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6单元争取区世界和平的努力第22课联合国学案岳麓版选修3
- 格式:doc
- 大小:4.45 MB
- 文档页数:13
第22课联合国(1)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国联以失败告终。
(2)二战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再次萌生出建立新的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的设想。
(3)1943年,随着二战形势的真正好转,战后世界的安排被提上日程。
2.酝酿(1)1941年,美英首脑签署《大西洋宪章》时最早表达了在战后成立国际组织的意向。
(2)1942年,反法西斯同盟国签署共同宣言时,定名为《联合国家宣言》。
(3)1943年,美、英、中、苏四国签署《普遍安全宣言》,此后,联合国筹建工作正式展开。
(4)1945年3月,四大国向有关国家发出召开联合国会议的邀请书。
3.成立(1)1945年4月,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在旧金山开幕,并通过《联合国宪章》。
(2)联合国总部永久性地设在纽约。
4.影响联合国是反法西斯同盟国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反法西斯联盟合作的结晶。
它的诞生是人类的一大进步,是世界和平的胜利。
(1)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2)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
(3)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类福利性质的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4)构成一个协调各国行动之中心,以达成上述共同目的。
2.主要机构(1)联合国大会:是最主要的审议机构,有权讨论宪章范围内的任何问题。
大会每年举行一次常会。
在会议上,每个会员国都拥有一票表决权。
(2)安全理事会:①是联合国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②由5个常任理事国和6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③在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5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原则。
(3)其他机构:①还设有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等机构。
②秘书处设秘书长一名,为联合国行政首长,任期5年。
[深化认知]“常任理事国一致原则”又称“五大国一致原则”,吸取了国际联盟因大国间的矛盾无法解决而导致崩溃的教训,有利于保障联合国的权威性,解决国际争端和地区冲突。
《联合国》本课主要内容是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联合国的创立过程、联合国的宗旨和机构、联合国的发展历程以及联合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过程与方法目标】根据教材图片及史料分析联合国成立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联合国的作用和贡献;联合国发展历程及变化,培养是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与历史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联合国维和行动对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联合国成立的史实及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教学难点】评价联合国成立的历史作用。
了解联合国的相关知识,教师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
新课导入2013年2月12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宣布成功进行了第三次地下核试验,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极大震动。
2012年2月12日联合国安理会也于召开紧急闭门磋商会后发表声明,“强烈谴责”朝鲜的核试验行动,认为朝鲜的行为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明显威胁。
联合国是何时成立的?安理会的职能是什么?对于维护世界和平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本节课我们学习第22课“联合国”。
讲授新课一、联合国的创立1、背景(1)国际联盟破产(2)二战洗礼呼唤新的国际组织建立2、酝酿(1)1941年,罗斯福与丘吉尔签署《大西洋宪章》(最早提出意向)(2)1942年1月,反法西斯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名称由来)(3)1943年,美、英、中、苏四国签署《普遍安全宣言》(宣布。
此后开始筹建)(4)1945年3月,向有关国家发出召开联合国会议的邀请书3、创立(1)建立:1945.10.24正式成立(联合国日)。
总部设在纽约,截止到2002年9月27日,有会员国191个。
其中亚洲39个,非洲53个,东欧及独联体国家27个,西欧23个,拉丁美洲33个,北美、大洋洲16个。
另外,有2个常驻联合国观察员国:梵蒂冈、巴勒斯坦。
(2)意义:联合国是反法西斯同盟国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反法西斯联盟合作的结晶。
第22课联合国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联合国的创立 1宗旨及主要机构 2联合国发展历程 3维和贡献 4综合 5一、选择题1.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B.《联合国家宣言》最早表达了二战后成立联合国的意向C.联合国大会是惟一有权采取维持和平与安全行动的机构D.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解析:D A项不符合史实,国际联盟也是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宗旨的国际组织;《大西洋宪章》最早表达了二战后建立国际组织的意向,B项错误;C项是联合国安理会的职能;在联合国的机构中有诸如联合国亚太经济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D项是正确的。
2.位于联合国参观中心入口处有一座雕塑,是一支枪管打结的枪(如图)。
寓意联合国所行使的主要职责是( )A.推动发展中国家和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B.协调国际间的经济和贸易关系C.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D.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解析:C “枪管打结的枪”反映的是拒绝战争,维护和平,故C项符合题意。
3.1983年美国武装入侵格林纳达的时候,联合国应格林纳达要求,举行全体会议,要求美国尊重格林纳达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这说明( )①20世纪70年代以后,联合国逐步摆脱被少数国家操纵的局面②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解冲突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③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措施只是一种形式④联合国在摆脱美国控制的同时仍被苏联控制A.①③B.①②C.①④D.②④解析:B 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实力膨胀,控制联合国;20世纪70年代,美苏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美国实力相对下降,联合国逐渐摆脱了被少数国家操纵的局面,①正确。
从题干“联合国应格林纳达要求,举行全体会议,要求美国尊重格林纳达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可知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解冲突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故②正确,③错误。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22课《联合国》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指导思想:以初中历史知识和社会常识为基础,以多媒体资料为载体,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设计特色:创设情景,多媒体辅助,学生自主探究,进行提问式教学。
【教材分析】《联合国》是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第六单元《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的第一课。
《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要求是:“了解和平与发展史当今世界的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把握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展的总趋势;结合历史事实,认识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辩证关系”。
联合国正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因此本课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针对以上要求,本课着重分析联合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发展特征以及新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以提高学生的历史认识和历史分析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初中历史课程中,对本部分内容有简单的了解,联合国在当今世界中又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学生对于联合国的基本常识相对比较熟悉,因此,高中历史课程应该在深度上有所强化,以提高学生认知。
高中学生更加关注时政,因此对于本课内容应该比较有兴趣,可以多加引导。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联合国基本概况;理解联合国在战后世界的作用和地位;分析归纳联合国产生的历史背景;总结归纳联合国历史的特征;重新理解和认识新中国和联合国的关系;提升历史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视频展示,学生了解历史背景,归纳联合国发展特征,深化对联合国的认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国家实力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根本保证;和平与发展史世界历史发展的两大主题。
历史发展史必然和偶然的结合。
【重点难点】重点:联合国产生的历史背景;联合国的发展特征;联合国与新中国。
难点:新中国与联合国发展。
【教学理念】以新课标为指导,以提升学生素质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摒弃以教材为中心展开教学的传统教学,围绕学生,以师生探讨的方式展开教学。
适当设置教学活动,尽力使历史课堂显得活泼,提高学生对于历史课堂的兴趣。
第22课联合国(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2013年2月12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宣布成功进行了第三次地下核试验,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极大震动。
2012年2月12日联合国安理会也召开紧急闭门磋商会后发表声明,“强烈谴责”朝鲜的核试验行动,认为朝鲜的行为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明显威胁。
联合国是何时成立的?安理会的职能是什么?对于维护世界和平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本节课我们学习“联合国”。
●教法案例1.“联合国的创立”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以下三个要点:(1)联合国创立的背景;(2)旧金山会议和联合国的成立;(3)联合国成立的意义。
教师讲述时可结合教材插图,重点分析联合国成立的背景,认识其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合作的结晶,是人类的进步。
2.“宗旨与主要机构”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以下几个要点:(1)联合国的宗旨;(2)联合国工作机构。
本目是本课的重点,教师讲述时可补充史料,设置问题,对比分析联合国和国际联盟在维护世界和平作用方面的不同及其原因,引导学生分析联合国安理会的职能,认识安理会“五大国一致原则”有利于保障联合国的权威。
3.“风雨历程”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以下五个要点:(1)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及其史实;(2)联合国成立初期受美国操纵;(3)50年代美苏争霸时期成为美苏斗争和政治交易的场所;(4)六七十年代发生了有利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逐渐摆脱被少数大国操控的局面;(5)90年代“冷战”结束后,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联合国权威遭到挑战。
本目是本课的难点,知识线索繁琐,教师讲述时引导学生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以时间为线索梳理联合国发展的历程,从而认识其“风雨”历程的不平坦性。
4.“蓝盔部队”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以下几四个要点:(1)联合国维和行动(蓝盔部队组建)的背景;(2)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发展概况;(3)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职责;(4)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作用。
教师讲述本目时,可适当补充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最新时政资料,帮助学生认识联合国维和行动对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作用。
第22课联合国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了解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简述联合国成立的背景及过程,知道其宗旨和原则。
了解联合国在维护和平与安全及保护人权和推动非殖民化方面所做的工作;分析联合国的作用。
一、联合国的创立1.背景(1)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国际组织——国际联盟以失败而告终。
(2)二战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再次萌生出建立新的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的设想。
(3)1943年,随着反法西战争的局势出现有利于同盟国的战略性转折,战后世界的安排被提上日程。
2.酝酿(1)1941年,美英首脑签署《大西洋宪章》时最早表达了在战后成立国际组织的意向。
(2)1942年,反法西斯同盟国签署共同宣言,定名为《联合国家宣言》。
(3)1943年,美、英、中、苏四国签署《普遍安全宣言》,此后,联合国筹建工作正式展开。
(4)1945年3月,四大国向有关国家发出召开联合国会议的邀请书。
3.成立(1)1945年4月,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开幕,并通过《联合国宪章》。
(2)联合国总部永久性地设在纽约。
4.影响:联合国是反法西斯同盟国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反法西斯联盟合作的结晶。
它的诞生,是人类的一大进步,是世界和平的胜利。
[特别提醒]联合国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艰难胜利的基础上,为维护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而建立的,其目的主要是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
二、宗旨与主要机构1.宗旨(1)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2)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
(3)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类福利性质的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4)构成一个协调各国行动之中心,以达成上述共同目的。
2.主要机构(1)联合国大会:联合国最主要的审议机构,有权讨论宪章范围内的任何问题。
大会每年举行一次常会。
在会议上,每个会员国都拥有一票表决权。
第六单元 争取区世界和平的努力第22课 联合国自主预习探新知国际联盟反法西斯同盟国1941大西洋宪章联合国家宣言普遍安全宣言联合国会议1945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日反法西斯联盟世界和平国际和平平等权利自决原则国际合作人权协调各国行动审议和平与安全一致秘书长国际法院世界人权宣言基本人权非殖民化联合国军政治交易民族独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国际讲坛有用则用,无用则甩决议冲突扩大裁军问题裁军谈判会议多边谈判19481988人道主义民族和解解决争端合作探究攻重难对安理会“五大国一致”原则的理解全面评价联合国的作用原因:①建立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成员国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堂达标固双基4.联合国维和行动最早开始于()A.1947年印巴战争时期B.1961年柏林危机时期C.1950年朝鲜战争时期D.1948年巴以冲突时期课时分层作业点击右图进入…Thank you for watching !。
第22课联合国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
2013年2月12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宣布成功进行了第三次地下核试验,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极大震动。
2012年2月12日联合国安理会也召开紧急闭门磋商会后发表声明,“强烈谴责”朝鲜的核试验行动,认为朝鲜的行为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明显威胁。
联合国是何时成立的?安理会的职能是什么?对于维护世界和平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本节课我们学习“联合国”。
●教法案例
1.“联合国的创立”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以下三个要点:(1)联合国创立的背景;(2)旧金山会议和联合国的成立;(3)联合国成立的意义。
教师讲述时可结合教材插图,重点分析联合国成立的背景,认识其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合作的结晶,是人类的进步。
2.“宗旨与主要机构”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以下几个要点:(1)联合国的宗旨;(2)联合国工作机构。
本目是本课的重点,教师讲述时可补充史料,设置问题,对比分析联合国和国际联盟在维护世界和平作用方面的不同及其原因,引导学生分析联合国安理会的职能,认识安理会“五大国一致原则”有利于保障联合国的权威。
3.“风雨历程”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以下五个要点:(1)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及其史实;(2)联合国成立初期受美国操纵;(3)50年代美苏争霸时期成为美苏斗争和政治交易的场所;(4)六七十年代发生了有利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逐渐摆脱被少数大国操控的局面;
(5)90年代“冷战”结束后,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联合国权威遭到挑战。
本目是本课的难点,知识线索繁琐,教师讲述时引导学生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以时间为线索梳理联合国发展的历程,从而认识其“风雨”历程的不平坦性。
4.“蓝盔部队”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以下几四个要点:(1)联合国维和行动(蓝盔部队组建)的背景;(2)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发展概况;(3)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职责;(4)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作用。
教师讲述本目时,可适当补充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最新时政资料,帮助学生认识联合国维和行动对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作用。
知识点一联合国的创立
1.背景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第一个普遍性国际组织——国际联盟以失败而告终。
(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同盟国再次萌生出创建新的国际组织的设想。
(3)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战略性胜利,战后世界的安排被提上了日程。
2.创建过程
(1)表达意向:1941年,在英、美签署的《大西洋宪章》中提出了设想。
(2)名称由来:1942年,反法西斯同盟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3)公开宣言:1943年,美、苏、中、苏签署《普遍安全宣言》,联合国筹建工作正式展开。
(4)发出号召:1945年3月,同盟国向有关国家发出召开联合国会议的邀请书。
(5)签署宪章:①1945年4月,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开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宪章》。
(6)正式成立: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这一天被称为“联合国日”。
3.意义
是反法西斯同盟国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反法西斯联盟合作的结晶,是世界和平的胜利。
知识点二宗旨与主要机构
1.宗旨
(1)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2)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增强普遍和平。
(3)进行国际合作,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4)构成一个协调各国行动之中心,以达成上述共同目的。
2.机构
(1)联合国大会:最主要的审议机构,每年举行一次常会。
(2)安全理事会: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机构,采取5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原则。
可采取强制行动,直至使用武力维持和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
(3)秘书处:设秘书长一名,为行政首长,任期5年。
(4)其他: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等。
知识点三风雨历程
1.1945年建立到20世纪60年代
(1)贡献:维护世界和平
①1948年通过《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次系统提出尊重和保护基本人权的具体内容。
②1960年,通过《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推动了非殖民化进程。
(2)违宪:美苏政治斗争的工具
①初期受美国控制,1950年“联合国军”侵略朝鲜。
②争霸期间,美苏两国都企图利用联合国推行强权政治,联合国成为美苏政治斗争和政治交易的场所。
2.20世纪60年代以后至90年代
(1)60年代以后,随着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的加入,美苏难以再操纵联合国。
(2)70年代,第三世界国家利用联合国,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而斗争。
(3)70年代以后,成为重要的国际讲坛。
3.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权威受到挑战,美国采取了“有用则用,无用则甩”的态度。
知识点四蓝盔部队
1.安理会
采取通过决议、调解斡旋等方式,避免或阻止冲突扩大。
2.裁军和军备控制
(1)成立专门处理裁军问题的机构,三次召开关于裁军问题的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
(2)大力支持在裁军谈判会议和其他相关国际机构中进行的相关多边谈判。
3.“维持和平行动”
(1)基本历程:开始于1948年,1988年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时期。
(2)主要任务:监督、控制并化解敌对各方的冲突;人道主义救援、维持社会治安、促进民族和解、重建有效率的政府等。
(3)评价:维持和平、解决争端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
问题上实行“五大国一致”原则,即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美、英、苏、法)态度一致。
2.大国一致性集中体现在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上。
当然,大国不会任意行使否决权干扰安理会的活动,否决权不得用于阻止对争端的自由讨论,而当安理会有所行动时,就要运用“五大国一致”原则,争端当事国不得投票。
3.“五大国一致”原则吸取了国联因大国间的矛盾无法解决而导致崩溃的教训,大国间的合作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基础。
4.“五大国一致”原则有利于保障联合国的权威性,有利于解决一些国际争端和地区冲突。
但也因为不利于中小国家的利益而多受批评。
1.联合国安理会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比国际联盟行政院更大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它( )
A.奉行“全体一致”原则
B.奉行“五大常任理事国一致”原则
C.《联合国宪章》宗旨
D.《联合国家宣言》规定
【解析】安理会“五大国一致”原则保证了联合国权威性,与国联“全体一致”原则相比,更有利于国际争端与地区冲突的解决,故B项正确。
【答案】 B
(1)为解决一系列国际争端做出了突出贡献。
针对种种利益冲突引发的国际争端,在尚未演变为军事冲突的前提下,采取通过决议、调解斡旋等方式,有效地进行了解决和处理。
(2)通过“维和行动”防止地区冲突的扩大。
面对各种地区冲突,通过派遣维持和平部队、军事观察团等,采用执行监督停火等方式,有效地防止了地区冲突的扩大和升级。
(3)努力推动裁军和军备控制工作的进展。
为消除军备竞赛对世界和平造成的威胁,促成了一系列军备控制条约的签订,对于降低世界军备水平、避免世界战争具有重要的意义。
(4)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社会与经济发展。
通过制定指导性原则、政策框架以及行动纲领,规范国际社会各成员的行动方向,为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局限性
它不是凌驾于国家之上的权力机构,而是国家间的协调机构,有时协调冲突时显得无能为力。
3.发展方向
爱好和平的人们更加希望联合国发挥更大的作用。
2.2008年以来,联合国安理会多次通过打击索马里海盗的决议,授权各国使用海陆空力量打击索马里海盗。
从中可以看出联合国的重要作用是( )
A.解决国际争端
B.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C.打击贸易保持主义
D.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并且促进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故选B项。
【答案】 B
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