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4版高三一轮历史总复习(广东专用)第一单元单元归纳提升
- 格式:ppt
- 大小:421.50 KB
- 文档页数:50
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框图概览·线索归纳]—————————[认读导引]一个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
两大阶段:先秦家国同构与秦汉至明清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三大线索: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选官用人制度的演变。
第1讲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古代政治制度的准备——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1.夏朝国家出现,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2.商朝(1)政治制度:实行内服与外服制度,商王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
(2)神权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王朝具有很浓厚的神权色彩。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1)它标志着社会财富和社会权力的集中——“家〞的私有观念深化,是生产力进步的表现之一。
(2)以神权为依托,象征权力的器物和建筑出现,如大型宫殿等——“天下共主〞雏形初现。
(3)反映尊卑贵贱的各类墓葬、青铜制品也大量出现——社会基本秩序建立。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1)目的:对被征服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2)内容①周王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亲族、功臣、姻亲和先代贵族,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
②受封诸侯有为周王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3)作用①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西周成为疆域广大的国家。
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分封制下的文化扩展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由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它本质上是以国家这种特定形态为单位,对以周王朝为代表的中原文化的一次广泛的一再复制。
——曹兵武《分封制度与华夏传统的普世化》2.宗法制度(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课后作业(四)(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3届甘肃甘谷一中高三第二次检测) 英国的小约翰威尔斯在《1688年的全球史》中写道,1688年的最后两个月里,英格兰上演了一出光怪陆离的巴洛克式的戏剧,剧中的男主角是两位国王,……宣言列举了詹姆士王朝的所有“罪恶和弊端”。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梭伦改革 B.伯里克利改革C.光荣革命D.巴黎公社2.(原创题)2012年12月12日,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举行的午餐会上宣讲了十八大精神。
刘晓明大使在赴英履职时,应该将国书正式文本递交给( )A.女王B.首相C.财政大臣D.外交大臣3.(2013届广东梅州调研)费城制宪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
”这表明他主张( )A.维护邦联制 B.加强中央权力C.巩固联邦制 D.保障各州权力4.(2013届河北邯郸月考)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美国的体制称赞不已,说“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
其称赞的是( )A.三权分立 B.联邦制C.中央集权制 D.两党制5.(2013届广州月考)右图是一幅政治讽刺漫画,标题为“别争了,我们都一样”。
以下选项与作者观点相一致的是( )A.“党派精神是政府的最危险的敌人”B.“两党只是同一个钱币的正反两面”C.“如果非同一个政党一起就不能进天堂,我宁愿永不进天堂”D.“在共和党选区,我是民主党人;在民主党选区,我是共和党人”6.(2013届湖北黄冈月考)从下表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权力最高立法、行政、司法机关;统一联邦宪法,全国范围适用;国际交往主体;不能任命、监督、考核州官员或其施政行为有立法、行政、司法机关;本州宪法、法律,与联邦宪法相抵触时无效。
课堂新坐标2014版高三一轮历史总复习(广东专用)第九单元归纳提升历史巧归纳高效整合1.1917~1928年(1)主题:向社会主义过渡,摆脱直接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措施:1918~1921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 1928年实行新经济政策。
悟考情真题体验(3)特点:前者是使用行政和军事手段直接过渡,后者特点是使用市场价值规律间接过渡。
菜单YL新课标历史(4)结果:前者适应了战争需要,但引发政治危机;后者恢复了经济,巩固了政权,找到了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但随着形势发展被逐步放弃。
2.1928~1936~1953年巧归纳高效整合悟考情真题体验(1)主题:建立社会主义,实现工业化。
(2)措施:确立了斯大林经济体制。
(3)特点: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的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4)结果:国家按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但是后来呈现越来越多的弊端。
菜单YL新课标历史(5)苏联工业化的特点:第一,运用斯大林模式,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排斥市场,运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第二,优先发展重工业;第三,工业化资金主要来源于农业,农民负担过重。
巧归纳高效整合悟考情真题体验3.1953~1991年(1)主题: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提高综合国力。
(2)措施:1956年赫鲁晓夫改革,1964年勃列日涅夫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
(3)特点:前两者尽管取得一些成效,但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仅是一些修补;后者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了根本性改革,但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失败。
菜单YL新课标历史1. (20XX年安徽示范高中模拟)比较分析下图,从中能获得的正确信息是(巧归纳高效整合)悟考情真题体验菜单YL新课标历史A.经济大危机对整个世界打击很大B.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C.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巧归纳高效整合D.新经济政策使苏联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题中A项大危机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国家打击大,与图片信息不吻合;1913年的数据表明美国当时的工业产值已居世界第一,C项错误;两图反映的是工业问题,D 悟考情真题体验项包含工农业,且D项说法不准确,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