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2
实验8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识点一、摩擦力1.认识: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相互接触的物体的两个面,有时用肉眼看起来很光滑,但是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就会发现实际上像如图所示的那样是凹凸不平的。
在压力的作用下,这些凹凸不平的部位会相互啮合,当两者发生相对滑动时,啮合部分就会彼此阻碍,产生阻碍作用。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之间有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3.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接触面粗糙不平;(2)两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3)两物体之间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接触面上有压力产生。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4.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1)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滑动摩擦力;(2)当两物体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但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静摩擦力,如用力推箱子但未推动时,虽然箱子处于静止状态,但箱子在推理作用下已有了“要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此时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就是静摩擦力。
5.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摩擦力的作用总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是以相互接触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的。
6.摩擦力的作用点实际上,摩擦力是作用在这个物体接触面上的,但为了研究方便可以把摩擦力的作用等效到一个点上,可以把这个点等效在接触面上,也可以取在物体的重心上。
7.摩擦力的方向(1)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2)相对运动方向的理解“相对运动方向”不是“运动方向”。
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前进时,物体相对地面向前运动(相对运动方向向前),物体受到地面对它向后的摩擦力(摩擦力方向向后);人走路时,脚向后蹬地,脚相对于地面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地面给鞋底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有利于人向前运动。
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哎呀,今天咱们聊聊滑动摩擦力,听起来好像有点深奥,但其实它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真的是无处不在。
想想看,咱们每天走路、骑自行车、甚至开车,摩擦力就像是个隐形的小帮手,默默地在背后支撑着我们。
这不,滑动摩擦力就更是其中的主角了。
嘿,别眨眼,这个主角可不简单。
咱们得知道,滑动摩擦力和摩擦面之间的关系就像老友记一样密不可分。
简单来说,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两个物体接触的表面粗糙程度。
如果你把一块粗糙的砂纸和一块光滑的玻璃放在一起,你肯定会发现,砂纸和其他物体摩擦的时候要使出十成的力气,而玻璃呢,轻轻一推就动了。
要是把这两个表面想象成两位性格截然不同的朋友,粗糙的那位总是霸道,总是想要掌控一切,而光滑的那位就显得温柔了许多,轻轻松松就能相处得很好。
再说说物体的重量,哎,这个也不得不提。
物体越重,摩擦力也就越大。
这就像你搬家时,那个重得跟山一样的冰箱,真的是让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
你要是能把它轻松推走,那可真是神技了。
想象一下,夏天的炎炎烈日下,你光着膀子在后院搬砖,哎哟,心里想着:“这砖块是个大块头,真是不想搭理它。
”而这种重的感觉,正是让摩擦力直线上升的原因之一。
然后,材料的种类也是个大头,咱们的生活中各种材料都有,塑料、木头、金属,每种材料的摩擦系数各不相同。
你会发现,塑料和金属之间的摩擦力比木头和金属小得多。
就好像在饭桌上,一道菜用盘子盛着和直接放在桌子上,显然后者要滑溜得多,根本不怕被推走。
这些材料之间的互动,就像是在跳舞,各自都有各自的步伐。
温度对摩擦力的影响也不可小觑。
要是天冷,橡胶鞋在冰面上滑得跟抹了黄油似的,这摩擦力小得让你一不小心就摔个四脚朝天。
而天热的时候,橡胶变软,摩擦力却又强了许多,这就像是你在夏天穿着舒适的拖鞋,走路特别稳,哪怕是滑滑的地面也不怕。
温度在这儿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让你滑得飞起,也能让你稳如泰山。
别忘了,速度也会影响摩擦力哦。
你想啊,慢慢推东西的时候,感觉摩擦力小一些,速度一快,那摩擦力就跟个小火车一样飞速增长。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报告班级:日期:成员:一、实验目的1、认识滑动摩擦力。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实验器材长直木板一块,弹簧测力计一个,长方体木块(带挂钩)一块,钩码,毛巾一块。
三、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方法: __________ 、______四、实验步骤1、检查器材是否齐全。
2、①观察量程: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观察最小刻度值。
②校正零点:水平放置弹簧测力计,用手拉几次看指针是否指在零位置。
③拉力沿弹簧的中心轴线方向施加在弹簧测力计上。
④观察指针示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3、用弹簧测力计匀速直线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滑动,记录数据。
4、改变放在木块上的钩码,从而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
5、在长木板上铺上棉布或者毛巾,保持木块上的钩码不变,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
6、整理仪器,把仪器摆放整齐。
六、实验结论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有关,_______越大,摩擦力越大。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 有关,接触面越_______,摩擦力越大。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 无关。
七、评估与交流:1.石伟月在实验中发现,拉着木块运动时很难控制“匀速”,于是他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将弹簧测力计固定,改为拉动木板,当他水平向右拉动木板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为_____.这样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评价甲乙两种方案:同样是测滑动摩擦力,甲、乙两方案,区别是?【经典例题】例1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小桶内装入适量的沙子,滑块恰好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为测量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测量______________,所需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___.(2)把毛巾铺在木板上,发现需要装入更多的沙子,滑块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想用钩码代替沙桶,请你对此作出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 如图1所示,霍奕杉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分别在粗糙程度不同的甲、乙水平木板上匀速直线运动,通过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改变压力,分别测出木块在甲、乙木板上滑动时的摩擦力,并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画出了滑动摩擦力f摩与对应压力F压关系的图象.(1)分析图象甲或乙可知,木块对木板的___________越大,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也就越大;比较图象可知,_____(选填“甲”或“乙”)木板更粗糙.(2)孙钰淇在实验中发现,拉着木块运动时很难控制“匀速”,于是他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将弹簧测力计固定,改为拉动平板小车,当他水平向左拉动平板小车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为_____.这样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3在学过摩擦力知识后,何忠泽想探究:摩擦力大小是否与压力、重力都有关系?他利用如上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①金属盒放在质量不计的白纸上,读出台式测力计示数;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②将质量不计的氢气球系在金属盒上,读出台式测力计示数;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③再往金属盒注入适量的沙子,使台式测力计示数与步骤①中的示数相等,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实验相关数据如表:(1)此实验根据_______原理测出摩擦力的大小;(2)实验步骤②使用氢气球是为了改变_______(填“压力”或“重力”);(3)请你补齐上表中空格处的数据,其值为_________N;(4)与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金属盒测量摩擦力相比,拉动白纸进行实验有许多优点,以下_____不是其优点:A.不需要匀速拉动B.测力计示数稳定C.实验更容易操作D.实验原理更合理(5)比较实验步骤_______(填表中的实验序号)的数据,说明摩擦力大小与重力无关.(6)本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还与以下______有关.A.拉纸的速度B.纸面粗糙程度C.金属盒与纸的接触面积。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报告示例文章篇一:《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报告》嘿!同学们,今天我要跟你们讲讲我做的一个超级有趣的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你们知道什么是摩擦力吗?就好比我们走路的时候,脚和地面之间就有摩擦力在起作用。
要是没有摩擦力,那我们可就像在冰面上跳舞一样,根本站不稳啦!我准备了好多东西来做这个实验。
有一块长长的木板,一个小木块,还有一些钩码,还有一个弹簧测力计。
首先,我把木板平放在桌子上,让小木块放在木板上。
这时候,我就像一个小科学家一样,小心翼翼地拿着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着小木块,看看要多大的力才能让它动起来。
我发现,哎呀,用的力还不算大呢!然后我想,要是给小木块加点重量,会怎么样呢?我就在小木块上放了几个钩码。
再去拉它的时候,哇塞!感觉要费好大的劲啦!这难道不就像我们背着重重的书包走路,会觉得更累吗?接着,我又把木板斜着放。
再去拉小木块的时候,咦?这次好像又轻松了一些。
这是不是跟我们爬坡和走平路的感觉很像呢?我还找了我的好朋友小明和小红来一起帮忙。
我问他们:“你们觉得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跟什么有关呀?”小明眨眨眼睛说:“会不会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呢?”小红也凑过来说:“对呀对呀,要是木板变得很粗糙,是不是摩擦力就会变大?”于是,我们找来了一块表面粗糙的木板,重新做实验。
果然,拉小木块需要更大的力啦!通过这个实验,我发现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真多呀!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我们做事情的难易程度。
那到底是什么结论呢?我觉得呀,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重量越大,摩擦力越大;还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还有木板放置的角度,角度越大,摩擦力越小。
怎么样,同学们,这个实验有趣吧?你们是不是也想自己动手试试啦?示例文章篇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报告》嘿,同学们!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次超级有趣的科学实验,那就是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摩擦力影响因素实验报告摩擦力影响因素实验报告摩擦力是物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一种力,它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的许多现象和问题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摩擦力的性质和影响因素,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步骤、结果和讨论。
实验一:不同材质之间的摩擦力比较我们首先选取了几种常见的材质,如木板、金属板和塑料板,并将它们分别与一个固定的物体(如一个砖头)进行接触。
我们通过施加一个水平拉力,使砖头沿着板材表面移动,并记录所需的最小力量。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材质之间的摩擦力差异很大。
木板与砖头之间的摩擦力最小,金属板次之,而塑料板与砖头之间的摩擦力最大。
这是因为不同材质的表面粗糙度和化学性质不同,从而影响了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二:物体质量对摩擦力的影响为了研究物体质量对摩擦力的影响,我们选取了相同材质的两个物体,并分别给它们施加不同的质量。
我们发现,当质量增加时,所需的最小力量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质量增加会增加物体与接触表面之间的压力,从而增加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质量是影响摩擦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实验三:表面积对摩擦力的影响为了研究表面积对摩擦力的影响,我们选取了相同材质的两个物体,并分别改变它们的接触表面积。
我们发现,当接触表面积增大时,所需的最小力量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表面积增大会减小单位面积上的压力,从而减小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表面积是影响摩擦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实验四:润滑对摩擦力的影响为了研究润滑对摩擦力的影响,我们选取了相同材质的两个物体,并在它们的接触表面上涂抹不同的润滑剂。
我们发现,润滑剂的使用可以显著减小摩擦力。
这是因为润滑剂能够填充物体表面的微小凹凸,形成润滑膜,从而减小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
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润滑是影响摩擦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综合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摩擦力的大小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材质、质量、表面积和润滑等。
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滑动摩擦力的概念,掌握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器材1.弹簧测力计2.长木板3.毛巾4.砝码5.木块6.棉布三、实验步骤1.准备长木板、毛巾、砝码、木块和弹簧测力计。
2.将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3.在木块上添加砝码,改变压力大小,重复步骤2,记录测力计的示数。
4.用毛巾擦拭木块,重复步骤2,记录测力计的示数。
5.取下砝码,用棉布擦拭木块,重复步骤2,记录测力计的示数。
6.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具体来说,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以下是我们对实验结果的分析:1.压力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在木块上添加砝码时,滑动摩擦力随之增大。
这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f=μN,当μ一定时,N增大,f也增大。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压力是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重要因素。
2.接触面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在实验中,我们用毛巾和棉布分别擦拭木块后,测得的滑动摩擦力不同。
这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在同样的压力下,接触面越粗糙,产生的滑动摩擦力越大。
这也验证了滑动摩擦力公式f=μN中的μ值会随着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变化而变化。
3.实验误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差因素,如弹簧测力计的精确度、木块的匀速运动等。
这些误差的存在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应尽量保证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使用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
4.实验结论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即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目的: 验证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抄书上的实验目的,如果用到DIS系统,有的时候还要加上这样的目的如:练习使用DIS系统进行线性拟合、练习使用秒表等,不过这些不是主要实验目的啦~)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棉布,毛巾,带钩长方体木块,砝码,刻度尺,秒表。
实验原理:1.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平衡。
2.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4. 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的大小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拉力的数值可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这样就测出了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
实验步骤: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改变木块与长木板的接触面,从而改变接触面积。
实验数据:1.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2. 在木块上加50g的砝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8N3. 在木块上加200g的砝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1.2N4. 在木板上铺上棉布,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1.1N5. 加快匀速拉动木块的速度,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6. 将木块翻转,使另一个面积更小的面与长木板接触,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如果是验证欧姆定律这样的给出试验数据后根据数据画图像,并用计算器拟合算出斜率。
)实验结论:1. 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设计实验改进方法,提高实验可靠性。
实验材料•摩擦力实验仪•不同材质表面的试样(如金属、木板、塑料等)•板状物体•滴定瓶•油脂实验步骤原实验流程1.将试样的摩擦力测量范围调整到200g。
2.调整实验室环境温度和湿度,使其保持稳定。
3.将两个试样(如金属和木板)放在摩擦力实验仪的平台上,使它们相互接触。
调整板状物体在两个试样之间,并将其压实,使表面间距为1mm。
4.给实验仪施加200g力,使试样和板状物体开始运动,用计时器计时直至它们停止。
记录运动时间,并用计算机计算出试样间的摩擦力。
5.重复以上步骤多次取平均值。
实验改进针对原实验流程的不足之处,我们对实验流程进行了改进,具体如下:1.增加摩擦力测量范围到500g,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2.调整实验环境温度和湿度之前,先使用潮湿巾把实验仪器和试样的表面清洁干净,以避免灰尘和污垢对实验数据的影响。
3.将试样置于试验仪器的平台上,对其进行平整度、表面质量等方面的检查,确保试样表面细腻光滑,并没有明显的磨损或凹凸不平。
如果试样表面有损伤,可以使用打磨纸进行修整。
4.选取相同材质的试样进行比较,如金属—金属、木板—木板等。
这种方式可以排除材料因素对实验数据的影响。
5.在实验中加入油脂,以模拟实际应用场合中的情况,并改善试样表面间距不均匀的问题,增加数据的可靠性。
6.使用纸巾或干布清理板状物体的表面,并在其表面上滴上油脂,使其与试样接触之前形成一个光滑的油膜。
试验开始时,先施加一定的力量以使试样和板状物体至少摩擦几次后,再记录摩擦力数值,以尽可能排除刚开始的摩擦力偏差。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改进,我们得到了更准确、更可靠的摩擦力数据。
首先,我们对试样材质和表面状态的影响进行了比较。
在相同的实验环境下,不同表面状态和材质的试样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例如,金属试样之间的摩擦力明显大于木板试样之间的摩擦力。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方法为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以进行以下实验方法:实验材料:
1. 平滑的水平板
2. 不同材质的物体,如木块、金属块、塑料块等
3. 刻度尺
4. 测力计
实验步骤:
1. 将水平板放在平坦的桌面上,并将一端固定住,使其保持水平。
2. 在水平板上放置不同材质的物体,如木块、金属块、塑料块等。
3.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与水平板接触面的长度,记录下来。
4. 将测力计固定在物体上方,用力拉动物体,记录下拉动时所需的力的大小。
5. 重复以上步骤,使用不同材质的物体进行实验。
6.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观察不同材质的物体在拉动时所需的力的大小,比较它们与水平板接触面的长度。
实验结果说明:
1. 材质的不同会影响物体与水平板接触面的摩擦系数,摩擦系数越大,所需的力就越大。
2. 物体与水平板接触面的长度也会对摩擦系数产生影响,接触
面越大,摩擦系数越大。
3. 实验结果可以用公式 F=μN 表示,其中 F 为拉动物体所需的力大小,μ为摩擦系数,N 为物体与水平板接触面的垂直力。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一、实验目的:找出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二、实验原理:使物体静止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面上,根据二力平衡,得出摩擦力=拉力三、实验类型:探究型四、实验流程:假设设计实验结论。
五、实验器材:弹簧秤、带钩的盒子、一个50克的砝码、一块表面光滑的玻璃、表面粗糙的木板。
六、实验步骤:1、通过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情况加以分析,假设问题的结论与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有关,然后设计实验:1、用弹簧秤钩住盒子分别放在玻璃和粗糙的木板上,拉着玻璃或木板缓慢的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弹簧秤的读数。
2、盒子上再放上砝码,再用弹簧秤钩住盒子分别放在玻璃和粗糙的木板上,拉着玻璃或木板和前面同样的速度缓慢的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弹簧秤上的读数。
4、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结论:比较试验次数(1)和(2);(3)和(4),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滑动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小有关,物体材质一样的情况下,物体对接触面压力大的摩擦力大。
2、假设问题的结论与拉动物体的速度有关,然后设计实验:1、用弹簧秤钩住盒子放在玻璃和粗糙的木板上,拉着玻璃或木板以0.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弹簧秤的读数。
2、用弹簧秤钩住盒子放在玻璃和粗糙的木板上,拉着玻璃或木板以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弹簧秤的读数。
4 、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结论:比较试验次数(1)和(2);(3)和(4),可以得出,在压力和物体材质一样的情况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拉动滑动物体的速度大小没有关系。
3、假设问题的结论与物体与接触面的材质有关,然后设计实验:1、弹簧秤钩住盒子放在玻璃和粗糙的木板上,拉着玻璃或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弹簧秤的读数。
2、在盒子上加上一个砝码,用弹簧秤钩住盒子放在玻璃和粗糙的木板上,拉着玻璃或木板匀速直线运动,记下弹簧秤的读数。
4、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结论:比较试验次数(1)和(2);(3)和(4),可以得出,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滑动物体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训练
李2008、5、17
1、(6分)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与物体质量大小有关
B、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有关
C、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D、与物体间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有关
实验室中有一较长的水平粗糙桌面、一个带钩的长方体木块和一只弹簧测力计可供使用。
(1)小芳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表中数据可验证猜想(填序号),实验中还应注意保持木块与桌面间的不
)用上述器材可以验证猜想(填序号)
理由是:。
若实验中再提供一块长玻璃板,利用上述器材还可以验证猜想(填序号)。
2、在“探究改变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实验中,小明同学选用了一块带钩的长方体木块(重为G、各个表面粗糙程度一样)、质量相等的几个钩码、弹簧测力计一只。
请补全下列步骤中的相应内容:
(1)小明把长方体木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他有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运动,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2)接着,他在木块上先后增加二个和四个钩码,重复步骤(1),分别读出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2和F3,发现F3>F2>F1,这说明;
(3)取下钩码,他又把该木块侧放在水平桌面上,按步骤(1)的方法再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他这样操作是为了研究。
3、同学们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大多数小组采用的是如下甲图所示的
实验方法,即: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在木板上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块之间的摩擦力。
而小刚同学所在的小组大胆创新,改进了实验方法,采用了如下乙图所示的实验方法,即:沿水平方向拉动木板,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是表示木块与长木块之间摩擦力的大小。
你认为小刚小组设计的方法优点是。
4、同一型号的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会一样亮吗?小明在进行电学实验时发现了有趣的现
象。
实验时,小明将两个型号为“12V 35W”的灯泡L1和L2接到12V的电源上,组成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并进行如下操作:①首先,他闭合开关S2,发现两个灯泡一起变亮,亮度相同;②接着,他再闭合开关S1,发现灯泡L1因短路而熄灭,灯泡L2变得更亮;③等到L1熄灭一段时间后,他又断开S1,发现L2的亮度逐渐减弱,而L1逐渐亮起来,过了一会儿两个灯泡达到一样的亮度。
为什么步骤③中会出现这种有趣的现象呢?小明猜想可能是因为灯泡两端电压变化后,造成灯丝电阻变化所致。
为了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小明取其中一个灯泡,重新设计电路,将开关闭合后,测得了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灯
泡中的电流,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分析上表中实验数据,判断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化后灯丝的电阻是否改变?如果灯丝电阻改变,其原因是什么?
(2)在操作③这个步骤中,为何开关S1刚断开时,L1较暗而L2较亮?请作出合理的解释。
(3)在操作③这个步骤中,当两个灯泡亮度相同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是多少?
(4)下图中乙、丙两个电路均可用来测量灯泡的电流和电压值,小明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实验时采用的应是乙、丙中哪一个电路,并简述理由。
5、家庭常用的高压锅(图33甲)与普通锅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密封性好。
图33乙是高
压锅的结构示意图,它的盖子上有三个气孔,带有活塞的气孔1使锅内与外界连通,此时锅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外界大气压为1.0×105Pa)。
当锅内温度升高至100℃时,锅内气体会把气孔1的活塞顶起,这时锅被密封。
锅内温度继续升高,气体压强增大,当压强增至最大值时,气体就会冲开气孔2上的限压阀。
气孔3正常情况下无作用,图33乙中未画出。
设锅内气压每增加3.6×103Pa,水的沸点相应增加1℃。
锅内水的初始温度为20℃。
限压阀被冲开前,锅内水在升温阶段单位时间内升高的温度相同。
(1)锅内温度升高到110℃时,锅内的气压是多大?
(2)此高压锅限压阀的质量为70g,气孔2的面积为7mm2,则锅内的最高温度可达到多少?
(g取10N/kg,结果保留整数)
(3)若“压强每增加3.6×103Pa,水的沸点相应增加1℃”这一条件以及限压阀的质量和气孔2的面积均未知,请用一只手表及题中的其他条件,估测出锅内的最高温度。
(说明:写出锅内最高温度的表达式,并指出表达式中各测量量的含义)
6、某同学在家庭实验室进行“改造小台灯”的实践活动,请你也加入到他的实践活动中。
(电源电压恒定,设灯丝电阻不变)
(1)如图7—22,当滑片P从a端滑到b端时,电流表示数在0.5A~1A间变化,电压表示数在0V~4.5V间变化,根据实验数据求出电源电压和小灯泡的电阻。
(2)请你计算出滑片P在a端、中点和b端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并在图7—23坐标系中绘制出小灯泡实际功率随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阻值变化的图象。
(坐标系中已有曲线是该同学绘制的电路总功率随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阻值变化的图象)
(3)请你根据坐标系中两条曲线给出的信息,分析该电路能量转化效率。
(写出分析过程和结论,小灯泡消耗的电能为有效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