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制造宝典
- 格式:docx
- 大小:13.14 KB
- 文档页数:4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例例:图1所示冲裁件,材料为A3,厚度为2mm,大批量生产。
试制定工件冲压工艺规程、设计其模具、编制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零件名称:止动件生产批量:大批材料:A3材料厚度:t=2mm一、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1.冲压件工艺分析①材料:该冲裁件的材料A3钢是普通碳素钢,具有较好的可冲压性能。
②零件结构:该冲裁件结构简单,并在转角有四处R2圆角,比较适合冲裁。
③尺寸精度:零件图上所有未注公差的尺寸,属自由尺寸,-0.74 0-0.52-0.52-0.52-0.52可按I 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
孔边距12mm 的公差为-0.11,属11级精度。
查公差表可得各尺寸公差为: 零件外形:65 m m 24 mm 30 mm R 30 mm R2 mm零件内形:10 mm孔心距:37±0.31mm 结论:适合冲裁。
2.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该零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工序,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工艺方案:①先落料,再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②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③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①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套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生产效率较低,难以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由于零件结构简单,为提高生产效率,主要应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方式。
由于孔边距尺寸12 m m有公差要求,为了更好地保证此尺寸精度,最后确定 用复合冲裁方式进行生产。
+0.36 0-0.11工件尺寸可知,凸凹模壁厚大于最小壁厚,为便于操作,所以复合模结构采用倒装复合模及弹性卸料和定位钉定位方式。
3.排样设计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2.5.2,确定搭边值:两工件间的搭边:a=2.2mm工件边缘搭边:a1=2.5mm步距为:32.2mm条料宽度B=D+2a1=65+2*2.5=70确定后排样图如2所示一个步距内的材料利用率η为:η=A/BS×100%=1550÷(70×32.2)×100%=68.8%查板材标准,宜选900mm×1000mm的钢板,每张钢板可剪裁为14张条料(70mm×1000mm),每张条料可冲378个工件,则η为:η=nA1/LB×100%=378×1550/900×1000×100%=65.1%即每张板材的材料利用率为65.1%4.冲压力与压力中心计算⑴冲压力落料力F总=1.3Ltτ=1.3×215.96×2×450=252.67(KN)其中τ按非退火A3钢板计算。
模具设计与制造大一知识点模具设计与制造是现代制造工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大家通常所说的“模具”就是指用于制造产品的模型和工具。
在本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知识点。
一、模具的定义与分类模具(Die/Mold)是一种专门用于制造产品的工具或装置,通常由金属、合金或高分子材料制成。
根据其用途和形状,模具可以分为压力模具、注射模具、挤压模具、热压模具等。
二、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1. 合理性原则:模具设计应符合产品设计的要求,尽量避免瑕疵和浪费。
2. 可行性原则:模具的设计应基于现有的材料和加工技术,并考虑到制造工艺的可行性。
3. 经济性原则:模具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材料、制造、使用和维修等方面的成本。
三、模具制造的工艺流程1. 模具设计:根据产品要求,确定模具的结构和尺寸,并进行详细的设计。
2. 模具加工:根据设计图纸,采用铣削、车削、磨削等工艺对模具进行加工。
3. 零件装配:将加工好的零配件进行装配,完成整个模具的组装。
4. 试模调试:对已装配好的模具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模具的正常工作。
5. 成型生产:模具通过成型机械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成型,生产出最终产品。
四、常用的模具材料1. 压力模具:通常采用优质合金钢,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强度。
2. 注射模具:常用材料包括铝合金、铜合金和工程塑料等。
3. 挤压模具:常用的材料有高速钢、合金钢和硬质合金等。
五、模具制造中的常见问题1. 弯曲变形:模具制造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或加工过程中温度变化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导致模具产生弯曲变形。
2. 磨损和损伤:由于材料的疲劳、摩擦磨损和意外撞击等原因,模具可能会出现磨损和损伤。
3. 组装不精准:模具在装配过程中,可能由于加工误差导致部件的尺寸或位置不准确,影响模具的正常使用。
六、模具设计的发展趋势1. 快速模具设计与制造:利用CAD/CAM技术,缩短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周期。
2. 高精密模具:应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和材料,提高模具的精度和寿命。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书籍以下是 7 条关于“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书籍”的内容:1. 《神奇的塑料世界》这本书简直绝了!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塑料成型的神秘大门。
你看那些塑料制品,杯子、盘子啥的,不都是通过奇妙的工艺和精心设计的模具生产出来的嘛!这本书能带你深入了解其中的奥秘,让你惊叹不已!2. 《塑料成型工艺秘籍》哇塞,这可真是本宝藏书籍!它就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牵着你的手一步步走进塑料成型的奇妙天地。
举个例子,手机壳的制造过程,通过这本书你就能清楚知晓背后的玄机,多有意思啊!3. 《模具设计的奇幻之旅》,听名字就超吸引人有没有!它是带你在模具设计的领域里尽情遨游的伙伴。
比如说一个小小的塑料玩具,它的模具设计可蕴含了无数的巧思,这本书会让你恍然大悟哦,还不赶紧去读!4.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宝典》啊呀,这绝对是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它好比是一盏明灯,照亮你在这个领域前行的路。
想想那些复杂而又精致的塑料制品,靠的不就是书中所讲的工艺和设计嘛,厉害了吧!5. 《精彩的塑料成型与模具之书》这本书太有意思啦!就好像一个奇妙的知识库,让你对塑料成型和模具设计充满好奇。
比如常见的塑料椅子,原来背后有这么多关于工艺和模具的故事呢,读了这本书你就懂啦!6.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指南》哇哦,这本书简直就是指引我们的灯塔!它像一位亲切的朋友,详细地给我们讲解各种技巧。
就拿塑料管道来说,其中模具设计的巧妙,你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答案,真的超级棒!7. 《探秘塑料成型与模具设计》,这可不是一般的书哦!它如同一个神奇的窗口,让你看到塑料世界的精彩。
像那些精美的塑料制品摆件,通过读这本书,你会明白它们是如何诞生的,难道你不想知道吗?总的来说,这些关于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书籍都非常值得一读,它们可以让你深入了解这个领域,开启充满惊喜和收获的学习之旅。
230条模具设计经验,珍贵的资料!1.滑块导轨的高至少要为滑块高的1/3,以保証滑块稳定以及滑动顺畅。
2.有滑动摩擦的位置注意开设润滑槽,为了防止润滑油外流,不宜把槽开成“开式”,而应该为“封闭式”,一般可以用单片刀在铣床上直接铣出。
3.固定模仁的型腔,对小模一般用线割,这样可以提高模具的精度;而较大模的模腔一般铣削的形式加工出来,加工时注意其垂直度,并且为了防止装配时,模仁不到位,模框的四周应该用铣刀铣深0.2。
4.入子与模仁,模仁与模仁,模仁与模框的相互穿插一般要加1°的斜度,以防装配时碰伤。
5.入子的靠位部分长度公差为-0.02,大小公差为-0.10,模仁相对应的靠位公差为+0.02。
6.有C 角的入子最底端到C 角部位的公差为+0.01,以防跑毛边。
7. 本体模具的主体部分用NAK80 的材料,入子、梢等用SKH9、SKH51(材料处理:室化处理,也可以不要)的材料,必要时可以使用VIKING 材料。
8.画好部品之后,应先定滑块的位置、大小,防止发生干涉、及强度不够的现象,然后才定模仁寸法。
9.入子大小公差设为-0.01,模仁上入子孔对应的公差为+0.01。
10.模仁上的线割方孔尖角部分用R0.20 过度,对应的入子部分也为R0.20,以对应线切割时的线径影响,同时可以防止尖角部分磨损,而产生益边。
11.与定位珠相对应的小凹坑寸法一般为底径φ3 夹角90°-120°的圆锥孔。
12.固定侧的拔模角应该大于可动侧,以便离型留在可动侧;而且可以防止部品变形,尤其是壁薄,件长容易变形的零件,固定侧对它的拉力不均容易使部品翘曲,或留在固定侧。
13.对于侧面抽芯力大而部品精度要求又严的零件,最好采用二次抽芯结构。
14.斜梢的斜度+2°=压紧块的斜度(一般为18°或20°或22°).15.模具组立时,应该养成如下习惯:a.用空气枪清理模仁、模腔、入子、流道板、分模面的表面。
模具设计与制造方案1. 引言模具设计与制造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制造产品的过程中,模具的质量和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成本。
本文将介绍模具设计和制造方案的基本要点,包括模具设计的原则、制造工艺流程以及常用材料和加工方法。
2. 模具设计原则在进行模具设计时,以下几个原则需要被遵循:2.1. 合理性原则模具设计应符合产品及生产工艺的要求,能够实现产品的设计要求和生产要求。
模具结构要合理,便于加工生产和维修。
2.2. 可制造性原则模具设计应考虑到模具的制造工艺和设备的制造工艺能力。
模具的结构应尽量简洁,减少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2.3. 经济性原则模具设计和制造的成本要符合产品的成本要求。
材料和加工工艺的选择应减少材料的浪费和加工的复杂性,降低制造成本。
2.4. 可维护性原则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故障或磨损,设计时应考虑到模具的易维护性,方便更换损坏的零件或进行修复。
3. 模具制造工艺流程模具的制造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根据产品的要求和使用环境,进行模具的设计。
设计包括模具的结构设计、尺寸设计、材料选择等。
3.2. CNC加工通过计算机数控(CNC)加工设备进行模具的零件加工。
CNC加工具有高效性、精度高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模具加工需求。
3.3. 火花机加工对于一些复杂形状的模具零件,可以采用火花机进行加工。
火花机加工具有高精度和加工速度快等优点。
3.4. 组装与调试将模具的各个零部件进行组装,并进行必要的调试工作,确保模具的正常运行。
对制造好的模具进行试模工作,验证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质量,是否满足产品的要求。
3.6. 修正与优化根据试模结果,进行模具的修正与优化。
可能需要改进模具的结构或调整零部件的尺寸,以达到更好的模具性能。
4. 模具常用材料和加工方法模具常用的材料包括钢材、铝合金等,不同的材料适用于不同的模具类型和使用条件。
常用的模具加工方法包括车削、铣削、磨削、电火花等。
冲压磨具结构设计的十大经典案例案例一:汽车车身冲压件的多工位磨具汽车车身冲压件的磨具设计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挑战。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设计师通常需要设计多工位磨具。
多工位磨具可以在一次夹紧的情况下完成多个冲压工序,大大提高了冲压生产线的效率。
案例二:飞机翼罩冲压模具飞机翼罩是航空领域中关键的部件之一,其冲压模具设计要求非常高。
翼罩的形状复杂且精度要求高,需要考虑到翼罩的强度、刚度和表面光洁度等因素。
设计师经过精心的磨具结构设计,保证了飞机翼罩的质量和性能。
案例三:家电外壳冲压磨具家电外壳冲压磨具的设计要求外壳的造型美观,同时要满足耐用性和制造成本的要求。
设计师通过合理的冲压工艺和磨具结构设计,实现了家电外壳的高效生产和质量控制。
案例四:电子产品金属外壳冲压模具电子产品金属外壳的冲压模具设计要考虑到外壳的精度、尺寸稳定性和表面处理要求。
设计师通过合理的模具结构设计和冲压工艺,实现了电子产品外壳的高质量和高效生产。
案例五:手机壳冲压模具手机壳的冲压模具设计要考虑到外观要求,如曲面和切割边缘的处理。
设计师通过创新的磨具结构设计和冲压工艺,实现了手机壳的设计复杂性和高质量要求。
案例六:钢铁行业冲压磨具设计钢铁行业的冲压磨具设计要考虑到材料的硬度和可加工性。
设计师通过合理的磨具结构设计和冲压工艺,提高了钢铁行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案例七:航天器零部件冲压模具航天器零部件的冲压模具设计要求非常高,需要考虑到零部件的材料性能、结构复杂度和重量要求等因素。
设计师通过优化的磨具结构设计和精细的制造工艺,实现了航天器零部件的高质量和可靠性。
案例八: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冲压模具设计要考虑到其特殊材料和结构要求。
设计师通过创新的磨具结构设计和精细的制造工艺,实现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高质量和可靠性。
案例九:家具五金件冲压模具家具五金件的冲压模具设计要考虑到五金件的形状复杂度和表面质量要求。
设计师通过合理的磨具结构设计和冲压工艺,实现了家具五金件的高质量和高效生产。
1、 挤压分类(按温度):冷挤压;温挤压;热挤压。
2、 挤压的基本方法包括:正挤压、反挤压、复合挤压、减颈挤压、径向挤压、墩挤复合法。
3、 正挤压时坯料大致分为:变形区;不变形区;死区。
4、 反挤压变形分区分为:已变形区、死区、变形区、过渡区、待变形区。
5、 断面减缩率:挤压变形程度的一种表示方法。
用挤压前毛坯横截面积减去挤压后工件横截面积与挤压前毛坯横截面积之比值表示。
A ∑=%100010⨯-A A A 挤压比 G 1A A =6、 附加应力产生的原因:(1)变形金属与模具之间存在着摩擦力;(2)各部分金属流动阻力不一致;(3)变形金属的组织结构不均匀 (4)模具工作部分的形状与尺寸不合理。
7、挤压件的常见缺陷有:A.表面折叠 B.表面折缝 C.缩孔 D.裂纹8、冷挤压坯料为何要进行软化处理? 答:冷挤压坯料进行软化处理的原因:为了改善冷挤压坯料的挤压性能和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大部分材料在挤压前和多道挤压工序之间必须进行软化处理,以降低材料的硬度,提高材料的塑形,得到良好的显微组织,消除内应力。
9、碳钢和合金钢坯料冷挤压前采用何种表面处理?这种表面处理为何能提高冷挤压零件的表面质量和模具使用寿命? 答:碳钢和合金钢坯料冷挤压前要进行磷化处理。
磷化处理又叫磷酸盐处理,也就是把钢坯放在磷酸盐溶液中进行处理。
处理时金属表面发生溶解和腐蚀。
由于化学反应的结果,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一层很薄的磷酸盐覆盖层。
10、奥氏体不锈钢和硬铝坯料在冷挤压前要进行何种表面处理? 答:奥氏体不锈钢因与磷酸盐基本上不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不能用磷化处理,故用草酸盐处理来代替。
硬铝坯料苏醒差,在挤压过程中,为了避免产生裂纹,应使硬铝坯料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
可用氧化处理、磷化处理或氟硅化处理来获得。
11.、第一阶段(镦粗与充满阶 段):是材料充满凹模型腔的过程 第二阶段(稳定挤压阶段):冲头继续下压,材料不断地从稳定变形区往模孔挤出 第三阶段(非稳定变形阶段):由于变形材料的厚度变得很薄,变形遍及与冲头端面连接的整个毛坯,金属变形异常困难,这时挤压力急剧增加。
模具设计制造知识点模具设计制造是指根据产品的形状、结构和制造工艺要求,设计和制造出具有一定尺寸和精度的金属模具,用于批量生产具有相同形状和结构的零件或制品。
在模具设计制造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以确保设计制造的模具能够满足产品的需求并保证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模具设计制造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材料选择在模具设计制造过程中,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模具需要具备足够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韧性和耐冲击性。
常用的模具材料包括工具钢、合金钢和硬质合金等。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性能特点,因此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产品的要求、模具的使用情况以及生产效率等因素。
2. 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的结构设计是模具设计制造的核心内容之一。
根据产品的形状和结构要求,需要设计合理的模具结构,确保模具能够准确、稳定地完成产品的成型工艺。
模具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零件的开口方向、可开启面积、脱模方便性等因素,并采取合适的结构加强措施,以增加模具的刚性和使用寿命。
3. 模具制造工艺模具的制造工艺也是模具设计制造的关键环节之一。
模具制造工艺包括模具结构加工、零件加工、热处理、装配等多个环节。
在模具制造过程中,需要根据模具设计图纸进行加工,并进行必要的热处理和装配工作。
模具制造工艺的精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成型产品的质量。
4. 模具试产与调试在完成模具制造后,需要进行模具的试产与调试工作。
试产是指使用模具进行小批量的产品生产,以验证模具的性能和质量。
在试产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模具的参数和工艺,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还需要进行模具的维护保养和使用寿命评估,以保证模具的长期稳定运行。
5. 模具维护与管理模具的维护与管理是模具设计制造的重要环节。
定期对模具进行保养和维修,及时更换损坏的零件,保持模具的正常运行。
同时,需要建立模具档案,记录模具的使用情况、维修记录和使用寿命等信息,定期评估模具的使用寿命,并制定合理的更换计划。
模具设计师考点巩固(题库版)1、单选在选择分型面形状时,应尽量选择()。
A.平面B.斜面C.阶梯面D.曲面正确答案:A2、单选一般地,抽芯滑块尽量设计在()部分,并且希望朔件对动模的包紧力()定模部分。
(江南博哥)A、动模、小于B、定模、小于C、动模、大于D、定模、大于正确答案:C3、单选某一表面在一道工序中切除的金属层厚度称为()。
A、工序余量B、理论余量C、实际余量D、总加工余量正确答案:A4、多选冷挤压一般可分为()方式。
A.反挤压B.正挤压C.径向挤压D.复合挤压E.镦挤压正确答案:A, B, C, D5、单选单分型面注射模具是()。
A、两板式注射模B、单型腔模具C、主流道设在定模一侧的D、分流道设在动模上的正确答案:A6、多选下列关于注塑模脱模机构的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有:()。
A、顶针应设置在脱模阻力比较大的区域B、塑件只能从动模顶出,不能从定模顶出C、强制脱模可用于螺纹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塑件D、使用液压抽芯机构脱模具有抽芯距离大,动作时间灵活的优点正确答案:A, D7、单选单分型面注射模具是()。
A、两板式注射模B 、单型腔模具C、主流道设在定模一侧的D、分流道设在动模上的正确答案:A8、单选良好的排气对于()尤为重要,通常排气槽设置在料流()。
A、高速注射、末端B、高速注朔、始端C、低速注射、始端D、低速注射、末端正确答案:A9、单选金属切削机床的传动机构按传动介质不同分为机械、()、电气、()。
A、电机、齿轮B、液压、齿轮C、液压、气压D、电机、气压正确答案:C10、单选浇注系统是指模具中从接触()开始到()为止的朔料流动通道。
A、注朔机顶杆、型腔B、注朔机喷嘴、冷料井C、注朔机顶杆、冷料井D、注朔机喷嘴、型腔正确答案:D11、单选注塑模中用于定距分型的螺旋弹簧的安装方法为()。
A、套在顶杆上B、套在导套上C、套在推管上D、套在螺钉上正确答案:D12、单选注塑模中,对于采用推管脱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塑料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随着现代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模具技术也越来越成熟。
而在模具中,塑料模具
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具类型,在当今的工业生产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那么,塑料模具的设计与制造都有哪些要点和技巧呢?
首先,设计塑料模具需要考虑的要点有很多。
比如,需要根据产品的形状、尺
寸和材料等不同特点来设计模具的结构,确定模具的开模方式,考虑模具的精度和寿命等。
特别是在高精度、大型和复杂产品的模具设计中,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优化设计,以确保模具的设计水平和生产效果。
然后,制造塑料模具的要点也很多。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如模具钢,来
满足不同需求。
其次,需要进行先进的加工和热处理等工艺,以保证模具的精度和性能。
此外,还需要严格控制制造流程,检测模具的尺寸和质量,以确保模具的品质和使用寿命。
更重要的是,为了保证塑料模具的生产质量和效率,需要将设计和制造紧密结合,注重工艺技术和生产管理的配合和协作,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比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强生产管理,控制加工质量,减少废品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等。
此外,随着现代模具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在塑料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和工艺,如CAD/CAM技术、数控加工技术、电火花加
工技术等,可以有效提高模具的生产水平和效率,丰富了塑料模具的制造技术。
综上所述,塑料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生产效率和产品
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只有注重技术进步和创新,不断完善设计、制造工艺和生产管理,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支撑现代制造业不断发展。
模具设计与制作知识点在模具设计与制作领域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
本文将重点介绍模具设计与制作的一些关键知识点,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一领域。
首先,模具设计是指根据所需制品的形状、尺寸、工艺要求等设计出相应的模具结构。
而模具制作则是将设计好的模具结构实际制造出来的过程。
在模具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材料选择、工艺流程、精度要求等。
其次,模具设计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是材料选择。
模具的材料选择直接影响到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制品的质量。
一般来说,模具常见的材料有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两大类。
金属材料如合金钢、工具钢等常用于制造模具,而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橡胶等也在一些特定领域有广泛应用。
另一个关键知识点是模具的结构设计。
模具的结构设计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如制品形状、尺寸、工艺要求等。
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提高模具的使用效率和加工质量。
同时,还需要考虑模具的开关模方式、排气系统、冷却系统等细节设计,以确保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稳定可靠。
此外,模具制作中的工艺流程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模具的制作过程包括模具零部件加工、组装、调试等多个环节。
在模具零部件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加工设备和工艺,如数控机床加工、电火花加工等。
而模具的组装和调试则需要高度的技术水平和经验积累。
总的来说,模具设计与制作是一个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领域。
掌握好模具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知识点,对于提高模具设计制作的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介绍的知识点对读者有所帮助,也希望读者能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在模具设计与制作领域的技术水平。
模具设计与制造知识点模具设计和制造是现代制造业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家具制造等领域。
本文将从模具设计流程、模具材料选择以及常见的模具制造工艺等方面,介绍一些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知识点。
一、模具设计流程模具设计的流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产品设计分析:对待模产品的形状、尺寸等进行详细分析和了解,明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参数。
2. 模具结构设计:根据产品的形状和结构特点,设计出合适的模具结构,包括模具基座、进料口、顶出装置等。
3. 零件设计:对模具的各个零部件进行设计和绘制,如模具芯、模具腔等。
4. 模具总体设计:将各个零部件组装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模具总体,确保各个部件之间的配合和定位准确。
5. 模具制造:根据总体设计图纸,进行模具的制造加工,包括开料、加工零件、热处理等工艺环节。
6. 模具调试:将制造好的模具安装在相应的模具机床上进行调试,保证模具的正常运行和工作性能。
7. 产品试模:将待模产品放入模具中进行试模,验证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能够正常生产产品。
二、模具材料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选择对于模具的寿命和工作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模具材料有:1. 常用冷作模具钢:如Cr12、9Mn2V等,适用于制造冷作模具,具有优良的切削性能和硬度。
2. 塑料模具钢:如P20、718等,适用于制造注塑模具和压铸模具,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3. 热作模具钢:如H13、H11等,适用于制造热作模具,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磨性。
在选择模具材料时,需要考虑产品的材料性质、使用环境以及模具所承受的压力和磨损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材料的硬度、韧性和耐磨性等指标。
三、常见的模具制造工艺1. 铣削加工:通过铣床进行零件的开料、切削和加工,是常用的模具制造工艺之一。
2. 磨削加工:通过磨床进行零件的精密加工,可得到较高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3. 精细加工:包括线切割、电火花加工等,用于加工模具的细小零件和复杂形状。
第⼗⼀節常⾒模具種類及結構返回⽬錄本節內容6.1 沖孔模6.2 復合模6.3 成形模6.1 沖孔模6.1.1 沖孔模基本結構對於簡易沖孔模來講, 其結構通常如下圖所⽰:簡易沖孔模結構圖6.1.2 沖孔模各模板材質料厚的選擇返回1.沖孔模模板材質及料厚如上圖所⽰, 簡易沖孔模有五塊模板組成, 其序號, 名稱, 材質, 厚度如下表所⽰: 2. 沖孔模模板尺⼨選擇:序號模 板 名 稱材質厚度(通常取值)1上模座SS41252上夾板SS41203上打板SK3204下模板SKD11205下模座SS4125&30(1) 沖孔模⼯作部分向外偏10~15mm圓整作下模板;(2) 下模板外形尺⼨向外偏50(有時候僅左右偏, 視具體需要⽽定)得下模座板外形尺⼨;(3) 上下模板, 上下夾板等這些板⼦的外形尺⼨⼤多數時候都⼀樣;(4) 沖孔模模組化尺⼨規格, 如下表: 返回200300400500600 100*100*200100*300------------------200*200*200200*300200*400------------300*------300*300300*400300*500300*600400**------------400*400400*500400*600注: *對此類模板, 下模板取20.0, 下模座取30.0;**對此類模板, 下模板取25.0, 下模座取40.0;6.2 復合模6.2.1 簡易復合模基本結構返回對於簡易復合模來講, 其結構通常如下圖所⽰:6.2.2 復合模各模板材質料厚的選擇返回如上圖所⽰, 簡易復合模有六塊模板組成, 其序號, 名稱, 材質, 厚度如下表所⽰:序號模 板 名 稱材質厚度(通常取值)2上夾板SS41203⺟模板SKD11304上打板SK315~205下打板SK3206下模座SS4130注: (1)落料外形尺⼨向外偏50~75mm圓整作⺟模板的外形尺⼨, 這在諸多類別的模具中, 預留量為最⼤,其它模板可由⺟模板的尺⼨來定, 具體⽅法類似於沖孔模。
模具设计制造宝典
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开发能力。
今
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份模具设计制造宝典,希望大家喜欢。
1 模具的模块化方法
缩短设计周期并提高设计质量是缩短整个模具开发周期的关键之一。
模块化设计就是利用产品零部件在结构及功能上的相似性,而实现
产品的标准化与组合化。
大量实践表明,模块化设计能有效减少产品设
计时间并提高设计质量。
因此本文探索在模具设计中运用模块化设计方法。
模具模块化设计的实施。
1.1 建立模块库
模块库的建立有三个步骤:模块划分、构造特征模型和用户自定
义特征的生成。
标准零件是模块的特例,存在于模块库中。
标准零件的
定义只需进行后两步骤。
模块划分是模块化设计的第一步。
模块划分是
否合理,直接影响模块化系统的功能、性能和成本。
每一类产品的模块
划分都必须经过技术调研并反复论证才能得出划分结果。
对于模具而
言,功能模块与结构模块是互相包容的。
结构模块的在局部范围内可有
较大的结构变化,因而它可以包含功能模块;而功能模块的局部结构可
能较固定,因而它可以包含结构模块。
模块设计完成后,在Pro/E 的零
件/装配(Part/Assembly)空间中手工建构所需模块的特征模型,运用
Pro/E 的用户自定义特征功能,定义模块的两项可变参数:可变尺寸与装
配关系,形成用户自定义特征(User-Defined Features,UDFs)。
生成用户自定义特征文件(以gph 为后缀的文件)后按分组技术取名存储,即完成
模块库的建立。
1.2 模块库管理系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