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砖放射性核素限量的检测与原因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64.57 KB
- 文档页数:5
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19年第2期(总第62期)Quality and Technical Supervision ResearchNO.2.2019General NO.62陶瓷砖放射性试验中检测时间的优化及福建省陶瓷砖放射性水平分析摘要:陶瓷砖放射性项目按GB 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进行检测,该标准对样品放置时间和测量时间未作明确规定。
文中主要探讨了样品放置时间和测试时间对放射性检测结果的影响。
通过分析近几年福建省监督抽查数据,发现福建省的陶瓷砖放射性水平合格率处于较高水平。
关键词:陶瓷砖;放射性核素;检测时间收稿日期:2018-12-12作者简介:巫红平,男,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无机非金属室, 检验师,工程师,硕士巫红平(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00)1引言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居住环境问题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当人们提起装修污染时,大多数消费者会立即想起由家具、油漆等带来的苯、甲醛等有毒物质超标。
而还有一种特殊的污染源,却被大家长期忽视,它就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在浑然不觉中杀人于无形的“隐形杀手”—装修材料的放射性污染[1]。
陶瓷砖是现在室内装修材料使用最频繁的材料之一,它的主要生产原料包括天然矿物原料(如粘土、长石等)、化工原料(如氧化物、金属盐)、工业废渣原料(如煤矸石、粉煤灰、锅炉矿渣)等放射性核素含量较高,导致瓷砖中含有α、β、γ等多种射线,对人体健康有较大危害,尤其对小孩、孕妇和老人的影响更大[2]。
GB 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中放射性的测量方法为“当检验样品中天然放射性衰变链基本达到平衡后,在与标准样品测量条件相同情况下,采用低本底多道γ能谱仪对其进行镭-226,钍-232,钾-40比活度测量” [3]。
陶瓷砖样品放射性衰变链基本达到平衡的时间是多少没有相关研究,当衰变链达到平衡后进行测量的时间国家标准也未作明确规定。
建筑材料放射性的来源及检测技术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装饰装修要求的提高,大量的天然花岗岩和人造板石、陶瓷类建筑材料用于室内装饰,导致了室内放射性水平的增加,有关建筑材料放射性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不时见诸于媒体,居住环境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
这一现象早已引起许多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美国、德国、俄罗斯、瑞典等国相继制定了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限值。
而我国也于2001年颁布实施了GB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了无机非金属类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和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钾-40放射性比活度的试验方法,并于2010年修订,完善检验程序。
本文主要介绍了建筑材料放射性的来源及检测技术。
标签:放射性来源;定义;危害;检测技术一、放射性污染的定义及来源(一)放射性的定义放射性是指元素从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衰变形成稳定的元素而停止放射,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
在自然界中,凡原子核不稳定、能自发地放出射线并能衰变成其他元素原子核的元素,称之为放射性元素,即放射性核素。
放射性核素可发出α、β、γ3种射线。
其中α射线由氦原子核组成,电离作用大,穿透能力小;β射线由电子组成,电离作用较α射线弱一些,而穿透能力较α射線强一些;γ射线由中子组成,电离作用较β射线弱一些,穿透能力较β射线强一些。
环境中的放射性主要来源于天然辐射源和人为辐射源,其中天然辐射源是人类受照射的主要来源;天然辐射源的放射性核素赋存于宇宙及地球上的一切物质中,包括岩石、空气、水、土壤、动植物等。
人为辐射源的放射性核素主要来源于生产和应用放射性物质的单位所排放出的放射性废物、核武器爆炸和核事故等产生的放射性物质以及经专门浓缩后的天然放射性物质。
放射性对人体的危害可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类:外照射指天然辐射源和人为辐射源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所产生的β、γ射线对人体的直接照射,主要由γ射线造成;内照射指存在于空气、食品和饮水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通过呼吸和消化系统进入人体内部而形成的照射。
瓷砖知识一、瓷砖的放射性瓷砖的放射性问题实用的国家标准是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国家标准(GB6555-2001),标准要求是: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同时满足IRa≤1.0和Ir≤1.3要求的为A类装修材料。
就现在目前中国的陶瓷行业总体来说,瓷砖的环保性能还是不错的,大多的瓷砖厂家生产的瓷砖产品都能符合国家要求,容易超标的瓷砖主要是超白系列、以及一些添加了一些重金属元素的深色瓷砖,超白抛光砖瓷砖放射性超标主要是一些厂家为了增加瓷砖的白度,在瓷砖中添加了氧化锆、硅酸锆的物质,瓷砖越白,放射性越容易超标,其他的一些系列的抛光砖产品(除了添加一些重金属元素的瓷砖)一般来说问题都不是很大,可以不用担心;对于釉面砖而言,釉料主要是为了增加瓷砖的美观性,和放射性元素“铀”是不一样的,咱们吃饭使用碗、熬汤使用的瓦罐等也都有上铀,要是有问题,那咱们天天吃饭,那问题不更大?二、瓷砖的放射性微乎其微放射性对人体有着不好的影响,这在消费者当中已经是一个共识,也具备了足够的科学依据作支撑。
如果瓷砖产品或多或少存在放射性,那待在家里岂不是也不安全?记者为此采访了广东省建筑材料研究院环境监测主任、放射性高级工程师袁红霞女士。
袁女士表示,放射性这个概念,由于人们对它不了解,一提到这三个字就害怕。
其实放射性在地球上无处不在,地球上放射性核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地球形成时本来就有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广泛分布于地球各圈之中;另一类是人工辐射,环境中存在的各种人工辐射,还不足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其实,自然界中任何天然的岩石、沙子、土壤,无不含有铀、钍、镭、钾等长寿命天然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氡是低层大气中天然放射性气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广泛存在于岩石夹缝、地下水、地面水、土壤、空气、天然气中,如花岗岩、砖、砂、水泥及石膏之类。
人类本身就处在天然放射性环境中,只要辐射剂量不超过个人剂量限值,放射性就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建材放射性测量不确定研究分析摘要:GB6566-2001标准明确要求建筑使用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如:水泥及水泥制品、保温材料、陶瓷类制品、粉刷材料等,均必须进行镭-226、钍-232和钾-40等放射性限量检测,,该标准对对相应的不确定性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活度之高于37Bq·kg-1时测量不确定应在20%以内。
可见对建筑材料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研究和分析对于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可靠性均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建筑材料,放射性,不确定度,测量放射现象是一种普遍现象,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很多物质均含有放射性元素。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人们受认知条件限制,对放射性的认识较弱,对放射性问题也并不关心。
但伴随科学知识的逐步普及,人们开始重视放射线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由于建筑材料中很多含有放射性较高的工业废渣,其放射性问题不容忽视。
放射危害中以镭-226、钍-232和钾-40的危害性最大。
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具体测量的方法我们以某品牌瓷砖为测量对象,该瓷砖为3C认证产品,符合GB/T 4100 -2006标准。
根据GB6566-2001作为相关测量的依据。
我们选用CIT2000F放射性检测仪以及天平作为测量仪器。
具体测量方法如下:首先随机抽取两份瓷砖样品,确保样品重量在3kg以上。
其中一份用于检测试验,另一份密封保存。
用天平称量500g样品,封闭待用。
在试验检验样品天然放射性衰变链实现基本平衡之后,在和标准样品测量同样的条件下,通过放射性检测仪对样品进行镭-226、钍-232和钾-40的测量。
二、测量数学模型内照及外照射指数的相应计算公式为Ira=Cra/200。
其中Ira是内照射指数;Cra(Bq.kg-1)是被测物中天然镭-226的活性比活度;200是只考虑内照射情况下,相关标准对镭-226的放射性比活度的规定限量。
Ir=Cra/370+C/260+Ck/4200其中Ir是外照射指数;而CTh、CRa、CK(Bq·kg-1)分别是检测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钍-232、镭-226以及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 370、260、4200为只考虑外照射情况下,相关标准规定镭-226、钍-232和钾-40在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比活度的规定限量。
建筑饰面砖、石材放射性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石质或陶瓷质饰面砖,石板材等往往含有一定的放射性,危害业主身体健康及施工作业场所建筑工人健康。
按照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要求,放射性核素限量划分三类:分类镭当量比活度A类≤478.98Bq/kg 使用场合不受限制B类≤700 Bq/kg 可用于公共建筑场所C类≤1000 Bq/kg 可用于建筑外墙,室外地面等本实验目的就是通过专门仪器通过检测,正确划分饰面砖及石板材所属类别,区分允许使用场合。
二、实验设备名称:HD-2000型智能化r辐射仪制造厂: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出厂编号:200-2146。
测量范围:10nGy/h~105 nGy/h上述分类标准相当于本仪器吸收率:A类≤238 nGy/h;B类≤347.82 nGy/h;C类≤496.89 nGy/h 稳定度:≤6%准确度:±20%使用环境:温度:0~40℃湿度≤90%(40℃)该仪器由操作和探头组成,操作盒上具有126×64点阵式液晶显示器,提供菜单式操作介绍,可以进行人机对话。
三、实验原理及方法1. 测量原理:HD-2000型智能化r辐射仪是通过单位时间内吸收被测物体放射剂量来判定分类的,由于待测物体测量时所处的环境本身会含有一定的辐射量,因此测量时,首先进行“环境本底”测量,然后再进行待测物体的检测,仪器所显示的结果是扣除“环境本底”辐射剂量后的分类结果。
这一过程仪器会进行智能化处理,直接显示分类结果。
2. 仪器测量方法(1)仪器自检开机后,仪器首先进行自检,在液晶屏给出中文提示,如显示:系统正常电池正常计数:从0 2000如果三项都正常,自检完毕,屏幕显示主菜单。
(2)环境本底测量1)在室内检测石板材等时,将40cm~50cm凳子放在室内中央。
将仪器探头插在铅套中,放在凳子中心测量“环境本底”。
然后将待测石板材置于凳子上便可测量。
陶瓷砖的放射性危害不容小觑内容摘要:陶瓷砖中的镭、钍衰变会产生的γ、β射线,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会穿透人体并和体内细胞发生碰撞,从而破坏人体的淋巴细胞,使人的免疫力降低;β射线的射程较短,对小孩、孕妇和老人的影响较大。
本文就陶瓷砖的放射性核素水平进行抽样检验工作研究,并对其产生的过程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陶瓷砖的使用提供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镭、钍、陶瓷砖放射性检测1.概述陶瓷砖主要是由粘土、沙石、矿渣或工业废渣和一些天然助料等材料混合涂釉经成型、烧结而成。
陶瓷砖的放射性对人体的伤害,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是外照射,主要是γ射线电离辐射;另一个是内照射,主要是通过吸入放射性气体--氡,在体内近距离释放α射线,分解体内细胞而破坏生理平衡,对人体造成损坏。
氡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天然物质,无色无味,具有易扩散、溶于水,且极易溶于脂肪的特点。
氡主要是来源于一种叫做镭的化学物质,这类物质是由瓷砖的原材料里含有的,比如矿渣中和作为乳化剂的锆英砂中都含有镭。
镭经过衰变会产生氡,氡进入人体呼吸道后,在未衰变前,一部分仍可随呼吸活动被呼出体外,另一部分即黏附在呼吸道上被人体吸收,除主要从呼吸道吸入以外,少数也可在咽喉部随吞咽动作进入消化道,在体内对人造成辐射,破坏人的呼吸系统。
由于氡对人体脂肪有很高的“亲和力”,如果人体长期吸入大量的氡,它还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精神不振,昏昏欲睡。
如果人体长期吸入大量的氡,它在人体内部的辐射会使细胞发生异变,进而导致肺癌。
2.测量方法及原理当待检验样品的天然放射性衰变链基本达到平衡后,在与标准样品测量条件相同情况下,采用低本底多道γ能谱仪对其进行镭-226、钍-232、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测量。
放射性比活度计算公式如下]1[(2-1). C=mA (2-1) 式中:C 表示放射性活度比,单位为贝克每千克;A 表示核素放射性活度,单位为贝克;m 表示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千克。
国家标准规定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的放射性比活度与标准规定的限量值之比为内照射指数;规定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分别与其个单独存在时规定的限量值之比的和为内照射指数。
瓷砖放射性标准瓷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建筑材料,但是你知道吗?瓷砖也是有放射性的。
那么,瓷砖的放射性标准是怎样规定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瓷砖的放射性标准主要是指瓷砖中放射性元素的含量和辐射水平。
目前,国家对瓷砖的放射性标准有着严格的规定,主要是参照《建筑材料放射性标准》(GB 6566-2010)进行监测和评定。
根据该标准,瓷砖中放射性元素的含量应符合国家规定的限量,同时辐射水平也应在安全范围内。
瓷砖中主要的放射性元素是钍和钾,它们会释放出α、β、γ射线,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瓷砖的放射性标准对于保障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根据《建筑材料放射性标准》,瓷砖中钍和钾的含量限量分别为370Bq/kg和740Bq/kg,辐射水平限值分别为1.0mSv/a和1.5mSv/a。
超出这些限量的瓷砖将被认定为放射性过高,不宜用于建筑装饰。
为了确保瓷砖的放射性符合国家标准,生产企业应当加强对原材料的筛查和监测,确保原材料的放射性元素含量在合理范围内。
同时,生产过程中也要严格控制放射性元素的添加和掺杂,避免超标。
对于已经生产出来的瓷砖,企业也应当进行定期的放射性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除了生产企业的责任外,消费者在购买瓷砖时也要注意产品的放射性标准。
在购买瓷砖时,可以向销售人员索要产品的放射性检测报告,或者选择有放射性标准认证的产品。
这样可以有效保障家庭成员的健康安全。
总的来说,瓷砖的放射性标准是保障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应当重视这一问题。
只有严格遵守放射性标准,才能确保瓷砖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对瓷砖的放射性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在生活中更加关注瓷砖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陶瓷砖质量检验检测方案分析与探讨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建材产品尤其是陶瓷砖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陶瓷砖达到应有的硬度、吸水率,同时还要求其放射性、美观度均达到理想要求。
但是,近年来建材市场出现很多不合格产品,这就给陶瓷砖的选用带来麻烦。
本文就将对陶瓷砖的质量检验检测方案做一下深入分析,期望对陶瓷砖的选用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陶瓷砖;质量检验检测;放射性0 引言陶瓷砖是一类用途普遍的建筑装饰材料,其应用广泛。
陶瓷砖主要是由页岩或者粘土等在其表面涂上颜色不同釉料而加工成的。
坯料的原料的颜色、质地、硬度、辐射水平等都会存在一些差异,一般以页岩为坯料比以粘土为坯料在放射性方面要高。
釉料所用的锆化合物氧化锆和锆英砂,以及白色釉料中的锆英砂均有一定的放射性。
在瓷砖的坯体表面喷涂釉料会引入了放射性物质,所以瓷砖放射性要比一般的建材高,而放射性是目前建筑材料所监测的重要指标。
1 普通观测质量较好的陶瓷砖没有翘角、豉突、凹凸等缺损,面平边直,边长误差小,厚薄均匀超过。
釉面细腻、亮丽、整齐、光洁、均匀、平滑、色泽一致。
有光泽釉的晶莹亮泽,没有光釉的舒适、柔和。
将陶瓷砖拼放一起,于光线下察看,质量好的产品其色差较小,产品间的色调也基本一致。
瓷砖的规格可以用卡尺进行测量,质量好的产品规格偏差较小,铺砌后产品整齐,砖缝平直,装饰效果较好。
砖面用肉眼观察,产品面平边直。
产品变形较小,利于施工,铺砌后砖面美观。
质量好的陶瓷砖图案、色泽清晰、花纹,工艺逼真细腻精致。
以左手的拇指、中指和食指夹住瓷砖的一角,轻轻地垂下,以右手食指轻敲陶瓷砖的中下部,若声音悦耳、清亮则为上品。
陶瓷砖以韧性强、不易碎、硬底良好为上品。
残片断裂是细密或者疏松,颜色是否一致,是否含颗粒以残片的棱角互划,是脆硬还是软,是否留下划痕或者散落为粉末。
若为前者则为上品。
2 视觉检测视觉检测系统是目前新兴的一种陶瓷砖质量方法,一般是通过CCD等光学元件对瓷砖进行视觉扫描,然后将测定的数据输入计算机,计算机通过某些预设的陶瓷砖标准进行相关的检测,如边角、花色、瓷砖釉质的均一程度等做一个视觉上的综合评估。
墙面瓷砖的核危机
引发热议,特别是其中三款产品放射性核素限量超标一条,受到众多媒体和消费者的关注,有人甚至把瓷砖放射性核素与核辐射联系到了一起。
但笔者通过采访发现,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瓷砖产品的核素限量都在标准范围内,消费者买瓷砖不必谈核色变。
但要提醒的是,家庭装修中要少用红色、黑色的大理石、花岗岩,因为这些天然石材易放射出大量的核素。
热议来源:一句话引发的核猜想
根据质检总局公布的对河北、山西、辽宁、福建、山东、广东、四川、陕西等8个省272家企业生产的364种陶瓷砖产品的监督抽查结果:所有釉砖的抗釉裂性全部合格;有36种产品破坏强度、15种产品断裂模数不合格,在使用中容易开裂、破碎;有37种产品吸水率不合格,主要是烧制温度低、时间短、开口气孔较多,在使用中吸收水分,引起坯体吸湿膨胀,容易产生裂纹或剥落;有3种产品放射性核素限量不合格。
问题就出在最后一句话有3种产品放射性核素限量不合格上,尽管这3种产品只占到了总抽查产品数量的1%不到,而且抽查结果中对不合格的具体情况和使用后果未作任何说明,因此引发了众多媒体和消费者的热议,而不去置评瓷砖产品的破坏强度、吸水率、断裂模数不合格问题。
有人甚至将瓷砖的放射性核素与核辐射联系到了一起,并且出现了瓷砖放射性核素致癌一说,有网友甚至还发帖说要不要把家里的瓷砖。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检测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材料质量的安全性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其中,放射性核素是建筑材料中的一项重要限量指标。
本文将探讨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检测的方法和意义。
一、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核素建筑材料中常见的放射性核素主要包括铀系列、锶系列和钍系列等。
这些放射性核素可能沉积在建筑材料中的天然矿石中,也可能是外部污染物通过气候、环境等因素附着在建筑材料表面。
这些放射性核素通过长时间的辐射会造成负面健康影响,如致癌、遗传突变等。
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为了保障建筑材料质量的安全性,各国都制定了不同的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
以我国为例,国家标准《建筑材料中核素活度限量》(GB6566-2024)规定了建筑材料中放射性核素的限量。
该标准以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核素总活度为限制指标,同时对不同放射性核素分别设置了相应的活度限量。
三、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检测方法1.半导体探测器:该方法利用半导体材料对射线的敏感性进行测量,并通过探测器测量射线的能量进行判断。
这种方法灵敏度高,测量准确性好,适用于各类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核素检测。
2.闪烁体探测器:该方法利用闪烁体在射线照射下发光的性质进行测量。
闪烁体材料的种类较多,可根据被测射线的能量和材料性质选择合适的闪烁体探测器。
这种方法适用于建筑材料中活度较低的放射性核素检测。
3.涂层膜法:该方法在建筑材料表面涂覆一层敏感膜,通过测量膜上沉积放射性核素的能量进行检测。
与其他方法相比,涂层膜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测量准确性稍低。
四、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检测的意义1.保障人员健康: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核素如果超过限量标准,可能会对在建筑过程中的工人以及最终使用建筑的居民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对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的限量检测能够及早发现问题,保障人员的健康安全。
2.保障建筑质量: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检测可以防止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核素对建筑物的长期使用造成影响。
全瓷砖辐射标准一、概述本标准规定了全瓷砖表面总放射性核素活度、硫酸盐核素与钍、镭核素放射性活度以及瓷砖辐射水平的检测方法。
旨在确保全瓷砖产品的辐射水平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
二、瓷砖表面总放射性核素活度1. 测量设备:应使用符合相关规定的表面放射性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2. 测量条件:测量前应确保瓷砖表面清洁,无附着物,测量时应避免外界干扰。
3. 测量方法:采用固定点测量法,将测量仪器固定在瓷砖表面某一点进行测量。
4. 结果判定:根据测量结果,参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判定。
三、硫酸盐核素与钍、镭核素放射性活度1. 测量设备:应使用符合相关规定的核素放射性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2. 测量条件:测量前应确保瓷砖表面清洁,无附着物,测量时应避免外界干扰。
3. 测量方法:采用均匀涂抹法,将测量仪器在瓷砖表面涂抹均匀后进行测量。
4. 结果判定:根据测量结果,参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判定。
四、瓷砖辐射水平检测1. 检测设备:应使用符合相关规定的辐射水平检测仪器进行检测。
2. 检测条件:检测前应确保瓷砖处于正常工作环境,检测时应避免外界干扰。
3. 检测方法:采用近距离测量法,将辐射水平检测仪器靠近瓷砖表面进行测量。
4. 结果判定:根据检测结果,参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判定。
五、总结全瓷砖的放射性水平是保障公众健康安全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全瓷砖表面总放射性核素活度、硫酸盐核素与钍、镭核素放射性活度以及瓷砖辐射水平的检测,可以有效地控制全瓷砖产品的放射性水平,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
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应严格按照本标准执行,共同维护公众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