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6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理论与实践)
- 格式:ppt
- 大小:688.50 KB
- 文档页数:84
1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上一章:理论角度分析宏观政策的效果(对利率、GDP 的影响)→目标、工具本章:具体如何执行→实践政策的实践性分析西方政策的种类•计划类型——通过行政命令手段予以执行(直接干预)•市场调控类型——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并通过该机制的作用来达到政策目的(间接干预) 很难严格区分,差别在于使用程度的不同 本章更强调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6.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6.2财政政策6.3货币政策6.4简单介绍金融经济学引子—案例分析1: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危急中政府的作用维持亚洲地区经济稳定大局,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加强外国投资者信心•危机影响我国出口,外需不足•与此同时,国内市场低迷,物价下跌,内需严重不足出台了扩张性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国债,支持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增长1998年增发1000亿国债,由此拉动GDP2.5个百分点案例分析2:人民银行降息过程 1996年开始,中国连续8次下调利率,并征收利息税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等改变货币供给,从而改变利率中国中央银行的特殊性、与美联储的区别——中国金融体制的市场化改革2004年开始提高利率2007年12月21日,中央银行再次加息,一年中六次加息,成为近年来央行利率调整最频繁的一年2008年10月30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继当月8日决定下调基准利率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央行再度作出了降息的决定,政策力度之强历史罕见 此次降息,选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降息之前宣布,专家认为,在全球金融动荡的背景下,此举表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救市行动,与世界主要经济体联手降息,同步救市,以提振金融市场信心,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尽管眼下还不能排除通胀压力抬头,但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经济不景气、增长率的下滑(2008),这就需要在信贷政策上进一步放松 分析人士指出,央行三度降息,货币政策的目标在于使流动性增加、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进行贷款、投资,有利于企业减轻负担、增加盈利此外,降息对拉动内需和股市、楼市带来的直接利好作用虽然有限,可向市场传递刺激经济的信号,稳定预期,恢复信心央行上调存贷款利率,意在防通胀解决“负利率”•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此次加息目的有四点:首先,为应对货币供应增速过快,当前M 2增速已大大超过了年初制定的17%的目标•其次,为应对价格上行压力•第三,为改变当前的负利率局面•第四,稳定市场对通胀的担忧16.1 经济政策目标含义: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