响东邻盘区进风上山巷,南依盘区回风、轨道大巷,北面为狮尾沟煤矿,西面为盘区实体煤。
二、(岩)层赋存特征依据《山西柳林陈家湾乡贺家社煤矿矿井地质报告》分析,本煤层走向为北西一南东,倾向南西的简单单斜构造,倾角4°—6°,井田内无断层,在开采中应注意隐伏断层和陷落柱的存在,井田构造复杂程度为一类,本工作面地质构造赋存稳定,无大的褶曲变化。
本煤层为一简单的单斜构造,3、4#煤层的层间距为16-20m,倾角为2°—4°,硬度为2—3,煤层层理节理较为发育易于落煤。
该顺槽沿4#煤层底板掘进,煤层结构简单,顶板岩性无明显变化,煤层厚度为2.3m,顶底板的岩性特征见下表工作面煤层顶底板情况顶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m 岩性特征顶板基本顶白砂岩9.03平坦状断口、半坚硬直接顶泥岩 4.5平坦状断口、松软伪顶粉砂岩0.5平坦状断口、松软底板直接底泥岩 4.5松软三、通风管理矿井地面风井安装有主要通风机,主要通风机型号为BDK618-8-NO.24/2×240KW,1台运转1台备用。
回风井口安装有防爆门,主要通风机可通过反转实现反风。
130405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为FBDNO7.12×30KW,采用单巷掘进。
(1)、通风路线:地面(新鲜风)→副立井→4#上山进风→130405掘进→4#上山回风→13盘区总回风→经主要通风机抽出地面。
(2)、130405掘进工作面的风量计算:1、按照瓦斯涌出量计算:按工作面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0.5%,要求计算:Q掘 =200×q掘×K掘通式中:Q掘——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q掘——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的绝对涌出量,m3/min;K掘通——瓦斯涌出不均衡通风系数(正常生产条件下,连续观测1个月,日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与月平均日瓦斯绝对涌出量的比值),K掘通取1.4。
根据上月份130405回风巷掘进工作面正常生产时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以及测风结果进行预配为:q掘=Q掘×CH4%=480×0.04%=0.19m3/min;Q掘 =200×q掘×K掘通=200×0.19×1.4=53.2m3/min2、按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计算:Q掘 =Q扇 +15S式中Q扇——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m3/min;安设局部通风机的巷道中的风量,除了满足局部通风机的吸风量而外,还应保证局部通风机前全风压供风处的风速,煤巷和半煤巷不小于0.25m/s,以防止局部通风机吸入循环风和这段距离内风流停滞,造成瓦斯积聚。
则:Q掘=Q扇1+15S=590+15×9=725m3/minQ扇——FBDNo6.0/2×15KW 吸风量为590m3/min3、按人数计算:Q掘 =4N,m3/min式中:N——掘进工作面最多人数:Q掘 =4×26=104m3/min4、按风速进行验算:煤巷掘进最低风量:Q煤掘 =15S掘=15×10=150m3/min煤巷最高风量:Q掘 =240S掘=240×10=2400m3/min式中 S掘——掘进工作面的断面积,m2150m3/min<725m3/min<2400m3/min 符合要求备注:①生产过程中根据瓦斯涌出量的变化情况再进行风量调整分配。
(3)、按规定及时测风、调风,保证该工作面的供风量,风速、有害气体浓度必须符合《规程》的要求,严禁超能力生产。
四、局部通风机的安装地点和要求1、风机必须吊挂在顶板上或放在风机托架上,距底板不小于300mm,周围要清理干净,无杂物堆积。
局部通风机设备要齐全,吸风口有风罩和整流器,装有消音2、风机开关必须上架,风筒距工作面根据风筒出风口有效射程:公式L射=(4~5)s=4×5.10m,取12m,保证工作面有足够新鲜的风流。
3、局部通风机必须挂牌管理、专人负责、实现“三专”“两闭锁”。
全部实行:装备“双风机、双电源”,实现“自动切换、自动送电”的功能,两台局部通风机必须为同等能力。
4、风筒吊在巷道顶板上,风筒要求逢环必挂、平直,不能出现拐死弯现象。
5、风筒接口要严实不漏风,工作面风筒不漏风。
6、必须保证风机连续运行,不准无故停电、停风。
五、安全监控本矿采用KJ95N型监控系统,工作面吊挂KJF—16B型分站及KJG16B型甲烷传感器。
1、在工作面上部处安设甲烷传感器J1,报警浓度≥0.8%,断电浓度≥1.2%,复电浓度<0.8%,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2、在回风巷距工作面≤10m处安设甲烷传感器J2,报警浓度≥0.8%,断电浓度≥0.8%,复电浓度<0.8%,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3、在综掘机上安设机载断电仪,报警浓度≥0.8%,断电浓度≥1.2%,复电浓度<0.8%,断电范围为采煤机及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电源。
4、分站必须设在顶板完好,且无淋水的进风地点。
传感器悬挂地点支护必须良好,且便于观察,并应垂直悬挂,其悬挂位置距顶板不得大于300mm,距煤壁不得小于200mm。
5、每周对甲烷传感器调校一次,同时对闭锁断电系统进行试验,每班用光学瓦斯检定器和便携式瓦检仪对甲烷传感器数据进行校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安全监控工每班对监测装置及电缆进行检查。
6、生产单位每班对工作面供电系统进行检查,认真填写检查记录,以保证电器设备完好,杜绝电器设备失爆。
7、安设风筒传感器,与掘进设备总开关实现风电闭锁。
8、跟班队长、技术员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对其管辖范围内的瓦斯不间断的监测,如有报警现象,必须立即组织处理。
9、当班带班长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并把常开的报警仪悬挂在距掘进工作面头5m范围内无风筒一侧,档报警时,必须停止作业进行处理。
六、防尘管理1、防尘水源:地面高位水池→2号主井静压洒水管路→4#上山进风巷→130405掘进巷→工作面。
2、130405掘进巷道中至少设二道全断面水幕,一道为固定水幕距回风口50m,一道为移动水幕紧跟工作面,距工作面在30m内,净化水幕的水压不低于0.39Mpa、全断面覆盖。
巷道内沉积煤尘长度小于5 m,厚度小于2 m。
3、掘进过程中,必须同时铺设2寸净压水管,每隔50m安设一个三通阀门,水管吊挂平直,高度不低于1.8 m,管路上下间隔0.15 m。
4、工作面必须采用湿式打眼,供水压力不低于0.39Mpa。
5、工作面运煤系统各转载点必须安设喷雾洒水装置,水压不低于0.39Mpa,并保持恒压,且必须保证喷嘴位置正确、喷出的水雾能够覆盖整个转载的煤流面,保证喷雾降尘效果,定期进行检修、维护各转载点喷雾装置。
6、水幕和转载点喷雾不得用铁丝捆绑固定,要用焊接固定架,水幕固定架长度不得小于巷道尽宽度的90%,安装距顶板不得大于300mm。
7、定期冲洗巷道,防止煤粉尘堆积,距离工作面20m范围内的巷道每班至少冲洗一次,20m以外的巷道每5天至少冲洗一次。
8、必须使防尘设施齐全有效,喷雾装置覆盖巷道全断面且水压符合要用。
七、瓦斯检查1、每班配一个瓦斯员负责工作面、工作面回风等地点瓦斯进行检查。
2、瓦斯检查员必须携带瓦斯检查棍和胶皮管,其最小可伸出场地不得少于2m,并且按照计划图表路线依次进行检查,每班至少检查三次;对同一地点、同一班内检查时间间隔不应超过2.5h,实际检查时间与计划图表规定时间前后误差不得超过20min。
每次检查瓦斯后,必须及时填写瓦斯记录手册、记录牌板、瓦斯报表做到三对口,并与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校对,如超过允许误差时及时向通风科、监控中心汇报。
3、瓦斯检查牌板填写内容包括检查地点名称、甲烷及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检查日期、班次、时间、次数、瓦斯检查员姓名等。
瓦斯检查记录牌板应随着检查点位置的变化而及时移动。
4、瓦斯员除对所负责地区的瓦斯情况,巡回路线上的通风设施的完好情况、监测断电装置的完好情况和读数都要进行检查,达到无超限、无积存,对不在规定检查点的瓦斯积存,也应填写在巡回图表中。
5、瓦斯检查员必须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
6、检查高冒地点、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时,要站在支护完好的地点用小棍将胶管送到检测地点,由低到高逐渐向上检查,检查人员的头部切忌超越检查的最大高度,以防缺氧而窒息。
7、隔绝瓦斯煤层爆炸措施①巷道内物料码放整齐,不堆入多余的闲置设备和杂物。
②严禁同时打开两道风门,防止风流短路,风门前后5m不得堆放杂物,风门必须安设闭锁、风门传感器装置,保证灵敏可靠。
③巷道的净断面不得小于原设计的80%。
8、停电停风时,工作面所有人必须全部撤到新鲜风流中,瓦斯员在巷道口打栅栏、设警戒,禁止入内;送风排放瓦斯时必须有通风科人员监督,严禁“一风吹”,严格按排放瓦斯规定执行。
八、防火灾及隔爆(一)防灭火措施1、工作面及顺槽发生火灾是,首先维持正常风流状态,利用水管、灭火器进行灭火,同时打开上风侧水幕,降低火焰温度,必要时增加工作面风量,以免形成火风压造成风流逆转。
如直接灭火无效时,则人员按规定的避灾路线撤离,采取措施封闭,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缩小封闭范围。
封闭时火源的回进风侧要同时封闭,不具备封闭条件下,先封闭上风侧再封闭下风侧。
2、巷道浮煤要定期清扫和冲洗。
3、井下使用易燃物(如棉沙、润滑油、布头、纸等)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用过的棉沙布头和纸也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并由专人定期送到地面,不得乱扔乱放。
4、严禁将剩油、废油泼在巷道内。
5、严禁明火作业和电器失爆。
6、用静压水管作为消防水管。
7、带式输送机头配备2台合格的灭火器、2把消防铁锹和2m3沙,灭火器必须放置在架子内吊挂在机头便于用的地方,消防铁锹及沙不得移做它用。
8、消灭井下火灾时必须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四十四条规定执行。
9、如果电器设备着火时,先切断电源,然后用沙子灭火。
(二)隔爆措施隔爆水袋安设在距掘进工作面大于60m小于200m的范围内,故巷道掘进深度达到80m时,必须安设隔爆水袋,且总水量为1600—5600L,根据经验按巷道断面需水量计算,掘进巷每平方米200L,则掘进巷每组水袋总水量为G=g.s=200×10.52100Kg,设计选用水袋型号为GS30-30A,规格为30L,按实际巷宽每架放5个水袋,则水袋架数为:n=G/Gn=2100/(30×5)=14架,取14架,水袋区长度为:L=n ×c=14×1.5=21m,水袋排距不小于1.2m,不大于3m,排距取1.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