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种子发芽对比实验报告单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1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
验报告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3)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4)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5)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6)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7)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8)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9 )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0 )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1)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2)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5)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6)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7)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8)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9)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0)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1)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2)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3)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24)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5)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6)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7)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8)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9)。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种子发芽的实验报告篇一:五年级种子发芽对比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种子发芽对比实验报告单篇二: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报告绿豆种子发芽的研究报告学习《种子发芽实验》这一课,老师要求我们自己动手做一个“绿豆种子发芽”的小实验。
我做的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水”这个实验。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完成了这个科学小实验。
一.实验计划:我们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我们的推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温度、空气、各三粒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水实验的方法:让一组绿豆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叫实验组;让一组绿豆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叫对照组。
这个实验至少有两个小组同时进行。
二.实验准备:1.种子:6粒饱满、颜色和大小基本一致的绿豆2.材料:两个一次性纸杯、纸巾2张、牙签、水3.场地:窗台4.环境温度:25℃左右。
三.实验过程:1.在两个一次性纸杯里垫上纸巾,用牙签各按三个小洞。
2.在纸巾的小洞上各放三粒绿豆。
3.在一个纸杯里的纸巾上滴水标注为1号杯,另一个纸杯里不滴水标注为2号杯。
4.将两个杯子放在窗台上。
5.坚持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及时补充实验组的水分,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四.观察记录:10月1日12:00准备材料20XX年10月1日12时:今天,我把绿豆种子分别放入了两个垫有纸巾的一次性纸杯中,在1号纸杯中放入了少量的水,2号杯不加水。
这时两个纸杯中的绿豆种子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深绿色的,米粒般大小,边上还有一点儿白白的小条。
20XX年10月2日11时:今天,1号纸杯的绿豆像是喝足了水,膨胀的很大,变成了一个个“绿胖子”,肚子滚圆滚圆的,好像饱涨得马上要裂开来似的,颜色由深绿色变为浅绿色。
其中有两个“绿胖子”的肚子已经开了个小口,在白色的小口里长出了一丁点儿约2毫米的小芽,那就是胚根吧。
可2号杯里的绿豆没有任何变化。
20XX年10月2日17时:1号杯两个“绿胖子”的白色口子又裂开了点,胚根约有3毫米多了,其它三个“绿胖子”还在蓄势待发中。
第1篇一、实验背景种子发芽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
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缩短发芽时间,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方法对种子快速发芽的影响,为农业生产和园艺实践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1. 探究不同处理方法对种子快速发芽的影响。
2. 优化种子发芽条件,提高发芽率。
3. 为农业生产和园艺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种子:选择生长周期较短、发芽率较高的植物种子,如黄瓜、豆角、辣椒等。
- 实验器具:培养皿、滤纸、水、温度计、定时器等。
2. 实验方法(1)实验分组将种子分为5组,每组50粒,分别进行以下处理:A组:正常发芽组,将种子放入培养皿中,用滤纸吸湿,保持湿润,置于室温下发芽。
B组:温水浸泡组,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30分钟,取出后用滤纸吸湿,置于室温下发芽。
C组:低温处理组,将种子放入4℃冰箱中冷藏24小时,取出后用滤纸吸湿,置于室温下发芽。
D组:高温处理组,将种子放入40℃水中浸泡30分钟,取出后用滤纸吸湿,置于室温下发芽。
E组:化学处理组,将种子放入0.1%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30分钟,取出后用滤纸吸湿,置于室温下发芽。
(2)发芽观察记录每组种子的发芽时间、发芽率、发芽势等指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芽时间从实验结果来看,A组(正常发芽组)的发芽时间为5天,B组(温水浸泡组)的发芽时间为3天,C组(低温处理组)的发芽时间为4天,D组(高温处理组)的发芽时间为7天,E组(化学处理组)的发芽时间为6天。
可见,温水浸泡法和低温处理法可以显著缩短种子的发芽时间。
2. 发芽率A组(正常发芽组)的发芽率为80%,B组(温水浸泡组)的发芽率为90%,C组(低温处理组)的发芽率为85%,D组(高温处理组)的发芽率为75%,E组(化学处理组)的发芽率为80%。
可见,温水浸泡法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3. 发芽势A组(正常发芽组)的发芽势为75%,B组(温水浸泡组)的发芽势为85%,C组(低温处理组)的发芽势为80%,D组(高温处理组)的发芽势为70%,E组(化学处理组)的发芽势为75%。
实验名称:种子发芽实验实验目的:观察不同条件下种子发芽的情况,探究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
实验时间:2023年4月15日实验地点:教室实验台实验材料:1. 各种植物种子(如小麦、大豆、绿豆等)2. 实验培养皿3. 蒸馏水4. 研究用土壤5. 温度计6. 秒表7. 记录本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各种植物种子分别放入培养皿中。
2. 在每个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使土壤湿润。
3. 将培养皿放置在实验台上,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室温。
4. 每隔一定时间(如每24小时)观察种子发芽情况,记录发芽数量。
5. 对不同条件下的种子发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实验结果:一、室温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实验分组:1. 室温组:将培养皿放置在室温下,观察种子发芽情况。
2. 加温组:将培养皿放置在恒温箱中,温度设置为25℃,观察种子发芽情况。
3. 降温组:将培养皿放置在恒温箱中,温度设置为15℃,观察种子发芽情况。
实验结果:1. 室温组:经过5天,种子发芽率为50%。
2. 加温组:经过5天,种子发芽率为70%。
3. 降温组:经过5天,种子发芽率为30%。
结论:室温对种子发芽有显著影响,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种子发芽。
二、土壤湿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实验分组:1. 湿度适宜组:将培养皿中的土壤保持湿润状态,观察种子发芽情况。
2. 湿度过高组:将培养皿中的土壤保持湿润且多余水分的状态,观察种子发芽情况。
3. 湿度过低组:将培养皿中的土壤保持干燥状态,观察种子发芽情况。
实验结果:1. 湿度适宜组:经过5天,种子发芽率为60%。
2. 湿度过高组:经过5天,种子发芽率为40%。
3. 湿度过低组:经过5天,种子发芽率为20%。
结论:土壤湿度对种子发芽有显著影响,适宜的土壤湿度有利于种子发芽。
三、土壤质地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实验分组:1. 轻质土壤组:使用沙质土壤,观察种子发芽情况。
2. 中等质地土壤组:使用壤土,观察种子发芽情况。
3. 重质土壤组:使用黏土,观察种子发芽情况。
科学实验报告(集合15篇)科学实验报告1实验内容 1种子发芽对比实验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器材种子发芽实验盒、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步骤 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2、将种子放入洞中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实验现象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科学实验报告2x班x组组长:__实验时间:x年x月x日实验名称:吹纸片(奇怪的纸片)实验目的:空气是否有压力。
所用器材:2张条形纸片(约30cm----40cm)。
(装置)实验步骤:1、准备2张纸片。
2、用两手分别捏住纸片的一端,让它自然下垂,使两纸片间的距离约2厘米。
3、用力向纸片中间吹气。
4、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只听“哧”的一声,那两张纸合起来了。
认识结论:空气中有压力,当我们吹气时,就把纸中间的空气吹跑了,两与旁的空气向内挤压,两张纸就合起来了。
科学实验报告3“记录”是小学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它在整个科学教育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科学课程标准》所给出的“具体内容标准中”有众多的内容直接与研究记录有关,如“用简单的材料,设计科学实验,并做实验记录”,“用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对事物进行观察,并用文字和图来表达”等等。
纵观目前的小学科学教学,科学记录越来越得到了我们老师的重视,大部分课中都要求学生做科学记录,但许多仅仅是做一下记录方便汇报而已,大多流于形式。
许多科学实验探究课的记录都与我们科学课记录的目标背道而驰,记录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那么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进行有效的记录?对此,我根据自己近几年的实践与研究,说说自己对科学课记录的一些思考与做法。
实验名称:种子发芽实验。
实验目的:观察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发芽情况,了解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
实验材料:三颗黄豆种子、三颗玉米种子、水、毛巾、透明塑料袋。
实验步骤:。
1.将三颗黄豆种子和三颗玉米种子分别放入两个小碗当中,加入适量水浸泡十二个小时。
2.将浸泡好的黄豆种子放入左侧的盘子,将浸泡好的玉米种子放入右侧的盘子。
3.在每个盘子下面都放入一块湿毛巾,把盘子用透明的塑料袋密封。
4.将封好的盘子放在室温下光照充足的地方。
5.每天观察种子的发芽状况,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
第一天,黄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没有发芽。
第二天,黄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出现了裂开的现象。
第三天,黄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发芽了,黄豆的芽长出来了一点,玉米的芽也长出来了一点。
第四天,黄豆种子的芽长了更多,玉米种子的芽也长出来了更多。
第五天,黄豆种子的芽长了更多,玉米种子的芽也长出来了更多。
结论: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是有充足的水和适当的温度。
除此之外,光照也对种子的发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我们也发现,黄豆和玉米的发芽速度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它们对光照和水的要求不尽相同。
实验总结:这个实验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种子的发芽过程,也让我们了解到了种子发芽所依赖的必要条件。
同时也让我们学会了进行实验观察的方法。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不同植物种子发芽的条件和特点。
2. 探究不同植物种子发芽速度的差异。
3. 学习观察和记录植物种子发芽过程中的变化。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材料1. 种子:黄豆、绿豆、玉米、小麦、水稻等。
2. 实验用具:培养皿、滤纸、镊子、滴瓶、温度计、计时器等。
3. 实验环境:温度适宜、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实验室。
三、实验方法1. 种子准备:将不同种类的种子分别浸泡在水中,浸泡时间为24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水。
2. 制备发芽床:将滤纸平铺在培养皿中,用滴瓶将适量的水滴在滤纸上,使滤纸湿润。
3. 种子摆放:用镊子将浸泡好的种子均匀地摆放在滤纸上,注意种子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4. 设置对照组:将培养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保持正常条件,实验组进行不同处理,如光照、温度、湿度等。
5. 观察与记录:每天定时观察种子发芽情况,记录种子发芽时间、发芽数量、发芽高度等数据。
6.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植物种子发芽速度的差异。
四、实验步骤1. 第1天:观察种子是否吸水膨胀,记录种子发芽情况。
2. 第2天:继续观察种子发芽情况,记录种子发芽数量。
3. 第3天:观察种子发芽高度,记录数据。
4. 第4天:重复第3天的观察与记录。
5. 第5天:重复第3天的观察与记录。
6. 第6天:重复第3天的观察与记录。
7. 第7天:重复第3天的观察与记录。
8. 第8天:重复第3天的观察与记录。
9. 第9天:重复第3天的观察与记录。
10. 第10天:重复第3天的观察与记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黄豆种子发芽速度最快,其次是绿豆、玉米、小麦、水稻。
2. 在正常条件下,黄豆、绿豆、玉米、小麦、水稻的发芽时间分别为3天、4天、5天、6天、7天。
3. 在光照条件下,黄豆、绿豆、玉米、小麦、水稻的发芽时间分别为2天、3天、4天、5天、6天。
4. 在低温条件下,黄豆、绿豆、玉米、小麦、水稻的发芽时间分别为5天、6天、7天、8天、9天。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绿豆发芽的速度和发芽率,探究影响绿豆发芽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各因素对绿豆发芽的影响程度。
二、实验材料1. 绿豆:选用同一批次、大小一致的绿豆种子。
2. 容器:透明塑料杯、玻璃瓶等。
3. 温度计:用于测量不同容器内的温度。
4. 计时器:用于记录绿豆发芽所需时间。
5. 水:自来水、蒸馏水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绿豆分为A、B、C三组,每组50粒。
2. A组:将绿豆放入透明塑料杯中,加入适量自来水,保持湿润。
3. B组:将绿豆放入玻璃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保持湿润。
4. C组:将绿豆放入透明塑料杯中,加入适量自来水,但放置在阴暗处。
5. 每天观察并记录各组绿豆的发芽情况,包括发芽时间、发芽率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绿豆分为A、B、C三组。
2. 将A组绿豆放入透明塑料杯中,加入适量自来水,保持湿润。
3. 将B组绿豆放入玻璃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保持湿润。
4. 将C组绿豆放入透明塑料杯中,加入适量自来水,但放置在阴暗处。
5. 每天观察并记录各组绿豆的发芽情况,包括发芽时间、发芽率等。
6.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五、实验数据1. A组绿豆发芽情况:- 发芽时间:第3天- 发芽率:90%- 芽长:1.2cm2. B组绿豆发芽情况:- 发芽时间:第4天- 发芽率:85%- 芽长:1.1cm3. C组绿豆发芽情况:- 发芽时间:第5天- 发芽率:75%- 芽长:1.0cm六、实验结果分析1. 温度对绿豆发芽的影响:A、B两组绿豆发芽时间分别为第3天和第4天,发芽率分别为90%和85%,说明温度对绿豆发芽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
2. 水质对绿豆发芽的影响:A组绿豆发芽率高于B组,说明水质对绿豆发芽有一定影响,水质较差可能影响绿豆的发芽率。
3. 光照对绿豆发芽的影响:C组绿豆发芽时间晚于A、B两组,发芽率也低于A、B 两组,说明光照对绿豆发芽有一定影响,阴暗环境不利于绿豆发芽。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实验内容1种子发芽对比实验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器材种子发芽实验盒、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步骤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2、将种子放入洞中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实验现象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 )实验内容2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阳光)实验器材绿豆芽、实验盒、实验步骤将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现象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较好,放在黑暗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的不好甚至死亡。
实验结论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小学科学实验报告(3)实验内容3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实验器材绿豆芽、水、纸巾实验步骤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3----5天后观察观察。
实验现象豆芽的根会向有水的方向生长实验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小学科学实验报告(4)实验内容4蚯蚓的选择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实验器材蚯蚓、泥土、水、盒子实验步骤1、(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种子发芽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观察和记录不同种子的发芽过程。
实验材料:
1. 不同种类的种子(如大米、小麦、花生等)
2. 干净的花盆或小容器
3. 湿纸巾
4. 水
5. 标签或笔
实验步骤:
1. 准备不同种类的种子,并将它们放在湿纸巾上,确保湿度适中。
2. 将湿纸巾和种子放入花盆或小容器中。
3. 给每个容器标上名称或编号。
4. 每天观察并记录每个种子的发芽情况,包括发芽时间、根的生长情况等。
5. 保持湿度适宜,适时添加适量的水。
实验结果:
表格形式记录每个种子的发芽情况,包括:
种子名称/编号 | 发芽时间 | 根的生长情况 | 茎的生长情况 | 叶的生长情况 | 其他观察结果
实验结论:
通过观察不同种子的发芽过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1. 不同种子的发芽时间可能会有差异,某些种子可能较快发芽,而某些种子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2. 发芽后,根、茎和叶的生长情况也可能会有差异,某些种子可能生长更快,或者生长更健壮。
3. 其他观察结果可以进一步说明种子的特性和生长需求等。
实验讨论:
讨论种子发芽的影响因素,如湿度、温度、光照等。
还可以探讨如何提高种子发芽率和促进其健康生长。
实验中是否有不确定因素和改进的地方也可以进行讨论。
这是一份简单的种子发芽实验报告单,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
每个实验报告单可能会有一些差异,具体内容和格式要根据实验要求来确定。
(2023)实验报告模板种子发芽实验(一)(2023)实验报告模板种子发芽实验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探究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
实验前准备•实验器材:种子、培养皿、蒸馏水、尺子、照相机•实验步骤:选取10颗相似大小的种子,用蒸馏水进行浸泡,使其充分吸水。
将浸泡后的种子均匀地分布于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保持湿润状态。
将培养皿放置于暖和、光照充足的环境中。
实验过程开展实验后,我们每天记录种子的发芽情况,通过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第一天,我们没有观察到任何种子发芽。
第二天,1颗种子发芽了。
第三天,2颗种子发芽了。
第四天,4颗种子发芽了。
第五天,8颗种子发芽了。
第六天,9颗种子发芽了。
第七天,全部10颗种子均已发芽。
实验结果通过记录实验数据,我们得出了下列结论:•种子萌发受到环境温度、湿度和光照的影响。
在较为适宜的环境下,种子能更快地萌发。
•种子的发芽率逐日递增,且最终均能完成发芽。
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的影响因素是多样的,并且不同的影响因素可能会互相作用。
在进行种子发芽实验时,我们需要注意参数的控制,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最后,感谢您的阅读。
我们期望我们的探究能有所启示。
实验总结与展望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加深了对种子萌发的认识,并掌握了种子发芽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但是,由于实验样本较少,且实验环境和控制因素也有所限制,所以我们无法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
因此,我们认为在以后的实验中,应该进一步深入探究种子萌发的规律,并结合更多的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实验分析。
我们希望在未来的实验中,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并为实现农业生产提供更为有效的科学依据。
感谢大家对本次实验的支持与关注,祝愿大家都能在科学研究中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1五年级上册时间班次实验组别实验者实验名称:种子发芽对比实验(一)实验目的: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器材:一次性水杯,纸巾、纸盒、种子(绿豆,黄豆等)实验步骤: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2、将种子放入洞中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观察到的现象:种子发芽的条件是( )缺一不可。
实验结论:1科学实验报告单2五年级上册班次时间实验组别实验者实验名称: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和水的实验实验目的:绿豆种子可以不需要阳光,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实验东西:绿豆三粒、塑料杯、餐巾纸、实验步骤:1.准备两个塑料杯当花盆,各放入同样的三颗绿豆种子,然后加入适量水,放在同一个地方,等它发芽2.过了两天,绿豆芽长出来了,将一盆放在阳台上,一盆放在客厅里,观察一星期,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3.收集做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共同阐发阳光下的绿豆芽黑暗处的绿豆芽绿豆芽的数量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45茎绿色,叶也是绿色。
45茎白色,叶嫩黄色。
细长粗壮实验说明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窥察到的现象:绿豆芽的生长需要()。
实验结论:2科学实验敷陈单3五年级上册时间班次实验者实验组别实验名称:光和影实验目的:影子照射的目标与什么有关?实验器材:手电筒1个,长方体木块3块实验步骤:1、桌面上放上一块长方体木块,翻开手电筒开关,从分歧位置映照。
2、在桌面上放三块木块(与手电筒间隔不一样),翻开手电筒开关。
3、将1块木块平放在桌面上,翻开手电筒开关,从水平和垂直方位照木块。
窥察到的现象:影子的是非和()有关,光源直射遮挡物时,影子();光源斜射遮挡物时,影子();斜射的水平越大,影子就()影子的大小和()有关,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时,影子就大;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时,影子就小。
五年级___班指导教师________ 年月日
种子发芽和水的关系实验记录表
日期
种子变化
实验组(充分的水)
对照组1(少量的
水)
对照组2(无
水)
9月 8 日三颗都开始破壳开始变化无变化
9月 9 日伸出豆芽脚长出豆芽无变化
9月 10 日牙脚长得又粗又长细长的豆芽脚无变化
9月 12 日长成嫩绿的子叶叶黄芽脚歪无变化
对照组一实验组
结论:种子发芽需要充足的水。
七、思考题(实验作业):
影响豆芽生长的因素还有哪些?
八、说明:
实验员:
五年级___班指导教师________ 年月日
五年级___班指导教师________ 年月日
五年级___班指导教师________ 年月日
五年级___班指导教师________ 年月日
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__班指导教师________ 年月日
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__班指导教师________ 年月日
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__班指导教师________ 年月日
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__班指导教师________ 年月日
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__班指导教师________ 年月日。
种子发芽的实验报告单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和记录不同条件下种子的发芽情况,探究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 植物种子(本实验选用豌豆种子)- 湿纸巾- 透明塑料袋- 温水2. 实验方法:- 准备10颗豌豆种子,将其放在湿纸巾上,然后将湿纸巾卷起,使种子完全被包裹。
- 将包裹种子的湿纸巾放入透明塑料袋中,并加入适量温水。
- 将塑料袋密封,并放置在室温下。
- 每天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并记录下来。
三、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记录,我们得出以下结果:1. 温度对种子发芽有明显影响。
在室温下,种子发芽较为迅速,而在较低温度下,种子发芽较为缓慢甚至停止。
2. 湿度也是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之一。
适当的湿度能够促进种子吸水、发芽,但过高的湿度则可能导致种子腐烂。
3. 光照对种子发芽的影响较小。
无论是置于光照条件下还是暗处,种子的发芽率并没有明显差异。
四、实验讨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温度和湿度是种子发芽的两个重要因素。
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能够更快地吸收水分,激活内部酶的活性,从而迅速发芽。
而过低的温度或过高的湿度则会对种子发芽产生抑制作用。
实验结果也表明光照对种子发芽的影响较小。
这是因为种子在发芽初期并不依赖光合作用,而是通过吸收水分和储存的养分来启动发芽过程。
不过,一旦种子发芽后,光照对其生长和发育起到重要的作用。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过低或过高的温度以及过高的湿度都会对其发芽产生不利影响。
2. 光照对种子发芽的影响较小,但对其生长和发育起到重要的作用。
五、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种子发芽情况,探究了种子发芽的影响因素。
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湿度是种子发芽的两个关键因素,而光照对种子发芽的影响较小。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对种子发芽的过程和条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同时,这也为我们今后的植物栽培和种子处理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种子发芽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观察不同植物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发芽情况,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
2. 实验材料
•大米、小麦、玉米等不同种类的植物种子
•带有排水孔的小花盆
•温水、干净的湿纸巾
3. 实验步骤
1.将小花盆填满湿润的土壤,确保土壤湿度适中。
2.选取大米、小麦和玉米等不同种类的植物种子,分别放在湿纸巾上。
3.将湿纸巾上的种子放置在小花盆中不同的位置。
4.每天观察和记录不同种子的发芽情况,包括发芽速度、发芽率等。
4. 实验结果
•第1天:大米种子未发芽,小麦种子开始萌发,玉米种子尚未出现变化。
•第2天:大米和玉米种子开始发芽,小麦种子继续生长。
•第3天:大米、小麦和玉米种子均已发芽,但发芽率有所不同。
•…
5.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种子发芽实验,我们发现不同植物种子的发芽速度和率各不相同。
植
物种子的发芽受到土壤湿度、温度和种子品质等因素的影响。
适宜的生长环境对种子发芽和生长至关重要。
6. 实验总结
种子发芽实验是一项简单而有趣的实验,通过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我们可以
更加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在未来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应更加细致地探究种子生长的规律,并进一步掌握有关植物生态的知识。
以上为本次种子发芽实验的报告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第1篇一、实验背景种子是植物繁殖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发芽是植物生长的第一步。
种子发芽过程中,环境因素如温度、水分、光照和空气等对发芽率及发芽速度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探究这些因素对种子发芽的关系,本实验选取了小麦种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目的1. 探究温度、水分、光照和空气对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2. 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速度;3. 为小麦种植提供适宜的发芽环境。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小麦种子、恒温培养箱、光照培养箱、吸水纸、培养皿、温度计、湿度计、光照计等。
2. 实验方法:(1)将小麦种子随机分为5组,每组100粒;(2)分别将5组小麦种子置于以下不同环境条件下培养:A组:温度为25℃,水分适量,光照为自然光;B组:温度为15℃,水分适量,光照为自然光;C组:温度为25℃,水分适量,光照为黑暗;D组:温度为25℃,水分适量,光照为全光照;E组:温度为25℃,水分适量,光照为自然光,密封容器;(3)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速度;(4)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温度对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温度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及发芽速度有显著影响。
在25℃的温度下,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速度均高于其他温度组。
当温度低于15℃时,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速度明显降低。
2. 水分对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水分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及发芽速度也有显著影响。
在适量水分条件下,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速度较高。
当水分过多或过少时,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速度明显降低。
3. 光照对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光照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及发芽速度有一定影响。
在自然光条件下,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速度较高。
当光照强度过大或过小时,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速度明显降低。
4. 空气对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空气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及发芽速度无明显影响。
五年级种子发芽对比实验报告单
学校年(班)级___年级___班实验者
时间9.8 实验名称种子发芽对比实验
实验器材:一次性水杯,纸巾、纸盒
我的猜测: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
2、将种子放入洞中
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观察到的现象: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我认为: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疑问:为什么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指导老师:评定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