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与保密(第二版) (1)
- 格式:pptx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278
计算机网络安全第二版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保护和维护计算机系统、网络信息、网络使用者的安全与隐私的一种措施和方法。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凸显,迫切需要加强网络安全的建设。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第二版中,主要加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加强了网络入侵防范的能力。
第二版着重强调了网络入侵的常见手段和技巧,利用新的网络入侵检测技术,能够更精准地检测和判断网络入侵的行为。
同时,通过网络入侵防范的培训和教育,提高网络使用者的网络安全意识,减少网络入侵的风险。
其次,强化了网络数据加密的措施。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第二版中,提出了更多的加密算法和加密技术,保护网络数据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通过对网络数据进行加密,能够防止数据被窃取、篡改和破坏,保障网络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此外,加强了网络漏洞修补和补丁管理。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第二版中,增加了对网络漏洞的修复和补丁管理的重视程度。
及时修复网络漏洞,可以有效地防止黑客利用漏洞进行攻击,提高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最后,加强了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第二版注重加强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
通过加强网络安全专业的教育和培训,提高网络安全人才的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
同时,鼓励网络安全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国家的网络安全事业作出更多的贡献。
总之,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第二版对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通过加强网络入侵防范、数据加密、漏洞修补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措施,能够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护网络信息和网络使用者的安全与隐私。
只有不断加强网络安全建设,才能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需求,促进网络安全事业的持续发展。
网络安全重点整理第二版1、(P2)弱点有四种类型,威胁型弱点来源于预测未来威胁的困难。
设计和规范型弱点来源于协议设计中的错误和疏忽或疏忽使其天生不安全。
实现型弱点是协议实现中的错误产生的弱点。
最后,运行和配置型弱点来源于实现时选项的错误使用或不恰当的部署政策。
2、(P2)一般而言,主要的威胁种类有以下10种:1)窃听和嗅探:在广播网络信息系统中个,每个节点都能读取网上传输的数据。
2)假冒:当一个实体假扮成另一个实体时,就发生了假冒。
3)重放:重放是重复一份报文或报文的一部分,以便产生一个被授权的效果4)流量分析:它能通过网上信息流的观察和分析推断出网上的数据信息。
因为网络信息系统的所有节点都能访问全网,所以流量的分析易于完成。
由于报头信息不能被加密,所以即使对数据进行了数据加密,也可以进行有效的流量分析。
5)破坏完整性:破坏完整性是指有意或无意地修改或破坏信息系统,或者在非授权和不能检测的方式下对数据进行修改。
6)拒绝服务:当一个授权实体不能获得应有的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或当执行紧急操作被延迟时,就发生了拒绝服务。
7)资源的非授权使用:资源的非授权使用即与所定义的安全策略不一致的使用8)陷阱门/特洛伊木马:陷阱门/特洛伊木马是指非授权进程隐藏在一个合法程序里从而达到其特定目的。
9)病毒。
10)诽谤:诽谤是指利用网络信息的广泛互联性和匿名性,散步错误的消息以达到诋毁某人或某公司的形象和知名度的目的。
3、(P3)分清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
(1)被动攻击,指未经用户同意或认可的情况下得到信息或使用信息,但不对数据信息做任何修改。
通常包括监听、流量分析、解密弱加密信息、获得认证信息等。
(2)主动攻击,指对数据的篡改或虚假数据流的产生。
这些攻击可分为假冒、重放、篡改消息和拒绝服务4类。
4、(P4)一般黑客的攻击大体有三个步骤:信息收集、对系统的安全弱点探测与分析和实施攻击。
5、(P6)ITU-TX.800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点:1)安全攻击(Security Attack):安全攻击是指损害机构安全信息系统安全的任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