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第一讲 热工测量系统的组成及仪表的质量指标
- 格式:pptx
- 大小:98.72 KB
- 文档页数:12
第一章:测量误差和仪表的质量指标第一节:测量及测量误差一、测量所谓测量,就是为确定被测量的量值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一般来讲,为了得到一个被测量的量值,必须用同性质的标准量与被测量进行比较,以确定被测量是标准量的多少倍。
这里,标准量即为该物理量的单位,且此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当进行测量时,首先要确定测量单位,其次要选用适当的测量方法和测量仪表,最后还应估计测量结果的误差。
二、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指由测量所得被测量的量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误差。
它反映了测量质量得好坏。
一个测量结果,只有知道它得测量误差的大小或能指明误差范围时,这种结果才有意义。
为了得到误差的大小,首先必须确定真值。
(一)、真值在所有的测量中,无论时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最根本的目的都是为了求得某一物理量得真值。
但严格地讲,任何物理量得真值是无法测定的,我们能得到的只是被测物理量的近似值。
所谓真值,就是一个量在被观测时,该量本身所具有的真实大小。
这是一个理想的概念,之所以真值无法测定,是因为测量时提供的条件、测量人员的素质、测量方法和测量器具等总不能完全理想的缘故。
为了使“真值”这个理想的概念用于实际的测量工作中,引入“约定真值”的概念。
它是为实际使用的目的所采用接近真值因而可以代替真值的值。
约定真值与真值之差可以认为忽略不计。
具体地说,工程上是上一级标准仪器的量值(或精确度等级较高的仪表的指示值)加上修正值作为约定真值来检定精确度等级较低的仪表的。
(二)平均值为了使真值变为实现测量的可能,在科学实验中,常把观测次数为无限多时,在无系统误差的情况下,求得得平均值作为真值。
而我们的观测次数都是有限的,故用有限的次数求得的平均值,只能是近似真值。
常用的几种平均值分述如下:1、算术平均值一个量的n个测得值得代数和除以n而得的商叫算术平均值。
可用下式表示:X0=(X1+X2+…………+Xn)/n2、均方根平均值均方根平均值δ可用下式表示:δ=√(X12+X22+……+X n2)/n三、误差分类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和特点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疏忽误差。
概论测量过程的三要素:测量方法、测量单位、测量工具。
热工测量是保证热力设备安全、经济运行及实现自动化的必要条件,亦是经济管理、环境保护、研究新型热力生产系统和设备的重要手段。
测量方法,按测量结果的获取方式分,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按被测量与测量单位的比较方式分,偏差测量法、位差测量法和零差测量法;按被测量在测量过程中的状态来分,静态测量法和动态测量法。
热工仪表的组成:感受件、显示件(显示、记录···)、信号转换)开环系统闭环系统:仪表质量指标主要包括:计量性能、操作性能、可靠性和经济性。
准确度,示值误差(相对误差r=绝对误差δ(示值x-真值μ)/|μ)基本误差δj=±|δmax|A引用误差r y=δ/A(量程)×100%最大引用误差r ymax=δj/ A×100%允许误差(极限误差)δyu或r yu精确度等级(允许误差去掉百分号)0.1、0.2、0.5、1.0、1.5、2.5、4.线性度,最大偏差绝对值与量程之比的百分数回差(变差)、重复性和重复性误差、漂移分辨率△α,引起仪表示值可察觉的最小变动所需的输入信号的变化。
灵敏度,仪表到达稳定后,输出增量与输入增量的比s=△α/△x。
第一章测量误差的分析与处理第一节测量误差和不确定度误差的分类:粗大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精密度,测量多次的重复性程度。
正确度,测量值偏离真值的程度。
准确度,精密度与正确度的综合。
不确定度,用测量值代表真值的不肯定程度。
第二节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测量足够多次后,随机误差服从于正态分布。
f(δ)=h exp(-δ2/(2ζ2)精密度指数h=1/(ζ√(2π))ζ越小,h越大,测量值接近真值的概率越大。
置信系数z=a/ζ,误差函数φ(z),置信区间【-a,a】或【-zζ,zζ】,区间上下限为置信限,置信概率或置信水平P{|δ|≦a}=1-α,显著性水平α表示随机误差落在置信区间外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