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1~2
- 格式:ppt
- 大小:832.50 KB
- 文档页数:13
广东水稻种植时间_水稻的种植技术广东水稻种植时间_水稻的种植技术水稻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那么水稻怎么种植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广东水稻的种植时间,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广东水稻的种植时间水稻在不同的地方种植时间也是不同的,有的是一季一收,有的是两季一收。
北方华北地区是单季稻。
一季水稻播种时间一定要在清明前播种,四月底五月初移栽( 如条件允许,还可在谷雨移栽),北方东北地区是早熟单季水稻播种时间为四月左右。
北方双季水稻第一季水稻生长期是104天,第二季水稻生长期是87天。
一般都是早熟品种。
避开了冬天。
北方种植双季水稻必须培育特早熟品种。
第一季水稻从阳历4月中旬育苗,8月初就可成熟收割,约104天。
第二季水稻一边收割一般插秧。
没到地冻就收割了;南方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早稻播种时间是4月中旬播种,5月初插秧,7月下旬收割,紧接着马上晚稻插秧(称为双抢),一般必须在立秋前结束,10月下旬-11月晚稻收割。
另外在水稻播种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几点:一是气候条件,二是品种特性,三是要注意水稻播种的前后茬口衔接。
一般来说,连续三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时可播湿润秧,温稳定通过10℃时可播旱秧或旱育抛秧。
海拔400米以下平坝、浅丘及沿江河谷地区水稻播种时间宜在2月下旬末至3月5日前播种;海拔400米以上深丘、低山区水稻播种时间宜在3月6~15日播种,山区最迟不超过3月20日,要抓住水稻冷尾暖头播种时间。
水稻的种植技术整地种稻之前,必须先将稻田的土壤翻过,使其松软,这个过程分为粗耕、细耕和盖平三个期间。
过去使用兽力和犁具,主要是水牛来整地犁田,但当今多用机器整地了。
育苗农民先在某块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会被称为秧田,在撒下稻种后,农人多半会在土上洒一层稻壳灰;现代则多由专门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来使稻苗成长,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关键。
在秧苗长高约八公分时,就可以进行插秧了。
插秧将秧苗仔细的插进稻田中,间格有序。
水稻种植技术水稻栽培技术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水稻种植技术/水稻栽培技术/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一.耕地、整地(一)稻田耕作制度的主要类型稻田耕作制度必须与当时当地的人均耕地面积、水利设施、农民收益、农产品市场等社会因素相适应,较好地利用温、光、水、土壤等自然资源,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稻田复种始于华南地区,然后逐渐向长江流域发展。
双季稻早在公元前3世纪的《山海经》内已经提到,14世纪(元末明初)双季间作稻已从福建省传至浙江省南部,明弘治十六年(1501)的《温州府志》对间作稻栽培技术有详细的记述。
麦稻两熟最初出现在唐代,到宋代特别南宋以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发展很快,到明清时期已遍及整个长江流域,在苏、皖、鄂、川等省的方志中都可找到麦稻两熟的记载。
华南沿海一带出现麦一稻一稻一年三熟的记载。
稻田一年多熟的种植制度在中国虽然源远流长,但过去限于历史条件,多数稻田仍是二年一熟,复种指数不高。
1952年,江西、湖南、四川等省的耕地复种指数只有110~120%,广东省也只有180%。
双季稻栽培限于北纬28度以南地区,麦稻两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各省。
50年代的"单季稻改双季稻"、"间作稻改连作稻"、"一熟改二熟",60年代扩大的"绿肥双季稻"和70年代发展的"双季稻三熟制",双季稻区域向北推到32oN一线,面积扩大了将近2倍;麦稻二熟制推进到华北平原的北缘北纬40度的地区,成为当地的一种主要稻田种植制度。
稻田复种指数的提高,对5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产量有较快的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要的复种方式依据一年内收获作物的次数,可大致分为一熟制、二熟制、三熟制。
①水稻一冬闲一熟制,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等稻区,气温低、全年生长季节短的地区以及华中稻区水利不便的冬水田、沤田、沉板田地区,随着兴修水利等生产条件的改善,可变一熟为二熟;②小麦(或者油菜、绿肥、蚕豆等)—水稻二熟制,分布于从华南到华北的广阔稻区。
水稻栽培技术要点作为中国的主食之一,水稻的生产对中国的农业和经济十分重要。
水稻的种植技术其实十分复杂而精细,不仅需要农民们掌握基本的栽培技巧,还需要他们在种植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创新。
因此,在本文中,我将为您介绍水稻栽培技术的要点,包括土壤选择、种子选择、肥料和水的管理等方面,以便于您更好地进行水稻的种植。
一、土壤选择在进行水稻种植前,农民们要特别注意选择合适的土壤进行种植。
一般而言,水稻种植需要使用的土壤应该是肥沃、疏松、透气、保水性好,而且PH值在5.5-7.0之间的土壤。
此外,虽然水稻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但是却不适合在水淤的沼泽地进行种植。
因此,在进行水稻种植前,农民们需要在田间进行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改良,并且根据土壤的特性进行调整,以确保水稻的健康生长。
二、种子选择在进行水稻栽培时,选择合适的种子是十分关键的。
在选择种子时,农民们应该选择外观健康、色泽鲜艳、米粒饱满、无虫害、无霉变、无病害、萌发力强的种子,以确保其能够正常生长。
除此之外,农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优质的良种来进行种植,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三、肥料管理在水稻栽培过程中,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作物,水稻的营养需要全面而均衡。
因此在进行种植时应该注意及时添加肥料并且进行合理的管理。
在进行肥料添加时,农民们应该根据土壤特性和生长期的不同,分别选择有机肥、化肥、微量元素等不同的肥料,进行有依据的配合。
此外,农民们还应该适时进行深翻土壤和撒种前施肥,以确保肥料能够深入土壤,并为水稻充分吸收。
四、水的管理水是水稻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良好的灌溉管理能够减少水分的损失,避免底部干旱,增加水稻产量。
对于水稻种植的灌溉量,通常以水稻生长周期和气候环境为依据,以及通过细心观察土壤湿度和水分蒸发等因素进行调整。
此外,在进行灌溉时也需要注意不同生长时期的水量有所不同,例如在割茬阶段需要进行大量的水分供给,同时在水稻成熟后,及时将水分排除,避免出现过多水分导致结实不良的情况。
第4章 水稻第一节 概述(0.5学时)一、水稻的国民经济意义1、水稻是世界第二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
我国水稻面积约占世界总面积的23%,次于印度而居第二位。
单产338.5kg,总产16642万吨,占44%,均为世界第一。
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我国2/3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2、稻米营养价值较高,蛋白质含量略低于玉米,但稻米中易消化吸收的养分居主要禾谷类作物之首。
稻米蛋白质的生物价较高,赖氨酸含量高达4%,远高于小麦、玉米等禾谷类作物。
3、稻米还是我国出口的主要农产品之一,尤其一些名、特、优品种,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如天津小站稻,一度以产量高、米质好而驰名中外。
4、稻米还是重要的加工、酿造业的原料,稻草、稻糠等副产品可作为饲料、造纸原料和大棚保温材料及食用菌培养基(稻壳)。
二、水稻的分布及种稻条件1、分布我国著名水稻专家丁颖将全国水稻产区划分为六个稻作带,后来中国水稻研究所又作了进一步的补充。
六个稻作带即华南双季稻作带、华中单双季稻作带、西南高原单双季稻作带、东北早熟单季稻作带、华北单季稻作带、西北干燥单季稻作带。
各稻区播种面积分布不均,91%分布在南方。
北方稻区包括华北、东北、西北三个稻作带,水稻播种面积约占全国水稻播种面积9%。
天津市属华北单季稻作带,本区平原面积占土地面积3/4强,有利于发展水稻。
本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稻作生长季140~200天(天津<170天),稻作期间平均气温19~23℃,≥10℃积温3500~4500℃,日照时数1200~1600小时,总降水量400~800mm,光照条件较好,水稻生产潜力较大。
主要问题是春旱与后期低温(<17℃延迟性低温冷害)。
2、 种稻条件2.1种稻的水量条件:种稻需要大量水分,水量多少是种稻的首要条件。
所谓水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稻田本身的需水量,二是天然的降水量,二者共同决定能否种稻。
水稻生长期间,叶面蒸腾、株间蒸发和地下渗漏的水量合称稻田的需水量。
水稻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水稻的种植方法和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块选择:选择适宜的土壤和地形地貌,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不积水、不渍水、无病虫害等。
最好选择海拔在2500米以下,气温在10℃-40℃范围内的地区。
2. 育秧:选用优质的种子,预先泡水24小时左右,然后在浸泡2-3天的条件下,进行发芽处理。
育种用水应该保持在28℃-30℃之间,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
育苗箱内的水龙头与电机同步操作,不断吹拂,保证水面上水波不停地起伏,以提高水生态环境。
3. 种植:水稻的种植可以采用直播、插秧、水稻机插秧等不同的方式。
直播是将水稻种子直接撒在田地上,这种方式下要求田块的平整度要比较高。
插秧则是将秧苗插入拱起稻田的坑中,插秧间距一般为30cm,与长豆相似。
插秧时将苗子根部衬到土中(深度为5~6厘米),颈部处与土平齐为宜。
机插秧则是借助机械设备完成的,也是没有拔节的苗期,性状完全一致,要保持适宜湿度。
4. 灌溉管理:水稻对水分的需求较高,特别是在出苗、拔节、抽穗、灌浆等生长阶段,要保证田块表层湿润度不低于30mm。
灌浆前后要逐渐减少灌水量,水肥合理搭配,每毫升水中含氮、磷、钾分别都应在0.3-0.4mg以上。
不要让水积压在田地中,以免引起鸟类、虫害等问题。
5. 施肥管理:水稻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养分,要适时施入有机肥和化肥,合理施肥量和施肥方式。
一般是在主茎的分蘖结束时施肥,防止秧苗过度肥大,影响抽穗期的茎秆稳定性。
过度施肥可能导致疯长、耗水肥快,进而导致计划外的病虫害问题。
6. 病虫害防治:水稻生长期间易被病菌和虫害侵袭,要采取科学防治措施。
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选用健康的种子,避免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保持良好的土地环境。
发现病虫害要及时进行治疗和防治。
7. 物候期管理:水稻是一种季节性作物,不同的发育期对其望量会有所不同。
需要适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对抗千年雄一百天草,对抗水稻稻飞蝗。
不同类型的水稻采取不同的生长周期管理,保证收获效果大,这是大力引申和认同水稻作为高丰收保障的重要示范作物的关键。
水稻种植步骤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种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农民们在不同的季节进行不同的操作。
下面将介绍水稻种植的步骤。
一、选地选地是水稻种植的第一步。
水稻需要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土壤深厚、土质疏松、土壤酸碱度适宜的土地上。
在选地时,要注意土地的坡度和坡向,选择适宜的坡度和坡向可以减少水稻受到风害和水害的风险。
二、整地整地是水稻种植的第二步。
整地的目的是使土壤疏松、排水良好、便于水稻根系生长。
整地的方法有耕翻、耕松、耕深、平整等。
在整地时,要注意不要破坏土壤结构,避免土壤板结。
三、施肥施肥是水稻种植的第三步。
水稻需要充足的营养才能生长健壮。
施肥的方法有基肥和追肥。
基肥是在整地前施入,追肥是在生长期间根据水稻的生长需要适时施入。
施肥的种类有有机肥、化肥、矿物肥等。
四、浸种浸种是水稻种植的第四步。
浸种是将水稻种子浸泡在水中,使种子吸水膨胀,便于发芽。
浸种的时间一般为12-24小时。
在浸种时,要注意水的温度和清洁度,避免种子受到污染。
五、育秧育秧是水稻种植的第五步。
育秧是将浸种后的水稻种子放在育秧盘或育秧箱中,加水养护,使种子发芽生长成秧苗。
育秧的时间一般为20-30天。
在育秧时,要注意水的温度和清洁度,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六、插秧插秧是水稻种植的第六步。
插秧是将育好的秧苗插入水田中,使其生长成成熟的水稻。
插秧的时间一般为5月中旬至6月初。
在插秧时,要注意插秧的深度和间距,避免秧苗死亡或生长不良。
七、灌溉灌溉是水稻种植的第七步。
灌溉是将水引入水田中,使水稻生长所需的水分得到保证。
灌溉的方法有直接灌溉、间歇灌溉、滴灌等。
在灌溉时,要注意水的质量和温度,避免水质不良或水温过高。
八、除草除草是水稻种植的第八步。
除草是将水田中的杂草清除,使水稻生长不受到杂草的影响。
除草的方法有手工除草、机械除草、化学除草等。
在除草时,要注意不要伤害水稻,避免杂草对水稻的竞争。
九、施肥施肥是水稻种植的第九步。
水稻栽培技术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的栽培技术对于提高水稻产量、改善水稻品质、保护环境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水稻的栽培技术。
一、选种选种是水稻栽培的第一步,选好种子是保证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选种时应选择品种优良、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种子。
同时,还要注意种子的纯度和萌发率,以保证种子的质量。
二、田间管理1. 土壤准备水稻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透气、保水性好的土壤中。
在田间管理中,应注意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水分,及时施肥、翻耕、松土、深耕等措施,以保证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2. 播种水稻的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播种前应先将种子浸泡在水中,使其吸水膨胀,然后晾干,再进行播种。
播种时应注意密度和深度,一般每亩播种量在100-120公斤左右,深度在3-5厘米左右。
3. 灌溉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在田间管理中,灌溉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灌溉时应注意水量和水质,保证水分充足、无污染。
4. 施肥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因此在田间管理中,施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施肥时应注意肥料的种类和用量,根据不同生长期的需要进行施肥,以保证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三、病虫害防治水稻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在田间管理中,病虫害防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有很多,如合理施肥、轮作、间作、喷洒农药等。
四、收割水稻的收割时间一般在秋季,收割时应注意收割的高度和方式,以保证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水稻的栽培技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注意很多细节。
只有在田间管理中做好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高产栽培技术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重点和难点。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包括品种选育、种子处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
一、品种选育品种的选择对于水稻的高产栽培至关重要。
选用适应当地生态环境、抗病性好、稳产性强的水稻品种是高产栽培的第一步。
在选育品种时要考虑生态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土壤类型等因素,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
同时还要考虑品种的抗逆性,包括抗病虫害、抗倒伏、抗逆境等能力。
只有选用了适宜的品种,才能为高产栽培打下基础。
二、种子处理种子是农作物生产中的第一环节,种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水稻高产栽培中,对种子的处理尤为关键。
首先要选择质量好、病虫害少、生长势旺的种子作为基础种子,然后进行种子处理,包括种子浸种、种子质量检测、种子包衣等。
通过科学的种子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成活率,为高产栽培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水稻高产栽培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包括土壤管理、水肥管理、密植管理、田间操作等方面。
首先要注意土壤管理,包括合理施肥、耕地松土、改良土壤结构等。
其次是水肥管理,要根据种植水稻的品种、生育期和生长发育需要,科学施用氮、磷、钾等养分,同时要合理灌溉,保持田间适宜的湿润度。
密植管理也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适当的密植可以充分利用田地、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
田间操作包括插秧、管理、除草、施肥等工作,要及时、科学地进行,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四、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水稻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病虫害的防治是水稻高产栽培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病虫害发生规律,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
首先要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良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其次是定期喷施农药,对常见的水稻病虫害进行防治。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轮作休耕等多种方式,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种水稻的方法步骤种水稻的方法步骤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中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
种植水稻需要注意很多细节,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如何种植水稻。
一、选择品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和生态环境的品种。
在选择品种时,应该考虑到其抗病性、耐旱性、产量等方面。
二、选地1. 土壤条件水稻喜欢肥沃、湿润的土壤,因此选地时应该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同时也要注意土层深度和土质。
2. 光照条件水稻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一般来说南北朝向都可以。
3. 水源条件水稻需要充足的水源供应,在选地时应该考虑到灌溉条件和降雨情况。
三、施肥1. 基肥在播种前进行基肥施用,可以提供作物所需养分。
基肥主要包括有机肥和化学肥。
2. 追肥在生长期间需要进行追肥,以满足作物对营养的需要。
追肥主要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
四、播种1. 播种时间水稻的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具体时间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而定。
2. 播种方式水稻可以通过直播和秧苗移栽两种方式进行播种。
直播是将稻谷直接撒在田地里,而秧苗移栽则是先将稻谷发芽成秧苗,然后再将秧苗移植到田地里。
五、管理1. 灌溉管理水稻需要充足的水源供应,在生长期间需要进行适量的灌溉。
同时也要注意排水,避免积水导致作物死亡。
2. 病虫害防治水稻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因此需要进行病虫害防治。
可以采用化学药剂或生物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
3. 杂草管理杂草会占用作物所需养分,影响作物生长发育。
因此需要进行杂草管理,可以采用手工除草或化学除草剂等方法进行清除。
六、收获1. 收获时间水稻的收获时间一般在秋季,具体时间根据当地气候和品种而定。
2. 收获方式水稻可以通过机械收割和手工收割两种方式进行收获。
机械收割效率高,但成本也较高;手工收割成本较低,但效率低。
以上就是种植水稻的方法步骤。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注意很多细节问题,如土壤酸碱度、温度、湿度等因素的控制。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管理,才能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