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与传播途径的研究进展

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与传播途径的研究进展

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与传播途径的研究进展

神经系统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并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系统

的疾病,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神经传播和直接侵入。近年来,对于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体及其传播途径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

新进展。本文将从病原体与传播途径两个方面来介绍神经系统感染的

研究进展。

一、病原体的研究进展

1. 病毒性病原体

病毒是引起神经系统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对于多种病

毒性脑炎、脑膜炎的病原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例如,乙型脑炎病毒

是导致脑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通过对该

病毒的研究,发现其入侵神经系统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血液进入脑组织,进而引起炎症反应。此外,单纯疱疹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等病毒也与神经系统感染密切相关。

2. 细菌性病原体

细菌感染是导致脑膜炎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对于多种细菌性

脑膜炎的病原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例如,脑膜炎奈瑟菌是引起脑膜

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或接触感染。通过对该菌

的研究,发现其可以通过鼻咽部的黏膜侵入血液,然后经由血液传播

到达脑膜。此外,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也与神经系统感

染有密切关系。

3. 寄生虫性病原体

寄生虫也是引起神经系统感染的一种重要病原体。近年来,对于寄生虫性脑膜炎、脑脓肿的病原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例如,原虫弓形虫是导致弓形虫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通过进食或接触感染。通过对该寄生虫的研究,发现其可以通过消化道进入血液,进而通过血液传播到达脑组织,并形成脑脓肿。此外,包虫、蛔虫等寄生虫也与神经系统感染有密切关系。

二、传播途径的研究进展

1. 血液传播

血液传播是神经系统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病原体可以通过入侵血液循环系统,进而通过血液传播到达脑组织。血液传播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但病原体进入脑组织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2. 神经传播

神经传播是神经系统感染的特有传播途径。某些病原体可以通过感染周围神经,进而沿着神经纤维传播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神经传播的特点是传播速度较慢、范围相对有限,但病原体进入脑组织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3. 直接侵入

某些病原体可以通过直接侵入,进而感染神经系统。例如,外伤、手术操作等可能破坏血脑屏障,使病原体直接侵入脑组织。此外,某

些寄生虫也可以通过经由消化道进入血液,进而通过直接侵入的方式感染神经系统。

综上所述,神经系统感染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病原体及其传播途径两个方面。通过对多种病原体的研究,我们对于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对于传播途径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神经系统感染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述的研究进展仅为当前研究的一部分,未能穷尽全部研究内容。以后的研究还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以完善对神经系统感染的认识。

神经综述: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研究进展

神经综述: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研究进展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是特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脱 髓鞘疾病的一种,儿童多见,亦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依据国际儿童多发性硬化研究组(IPMSSG)的定义,急性播散性 脑脊髓炎是呈急性或亚急性发病、伴脑病表现(行为异常或意识障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多个区域,且为首次发生的脱髓鞘疾病。典型的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为单相病程,预后良好,复发型和多相型需注意与多发性硬化(MS)相鉴别。本文拟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流行病学、病理学、免疫学机制、临床和影像学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概述。 一、流行病学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临床少见,年发病率为 (0.20-0.80)/10万,以10岁以下儿童好发,发病率约为80%,成人罕见。有70%-93%的患者发病前数周有感染史或疫苗接种史。据Torisu等报告,1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为0.64/10万,平均发病年 龄为5.70岁,男:女比例为2.30:1。Tselis报告,疫苗接种后发病率为1:1000-1:20000,以麻疹疫苗接种后发病率最高。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发生与年龄相关,儿童多见,原因不明,推测可能与儿童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发育不成熟或免疫应答与成人不同有关。医源性因素亦是致病原囚之一,如肾移植、应用脑组织提取物、试验性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β-淀粉

样蛋白42(Aβ42)疫苗等,在Aβ42疫苗临床试验过程中有6%的患者出现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而安慰剂组未发生此类事件。二、病理学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大脑、脑干、小脑、脊髓发生播散性脱髓鞘改变,以脑室周围白质、颞叶、视神经最为显著,脱髓鞘改变多以小静脉为中心,可见小静脉炎性细胞浸润,其外层表现为以单个核细胞为主的血管周围浸润,即血管“袖套”,静脉周围白质髓鞘脱失,并 呈散在神经胶质细胞增生。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与多发性硬化的区别:首先,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病灶从小血管周围呈放射状延伸,而多发性硬化病灶多为不连续性;其次,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巨噬细胞围绕在小血管周围,而多发性硬化则围绕在斑块周围;再次,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病灶边界模糊,而多发性硬化病灶边界清晰;进展至疾病后期,多发性硬化可出现星形胶质细胞反应伴纤维胶质增生,而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则无此种表现。 三、免疫学机制目前的证据表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是自身T细胞激活导致针对髓鞘或其他自身抗原的短暂性自身免疫反应。可能与以下机制相关:(1)分子模拟假说。发病前有病毒感染史或疫苗接种史支持这一理论。分子模拟假说认为,病原和宿主结构的部分相似诱导T细胞激活,但不足以使其耐受。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健康动物注射髓鞘蛋白可以诱发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2)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2022降钙素原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全文)

2022降钙素原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迸展(全文) 摘要 降钙素原作为细菌感染的生物学标志物,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降钙素原不仅在系统炎性反应中发挥级联放大的作用,并在一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评估以及预后判别中发挥重要作用。以"procalcitonin""bacterialmeningitis0"centralnervoussystemdiseases"" marker”及〃降钙素原〃〃细菌性脑膜炎〃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生物学标志物〃作为检索词,检索Pubemd s万方医学及中国知网数据库1993—2021年的相关文献,对目前降钙素原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系统综述,以期给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及治疗方面的帮助。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是降钙素(calcitonin)的前体蛋白,自1993年Assicot 等[1]首次报道降钙素原可作为细菌感染的早期标志物,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降钙素原作为重要的炎性因子,不仅是感染后触发炎性反应的关键分子,还参与了外周炎性反应的级联放大过程,在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以"procalcitonin",,bacterialmeningitis""centralnervoussystemdiseases"及〃降钙素原〃〃细菌性脑膜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生物学标志物〃作为检索词,检索Pubemd,万方医学及中国知网数据库1993-2021年的相关文献,

对目前降钙素原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系统综述。现将降钙素原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一、概述 (一)降钙素原的产生及代谢 降钙素原是由位于11号染色体上的Calc-I基因编码、含116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3000[2]o生理状态下,降钙素原仅由甲状腺的滤泡旁细胞合成分泌,经不同蛋白水解酶释放出氨基降钙素原(aminoprocalcitonin\降钙素和抗钙素原入血,来维持全身钙含量的稳态。因此降钙素原在血清中的水平较低,几乎不能被检测到[2]0细菌感染时,无论患者的甲状腺被切除与否,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均显著升高,提示此时血清中降钙素原并不主要来源于甲状腺。动物实验发现,在脂多糖诱导的脓毒症模型中,几乎所有的器官组织(心脏、肝脏、肾脏、肺脏、胃等)均高表达降钙素原[3]0此外,外周免疫细胞(例如肝脏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肺脏和肠道的淋巴细胞)以及实质细胞(脂肪细胞)在脂多糖的直接作用下亦可表达和分泌大量降钙素原[4]0然而甲状腺外其他组织内缺乏降钙素原蛋白水解酶,细菌感染后多个组织器官合成分泌的降钙素原无法分解即刻释放入血,可能是导致降钙素原升高的主要原因。 (二)降钙素原与脓毒症健康人血清中的降钙素原水平<0.1ng/ml,严重的系统性细菌感染后降钙素原水平迅速升高数百及数千倍[1]o与白细胞介素-6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病原微生物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实质、被膜及血管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或非炎症性)疾病即为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这些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螺旋体、寄生虫、立克次体和朊病毒等,临床中依据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部位不同 可分为:1.脑炎、脊髓炎或脑脊髓炎:主要侵犯脑和(或)脊髓实质;2.脑膜炎、脊 膜炎或脑脊膜炎:主要侵犯脑和(或)脊髓软膜;3.脑膜脑炎:脑实质与脑膜合并受累。根据发病情况及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感染。根据特异性致病因子不同,有 病毒性脑炎、细菌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和脑寄生虫病之分 CNS感染途径有:①血行感染;②直接感染;③神经干逆行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HSE)是由单纯疱疹病 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引起的CNS最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HSV 最常累及大脑颞叶、额叶及边缘系统,引起脑组织出血性坏死和/或变态反应 性脑损害,故HSE又称为急性坏死性脑炎或出血性脑炎。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HSV是一种嗜神经DNA病毒,分为I型和Ⅱ型,近90%的人类HSE是由Ⅰ型引起,6%-15%系由Ⅱ型所致。病毒先引起2-3周的口腔和呼吸道原发感染, 然后沿三叉神经各分支经轴索逆行至三叉神经节,并在此潜伏。数年后或机体 免疫力低下时,非特异性刺激可诱发病毒激活,故约70%HSE起因于内源性 病毒的活化,仅约25%的病例是由原发感染所致,病毒经嗅球和嗅束直接侵入 脑叶,或口腔感染后病毒经三叉神经人脑而引起脑炎。 儿童期发病的HSE多为病毒新近感染;绝大多数新生儿的HSE系HSV-Ⅱ引起,母亲分娩时,生殖道分泌物与胎儿接触是导致新生儿感染的主要原因。 二.病理 病理检查可发现颞叶、额叶等部位出血性坏死,大脑皮质的坏死常不完全,以 皮质浅层和第3、5层的血管周围最重,可见病变脑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坏死、软化和出血,血管壁变性、坏死,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急性 期后可见小胶质细胞增生。病灶边缘的部分神经细胞核内包涵体,包涵体也见 于皮质及白质的星型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核内。软脑膜充血,并有淋巴细胞和 浆细胞浸润。

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相互调控的研究进展

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相互调控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调控机制成为了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这两个系统在维护机体内稳态、调节免疫应答和保护机体免受伤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就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的互动机制、相互调控通路及其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进行阐述。 一、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的互动机制 1. 神经调节免疫应答 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分支和副交感神经分支的调节,对免疫细胞的分布、数量、功能以及炎症反应等进行调控。研究表明,交感神经可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而副交感神经则起到促进免疫细胞活化的作用。这一神经调节对于免疫应答的平衡至关重要。 2. 免疫调节神经功能 免疫细胞也能够通过释放细胞因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神经元的功能。免疫细胞在启动免疫应答时,会产生一系列的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这些细胞因子能够渗透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活动,并介导炎症反应。 二、相互调控的通路 1. 神经内分泌系统 神经内分泌系统连接了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通过释放激素等信号分子参与调控。免疫细胞可以表达并释放类似于神经系统的激素,如

神经肽Y、交感神经前体肽等,这些激素能够影响神经元的功能。同时,神经系统也能够通过释放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激素来影响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功能。 2. 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是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相互调控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细菌感染、创伤、炎症等情况下,免疫细胞会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这些细胞因子可以直接激活感受器,传递给神经系统,引起神经系统的变化。反过来,神经系统也能够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交感神经反应等,调节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功能。 三、研究进展及应用 1. 自主神经系统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研究发现,自主神经系统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免疫逃逸、感染和炎症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异常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因此,通过干预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可能为治疗这些疾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2. 神经递质对免疫细胞的影响 研究发现,神经递质对免疫细胞的功能起着重要调节作用。一些神经递质能够调控免疫细胞的迁移、增殖、分化、活化以及细胞因子的产生等。因此,神经递质在免疫调控中的作用,为治疗免疫相关性疾病提供了新的靶点。 3. 神经免疫调控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篇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篇 【第一篇】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包括脑膜炎、脑炎、脑脓肿等。这些感染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甚至会导致致命的后果。本篇文章将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进行综述,包括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如通过血液循环、外伤性穿孔以及邻近组织感染的蔓延等。感染的途径多样使得该类感染形式复杂多变,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其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症状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而言,患者会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非特异性症状。而脑膜炎患者可能还会出现颈项强直、光过敏、意识障碍等特异性表现。脑炎患者则常常出现精神状态异常、抽搐、偏瘫等症状。对于这些症状,医务人员需要结合详细的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以确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方法。一般来说,医生会通过进行腰穿等检查,分析脑脊液中的细胞数量、细胞类型、蛋白质含量和病原体等指标。此外,还可以借助MRI、CT等影像学检查,观察脑部的病变情况。这些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和发现潜在的并发症。 最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需要及时准确。一般情况下,细菌感染可以通过使用抗生素来控制,而病毒感染则需选择特定的抗病毒药物。对于脑脓肿等严重感染病例,可能需要手术干预以排除感染源。此外,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应予以密切监护和维持治疗,以保障其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一类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对患者

传染病 5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 5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一类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的疾病。其中,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指病原体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的疾病。本文将介绍五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包括病因、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一、脑膜炎 1:病因:细菌、等感染引起。 2:临床特征:高热、头痛、恶心、呕吐、颈部强直、意识改变等症状。 3:诊断:脑脊液检查、神经影像学、血液培养等。 4:治疗:抗生素、察觉治疗、对症治疗。 二、脑炎 1:病因:感染最为常见,也可由细菌、真菌引起。 2:临床特征:发热、头痛、意识障碍、痫样发作等。 3:诊断:核磁共振成像、脑脊液检查等。 4:治疗:针对病原体治疗、对症治疗。 三、脊髓炎

1:病因:感染为主要原因。 2:临床特征:运动、感觉障碍,甚至瘫痪。 3:诊断:脊髓MRI、脑脊液检查等。 4:治疗:抗治疗、康复治疗等。 四、脑脓肿 1:病因: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炎症。 2:临床特征:局部神经功能障碍,高热、头痛等。 3:诊断:核磁共振成像、脑脊液检查等。 4:治疗:抗生素治疗、手术引流等。 五、脑脊髓膜炎 1:病因:细菌感染为主要原因,感染亦可引发。 2:临床特征:病情严重,高热、头痛、恶心、呕吐等。 3:诊断:脑脊液检查、血液培养等。 4:治疗:抗生素治疗、对症治疗等。 附件:本文所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临床研究报告、医学图谱或模型等各种资料,供读者参考。 法律名词及注释:

1:传染病防控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传染病管理条例: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传染病管理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体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类法律文件和法规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膜、脑 实质或脊髓的炎症反应。这种感染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将从感染原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讨论。 感染原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以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 寄生虫等。细菌感染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常见的致病细菌包括脑膜 炎球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毒感染也相对常见,如 脊髓灰质炎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等。 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症状可以根据病原体、患者年龄和免疫状态而有 所不同。通常,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发热、恶心呕吐、颈部僵硬、意 识障碍等症状。婴儿和幼儿可能出现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皮肤苍白 等非特异性症状。特定病原体引起的感染还可能伴随特殊的症状,如 水痘病毒感染引起的皮疹等。 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通常需要综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 和影像学检查等。医生可能会进行腰椎穿刺,以获得脑脊液样本进行 检查。脑脊液的检查可以包括细菌培养、病毒PCR检测、白细胞计数、蛋白质和糖含量等指标。此外,影像学检查如脑部CT或MRI也有助于 判断炎症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需要根据病原体种类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针对细菌感染,通常会使用抗生素治疗,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抗 生素。病毒感染目前没有特效药物,但可以对症治疗和支持性治疗。 对于真菌和寄生虫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真菌药物和抗寄生虫药物。 预防: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预防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可以减少病原体传播的机会。其次,接种疫苗是预防某些病原体引起感染的有效手段,如脑膜炎球菌疫苗和乙型脑炎疫苗等。此外,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尤其是对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 总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良好的个人卫生、接种疫苗和避免接触感染者是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关键措施。医生在面对疑似病例时需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便及时明确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希望本文对读者们了解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有所帮助,并能提高对预防和治疗的认识。

神经病学疾病的感染与炎症关系研究

神经病学疾病的感染与炎症关系研究 标题:神经病学疾病的感染与炎症关系研究 摘要: 神经病学疾病是指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大脑与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的一类疾病。近年来,研究表明感染和炎症在神经病学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角色。本论文将探讨感染与炎症与神经病学疾病的关系,并综述目前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感染与炎症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神经病学疾病的发病机制,包括免疫反应介导的病理改变、神经细胞的直接损伤、炎症介质的释放等。此外,神经病学疾病中的感染和炎症还可以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加剧疾病的进展。因此,对感染和炎症在神经病学疾病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感染,炎症,神经病学疾病,发病机制,治疗策略 引言: 神经病学疾病是一类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疾病,包括脑卒中、癫痫、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阿尔茨海默病和神经痛等。这些疾病造成了巨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尤其是在老年人中。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神经病学疾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传、环境因素和神经细胞功能异常等层面。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感染和炎症在神经病学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感染和炎症是机体对外界有害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通常由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等)感染引起。炎症反应包括免疫反应和非免疫反应,旨在清除病原微生物和修复组织损伤。 感染和炎症作为一个整体在神经病学疾病中的作用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到免疫反应、细胞信号传导、炎症介质等多个方面。本文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感染和炎症与神经病学疾病的关系:感染和炎症在神经病学疾病的发生中的作用、炎症对神经病学疾病的影响、感染

疯牛病研究报告

疯牛病研究报告 1. 引言 疯牛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本文将介绍疯牛病的原因、传播途径、症状以及针对该病的研究进展。 2. 原因 疯牛病的原因是一种称为特殊传染体(prion)的异常蛋白质的积累。这种异常蛋白质会导致牛脑组织中的细胞死亡,最终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的丧失。而这些异常蛋白质的形成与牛食用了含有感染疯牛病的牛骨髓、神经组织等动物源性蛋白质有关。 3. 传播途径 疯牛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其中,一种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食用感染疯牛病的动物源性蛋白质。此外,疯牛病也可以通过牛之间的直接接触传播,或者通过环境中的感染源传播。 4. 症状 疯牛病的症状通常在感染后的几年内才出现。初期症状包括行为异常、肌肉震颤、步态不稳等。随着疾病的进展,牛会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如行走困难、无法站立等。最终,患牛会因神经系统功能衰竭而死亡。 5. 预防与控制 为了预防和控制疯牛病的传播,许多国家和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禁止使用含有动物源性蛋白质的饲料,特别是牛骨髓和神经组织; •加强兽医监控,发现疾病病例后立即采取隔离措施; •加强屠宰场和食品加工厂的卫生管理,确保牛肉及其制品的安全。 6. 研究进展 在疯牛病的研究方面,科学家们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他们发现,通过改变动物饲养方式、筛选抗病毒基因等手段,可以降低疯牛病的发病率。此外,研究人员还在努力寻找治疗疯牛病的方法,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

7. 结论 疯牛病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对牛群的健康和人类的食品安全都构成了威胁。预防和控制疯牛病的传播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加强兽医监控、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以及加强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努力。希望未来能够找到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保障人类和牛群的健康与安全。 注意: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得作为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向相关专业机构咨询。

神经梅毒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神经梅毒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神经梅毒是梅毒病病程晚期时,病原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 的一种疾病。神经梅毒症状复杂多样,如失调性痴呆、视神经萎缩、共济失调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的 快速发展,针对神经梅毒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神经梅毒的发病机制涉及神经损伤、免疫反应及毒素作用等方面。针对神经损伤的理论,一般认为强烈的炎性反应和自身免疫导 致神经细胞和突触的损伤,而神经萎缩、炎性组织增生会导致神经 元的失去和变形,无法进行神经冲动的传递。此外,梅毒菌体内的 脂类、蛋白质等毒素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也可能对细胞和神经元产生 毒性作用,引起疾病的发生。 目前,神经梅毒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抗生素的使用来抑制梅毒细 菌的繁殖,避免梅毒与感染相关的症状发生,但是对于神经梅毒治 疗并不能取得完全的疗效,因此,相关的研究人员正在寻求更加有 效的治疗策略和方法。 在神经梅毒的治疗研究方面,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是基于神经干 细胞的治疗。研究发现,神经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以及自我更新的 能力,从而可以增加患者神经系统的再生和修复,促进损伤神经元 的再生,并且能够促进梅毒产生的自身免疫炎症的消退。 同时,通过基因技术的手段,诱导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胶质 细胞等多种细胞类型,并用这些细胞重新构建神经回路,从而达到

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失的效果。对于梅毒的自身免疫反应治疗,针 对T细胞、TGF-β等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等重要调节因子进行治疗,因此有望成为神经梅毒治疗的新突破口。 综上所述,神经梅毒的研究和治疗存在很多挑战和难点,但随 着现代神经科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神经梅毒的认识 和治疗方法正在不断改善和突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 找到更为有力的控制和治疗神经梅毒的方法和手段,为患者带去更 多的福音!

临床医学中的感染性疾病研究进展

临床医学中的感染性疾病研究进展近年来,感染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更好地应对感染性疾病的挑战,临床医学界不断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探索新的治疗方案和防控策略。本文将介绍一些在感染性疾病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以期增加人们对这一领域的了解,提高对感染性疾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一、感染性疾病概述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水源传播等途径传染给人们,并使人体发生感染性病变,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二、感染性疾病研究进展 1. 病原体筛查与鉴定技术的进步 随着生物学研究技术的飞速发展,病原体的筛查与鉴定技术已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传统的细菌培养和荧光PCR等方法在病原体鉴定中逐渐被新的高通量技术所取代,如基因芯片、下一代测序等。这些新技术能够更快、更准确地确定感染疾病的病原体,有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抗感染药物研发的突破

由于抗生素滥用和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增加,治疗感染性疾病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研发新型的抗感染药物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很多有望改变抗感染治疗格局的新型药物相继问世。例如,克百莫星是一种新型的抗生素,对耐药菌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也为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3. 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对于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疫苗的研发无疑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近年来,疫苗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在感染性疾病的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人乳头瘤病毒 (HPV) 疫苗的研发使得宫颈癌的预防取得了重大突破。此外,全球流行病监测和分子流行病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4. 免疫疗法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免疫疗法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近年来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免疫疗法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对抗病原体的能力,从而实现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例如,通过干扰素的治疗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改善患者的病情。 5. 感染性疾病的精准医学研究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感染性疾病的个体化治疗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根据个体的基因型、表型、环境因素等特征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例如,根据HBV基

神经内科患者的感染原因及对策分析

神经内科患者的感染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神经内科患者的感染是目前常见的疾病。为此,本文介绍了患者的易感染部位,分析了神经内科患者的感染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关键词】神经内科;感染 神经内科患者的感染是评价医院医疗管理水平和医疗护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患者的各项感染检测中,神经内科患者的感染的比例很高。这样,患者感染不仅造成医院资源的浪费,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并且由于使用过多的抗生素,造成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因此,加强神经内科患者的感染的监控和防治是医院管理的工作的重点之一。 1.神经内科患者易感染的部位 调查2008年1月——2009年12月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500例,其中发生医院感染的125例,医院感染例次140例,感染诊断标准符合国家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制定的标准。从数据可以看出,我院神经内科患者发生感染的比例较高,因此,有必要加强研究并进行积极的治疗。 通过上述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神经内科患者感染发病的部位呼吸系统55例,占44%;泌尿道21例,占16.8%;消化系统15例,占12%;皮肤软组织9例,占7.2%;肺部感染10例,占8%;胃肠道8例,占6.4%;褥疮7例,占5.6%。由此可见,呼吸系统感染的比例最大,泌尿道次之,褥疮相对较少,(如下表): 各部位感染及构成比 感染部位人数构成比 呼吸系统5544% 泌尿道2116.8% 消化系统1512% 皮肤软组织97.2% 肺部感染108% 肠胃道86.4% 褥疮75.6%

2.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例说明神经内科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呼吸系统感染的比例较高,占44%。呼吸系统感染的常见因素包括以下几类:①致病菌逆行感染:主要是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在口腔和咽部的细菌通过鼻导管误吸导致下呼吸系统感染。②病房通风不良、探视人员较多等因素导致病房悬浮致病菌较多,大大增加了呼吸系统感染的机会。③患者间的交叉感染,主要是细菌可以通过患者的咳嗽或者喷嚏,以飞沫的形式传播引起感染。④正常菌群失调,主要是由于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患者体内的正常菌群减少,耐药菌株增加,从而导致呼吸系统感染。⑤侵袭性操作:主要是因为侵袭性诊治技术操作破坏了患者机体的防御屏障,给病原菌均进入机体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总之,引起神经内科患者感染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医护人员素质不高,无菌观念不强。很多医护人员不严格遵守无菌技术的操作规则,没有做到一患一洗手。②病房环境。病房的卫生没有按规定执行,导致空气湿度没有达到要求。除此之外,病房管理部严格,探视人员进出频繁,这样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③抗生素大量使用。大量使用抗生素,使患者产生了药物的依赖性和抗药性,导致患者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加重了感染症状。 3.神经内科患者感染的防治对策 神经内科患者感染可以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外源性病菌主要是来自住院患者、医务人员及陪伴家属等的交叉感染以及侵袭性导管植入等;而内源性感染的病原菌则来自患者自身的正常菌群或外来定植菌,因此,只要患者免疫力功能下降,内外环境失衡或者发生细菌移植时,就有可能神经内科病人的感染。所以,我们应该才内外两个方面来考虑神经内科患者感染的防治对策。 3.1 加强病房的管理,提高病房的管理水平。为了防止因环境问题而引起的交叉感染,就必要保证病房环境的清洁,为此就必须制定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除此之外,还必须严格规定医护人员在诊治患者前后要洗手,按消毒隔离规定规范操作。同时,也要提高病房配置设备的水平,例如,病房应该配备紫外线灯、消毒液、呼吸治疗设备等。通过以上方面来提高病房的环境质量水平,减少神经内科患者感染的可能性。 3.2 加强对患者的诊治。对长期卧床、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的神经内科患者应该定期观察,并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加强对其肺部和皮肤的治疗和护理,对昏迷患者应定时翻身拍背,保持床褥的清洁及干燥柔软,预防坠积性肺炎和压疮的形成;②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通过深呼吸、咳嗽、胸部叩击或震颤体位引流等方法来帮助患者排痰;③对意识不清的患者,床边要备好吸引器以及气管切开包,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手术。在气管切开并同试堵管期间,密切观察病人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判断堵管是否适应;通过血氧饱和度仪的监测,若发现血样饱和度降低,提示呼吸道梗阻,必须彻底吸痰、雾化吸入及时消除口腔及上呼吸道分泌物,吸痰的时间长短应根据血氧饱和度变化而定,不宜超过15s,同时注意观察有呼吸节律、频率、幅度的变化。

免疫系统与神经传递研究

免疫系统与神经传递研究 免疫系统与神经传递是两个生理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免疫系统负责保护机体免受外界病原体侵袭,而神经传递则负责传递信息,控制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虽然它们在功能上看似完全独立,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免疫系统和神经传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相互影响。 传统上,免疫系统被认为是由免疫细胞(如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组成的。当病原体侵入机体时,免疫系统会释放细胞因子来激活免疫细胞,从而引发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以摧毁病原体。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神经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肽和神经递质与免疫系统进行沟通。其中,神经肽是一种由神经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多肽分子,如神经激肽Y和亮氨酸神经肽等。这些神经肽可以与免疫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从而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此外,神经递质也可以通过神经突触与免疫系统发生直接联系。例如,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在免疫细胞上表达的乙酰胆碱受体可以被乙酰胆碱激活,并影响免疫反应。 除了神经递质和神经肽的作用外,神经系统还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交感神经与炎症反应相关,可以增加炎症细胞如单核细胞的活性,促进炎症介质的释放。而副交感神经则与炎症抑制有关,可以减少炎症细胞的活性,降低炎症介质的产生。这种神经系统对免疫系统的调节可以通过对炎症反应的调控来实现。

此外,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还可通过压力反应和情绪状态来实现。当人体遭受到压力时,神经系统会释放压力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些压力激素可以影响免疫系统,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使人体更容易受到感染。同时,情绪状态也可以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一些研究发现,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而消极的情绪则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综上所述,免疫系统与神经传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相互影响。神经系统通过神经肽、神经递质以及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等多种途径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此外,压力反应和情绪状态也可以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深入研究免疫系统与神经传递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于开发新的免疫调节治疗策略以及改善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功能失调相关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免疫系统与神经传递:两个复杂系统的相互作用 免疫系统和神经传递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生理系统。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的侵袭,而神经传递负责信息传递和调控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尽管它们似乎在功能上是相互独立的,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免疫系统和神经传递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传统上,免疫系统被认为是由免疫细胞组成的,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会释放细胞因子来激活免疫细胞,从而引发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以消灭病原体。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神经系

支原体感染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

支原体感染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 在近几年的医学研究中,科学家发现支原体感染与中枢神经系统疾 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支原体是一类细菌,可以感染人体呼吸道、 生殖系统等部位,引起多种疾病。本文将探讨支原体感染与中枢神经 系统疾病的关系,并介绍相关的研究成果和治疗方法。 一、支原体感染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联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支原体感染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之 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支原体通过呼吸道和血液传播,可以进入中枢神 经系统,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一些研究表明,支原体感染与 多发性硬化症、脑膜炎和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之间存在相关性。 二、支原体感染与多发性硬化症的关系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 疾病。有研究发现,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体内支原体的感染率较正常人高。支原体感染可能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损伤血脑屏障等途径,导致 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病和进展。研究还发现,抗生素治疗可以减少支原 体感染与多发性硬化症的相关性,为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 思路。 三、支原体感染与脑膜炎的关系 脑膜炎是由细菌、病毒或其他感染性病原体引起的脑膜和脊髓脑脊 液的炎症反应。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病原体,可以引起脑膜炎的发生。一些研究发现,在脑膜炎患者中,支原体的感染率较高,尤其是儿童

和免疫功能较弱的个体。因此,在疑似脑膜炎的患者中,及时诊断和 治疗支原体感染至关重要,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四、支原体感染与帕金森病的关系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特征为运动障碍和肌 肉僵硬。最近的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中存在支原体感染的高发率。支原体感染可能通过诱导神经元损伤、慢性炎症反应等机制,导致帕 金森病的发病。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对支原体感染也具有一定的抑制 作用,为未来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五、支原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历采集、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常 用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病原体标本的培养、PCR技术和血清学检测。针 对支原体感染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剂等药 物治疗。然而,由于支原体的耐药性和易复发性,治疗过程中需要综 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耐药性等因素。 六、预防支原体感染的措施 为了预防支原体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人们可以采取以 下预防措施。首先,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病 原体是预防感染的基本步骤。其次,加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方 式和饮食习惯,可以有效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另外,及时接种疫苗也 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

CT联合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价值分析

CT联合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的临床价值分析 中枢神经系统对于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的侵犯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但却无法彻底免疫,仍然会诱发感染性疾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引起的后果较为严重,所以及早治疗成为阻断病情进一步恶化、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之所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金标准”,可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但该诊断方式属于有创性检查,无法在临床诊断工作中广泛推广使用。所以探寻一种操作简便、无创无痛、结果真实可靠的诊断手段成为当务之急。鉴于此,本次研究围绕CT、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价值展开分析,现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25~60岁,平均(42.23±1.07)岁;病程时间15 d~3个月,平均(1.24±0.22)个月。症状表现:发热20例,意识障碍17例,脑膜刺激征8例,局限性神经损害体征5例。纳入标准:

(1)脑脊液病细胞学检查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2)临床依从性好者;(3)未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者。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全身严重器质性疾病者;(2)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患者;(3)不同意此次研究方案者。 1.2 方法 脑脊液病细胞学检查:由5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腰椎处实施穿刺,采集脑脊液后利用玻片离心法收集到脑脊液细胞后实施瑞姬氏染色,于光镜下读取结果。 CT诊断:采用美国GR公司生产的64排128层Lightspeed Plus多层螺旋CT实施诊断,协助中樞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仰卧于扫描床后由诊断人员进行横断位扫描,以听眦线作为扫描基线,层厚8 mm、层距10 mm、间隔时间3 s,持续检查10层。随后经由其肘部静脉注入100 ml碘海醇后予以增强扫描。 磁共振诊断: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M Avanto 1.5T Verio 3T磁共振成像仪实施磁共振诊断,扫描参数设定如下:层厚5 mm、层距2 mm,经由颅脑底部向顶部方向扫描,供给扫描20层。之后实施T1WI、T2WI、DARK-Fluid序列、矢状位T1WI 扫描,视患者实际情况增加冠状位T2WI、矢状位T2WI扫描。之后同样经由肘部静脉注入20 ml钆喷酸葡胺注射液实施增强扫描。 CT联合磁共振诊断:视情况可首先做CT或者是磁共振检

神经系统疾病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神经系统疾病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近年来,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渐攀升,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统的治疗方法虽然可以缓解症状,但在疾病的根本治疗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而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将围绕神经系统疾病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展开深入探讨。 一、免疫治疗的基本原理 免疫治疗是通过调整机体免疫系统,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免疫治疗具有针对性强、副作用小等优势。其基本原理为增强机体对病原体的免疫力,同时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受损。目前,主要的免疫治疗手段包括细胞免疫治疗、抗体免疫治疗和细胞因子治疗。 二、神经系统疾病的免疫治疗应用 1. 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以脱髓鞘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过去,MS的治疗主要以免疫抑制剂为主,但长期应用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而近年来,免疫调节剂的应用为MS的治疗带来了新

的突破。在免疫治疗中,干细胞移植、抗CD20单克隆抗体等方 法被广泛应用于MS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 自身免疫性脑炎是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一类脑炎疾病。传统 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免疫抑制剂为主,但疗效不稳定且副作用较大。近年来,针对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脑炎,采用抗体免疫治 疗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例如,通过使用抗细胞膜抗体(NMDAR抗体、VGKC复合体抗体)清除抗体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3. 脑肿瘤治疗 传统的脑肿瘤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然而, 这些治疗方法具有创伤性大、副作用明显等缺点。而免疫治疗可 以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发起的攻击,实现抗肿瘤效果。例如,采用抗PD-1/PD-L1抗体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攻击 的免疫逃逸机制,促进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 4.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新冠病毒感染的神经系统表现(综述)(一)脑炎与脑病

新冠病毒感染的神经系统表现(综述)(一)脑炎与脑病 1.新冠病毒及感染机制 SARS-CoV-2是一组有包膜的单链 RNA 病毒。SARS-CoV-2在S 蛋白和跨膜蛋白丝氨酸蛋白酶2(TMPRSS2)存在下可感染表达ACE2受体的靶细胞。研究发现ACE2受体广泛存在于肺泡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神经元,神经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新冠病毒可能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进入神经系统:(1)血行-血脑屏障迁移途径:病毒感染血管内皮细胞并穿越血脑屏障并且可以启动全身性炎症反应破坏血脑屏障(2)经嗅神经途径传(3)突触连接途径。[1] 2.新冠病毒感染的神经系统症状 新冠病毒感染神经系统表现可分为3类:中枢神经症状、周围神经症状、骨骼肌症状。 3.新冠感染相关脑炎/脑膜炎 3.1概述 新冠感染相关脑炎可分为病原体相关性脑炎和副感染性脑炎,后者包括感染中毒性或感染后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脑炎。 3.2病原体相关性脑炎/脑膜炎 3.2.1发病机制 北京地坛医院团队通过基因组测序证实了SARS-CoV-2感染者脑脊液中SARS-CoV-2阳性,从而证实了病毒性脑炎。卞修武等对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尸检的新冠病毒患者各脑区检查发现脑组织有明显的血管炎、血管源性脑水肿,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免疫染色可见病毒蛋白阳性。[2] 3.2.2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 2020年一项纳入901名有神经系统表现新冠病毒患者的系统综述报告脑炎比例为0.9%,另一项2021年荟萃分析计算得出重症患者发病率较高为6.7%。少数病例报道脑膜炎或脑炎可能是新冠病毒患者初始症状。患者中可存在细菌-病毒共感染,通常是脑膜炎奈瑟球菌。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2021新进展,一文盘点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2021新进展,一文盘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CNS感染的特点、诊断与治疗,听听专家怎么说? 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疑难的危重病。全球范围内,脑(膜)炎患者每年超过3000万,脑(膜)炎的致残率及致死率都比较高。未得到明确诊断和规范的治疗是致死的主要原因,迫切地需要精准医学。 2021年,CNS感染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为此,我们邀请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科、神经感染亚专科的彭福华教授为大家带来2021年CNS感染疾病领域新进展的解读和总结(视频回放在文末)。 3个问题 首先,彭福华教授向大家提出了几个问题: 问题一:为什么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感染与CNS感染病原体是一样的,预后相差如此之大?(感染部位不同) 问题二:CNS感染病原体清除了,症状和体征为什么没有好转?

(致病机制不同?) 问题三: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感染与CNS感染治疗思路是不是一样?(不同的) 前面我们提到,未得到明确诊断和规范的治疗是致死的主要原因,精准医学是解决的根本,“精准”二字从何体现呢?精准诊断+精准治疗是较为直观的。 CNS感染的精准诊断:传统的病原微生物检测主要手段+新生诊断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 CNS感染的精准治疗:在充分了解发病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各种病原感染、感染后和引起并发症的分型分期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是减少致死和致残率的关键。 CNS感染与免疫 (一)新冠病毒与免疫 有研究发现,近期流行的新冠肺炎,会引起CNS感染,但,是直接引起CNS感染还是借由免疫来引起尚不确定,如果是直接侵入CNS,那么目前可能是缺乏重视的。 (二)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与自身免疫性脑炎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所引发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日益受到关注,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神经元后神经元裂解释放抗原引起免疫反应有关。这种继发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容易与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相混淆,延误治疗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不良。 另外,对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和自身免疫性脑炎,早在2018年Lancet Neurology就有发表大型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超过1/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