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舞龙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76 MB
- 文档页数:32
目录•课程背景与目标•教学内容与计划安排•舞龙文化传承价值挖掘•学员心得体会分享环节•教师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附件:相关资源推荐和下载链接课程背景与目标0102 03舞龙运动的起源与发展介绍舞龙运动的起源、历史演变和现代发展。
舞龙运动的文化内涵阐述舞龙运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以及其所承载的民俗信仰和节庆文化。
舞龙运动的基本形式与特点介绍舞龙运动的基本动作、套路和表演形式,以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征。
舞龙运动简介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舞龙运动的基本动作、套路和表演技巧,了解舞龙运动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学员的舞龙运动技能和表演水平,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员对舞龙运动的热爱和兴趣,增强学员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传承意识。
03学员文化背景与兴趣爱好了解学员的文化背景、家庭环境和兴趣爱好,为教学提供文化支持和情感交流。
01学员年龄与性别分布分析学员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针对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学员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策略。
02学员身体素质与运动经验评估学员的身体素质、柔韧性和协调性,了解学员的运动经验和技能水平,为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学员基础及特点分析ABDC示范教学法通过教练的示范动作和讲解,使学员直观地了解舞龙运动的基本动作和表演技巧。
分解教学法将复杂的舞龙动作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步骤,逐步引导学员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和节奏韵律。
情境教学法创设具有民俗文化氛围的教学情境,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员进行分组合作练习,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教学内容与计划安排掌握龙身起伏的节奏和幅度,保持龙身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龙身起伏步法配合舞龙器械握持学习基本步法,如行步、跑步、跳跃等,与龙身动作相协调。
正确握持舞龙器械,如龙珠、龙头、龙身等,保持稳定的舞姿。
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舞龙》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体育活动教材第四章《团队协作与民族传统体育》,详细内容为舞龙运动的基本技巧和团队协作训练。
主要围绕舞龙的基本步伐、动作要领、团队配合等方面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舞龙的基本步伐和动作要领,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3. 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舞龙动作的连贯性和团队协作的默契配合。
重点:舞龙的基本步伐、动作要领和团队协作训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舞龙道具、音乐播放设备、计时器。
2. 学具:运动服、运动鞋、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观看舞龙表演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舞龙的动作和团队配合。
讲解舞龙的历史背景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技巧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舞龙的基本步伐和动作要领,学生跟随练习。
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个舞龙动作,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4. 随堂练习(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舞龙动作的连贯性练习,提高动作熟练度。
设置团队协作任务,培养学生的默契配合。
5. 团队协作训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舞龙表演,教师评价并指导。
6. 放松活动(5分钟)学生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放松身心。
六、板书设计1. 课程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舞龙》2. 教学内容:舞龙基本技巧与团队协作训练3. 教学目标:掌握舞龙基本步伐和动作要领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激发民族传统体育兴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编排一段舞龙表演。
2. 答案:学生需提交表演视频,要求动作规范、团队配合默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舞龙比赛,提高竞技水平,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体育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3. 团队协作训练的实施4. 作业设计的要求与评价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在于舞龙的基本步伐、动作要领和团队协作训练。
中班户外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舞龙》中班户外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舞龙》精选4篇(一)一、中班户外游戏详案《舞龙》1.活动目标:(1)培养中班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2)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3)提高幼儿的空间感知和观察能力;(4)增进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2.活动准备:(1)准备一条约3-4米长的彩色布条作为龙身;(2)每个幼儿准备一只小手巾作为鳞片;(3)教师准备一把小号喇叭;(4)选择一个宽敞的场地,准备好音乐设备。
3.活动过程:(1)介绍活动内容,让幼儿了解舞龙的起源和意义;(2)组织幼儿排成一列,每人手持一只小手巾;(3)教师持喇叭起舞龙指挥,激活音乐开始;(4)幼儿按照指挥的节奏和动作,摇动手巾模仿舞龙;(5)增加难度,幼儿可以尝试随着音乐改变舞龙的形状和动作;(6)结束时,教师停止音乐,幼儿停止舞动。
4.活动延伸:(1)幼儿分组进行舞龙比拼,看哪个组的表演更优秀;(2)放置障碍物,增加舞龙难度,培养幼儿的灵活应变能力;(3)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舞龙需要合作和配合?舞龙的好处是什么?二、教学反思《舞龙》本次教学活动让中班幼儿在户外一展身手,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也锻炼了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通过模仿舞龙的动作,幼儿提高了空间感知和观察能力,增进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按照指挥的节奏和动作摇动手巾,模仿舞龙,表现出了良好的动作协调能力。
同时,教师通过停止音乐来指示幼儿停止舞动,培养了他们的听觉反应和执行能力。
在延伸活动中,幼儿分组进行舞龙比拼,激发了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引导幼儿讨论舞龙需要合作和配合的原因,让他们深入理解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意识到舞龙带来的快乐和好处。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在户外积极参与,得到了身体锻炼和团队协作的体验,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指挥能力和引导能力,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舞龙》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舞龙的起源和发展,知道舞龙是中国的传统民俗活动。
2. 学习舞龙的基本动作和节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3. 通过舞龙活动,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舞龙的起源和发展2. 舞龙的基本动作:龙头摇摆、龙身弯动、龙尾摆动3. 舞龙的节奏:慢速、快速、暂停4. 舞龙的音乐:选择一首适合舞龙的欢快音乐三、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音乐、舞龙道具(龙头、龙身、龙尾)2. 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场地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舞龙的起源和发展,引发幼儿的兴趣。
2. 基本动作教学:教师示范龙头、龙身、龙尾的基本动作,幼儿跟随教师学习。
3. 节奏教学:教师示范慢速、快速、暂停的节奏,幼儿跟随教师学习。
4. 音乐配合:选择一首适合舞龙的欢快音乐,幼儿在音乐伴奏下进行舞龙练习。
5. 团队协作:分组进行舞龙练习,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6. 展示:每组幼儿进行舞龙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舞龙基本动作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幼儿在舞龙过程中的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收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六、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的舞龙团队进行表演,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舞龙的魅力。
2. 组织幼儿参观博物馆,了解舞龙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 开展舞龙主题的创作活动,如画舞龙、制作舞龙道具等。
七、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舞龙过程中穿戴安全,避免道具伤人。
2. 教师应在场监督,确保幼儿在舞龙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
3. 提醒幼儿在舞龙过程中注意周围环境,避免碰撞。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舞龙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2. 鼓励家长参与舞龙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共同传承民间文化。
3. 定期组织舞龙比赛,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九、教学资源1. 图片:舞龙起源和发展、舞龙基本动作、舞龙节奏等。
幼儿园大班健康优秀教案《舞龙》含反思教案:《舞龙》一、教学内容1. 教材:《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五章第二节。
2. 内容:学习舞龙的基本动作和节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舞龙的基本动作和节奏,掌握舞龙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熟练掌握舞龙的动作和节奏,能够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龙珠、龙旗、龙头、龙尾等。
2. 学具:幼儿舞蹈鞋、音乐播放设备等。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1.1 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1.2 学生自由活动,充分活动身体的各个关节。
2. 基本动作学习(10分钟)2.1 教师向学生介绍舞龙的基本动作,如跨步、转身、挥旗等。
2.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基本动作,教师逐一纠正学生的动作。
3. 团队配合练习(10分钟)3.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四人,分别扮演龙头、龙身、龙旗、龙尾。
3.2 各小组按照指定的路线进行舞龙练习,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节奏和配合。
4. 完整舞龙表演(5分钟)4.1 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进行完整的舞龙表演。
4.2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 结束活动(5分钟)5.1 学生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缓解肌肉紧张。
六、板书设计1. 舞龙基本动作跨步转身挥旗2. 团队合作精神协调配合互相鼓励共同进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描述舞龙的基本动作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答案:舞龙的基本动作有跨步、转身、挥旗等。
团队合作精神体现在协调配合、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等方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教学活动的效果,针对学生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可以在家与家长一起练习舞龙动作,增进亲子关系。
舞龙教案课程全完整版教案:舞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舞龙这一传统体育活动。
教材中介绍了舞龙的起源、发展以及基本的舞龙动作和技巧。
内容包括:1. 舞龙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舞龙的基本动作:盘、旋、翻、跃3. 舞龙的表演技巧:协调、节奏、力度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舞龙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感受舞龙文化的魅力。
2. 学生能够掌握舞龙的基本动作和表演技巧,提高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3. 通过舞龙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舞龙的基本动作和表演技巧难点:舞龙的协调性和节奏感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录音机、舞龙道具学具:笔记本、笔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舞龙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舞龙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讲解:讲解舞龙的基本动作和表演技巧,示范动作,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
3.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表演: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摩,老师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舞龙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舞龙的基本动作:盘、旋、翻、跃3. 舞龙的表演技巧:协调、节奏、力度七、作业设计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舞龙在不同地区的特色和习俗。
答案:略2. 结合本节课所学,编写一段舞龙表演的剧本。
答案:略3. 家庭作业:观看舞龙表演视频,记录下自己喜欢的动作和技巧,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舞龙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有了基本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舞龙的基本动作和表演技巧。
但在协调性和节奏感方面,部分学生还需要加强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调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舞龙水平。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自发组织舞龙队,参加校内外比赛和表演活动,将舞龙文化传承下去。
同时,可以邀请专业舞龙老师进行指导,提高舞龙教学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舞龙这一传统体育活动。
教材中介绍了舞龙的起源、发展以及基本的舞龙动作和技巧。
第1次课教师: 项目: 舞龙 周次:时间:年月日— 月 日1、认识本学期的授课内容,以及课教 1、介绍本学期的授课内容, 课堂授课要求,堂要求、考试方法标准。
使学生对考试方法及标准。
教学本学期学习有一个大体认识。
2、简介舞龙舞狮的形式内容。
学内2、认识舞龙舞狮的形式内容,对舞3、身体素质恢复练习。
任容龙舞狮有一个认识。
4、舞龙专项素质练习。
务3、恢复身体素质,调整身体状态。
4、掌握认识基本技术。
部 时 内容组织教法备分 间 注一、老例授课1、 排队会集2、 清点人数3、 师生问好4、介绍本学期的授课内容, 课堂授课 要求,考试方法及标准。
上课基本要求 1、上课的请假制度; 2、上课的衣饰要求; 3、上课的见习制度一、组织:老例队型开10始分 部钟分教法:教师口令指挥,学生集体练 习。
第一次课,主要目的是使学生 认识本学期的内容,并熟知课堂常规。
有一个优异的开始。
部时内容组织教法备分间注一、组织:集体练习一、准备活动1、慢跑400 米准15 备分部钟分2、徒手操(1)头部运动4×8拍(2)扩胸运动4×8拍(3)腰部运动4×8拍(4)全身运动4×8拍(5)弓步压腿4×8拍教法:教师口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6)仆步压腿4×8拍示范讲解动作,应达到的幅度收效,(7)腕膝踝运动4×8拍以及常出错误动作。
口令指挥,学生集体练习。
一、身体素质恢复练习一、 1、组织:分组配合练习1、柔韧素质练习××××××(1)全身的伸展练习4×8拍( 3 组)××××××(2)同学两人之间相互双手塌肩做压教法:教师示范讲解动作的要求、肩运动 4×8拍( 3 组)练习方法以及易反错误。
两人一组,(3)弯腰,侧腰练习 4×8拍( 3 组)进行配合交换练习。
2024年幼儿园中班户外游戏教案《舞龙》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幼儿将能够: - 认识舞龙活动并了解其中的文化背景 - 提升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 锻炼身体协调和灵活性教学准备•舞龙道具•外场地的准备•舞龙活动流程设计•音乐播放设备教学步骤1. 介绍舞龙活动在户外场地集合,教师向幼儿们介绍舞龙这一传统文化活动,并讲述一些舞龙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分组和分工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名指导老师。
在每个小组中,分配好不同的角色:舞龙者、执龙者、音乐播放者等,让幼儿们了解各自的任务。
3. 练习动作指导老师带领幼儿们练习舞龙的各种动作,包括龙头的运动、龙身的摆动等,确保他们能够流畅地完成舞龙动作。
4. 组织展示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舞龙表演,其他小组员工为观众,可以为表演者鼓掌加油。
5. 回顾总结结束舞龙表演后,教师和幼儿们一起回顾整个活动过程,讨论他们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以及活动中体会到的乐趣。
教学效果评估观察表现教师在活动中观察幼儿们的表现,包括对舞龙动作的掌握程度、在团队合作中展现的角色扮演和沟通能力等。
反馈问答在活动结束后,可以向幼儿提出一些问题,了解他们对舞龙活动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对自己表现的评价。
注意事项•确保安全:在户外活动中要注意幼儿们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鼓励表现:无论幼儿们的表现如何,都要给予鼓励和肯定,让他们从中得到成就感。
•尊重个性:每个幼儿在表演中有不同的特长和表现方式,教师要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关注他们的成长。
通过这个舞龙活动,幼儿们不仅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表现能力,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体验和机会。
大班体育活动《舞龙》教案一、活动目标1.学习舞龙的基本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体验舞龙的乐趣,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活动重难点重点:学习舞龙的基本动作,掌握团队协作。
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三、活动准备1.舞龙道具:彩龙、龙珠。
2.音乐:喜庆的音乐。
3.安全提示:注意舞龙时的安全,避免碰撞。
四、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充分活动身体。
2.引导幼儿关注舞龙道具,激发兴趣。
(二)基本动作学习1.教师示范舞龙的基本动作,如:龙珠的滚动、彩龙的盘旋、翻滚等。
2.幼儿跟随教师学习基本动作,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3.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团队协作练习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配备一名队长。
2.队长负责组织队员练习舞龙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3.各小组进行舞龙表演,评选出最佳团队。
(四)舞龙表演1.教师组织全体幼儿进行舞龙表演。
2.按照音乐节奏,进行舞龙表演,注意队形变化。
3.表演结束后,教师给予鼓励和表扬。
2.鼓励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
3.提醒幼儿注意舞龙时的安全。
五、活动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舞龙道具的制作过程,了解传统文化。
2.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舞龙的经历,增进亲子关系。
3.鼓励幼儿参加社区舞龙活动,体验民间艺术的魅力。
一、活动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充分活动身体。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舞龙,要做好热身运动,大家一起来活动活动吧!2.引导幼儿关注舞龙道具,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这是我们的舞龙道具,有彩龙和龙珠,它们都非常漂亮,我们一起来玩吧!二、基本动作学习1.教师示范舞龙的基本动作,如:龙珠的滚动、彩龙的盘旋、翻滚等。
师:现在我来给大家示范一下舞龙的基本动作,是龙珠的滚动,大家看好了哦!2.幼儿跟随教师学习基本动作,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师:好,现在请大家跟着我一起来做这些动作,注意要保持队形,动作要连贯哦!3.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园大班安康教案《舞龙》〔通用15篇〕幼儿园大班安康教案《舞龙》〔通用15篇〕幼儿园大班安康教案《舞龙》篇1活动目的:1、通过多人配合创编各种舞龙的方法,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才能。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对民间舞龙活动的兴趣,体验舞龙的快乐。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响才能,锻炼他们的个人才能。
4、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安康。
5、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活动重点难点:1、重点:可以跟随音乐熟悉舞龙动作。
2、难点:龙头、龙身、龙尾在跑动的过程中动作协调一致。
活动准备:人手一面做操红旗、舞龙视频、自制成龙一条。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出示舞龙的视频画面,引起幼儿的兴趣。
他们在干什么?我们在过年的时候,总会在电视里看到好多人兴高采烈舞龙、舞狮,今天我们也来学学舞龙。
(进展热身活动,活动一下。
)二、学习舞龙,主动合作1、小朋友自己学一学舞龙的动作(幼儿自由练习)2、老师示范:舞龙有很多种,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下“蟠龙出海”。
老师先做一遍。
讲解动作,手上动作:双手伸平,先向左,左手在上向上伸直,换右手在上伸直,向右伸平。
幼儿自由练习,老师巡视纠正动作。
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3、幼儿人手一面做操红旗,手拿红旗自由组队进展练习。
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纠正动作。
)4、老师小结幼儿刚刚舞龙情况,并请各组舞给老师看。
三、激发思维,开拓创新:小朋友想到的舞龙动作还有那些?(幼儿积极表演,师幼共同总结)摇头摆尾(左右摆臂、上下抖动、后面的人紧跟着龙头做动作彩龙旋转)灵龙戏珠(龙头跟着彩球灵敏运动,后面的人跟着龙头运动)首尾合一(龙头与龙尾连接在一起围成圆圈状)等等四、稳固练习,不断进步1、师幼第二次舞龙,要求是听着《金蛇狂舞》的背景音乐舞。
2、师幼第三次舞龙,手拿成龙舞,老师拿彩球,带着幼儿听着歌曲《金蛇狂舞》表演数次。
五、活动完毕,幼儿做放松运动幼儿园大班安康教案《舞龙》篇2活动目的1、能随音乐节奏,手、脚、眼协调的进展舞龙动作的表演。
舞龙教案设计参考(通用7篇)舞龙教案设计参考 1活动目标:1、能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了解aba的音乐结构形式。
2、学习舞龙的动作,根据音乐尝试创编龙翻身、点头、摆尾等动作。
3、鼓励幼儿合作进行游戏,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根据音乐的变化启发幼儿表现出龙的动作,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喜庆的'气氛。
活动难点:舞龙是一项团结合作的活动,在活动中组织幼儿团结一致完成舞龙将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活动准备:1、乐曲《金蛇狂舞》,舞龙的视频。
2、舞龙道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一、感受音乐旋律,体验欢快的情绪。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曲子,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听音乐)2、师:这首曲子好听吗?听了这首曲子你的心情怎样?(高兴、开心)那你在高兴的时候会怎么做?(笑、唱歌、跳舞)张老师也特别喜欢这段音乐,听了这段音乐我想跳舞,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跳舞吗?(和孩子一起跳舞)3、引导孩子感知因音乐aba的结构。
师:在这段音乐中还藏着一个秘密。
启发幼儿找出音乐aba的结构形式。
二、学习舞龙的动作1、看舞龙视频。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里的叔叔他们在高兴的时候在干嘛。
2、看完视频后老师启发幼儿创编舞龙的动作。
师:这些叔叔在干嘛呀?(舞龙)对了,原来在最开心、最快乐的时候大人们还会来舞龙,你刚在仔细看叔叔是怎么舞龙的啊?(强调龙珠的作用,幼儿创编舞龙的动作)你们想不想舞龙啊!(分发道具)3、幼儿跟着音乐练习舞龙的动作。
师:你们的舞龙动作可真棒,我们可不可以跟着刚才那段音乐一起来试试呢。
(跟着龙珠做动作)三、幼儿合作舞龙,体验合作的快乐。
师:视频里的叔叔舞的是一天好长好长的龙啊,你们羡慕吗?第一遍舞龙会出现一些状况,告诉孩子们舞龙是一个团结合作的活动,所有的动作大家要一起做,这样才能把龙舞的好看。
让幼儿跟着音乐再试一遍。
舞龙教案设计参考 2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舞龙的起源和文化意义。
《舞龙》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舞龙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艺术素养。
3. 通过对舞龙的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舞龙的历史起源和发展2. 舞龙的道具、动作和表演技巧3. 舞龙的基本动作练习4. 舞龙表演实践5. 舞龙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舞龙的基本动作和表演技巧,了解舞龙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舞龙动作的协调性和表演的感染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舞龙的历史起源、发展和文化内涵。
2.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舞龙动作,引导学生模仿。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舞龙表演,提高实践能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舞龙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舞龙的历史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舞龙的基本动作和表演技巧,引导学生理解舞龙的文化内涵。
3. 示范: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舞龙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舞龙基本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5. 表演:学生进行舞龙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6. 总结:教师点评学生表现,强调舞龙的精神内涵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7. 拓展:引导学生探讨舞龙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提出改进和创新的建议。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舞龙动作的掌握程度:观察学生在练习和表演过程中,是否能够准确地完成舞龙的基本动作。
2. 学生舞龙表演的协调性:评估学生在舞龙表演中的动作协调性、节奏感和团队配合程度。
3. 学生对舞龙文化内涵的理解:通过讨论、问答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舞龙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4.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观察学生在舞龙练习和表演过程中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八、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舞龙的历史起源、发展、基本动作和表演技巧等内容。
《舞龙》教案优秀5篇《舞龙》教案篇一舞龙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庆祝活动,每逢春节期间,老百姓自发组织的舞龙的比赛深受人们,特别是小朋友们的喜爱。
于是,我发动幼儿一起制作“龙”,并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简单了解舞龙的风俗,激发幼儿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兴趣。
2、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龙身,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让幼儿体验舞龙的乐趣,感受舞龙的热闹气氛,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舞龙以及幼儿合作舞龙。
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各种纸盒、稻草、皱纹纸等手工材料若干。
2、舞龙的图片和舞龙的视频。
3、音乐《金蛇狂舞》。
活动过程(一)幼儿欣赏《金蛇狂舞》的音乐进入课题。
1、让幼儿欣赏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2、让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更深入了解音乐。
(二)出示舞龙的图片,幼儿欣赏。
1、师:听完音乐,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来欣赏了一些好看的图片,在看图片时,老师请小朋友们注意观察:图片里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你以前见过吗?什么时候见过?2、师简单介绍舞龙的习俗。
3、出示不同种类的舞龙图片。
(三)幼儿观看舞龙视频,感受舞龙的热闹气氛,并尝试模仿舞龙动作。
(四)动手操作:神气的龙1、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舞龙用的“道具龙”由哪几部分组成?(龙头、龙身、龙尾)2、教师出示事先做好的龙头,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收集的材料,激发幼儿的制作愿望。
3、鼓励幼儿动手制作简单的龙,教师参与指导。
(五)游戏:舞龙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并说一说自己见过的舞龙表演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四人一组,自由尝试合作协调走。
3、教师做舞龙人,请幼儿仔细观察教师手上的彩球,随彩球的位置高低来作出相应的动作。
如:彩球举得高,龙头就举得高;彩球放低,小朋友就蹲下来舞龙。
4、教师指导幼儿进行舞龙游戏。
引导幼儿根据彩球方向的变化,看信号舞龙。
5、请幼儿做舞龙人,分组游戏,教师提示“舞龙人”举彩球的动作。
《舞龙》教案(理论1)2011级社体《舞龙》普修教案2精神的象征。
中国是舞龙运动的发源地。
在中国的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单位和影响,上下数千年,龙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
千百年来,象征着吉祥喜庆、欢乐幸福的舞龙运动已经成为我国广大城乡喜庆佳节最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同时也是目前我国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增强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大众体育项目之一。
舞龙运动是指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具,随鼓乐伴奏,通过人体运动和姿势的变化,完成龙的游、穿、腾、跃、翻滚、戏、缠、组图造型等动作和套式,充分展示龙的精气、神、韵等内容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
二、舞龙器材介绍(一)场地与器材的规定竞赛场地为边长20m正方形平整场地(特殊情况,最小面积不得少于边长18m正方形),要求地面平整,清洁,场地边线宽0.05m,边线内沿为比赛场地。
边线周围至少有1米宽的无障碍区。
(二)器材1、龙珠球体直径0.33m至0.35m,杆高(含珠)不低于1.7m2、龙头龙头重量不得少于3kg。
龙头外形尺寸,宽不少于0.36m;高不少于0.6m;长不少于0.9m;杆高不低于1.25m。
龙头(含杆高)不低于1.85m。
3、龙身以九节布龙参赛,龙身为封闭式圆筒型,直径0.33m至0.35m,全长不少于18m,龙身杆高(含龙身直径)不低于1.6m,两杆之间距离大致相等。
四、龙体、龙尾、龙珠的重量不限制。
4、凡器材不符合规定者,不准参加比赛。
5、传统套路竞赛的参赛人数,少年组、儿童组竞赛器材,技能舞龙竞赛方式等有关事宜,由主办竞赛规程中明确。
采用互动教学形式:边问,边做,边提示加强舞龙学习的气氛组织与教法同上一、组织:△二、龙珠要求:1 、双眼注视龙珠,环视龙及周边情况变化。
2 、与龙头协调配合,保持 1 米左右距离。
3 、龙珠应不停的转动。
龙头要求:1 、紧随龙珠,与龙珠协调配合。
2 、刚劲有力,节奏分明。
3 、舞动时不能碰擦龙身及舞龙者。
第 1 次课教师: 项目: 舞龙周次:时间: 年月日—月日教学内容1、介绍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要求,考试办法及标准。
2、简介舞龙舞狮的形式内容。
3、身体素质恢复练习。
4、舞龙专项素质练习。
教学任务1、了解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以及课堂要求、考试方法标准。
使学生对本学期学习有一个大体了解。
2、了解舞龙舞狮的形式内容,对舞龙舞狮有一个认识。
3、恢复身体素质,调整身体状态。
4、掌握了解基本技术。
部分时间内容组织教法备注开始部分10分钟一、常规教学1、列队集合2、清点人数3、师生问好4、介绍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要求,考试办法及标准。
上课基本要求1、上课的请假制度;2、上课的服装要求;3、上课的见习制度一、组织:常规队型教法:教师口令指挥,学生集体练习。
第一次课,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本学期的内容,并熟知课堂常规。
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部分时间内容组织教法备注准备部分15分钟一、准备活动1、慢跑 400米2、徒手操(1)头部运动4×8拍(2)扩胸运动4×8拍(3)腰部运动4×8拍(4)全身运动4×8拍(5)弓步压腿4×8拍(6)仆步压腿4×8拍(7)腕膝踝运动4×8拍一、组织:集体练习教法:教师口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示范讲解动作,应达到的幅度效果,以及常犯错误动作。
口令指挥,学生集体练习。
基本部分50分钟一、身体素质恢复练习1、柔韧素质练习(1)全身的伸展练习4×8拍(3组)(2)同学两人之间相互双手塌肩做压肩运动4×8拍(3组)(3)弯腰,侧腰练习4×8拍(3组)(4)压腿练习4×8拍(3组)2、上肢力量练习(1)俯卧撑5-10-15个(3组)(2)悬挂练习30秒-1分钟(3组)3、腰腹力量练习(1)仰卧起坐30次(3组)(2)背肌练习30次(3组)4、放松练习(1)原地放松(2)跑动放松一、1、组织:分组配合练习××××××××××××教法:教师示范讲解动作的要求、练习方法以及易反错误。
两人一组,进行配合交换练习。
2、组织:×××××→【】×××××→【】教法:教师示范讲解动作的要求、练习方法以及易反错误。
教师口令指挥,学生行进间练习。
部分时间内容组织教法备注基本部分50分钟二、专项素质练习1、基本姿势2、行步3组3、直线行进2组4、滑步行进3组5、矮步行进2组6、鸭行步2组1、组织:分组行进间练习×××××→×××××→教法:教师结合讲解示范动作。
强调动作的规格要求,以及行进间时的节奏和重心。
练习过程中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结束部分5分钟一、放松与小结1、腿部放松运动4×8拍2、伸展放松运动4×8拍3、纵跳放松运动4×8拍4、全身放松运动4×8拍5、小结并下课组织:集体练习教法:教师示范讲解动作的要求、练习方法以放松运动的重要性。
口令指挥练习,学生集体练习。
课后记第2次课教师: 项目: 舞龙周次:时间: 年月日—月日教学内容1.柔韧性及协调性练习2.学习徒手舞龙跑动技术练习(跑圆场跑斜圆场滑步行进上下起伏行进等)3.身体素质练习教学任务1.提高身体的柔韧性以及协调性。
2、掌握舞龙的跑动技术,练习学生之间的距离感,提高集体作业的能力。
3、提高身体素质,发展下肢力量。
部分时间内容组织教法备注开始部分5分钟一、常规教学1、列队集合2、清点人数3、师生问好4、宣布教学内容5、安排见习生一、组织:常规队型教法:教师口令指挥,学生集体练习。
第一次课,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本学期的内容,并熟知课堂常规。
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准备部分15分钟一、准备活动1、慢跑 400米2、徒手操(1)头部运动4×8拍(2)扩胸运动4×8拍(3)腰部运动4×8拍(4)全身运动4×8拍(5)弓步压腿4×8拍(6)仆步压腿4×8拍(7)腕膝踝运动4×8拍一、组织:集体练习教法:教师口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示范讲解动作,应达到的幅度效果,以及常犯错误动作。
口令指挥,学生集体练习。
部分时间内容组织教法备注基本部分60分钟一、专项素质练习(徒手)1、行步3组2、直线行进3组3、滑步行进5组二、舞龙跑动技术练习(徒手)1.跑圆场3组2.跑斜圆场3组3.上下起伏行进等3组4.直线圆场行进越障碍3组二、身体素质练习1.半蹲跳10次2组2.蛙跳10次2组3.立卧撑15次2组4. 负重练习15次3组组织:集体行进间练习××××××××××→××××××××××→教法:教师示范讲解动作的路线、要领,学生成组完整练习。
练习中教师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10人为一组进行练习。
组织:集体练习教法: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规定练习强度和要求。
学生集体练习。
结束部分5分钟一、放松与小结1、腿部放松运动4×8拍2、伸展放松运动4×8拍3、纵跳放松运动4×8拍4、全身放松运动4×8拍5、小结并下课组织:集体练习教法:教师示范讲解动作的要求、练习方法以放松运动的重要性。
口令指挥练习,学生集体练习。
课后记设障碍点第3次课教师: 项目: 舞龙周次:时间: 年月日—月日教学内容1.复习上次课所学内容。
2.学习持龙技术、换把、持龙直线行进练习。
3、学习游龙、跑圆场、跑斜圆场、上下起伏行进、曲线行进4、腰部力量练习教学任务1.进一步学习和提高徒手跑动的能力。
2.学习掌握持龙的基本技术。
练习在行进中把位的距离感。
3.进一步练习提高舞龙的动态技术。
并能较好的掌握。
4.发展学生的腰部力量部分时间内容组织教法备注开始部分5分钟一、常规教学1、列队集合2、清点人数3、师生问好4、宣布教学内容5、安排见习生一、组织:常规队型教法:教师口令指挥,学生集体练习。
第一次课,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本学期的内容,并熟知课堂常规。
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准备部分15分钟一、准备活动1、慢跑 400米2、徒手操(1)头部运动4×8拍(2)扩胸运动4×8拍(3)腰部运动4×8拍(4)全身运动4×8拍(5)弓步压腿4×8拍(6)仆步压腿4×8拍(7)腕膝踝运动4×8拍一、组织:集体练习教法:教师口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示范讲解动作,应达到的幅度效果,以及常犯错误动作。
口令指挥,学生集体练习。
部分时间内容组织教法备注基本部分60分钟一、学习舞龙基本技术1.持龙2.换把10次4组3.持龙直线行进5组二、学习跑动技术1.游龙6组2.跑圆场、跑斜圆场6组一、组织:密集队形××××××××××××××××××××教法:教师借助练习器材。
讲解持龙的动作要求要领,以及龙体于身体的关系。
指导学生练习。
××××××××××××××××××××教法:教师持龙头,带动学生进行行进间示范,并结合讲解。
在带动示范中出现的错误,及时讲解纠正。
学生分组进行间歇练习,教师指导,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采用集中和个别纠正。
高低3.上下起伏行进6组4.曲线行进三、腰部力量练习(1)仰卧起坐30次(3组)(2)背肌练习30次(3组)组织:分组练习×××××→【】×××××→【】教法:教师示范讲解动作的要求、练习方法以及易反错误。
教师口令指挥,学生分组练习。
结束部分5分钟一、放松与小结1、腿部放松运动4×8拍2、伸展放松运动4×8拍3、纵跳放松运动4×8拍4、全身放松运动4×8拍5、小结并下课组织:集体练习教法:教师示范讲解动作的要求、练习方法以放松运动的重要性。
口令指挥练习,学生集体练习。
课后记第4次课教师: 项目: 舞龙周次:时间: 年月日—月日教学内容1.复习上次课所学内容。
2.学习原地单边起伏练习、原地8字舞龙3.协调性练习教学任务1.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动作的熟练度。
2.学习并掌握原地单边起伏练习、原地8字舞龙技术动作。
能较好地完成动作。
3.提高学生的协调性。
部分时间内容组织教法备注开始部分5分钟一、常规教学1、列队集合2、清点人数3、师生问好4、宣布教学内容5、安排见习生一、组织:常规队型教法:教师口令指挥,学生集体练习。
第一次课,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本学期的内容,并熟知课堂常规。
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准备部分15分钟一、准备活动1、慢跑 400米2、徒手操(1)头部运动4×8拍(2)扩胸运动4×8拍(3)腰部运动4×8拍(4)全身运动4×8拍(5)弓步压腿4×8拍(6)仆步压腿4×8拍(7)腕膝踝运动4×8拍一、组织:集体练习教法:教师口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示范讲解动作,应达到的幅度效果,以及常犯错误动作。
口令指挥,学生集体练习。
部分时间内容组织教法备注基本部分55分钟一、学习舞龙基本技术1.持龙技术2.换把10次3组3.持龙直线行进练习。
5组4.游龙5组5.跑圆场、跑斜圆场5组6.上下起伏行进3组二、学习原地舞龙动作1.单边起伏练习10次5组说明:龙在身体一侧,进行上下舞动。
2.原地8字舞龙10次5组一、组织:分组练习××××××××××1××××××××××2教法:教师强调各技术动作的要求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