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注意事项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
结核病服药注意事项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由结核分枝杆菌(TB)感染引起。
在治疗结核病过程中,服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以下是关于结核病服药的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守医嘱:结核病患者在服药期间应严格遵守医生的处方和用药指导。
不得擅自改变用药剂量、频率或停药,也不得自行添加或减少其他药物。
2. 定时服药:结核病治疗涉及多种药物,这些药物通常需要每天服用。
为了确保药物的疗效,患者应保持固定的时间和间隔,按时服药。
3. 不间断地服药:结核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变异,如果患者中途中止治疗或不按时服药,结核菌可能在身体内重新繁殖,出现更加严重的症状。
因此,患者必须完成整个疗程的药物治疗,以确保病原体的彻底消灭。
4. 避免漏服:如果患者意外忘记服用药物,应尽快补回漏服的剂量。
如果已经到了下一次剂量的时间,不应该两剂同时服用,而是略过上一剂次的服用。
5. 避免过量:不得超量服药。
如果在服药期间出现不适或有药物过量的症状,应立即就医。
6. 饮食协调:某些结核病药物与食物之间有相互作用,影响药物吸收和代谢。
患者在服药期间应根据医生建议,避免或适度减少与药物相互作用的食物摄入。
7. 抗逆反应:在结核病治疗初期,一些患者可能会经历药物引起的不适症状,称为抗逆反应。
这包括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痛等。
患者应及时就医,并告诉医生出现的不适情况。
8. 风险和副作用:结核病治疗过程中,药物副作用是常见的。
这些副作用可能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
患者与医生应保持沟通,及时报告药物副作用。
医生可能会调整药物的类型和剂量,以减轻副作用。
9. 注意生活习惯:结核病的治疗需要和精神状态、生活习惯协调一致。
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等,有利于提高免疫力和加速康复。
10. 家庭隔离:结核病是一种传染病,患者在家庭中应采取预防传播的措施。
与患者同住的家人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接种结核病疫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
肺结核的护理注意事项是哪些肺结核在我国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情进展较快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治疗周期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肺结核是一种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传染病,病灶主要发生于肺组织、气管、支气管以及胸膜部位。
肺结核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咯血、胸痛等症状,肺结核具有加强的传染性,位居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二位,其中抵抗能力较差的人群患病机率较高,其中包括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以及老年人群等。
肺结核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患者出现永久性肺损伤,严重危险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应对患者加强护理,提高护理的针对性,提高临床治疗结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一、肺结核患者常见的护理方式临床在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在进行护理过程中,对患者采用健康知识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日常生活护理等内容。
1.健康知识护理在对肺结核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将肺结核的发病原因以及日常护理中的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告知,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提高患者对肺结核的认识,避免护理中的盲区。
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护理的过程中,要采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内容来向患者传递相关的健康知识。
1.饮食护理肺结核患者在护理中,禁食辛辣刺激类食物,应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采用饮食护理方式能进一步提高护理的质量,避免护理中错误的饮食习惯加重患者的病情。
同时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对患者的餐具进行消毒,采用分餐制。
1.心理护理肺结核具有较高的传染性且致死率较高,大部分肺结核患者会对肺结核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康复的信心不高,依从性较差,临床护理中容易产生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
同时因肺结核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患者在生活中会受到一定的排斥,在心理上容易产生病耻感,采用心理护理方式能帮助患者缓解内心的压力,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提高康复的信息,增加患者护理的依从性。
肺结核病人的饮食原则及注意事项科普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性疾病,一般根据发病过程,肺结核包括活动性肺结核和潜伏期肺结核。
潜伏期肺结核患者的肺结核症状并不明显,并且没有传染性,此类患者要通过体检才能够对病情确定。
活动性肺结核的症状比较明显,在生活中有咳血、咳嗽、胸痛、发热等症状,并且具有传染性。
在发病后要使用相应的措施及时隔离治疗,避免出现二次传染。
肺结核疾病为乙类传染性疾病,在发现肺结核患者后或者疑似患者后要上报资料,使患者转送到专业医院治疗。
和身体健康人群对比,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患上肺结核的几率更高。
肺结核治疗的过程比较漫长,本文对肺结核患者饮食原则和注意事项进行说明。
1肺结核的概念肺结核是因为患者体内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在患者身体免疫力降低的时候,机体无法抵抗结核分枝杆菌入侵。
肺结核疾病会通过飞沫传染,假如结核分枝杆菌在患者身体其他部位感染,这类患者疾病就是肺外结核疾病。
对于身体健康人群,自身在特殊状态人群更加容易感染肺结核疾病,比如长期和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人群,接触肺结核患者的医务人员等,都属于高风险易感人群。
为了保护自身健康,要定期对此类人群进行肺结核筛查,从而早发现早治疗。
另外,自身免疫力低下人群或者接受抗排异药物治疗人群、慢性腹泻人群、慢性肺病人群等,也是肺结核高危易感人群,假如此类人群出现结核分枝杆菌,就会从潜伏性转变成为活动性。
2饮食调配原则2.1饮食清淡肺结核为慢性消耗性疾病,日常饮食要清补。
在患者化疗过程中,要求饮食高蛋白质、高热量、微量元素和丰富维生素。
根据祖国医学治疗原则,要选择营养丰富的饮食。
但是因为肺结核患者脾胃虚弱,使患者消化吸收能力降低。
所以,要求患者饮食避免油腻,要清淡。
在肺结核患者短程化疗过程中,饮食要选择滋阴退虚火的食物,比如黑鱼、乌龟、鳗鱼、甘蔗、鸭蛋、老母鸡、黑木耳、西瓜、豆浆、山药、莲子、胡萝卜、花生、青菜、冬瓜等。
潮热盗汗患者可食用鸡蛋、鸭肉、甘蔗、百合、丝瓜、梨、山药等;咳嗽患者食用罗汉果、枇杷、核桃、梨、柿子、牛奶、豆浆、白萝卜等,图1为肺结核患者的饮食。
结核病不能吃什么,结核病的注意事项文章目录*一、结核病的饮食和注意事项1. 结核病的饮食注意事项2. 结核病的其他注意事项*二、结核病的简介*三、结核病的高发人群和危害结核病的饮食和注意事项1、结核病的饮食注意事项结核病人应摄入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如摄入丰富的豆制品,因为该病会消耗较多的人体蛋白质。
结核病人应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增加身体的免疫力,清肺排毒,如山药、百合、木耳、藕、梨、血橙、柠檬、苹果、椰汁、无花果、甘蔗、柚子、枣等各种新鲜的蔬菜、水果。
结核病人应摄入富含钙、铁和锌的食品,从而帮助结核病灶钙化、补血(特别是咯血病人需适量补血),身体痊愈。
如芹菜、苋菜、番茄、杏子、红枣、紫菜、黑木耳、黑芝麻、豆制品、金针菜等。
值得一提的是肺结核不适宜吃菠菜,因为菠菜富含草酸,会和人体内的钙结合成草酸钙,影响人体钙的吸收和贮存。
2、结核病的其他注意事项做好家庭消毒隔离,最好让病人独居一室,选择朝阳或通风条件好的房间。
室内不能潮湿。
病人的寝具、食具独用,并定期消毒。
痰液最好吐在纸内,然后烧毁,切忌随地吐痰。
病人不宜与儿童接触,尽量不到公共场所去,以免病菌扩散传染,影响他人健康。
咳嗽和喷嚏时,用手帕捂住口鼻。
被褥经常放在太阳下曝晒,餐具可作煮沸消毒。
结核病的简介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经呼吸道或消化道初次侵入人体的结核菌,常在肺部或肠壁形成原发病灶。
结核病的高发人群和危害结核病的高发人群动人口。
大城市里拥有较多的人群聚集单位,比如劳动密集的大型企业。
在这些群体中结核病有可能出现局部暴发。
老年人。
因为老年人常常会因各种原因引发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特别容易患结核。
通常老年人患肺结核的比例是普通人的3倍。
糖尿病、艾滋病患者。
这群人的免疫力比普通人低。
据调查,在糖尿病患者中3%的人群患有结核,且比例是普通人的3-18倍。
结核病的危害出现呼吸系统的一些症状,全身发热等中毒症状,并形成并发症,如大咯血、自发性气胸、并发肺外结核病等。
肺结核患者的日常护理什么是肺结核肺结核是一种肺部感染性疾病,病人的肺部被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其表现症状为: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发热等。
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咳血、呼吸困难等症状。
肺结核是一种长期消耗性疾病,会导致病人身体内的养分和能量的流失,导致各种营养不足,既加重了病人的身体负荷,又加速了疾病的进展,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肺结核的感染性与病人的排菌量、咳嗽的症状有很大关系。
若在平常的生活中里很不幸得了结核病,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好日常护理呢?日常护理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在日常护理中应做好家中的消毒和隔离工作,患者最好单独居住,要选朝阳或者空气流通良好的屋子,房间内必须保持干燥。
患者的床上用品和餐具应单独使用应定时进行消毒。
唾沫最好用纸片喷出再烧掉避免到处吐痰。
患者应避免与小孩接触,也应避免在公共场合活动,避免细菌的传播和感染,对别人的身体造成危害。
当你咳嗽或打喷嚏的时候,请用你的手绢遮住你的鼻子和嘴巴。
床单应常置于阳光下暴晒,用具可用来蒸煮灭菌。
患有肺结核的患者一般会出现胃纳不佳的情况,平时要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还要多吃一些蛋白质、维生素等。
病情有所好转,患者的胃口也有所改善,这个时候应该多食用瘦肉、鱼肉、蛋类、豆类以及新鲜的蔬菜。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合理的饮食,不要挑食,这样才能更好的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
当患者会有少量的咯血情况时,作为护理人员要先让患者平静下来,因为过度紧张和兴奋会导致咳血,如果患者因为害怕咳血而屏住呼吸,就会导致窒息。
让患者安静地躺着,在前额和胸口上敷上一块凉毛巾。
还可以食用冰镇的饮料,有助于止血。
咳血刚刚停止,最好不要马上就起来做剧烈的运动。
患者在咳血时,若有胸闷,呼吸急促,心浮气躁,出冷汗,脸色变得紫红,则为窒息之预兆,此时患者必须马上平躺,并鼓励患者咳出积聚的血块,及时送往急诊。
肺结核病人日常护理家庭治疗如果是在家里进行的治疗,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不间断的进行治疗,并定期进行随访,通常是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肺结核病患者在生活中应注意些什么?肺结核疾病是一种难治性疾病,其发病特点是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此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引起的,若不及时治疗,则会损伤其他脏器,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
一般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后当时发病,当自身抵抗力下降或细胞发生变态反应增高时,才能出现一系列临床病症,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认识结核病,详细了解结核病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1 结核病的相关认识肺结核是一种难治性传染病,对人体健康和生命造成的威胁极大。
患有此病的人群大部分是由结核杆菌侵入机体后所表现的一种慢性传染性变态反应性病症,发病后最明显的表现是咳嗽和打喷嚏,对人体肺部损害极大。
发病初期的肺结核,症状不明显,一般抵抗力较强的人可以自愈,但是如果结核菌的毒性强,扩散速度快,其病灶会大面积破溃。
有关研究调查发现,肺结核的发生与人们的环境和饮食有很大关系,那么肺结核发病后主要的临床症状以及其治疗措施有哪些。
1.1 肺结核的临床发病症状肺结核疾病从呼吸道传播,刚开始发生感染后的症状不明显,随着人体抵抗力下降,病灶慢慢扩散,病人逐渐出现体重下降、食欲不振,低热、盗汗、乏力、纳差、倦怠感等症状,同时还伴随咳嗽、咳痰、咯血及胸痛等症状,女性还会出现月经紊乱现象,为了降低对病人的损害,及早治疗和预防非常重要。
1.2 肺结核疾病的治疗措施临床关于肺结核疾病的治疗措施有很多,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的肺结核药物有喜炎平注射液、注射用阿莫西林钠氟氯西林钠等,以注射的方式加强抗感染治疗。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氟氯西林钠能有效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阻碍细菌细胞的复制,达到较强的抗菌作用。
而喜炎平注射液是一种中药成分的制剂,其药物成分是穿心莲内酯磺化物,其药效作用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等作用,但用藥治疗时仍有很多注意事项,望各位病人能遵医用药,认真阅读说明书,了解相关的禁忌项和副作用,促使其病情得到安全控制。
2 肺结核在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单纯的药物治疗肺结核远远不够,药物只能抑制体内结核菌的生长活性,却不能隔绝外部的细菌感染,还需要从生活、饮食、环境、心理等方面加强预防和护理,特别是呼吸道护理,呼吸新鲜空气。
检测肺结核注意事项和饮食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但同时也可能波及其他器官。
肺结核的发病与预防需要注意一些重要事项,同时饮食也对恢复和治疗肺结核起到一定作用。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能够减少肺结核的感染风险:1. 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清洁的生活环境等,有助于减少细菌的传播和感染。
2.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肺结核患者的唾液、痰液等含有结核分枝杆菌,与其过于密切的接触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尤其是在疾病活动期间。
3.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和治疗肺结核是预防传播的重要措施,因此,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是十分必要的。
4. 注意咳嗽礼仪:当感觉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避免将细菌传播给他人。
5. 全面接种疫苗:接种结核疫苗(BCG疫苗)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降低患肺结核的概率。
6. 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以及减轻压力都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从而减少感染病菌的概率。
在饮食方面,对于患有肺结核的患者来说,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恢复和治疗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1. 增加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组成细胞和组织的基本构成单元,对于机体修复和恢复功能起到重要作用。
患者应增加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如豆类、乳制品、瘦肉等。
2. 多摄取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在增强免疫力、促进伤口修复、维持骨骼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患者可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含有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3. 注意食物清洁卫生: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力通常较低,因此对于食物的卫生要求更高。
患者应选择清洁、新鲜、煮熟的食物,并注意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如生蔬菜等。
4. 饮食宜清淡:患者应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促进消化与吸收。
5. 饮食规律:保持饮食规律,三餐定时定量,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提高免疫力。
总之,肺结核的预防与治疗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以及饮食的调节都是至关重要的。
肺结核陪护注意事项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陪护是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陪护工作的质量和方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康复效果和心理状态。
以下是肺结核陪护的注意事项:1.了解病情:陪护人员应该了解肺结核的病情、传播途径和治疗方法,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症状,为患者提供正确的护理。
2.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肺结核是一种空气传播疾病,陪护人员应该经常洗手,勤换衣服,保持个人卫生,减少病菌传播。
3.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肺结核患者居室要保持通风,室内应保持干燥,避免积聚湿气,避免病菌滋生。
4.提供适宜的饮食:肺结核患者需要有营养均衡的饮食,陪护人员要根据医生的指导,提供患者所需的食物,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污染。
5.规律的用药:肺结核的治疗需要长期使用抗结核药物,陪护人员需要提醒患者按时服药,不得擅自停药或减量,避免出现药物抵抗或治疗失败的情况。
6.避免外出和接触他人:肺结核患者要避免外出,尤其是到人多拥挤的场所,避免与其他人接触,以减少传播风险。
7.保持良好的心情:陪护人员要关心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增强康复信心。
8.与医生及时沟通:陪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及时向医生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听从医生的建议,做好护理工作。
9.保持良好的个人防护:陪护人员要佩戴口罩,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痰液等体液,避免交叉感染。
10.科学运用家庭常识消毒:陪护人员要经常对患者的居室进行清洁,特别是对患者所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进行消毒,减少病菌存留。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
陪护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提供优质的陪护工作,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同时也要重视自身的防护,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通过共同努力,肺结核患者一定能够战胜疾病,迎来健康的未来。
肺结核出院后注意事项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组织。
治疗肺结核通常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完成治疗计划后,但是出院并不意味着完全康复,仍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继续服药:肺结核治疗一般需要至少6个月以上,甚至长达9个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
即使出院,仍然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继续服用药物,以确保病菌完全清除,防止复发。
2. 规律复查:出院后需要定期复查,包括肺部影像学、痰涂片、血常规等。
这些检查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出院后,需要继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锻炼。
均衡饮食能增强免疫力,提供足够的营养,帮助恢复身体功能。
4. 避免接触传染源:结核病是一种空气传播的疾病,需要注意避免接触其他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以防再次感染。
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应该佩戴口罩。
5.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出院后需要坚持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室内整洁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这样可以减少病菌和细菌的传播,降低感染的风险。
6. 保持良好的心态:结核病治疗需要耐心和信心,因为治疗时间较长,容易感到疲惫和沮丧。
要积极面对治疗过程中的困难,与家人和朋友多沟通,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7. 遵守医嘱:出院后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和护理。
不要自行中断药物治疗或者随意调整剂量,防止病情复发和产生耐药性。
8. 注意并发症:肺结核治愈后,可能出现并发症,如肺泡纤维化、空洞、肺气肿等。
在出院后,需要定期复查肺功能,以及注意呼吸道的异常症状。
9. 避免疲劳和过度劳累:结核病治疗过程中,病人通常会感到疲劳和虚弱。
在出院后也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10. 定期接种疫苗:肺结核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免疫抑制的情况。
在出院后,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疫苗接种,以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综上所述,肺结核出院后需要继续坚持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卫生,定期复查并遵守医嘱,这样可以促进康复,降低病情复发的风险。
结核病注意事项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其传播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对于身体免疫力较低的人群,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他们更容易受到结核菌的感染。
下面我们将简要介绍一些预防结核病的注意事项:首先,正确、全面的了解结核病的相关知识是预防结核病的前提。
我们需要了解结核病的传播途径、症状以及治疗方法等。
学会正确的方法来预防结核病的传播,如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勤洗手等。
其次,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措施。
每天早晚刷牙,保持口腔卫生,经常洗手,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带上口罩,避免呼吸道感染。
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饮食。
睡眠不足会降低身体免疫力,容易感染疾病。
我们应该保证每天大约7-8小时的睡眠时间,并尽量保持规律。
此外,我们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这些营养物质有助于增强我们的免疫系统,使我们更能抵抗疾病。
我们还需要避免与结核病患者接触,特别是病程较长或未接受治疗的患者。
结核病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所以我们需要避免在密闭、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与患者接触。
在一些高发地区,我们需要注意挖掘工地、破旧的烟囱等可以使结核杆菌产生和存活的地方。
对于患有结核病的患者来说,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接受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预防该疾病的关键。
结核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来服药,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病情的发展和传播。
总结起来,预防结核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包括个人的自我防护和公共卫生管理的提高。
正确了解结核病的相关知识,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饮食,避免与患者接触以及及时就医治疗是有效预防结核病的关键。
尽管结核病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但通过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病情的发展和传播,保护自己的健康。
1、休息,不宜劳累,特别是有胸水时,更要尽量减少活动,因活动可增加渗出。
2、忌用辛辣之品。
因辛辣之品都有
伤阴耗液动血的作用,而结核病都是以阴虚为基础的。
3、结核病人需高热量、高蛋白食品。
应多用些瘦肉、奶类、蛋类、豆制品、新鲜的淡水鱼等。
4、严格遵守治疗结核病的十字方针。
5、用药期间,不能饮酒、不吃过于油腻的食物、不用或少用其它药物,尽量减轻肝脏的负担,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2、治疗过程中需要忌口不要吃辛辣食物.注意保暖,不要着凉.多喝水.适量运动,锻炼身体,增加免疫力.
防止传染他人.
1.儿童应按时接种卡介苗。
接种后可增加免疫能力,能避免被结核杆菌感染而患病。
2.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染。
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在咳嗽、喷嚏、大声谈笑时喷射出带菌的飞沫而传染给健康人。
病人如随地吐痰,待痰液干燥后痰菌随灰尘在空气中飞播而传染。
凡痰中找到结核杆菌的病人外出应戴口罩,不要对着别人面部讲话,不可随地吐痰,应吐在手帕或废纸内,集中消毒或用火焚烧灭菌。
痰液可用5~12%的来苏溶液浸泡2~12小时消毒。
病人应养成分食制习惯,与病人共餐或食入被结核杆菌污染的食物可引起消化道感染。
3.痰菌阳性病人应隔离。
若家庭隔离,病人居室应独住,饮食、食具、器皿均应分开。
被褥、衣服等可在阳光下曝晒2小时消毒,食具等煮沸1分钟即能杀灭结核杆菌;居室应保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每日应打开门窗3次,每次20~30分钟。
一般在痰菌阴性时,可取消隔离。
4.对肺结核应有正确的认识,目前肺结核有特效药物治疗,疗效十分满意。
肺结核不再是不治之症了。
应有乐观精神和积极态度,做到坚持按时按量服药,完成规定的疗程,否则容易复发。
5.可选择气功、保健功、太极拳等项目进行锻炼,能使机体的生理机能恢复正常,逐渐恢复健康,增强抗病能力。
平时注意防寒保暖,节制房事。
6.饮食以高蛋白、糖类、维生素类为主,宜食新鲜蔬菜、水果及豆类。
应戒烟禁酒。
近年来研究证明,吸烟会使抗痨药物的血浓度降低,对治疗肺结核不利,又能增加支气管痰液的分泌,使咳嗽加剧,结核病灶扩散,加重潮热、咯血、盗汗等症状。
饮酒能增加抗痨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导致药物性肝炎,又能使机体血管扩张,容易产生咯血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