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 公开课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获奖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3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一等奖这是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一等奖第1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寓情于景的写法。
2、正确理解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
3、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以”“则”等虚词和“然则”“得无”的用法。
4、学生自主交流、师生合作探究、相互提高,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5、感受作者胸襟、抱负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政治抱负,引导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二、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设意的独特,领会文章寓情于景、卒章显志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领会作者的志趣,作者的政治抱负。
四、教学方法:学生自主交流、师生合作探究,辅之以创设情景法五、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我国的旅游胜地除了五岳,还有四大名楼,知道吗?它们是(岳阳楼(湖南)、黄鹤楼(湖北)、鹳鹊楼(山西)、滕王阁(江西)),有关这四大名楼的美文妙句很多,知道吗?回忆一下我们所学过的古诗。
(老师引导,学生背诵)①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②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③崔灏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④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⑤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些妙句让人回味无穷,这些胜地更是令人心驰神往。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范仲淹也去游一下岳阳楼吧!岳阳楼上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了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去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二、作者简介范仲淹,北宋,字希文,世称范文正公,苏州人。
第11课《岳阳楼记》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积累文言实词,疏通文意,了解文章内容。
初步掌握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实词,疏通文意,了解文章内容。
2、初步掌握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三、课时:2课时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五、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古仁人的思想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其作品被视为经典。
这些作品反映了古代仁人的智慧、道德和人生观,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
通过学习和理解古仁人的思想,我们可以汲取其中的智慧与启示,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同时也能够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提高我们的个人修养。
这些经典作品不仅是文化的瑰宝,更是我们思考人生、与世界对话的重要资源。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岳阳楼记》,与先贤对话,提升自我修养。
(二)检查预习: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①范仲淹,字。
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
时期杰出的家、家。
在地方治政、守边皆有成绩,文学成就突出。
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产生了影响深远。
有《___ 》传世。
②滕子京一生仕途坎坷,屡贬屡谪,历经磨难,最高官职只是天章阁待制,与范仲淹不是同一官位层次上人,也称不上文学家,但其为人豪迈自负,是位有才干,有抱负的政治家。
③岳阳楼,位于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北路,地处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君山;始建于。
因北宋滕宗谅重修岳阳楼,邀好友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使得岳阳楼著称于世。
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江西南昌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世称"天下第一楼"。
第5篇最新岳阳楼记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的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重点难点1、重点:(1)朗读和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学法引导1、学习时,学生可在听课文范读录音、看“岳阳楼胜景”(岳阳楼就在本市)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本文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的特点。
2、对文章表现的深刻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可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完成。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谪守(zhé)朝晖夕阴(huī)迁客骚人(sāo)霪雨(yín)霏霏(fēi)薄暮冥冥(míng)潜形(qián)岸芷汀兰(zhǐtīng)皓月(hào)心旷神怡(yí)宠辱偕忘(__é)浩浩汤汤(shāng)2、朗读全文,做到本成诵?3、查字典,对照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
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
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
死后谥文正。
有《范文正公集》。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们登楼赋诗。
2、解题。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
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做官。
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岳阳楼记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背景岳阳楼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篇经典作品,被誉为豪放剽悍的杰出之作。
通过学习岳阳楼记,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宋代文学的特点、豪情壮志的精神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培养其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岳阳楼记的背景和作者,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主题;2. 学会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意义和价值;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写作展示对岳阳楼记的理解和感悟;5.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1. 导入(5分钟)让学生观看一段介绍岳阳楼记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前了解作品背景。
2. 导读(15分钟)教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讲解岳阳楼记的基本情节和主题,并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岳阳楼的意义是什么?通过岳阳楼记,可以看出作者有着怎样的情感和志向?3. 阅读与理解(30分钟)学生分小组阅读岳阳楼记的文本,要求学生讨论并记录下关键词、重点句子、生词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
然后,教师可以进行小组展示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的内涵。
4. 文学鉴赏(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岳阳楼记中的修辞手法、象征意义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5. 创意写作(3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对岳阳楼记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独立的作文。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6. 小组合作(20分钟)学生按照小组分工,合作制作岳阳楼记的相关展示物,并准备一份简短的口头报告。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海报、PPT等,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展示给全班。
7. 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给予肯定。
可以通过口头评价、写作评价等方式,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全国初中语文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岳阳楼记》教学设计教学文本文本一《岳阳楼记》;文本二、三、四均选自《群文阅读初中读本(九年级上册)》,分别为《乐以天下,忧以天下》《颜子第二十三》《晚游六桥待月记》议题分析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超越了仅写山水楼观的狭境,侧重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与政治抱负,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本议题由《岳阳楼记》生发,意在引导学生通过“1+X”的群文阅读,深刻领悟范仲淹的忧乐观,理解不同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不同忧乐观,探究其产生的根源并作出自己的评价。
课堂阅读时,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比较阅读法、关联阅读法,训练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评价等思维。
文本解读《岳阳楼记》:本文表现的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是本议题的生发点;与其他文本的比较阅读,能使学生深刻体会范仲淹在数度被贬、政治失意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先忧后乐”情怀的可贵。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鲜明地体现了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可以视为后世文人先忧后乐、兼济天下忧乐观的发端,更是范仲淹先忧后乐思想的根源;通过与《岳阳楼记》《颜子第二十三》的比较阅读,可使学生理解范仲淹忧乐观的根源和儒家忧乐观的显著特征。
《颜子第二十三》:人生天地间,很容易受到外物的影响,但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周敦颐认为,其原因是“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颜回不慕荣利、清高自守、追寻内在的富足,因此外物的好坏不能动摇他的操守;通过与《岳阳楼记》《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比较阅读,可探究大同之下的小异。
《晚游六桥待月记》:表现作者月下游西湖的别趣和不同于俗世的情趣,体现他能欣赏独特美景的自得之意、不同流俗的清高自赏之情,传达出非儒非道的忧乐观;将之与前三个文本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可辨析忧乐观的不同类别,探究其产生的根源并进行评说。
教学重难点1.深刻领悟《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忧乐观。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岳阳楼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岳阳楼记教学目标1.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2.赏读佳句,体会语言之美;3.感悟作者思想情怀,树立正确人生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民日报的原副总编、当代作家梁衡先生曾经说:“以一文之力能抗六代之易、三世之变;以传统的文字来表达跨越时空的思想,上下千年,唯此一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天下第一美文《岳阳楼记》。
资料助读(作者介绍及创作背景)二、检查预习【过渡:早读大家熟读了课文,把握了文章大意,现在检测下大家的预习成果吧!】三、观文知事师:请同学们齐读第一段,看看能得到什么信息?生:庆历四年春点明时间。
生: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写出了滕子京的政绩。
生:滕子京嘱托范仲淹为此作记。
四、登楼赏景【过渡:那作者是如何展现岳阳楼的胜景的呢?让我们登楼赏景,我们一起通过品味句中词的方法来感受一下第二自然段。
】1.赏析句中词师:小米读第二段,思考“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能否换成“连"和“接”?生:衔吞二字,用拟人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洞庭湖与山与江的关系,使静态的山和江,富有动态和活力,更能凸显出洞庭湖气势之磅礴,表现洞庭湖景色之胜。
所以说是不能替换的。
师: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这一句呢?生:都有三点水与水有关,浩和汤本意都是形容水势很大。
写出了水波壮阔的特点。
师:所以这一句在诵读的时候,我们要语速稍快,读出水流大而急的感觉。
紧接着横无际涯的横字,显得意境开阔而有气魄,所以音调应延长,最后朝晖夕阴极其精炼地写出洞庭湖早晚的景色变化,以气象万千收尾。
所以这里应放慢语速,读出意犹未尽之感。
请同学们再次尝试阅读一下这一段吧。
师:作者在这里没有对岳阳楼详加描绘,原因是什么?生:前人之述备矣。
师:与前文哪句照应?生: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师:“然则"一词有何作用?预设:由写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第10课岳阳楼记【教学目标】1.积累“观”“极”“或”“以”“然则”等文言词语,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教学重点】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情境导入】同学们,范仲淹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为官以后始终严于律己,以人民疾苦为念,并以所得俸禄在家乡置“义田”千亩,救济族中贫寒的人,死后无余财;在朝廷则敢于直言进谏,被欧阳修誉为“立朝有本末”,虽屡遭贬谪,而全不在意。
俗话说,“文如其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范仲淹的代表作《岳阳楼记》,看看他是怎样通过自己的文章来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及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新课解读】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提示及要求: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朗读节奏。
2.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
3.请试着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明确:1.滕.(Ténɡ)谪.守(zhé)衔.(xián)骚.人(sāo)淫.雨(yín)霏.霏(fēi)樯.倾(qiánɡ)楫.摧(jí)冥.冥(mínɡ)谗.(chán)波澜.(lán)芷.(zhǐ)汀.兰(tīnɡ)郁.郁(yù)神怡.(yí)偕.忘(xié)嗟.夫(jiē)朝晖.(huī)潜.形(qián)皓.月(hào)朗读点拨:本文骈散结合,朗读时应注意节奏。
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初中文言文《岳阳楼记》优质教案一等奖初中文言文《岳阳楼记》优质教案一等奖在平日的学习中,许多人都接触过很多经典的文言文吧?其实,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而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
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文言文《岳阳楼记》优质教案一等奖,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文言文《岳阳楼记》优质教案一等奖1教学目标1、把握全文思路,学习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2、深刻体会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治抱负。
3、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1、结合时代背景,体会范仲淹的豁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3、流畅地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记叙、写景、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的关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听说过“断齑食粥”的故事吗?它说的是我国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故事。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千古名作《岳阳楼记》。
二、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
1、范仲淹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北宋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
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
中进士以后多次向皇帝上书,提出许多革除弊的建议,遭到保守势力的打击,一再贬官。
后来负责西北边防,防御西夏入侵很有功绩。
一度调回朝廷担任枢密副使、参知事的职务,可是在保守势力的攻击与排挤下,于庆历五年又被迫离开朝廷。
写《岳阳楼记》时正在邓州做知州。
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
后在赴颍州任途中病死。
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2、写作背景北宋庆历四年(1044)的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巴陵郡做知州,第二年春重修岳阳楼,6月写信给贬官在邓州的好朋友范仲淹,并附有《洞庭晚秋图》一幅,请他写一篇文章记述这件事。
到庆历六年9月,范仲淹便写了这篇著名的`《岳阳楼记》。
三、朗读。
1、播放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停顿、语气、感情。
第11课《岳阳楼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范仲淹及“记"的文体特点,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 准确翻译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写景、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3. 品味文章语言,感受其骈散结合的语言风格。
4.理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思想,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准确翻译课文。
(2)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语言风格。
(3)理解范仲淹的政治思想,感受其家国情怀。
2. 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中写景、叙事、议论、抒情的关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们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岳阳楼记》就是这样一篇经典之作。
岳阳楼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在这里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那么,范仲淹笔下的岳阳楼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
(二)文学常识1. 作者介绍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政绩卓著,曾与韩琦同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改革军制,巩固边防。
与韩琦并称“韩范",曾主持“庆历新政”。
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 文体知识“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感情或发表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在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3.写作背景《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贬官至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才华出众,为权贵所妒,贬谪到岳州做知州,励精图治,政通人和。
《岳阳楼记》的优秀教案一等奖1、《岳阳楼记》的优秀教案一等奖[教学目的]1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以”、“则”等虚词和“然则”、“得无”的用法。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对比出旨的特点。
3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这篇文章是历来受到人们称颂的名文,文章的思想品格光彩照人,文章的语言文字精练优美,有许多好东西值得学习。
为理解好这篇文章,先要对本文写作的情况有所了解。
下面我对此作点简略的介绍。
范仲淹是北宋前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他官至朝廷的“参知政事”(副宰相)。
他在当政期间提出过十条改良政治的措施,包括限制凭借政治特权当官、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严格执行政令等项,他还主张兴修水利以利民生;他为官清廉,关心国计民生,关注边防戒备。
范仲淹大力革新政治,却遭到朝中顽固势力的反对,结果,他的改革计划全部告吹,一腔热情付诸东流,后来他不仅被罢免了“参知政事”的官职,还被贬到外地去做地方官。
《岳阳楼记》就是他被贬到邓州(今河南邓县)做知州时写的。
此后,他又被派去杭州等地任职,最后在赴任途中病死。
《岳阳楼记》中提到的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考中进士,是范仲淹的好友。
滕子京在西北边境任职,率领军民抗击西夏入侵,因受诬告而被贬到岳州任知州(太守)。
他重修岳阳楼,致信范仲淹,请范仲淹写篇文章以作纪念。
于是,在邓州任上的范仲淹应约撰写了此文。
我们可以看到,范仲淹写此文时,正与滕子京有同样的遭遇。
二、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三、正音(逐段正音,学生会读)(1)滕(téng)谪(zhé)属(zhǔ)(2)夫(fú)衔(xián)汤汤(shāng)涯(yá)晖(huī)骚(sāo)(3)霪(yín)(3)霏(fēi)号(háo)樯(qiáng)jí)(4)谗(chán)鸥(ōu)芷(zhǐ)(5)汀(tīng)郁(yù)怡(yí)(6)噫(yī)嗟夫(juēfǘ)四、学生各自诵读课文一遍五、学生朗读叫两名学生朗读课文。
《岳阳楼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归类积累重点文言词汇。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结合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思想观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结合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思想观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所阐述的思想观点。
【课堂学习】
一、导入新课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着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初步领略了“岳阳楼之大观”。
大家知道:因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鹊起。
而《岳阳楼记》这篇千古名文则使岳阳楼名闻天下,成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一篇文章何以有如此神力?下面让我们继续学习,一探究竟。
二、活动过程
(一)激情诵读,感悟经典
好文章非读不能领略其美,非读无法进入情境,非读难以产生共鸣。
下面让我们读起来,好好品悟这经典美文。
1.同学们感觉这篇文章最能触动你心灵的是什么内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
3.是范仲淹写到结尾突发奇想的一句话吗?不是
从什么地方看出这种思想早已有之?
(插入作者介绍)
过渡:那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引出这思想观点的呢?
(通过“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跟“古仁人之心”的对比中引出这句话,下面我们就进行深入的研读分析)
主要涉及哪些段落?
(二)研读赏析
1.研读3、4两段,思考:
①这两幅画面写了什么内容?分别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分别写出了什么人怎样的心情?
内容:这两段描写了洞庭湖景色阴晴的变化以及迁客骚人登楼时不同的心情。
(紧扣上段概述的洞庭湖“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和“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意思来写。
)先写了霪雨霏霏中洞庭湖上萧条凄凉的景象,很自然地引出了迁客骚人远离京都,怀念故土的失意、忧虑、悲苦的情感。
表现了迁客骚人“物悲则己悲”的思想感情,照应上文“异”字的一个方面。
然后描写洞庭湖春和景明时的明媚景象,很自然地引出迁客骚人此时的喜悦之情。
这一段主要表现迁客骚人“物喜则己喜”的思想感情,是照应上文“异”字的又一方面。
②从表达方式角度看,这两段有什么特点?
都是先写景,再抒情
③读析第5段,跟上文有何关系?
本段以“嗟夫”提起下文,笔锋突转,提出了一个“古仁人之心”来,并且指出“古仁人之心”与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
④给我们怎样的写作启示?
写景、抒情、议论巧妙结合的写法
(三)主题探究
1.既然范仲淹早就有了这“先忧后乐”的思想,那他为什么不开篇就直接写出呢?文章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应当写岳阳楼的景色,可作者为什么着力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呢?
读析第一段,插入“写作背景介绍”
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文章先由叙事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
这种“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常说“土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他借滕子京嘱写《岳阳楼记》的机会,表明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同时也包含着对滕子京的勉慰。
最后一句以问句的形式表达,自励励人,委婉含蓄。
2.我们该如何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呢?
我国古代就有“与民同乐的思想。
”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种民本思想,范仲淹将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仕途进退的原则,这表现了他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他的忧君思想固然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他那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德,在今天仍然具有借鉴和教育意义。
三、总结
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了阔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
成为天下人的楷模。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胸怀天下,以天下事为己任,努力成才,勇担责任,为国家的富强做出贡献。
四、随堂训练:归类积累重点文言词汇
请同学们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本文的重点文言词汇进行归类整理。
附:板书设计岳阳楼记
迁客骚人古仁人
一悲一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