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7例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134.43 KB
- 文档页数:2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排骨骨折摘要】目的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胫排骨骨折。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
结论目前外固定支架种类繁多,可单侧固定,也可双侧固定。
外固定支架均为在骨折两端,将固定针垂直于胫骨固定于胫骨上,在体外通过支架将固定针锁定,从而稳定骨折端。
有发生针遭感染的可能,尤其是患者出院后难以管理,针道感染、针松动滑移的可能性增加。
外固定支架固定相对欠可靠,有骨折延迟愈合以及不愈合的病例发生,要注意随访,防止固定装置松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胫排骨骨折一、定义胫腓骨骨折是指胫骨和(或)腓骨干的骨折,易继发骨筋膜间窒综合征,尤其是胫骨远端骨折合并腓骨近端骨折者,常常提示骨间膜长距离撕裂,出血量大。
易出现骨不愈合。
偶尔可见疲劳性腓骨骨折。
二、诊断1.病史本病多有明显外伤史,起病急,可由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致伤。
直接暴力常常是交通事故或工农业外伤,可造成严重的开放伤,甚至毁灭性损伤。
间接暴力通常是运动或生活损伤,在足部固定时小腿扭转或小腿固定有扭转暴力作用于足部致伤。
2.症状和体征(1)伤后患肢疼痛明显,移动肢体时显著加重。
(2)患肢小腿肿胀,可见皮肤瘀斑。
(3)不能站立与行走。
(4)小腿骨折处压痛明显。
(5)骨折局部有骨异常活动及骨擦感。
(6)骨折局部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成角、短缩及旋转畸形。
3.特殊检查纵轴叩击痛阳性。
4.辅助检查常规应给予前后位与侧位X线摄片,可明确诊断及骨折类型。
三、治疗1.特色治疗(1)皮肤牵引①适应证:患者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或整复,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病人及小儿,皮肤必须完好。
②操作方法将宽胶布条或乳胶海绵条粘贴在患肢皮肤上或利用四肢尼龙泡沫套,利用肌肉在骨骼上的附着点将牵引力传递到骨骼上,牵引重量不超过5kg。
皮肤有损伤、炎症及对胶布过敏者禁用。
牵引期间应定时检查牵引的胶布粘贴情况,定期复查X线片,及时调整牵引重量和体位。
一般牵引时间为2~4周,骨折端有纤维性连接后,更换为石膏固定,以免卧床时间太久,不利于功能锻炼。
万方数据352骨平台。
对半月板损伤尽量修补,不能修补予以切除。
先将靠里面的骨折块复位,再复位骨皮质大的骨块并克氏针固定。
对有胫骨髁后侧骨折者应以克氏针撬拨复位,用松质骨螺钉经胫骨前部固定。
塌陷的空腔植骨填充,使关节面平整后,放置异形钢板固定。
交叉韧带用可吸收线或细钢丝固定于胫骨前皮质骨区。
内外侧副韧带损伤给予修复。
并在关节内置负压引流管,缝合皮下组织皮肤。
术后48h拔除引流。
如无韧带损伤术后3d即可行功能锻炼。
如有韧带损伤,屈膝100.150石膏托固定2周,后行持续被动活动(CPM)机等功能锻炼,见图l,2。
田1术前骨质疏松性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圈2术后植骨加高尔夫球钢板固定2结果随访9。
18个月。
骨折正常愈合32例,骨感染、干骺部骨不愈合1例。
小腿软组织发生问题4例,包括筋膜室综合征皮缘坏死缺损、窦道形成、感染及钢板外露。
行二期手术治愈。
根据HSS膝关节功能评定‘引,按疼痛、主动活动能力、活动范围、稳定性及患者自我评价五项综合评分,85分以上为优,70。
84分为良,60—69分为可,59分以下为差。
本组优2l例,良8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78.4%。
3讨论胫骨平台骨折属于干骺端骨折,波及关节面。
其发生的部位松质骨较多,不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外伤的直接暴力作用易出现粉碎性骨折,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肿胀、软组织损伤及交叉韧带或半月板损伤,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
3.1胫骨平台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胫骨平台髁部为松质骨构成,受到外力挤压使膝关节发生内翻或外翻时,单侧平台及韧带易损伤;坠落伤时,侧方倒地产生的扭转力,导致胫骨内侧或外侧平台塌陷骨折。
交通事故及机械压砸使胫骨平台直接或间接受力出现更复杂的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以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和韧带的完整性、保持膝关节活动度为目的¨1。
本组采用异形钢板、加压锁定钢板,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其螺钉具有较好的锚合力和抗拉力,螺钉松动的发生率极低,固定牢固可以尽早进行功能锻炼。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体会:目的:探讨分析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
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12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整理,根据骨折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手术复位与内固定。
结果:12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1-2年,全部骨性愈合。
按Merchan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120例患者中优44例、良60例、可10例、差6例,优良率86.7%。
结论: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需要对骨折类型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界定,塌陷骨折块的复位方法和内固定物的正确运用是取得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面良好复位的关键。
标签::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体会胫骨平台骨折又称胫骨近端关节内骨折,是膝关节创伤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
在临床中较常见,约占全身各种骨折的4%。
胫骨平台骨折大多是由于高能量损伤导致的,骨折类型复杂,并伴有严重软组织、侧副韧带、膝关节韧带、交叉韧带半月板等损伤, 治疗难度大。
总结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12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不同术式进行手术治疗,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12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其中男76例,女44例。
年龄18岁-60岁,平均33.3岁。
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44例,交通事故伤56例,其他20例。
开放性骨折46例,闭合性骨折74例。
根据Schatsker骨折分类标准进行分类,Ⅰ型28例,Ⅱ型36例,Ⅲ型20例,Ⅳ型16例,V型12例,Ⅵ型8例。
合并筋膜间室综合征者12例,外侧副韧带断裂者24例,内侧副韧带断裂者44例,前交叉韧带(ACL)断裂者16例,腓总神经损伤者8例,半月板损伤者16例。
1.2手术方法根据骨折类型采取不同切口,一般采用外侧髌骨旁直切口,必要时采用胫骨结节截开。
其中I型骨折用采用外侧松质骨螺丝固定28例;II型、III型骨折采用用T型或解剖钢板支撑固定;IV型骨折采用内侧支持钢板和松质骨螺钉固定;V型采用同时用前内、外侧支撑钢板固定;VI型采用钢板加松质骨螺钉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