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蓝裙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22.80 KB
- 文档页数:3
小蓝裙的故事教案三篇小蓝裙的故事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识6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借助批语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由很小的改变开始的道理,并善于从生活中去感受、发现美。
情感与态度: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复述__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突破点:1.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 绘声绘色讲故事。
技术平台:生字词语卡片。
情智在线: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10分)1.(板书:故事)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们都曾听过哪些故事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读一个故事。
师板书完课题,生齐读。
2.看到了这个题目,你们会有哪些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借助旁批看看哪些问题通过我们自己读书就能解决,再看看我们在读中又会产生哪些新问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20分)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遇到生字,用已掌握的方法识记字音、字形。
2.引入竞赛机制,比一比哪个同学课文读得最流利。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课堂小结(5分)由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作小结,布置预习内容。
四、布置作业(5分)1. 写自己喜欢的`字或词语。
2. 朗读课文。
授课时间:个性化设计:科目:语文备课时间:20__年月日课题:11小蓝裙的故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识6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借助批语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由很小的改变开始的道理,并善于从生活中去感受、发现美。
情感与态度: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复述__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突破点:1.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 绘声绘色讲故事。
技术平台:生字词语卡片。
情智在线:第二课时:一、查检复习(7分)1. 指名认读生字。
2. 朗读课文。
二、精读理解,绘声绘色讲故事(28分)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抓住重点词句的方法,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
If you forget to wake up, then I would rather close your eyes first.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小蓝裙的故事教案4篇小蓝裙的故事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识6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借助批语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由很小的改变开始的道理,并善于从生活中去感受、发现美。
情感与态度: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复述__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突破点:1.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 绘声绘色讲故事。
技术平台:生字词语卡片。
情智在线: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10分)1.(板书:故事)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们都曾听过哪些故事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读一个故事。
师板书完课题,生齐读。
2.看到了这个题目,你们会有哪些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借助旁批看看哪些问题通过我们自己读书就能解决,再看看我们在读中又会产生哪些新问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20分)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遇到生字,用已掌握的方法识记字音、字形。
2.引入竞赛机制,比一比哪个同学课文读得最流利。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课堂小结(5分)由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作小结,布置预习内容。
四、布置作业(5分)1. 写自己喜欢的字或词语。
2. 朗读课文。
授课时间:个性化设计:科目:语文备课时间:20__年月日课题:11小蓝裙的故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识6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借助批语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由很小的改变开始的道理,并善于从生活中去感受、发现美。
情感与态度: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复述__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突破点:1.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 绘声绘色讲故事。
技术平台:生字词语卡片。
情智在线:第二课时:一、查检复习(7分)1. 指名认读生字。
小蓝裙的故事教案(4篇)小蓝裙的故事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借助批语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由很小的改变开始的道理,并善于从生活中去感受、发现美。
3. 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复述文章的方法,培养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1.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 绘声绘色讲故事。
课时布置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指导同学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10)1.(板书:故事)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们都曾听过哪些故事呢?今天,俺们就自身来读一个故事。
师板书完课题,生齐读。
2.看到了这个题目,你们会有哪些问题?让俺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借助旁批看看哪些问题通过俺们自身读书就能解决,再看看俺们在读中又会发生哪些新问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20)1.同学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遇到生字,用已掌握的。
方法识记字音、字形。
2.引入竞赛机制,比一比哪个同学课文读得最流利。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课堂小结(5)由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作小结,安排预习内容。
四、安排作业(5)1. 写自身喜欢的字或词语。
2. 朗读课文。
教后感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 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 学会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3. 体会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重点难点绘声绘色讲故事。
教学过程一、查检复习(7)1. 指名认读生字。
2. 朗读课文。
二、精读理解,绘声绘色讲故事(28)1.引导同学运用已学过的抓住重点词句的方法,对自身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
比方“脏兮兮”“协调”“焕然一新”等词语的意思,以及问题:“街道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大的变化?”、“小姑娘的蓝裙子为什么引起这么大的变化呢?”2.同学再读课文,在文中去找出问题的答案。
3.同学汇报自身的体会。
4.都是小结:所有这一切的改变,只是因为大家的一认识:与美的事物不协调。
西师大版《小蓝裙的故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共5篇)第一篇:西师大版《小蓝裙的故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西师大版《小蓝裙的故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同文中人物对话、交流,体会他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3、用自已的话概括三处“不协调”,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与文中人物对话,体会他们当时的心情。
教学过程:一、导学:同学们,新学期又开始了,我们都怀着欣喜地心情走进了学校,进入了课堂,对于这学期的学习生活,你一定也有一些新的打算了吧,新学期,新气象,快来说一说你的希望和打算吧!是啊,生活中只要有美好的向往和打算,就可能会有更加完美的结果,也许一件小事就可以引发很大的变化,不信你看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小蓝裙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板题二、自学:(一)自读课文。
(师板书:正确、流利、有感情。
)师:同学们作为四年级的学生老师相信大家的朗读能力,现在我给大家出示这样一个朗读目标,请你按照自已的朗读水平,读一读课文,看看你能达到哪个朗读目标。
并且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二)要求学生按照喜欢的学习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画一画,写一写。
三、点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师相信大家都能够通过自已的学习来解决问题,现在请大家说一说对问题的见解。
A:故事的原因是这个学期谁最努力,对班级的贡献最多,老师就会亲手做一件“礼物”送给他(她)点拨:在文中第几段中,怎样读能表达出当时的情景,请一名学生读一读。
B:故事的经过:小姑娘得到了一件小蓝裙引发了几次“不协调”使周围发生了很大变化。
点拨:请找出这个故事中出现了几次不协调,画出相关的句子,让学生读一读。
生边读,师边板书:小女孩,家里环境,庭院、房屋、街道、小镇。
“不协调”讨论:你对哪一次“不协调”感受最深?有感情地读一读,从中你能感悟到什么?情景设置:假如你是文中的一位主人公,当你看到“不协调”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四、总结:孩子们,你看,就由一件这样不起眼的小蓝裙引起了这样的一系列的变化,往往一个大的进步就是由很小的改变开始的,只要我们想要进步,就必须就改变自已。
《小蓝裙的故事》教案之二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蓝裙带给小女孩的美好变化。
2.培养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感知人物情感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传递温暖。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小女孩情感变化的历程。
2.培养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感知人物情感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小女孩内心的善良与坚强。
2.培养学生运用细节描写表达人物情感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聊聊你们小时候穿过的裙子,分享一下那时的快乐时光。
2.引出课题《小蓝裙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解答学生疑问。
三、分析课文1.分析小女孩的外貌、性格特点。
2.分析小女孩在不同阶段的情感变化。
四、课堂讨论1.小女孩为什么喜欢小蓝裙?2.小蓝裙对小女孩产生了哪些影响?3.你认为小女孩是一个怎样的人?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小女孩的情感变化。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
二、深入分析课文1.分析小女孩在得到小蓝裙前后的情感变化。
2.品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感受小女孩的内心世界。
三、课堂讨论1.你认为小女孩在得到小蓝裙后,为什么会变得如此快乐?2.小蓝裙对小女孩的影响有哪些?3.你从这篇课文中得到了哪些启示?四、写作训练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自己心爱的物品的故事。
2.引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
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心爱物品的故事,要求运用细节描写。
六、课后拓展1.让学生收集关于关爱他人、传递温暖的故事,进行分享。
2.鼓励学生将温暖传递给身边的人,用行动践行关爱。
七、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否到位?2.学生在写作训练中是否能够运用细节描写表达情感?3.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传递温暖?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传递温暖。
同时,培养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感知人物情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蓝裙的故事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要求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借助批语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由很小的改变开始的道理,并善于从生活中去感受、发现美。
3. 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复述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1.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 绘声绘色讲故事。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10)1.(板书:故事)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们都曾听过哪些故事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读一个故事。
师板书完课题,生齐读。
2.看到了这个题目,你们会有哪些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借助旁批看看哪些问题通过我们自己读书就能解决,再看看我们在读中又会产生哪些新问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20)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遇到生字,用已掌握的方法识记字音、字形。
2.引入竞赛机制,比一比哪个同学课文读得最流利。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课堂小结(5)由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作小结,布置预习内容。
四、布置作业(5)1. 写自己喜欢的字或词语。
2.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 复习稳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 学会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3. 体会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重点难点绘声绘色讲故事。
教学过程一、查检复习(7)1. 指名认读生字。
2. 朗读课文。
二、精读理解,绘声绘色讲故事(28)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抓住重点词句的方法,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
比方“脏兮兮〞“协调〞“焕然一新〞等词语的意思,以及问题:“街道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大的变化〞、“小姑娘的蓝裙子为什么引起这么大的变化呢〞2.学生再读课文,在文中去找出问题的答案。
3.学生汇报自己的体会。
5.教方法指导学生讲故事。
⑴指导学生抓住三“不协调〞和三“不对劲〞来记住这个故事。
《小蓝裙的故事》语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小蓝裙的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故事主题和人物性格特点。
(2)学会通过描绘人物动作、神态、语言来表现人物形象。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珍惜友谊,懂得感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小蓝裙的故事》。
(2)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分析故事主题和人物性格特点。
(2)通过描绘人物动作、神态、语言来表现人物形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小蓝裙的故事》的作者和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查阅字典,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主题和人物性格特点。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
4.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故事情节,描绘人物动作、神态、语言。
(2)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5. 总结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主题和人物品质。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并背诵课文《小蓝裙的故事》。
(2)运用本课所学生字词,写一篇小作文。
2. 拓展作业:(1)调查身边的朋友,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点。
(2)以“我的朋友”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的准确性。
(2)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1)学生书面作业的完成质量。
(2)学生拓展作业的创新性和表达能力。
教案/热点专题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小蓝裙的故事》教案范文【导语】《小蓝裙的故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老师奖励给小女孩一件小蓝裙子,于是出现了一系列的不协调,不对劲。
为了协调,小镇上发生了一系列令人欣喜的变化。
小编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教学要求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借助批语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由很小的改变开始的道理,并善于从生活中去感受、发现美。
3. 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复述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1.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 绘声绘色讲故事。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10)1.(板书:故事)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们都曾听过哪些故事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读一个故事。
师板书完课题,生齐读。
2.看到了这个题目,你们会有哪些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借助旁批看看哪些问题通过我们自己读书就能解决,再看看我们在读中又会产生哪些新问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20)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遇到生字,用已掌握的方法识记字音、字形。
2.引入竞赛机制,比一比哪个同学课文读得最流利。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课堂小结(5)由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作小结,布置预习内容。
四、布置作业(5)1. 写自己喜欢的字或词语。
2.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 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 学会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3. 体会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重点难点绘声绘色讲故事。
教学过程一、查检复习(7)1. 指名认读生字。
2. 朗读课文。
二、精读理解,绘声绘色讲故事(28)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抓住重点词句的方法,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
比如“脏兮兮”“协调”“焕然一新”等词语的意思,以及问题:“街道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大的变化?”、“小姑娘的蓝裙子为什么引起这么大的变化呢?”2.学生再读课文,在文中去找出问题的答案。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小蓝裙的故事》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小蓝裙的故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老师奖励给小女孩一件小蓝裙子,于是出现了一系列的不协调,不对劲。
为了协调,小镇上发生了一系列令人欣喜的变化。
小编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教学要求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借助批语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由很小的改变开始的道理,并善于从生活中去感受、发现美。
3. 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复述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1.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 绘声绘色讲故事。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_)1.(板书:故事)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们都曾听过哪些故事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读一个故事。
师板书完课题,生齐读。
2.看到了这个题目,你们会有哪些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借助旁批看看哪些问题通过我们自己读书就能解决,再看看我们在读中又会产生哪些新问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_)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遇到生字,用已掌握的方法识记字音、字形。
2.引入竞赛机制,比一比哪个同学课文读得最流利。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课堂小结(5)由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作小结,布置预习内容。
四、布置作业(5)1. 写自己喜欢的字或词语。
2.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 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 学会绘声绘色地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