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选择五种组织架构模式
- 格式:docx
- 大小:13.28 KB
- 文档页数:2
企业组织架构类型
1. 功能型:按照企业的不同职能建立组织部门,形成不同职能部门的架构。
典型的功能型组织架构是工厂和制造公司。
2. 分部型:根据企业的不同产品、项目或地理区域进行划分,形成不同的分部,尽管各分部之间共享某些中心职能,但是基本上是独立的。
典型的分部型组织架构是跨国公司。
3. 矩阵型:是一种混合型结构,它同时采用了功能型和分部型的组织方式。
矩阵型组织在需要多部门或多团队跨部门合作的企业中很常见,例如研发项目类企业等。
4. 集团型:是指一个母公司拥有多个子公司和企业组成一个集团,并通过资本管制或者股权控制等方式进行管理和经营。
5. 网络型:以知识、人才和信息为核心的构架模式,成员组织通过数字网络互联互通,实现协同创新和增益管理。
6. 市场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架构,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为目标。
7. 队伍型:公司以小团体为单位,结果和效能是以小规模的团队和队伍来衡量
的,以协作、创新、高效为目标。
五种领导组织结构模式分析
领导组织结构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不同的组织结构模式适用于不同的企业类型和情况。
下面将介绍五种领导组织结构模式,并分析其优缺点。
1. 独裁式领导
独裁式领导是一种以单一领导者为核心的组织结构模式。
优点是决策效率高,执行力强,适用于创业初期或紧急情况下的企业。
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民主,容易导致决策失误。
2. 民主式领导
民主式领导是一种注重集体智慧的组织结构模式。
优点是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决策更加科学和合理。
缺点是决策效率较低,容易出现议而不决的情况。
3. 分散式领导
分散式领导是一种分权式的组织结构模式。
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适应性强,适用于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缺点是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容易出现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
4. 矩阵式领导
矩阵式领导是一种多维度的组织结构模式。
优点是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和优势,实现多元化经营和协同作战。
缺点是组织复杂,沟通成本高,需要具备较高的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
5. 扁平化领导
扁平化领导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组织结构模式。
优点是能够快速响
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缺点是组织层级较少,管理难度大,需要具备较高的领导能力和专业技能。
以上五种领导组织结构模式各有优缺点,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
企业常用的组织结构一、功能型组织结构功能型组织结构是指按照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进行划分和组织的一种形式。
在这种组织结构下,企业按照不同的职能划分成不同的部门,每个部门负责特定的职能和任务。
常见的功能型组织结构包括销售部门、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
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是各部门相对独立,有利于专业化和职能分工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信息传递不畅、协作困难等问题。
二、地域型组织结构地域型组织结构是指按照企业在不同地理区域进行划分和组织的一种形式。
在这种组织结构下,企业按照不同的地域划分成不同的分支机构或办事处,每个分支机构或办事处负责特定的地域市场。
常见的地域型组织结构包括华东区、华南区、华北区等。
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是能够更好地适应地域市场的需求,但也存在着协调管理难度大、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三、产品型组织结构产品型组织结构是指按照企业的不同产品进行划分和组织的一种形式。
在这种组织结构下,企业按照不同的产品划分成不同的部门或事业部,每个部门或事业部负责特定的产品线。
常见的产品型组织结构包括手机事业部、家电事业部、汽车事业部等。
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是能够更好地专注于产品的研发和销售,但也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均、协同效应不明显等问题。
四、项目型组织结构项目型组织结构是指按照企业的不同项目进行划分和组织的一种形式。
在这种组织结构下,企业按照不同的项目划分成不同的项目组或项目部,每个项目组或项目部负责特定的项目实施。
常见的项目型组织结构包括新产品研发项目组、市场推广项目组等。
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是能够更好地应对多样化的项目需求,但也存在着资源浪费、管理难度大等问题。
五、矩阵型组织结构矩阵型组织结构是指将功能型组织结构和项目型组织结构相结合的一种形式。
在这种组织结构下,企业同时采用功能划分和项目划分两种方式进行组织,每个员工同时属于一个职能部门和一个项目组。
常见的矩阵型组织结构包括研发矩阵、市场矩阵等。
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是能够实现职能分工和项目协作的双重优势,但也存在着权责不清、决策复杂等问题。
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一、功能型组织结构功能型组织结构是根据企业的业务功能划分部门,每个部门负责特定的职能或业务。
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是职责明确、工作高效,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比较方便。
但是,功能型组织结构也存在缺点,比如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整合不够,导致信息流通不畅、决策效率低下。
二、地域型组织结构地域型组织结构是根据企业在不同地区的业务进行划分的,每个地区设立一个分支机构或子公司,负责该地区的业务运营。
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是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进行灵活调整,更好地适应地方特色。
但是,地域型组织结构也存在问题,比如各地区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的难度较大。
三、产品型组织结构产品型组织结构是根据企业的产品线划分部门,每个部门负责特定的产品或产品线。
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是有利于专业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但是,产品型组织结构也存在缺点,比如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整合不够,导致信息流通不畅、决策效率低下。
四、客户型组织结构客户型组织结构是根据企业的客户群体划分部门,每个部门负责特定的客户群体。
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是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但是,客户型组织结构也存在问题,比如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整合不够,导致信息流通不畅、决策效率低下。
五、矩阵型组织结构矩阵型组织结构是将功能和项目两个维度相结合的一种组织形式,各部门同时向上级部门和项目负责人报告工作。
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是能够更好地实现跨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但是,矩阵型组织结构也存在问题,比如权责不清、决策过程复杂。
六、网络型组织结构网络型组织结构是以网络为依托,通过合作伙伴、供应商、客户等外部资源进行组织和协作的一种形式。
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是能够更好地利用外部资源,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但是,网络型组织结构也存在问题,比如合作伙伴之间的利益协调和信息共享的难度较大。
七、虚拟型组织结构虚拟型组织结构是以项目为导向,由一群具有特定技能的人员组成的临时组织。
请说出5种企业组织结构形式。
企业组织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企业性质、规模和发展阶段等因素,可以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形式。
下面将介绍五种常见的企业组织结构形式。
1. 功能型组织结构功能型组织结构是按照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将工作划分成不同的专业领域,并由各个职能部门分别负责。
例如,有财务部门、市场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
这种组织结构形式适用于规模较小的企业,能够确保各个职能部门能够专业化发展,高效协作。
2.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是将企业按照业务领域进行划分,每个事业部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小型企业,拥有独立的业务、财务和决策权。
这种组织结构形式适用于规模较大的企业,能够更好地充分发挥各个事业部的创新和竞争力。
3. 矩阵型组织结构矩阵型组织结构是将企业按照功能和项目两个维度进行划分,形成交叉矩阵的工作方式。
每个员工同时归属于某个职能部门和项目团队,实现跨部门的协作和沟通。
这种组织结构形式适用于复杂多样的项目,有利于资源的灵活调配和知识的共享。
4. 分工型组织结构分工型组织结构是将企业按照流程进行划分,形成岗位层级和工作流程。
每个员工在组织结构中扮演着明确的角色,按照既定的工作流程进行工作。
这种组织结构形式适用于生产制造业和服务行业,确保工作的高效进行和质量的控制。
5. 树状型组织结构树状型组织结构是将企业按照层级进行划分,形成由高层决策者到基层执行者的等级制度。
每个员工都有明确的上级领导和下级员工,工作和权责清晰。
这种组织结构形式适用于传统企业和行政机构,能够实现权威和管理的集中统一。
企业组织结构形式的选择应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发展目标来确定,同时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
不同的组织结构形式可以满足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和组织管理要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因此,企业在制定组织结构时,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灵活运用适合的企业组织结构形式,以提升组织效能和竞争力。
企业组织结构主要类型(附图)一、直线型组织结构直线型组织结构是最简单和最传统的组织结构形式。
在这种结构中,权力和责任沿着一条垂直线从上到下流动。
最高层的管理者直接管理下属,下属只接受一个上级的指挥。
这种结构适用于规模较小、业务单一的企业。
二、职能型组织结构职能型组织结构是一种以职能划分部门的组织形式。
在这种结构中,企业按照不同的职能设立部门,如生产、销售、财务等。
每个部门由一名部门经理负责,部门内部实行专业化管理。
这种结构适用于业务复杂、规模较大的企业。
三、事业部型组织结构事业部型组织结构是一种以产品或市场划分部门的组织形式。
在这种结构中,企业将产品或市场划分为不同的事业部,每个事业部拥有一定的自主权,负责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
这种结构适用于产品多样化、市场细分的企业。
四、矩阵型组织结构矩阵型组织结构是一种将职能型组织结构和事业部型组织结构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在这种结构中,企业同时按照职能和产品或市场划分部门,形成一种矩阵式的组织结构。
这种结构适用于业务复杂、规模较大的企业。
五、网络型组织结构网络型组织结构是一种以项目或任务为导向的组织形式。
在这种结构中,企业将不同的项目或任务组成项目团队,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部门,共同完成项目目标。
这种结构适用于项目导向、创新型企业。
附图:(此处插入企业组织结构主要类型的示意图)六、模块化组织结构模块化组织结构是一种将企业分解为多个独立的业务模块,每个模块负责特定的产品线或服务。
这种结构强调模块间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允许每个模块根据市场变化快速调整策略。
模块化结构适用于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有助于提高决策速度和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七、控股公司型组织结构控股公司型组织结构是一种通过设立控股公司来管理多个子公司的组织形式。
控股公司拥有子公司的股份,但子公司在运营上保持独立性。
这种结构适用于跨行业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有助于分散风险和管理复杂多样的业务。
八、虚拟组织结构虚拟组织结构是一种高度灵活和动态的组织形式,它依赖于外部合作伙伴和资源,而不是内部资源和员工。
组织结构的五种基本类型
组织结构的五种基本类型为:线性结构、功能型结构、混合型结构、
小组结构和团体结构。
线性结构是以单一指导为基础,从顶层到底层按层次划分的管理主体,上下层之间有明确的指令控制,权力集中,下级的活动受上级的直接控制,是最常用的组织结构类型。
功能型结构是根据公司的功能划分部门,比如生产部、营销部、采购部、客服部等,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职责,其中每个部门可以拥有
自己的子部门。
混合型结构是一种把线性结构和功能型结构相结合的组织架构,其中
线性结构负责职能控制,功能型结构负责功能管理,适用于较大的组织结构。
小组结构是将组织的人员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个小组长和其
他小组成员组成,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
团体结构是一种组织形式,以度假村、俱乐部、公司和大学等为主要
特征,其核心在于自由的人际交往和相互合作。
团体结构更强调个体的互
动和参与,各个个体之间的关系比其他组织类型更密切。
企业组织结构的六种模式一、直线制:简单讲,就是垂直管理。
目前来说,这种架构在一个微型企业,或者个体组织形式中,还可以见到,如一个单体店面。
店长+店员,就是一种典型的直线制。
二、职能制:组织架构上,横向产生一些职能部门,对其它部门进行工作指导,并进行监督与适度管理,对上级提供参谋意见,供领导决策。
如果一个组织人数众多,部门林立,这时候单纯的直线管理显然是不够的,需要增设一些职能部门。
在企业组织设置中,比较常见的职能部门,如人事部、行政部、财务部,等等,特别是人事行政部,对其它部门人员是可以直接管理和监督的。
当然,职能部门更多的职责是给上级提供参谋意见,供领导决策。
三、直线职能制:将直线制与职能制进行结合,则就是“直线职能制”,也称为“直线参谋制”。
四、事业部制:当组织日益强大时,分权进行管理将会使工作变得更为高效有利,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更能够提升事业部领导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事业部由通用公司原副总经理斯隆提出,所以也被称为“斯隆模型”,由于是一种分权机制,也被称为“联邦分权制”。
事业部领导人在大的方面执行集团的战略方针,实现集团经营目标,在具体的经营管理方面,具有相当的自主权,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打个比方,事业部有点类似于大公司下属的一个子公司形式,能有效地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经营效果,为公司创造效益。
五、模拟分权制:在事业部分权机制的基础上,进行再细化的分权管理。
应该说,阿米巴经营模式,就是一种模拟分权制。
六、矩阵制:有些组织经常需要横向协作,此时可以成立一个临时性组织,对直接管理团队和横向协作部门进行统一管理。
在企业组织中,工程项目型公司,为了攻克一个项目,往往需要运用矩阵制组织。
企业如何选择五种组织架构模式?詹文明原创 | 2013-02-20关于企业的组织架构模式,德鲁克提出了五种组织架构的模式。
虽然后来有很多人把他提出来的组织架构模式称为什么网状模式,甚至叫什么燕子形模式,但是这些模式基本上都分属于德鲁克提出的五种组织架构模式中的某一种。
我在《德鲁克谈企业管理》一书中,对于这五种模式的优劣有所比较。
第一种组织架构模式是功能式的组织架构。
对于企业来说,功能就是指供、产、销和人、财、物,企业是以这些功能作为导向来设置组织的。
也就是说,绝大部分企业的组织架构是金字塔式的格局。
比如,大部分企业都设有财务部门、生产部门、人事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还有所谓的研发部门等。
大多数的企业都有这些部门,但是这些企业是否有效率呢?不一定,因为功能式架构的企业存在着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企业没有办法对外界的变化做出快速而有效的反应,所以往往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企业内部不断地沟通、协调、再协调,这些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在功能式组织架构的企业里,要做出一个重大的决策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即使这样还不一定能够做好,所以,很多人发现,功能式的组织架构好像没法对外界的需求做出有效的反应。
第二种组织架构模式是工作小组模式。
就是企业的组织不是固定的,而是以项目为导向的。
如果企业有一个项目,企业中的人员就会被调动到这个项目上,组成一个工作小组,这就叫工作小组模式。
一个小组里可能有5个人,或者10个人,这是不确定的。
比如说,以董事会为例,不管是有5个人,还是有7个人,这都叫做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是因为任务而存在的,是以任务为导向的。
第三种组织架构模式是联邦式的组织架构。
现在绝大多数的大企业基本上都采用这种组织架构模式。
联邦式的组织架构就是把企业里所有的事业群统统分开,把权力充分下放,因为企业总部和事业群之间的关系就好像联邦政府中的中央跟地方的关系一样,所以称之为联邦式的组织架构。
联邦式的组织架构的关键不在于分权,关键是让事业群能够良好运作,所以说,可以不叫“分权”,因为用分权的概念好像是把组织上层的权力分到下面去了,那组织的高层就会说:“我干吗要把权力分下去?”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企业组织结构形式1.功能式组织结构:功能式组织结构是按照企业的功能划分不同的部门,比如生产、销售、研发等。
这种组织结构形式适用于产品结构简单、流程较为固定的企业。
各个部门之间相对独立,能够迅速响应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但对于跨部门协调和沟通的需求较大。
2.产品式组织结构:产品式组织结构是根据企业的产品线来划分部门。
每个部门负责一个或多个产品线的生产、销售和运营管理。
这种组织结构形式适用于产品多样化、业务领域广泛的企业。
各个部门之间专业化程度高,能够更好地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但可能存在资源冗余和协调困难的问题。
3.地理式组织结构:地理式组织结构是根据企业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划分部门。
每个部门独立负责一些地区的业务运营和管理。
这种组织结构形式适用于跨地区经营的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地方环境和市场特点,但可能存在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和信息流通不畅的问题。
4.矩阵式组织结构:矩阵式组织结构是将功能部门和产品部门相结合,形成一个矩阵状的组织结构。
每个员工既属于一个功能部门,又属于一个产品部门,形成了功能和产品的双重汇报关系。
这种组织结构形式适用于复杂的产品结构和多领域的业务需求,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协同效应,但可能存在权责不清和决策困难的问题。
5.团队式组织结构:团队式组织结构是将企业组织划分为若干个小型的自主团队,每个团队负责一个具体的项目或任务。
这种组织结构形式适用于创新型企业和项目驱动的组织,能够激发员工创造力和责任心,但可能存在领导能力和资源调配不均衡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往往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形式,或者将多种组织形式相结合。
同时,随着企业规模的变化、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管理理念的更新,组织结构形式也可能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最重要的是要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需求,灵活选择和调整组织结构,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企业如何选择五种组织架构模式?
关于企业的组织架构模式,德鲁克提出了五种组织架构的模式。
虽然后来有很多人把他提出来的组织架构模式称为什么网状模式,甚至叫什么燕子形模式,但是这些模式基本上都分属于德鲁克提出的五种组织架构模式中的某一种。
我在《德鲁克谈企业管理》一书中,对于这五种模式的优劣有所比较。
第一种组织架构模式是功能式的组织架构。
对于企业来说,功能就是指供、产、销和人、财、物,企业是以这些功能作为导向来设置组织的。
也就是说,绝大部分企业的组织架构是金字塔式的格局。
比如,大部分企业都设有财务部门、生产部门、人事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还有所谓的研发部门等。
大多数的企业都有这些部门,但是这些企业是否有效率呢?不一定,因为功能式架构的企业存在着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企业没有办法对外界的变化做出快速而有效的反应,所以往往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企业内部不断地沟通、协调、再协调,这些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在功能式组织架构的企业里,要做出一个重大的决策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即使这样还不一定能够做好,所以,很多人发现,功能式的组织架构好像没法对外界的需求做出有效的反应。
第二种组织架构模式是工作小组模式。
就是企业的组织不是固定的,而是以项目为导向的。
如果企业有一个项目,企业中的人员就会被调动到这个项目上,组成一个工作小组,这就叫工作小组模式。
一个小组里可能有5个人,或者10个人,这是不确定的。
比如说,以董事会为例,不管是有5个人,还是有7个人,这都叫做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是因为任务而存在的,是以任务为导向的。
第三种组织架构模式是联邦式的组织架构。
现在绝大多数的大企业基本上都采用这种组织架构模式。
联邦式的组织架构就是把企业里所有的事业群统统分开,把权力充分下放,因为企业总部和事业群之间的关系就好像联邦政府中的中央跟地方的关系一样,所以称之为联邦式的组织架构。
联邦式的组织架构的关键不在于分权,关键是让事业群能够良好运作,所以说,可以不叫“分权”,因为用分权的概念好像是把组织上层的权力分到下面去了,那组织的高层就会说:“我干吗要把权力分下去?”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事实上是通过“授权”,让企业中的每一个部门,尤其是事业群能够发挥各自的作用,能够独立运作、发挥功能,这才是最关键的。
第四种组织架构模式是虚拟的分权化的组织架构。
采用这种组织架构的企业,从表面上看起来像是联邦式的组织架构,但事实上每一家独立的事业群就好比是一家独立的公司,需要负责自己的盈亏。
企业会通过对事业群设定目标来管理事业群。
采用这种组织架构的企业,其主要的目的是要让虚拟的分权得以控制。
绝大多数的跨国公司的组织架构是这种类型。
最后一种组织架构模式是系统结构模式。
NASA(美国宇航局)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
NASA有几十个、几百个不同的关联单位,因为NASA要和很多的相关部门发生联系,像气象、电机、电子部门等。
比如说,是今天发射还是明天发射,是上午发射还是下午发射,这是一定要气象部门去做判断的。
将这些相关的部门和单位统统集合起来,才是系统结构的组织架构模式。
而这个模式的最大的妙处还在于它能够使得各个部门或组织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这是这种组织架构模式的最大特色。
企业应该如何选择一种组织架构模式呢?因为它们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限制,也
各有各的特色。
企业应该根据企业的任务、目的去选择,或者说,去调整。
比如我们曾提到的,企业需要减少层级以提高企业的效率,从吸引人才的角度来说,企业也应该这样做。
只有员工能看到他在企业中可以实现的未来时,他才有可能继续留在企业里。
如果企业的层级太多,一个员工作为新人进入公司工作,到升职为CEO时他已经80多岁了,这就是不切实际的。
也就是说,如果企业的层级太多,这对吸引人才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功能式组织架构的企业不可能培养出像样的人才来,因为这种组织架构中的人都是听命行事,最多也就是当一个部门经理就差不多了。
联邦式组织架构和虚拟分权化组织架构是可以培养出人才的,但是企业的员工有了足够的历练后,问题也会出现了,就是有些员工的能力可能会远远超过企业一般员工的平均水平,如何激励和保留这一部分优秀的员工,是企业必须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