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阅读:观点态度题的解答
- 格式:doc
- 大小:28.09 KB
- 文档页数:3
2021考研英语:阅读态度题的解题方法考研英语备考很多事情都要提上日程了,看看哪些是该注意的,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1考研英语:阅读态度题的解题方法”,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1考研英语:阅读态度题的解题方法一、观点类细节题分类通过对观点处出题的细节题的观察分析,我将观点处出题的细节题按照题干分为如下两类:a. according to the author类这种情况又可以进一步分为:1)题干中能找到文中出现频率低的词的,那么考生可以直接根据出现频率低的实词定位,回到原文当中找到题干出处,重叠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对于这种方法的实用性,我也做了验证,如:2001 text 4 64. ,2006 text 1 22.,2007 text 3 33.,2005 text 2 29.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做出来。
2)题干中不能找到文中出现频率低的词的,从出题人的角度来讲,命题人的目的不是为了考倒大家,是为了考察大家的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所以出题人在命题的时候,一定是会想办法让你做出来的,对于细节题,方法主要是定位,要么你可以从选项出发定位,要么可以通过题干定位,如果题干没有给你任何信息,选项中有没办法定位,或是跟个人英语能力有关,找不到定位词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找一个最贴近主旨的选项,置于主旨的判断方法,主旨题模块介绍了很多,总有一款是适合你的。
这种情况的实用性如何呢,那我们就用真题来说明问题吧,看下下面这些年份的真题及其选项解析,你就会了解了:2008 text 3 33.,2004 text 3 55. ,2004 text 4 60. ,2006 text 4 38.,2003 text 2 29.。
b. 非according to the author类:即对文中人物观点本身考察,这种情况主要根据出现频率低的实词定位。
如果定位后找不到答案或找不到定位,那么还是结合文章主题,如下面的这些年份的真题中的观点类细节题都是这种情况:2002 text 4 60.,2005 text 2 26.,2007 text 1 23./24.,2002 text 4 60.。
阅读理解中的态度观点题解析阅读理解是英语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而其中的态度观点题则是较为常见且较为具有挑战性的一类。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材料,理解作者的态度和观点,并根据文中的线索进行推断和判断。
下面将对阅读理解中的态度观点题解析进行探讨。
一、理解态度观点题在阅读理解中,要正确理解作者的态度和观点,首先要对文中的内容进行准确的理解。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线索来推断作者的态度和观点:1.情感色彩:作者对某一主题或议题表达的情感色彩通常会透露出他们的态度。
例如,如果作者在文中使用了赞扬、赞美的词语,那么作者的态度很可能是肯定的;而如果作者使用了批评、谴责的词语,那么作者的态度可能是否定的。
2.修辞手法:作者在表达观点时常常会使用一些修辞手法,例如比喻、夸张等。
通过分析这些修辞手法,我们可以推断出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3.语气和语调:作者在写作中的语气和语调也可以透露出他们的态度。
例如,如果作者的语气相对客观而中立,那么作者可能持中立的态度;如果作者的语气较为激烈和强烈,那么作者可能持强烈的态度。
二、解题方法与技巧在解答阅读理解中的态度观点题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技巧:1.仔细阅读文章:在阅读文章时,要仔细阅读每一段落,并注意作者表达观点的细节和线索。
特别要注意文章中出现的情感色彩、修辞手法、语气和语调等。
2.分析选项:在看完文章后,再细读题目和选项,并针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
排除与作者态度和观点相反的选项,留下与作者态度和观点相符合的选项。
3.细读原文:留下的选项中,选择最能概括作者观点和态度的选项,然后再回到原文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句子或段落,进行仔细核对。
4.注意选项中的程度词:有时候,选项中的程度词可以帮助我们推断作者的态度。
例如,如果选项中出现了"never"、"always"等词语,那么作者的态度很可能是绝对的;如果选项中出现了"usually"、"often"等词语,那么作者的态度很可能是相对的。
考研英语阅读之态度题答题技巧考研英语阅读之态度题答题技巧在考研英语整个阅读部分的考题中,态度题年年考,年年出。
虽说这种题的题量不会很大,平均下来每年一道题左右,但如果考生希望拿到理想的阅读分数,这道态度题几乎是必须做对的。
下面店铺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考研英语阅读之态度题答题技巧吧!第一、问作者对某事物的态度时中,表示客观的词多为正确选项,如objective,impartial,unbiased等。
第二、既然写了文章,那么作者的态度就不会是漠不关心,因此当问及作者对文中主题词的态度时,见到indifferent,uninterested,carefree,detached这类词基本可以排除。
第三、表示偏见的词一般不选,如subjective,prejudiced,biased,partial等。
第四、表示困惑、迷茫不知所措的词不选,如confused,perplexed,puzzled,ambigus等。
第五、感情色彩深、程度深的词不选,如enthusiastic,strong,completely,radical等;反之,程度较浅的词则可入选,如preserved,qualified,tempered,guarded等。
第六、某一事物是好还是坏,作者对它是支持还是反对,只要作者写的是真正的议论文,态度一般都会比较明确,而带中立色彩的词相对来讲不容易成为正确答案,如neutral等。
第七、注意不要把我们自己的好恶态度糅进其中,不要用带有主观倾向的视角评判作者态度。
第八、作者引用别人的观点时,我们勿必分辨清楚作者引用的观点是作为支持还是反对的例证,要注意区分作者本人的态度和作者引用的观点的`态度。
第九、在做阅读题时,每位考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是读者,一旦要读者对作者进行评论时,必须小心谨慎,如履薄冰,尽量不要用贬义词去表述作者态度,否则就是对作者的不敬,后果想必会比较严重。
总之,只要掌握以上原则,我们在处理态度题时会比较得法,而且正确率也会提高。
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观点态度和自由题解题方法在英语阅读理解中,观点态度题和自由题是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重要题型。
观点态度题要求学生根据文章中的信息,判断作者对某一观点的态度,而自由题则要求学生自由发挥,对文章进行解释和阐述。
下面将分别探讨这两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观点态度题是英语阅读理解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理解作者的观点。
通常,作者的观点会通过一些关键词或者语气词来表达。
例如,如果文章中出现“believe”、“support”、“oppose”等词语,那么可以判断作者对某一观点持有积极态度或者反对态度。
此外,作者的观点也可以通过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来推测。
例如,如果文章中提到了一系列支持某一观点的事实或者例子,那么可以判断作者对该观点持有积极态度。
对于自由题,解题方法相对自由度更大。
在回答这类题目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对文章进行解释和阐述。
首先,要确保对文章的主旨和重点内容有清晰的理解。
其次,要注意文章中的细节信息,可以引用相关的例子或者事实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此外,学生还可以运用自己的背景知识和经验,对文章中的观点进行评价和批判。
然而,在进行自由解答时,要注意不要脱离文章的内容,要始终与文章保持一定的联系。
除了以上的解题方法,还有一些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观点态度题和自由题。
首先,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读一些英语文章,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其次,要注重积累词汇和短语,这样在阅读过程中就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另外,要善于归纳总结,将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进行分类和整理,这样有助于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总之,观点态度题和自由题是英语阅读理解中的重要题型,解答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通过掌握相关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提高阅读理解的水平。
同时,积极阅读和多练习也是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2021考研英语阅读理解文章态度题解析在备考中,遇到文章态度题我们应该如何解析呢?下面由为你精心准备了“2021考研英语阅读理解文章态度题解析”,持续关注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问文中某人对某事物的态度。
作为作者态度题的一种新形式,命题也开始注重考查文章中某人对某事的观点和态度。
题干中常有attitude,opinion,tone等。
选项可能不再是态度明确的肯定或否认的词,而改为带有程度限制的词语。
比方guarded(慎重的),qualified(有条件的,有限制的),reserved(有保存的),tempered(温和的,缓和的)。
(1)What is the tone(mood)of “…” ?(2)What is “…” opinion about?
要注意区分作者的态度与其他人的态度。
因为持有保存态度的观点比较客观,往往是正确答案。
文章陈述的内容并非都是作者的观点,要注意区分,这是命题最具有迷惑性的地方。
因此,作者引用别人的观点时,是作为支持或抨击的对象,别人的观点通常是为了证明作者的论据来给出的。
这类试题与作者态度题不同,作者观点一般与文章主旨相关联,而文章某人的观点那么不一定紧密相关。
一般带有绝对化或过于强烈的词修饰的选项必错。
比方:strongly,pletely,entirely,enthusiasticly等。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观点态度题解析此类题可细分为作者态度题(表明作者的好恶)和作者观点题(表明作者对某事物的观点)。
一、命题模式1.作者观点题①According to the author,--②In the author's opinion,--③What is the author's opinion (idea) about?2.作者态度题①What is the tone (mood) of the passage?②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might be summarized as (seems to be)--③The author is most critical of--二、解题技巧1.不要把自己的态度揉入其中,还要区分作者的态度还是作者引用别人的态度2.当作者的态度没有明确提出时,要学会根据作者的语言的褒贬去判断作者的态度,如,wonderfully, successfully, unfortunately, doubtfully 等。
3.作者的态度一般与文章主旨有很大关系4.07年的考试题出现了新变化:第一,提问不再局限于作者的态度,发展到文中某人对某事的态度;第二,不再是明确的否定或是肯定词,strong/complete/entire/enthusiastic;而带有程度限制的词比较客观,常常是正确选项,如reserved(保留的);qualified(有条件的,有限制的)tempered(有所控制的);guarded(慎重的)/ approving(赞同的)5.某一事是好是坏,作者对它是支持是反对,态度一般都很明确,而带中立色彩的词最不可能是正确答案。
问作者态度时,表示"客观"的词多为正确选项,如objective, impartial, unbiased等;问作者对文中提到的人物或他们的观点态度时,答案多是肯定或否定,支持或反对。
英语阅读理解态度观点题解题方法阅读理解是英语考试中的重要部分,其中涉及到一些关于态度观点的题目。
解答这类题目需要我们理解文章的整体意义,并准确捕捉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解答英语阅读理解态度观点题的方法。
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和文章。
在阅读之前,确保你理解了题目中要求的内容。
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其中的细节和关键信息,例如描述特定情境、举例或者进行比较和对比的部分。
这些信息往往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其次,寻找作者态度的关键句。
一篇文章往往会表达出作者对某个问题的态度,而这个态度常常会通过关键句来呈现。
关键句往往具有以下特点:使用强烈的形容词或副词,或者带有明显情感色彩的词语;通过对比、转折或者修辞手法等方式进行强调。
当我们找到这些关键句之后,就可以推断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另外,要注意文章的语气和情感色彩。
作者通过语气和情感色彩可以表达出自己对某种观点的支持或者否定。
例如,如果作者使用一种激进的语气,使用负面的词语来描述某个观点,那么我们可以推断作者对该观点持反对态度。
相反,如果作者使用较为温和的语气,使用积极的词语来描述某个观点,那么我们可以推断作者对该观点持支持态度。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比观点和进行推理来判断作者的态度。
在一篇文章中,作者可能会提到不同的观点并进行比较,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对比观点的表达和推理逻辑来判断作者对这些观点的态度。
例如,如果作者提到某个观点并进行了否定,而对另一个观点进行了肯定,我们就可以推断作者支持后者。
最后,要根据文章的整体意义来确定作者的态度。
一篇文章可能会涉及到多个观点和角度,我们不能仅通过某个关键句来确定作者的态度,而是要将文章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我们要注意作者在整篇文章中所传递的信息和主旨,以此来推断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总而言之,解答英语阅读理解态度观点题需要我们仔细阅读题目和文章,寻找作者态度的关键句,并结合文章的语气、情感色彩、对比观点和整体意义来确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完成英语阅读理解中的态度观点和目的意图题英语阅读理解中的态度观点和目的意图题是考察学生对文章中作者态度、观点以及写作目的的理解能力。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我们需要仔细阅读文章,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并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
下面我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理解作者的态度是解答态度观点题的关键。
作者的态度可以通过他的言辞和表达方式来体现。
例如,如果作者使用了一些负面的词语或者表达方式,那么可以判断他对某个事物或者观点持有否定态度。
相反,如果作者使用了一些正面的词语或者表达方式,那么可以判断他对某个事物或者观点持有肯定态度。
此外,作者的态度还可以通过对事实的解释和评论来判断。
在解答态度观点题时,我们要综合考虑文章的语言风格、词语选择以及作者对事物的评价,从而准确把握作者的态度。
其次,理解作者的观点是解答观点题的关键。
观点题要求我们判断作者对某个问题或者观点的看法。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我们需要通过对文章的细节进行分析,找出作者对该问题或者观点的观点表达。
通常,作者的观点会在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进行明确陈述,也可能通过对事实的解释和评论来间接表达。
我们需要仔细阅读文章,理解作者对该问题或者观点的立场,并通过对文章的细节进行分析,找出支持作者观点的证据。
最后,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是解答目的意图题的关键。
写作目的是指作者写作的目的和意图。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我们需要通过对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内容进行分析,找出作者写作的目的和意图。
通常,作者的写作目的可以通过对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进行分析得出。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文章的语言风格、词语选择以及作者对事物的评价进行分析,找出作者写作的目的和意图。
综上所述,完成英语阅读理解中的态度观点和目的意图题需要我们仔细阅读文章,理解作者的态度、观点和写作目的。
通过对文章的语言风格、词语选择以及作者对事物的评价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准确把握作者的态度、观点和写作目的。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文章的细节和整体结构,从而准确回答问题。
2017考研英语阅读理解之如何解答态度题来源:智阅网态度题是指根据阅读理解的文章内容,整理、理解或判断作者的情感态度等的题型。
此题有一定难度,很多同学在读完文章之后,不能正确判断作者在阅读理解中的态度。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该如何解答态度题。
1、标志:题干中出现attitude ,believe ,consider, deam,regard,deem。
2、作者态度可以分为三大类:(1)正态度:支持,乐观,赞同;(2)客观、中立、公正;(3)反对、批评、怀疑。
3、等价选项都不选。
4、有些选项一定不是正确答案(永陪选项):indifferent(漠不关心);subjective(主观的);biased(有偏见的);puzzled(迷惑不解的)。
5、识别作者态度:方法一:可以根据作者论述的主线及举例的方式进行判断;方法二:当作者态度没有明确提出时,找文章中有褒贬含义、含有感情色彩的词。
6、特别注意作者的态度一般与文章中心相联系。
做题时不要把自己的态度纳入其中,而且要注意区分作者的态度和作者引用别人的态度。
态度题新趋势:1、现在题目的考察不仅仅局限于作者的态度,也开始考察文章中某人的观点和态度,做题时特别应该注意看清楚题目考察的是谁对谁的态度。
2、选项可能不在是态度明确的肯定或者否定的词,而是改为带有程度限制的词语,带有如下词语的选项往往是正确的:guarded(慎重的),qualified(有条件的),tempered(缓和的),因为带有保留态度的观点比较客观,一般带有绝对化或者过于强烈的词的选项必然是错误的,如:strongly,compeletly,entirely。
了解了以上内容之后,我们再做做谭剑波老师的2017《考研英语(二)阅读强化特训60篇》,会更有收获的。
想买这本书的同学,可以去智阅网上看看,最近之业务上,有很多购书优惠,买得越多,折扣越多。
考研《英语二》答案:阅读理解Part AText 121、【答案】B A special tour【解析】细节题。
答案定位在第二段的“it is far better to spend money on experiences…like interesting trips…”,意思是“花钱消费在经历方面更好……,比如说有趣的旅行……”,由此可以得知答案是B选项“一场特别的旅行”。
22、【答案】A critical【解析】观点态度题。
答案定位在第三段的“so mething the average American spends a whopping two months a year doing, and is hardly jollier for it”,意思是“普通美国人一年花两个月的时间看电视,并且看电视几乎不可能更愉快”,因此可以得知作者对于看电视的态度是A选项“批判的”。
23、【答案】D rarity generally increases pleasure【解析】观点例证题。
答案定位在第三段,文章中提到Mc Rib这个例子,用这个例子证明的论点是“luxuries are most enjoyable when they are consumed sparingly”,大意是“有节制地消费奢侈品最令人愉悦”,D选项正是这句论点句的同义替换。
24、【答案】B may prove to be a worthwhile purchase【解析】细节题。
答案定位在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most people will come away from this book believing it was money well spent”,大意是“大多数人看完这本书后,认为物有所值”,因此可以推知B选项是正确答案。
25、【答案】A balance feeling good and spending money【解析】主旨题。
考研英语阅读:观点态度题的解答考研英语阅读理解观点态度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对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的理解和把握。
这种题型要求考生把握作者写作某篇文章的目的,明白作者对文章所论述的观点和中心所持的态度。
考研英语试卷对这一部分的考查主要表现为情感态度题。
该题型常问作者对某事是什么态度:主观(subjective)还是客观(objective);肯定(positive)还是否定(negative);赞成(approval)还是反对(opposition)等等。
这种题目对考生而言难度较大,迷惑性也较强,因为命题专家是针对整篇文章设问,考生很难找到具体对应的语言点,所以要把握整篇文章。
例如作者在谈一件事时是用反讽的口气,还是赞成的语气,此类题所给的答案选项一般是四个形容词,考生应在审题时就把握好这四个形容词所表达的意思,然后返回文章去寻找信息。
特别提醒考生要牢记所遇到的构成作者态度题选项的每一个形容词。
做文章作者态度题时,千万不要把考生自己的态度揉进文章中,同时要注意区分作者本人的态度与作者引用的观点态度。
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是近几年考试的热点题目,考生在做此类题时要把握这样的判断原则:既纵观全文,掌握主题思想有要注意文章的措辞,把握文章的基调或主旨(tenor),又要分清文章的话语范围(field)及话语方式(mode)。
解题的关键是要看作者在文中用了什么样的口气。
若用褒义词,显然是赞成。
若用贬义词,显然是反对。
若是客观陈述,则是中性的立场,不偏不倚。
注意:作者态度常常在转折词后表明出来,因此but一词至关重要(还有类似的yet, however, although, nevertheless等)。
该题型常见的提问形式有:1) The tone of the passage can best be described as ____2) The tone of the passage would be _____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describes the tone of the passage____4) What is the attitude of the author towards____5) How does the writer feel about______6) The writer is of the opinion that_____7) The author seems to be _____情感和态度在考研中大致可分为三类:happy/ unhappy; security/insecurity; satisfactiondissatisfaction,它们作为标记语反映出作者对某个现象采取的姿态,并从情感的角度评价该现象。
因此,考生既要依靠文章的中心思想作为前提,又要注意作者的措辞,尤其是作为修饰语的形容词。
我们以2003年的阅读Text 4为例具体说明这一点:Yet there are limits to what a society can spend in this pursuit. As a physician, I know the most costly and dramatic measures may be ineffective and painful. I also know that people inJapanandSweden, countries that spend far less on medical care, have achieved longer, healthier lives than we have. As a nation, we may be overfunding the quest for unlikely cures while underfunding research on humbler therapies thatcould improve people’s lives.59. In contras to theU.S.,JapanandSwedenare funding their medical care.[A] more flexibly[B] more extravagantly[C] more cautiously[D] more reasonably作者用limits, ineffective, painful这些消极的词语暗示了美国医疗卫生系统的缺憾,通过把握这些词语,我们就能得出D为正确选项。
所以我们对语言的理解是有一定差异的,又如尼克松签订1972年公报时,对“一个中国”原则,他手下的修辞专家用了acknowledge 而不用recognize。
因为后者是正式的,外交的,打心底里的承认,而前者是一种模糊,对某种既成事实的有限度接受,但在中文里出现的就是我们理解的“承认”。
可见考生在平时的单词理解中要结合不同的语境,不同的文章体裁,综合地认知寓意,才能透彻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另外,判断作者情感态度除了关注作者的措辞,还要可以通过关注作者的举例角度和讲解角度,来判断文章作者的态度倾向:如果作者的一直论述某事物的积极地向上的方面,其态度基本上是积极乐观的;如果作者举例论证某观点时,给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我们同样可以判断作者的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如果作者的论述有好有坏,举例有正面有反面,我基本上可以判断作者的态度是客观的。
同样,我们通过具体的真题案例进一步解释这一点。
再例1997年第54题:It was 3:45 in the morning when the vote was finally taken. After six months of arguing and final 16 hours of hot parliamentary debates,Australia’s Northern Territory became the first legal authority in the world to allow doctors to take the lives of incurably ill patients who wish to die. The measure passed by the convincing vote of 15 to 10. Almost immediately word flashed on the Internet and was picked up, half a world away, by John Hofsess,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Right to Die Society of Canada. He sent it on via the group’s on-line service, Death NET. Says Hofsess: “We posted bulletins all day long, because of course this isn’t just something that happened inAustralia. It’s world history.”The full import may take a while to sink in.The NT Rights of the Terminally III law has left physicians and citizens alike trying to deal with its mor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Some have breathed sighs of relief, others, including churches, right to life groups and the Australian Medical Association, bitterly attacked the bill and the haste of its passage. But the tide is unlikely to turn back. InAustralia-- where an aging population, life extending technology and changing community attitudes have all played their part -- other states are going to consider making a similar law to deal with euthanasia. In theUSandCanada, where the right to die movement is gathering strength, observers are waiting for the dominoes to start falling.Under the new Northern Territory law, an adult patient can request death -- probably by a deadly injection or pill -- to put an end to suffering. The patient must be diagnosed as terminally ill by two doctors. After a “cooling off” period of seven days, the patient can sign a certificate of request. After 48 hours the wish for death can be met. For Lloyd Nickson, a 54 year old Darwin resident sufferingfrom lung cancer, the NT Rights of Terminally III law means he can get on with living without the haunting fear of his suffering: a terrifying death from his breathing condition. “I’m not afraid of dying from a spiritual point of view, but what I was afraid of was how I’d go, because I’ve watched people die in the hospital fighting for oxygen and clawing at their masks,” he says.54.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euthanasia seems to be that of ________.[A] opposition[B] suspicion[C] approval[D] indifference我们通过阅读该文,不难发现文章首段记述了安乐死法案通过以及当时在全球引起的反响,首段作者使用“it is world history”,来表达他对该事件的态度,认为它意义重大;紧接着在第二段,作者首先讨论世人对此态度不一,但是作者通过转折,指出这个潮流不太可能被逆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