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结构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书法知识:楷书结构口诀书法学问:楷书结构口诀楷书是我国书法字体中的一种字体风格,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特别常见的。
现如今,一个精致的楷书作品可以提高人们的观赏力量。
书法学问:楷书结构口诀1、方字不方正,左右都内行。
左阴笔划细,右阳粗笔明。
例字:田、白、回、向2、划斜体不斜,整体要端正。
斜笔虽明显,立稳是主功。
例字:五、古、直、质3、中划长启下,横担要分明。
一笔揽腰过,不失砥柱用。
例字:喜、吾、娄、安4、人字八交叉,叉处空中顶。
下部要对准,不要偏西东。
例字:会、合、金、命5、八字下交叉,亦在字正中。
如若偏东西,此字不成形。
例字:天、父、文、支6、原来字端正,横笔斜上行。
倘要平或下,反倒减美容。
例字:主、王、生、正7、有字无正笔,划撇偏斜行。
偏者要稍正,整体美容生。
例字:易、母、力、乃8、上划不要长,下划是主功。
整体两划间,排列宜适中。
例字:丕、互、立、并9、左右有竖者,左短宜瘦形。
右竖粗又壮,主笔浑圆成。
例字:页、自、因、固10、有横又有竖,横短要记清。
竖长不得减,撇捺展长风。
例字:木、米、朱、未11、有字笔划多,横长竖短行。
撇捺要收缩,以点补其空。
例字:染、粟、架、桑12、乙字本偏斜,弯度是硬功。
宜活不宜死,划少亦生风。
例字:乙、已、包、乞13、划少本单薄,粗大不减容。
该字不宜长,免去瘦弱病。
例字:卜、了、月、土14、上下都有点,上点向内行。
下点应向外,扎根各西东。
例字:兼、煎、兴、羔15、以点为字边,上下要照应。
上点俯其下,下点望星空。
例字:冷、次、洪、海16、点多宜收偃,不要展外生。
方向宜相背,碎石铺仙宫。
例字:亦、赤、然、点16、马齿最难写,斜中要有正。
上部为基点,下部对正中。
例字:马、鸟、焉、为17、左直且要短,让位于右方。
左右形相顾,右撇宜奔放。
例字:伊、侈、使、便18、左撇右直者,左缩右应展。
为使中不空,左右相顾盼。
例字:川、升、卯、邦19、天覆天要大,掩盖宜于严。
万象包在内,不准露其边。
楷书的字体形态与结构楷书作为中国书法的一种主要字体之一,具有独特的字体形态和结构特点。
它的字形端正匀称,线条流畅有力,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美感。
本文将探讨楷书的字体形态与结构,从笔画、字形、布局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壹、笔画构造楷书的字体形态主要是通过笔画的构造来实现的。
楷书的笔画分为横、竖、撇、捺、提等,这些基本笔画通过组合、结合形成不同的字形。
楷书的笔画要求工整、稳健,要注重笔画的起承转合,力度要匀称有力,线条要平顺、舒展。
贰、字形特点楷书的字形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方正匀称:楷书的字形端正方正,各部分比例协调,没有明显的倾斜和变形。
字形上下左右对称,整体给人一种稳重、庄重的感觉。
2. 结构严谨:楷书的字结构严谨,笔画的排布紧凑合理。
每个笔画的位置和长度都有固定的规律,形成了一种规范化的结构体系。
3. 线条流畅:楷书的线条流畅有力,力度和速度的变化很少。
每一笔都需要一气呵成,不可慢描细画,以保持整体的统一感和笔墨的流畅性。
叁、布局与美感楷书的布局和美感也是其字体形态与结构的重要方面。
楷书在版面的安排上,一般上下结构,规矩划一。
严谨的字形结构和合理的字间距使得每个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和谐统一,整个文章在版面上呈现出美感。
四、字体演变与发展楷书作为一种古老的字体,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与发展。
古代的楷书形态多样,但总体上来说都保持了一定的规范性和美感。
而到了近代,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和书法艺术的繁荣,楷书的字体形态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和丰富。
现代楷书注重字形的规范与规格化,字体更趋向于规整、简化,但仍然保留了楷书的独特风格和传统韵味。
总结:楷书的字体形态与结构在书法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规范的笔画构造、方正匀称的字形特点,以及美感的布局与组织,使得楷书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同时,楷书的字体形态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演变,不断吸收新的元素和技法。
通过学习和欣赏楷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楷书字体结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结构严谨:楷书的字形规整,每个笔画的位置、方向和长度都有严格的规定,字形结构严谨。
2. 笔画清晰:楷书的每个笔画都清晰可见,无论是直线、曲线还是转折处,都要求准确、流畅。
3. 章法整齐:楷书在排版布局上,要求整齐划一,字距、行距清晰,整体呈现出规整的美感。
4. 字形美观:楷书的字形设计上,注重字的造型美,通过笔画的粗细、长短、疏密等变化,使字形呈现出优雅的美感。
5. 点画呼应:楷书的点画分布要求相互呼应,形成有机的整体,使得字形更加稳定、和谐。
6. 转折分明:楷书的转折处要求清晰明了,无论是直角、圆角还是斜角,都要准确有力。
7. 上下呼应:楷书的上下结构要求相互照应,使得整个字形呈现出协调统一的美感。
8. 左右对称:楷书的左右结构要求对称均衡,使得字形更加稳定、和谐。
总之,楷书字体结构严谨、笔画清晰、章法整齐、字形美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书法谈谈楷书结构的四个基本原则谈谈楷书的结构文/刘小晴结构又称之谓间架、结字、布白,是研究每一字中点画的安排问题,其中不仅涉及到点画在形态上的变化(如肥瘦、方圆、藏露、曲直、刚柔等),还涉及到形式美中的虚实、疏密、黑白、奇正、宾主、开合、伸缩、俯仰、向背等,更还涉及到笔势的裹束和自然美中的参差错落以及意境美中的笔调问题。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结构涉及到各种综合性的因素,从而组合成一个有血有肉,有筋有骨,有情有意,合理合法的生命单位,同时也就形成了一个上下相望,左右相顾,四隅相招,大小相副,虚实相生,疏密得宜,长短阔窄,临时适变,八方点画皆拱中心的一个空间单位。
而楷书从总体上来说要求我们写得端庄、沉着、匀称、熨帖,骨肉停匀,修短合度,精神团聚,姿态生动,寓险绝于平正,含飘逸于端重乃佳。
要达到这种境界,我们在研究楷书结构时首先就要遵循四个基本原则。
01楷书结构大致可分为平画宽结和斜画紧结两大类型。
平画宽结源自隶法,斜画紧结肇于北碑,前者势平正而不板滞,后者势若奇而反正。
初学者宜从平正一路作基,则体势自然沉稳,而不致流于空滑,至于斜画紧结者横画虽势向右上倾斜,但必有一画将字之重心拉正,暗中自有拨转机关,能于险绝的姿态中保持重心的平稳方为高手。
同样写平画宽结一路(如《伊阙佛龛》、《孟法师碑》以及颜楷等)宜在点画的俯仰、向背、开合、伸缩上下功夫,切忌上下一等,前后齐平,状如算子的排列;写斜画紧结一路(如《九成宫》、《虞恭公》及李邕行楷等)宜于欹侧起伏,宾主揖让中保持重心的平稳,切忌在横画重叠或竖画并列时朝一个方向斜,而应如折扇之排列使其产生角度上的变化。
姚孟起《字学忆参》谓:“字宜上半右边欹,至末画放平,欹故峭,平故稳。
”而一字中之主画或主竖,其势宜平宜直犹屋之楹梁,起到支撑重心的作用。
▲褚遂良《孟法师碑》(局部)02凡一幅字中必须保持统一的笔调,或肥劲或瘦硬或方或圆或向或背,正如孙过庭《书谱》所谓:“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
楷书顏體的基本结构楷书颜体的基本结构(一)平正平正:笔画的分布合乎常理,长短合度,结构重心平稳,疏密停匀。
结构平正可以给人以愉悦舒适的感受。
1、“宀”在字上部称“天覆”,有“宀”的字,应当拉宽以盖住下面的笔画。
但是,如果有横担时,则应将“宀”收窄,让横担舒展伸张。
中部、下部有撇捺时,颜体将撇捺舒展,使结构开张,气势放纵在同一字内同时有“宀”和浮鹅的,颜体取二者相当,使字外形符合规循矩削的规律2.长横在底称“地载’’。
此长横应舒展,上面的笔画适当收窄。
在一字中同时有天覆和地载的,若求险峻则天大,求平稳则地大3.笔画少的字,颜体要求笔画舒展,使行密格满4.笔画多的字,结法匀密团聚。
颜体应上紧下松,字形外密中5.左右结构的字,颜体使各自独立远远分开,并注意两边的呼应联系6.左右结构的字,若两半笔画基本相等,颜体使分庭抗礼。
有时也将右半压低,使字外形符合规循矩削的规律。
7.左少右多的字,使左小右大,左敛右放。
8.左多右少的字,使右半附丽于左。
9.横、撇相交于顶,有些字使横长撇短。
但颜体对此不甚严求,常取横长撇展,笔意放纵。
l O.横、撇相交于顶,有些字使横短撇长。
1 1.横长竖短的字,撇捺宜化为点,此二点于中竖则左低右高、左远右近,点之外端,颜体常使在同一圆周线上。
l 2.横短竖长的字,撇捺要伸张。
1 3.上下两段组成的字,视各部点画多少而定空间,使笔画多的部分占空间多。
若有可能,注意穿插避让。
14.上中下三段组成的字,每部分所占空间安排的原则是匀称。
颜体尤其要注意上紧下松。
15.左中右三部分组成的字,如果中间笔画少,则使中间部分占空间少。
16、左中右三部分组成的字,如果中间笔画多,则使中间部分占空间多。
楷书顏體的基本结构(二)平衡平衡:结构的重心不能超越出该字的底部基础之外。
字的结构保持平衡,可以使人有安全感。
1、有横担的字,应使横担伸张。
对于颜体,此长横宜平,使结字和穆端正2.有中竖的字,中竖应正直坚实,并处于该字的重心线上如果此中竖不是该字的最后一笔,则只能用垂露如果此中竖是该字的最后一笔,用垂露或悬针均可。
请简述楷书的结构特点楷书是汉字书法中的一种字体,其结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构字规范楷书的构字规范是指每个字的笔画顺序、形态和结构的规范。
楷书的构字规范相对严谨,每个字的笔画顺序一般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同时要求字的形态要匀称、稳定,每个笔画的形状要清晰明确。
二、横平竖直楷书的字形比较规整,每个字的笔画一般都是横平竖直的。
横平竖直是楷书的基本特点,也是楷书字形清晰、稳定的重要表现形式。
三、直角结构楷书的字形构造多以直角为基础,每个字的笔画多采用直线和直角的结构,使得字体的结构整齐划一,给人以稳重、庄重的感觉。
四、形体规整楷书的字形规整,每个字的笔画多以矩形、方形和正方形等规则形状为基础,使得字体的形态匀称、稳定,给人以秩序感和美感。
五、横平竖直楷书的字形比较规整,每个字的笔画一般都是横平竖直的。
横平竖直是楷书的基本特点,也是楷书字形清晰、稳定的重要表现形式。
六、直角结构楷书的字形构造多以直角为基础,每个字的笔画多采用直线和直角的结构,使得字体的结构整齐划一,给人以稳重、庄重的感觉。
七、平衡和谐楷书追求整体的平衡和谐,每个字的笔画要在形态、长度和宽度上相对均衡,整个字体的布局要协调一致,给人以美感和和谐感。
八、独特的笔画特点楷书的笔画特点主要包括:一是笔画粗细相间,有变化;二是笔画的起笔、顿笔、收笔要有力度感;三是笔画之间的衔接要流畅,不能出现断裂或短线;四是笔画要有变化,既要有轻重缓急的变化,又要有粗细的变化;五是笔画要有厚重感,用笔要有力度,使字体的线条显得饱满有力。
九、字体风格多样楷书的字体风格丰富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和用途,选择不同的楷书字体风格。
常见的楷书字体风格有:正楷、行楷、草楷、篆楷等。
每种字体风格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楷书的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构字规范、横平竖直、直角结构、形体规整、平衡和谐、独特的笔画特点和多样的字体风格等方面。
这些特点使得楷书成为一种规范、稳定、美观的字体,被广泛应用于书法、印章、广告设计等领域。
楷书字体的基本结构和规范要求楷书字体作为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它以其端庄大气、遒劲有力的笔画展现出独特的艺术美感。
要学习和掌握楷书字体的基本结构和规范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基本结构楷书字体的基本结构包括字形结构和笔画结构两个方面。
1. 字形结构楷书字形通常由偏旁部首和字根构成。
通过偏旁部首的背后和字根的搭配运用,形成了构图合理、平衡美观的字体形态。
2. 笔画结构楷书字体的笔画结构主要包括横、竖、撇、捺、点五种基本笔画。
这些笔画的顺序、顺势、力度等十分重要,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汉字。
二、规范要求要写出规范的楷书字体,有以下几个要求需要遵守。
1. 笔画简洁有力楷书字体的魅力在于它的遒劲有力。
书写时要注意每个笔画的长度和粗细,力度要饱满均匀,避免出现过长过短、过细过粗的情况。
2. 结构均衡美观楷书字体的结构要求平衡美观,各部分之间要协调和谐。
在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的对称性和整体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倾斜、歪曲等问题。
3. 顺势而为楷书字体的笔画书写要顺势而为,要根据字形的特点和结构要求来使用正确的笔画顺序,使每个笔画自然流畅、有序衔接,给人以流动的感觉。
4. 点画精细、端正书写楷书字体时,要注重点画的精细和端正。
比如点的大小、捺的弯曲度、撇的起笔和终笔等细节,都要注意细腻准确,力求达到规范要求。
5. 保持整洁美观楷书字体书写时,要注重整洁美观。
每个笔画和结构之间要有适当的间距,字与字之间要保持相对的平衡和协调。
同时,要注意字与字之间的整体排列,使整篇作品看起来统一而不杂乱。
总之,学习和掌握楷书字体的基本结构和规范要求需要反复练习和不断的磨砺。
通过认真揣摩优秀的楷书字帖和名家作品,结合自身的努力和经验,相信每个人都能够逐渐掌握楷书字体的艺术技巧,写出规范、美观的楷书字作品。
让我们一起努力,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楷书结构特点楷书是中国传统的一种书法字体,其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章法规整楷书的章法规整,即字形的布局合理、比例协调。
楷书中的每个字都有明确的字形结构,每个笔画的长度和位置都经过精心的设计,使得整个字体看起来平衡、和谐。
楷书的字形结构主要包括上下平衡、左右对称和内外平衡等方面。
上下平衡指的是字体上下两部分的长度比例要协调;左右对称指的是字体的左右两侧形状要对称;内外平衡指的是字体内部各笔画的布局要平衡。
二、笔画工整楷书的笔画工整,即每个笔画的形状清晰、笔画之间的连接顺畅。
楷书的笔画形状通常是直、平、圆、钩、折等形状,每个笔画都要求形状清晰、线条流畅。
楷书的笔画之间要求连接顺畅,不可出现断笔、交叉等情况。
三、用笔稳重楷书的用笔稳重,即笔画粗细适中、用笔力度均匀。
楷书的笔画要求粗细适中,不可过于细腻或过于粗糙,要有一定的力度和韵律感。
楷书的用笔力度要均匀,不可出现明显的厚薄差异。
四、结构严谨楷书的结构严谨,即字形结构稳定、结构关系清晰。
楷书的字形结构要稳定,不可出现倒斜、歪斜等情况。
楷书的结构关系要清晰,字形之间的关系要明确,各个部分之间要有一定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五、线条柔美楷书的线条柔美,即线条流畅、曲直有致。
楷书的线条要求流畅、连续,不可出现生硬、断裂的情况。
楷书的线条要有一定的曲直变化,既要有直线的刚劲,又要有曲线的柔美。
六、布局合理楷书的布局合理,即字体的整体结构和空间利用要合理。
楷书的字体布局要考虑整体的均衡和谐,每个字与字之间的距离要适中,整体字体的大小和形状要与书写的空间相适应,使得整个作品的视觉效果更加美观。
楷书的结构特点主要包括章法规整、笔画工整、用笔稳重、结构严谨、线条柔美和布局合理等方面。
这些特点使得楷书成为一种优雅、美观的字体,深受人们喜爱。
无论是在书法艺术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可以欣赏到楷书的独特魅力。
楷书结构九十二法楷书,是中国书法中最为经典、规范的一种字体。
其结构之严谨、构造之严密,为后人所推崇和学习。
楷书的结构有着九十二法,这些法则对于书写楷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楷书结构九十二法,并探讨其在书写中的实际应用。
一、魁健勇毅法楷书的结构应该魁健勇毅,字形挺拔有力。
笔画要有力度,线条要有韵律感。
横、竖、撇、捺等各种笔画要有明确的方向和力度,以展现楷书的气势和刚劲。
二、章法称法度法楷书的结构要有章法,行列有序。
每个字和每行字之间的间隔要有有序的规划,使整篇书写看起来和谐美观。
行与行之间,字与字之间的间隔要适中,使得字与字之间的平衡感更加明显。
三、五行正气法在书写楷书时,要注意五行正气法。
这是指笔画方向在排列上的规律性。
楷书的方块部分一般为五行排列,上面注重左右、下面注重上下,给人以稳重之感。
四、宽容无私法楷书在结构上要宽容无私,笔画要给予相应的空间。
每个笔画都要有一定的宽度,不能过于狭窄。
这样可以营造出平衡和谐的视觉效果。
五、对称协调法楷书的结构要具备对称协调的美感。
每个字的左右字形、上下字形要对称协调,整体上显得匀称和谐。
六、平稳平直法楷书的结构要平稳平直,线条流畅。
不可出现过多的起伏和曲折,以保持整篇书写的稳定性和流畅性。
七、约艰中和法在书写楷书时,要注重约艰中和的原则。
书写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力度和速度,但也不能过于刻意。
约束和自由要相互结合,以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八、近远错位法楷书的结构中,近远错位是一种美学手法。
在字与字之间以及字体的大小上,适当错位可以产生层次感和空间感。
九、重轻畅慢法楷书的结构要重视轻重畅慢的变化。
不同笔画的力度和速度要有所区别,以展现字体的韵律和节奏感。
十、上下均匀法楷书的结构上下要均匀,注重字与字之间的间隔和平衡。
上下部分不可相差过大,保持整篇的平衡感。
十一、长短齐整法楷书的结构要求字形的长短要齐整,线条的长度要一致。
同一个字的各个笔画之间要保持一致性,以增加整体书写的稳定性。
欧阳询楷书结构36法1.上下结构:字体上下分为两部分,上部分是上头,下部分是下头。
2. 左右结构:字体左右分为两部分,左部分是左干,右部分是右干。
3. 中正结构:字体中心以竖直线为轴对称。
4. 右向结构:字体向右笔画多。
5. 左向结构:字体向左笔画多。
6. 左右对称结构:左右对称结构,左右对称对称。
7. 上下对称结构:上下对称结构,上下对称对称。
8. 上下左右对称结构:上下左右对称结构,上下左右对称对称。
9. 上下左右反对称结构:上下左右反对称结构,上下左右反对称反对称。
10. 上下左右三分结构:上下左右三分结构,上下左右三分平衡。
11. 上下左右四分结构:上下左右四分结构,上下左右四分平衡。
12. 上下左右五分结构:上下左右五分结构,上下左右五分平衡。
13. 上下左右六分结构:上下左右六分结构,上下左右六分平衡。
14. 上下左右七分结构:上下左右七分结构,上下左右七分平衡。
15. 上下左右八分结构:上下左右八分结构,上下左右八分平衡。
16. 上下左右九分结构:上下左右九分结构,上下左右九分平衡。
17. 上下左右十分结构:上下左右十分结构,上下左右十分平衡。
18. 上下左右十一分结构:上下左右十一分结构,上下左右十一分平衡。
19. 上下左右十二分结构:上下左右十二分结构,上下左右十二分平衡。
20. 上下左右十三分结构:上下左右十三分结构,上下左右十三分平衡。
21. 上下左右十四分结构:上下左右十四分结构,上下左右十四分平衡。
22. 上下左右十五分结构:上下左右十五分结构,上下左右十五分平衡。
23. 上下左右十六分结构:上下左右十六分结构,上下左右十六分平衡。
24. 半上下结构:半上下结构,上下不分明。
25. 半左右结构:半左右结构,左右不分明。
26. 居中结构:居中结构,中间笔画多。
27. 圆顶结构:圆顶结构,上头像半圆。
28. 偏圆顶结构:偏圆顶结构,上头偏向一侧。
29. 方顶结构:方顶结构,上头像方形。
楷书结构的常见形式展开全文一、楷书结构的常见形式楷书的结构千变万化,总的来说分为两类,即独字体和合字体。
1、独字体没有偏旁部首的字叫独字体。
常见有三种类型。
(1)、方形:这类字要写得平正,而居格子中间,字形应该略小,笔画要稍粗。
如:“日、士、正、公”等字;(2)、扁形:主要笔画是横画,横向取势。
如:“工、九、山、之”等字;(3)、长形:主要以竖画为主,竖向取势。
如“下、千、中、月”等字。
2、合体字由几个部分组成的字叫合体字。
常见有七种形式。
(1)、左右结构:如“明、仁、信、利、刑、”等;(2)、左中右结构:如“激、辨、谢、仰、鸿”等;(3)、上下结构:如“皇、昌、类、要、艾”等;(4)、上中下结构:如:“曼、黑、普、喜”等;(5)、两面包围结构:如:“石、可、应、勾”等(6)、三面包围结构:如“同、周、间、凶、区”等;(7)、全包围结构:如“国、园、因、图、回”等。
二、楷书结构的六大要领一般认为楷书结构的要领有如下六条。
1、横斜竖直:主要是要营造字的平稳。
尽管有局部的笔画是斜的,例如有斜横、斜竖,但整个字总的态势是重心平稳的。
即是“歪”也要“歪而不倒”。
这就是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
如“正、丰”。
2、疏密匀称:所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一般来说,笔画少的字,线条可粗些,笔画多的字,线条可细些。
这样就可以使字安然匀称些。
如“目、田”。
3、主次分明:在合体字中,一般偏旁部首总处于次要的位置,它要随主体而赋形,要做到谦让,不可喧宾夺主。
如“抛、辉”。
4、点画呼应:点画、结构要注意彼此之间的承接、迎送、映带和照应,使之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做到笔断意不断,使之具有生动活泼的生命力。
如“大、首、八”。
5、变化参差:是指某一个字中有相同的笔画和相同的部分,要尽量有所变化、避免笔画、结构的重复和雷同。
如“林、炎”。
6、向背对称:是指点画要依附于一定的笔势。
即笔势的开合、包拢、伸展要呈现不同的姿态。
要注意字体的协调与统一。
楷书结构的基本特点中国汉字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其字体不一样,其结构特点也不一样。
篆书多呈圆形对称,取纵势以长结构为主;隶书波磔分展,取横势以扁结构为主;楷书正直平满,取方势以方形结构为主。
楷书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中宫紧收,四面势全,上密(中紧)下疏,少数横竖撇捺笔画适度伸张。
不同的楷书字体各有不同特点。
沙孟海先生将北碑楷书,分为“平画宽结”(如《郑文公碑》)和“斜画紧结”(如《始平公造像》)两大类,称唐碑褚、颜近于“平画宽结”,欧、柳近于“斜画紧结”。
这里所讲的“平画宽结”和“斜画紧结”是从不同楷书用笔和结体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分类的。
“平画宽结”用笔较平直,结体较宽松。
“斜画紧结”其用笔倾斜的角度稍大一点,结体紧凑一些。
“平”和“斜”,只是相对而言。
其实各种楷体中的横画都是不平的,都向左倾斜,只不过倾斜的程度不同。
楷书结构的分类及其特点、书写要求和结字方式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称汉字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根据结构特点楷书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大类。
象形字和指事字为独体字,其余为合体字。
合体字分为四类:纵向组合的上下结构和上中下结构;横向组合的左右结构和左中右结构;内外结构的全包围结构和半包围结构;多偏旁多构字单位组合的繁杂结构。
各种结构的字均有自己独特的结构特点、书写要求和结字方式。
现分述如下:独体结构独体结构的字由笔画组合而成,它不带偏旁部首,笔画拆开则成没有意义的字。
这类字虽字数不多,但作用不可低估,它不仅可以单独使用,更重要的是把它用作偏旁部首,与构字单位组合成合体字,成为构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习字者通过对独体字的临习,掌握结字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在写好独体字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体字的书写训练,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独体字的特点是笔画少空白多,笔画长短适宜,疏密匀称,斜度适当,变化参差,错落有致,点画呼应,笔意相连,气韵生动,形成结构紧凑、重心平稳的整体。
楷书结构九十二法详解楷书结构九十二法,是记叙楷书字体中最常用的结构,也是中国书法的基础。
它的基本准则是:以一个元音作为基本单位,每个元音由两个部分组成,包括一个横笔和一个竖笔,这种结构可以表现出书法的不同风格和效果。
1、水平横笔:水平横笔是楷书的基本笔画,通常用一条横线来表示,它是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书写楷书时,水平横笔是必不可少的。
2、垂直竖笔:垂直竖笔是楷书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以一条垂直的线来表示,是书法中重要的笔画之一,它可以表现出书法的精致和细腻。
3、半横笔:半横笔是楷书的基本组成部分,以一条水平半圆弧形笔画来表示,它位于水平横笔和垂直竖笔之间,是能够起到调整和平衡书法韵律的重要笔画。
4、斜笔:斜笔是楷书的基本笔画,它采用一种斜线的笔画,可以起到调整书法韵律的作用,使书法整体看起来更加美观大方。
5、撇笔:撇笔是楷书的基本笔画之一,它以一条斜线下撇的方式来表示,可以起到调整书法韵律的作用,使书法看起来更加舒缓优雅。
6、折笔:折笔是楷书的基本笔画之一,它以一条斜线上折的方式来表示,可以起到调整书法韵律的作用,使书法看起来更加端庄大气。
7、圆点:圆点是楷书的基本笔画之一,它以一个圆形的点来表示,可以起到调整书法韵律的作用,使书法看起来更加流畅自然。
8、弯笔:弯笔是楷书的基本笔画之一,它以一条弯曲的笔画来表示,可以起到调整书法韵律的作用,使书法看起来更加优美柔和。
9、折角:折角是楷书的基本笔画之一,它以一条上折的角来表示,可以起到调整书法韵律的作用,使书法看起来更加精致细腻。
10、折折笔:折折笔是楷书的基本笔画之一,它以一条上下折折的笔画来表示,可以起到调整书法韵律的作用,使书法看起来更加精妙神奇。
11、半圆笔:半圆笔是楷书的基本笔画之一,它以一条半圆形的笔画来表示,可以起到调整书法韵律的作用,使书法看起来更加圆润流畅。
12、折圆笔:折圆笔是楷书的基本笔画之一,它以一条上折的半圆形笔画来表示,可以起到调整书法韵律的作用,使书法看起来更加柔和宽松。
楷书字体结构
楷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字体,与宋体、黑体等不同,楷书有着
独特的结构和风格。
楷书的基本结构是由“头”、“身”、“尾”三部分组成。
头部
是指字的上部,也叫“首”,通常用于表现字的气势;身体是指字的
中部,是构成字形的主要部分;尾部是指字的下部,也叫“足”,是
为了补充字形的缺陷,让字形更加完整。
在构成字形中,头、身、尾
三部分的比例、大小、粗细等各方面都需要严格把握。
除了基本结构外,楷书还有一些独有的特点。
比如楷书常用的点
画技法,就是将笔画中的夹角处收腰,使得字形更加流畅自然。
此外,楷书的笔画厚薄有致、起伏有度,在运用纸面空白和墨色变化上也有
自己的特色。
总的来说,楷书是一种极具审美价值的字体,在书法中有着重要
的地位。
不仅如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楷书字体的应用,
如书法艺术、印章、商标等。
楷书特点及结构特点
楷书特点及结构特点是:
(1)大小均匀、结构方正、一字一格、横平竖直、上紧下松。
(2)中宫紧凑、点画内聚、密而不粘、疏而不密、相背不散。
(3)相向不撞、错落参差、同画变态、笔画呼应。
字体端正2.笔画工整3.结构之间没有连接,一笔一划都是独立的4.书写起来较慢。
楷书会像草书和行书一样笔画之间会有连笔,而且楷书对提笔和顿笔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写字的速度会放慢来保证其字体的规整。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汉字有许多种字体,他们各有各的风格和特点。
楷书是在汉末发展起来的,而我们平时考试工作所要求的手写字体就是楷书,所以它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楷书结构九十二法1. 横平竖直人们常说“横平竖直”,并不是把横画写得平平的,而是带点弧形。
竖也并非是直的,而是略带些弧形。
如何去体会这些抽象的概念呢?有一个比较实用的方法:将初学书法的字帖与米字格相对照,观察这些字的横画和竖画与米字格的横中线和竖中线相交的位置关系。
通过对照,你会发现字帖中的字与米字格的线基本上呈相切或相交的关系,这也就是我们要说的“横平竖直”中的“平”与“直”的含义。
2. 主笔突出一个字中主笔就是第一笔,也称长笔或主毫。
主笔的作用是“一锤定音”,决定一个字的精神面貌。
在书写中主笔要写得相对粗壮、厚实、长一些,要把它写到位,要写得突出、有力。
一个字中主笔只有一个,其它笔画都是为了陪衬主笔而存在的。
在楷书的结构法则中,横画和竖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中宫收紧中宫指的是字的中心部分,这部分如果过于松散,整个字就会显得散架,如果中宫收得太紧,又会给人以局促的感觉。
所以中宫要收紧有度,只有做到收放自如,才有可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4. 疏密匀称一个字的笔画有简有繁,有疏有密,但每个笔画的长短粗细是有比例的,如果破坏了这种比例,就会给人以不协调的感觉。
在楷书的结构法则中,每个字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笔画数应该是相等的(如果是独体字或合体字的下半部分则可以不同),左边的竖画和右边的竖画、左边的撇画和右边的撇画也应该相等。
左边的笔画数多于右边或右边的笔画数多于左边都是不可以的。
5. 斜中求正楷书结构的斜笔画主要包括撇、捺、钩、竖弯钩等。
这些斜笔画在结字时一定要把握好重心,即斜中求正。
如何做到斜中求正呢?首先我们要把握好笔画的方向,一个字中所有的笔画方向应该是一致的;其次要注意笔画间搭配的比例关系。
6. 向背分明相向是指左右两部分都向中间靠拢,这样的结构给人一种和谐、亲近的感觉;相背是指左右两部分都向两边分开,这样的结构给人一种疏离、松散的感觉。
在书写时,相向的字和相背的字一定要分别对待。
7. 包围结构包围结构是指一个字被包围在另一个字里面或一个字的四周都被包围的情况。
练字楷书结构30法+5000常用字字帖汇总楷书结构30法1.横平竖直我们平时所讲的“横平”,指的是横画平稳,并非水平之意。
横向右上斜5--10度,在书法上叫“取斜势”。
“竖直”指的是竖画挺劲,也并非垂直之意,根据字形可斜、可正、可曲、可直。
如下图:2.上紧下松字形上部笔画较紧凑,下部较疏朗。
如下图:3.上开下合口字,或带扁形口的字,如山字底、草字头等,都应上稍宽而放,下稍窄而收。
如下图:4.上收下放字下部有撇、捺及长横等伸展笔画时,上部结构单位应收紧;下部应左右伸展以托上,称作“地载”。
如下图:5.上放下收字上部有伸展笔画时,下部结构单位应收紧;上部左右舒展,以盖下,称作“天覆”。
6.伸左让右为让右,字左旁的横画被竖画分割为两段者,左长右短。
7.左细右粗字中多条竖画排列时,左竖较细,右竖较粗。
8.左短右长凡有长口框的部分,左竖短而细,右竖长而粗。
9.左断右连口框或两纵向笔画之间的小横,一般连左竖,而不连右竖。
如果有中竖穿过小横时,平日小横在左右两竖间悬空。
10.左小上提左右布局中,当左小右大时,左小者宜在右大者中央稍偏上。
11.右小下落左右结构中,当右小左大时,右小者宜居左大者中间稍偏下。
12.左窄右宽左耳狭窄且稍短以让右,右耳稍宽且悬针竖长以配左。
13.左垂右悬字中有多条竖画时,左边竖不能写成悬针。
14.左顾右盼注意左右各结构单位及小笔画的形态,使之生动,联系密切。
15.左右对称以中竖为准,左右笔画长短、高低、宽窄协调,以求均衡。
16.左下、左上包围,内部稍偏右左上包围或左下包围时,内部结构宜稍偏右书写,使整字重心居格中。
17.右上包围,内部稍偏左右上包围,内部结构单位宜稍偏左书写,使整字重心居格中。
18.撇低捺高撇尖与捺尾的连线为一斜线,这也与取斜势有关。
19.空档均匀有多横或多竖排列时,尽量使上下或左右各个空档均匀。
20.钩对中央弯钩和横折斜钩,其钩尖的顿笔位置对准或接近本结构单位或本字中心线为佳。
楷书结构浅谈
摘要:书法是一种艺术,它向读者呈现的是一幅形式图案,作品中每个字、每一笔,都有形、神的构思和塑造,整齐中寓参差,平正中求变化,有安排而无痕迹,守法度而不拘谨,所谓字字刻画,字字天然,这是结构的最高要求。
楷书结构严谨,笔法工整,整齐端正。
俗话说“横平竖直”,这个“横平”绝对不是“水平”,一般都向右取势,称为“耸肩”。
结构是书法三要素之一,掌握好字的结构是学习好书法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主笔;取势;倾斜度
书法作品中的每个字都是由笔画(线条)组成的。
笔画的长短粗细、方圆曲直、俯仰伸缩,源于书家的不同审美观点和不同的结构方法,这样便形成了不同的作品风格。
追溯历史,楷书经历了汉代的酝酿,魏晋时代的创新,到唐代进入辉煌灿烂的时期。
一提到楷书人们自然会想到唐代的欧阳询、褚遂良、柳公权、颜真卿……而古人对楷书的概念与现代人是不一样的。
在楷书成熟的魏晋时代,当时人叫“正书”或“真书”。
正书规定了点、横、撇、捺、折、勾,后人以此为楷则,所以才称“楷书”,即可做楷模的书法。
楷书在距唐五百年前就已完备。
唐人尚法度,把正书技法发挥得丰富多彩,淋漓尽致。
清代碑学兴起,凡学楷书者,莫不宗法唐楷,直至现在。
书法是一种艺术,它向读者呈现的是一幅形式图案,作品中每个字、每一笔,都有形、神的构思和塑造,整齐中寓参差,平正中求
变化,有安排而无痕迹,守法度而不拘谨,所谓字字刻画,字字天然,这是结构的最高要求。
楷书也不例外,本文拟从楷书的结构方面浅谈几个问题。
一、关于横平竖直
楷书结构严谨,笔法工整,整齐端正。
俗话说“横平竖直”,这个“横平”绝对不是“水平”,一般都向右取势,称为“耸肩”。
向上取势符合人的生理特点、书写习惯以及眼睛的观察习惯,横画从心理角度上看,上仰横就像爬坡一样,从低处起笔往右上角伸延,为不甘落后,勇于上进的心态。
下斜横就像走下坡路,心理状态相对消极。
生理上的功能亢进时,笔压偏重,情绪相对高涨,笔画总是往右上边走。
心情低落时,笔画也相对下垂。
作为支撑点的腕部或者肘部在书写横画时就像圆规的中心,笔画由左向右,都会出现向上的现象,所以“凡竖皆正,无横不斜”。
一条线尽管水平,但是人的视觉往往会认为其向右下方倾斜,所以每个书家的楷书都有特定的横画倾侧取势,即横画与水平线的斜度,一般斜度在5°—10°之间。
10°以上为斜横,如“七”字的横画。
倾斜度大小是由每个书家的风格决定的,如苏轼、柳公权取势大,颜真卿居中,钱沣取势小,这种取势使工整的楷书活泼起来。
为了平衡这个力,在收笔处顿笔或者回笔,取得平衡的效果,一般来说,“横平竖直”平是用平衡来理解而不是绝对的水平。
在每一个楷书字体中,每个横画的取势都是一致的。
在一篇楷书作品中,每个字的横画取势也应该是一致的。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
稳中求险是楷书的高难度。
横画的取势,并不是千横一笔,在一个字中横画应有所不同,要求在平衡的基础上加以变化。
隐藏的横画取势。
在楷书的结体中,横画倾侧取势有着广泛的应用,写四点底、左右点、曾头点的字,如“然”“弥”等,若将点的中心穿成一条直线,那么线的斜势,即是横画的平行线,倾斜度与横画一致,也绝没有将点写在水平线和倾斜大于横画线上的。
带人字头的字,撇和捺的两端连成一条直线,也是平行于横画的。
横画常要作为字体的主笔。
所谓主笔,也就是一个字的结构中具有决定意义的笔画,书写者必争此一笔。
由此可知主笔在结构中的重要,主笔处理是否得当,将影响到字的成败。
当一个字中有一横比一般横画长,而又起到重心平稳的作用时,它就成了这个字的主笔。
如“下”字的横画,“十”字的横画,“直”字的下横都是主笔。
古人将主笔的上中下横分别称为“天覆”“中腰”“地载”。
其作用如同走钢丝的杂技演员手中的平衡杆一样,比徒手要平稳得多。
直笔应舒放突出,沉劲有力,生动有致。
要在形、神、势尚突出主笔而抑制余笔,做到主客殊形,宾主得宜,而主客间既要有主客之分,又要有顾盼呼应之情,使之结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竖直”除指垂直外,还指不曲。
垂直的竖画在楷书书中很多,但斜竖在楷书中更多,往往垂直竖和斜竖同时使用,如“禅”“巨”等,对于斜竖,这个竖指的是不曲。
二、关于横细竖粗
在一个字内横画要比竖画细,即横细竖粗。
由于汉字笔画横画多
于竖画,要使一个方块内容纳一个汉字,若横竖笔画一样粗细,就会使纵向特别拥挤,显得小,而横向特别宽,失去匀称和美感。
为了达到力的平衡,加之横多竖少的缘故,横要依赖于竖,竖画总是比横画粗,若把竖写成横一样粗,或竖比横还要细,则违反规律。
三、关于竖画的左细右粗
由于横画有了倾势取势,那么右边的竖比左边的竖粗,以达到左右力的平衡。
竖画写法分悬针和垂露,在字体左侧的竖画用垂露,悬针用在最后一笔的竖画上。
左边的竖画一是变细以减轻左边的重量,二是又起到顶住右面老得力的作用。
四、关于扁窄字的结构
这些字体的外形形成,是由于横向和纵向的笔画多少的比例关系。
如“目”字,纵向是两竖,横向是四横,纵横之间的比例是2:4,因此,纵向的长度是横向的宽度的两倍,其他的字,以此类推即可。
五、关于字的左右舒展和突出主笔
楷书要写的开张舒展。
在楷书结体中,字左面最左和字右面最右的笔画只能有一笔,不能重复出现,重复就没有相让,没有主次。
如“大”字,撇画最左捺画最右,横画就要想让缩短。
据左右最舒展的笔画只有一笔的原理,用长横的字一般不能用撇脚,如“英”“矣”等,反之就无主次,因此下部只能用点。
六、关于字的平衡和重心
楷书一般是上紧下松的结构。
楷书偏长,包含黄金分割原理,只是隶书是横放的。
一般字体的重心偏上偏左,而右下方都比较舒展,占用空间大。
在楷书中,由于横画的右上倾势取势,必须加重右边,以使字的左右力平衡。
以形写神才是写好书法的目的。
写字还要有变化,最重要的是“自然”,自然者是上品之上。
俗气的字全靠人力摆列,即便是中规中距,也是下格。
唐代楷书,结体端庄严整,笔法规范,自宋代至今,一直被一些人认为是理想的书法范本。
可是高度的规范化、程式化,结体力求整齐、平匀,不可避免地使唐楷趋于单调和乏味。
而六朝楷书,崇尚崇尚自然天趣,淳朴丰厚,结构严密,体势峻拔,拙厚中寓变化,笔画、体态和风格千变万化,体现出自由、大胆、无拘束的创新精神,这正是艺术的可贵之处。
结构是书法三要素之一,掌握好字的结构是学好书法的重要因素之一。
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说:“用最大的力气打进去,花最大的力气冲出来。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好字体的结构,在创作中还要能够“冲出来”,写出书法艺术的意趣来。
参考文献:
1.孙晓云.《书法有法》.华艺出版社.2001年10月.
2.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
3.尉天池.《书法基础知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