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点项目水源热泵地下水资源监测系统设计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617.00 KB
- 文档页数:93
地下水资源监测系统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地下水作为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科学、有效地管理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建立一套完善的地下水资源监测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本方案旨在设计和实施一个功能齐全、可靠且可持续的地下水资源监测系统,帮助相关部门进行地下水资源的动态监测和管理。
二、目标与任务1.目标:建立地下水资源监测系统,实现对地下水资源的全面、准确监测,助力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决策。
2.任务:(1)设计并构建监测系统硬件平台,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装置、通信设备等。
(2)开发监测系统软件平台,包括数据采集、分析、存储和展示功能。
(3)建立地下水监测网点,分布在环境敏感地区和水资源重要保护区域。
(4)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撰写监测报告。
(5)提供监测数据支持水资源管理部门的决策制定。
(6)定期维护和更新监测系统设备和软件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实施步骤1.系统设计与布局(1)根据地下水资源特点和监测需求,确定监测参数,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质量等。
(2)设计并布置监测井网,确定监测井的位置和数量,确保足够的空间覆盖范围。
(3)配置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装置,安装在监测井内进行数据采集。
2.硬件设备的采购与安装(1)根据系统设计需求,购买传感器、数据采集装置、通信设备等硬件设备。
(2)对硬件设备进行测试和调试,保证其正常工作。
(3)安装硬件设备,并进行防护措施,以确保其稳定运行和可靠性。
3.软件平台开发与应用(1)开发监测系统软件平台,包括数据采集、分析、存储和展示功能。
(2)配置数据库和数据服务器,存储和管理监测数据。
(3)开发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工具,帮助水资源管理部门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估和决策制定。
4.监测数据采集与分析(1)配置定期采集频率,定时采集监测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2)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处理,确保数据的可信度。
(3)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绘制监测数据图表和报告,为水资源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目录1 综述 (4)1.1 实施方案的建设背景 (4)1.2 项目的建设地点 (4)1.3 实施方案的建设原则 (4)1.4 实施方案的建设内容 (5)1.5 实施方案的建设标准和依据 (5)2 实施方案的需求分析 (7)2.1 实施方案的功能需求 (7)2.2 实施方案的信息量指标 (8)2.2.1 系统数据处理量的分析 (8)2.2.2 系统数据存储量的分析 (8)2.2.3 系统数据传输量的分析 (9)2.2.4 系统采集与共享的信息量的分析 (10)2.2.5 系统存储与备份的信息量的分析 (10)2.2.6 系统处理与展示的信息量的分析 (10)2.2.7 系统存储能力的需求总量 (10)3 实施方案的配置设计 (11)3.1 实施方案的总体构架 (11)3.2 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设计 (12)3.2.1 地下水资源监测系统的通信组网设计 (12)3.2.2 地下水资源监测系统数据库的配置设计 (14)3.2.2.1 数据库的物理与逻辑结构 (15)3.2.2.2 数据库的建设内容 (18)3.2.2.3 数据量测算 (19)3.2.2.4 数据库的技术特性 (19)3.2.2.5 数据库管理软件的选配 (19)3.2.2.6 服务器的要求 (20)3.3 应用支撑系统的配置设计 (20)3.3.1 监测站点的土建设计 (20)3.3.2 监测站点的主要硬件产品 (21)3.3.2.1 投入式水位计 (21)3.3.2.2 在线5参数水质监测仪 (21)3.3.2.3 数据采集器RTU (22)3.3.2.4 通信Modem (23)3.3.2.5 充放电控制器 (24)3.3.2.6 蓄电池 (24)3.3.2.7 地下水位监测点设备拓扑图 (25)3.3.3 中心站的主要硬件产品 (25)3.3.3.1 中心站的路由器 (25)3.3.3.2 中心站数据库服务器 (26)3.3.3.3 中心站的交换机 (27)3.3.3.4 中心站服务器机柜 (27)3.3.4 中心站工作平台软件 (28)3.3.4.1 中心站的服务器操作系统软件 (28)3.3.4.2 中心站的服务器数据库软件 (28)3.3.4.3 中心站的网络杀毒软件 (28)3.3.4.4 数据接收处理监控软件 (28)3.3.4.5 软件安全与策略 (29)3.4 数据处理和存储系统设计 (30)3.4.1 信息处理和数据存储系统的结构 (30)3.4.2 信息处理和数据存储系统的技术特征 (31)3.5 终端系统与接口设计 (35)3.5.1 系统终端的技术设计 (35)3.6 计算机网络的配置与要求 (37)3.6.1 机房建设 (37)3.6.2 计算机网络配置设计 (40)4 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 (40)4.1 系统运行管理维护机构 (40)4.2 项目施工管理制度 (41)5 系统使用维护人员的配置与培训 (43)5.1 人员培训计划 (43)5.1.1 施工过程的培训目标计划 (43)5.1.2 培训专业科目及其教材师资的安排计划 (45)6 附图 (46)6.1 预计效果图1 (46)6.2 预计效果图2 (47)7 项目投资概算 (48)7.1 投资预算编制说明 (48)7.2 系统投资预算表 (49)7.2.1 监测站点设备材料费用预算表 (49)7.2.2 企业信息中心网络设备材料费用预算表 (51)7.2.3 地下水资源监测系统建设费用预算表 (53)1综述1.1实施方案的建设背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大幅度增长。
地下水监测项目实施方案1. 背景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在许多地区起着支撑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为了有效管理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地下水监测项目成为必要的手段。
本文将介绍一个地下水监测项目的实施方案,为有效监测地下水的状况提供参考。
2. 目标地下水监测项目的目标是全面了解地下水的水质和水量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和保护。
3. 项目执行步骤3.1 前期准备在项目正式启动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确定监测区域,包括考虑地质特征、人口分布、产业结构等因素。
其次是制定监测计划,包括监测目标、监测频次、监测参数等。
还需要配备必要的设备和人员,包括采样工具、水质分析仪器以及专业的监测人员。
3.2 地下水采样根据监测计划,在监测区域内选择合适的采样点,保证采样点能够代表该区域的地下水状况。
在采样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交叉污染,采用严格的采样标准和规范操作。
采集的地下水样品应有代表性,并保存在适当的容器中。
3.3 水质分析采样完成后,对采样得到的地下水样品进行水质分析。
水质分析的内容包括总溶解固体、pH值、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有机物含量、重金属含量等关键参数。
通过水质分析结果,可以判断地下水的水质是否符合标准,是否受到污染等。
3.4 数据处理与分析将水质分析结果整理成数据报告,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根据监测计划,将不同采样点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水质异常的地区,并评估其影响范围和原因。
同时,还可以对长期监测数据进行趋势分析,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变化趋势和演化规律。
3.5 结果报告与应对措施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生成地下水监测报告。
报告应包括地下水水质状况、异常情况分析、建议的应对措施等内容。
根据报告结果,相关部门可以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以保护和恢复地下水资源的良好状态。
4. 项目管理地下水监测项目的实施需要合理的项目管理,包括项目计划制定、资源调配、进度控制等方面。
地下水水源热泵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与设计地下水水源热泵系统是一种环保节能的供暖空调系统,它可以利用地下水的稳定低温进行换热,实现室内空调供暖和制冷的目的。
地下水水源热泵系统具有很多优点,比如说高效节能、无噪音、无污染等特点。
本文将从可行性分析和系统设计两个方面,详细探讨地下水水源热泵系统的应用。
一、可行性分析1.1 能源可持续性地下水水源热泵系统是一种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它可以充分利用地下水的能量,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同时减少对传统的化石燃料的依赖。
1.2 利用水源温度地下水水源热泵系统可以充分利用水源的低温,实现制冷和供暖的转换,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实际上,地下水的温度比空气要稳定,而且水的导热性比空气更好,因此地下水水源热泵系统的效率更高。
1.3 适用范围广地下水水源热泵系统的适用范围很广,它可以适用于各种建筑类型,不论是住宅还是商用建筑,都可以应用。
而且,相对于其他热泵系统,地下水水源热泵系统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噪音和震动的影响。
二、系统设计2.1 水源选取地下水水源热泵系统的核心是地下水,因此水源的选取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水源要求水量大、质量好、温度稳定,才能确保系统的正常工作。
在选择地下水水源的时候,需要进行实地考察和水质分析,从而找到最合适的水源。
2.2 设备选择地下水水源热泵系统的设备选择也非常重要,需要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和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
这些设备包括地下水井、水泵、热交换器、压缩机、膨胀阀等部件。
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设备的安装位置、数量和配置,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2.3 系统安装地下水水源热泵系统的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系统的配管、电气和机械部分的连接,以及泵、阀门的安装位置和管道的敷设。
同时,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还需要进行系统的调试和检测。
三、总结与展望地下水水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方式,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所和需求,科学合理地设计和选择设备,并进行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1.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一技术方案1.系统组成与概述1.1系统结构组成地下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由以下两部分构成:监控子站(地下水子站),水质监控中心平台。
1.2监控子站组成与概述1.2.1 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采用投入式、免试剂多参数水质分析仪,仪器通过地下水监测井悬吊于待监测水层中,对地下水体实施现场原位连续自动监测。
采用太阳能供电方式,通过无线通讯技术实现地下水监测系统与中心监控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
系统由供电系统,数据采集传输单元、水位水温传感器、水质多参数分析仪、地下水监测信息管理平台等组成。
地下水监测系统示意图地下水监测系统效果图1.2.2地下水水质监测站配置1、标准配置目前国地下水监测常规因子:水文监测因子:水温、水位;水质监测因子:溶解氧、电导率、浊度、PH监测因子选择原因水位地下水总量控制水温地下水的温度场与压力场和化学场的变化密切相关溶解氧溶解氧对饮用水地下原水的除铁、锰的效果有影响电导率(EC) 地下水的电导率异常与其污染状况密切相关浊度浊度是地下水透明度的衡量指标pH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因子2、可选配置地下水监测可扩展监测因子:水质监测因子:总溶解性固体、氨氮、硝酸盐、氯化物、氟化物、钙、CODmn、盐度、矿化度、水中油等1.3系统特点●太阳能、市电、电池供电多种模式●长期、连续、定点在线监测,全自动无人值守工作●适合于各种水文地质类型含水层水文、水质监测●多通道数据采集传输设备,并有数据记录、处理、报警功能●根据野外环境,具备相应避雷保护、抗干扰功能,提高系统野外适应性●野外环境长期专用传感器,高精度、高稳定性●传感器多层抗生物污染设计:环境安全防垢部件和防垢涂层;独特的双清洗刷装置●标准化接口,模块化设计,安装简易、灵活,可根据需求扩展监测参数●采用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技术,对水体进行免试剂原位监测,不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2.1系统配置表与组成系统组成图2.2监测分析单元选型与配置根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96~103-2003)提出的技术和控制系统要求,经过仪器市场调研,按照先进性、实用性的原则以与方便维护的需要,选择主流分析仪,且所有产品都须具有国际ISO9002质量认证资格,并已在我国水质监测系统广泛使用。
地下水资源监测系统实施方案一、概述地下水是我国主要的水源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对地下水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地下水的开采和利用必然会对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地下水进行监测和管理,以保证其可持续利用。
二、地下水资源监测系统的意义地下水资源监测系统是保障地下水安全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工具。
通过监测地下水位、水质、水量等关键指标,可以了解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提前进行预警和预测,为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三、地下水资源监测系统的内容(一)监测点的建立和选择:根据地下水分布特点、利用情况、地质地形等因素,建立适宜的监测点,选择监测参数,制定采样计划。
(二)监测设备和方法: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和方法,包括水位计、水质分析仪、流量计等,确保数据质量可靠。
(三)数据采集和处理:采用自动化数据采集技术,实时、连续地记录地下水位、水质、水量等关键指标,将数据传输到监测中心进行处理和分析。
(四)监测结果分析和应用:根据监测结果,分析地下水变化趋势、污染情况等,进行水资源评价和管理,制定合理的地下水开采方案,提高地下水利用效率。
四、地下水资源监测系统的实施方案(一)建立监测网络:根据地下水分布特点和利用情况,建立地下水资源监测网络,确定监测点的数量、位置和监测参数。
(二)采用先进技术:选择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和方法,采用数据传输和处理技术,实现自动化、数字化监测。
(三)建立监测中心:建立地下水资源监测中心,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评价,形成水资源动态监测系统。
(四)建立应急预案:制定地下水资源应急预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预测、预警和应对,保证地下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五)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地下水资源监测和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专业化水平。
总之,地下水资源监测系统是保障地下水安全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其实施方案需要全面、科学和可操作性。
通过地下水资源监测系统的建立和运行,可以为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可靠数据和信息支持。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地下水监测系统设计Design of groundwater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MCU学院名称专业名称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摘要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在生活、工农业生产中是不可缺少的。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及工农业生产的进展,需水量也在日趋增加,水已经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珍贵。
为保护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地下水监测是必要的。
本系统设计的是一个基于单片机的地下水监测系统,整个收集系统完成对地下水的水位、水温、电导率、溶解氧、PH值和浊度六大参数的测量。
系统利用相应的传感器,将地下水参数由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通过各自的前置放大电路进行一级放大,信号变成适合的幅度。
然后经前置放大电路处置过的信号通过滤波电路以消除其它频率的干扰信号,并进行二级放大处置,送入AD 转换器进行转换,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被送入微处置器,微处置器采用AT89S52单片机,使系统智能化。
特有的数据存储功能使仪器掉电后数据不丢失,而且能够查询历史数据。
信号调理电路的I/V转换采用LM324系列运算放大器,LM324是具有短路保护输出、内部补偿、价钱低的特点,利用多路模拟开关MAX308,使系统对前置放大后的多路信号进行分时处置。
A/D转换器选用美国AD公司生产的高精度模拟数字转换器AD7705,它直接从二级放大器同意电平信号并输出串行数字信号。
为记录测量的时刻,需要实不时钟,本系统采用DS1302芯片。
本系统在AT89S52的控制下,进行报警、显示、打印等各类数据处置,具有省电、体积小、造价低、工作靠得住的长处。
本仪器是一套适合野外现场利用的、携带方便的地下水监测系统。
关键词:地下水;模数转换;单片机;滤波电路AbstractWater resources are precious wealth of the human society, in life,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production is indispensable. With the world population growth and the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production development, the water demand is growing day by day, the water has become ever more precious.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limited water resources, groundwater monitoring is necessary.The design of this system is a based on the groundwater monitoring system of MCU, the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to complete the level measurement, temperature of groundwater, conductivity, dissolved oxygen, pH and turbidity of six parameters. The system use the corresponding sensor, the groundwater parameter from physical quantity into electrical signals. These signals after the preamplifier circuit of a preamplifier, signal into a suitable amplitude. Then the signal preamplifier circuit processed through the filter circuit to eliminate the interference of other signal frequency, and two stage amplifying processing, into the A/D converter conversion, the converted digital signal is sent to the microprocessor, the microprocessor uses AT89S52 micro controller, makes the system intelligent. The unique data storage function of the instrument after power failure without loss of data, and can query the historical data. Signal conditioning circuit of I/V conversion using LM324 series op amps, the LM324 with short circuit protection, internally compensated output, low price of the amplifier, using the multi-channel analog switch MAX308, the system processing is performed on the multi-channel signal preamplifier. A/D converter made by American AD company produces high-precision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 AD7705, it directly accept the level signal and outputs a serial digital signal from the two stage amplifier. To record the measurement time, real-timeclock, the system uses the DS1302 chip.This system is under the control of AT89S52, alarm, display, print and other data processing, has the advantages of saving electricity, small volume, low cost, reliable work. The instrument is suitable for field use, convenient carrying water monitoring system.Keywords: groundwater; 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 MCU; filter circuit目录第1章绪论 0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0国内外地下水监测研究的现状 0第2章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2)系统整体设计 (2)单片机的选型 (2)传感器的选型 (3)A/D转换芯片的选择 (9)多路模拟开关芯片的选择 (9)实不时钟芯片的选择 (9)看门狗芯片的选择 (10)现场总线的选择 (10)第3章系统硬件设计 (11)单片机最小系统 (11)I/V转换电路设计 (12)多路模拟开关 (13)滤波电路设计 (14)A/D转换电路的设计 (16)实不时钟电路的设计 (17)看门狗电路的设计 (18)键盘电路的设计 (19)显示电路的设计 (20)单片机扩展电路的设计 (21)打印电路的设计 (22)声音报警电路的设计 (24)通信接口电路的设计 (24)电源电路的设计 (26)第4章系统软件设计 (27)系统程序设计概述 (27)主程序设计 (27)A/D转换子程序设计 (28)实不时钟子程序设计 (29)显示子程序设计 (32)打印子程序设计 (33)上位机人机互换界面 (35)第5章总结 (37)参考文献 (38)致谢 (39)附录Ⅱ (40)附录Ⅲ (50)第1章绪论研究的目的与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进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对生活用水的要求也愈来愈高。
目录1 综述 (5)1.1 实施方案的建设背景 (5)1.2 项目的建设地点 (5)1.3 项目区域水资源现状 (6)1.4 实施方案的建设原则 (7)1.5 实施方案的建设内容 (7)1.6 实施方案的建设标准和依据 (8)2 实施方案的需求分析 (10)2.1 实施方案的功能需求 (10)2.2 实施方案的信息量指标 (10)2.2.1 系统数据处理量的分析 (10)2.2.2 系统数据存储量的分析 (11)2.2.3 系统数据传输量的分析 (11)2.2.4 系统采集与共享的信息量的分析 (12)2.2.5 系统汇集与传输的信息量的分析 (13)2.2.6 系统存储与备份的信息量的分析 (13)2.2.7 系统处理与展示的信息量的分析 (13)2.2.8 系统存储能力的需求总量 (13)3 实施方案的配置设计 (13)3.1 实施方案的总体构架 (13)3.2 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设计 (15)3.2.1 水资源监测系统的通信组网设计 (15)3.2.2 汇点项目地下水资源监测系统数据库的配置设计 (17)3.2.2.1 数据库的物理与逻辑结构 (18)3.2.2.2 数据库的建设内容 (21)3.2.2.3 数据量测算 (22)3.2.2.4 数据库的技术特性 (22)3.2.2.5 数据库管理软件的选配 (22)3.2.2.6 服务器的要求 (23)3.3 应用支撑系统的配置设计 (23)3.3.1 监测站点的配置设计 (23)3.3.2 监测站点的主要硬件产品 (24)3.3.2.1 地下水位监测仪 (24)3.3.2.2 数据采集器RTU (25)3.3.2.3 通信Modem (26)3.3.2.4 水量监测电磁流量计 (27)3.3.2.5 太阳能电池板 (27)3.3.2.6 地下水水质监测传感器 (28)3.3.2.7 充放电控制器 (28)3.3.2.8 蓄电池 (29)3.3.2.9 取水井、回灌井监测点设备拓扑图 (30)3.3.2.10 取水、回灌汇集监测点设备拓扑图 (30)3.3.3 中心站的主要硬件产品 (31)3.3.3.1 中心站的路由器 (31)3.3.3.2 中心站数据库服务器 (31)3.3.3.3 中心站的交换机 (32)3.3.3.4 中心站值班员工作站 (32)3.3.3.5 中心站服务器机柜 (33)3.3.4 中心站工作平台软件 (33)3.3.4.1 中心站的服务器操作系统软件 (33)3.3.4.2 中心站的服务器数据库软件 (33)3.3.4.3 中心站的网络杀毒软件 (33)3.3.4.4 数据接收处理监控软件 (33)3.3.4.5 数据信息检索查询软件 (35)3.3.4.6 软件安全与策略 (36)3.4 数据处理和存储系统设计 (37)3.4.1 信息处理和数据存储系统的结构 (37)3.4.2 信息处理和数据存储系统的技术特征 (38)3.5 终端系统与接口设计 (42)3.5.1 系统终端的技术设计 (42)3.6 高清正投会商系统及企业中心网络的设计 (44)3.6.1 机房建设 (44)3.6.2 计算机网络配置设计 (47)3.6.3 高清正投会商系统设计 (48)3.6.4 会商系统建设内容 (48)3.6.5 中央控制系统 (48)3.6.6 高清视频显示系统 (50)3.6.6.1 高清正投屏 (53)3.6.6.2 高清投影机 (55)3.6.7 音频媒体矩阵 (57)3.6.8 无线红外数字会议系统 (61)3.6.9 会商控制室建设 (64)3.6.9.1 控制室及室内建筑 (64)3.6.9.2 电气工程 (65)3.6.10 会商系统设备选型 (66)3.6.10.1 中央集中控制系统主机 (66)3.6.10.2 中控无线真彩触屏控制器 (68)3.6.10.3 中央控制系统软件及编程 (69)3.6.10.4 红外无线会议系统主机 (70)3.6.10.5 红外无线会议系统会议单元 (73)3.6.10.6 高清工程投影机 (74)3.6.10.7 高清正投屏 (76)3.6.10.8 高清HDMI矩阵 (77)3.6.10.9 高清蓝光播放器 (78)3.6.10.10 数字混音引擎 (80)3.6.10.11 吸顶扬声器 (82)3.6.10.12 班丽混合放大器(120w) (84)3.6.10.13 反馈抑制器 (87)4 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 (90)4.1 系统运行管理维护机构 (90)4.2 项目施工管理制度 (90)5 系统使用维护人员的配置与培训 (92)5.1 人员培训计划 (92)5.1.1 施工过程的培训目标计划 (92)5.1.2 培训专业科目及其教材师资的安排计划 (94)6 汇点项目相关图纸 (95)6.1 取水井与回灌井的分布图 (95)6.2 汇点项目水文地质综合平面图 (96)6.3 汇点项目试验井形状图 (97)6.4 汇点项目地下水监测系统通信组网拓扑图 (98)6.5 会商系统效果图 (99)7 项目投资概算 (100)7.1 投资预算编制说明 (100)7.2 系统投资预算表 (101)7.2.1 监测站点设备材料费用预算表 (101)7.2.2 企业信息中心网络设备材料费用预算表 (104)7.2.3 会商系统设备材料费用预算表 (106)7.2.4 汇点项目水源热泵地下水源源热泵监测系统建设费用预算表 (109)1综述1.1实施方案的建设背景建筑节能是当前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目录1 综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施方案的建设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的建设地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区域水资源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施方案的建设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施方案的建设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施方案的建设标准和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实施方案的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施方案的功能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施方案的信息量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数据处理量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数据存储量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数据传输量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采集与共享的信息量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汇集与传输的信息量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存储与备份的信息量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处理与展示的信息量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存储能力的需求总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实施方案的配置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施方案的总体构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资源监测系统的通信组网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汇点项目地下水资源监测系统数据库的配置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库的物理与逻辑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库的建设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量测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库的技术特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库管理软件的选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服务器的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用支撑系统的配置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监测站点的配置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监测站点的主要硬件产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下水位监测仪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采集器RTU.....................................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信Modem.........................................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量监测电磁流量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太阳能电池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下水水质监测传感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充放电控制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蓄电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取水井、回灌井监测点设备拓扑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取水、回灌汇集监测点设备拓扑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心站的主要硬件产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心站的路由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心站数据库服务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心站的交换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心站值班员工作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心站服务器机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心站工作平台软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心站的服务器操作系统软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心站的服务器数据库软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心站的网络杀毒软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接收处理监控软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信息检索查询软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安全与策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处理和存储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信息处理和数据存储系统的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信息处理和数据存储系统的技术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终端系统与接口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终端的技术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清正投会商系统及企业中心网络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房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机网络配置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清正投会商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会商系统建设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央控制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清视频显示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清正投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清投影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音频媒体矩阵........................................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无线红外数字会议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会商控制室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控制室及室内建筑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气工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会商系统设备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央集中控制系统主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控无线真彩触屏控制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央控制系统软件及编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红外无线会议系统主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红外无线会议系统会议单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清工程投影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清正投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清HDMI矩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清蓝光播放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