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防治知识试题及答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10.91 KB
- 文档页数:3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霍乱的病原体形状为:()A、杆菌B、弧菌(正确答案)C、球菌D、螺旋体2、按传染病防治法霍乱为:()A、甲类传染病(正确答案)B、乙类传染病C、丙类传染病D、未被列入分类3、鼠疫是主要通过下列哪种媒介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烈传染病:()A、野鼠B、鼠蚤(正确答案)C、蚊子D、家鼠4、鼠疫杆菌属于哪种:()A、革兰氏染色阴性需氧菌(正确答案)B、革兰氏染色阴性厌氧菌C、革兰氏染色阳性需氧菌D、革兰氏染色阳性厌氧菌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英文名词缩写为:()A、AIDSB、SARS(正确答案)C、ARDSD、HFRS6、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为:()A、轮状病毒B、冠状病毒(正确答案)C、衣原体D、支原体7、流行性感冒是:()A、消化道传染病B、呼吸道传染病(正确答案)C、虫媒传染病D、自然疫源传染病8、流行性感冒是:()A、夏秋季B、秋冬季C、冬春季(正确答案)D、春夏季9、甲类传染病有:()A、霍乱、鼠疫(正确答案)B、麻疹、疟疾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D、乙脑、血吸虫病10、传染病流行是指:()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来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C、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正确答案)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二、判断题1、霍乱的病原体为革兰氏阴性菌。
()√(正确答案)×2、霍乱为烈性肠道传染病。
()√(正确答案)x3、人群对鼠疫杆菌普遍易感。
()√(正确答案)x4、肺鼠疫患者胸部X线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不一致。
()√x(正确答案)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有称呼吸窘迫综合征。
( )√x(正确答案)6、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
()√(正确答案)x7、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正确答案)x8、流行性感冒的易感人群为儿童和老年人。
传染病防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传染性B. 流行性C. 地方性D. 遗传性答案:D2. 下列哪种措施不属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A. 隔离患者B. 接种疫苗C. 改善个人卫生习惯D. 随意丢弃使用过的口罩答案:D3. 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A. 空气飞沫B. 食物和水源C. 血液和体液D. 直接接触答案:C4. 流行性感冒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是什么?A. 避免去人多的地方B. 服用抗生素C. 接种流感疫苗D. 长期服用感冒药答案:C5. 下列关于隔离措施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隔离可以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传播B. 隔离期间应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C. 隔离措施只针对疑似病例D. 隔离应根据疾病传染性的强弱采取不同措施答案:C二、判断题1. 所有传染病都有潜伏期。
(错)2. 个人卫生习惯的改善对于预防传染病没有帮助。
(错)3. 疫苗接种是预防某些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对)4. 隔离措施可以减少传染病的传播,但不会对患者造成心理压力。
(错)三、简答题1. 请简述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
答: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是指能够产生病原体的个体或物体;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传播到易感人群的途径,如空气、食物、水源、直接接触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2. 描述洗手对于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
答: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个人卫生习惯之一。
通过正确的洗手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手上的病原体,减少病原体通过手传播到口、鼻、眼等黏膜的机会,从而降低感染传染病的风险。
尤其在公共场所或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及时洗手对于控制传染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3. 为什么说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答:接种疫苗是通过引入减毒或灭活的病原体或其抗原,刺激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获得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
这种免疫力可以帮助人体识别和抵抗真正的病原体,当病原体真正侵入时,免疫系统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防止疾病的发生或减轻病情。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60分,每题2分)1、以下不可以有效灭活新冠病毒的方法有()[单选题]*A、56C30分钟B、含氯消毒剂C、氯己定(正确答案)D、75%乙醇2、新冠主要传染源是()[单选题]*A、患者B、无症状感染者C、疑似病例D、A+B(正确答案)3、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主要对象不包括()[单选题]*A、可疑病例(正确答案)B、疑似病例C、确诊病例D、聚集性疫情4、人感染诺如病毒后,潜伏期通常()[单选题]*A、12-24hB、12-48h(正确答案)C、12-72hD、24-72h5、人感染诺如病毒后,排毒高峰在发病后()[单选题]*A、1-2天B、2-3天C、2-5天(正确答案)D、1-7天6、诺如病毒疑似病例:24小时内出现排便()次且有性状改变(呈稀水样便)或出现呕吐症状者。
[单选题]*A、4次B、5次C、2次D、3次(正确答案)7、具有流行病学史,临床上出现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和关节疼痛,或伴有肝、脾、淋巴结和睾丸肿大等表现,定义为()[单选题]*A、布病疑似病例(正确答案)B、布病临床诊断病例C、布病确诊病例D、布病隐性感染病例8、原则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是由()部门组织开展。
[单选题]*A、由病例现住址所在县(区)人民政府B、由病例现住址所在县(区)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C、由病例就诊医疗机构所在的县(区)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正确答案)D、由病例就诊医疗机构所在的县(区)级疾控机构9、布病急性期治疗一线药物为()[单选题]*A、喹诺酮类B、多西环素合用利福平(正确答案)C、磺胺类D、氨基糖甘类10、实验室检测布病抗体所用的标本是()[单选题]*A、全血B、咽拭子C、血清(正确答案)D、脑脊液11、国家现规定报告的法定传染病分几类几种?()[单选题]*A、2类35种B、3类35种C、3类37种D、3类40种(正确答案)12、霍乱的流行高峰多在()[单选题]*A、3-11月;B、4-11月;C、5-10月(正确答案)D、7-10月13、肺结核患者没有开始治疗或治疗中断连续2个月或以上称为()。
传染病防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疾病不属于传染病?A. 高血压B. 流感C. 结核病D. 肺炎答案:A. 高血压2. 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 空气传播B. 飞沫传播C. 血液传播D. 接触传播答案:B. 飞沫传播3. 以下哪个部门负责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A. 疾控中心B. 医院C. 学校D. 政府答案:A. 疾控中心4. 传染病的早期症状通常包括:A. 发热、咳嗽、乏力B. 头痛、恶心、呕吐C. 腹痛、腹泻、痢疾D. 胸闷、心悸、气短答案:A. 发热、咳嗽、乏力5. 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是:A. 接种疫苗B. 平时注意个人卫生C. 避免前往传染源地区D. 经常洗手答案:A. 接种疫苗二、判断题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1. 传染病的治疗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2. 所有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触传染。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3. 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4. 只有感染了艾滋病毒才会患上艾滋病。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5. 传染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应该严格遵守医生的嘱咐。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答: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避免接触传染源等。
接种疫苗可以增强人体对抗疾病的能力,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可以减少病原体的侵入和传播,避免接触传染源可以降低感染风险。
2. 请列举两种常见的传染病,并简要介绍其症状和传播途径。
答:流感和肺结核是两种常见的传染病。
流感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鼻塞等,通过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传染。
肺结核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乏力等,通过空气传播传染。
3. 请简要介绍传染病的病原体检测方法。
答:传染病的病原体检测方法包括病原体培养和分离、核酸检测和免疫学检测等。
病原体培养和分离方法可以通过培养病原体来确认感染情况,核酸检测方法可以检测病原体的核酸序列,免疫学检测方法可以检测血清中的病原体特异性抗体。
传染病防治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是传染病的三个基本条件?A.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 传染源、传播途径、病原体C. 传染源、传播途径、环境因素D. 传染源、传播途径、宿主答案:A2. 以下哪种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A. 肺结核B. 肠道病毒感染C. 肝炎D. 艾滋病答案:A3. 以下哪项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A. 接种疫苗B. 隔离病人C. 加强个人卫生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以下哪种传染病属于乙类传染病?A. 肺结核B. 病毒性肝炎C. 艾滋病D. 麻疹答案:C5. 以下哪种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物传播?A. 肠道病毒感染B. 肺结核C. 肝炎D. 艾滋病答案:A6. 以下哪项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A. 饮食卫生B. 接种疫苗C. 隔离病人D. 加强个人卫生答案:A7. 以下哪种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A. 肺结核B. 肝炎C. 肠道病毒感染D. 麻疹答案:B8. 以下哪项是预防性病的主要措施?A. 安全性行为B. 接种疫苗C. 隔离病人D. 加强个人卫生答案:A9. 以下哪种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A. 肺结核B. 手足口病C. 肠道病毒感染D. 艾滋病答案:B10. 以下哪项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A. 接种疫苗B. 隔离病人C. 加强个人卫生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为类,其中类传染病是指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特别严重的传染病。
答案:三、甲12.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其原理是。
答案:产生特异性免疫力13. 乙类传染病包括肝炎、肺结核、淋病等。
答案:艾滋病14. 以下哪种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物、水源和接触传播:。
答案:细菌性痢疾15. 以下哪种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体液传播:。
答案:乙型肝炎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任何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都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传染病是由以下哪种因素引起的?A. 加速老化B. 遗传突变C. 罕见基因突变D. 病原体感染2. 以下哪种传染途径是不正确的?A. 空气传播B. 飞沫传播C. 非洲爆发D. 接触传播3. 下列哪项不是流感的症状?A. 高热B. 咳嗽C. 血尿D. 头痛4. 以下哪个病毒不属于乙型肝炎?A. HBVB. HCVC. HDVD. HEV5. 哪种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结核病的传播?A. 空气清新剂B. 坚持锻炼C. 避免密闭空间D. 频繁换洗衣物二、填空题1. 传染病是一种__________的疾病,可以通过__________途径传播。
2. 发热、咳嗽、呕吐等症状都是传染病的__________。
3.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 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应采取__________预防措施,避免传播给他人。
5. 频繁洗手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____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传染病的定义及传播途径。
答案: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或其毒素引起的一类疾病。
传染病可以通过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途径进行传播。
2. 列举三种常见的传染病及其主要症状。
答案:流感(高热、咳嗽、乏力)、乙型肝炎(黄疸、恶心、食欲不振)、结核病(咳嗽、疲劳、低热)。
3. 如何预防传染病的传播?答案: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乙肝疫苗等;避免与病原体接触,如避免接触病人、不食用生冷食物等;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条件,减少空气传播的风险。
四、案例分析题某小镇突然爆发了一种未知的传染病。
病人主要表现为高热、呼吸困难和咳嗽,已有数人死亡。
你作为当地防疫工作人员,应该如何处理?答案:首先,立即组织调查小镇爆发的传染病的情况。
同时,提供有效的面罩以保护医护人员和病人。
其次,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并协助市场监管部门对相关市场进行封控,避免病毒进一步传播。
防疫相关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哪项?A. 空气传播B. 飞沫传播C. 接触传播D. 以上都是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基本措施?A. 保持社交距离B. 佩戴口罩C. 频繁触摸公共物品D. 勤洗手答案:C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状包括以下哪项?A. 发热B. 持续干咳C. 呼吸急促D. 以上都是答案:D4. 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口罩佩戴方式?A. 口罩上下颠倒佩戴B. 口罩内外颠倒佩戴C. 口罩遮住口鼻,调整鼻夹以贴合面部D. 口罩佩戴在下巴上答案:C5.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治疗已感染的患者B. 提供短期的病毒防护C. 获得终身免疫D. 预防感染和减轻病情答案:D二、多选题6.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A. 避免人群聚集B. 定期消毒常用物品C. 忽视疫情信息D.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答案:A, B, D7.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哪些?A. 乏力B. 肌肉或关节疼痛C. 失去嗅觉或味觉D. 喉咙痛答案:A, B, C, D8. 在疫情期间,以下哪些行为是推荐的?A. 减少不必要的外出B. 储备大量防疫物资C. 通过官方渠道获取疫情信息D. 忽视个人防护答案:A, C三、判断题9. 佩戴多层口罩可以更有效地防止病毒传播。
()答案:错误。
佩戴多层口罩并不会增加防护效果,反而可能影响口罩的密合性,正确的做法是佩戴合格的单层口罩。
10. 只要接种了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就不需要再采取其他防护措施。
()答案:错误。
疫苗接种可以减少感染风险和减轻病情,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避免感染,因此仍需保持社交距离、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
四、简答题11. 描述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及其预防措施。
答: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空气气溶胶传播。
预防措施包括:- 保持至少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减少与他人的密切接触。
病毒防治知识试题及答案.doc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试题科室: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50分)1、为控制“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传播、蔓延,医务人员应该做到:(C)A、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B、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转院、早治疗C、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D、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2、“感染的肺炎”属于(B)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D、其他类3、“感染的肺炎”的报告时间为:(B)A、1小时B、2小时C、12小时D、24小时4、“感染的肺炎”的病毒命名为:(D)A、MERSr-CoVB、SARS-CoVC、229ED、2019-nCoV5、“感染的肺炎”的患者年龄集中在(C)A、-14岁B、15-39岁C、40-60岁D、60岁以上6、“感染的肺炎”发病到入院的中位时间是(C)A、5天B、7天C、9天D、11天7、“感染的肺炎”危重病例的治疗原则:(A)A、防治并发症,治疗基础病,预防继发感染,器官功能支持B、以特异性治疗为主,一般、对症治疗为辅C、以治疗、护理为主,消毒、隔离为辅D、以消毒、隔离为主,治疗、护理为辅8、发热门诊与感染性疾病科室医务人员的防护级别为:(B)A、一般防护B、一级防护C、二级防护D、三级防护9、“感染的肺炎”的治疗场所:(D)A、诊室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蝇、防蚊设施B、诊室内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装置等洗消毒设施,配备便器和医疗废除物收集箱C、便器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冲洗后备用D、应在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医院隔离治疗,危重症病例应尽早收入ICU治疗。
10、“感染的肺炎”可能的传播途径为:(A)A、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B、飞沫传播和粪口传播C、接触传播和血液传播D、血液传播和性传播二、多选题(每题10分,共60分)1、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要求包括(ABCDE)A、制定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B、提高防控意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一、单项选择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B )。
A.1989年2月21日B.2004年12月1日C.1989年3月21日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C )为主的方针。
A.治疗B.控制C.预防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是由(C)修订的。
A.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B.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C.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B )。
A.甲类、乙类B.甲类、乙类、丙类C.A类、B类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传染病有( B )种。
A 35 B. 39 C. 406.流行性感冒属于(C)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B)类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8.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C)A.鼠疫、霍乱B.艾滋病、麻风病C.肺结核、百日咳9.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是由(B)进行。
A.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C.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10.(C)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住人员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11.(B )在治愈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A.传染病病人B.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C.疑似传染病病人12、(C )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进行监测。
A、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B、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3.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A)的传染病预防工作。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传染病是由()引起的一类疾病。
A. 细菌B. 病毒C. 寄生虫D. 病原体答案:D2. 甲类传染病包括()。
A. 霍乱、鼠疫B. 艾滋病、结核病C. 乙肝、丙肝D. 流感、登革热答案:A3.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接触传播D. 心理传播答案:D4. 传染病的基本环节包括()。
A.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 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C. 传染源、传播途径、免疫人群D. 病原体、传播途径、免疫人群答案:A5.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不包括()。
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D. 增加病原体数量答案:D二、多选题6.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
A. 呼吸道传播B. 消化道传播C. 血液传播D. 性传播E. 接触传播答案:ABCDE7.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
A. 疫苗接种B. 隔离患者C. 环境消毒D. 健康教育E. 个人卫生答案:ABCDE8. 传染病的控制措施包括()。
A. 隔离患者B. 接触者追踪C. 疫点消毒D. 疫区封锁E. 疫情监测答案:ABCDE三、判断题9. 所有传染病都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答案:错误10. 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答案:正确四、填空题11.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________。
答案:易感人群12. 甲类传染病共有_______种。
答案:213. 传染病的预防原则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_______。
答案:保护易感人群14. 传染病的隔离方式包括_______隔离和保护性隔离。
答案:严密15. 传染病的报告时限,甲类传染病要求在_______小时内报告。
答案:2五、简答题16. 简述传染病的一般治疗原则。
答案:传染病的一般治疗原则包括隔离患者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以防止病原体传播,保护易感人群以减少感染风险,对症治疗以减轻症状和并发症,以及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针对病原体的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试题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50分)
1、为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传播、蔓延,医务人员做到:(C )
A、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
B、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转院、早治疗
C、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D、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属( B )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其他类
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报告时间为:( B )
A、1小时
B、2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病毒命名为:( D )
A、MERSr-CoV
B、SARS-CoV
C、229E
D、2019-nCoV
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患者年龄集中在( C )
A、0-14岁
B、15-39岁
C、40-60岁
D、60岁以上
6、“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发病到入院的中位时间是(C )
A、5天
B、7天
C、9天
D、11天
7、“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危重病例的治疗原则:( A )
A、防治并发症,治疗基础病,预防继发感染,器官功能支持
B、以特异性治疗为主,一般、对症治疗为辅
C、以治疗、护理为主,消毒、隔离为辅
D、以消毒、隔离为主,治疗、护理为辅
8、发热门诊与感染性疾病科室医务人员的防护级别为:( B )
A、一般防护
B、一级防护
C、二级防护
D、三级防护
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治疗场所:(D )
A、诊室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蝇、防蚊设施
B、诊室内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装置等洗消毒设施,配备便器和医疗废除物收集箱
C、便器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冲洗后备用
D、应在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医院隔离治疗,危重症病例应尽早收入ICU治疗。
10、“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能的传播途径为:()
A、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B、飞沫传播和粪口传播
C、接触传播和血液传播
D、血液传播和性传播
二、多选题(每题10分,共60分)
1、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要求包括(ABCDE )
A、制定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
B、提高防控意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C、加强监测,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时,及时报告。
D、加强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
E、规范处置医疗废物。
2、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中对发热门诊要求(ABCE )
A、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
B、应当配备数量充足、符合要求的消毒用品和防护用品。
C、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等措施。
D、医务人员应做好三级防护措施。
E、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发热门(急)诊时,要按照有关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3、收治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病区(房)要求(BCDE )
A、用于疑似患者的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可多人使用,但应严格执行消毒规范。
B、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
C、应当配备数量充足、符合要求的消毒用品和防护用品。
D、对疑似和确诊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分开安置;疑似病例进行单间隔离,经病原学或者血清学确诊的同类患者可以置于多人房间。
E、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空气隔离与接触隔离措施。
4、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临床表现,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BCDE )
A、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B、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
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C、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D、经规范抗菌药物治疗3天病情无明显改善或进行性加重。
E、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监测为阳性。
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以感染的动物物种为:(ABC )
A、蝙蝠
B、家畜(如:猪、狗、牛)
C、野生动物(如:猴子、山羊)
D、家禽(如:鸡、鸭、鹅)
E、鸟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试题一、单选题:
1-5、CBBDC 6-10、CABDA
二、多选题
1、ABCDE
2、ABCE
3、BCDE
4、ABCDE
5、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