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教学日历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7
《微观经济学》课程授课计划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开课学期:06/07(2)学时:48学分:3授课时间:1-16周:周五第二大节、周四第二大节(双周)授课地点:北辰校区12-B310、北辰校区12-B402授课班级:管理061、062主讲教师:李延军●课程内容简介与教学目的微观经济学是以市场价格为中心,采用个量分析法,主要研究厂商、家庭、个人等特定经济单位如何做出经济决策的一门科学,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组织理论、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等。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为相关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 教学指导思想与教学方式教学指导思想:理论联系实际,尽量列举实例或案例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和课堂讨论,以便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理论和思想,为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学手段与方式:①利用教师自制的全套Power point幻灯片,以课堂讲授为主;②辅以小型案例使学生加深对基本原理和问题的理解与运用,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不定期进行课堂主题讨论,以检验学生对主要内容和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也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④布置一定量的课后作业,使学生课上所学得到巩固。
⑤通过布置课外阅读材料,使学生自学与教师讲授相结合,并扩大学生视野。
●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学生要认真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课前做好预习,课上认真听讲并作好笔记,积极参与课堂案例讨论,课后按时完成作业。
学习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有关理论和原理,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掌握重点,不要死记硬背,要以科学的态度和学习方法达到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成绩考核成绩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讨论和发言、课后作业)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
●教材金浩等编著:《微观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
经济学院____微观经济学___ 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介绍:
另行公布
二、课程安排说明:
有效教学时间: 14周
开课年级:一年级
课程类型:必修课
学分:4
总学时:56
三、教材
使用教材:平狄克和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第八版或其他版本参考书目:Varian,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一、分数说明
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70%
五、课程进度
六、其他说明:
中文名称:微观经济学
英文名称:Microeconomics
课程简介: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行为的基本理论,内容主要包括:供求基本原理、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和一般均衡分析。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能够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现实经济现象、评价经济决策。
教学基本要求:
1. 掌握供求原理,并能够运行供求原理解释现实经济问题和现象;
2. 掌握消费者行为理论,了解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基本假设,熟练掌握消费者选择的最优性条件,并求解消费者最优消费计划;
3. 掌握生产者行为理论,理解生产者行为理论的基本假设,掌握利润最大化条件,并能求解最优生产计划;
4. 理解市场结构,掌握垄断、寡头垄断等基本理论,理解古诺模型、Stackelberg 模型、Betrand模型并能求解;
5. 理解一般均衡理论,掌握契约曲线、比较优势等基本概念,并能运用埃基沃斯盒进行效率分析。
选用教材:
平狄克和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瓦里安, 中级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三联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4222202英文课程名:MICRO ECONOMICS总学时:54学时学分:3学分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物流管理先修课程:管理学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一)课程性质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它用一套独特的方法、工具和概念,建立了反映市场经济中经济规律的理论。
这门课程从理论上来讲,既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又是经济学其他研究领域的基础。
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比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财政学等研究领域均需要微观经济学理论作为基础。
所以,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学科。
从实践上来讲,微观经济学理论既可以用于指导企业或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又可以用于指导政府的决策行为。
对于消费者来说,微观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可以指导他们的选择行为;对于企业而言,微观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理论、弹性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与收益分析、市场结构理论等等对于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更具有指导意义;政府的许多决策如果能够科学的运用微观经济学知识,就会减少决策的盲目性。
因此,微观经济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总之,微观经济学课程是我院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
(二)课程目的微观经济学这一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经济学、管理学其他各专业课的讲授作必要的教学准备;(2)使学生受到严格的抽象思维能力训练;(3)使学生学会用微观经济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透过经济现象,研究经济现象之间内在本质的联系,揭示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及经济运动的规律。
(4)为毕业后能较好地开展工作,理论联系实际奠定了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为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达到上述四个教学目的,所以需要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
微观经济学教学进度表课程编号:0102012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01225]开课时间:秋季授课学时:48授课教师:甘德安修读类型:必修课程层次:学科专业类考核方式:考试第一章:导论教学内容:一、什么是微观经济学二、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三、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学时:4第二章供求原理教学内容:2.1 需求2.2 供给2.3 供给与需求模型2.4 弹性理论2.5 蛛网模型教学方法:讲授、辅导习题;案例讨论:案例—管制价格、税收的归宿;案例—丰收的悖论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学时:6(其中:讲授5学时;辅导习题1学时)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教学内容:3.1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基数效用论)和消费者剩余3.2 无差异曲线及边际替代率、预算线、消费者的均衡(序数效用论)3.3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PCC、ICC曲线);物品的价格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3.4 不确定性和风险。
教学方法:讲授;辅导习题;案例讨论:案例—实物补贴与货币补贴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学时:6(其中:讲授5学时;辅导习题1学时)第四章生产理论教学内容:4.1厂商4.2生产函数4.3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4.4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4.5生产者均衡4.6扩展线4.7规模报酬教学方法:讲授;辅导习题;案例分析:案例—规模报酬实例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学时:6(其中:讲授5学时;辅导习题1时)第五章成本理论教学内容:5.1 成本的概念5.2 短期成本函数5.3 长期成本函数5.4 规模经济5.4 范围经济5.4 学习曲线教学方法:讲授;辅导习题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学时:4第六章市场理论教学内容:6.1 完全竞争厂商6.2 完全垄断市场6.3 垄断竞争市场6.4 寡头竞争市场6.5 简单博弈与博弈均衡;重复博弈与序列博弈;威胁与承诺教学方法:讲授;辅导习题;案例分析:囚徒困境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学时:6(其中:讲授5学时;辅导习题1学时)第七章要素理论教学内容:7.1分配论概述7.2生产要素市场的特征7.3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7.4劳动力市场和工资的决定7. 5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案例—不可再生资源的定价微观经济学教学进度表。
教学内容《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电子课件与课程教案章节测验考试样卷《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大纲说明1.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课程编号:学时数:72学分数:4教学对象:国际经济与金融学院学生考核方式:闭卷考试2.教学目标与要求本课程是经济管理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通过讲授微观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内容,使学生能够理解经济运行规律。
在该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同时加强学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学习的相关经济理论,理解现实经济中经济现象的内在规律和各种现象之间必然联系。
3.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针对国际经济与金融学院本科一年级学生而开设,本课程所用教材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
与《宏观经济学》课程所采用的教材《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互为补充。
构成了西方经济学最核心的两门基础课。
为经济、金融类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如《国际贸易学》《国际经济学》奠定基础。
同时《微积分》可以作为《微观经济学》学习的先修课程。
(二)大纲内容1.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讲授法、讨论法、习题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将理论描述、实务操作、案例分析有机结合。
对于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开展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撰写论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利用多媒体课件,以教师讲授为主,通过作业和讨论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应用。
2.教学内容与目标:微观经济学主要理论是均衡价格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理论,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通过学习了解西方微观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问题的解决对策,从而掌握微观经济理论,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微观经济学讲授内容与课时安排(仅供参考)第一章引论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第二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第三节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第四节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第五节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第六节本教材的特点本章可简可繁,课时可长可短,每位老师可依自己的风格与设计酌情安排,一般控制在3课时内。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第二节需求曲线第三节供给曲线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第七节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这两节及课后练习可安排两次课,即6课时。
学生通过练习逐步适应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方法,也是学生学习微观中遇到的第一个较难的知识点。
第三章效用论第一节效用论概述第二节无差异曲线第三节预算线第四节消费者的均衡第五节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第七节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两次课共6学时的教学时间安排,大约基数、序数效用论各3课时。
注重本章知识点数学基础、曲线抽象与经济学思想的讲解与学生的掌握。
第四章生产论第一节厂商第二节生产函数第三节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第四节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第五节等成本线第六节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第七节规模报酬第八节结束语讲解约5课时,加习题讲解共6课时。
让学生注重生产论与效用论知识的对比。
第五章成本论第一节成本的概念第二节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第三节短期成本曲线第四节长期成本曲线第五节结束语讲解约5课时,加习题讲解共6课时。
该章是后两章的基础,曲线比较抽象,讲解课时中可穿插练习。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第一节厂商和市场的类型第二节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第三节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第四节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第五节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第六节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第七节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第八节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第九节结束语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第一节垄断第二节垄断竞争第三节寡头(选择较易知识讲授)第四节寡头厂商之间的博弈:博弈论初步(可根据课时松与紧本酌情选择)第五节不同市场的比较第六节结束语第六、七章可共安排三次课的时间,共讲10课时讲解与练习。
《微观经济学》教学日历周数讲授(或学习)内容1 第一章引论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1.微观经济学的特点2.需求曲线3.供给曲线4.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1)2 5.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2)6.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7.蛛网模型(动态模型的一个例子)*8.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1)3 9.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2)10.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4 第三章效用论1.效用论概述2.无差异曲线(1)5 3.无差异曲线(2)4.预算线5.消费者均衡6.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7.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6 8.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第四章生产论1.厂商2.生产函数3.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7 4.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5.等成本线6.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7.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8.扩展线9.规模报酬8 第五章成本论1.成本的概念2.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3.短期成本曲线4.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5.长期总成本(1)9 6.长期总成本(2)7.长期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1.厂商和市场的类型2.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3.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10 4.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5.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6.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7.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8.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11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1.垄断12 2.垄断竞争3.寡头4.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的比较13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14 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1.对供给方面的概述2.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3.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4.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1)15 5.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2)6.欧拉定理*7.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第十章一般均衡论第十一章福利经济学1.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2.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3.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16 4.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5.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6.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7.社会福利函数8.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第十二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1.垄断17 2.外部影响3.公共物品4.不完全信息18 总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