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场经济学论文

市场经济学论文

市场经济学论文
市场经济学论文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经济学院班级:09金融三班

姓名:洪李龙学号:200940819323 课程论文题目:物价上涨对个人﹑企业和政府影响分析

课程名称:市场经济学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物价上涨对个人﹑企业和政府影响分析

学生:洪李龙

(经济学院09金融三班级,学号200940819323)

摘要:2010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有着明显的上涨,物价的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结果是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市场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很多不便。通过对近来物价上涨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探索物价上涨对个人、企业和政府的影响,并提出解决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物价上涨个人企业政府影响

2010年以来我国物价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物价的上涨给城镇居民的消费带来了很多不便,也扰乱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对企业和政府的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因为就CPI的定义来看,它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和劳务价格变动的指标,衡量居民生活成本与生产者物价指数、平减指数构成衡量通货膨胀的三大指标。[1]如何防止物价上涨进一步演化为通货膨胀,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亟待解决。

一、我国物价上涨的原因

(一)经济增长背景下的过大需求

从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已经保持了连续多年的高增长态势,驱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十分强劲,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量庞大,预计今后几年我国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根据宏观经济学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理论,总需求的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价格的上升。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我国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

(二)货币超发导致的流动性过剩

由于我国长期的贸易顺差和发达国家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等原因,导致国际货币市场对人民币有一个强烈的升值预期,使得国际短期资本大量涌入中国,这样通过外汇占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量必然增加。充裕的资金最终形成购买力,促进物价水平的上涨。

(三)生产要素价格的提高导致的物价上涨

首先,受到国际粮食储备下降、国际价格传导及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粮荒,粮食价格普遍上涨,而粮食又是食品产业链的源头,能在较大程度上决定食品价格的走向。其次,由于国际市场上美元持续走软,导致石油,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价格急剧攀升,给我国带来了很大的价格上涨压力。再次,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可能成为推动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劳动力成本增加可能成为推动今年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

总之,影响中国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是单一的。物价上涨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它影响着个人、企业和政府的行为。

二、物价上涨的影响

(一)物价上涨对个人的影响

(1)物价上涨对个人消费观念的影响

物价的上涨导致了不同层次收入的个人的消费观念产生了改变。例如高收入者,其消费观念在物价没有上涨前是在向享受型和发展型转变,但是随着物价的上涨,高收入者只能以发展为主。

(2)物价上涨对个人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影响

随着物价的上涨在不同层次上抑制了个人的购买力和购买欲望,例如在低收入者,为了应对物价上涨,低收入者只能改变其消费观念,其大部分的开支主要集中在食品消费上,但是由于物价,食品价格上涨,所以低收入者只能降低食品的质量,从而减轻个人的经济压力。

(3)物价上涨对个人消费信心的影响

由于物价上涨,增加了个人的日常生活开支,甚至在物价上涨中有些个人承受不了,从而减低了个人的消费信心,物价的上涨使得个人购买能力减弱,从而对一些商品处于观望或是无法承受的状态。

(4)物价上涨对对于低收入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物价的上涨使得低收入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低收入者的在食品的支出占绝大的比重,随着食品价格的上涨,而低收入者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的情况下,为了降低经济压力只能选择低质量的食品,由此可见物价上涨使得低收入者生活质量明显的下降。

(二)物价上涨对企业的影响

(1)使企业产品的成本上升

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产的原材料是按国家计划内价格调拨的企业,其成本上升幅度较小;另一种是按市场价格购进原材料的企业,成本上升幅度较大并有逐渐增加的趋势。[2]

(2)使企业资金结构变得不合理

由于物价的上涨,会使得企业原材料成本增加,使成品资金增加。造成企业资金结构的不合理。

(3)使企业产品结构发生变化

由于涨价的压力,一些企业被迫转产,被迫转移到一些原材料成本较低的产业,缓解企业生产成本的压力。但企业产业结构的变化,使一些急需产品更加短缺。

(4)使企业效益降低

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以及价格“双轨制”的影响,形成原材料价格极高而产品又难以提价的反差现象。在价格上涨的过程中,企业花费高价购买原材料生产的产品,只能以不变价格或调拨价销售,使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企业为了消化涨价因素,只得在其他方面找出路,除加强管理,内部挖掘之外,只得减少利润。

(三)物价上涨对政府的影响

(1)物价上涨考验着政府的调控能力

两次通胀政府采取的是经济紧缩政策,主要靠抑制需求来降低物价,这对于降低核心物价指数大有用处。但现在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受到约束条件的严格制约不可能采取严厉的紧缩政策。重要的约束条件比如货币环境不同,面临巨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采取紧缩政策成本太高,也不一定能见效,因为国外资金会迅速填补国内紧缩形成的资金缺口。因此给政府决策带来很大的困难。

(2)物价上涨使政府更加注重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

物价上涨对我国最大的考验在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是否到位,收入分配改革是否跟得上去。社会保障不到位,收入分配没跟上去,人们生活就得不到保障,社会生活水平就得不到提高。

(3)物价上涨使政府收支结构发生调整

物价的上涨使政府需要在社会保障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保障人民生活。并加大力度去稳定物价,保障社会经济秩序的良好运行和发展。

三、应对物价上涨影响的措施

(一)个人应对物价上涨的措施

1、改变消费观念,养成合理的消费观

2、寻找新的消费方式,例如:团购……

3、勤俭节约

4、增加工作技能,提高收入

(二)企业应对物价上涨的措施

1、增加产量、扩大销售

2、靠加强管理,挖掘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质量,降低成本来消化涨价因素

3、减少利润

4、提高产品销售价格

(三)政府应对物价上涨的措施

1、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2、稳定农副产品供应

3、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

4、做好煤电油气运协调工作

5、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6、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7、继续落实规范收费的各项规定

8、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

9、规范农产品经营和深加工秩序

10、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

11、健全价格监管法规

12、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

13、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

14、控制进出口,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

物价不断的上涨,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企业的发展以及政府的运行,针对我国国内出现的物价上涨情况,我国有关部门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影响物价上涨的原因等方面分析,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对策,从而降低物价上涨对个人、企业和政府的影响,使我国经济处于快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为金.关注影响全年CPI上涨的新涨价因素[J].中国财政,2010,(10).

[2]程翠凤.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济师,2005.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 1.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不断得到加强的同时,个体经济快速发展。统计资料表明,1978年全国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为15万人,到2007年6月底,全国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为5309万人。个体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的原因在于( )。 ①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它适应了我国现实生产力的状况 ③它可以吸纳大量人口就业 ④它是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经济成分 A.①⑦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同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经济形式是( )。 A.自然经济 B.市场经济 C.产品经济 D.循环经济 3.“大部制”改革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作为重点,强化管宏观、抓大事的职责。这是( )。 A.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 B.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要求 C.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D.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要求 4.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C.调整生产力布局 D.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5.市场机制是一种利益调节机制,它只有在( )方面才能起完全的作用,才真正具有效率( )。 A.具有竞争性,但具有排他性的公共物品 B.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纯公共物品 C.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私人物品 D.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6.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 A.处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同的地位 B.居于主体地位 C.是非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D.不占优势 7.某化工厂在其生产过程中,向附近的河流排放了大量的污水,导致了附近地区粮食大幅度减产,但该厂却未对农民进行相应的赔偿,这种想象的存在,通常被称为 A.正外部性 B.负外部性 C.外部经济 D.外部影响 8.解决公共物品生产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是 A.政府调控市场信息 B.明晰产权 C.政府生产公共物品 D.政府有效地控制市场结构 9.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是( )。 A.新型的资本主义经济 B.新型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C.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 D.个体经济的同义语或代名词 1O.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关键是( )。 A.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 B.计划形成价格的机制 C.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 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机制 11.党的( )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12.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 A.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B.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 C.政企分开、宏观管住、微观放开

高中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复习学案教案

复习学案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教师寄语: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一、基础知识梳理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 (1)必要性: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要求我们必须合理配置资源。 (2)基本手段:市场(无形的手)、计划(有形的手). 2.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和局限性 (1)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2)市场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和供求的变化实现对资源配置的调节。 (3)优点:①市场能通过价格的涨落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市场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②面对市场竞争,在利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生产者、经营者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 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4)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①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枪支、麻醉品等社会危险品 不能让市场调节。 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3.规范市场秩序的原因、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 (1)原因:只有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发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才能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保证国民经 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2)措施: ①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必须完善和坚持各项市场规则(市场交易原则 是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②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健全社会 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③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 律的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4.市场规则的形式和内容

经济学四个市场

一、完全竞争市场: 利: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机制可以充分发挥其“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调节整个经济的运行。 2、实现社会的供给与需求的大致相等,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3、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在长期均衡时所达到的平均成本最低点,使生产要素的效 率得到较有效的发挥,使资源配置得到最优化的配置。 4、长期均衡时能达到平均成本最低点,使消费者在既定的收入之下得到较大的利益。 弊:1、各厂商的平均成本最低并不一定就是最低的社会成本。 2、产品无差别这一条件若是现实的,那么消费者的多种需求就难以得到满足。 3、各厂商的生产规模均不会很大,因而对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的科技进步或技术突 破、大的社会工程等等均会无法实现。 4、在现实经济中,完全竞争市场是极为罕见的。 二、垄断竞争市场 (1)在平均成本上,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平均成本比完全竞争市场的高一些,比完全垄断市场的低一些。 (2)在价格上,高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价格,低于完全垄断条件下的价格。 (3)在产量方面,垄断竞争条件下的产量一般要低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量而高于完全垄断条件下的产量。 (4)垄断竞争有利于激励厂商的创新。 (5)垄断竞争条件下会使销售成本主要是广告成本增加,从而增加了总成本和平均成本。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垄断竞争从总体上看是利大于弊的,它在现实经济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市场结构。 三、寡头垄断市场: 利:(1)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弊:各寡头之间的勾结往往会抬高价格,从而使消费者的利益和整个社会的经济福利均受到损害。 四、完全垄断市场

:利: (1)政府对某些公用事业的垄断并不以追求垄断利润为目的,公用事业由政府出面组织并进行垄断经营对全社会有一定的益处。 (2)垄断厂商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因而能更为有力的促进技术进步。 弊:(1)垄断厂商可以通过高价少销来获得超额利润,这就会使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2)垄断厂商控制了市场也就控制了价格,引起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和社会经济福利的损失。 (3)垄断利润的存在是垄断厂商对整个社会的剥削。 (4)垄断的存在对技术进步也是一种阻碍的力量。

(完整版)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填空题 1、输电线路的网络参数是指(电阻)、(电抗)、(电纳)、(电导)。 2、所谓“电压降落”是指输电线首端和末端电压的(相量)之差。“电压偏移”是指输电线某点的实际电压和额定 电压的(数值)的差。 3、由无限大的电源供电系统,发生三相短路时,其短路电流包含(强制/周期)分量和(自由/非周期)分量,短路 电流的最大瞬时的值又叫(短路冲击电流),他出现在短路后约(半)个周波左右,当频率等于50HZ时,这个时间应为(0.01)秒左右。 4、标么值是指(有名值/实际值)和(基准值)的比值。 5、所谓“短路”是指(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以外的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之间的连接),在三相系统中短路的基本 形式有(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短路接地),(两相短路接地)。 6、电力系统中的有功功率电源是(各类发电厂的发电机),无功功率电源是(发电机),(电容器和调相机),(并联 电抗器),(静止补偿器和静止调相机)。 7、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有(直接接地)(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 8、电力网的接线方式通常按供电可靠性分为(无备用)接线和(有备用)接线。 9、架空线是由(导线)(避雷线)(杆塔)(绝缘子)(金具)构成。 10、电力系统的调压措施有(改变发电机端电压)、(改变变压器变比)、(借并联补偿设备调压)、(改变输电线路参 数)。 11、某变压器铭牌上标么电压为220±2*2.5%,他共有(5)个接头,各分接头电压分别为(220KV)(214.5KV)(209KV) (225.5KV)(231KV)。 二:思考题 1.电力网,电力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定义是什么?(p2) 答: 电力系统:由发电机、发电厂、输电、变电、配电以及负荷组成的系统。 电力网:由变压器、电力线路、等变换、输送、分配电能的设备组成的部分。 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和动力部分的总和。 2.电力系统的电气接线图和地理接线图有何区别?(p4-5) 答:电力系统的地理接线图主要显示该系统中发电厂、变电所的地理位置,电力线路的路径以及它们相互间的连接。但难以表示各主要电机电器间的联系。 电力系统的电气接线图主要显示该系统中发电机、变压器、母线、断路器、电力线路等主要电机电器、线路之间的电气结线。但难以反映各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线路的相对位置。 3.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和要求是什么?(p5) 答:特点:(1)电能与国民经济各部门联系密切。(2)电能不能大量储存。(3)生产、输送、消费电能各环节所组成的统一整体不可分割。(4)电能生产、输送、消费工况的改变十分迅速。(5)对电能质量的要求颇为严格。 要求:(1)保证可靠的持续供电。(2)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3)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4.电网互联的优缺点是什么?(p7) 答:可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减少为防止设备事故引起供电中断而设置的备用容量;可更合理的调配用电,降低联合系统的最大负荷,提高发电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联合系统中发电设备的总容量;可更合理的利用系统中各类发电厂提高运行经济性。同时,由于个别负荷在系统中所占比重减小,其波动对系统电能质量影响也减小。联合电力系统容量很大,个别机组的开停甚至故障,对系统的影响将减小,从而可采用大容高效率的机组。 5.我国电力网的额定电压等级有哪些?与之对应的平均额定电压是多少?系统各元件的额定电压如何确定? (p8-9) 答:额定电压等级有(kv):3、6、10、35、110、220、330、500 平均额定电压有(kv):3.15、6.3、10.5、37、115、230、345、525 系统各元件的额定电压如何确定:发电机母线比额定电压高5%。变压器接电源侧为额定电压,接负荷侧比额定电压高10%,变压器如果直接接负荷,则这一侧比额定电压高5%。 6.电力系统为什么不采用一个统一的电压等级,而要设置多级电压?(p8) S 。当功率一定时电压越高电流越小,导线答:三相功率S和线电压U、线电流I之间的固定关系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概念问答

一、概念 1.现代市场经济 是指存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它产生于 20 世纪初,全面成熟于 20世纪中叶。特征 有: 一、政府开始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参与经济生活;通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间接干预经 济。二、财产权更 加社会化,现代公司制,凭借高度发达的信用制度,渗透到经济的每个角 、完备的经济法规和社会保障体系,成为经济稳定的重要条件。四、健全的生产要素 市场体系,成为资源和市场运动的载体 2.基本经济制度 是生产的社会化的制度,就其内容来说,是生产关系总和,其核心是所有制:一定的基本 经济制度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规定性,是一定生产关系的总格局,并构成一定的经 济体制,不同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志,一种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是 以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为基础的,从基本形式说,人们不能按自己的主观意志进行任意 选择,但它并不是生产力的消极结果 3.产权 容:产权安排 5.交易费用 广义的是指包括组织、 维持和实施一种制度安排, 各项规则的所有费用, 在交易费给定时, 执行 一种特定的制度功能,总有可以相互替代的制度安排,所以,一种制度安排,可以比另 一种制度安排提供更多的服务。狭义的是指市场的交易费用,指两个或更多的交易体之间, 为达成或实施市场交易,围绕交易合约所产生的成本,交易费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交易双 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带来的损失,另一类是签订合约以及监督执行合约所花费的成本。具体 而言包括获取评价信息,确立谈判立场,选择谈判对象,协商正式或非正式合约,监督,执 行 7.行业性的行政垄断 现在垄断可以说主要是行业性的行政垄断, 它们借助于对本行业的管理特权和实际控制力 量,掌握 市场资源与销售份额,侵占消费者的利益。 8.社会信用体系 社会信用体系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 本质是保证经济良性运行的社会机制, 主要包括 社会信用制度、社会信用服务体系,社会信用活动三部分。它以信用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信 用专业机构为主体, 以合法有效的信用信息为基础, 以解决市场参与者的信息不对称为目的, 使守信者受到鼓励,失信者付出代价,保证市场经济的公平和效率。 9.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发展不是孤立的、片面的,不计代价的,是可持续的 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 标志,把人民放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地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 10.循环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 种与 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 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为特征。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在这个不断 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 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 的程度 11.二元经济结构 是指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们并存的结构, 这两个部门资源配置的方式与经济运行的 机制是有 区别的,现代工业部门以市场原则作为资源配置的选择条件,农业部们劳动与土地 结合,是由历史的、地缘的、居住的种种条件决定,农业劳动力、生产力低下,农业劳动力 向产业外转移,不仅农业产值可以保持不变,而且劳动生产率还可以提高 12.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根本问题,也是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过 程中面临的根本问题。农业主要是市场和效益问题,农村主要是增加就业和全面 发展问题,农民主要是增收和民主权利保障问题。 二、简答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我国的形成特点?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是经济实践的产物,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1)马 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有着不可代替的 作用。(2)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体现了当时全党和全社会的共识,代表了绝大多数人在特定 历史条件所能接受的观点。 (3)经济学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是超前的和独特 的。(4)借鉴和吸收了西方经济学的优点。 2、为什么说股份制是化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灵巧的工具? 答:(1)从宏观实体角度来看,股份制是化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大小不对称矛盾的利器。 (2)从微观主体角度来看,股份制是解决人的经营才能和人的财产大与小之间矛盾的利器。 意义:股份制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了,它不仅能够解决或至少是缓解o 落产权主要是 包括 产权主要是指财产权或财产权利, 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总和, 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占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处置权、让渡权等权利 4.现代产权制度 产权制 度是指既定产权关系下产权的界定、运营、转让、保护等的一系列体制安排和法律规 定。 现代产 权制度是与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制度 产权结构 安排 产权保护。 它至少包含以下内 动。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设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理解我国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和手段。 (3)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的优势等方面感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手段之间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讲授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紧扣学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案。 第二部分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图片:百货大楼。 很多同学都去过,买衣服或者其他东西。除此之外,我们还以到金鹰、金地、朝阳、玄武等地方去,很方便,品种很多。但是对于我们的父辈来说,他们小的时候是怎么买衣服的? (布票,凭票购买) 展示图片:布票 说明那时候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我们现在买东西很方便,实行的是——市场经济。计划和市场是发展经济、配置资源的两种手段,什么是市场经济? (理论支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其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和其他国家一样吗? (不一样) 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二、自学预习(5分钟) 投影:自学指导要求: ①对应学案上列出的学习目标,阅读教材P82——P84,在教材上作出相应的标记。 ②完成学案上的三道判断题。 ③认真思考,将自己的疑问写在纸条上,以四人小组形式汇总交上来 检查、反馈、明确疑问,以小组形式汇总问题并上交。

经济学之四大市场

西方经济学之四大市场对效率的影响四种市场经济类型的比较 市场类型主要指市场竞争或垄断类型。根据市场主体在某一商品市场中的数量比例和竞争程度,可以把市场划分为四种类型:即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 影响市场类型的因素很多,但主要的有如下几种: (1)商品的自然属性同满足人们需要的程度之间的关系。 (2)生产商品的技术复杂程度。 (3)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4)生产商品的经济规模的大小。 (5)市场准入方面的社会限制程度。 一、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又称纯粹竞争市场,是指一种竞争完全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应具备如下一些条件: (1)有众多的市场主体,即极大数量的买者和卖者。卖者数量多,每个卖者在市场上占有的分额很小,个别买者销售量的变化不影响商品的市场价格;同时,众多买者中的任何一个也无法以自己需求量的变化对市场价格发生作用。 (2)市场客体是同质,即产品不存在差别,且买者对于具体的卖方是谁没有特别的偏好。这样,不同的卖者之间就能够进行完全平等的竞争。 (3)隔阂总生产资源可以完全自由流动,每个厂商都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进入或退出市场。 (4)信息是充分的,即消费者充分了解产品的市场价格、性能特征和供给状况;生产者充分了解投入品的价格、产成品的价格及生产技术状况。 最接近以上条件的市场是农产品市场。因此,一般把农产品市场称做完全竞争的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形成及运做效果: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价格由供求双方的竞争决定,个别买和个别买者都只是这一价格的接受者。换句话说,在市场所指定的价格下,市场对个别买产品的需求是无限的,对个别买者产品的供给也是无限的。 完全竞争市场是一最理想的市场类型。因为在这种市场状况下,价格可以充分发挥其调节作用,在长期均衡中实现市场价格=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从整个社会的来看,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资源得到了最优配置。 但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也有其特点。如:无差别的产品使消费者失去了选择的自由;各厂商的平均成本最低不见得就使社会成本最低;生产规模都很小的生产者物理进行重大的技术突破。在实现经济生活中,完全竞争的情况是极少的,而且,一般说来,竞争最后必然导致垄断的形成。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

一、电力系统的构成 一个完整的电力系统由分布各地的各种类型的发电厂、升压和降压变电所、输电线路及电力用户组成,它们分别完成电能的生产、电压变换、电能的输配及使用。 二.电力网、电力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划分 电力网:由输电设备、变电设备和配电设备组成的网络。 电力系统:在电力网的基础上加上发电设备。 动力系统:在电力系统的基础上,把发电厂的动力部分(例如火力发电厂的锅炉、汽轮机和水力发电厂的水库、水轮机以及核动力发电厂的反应堆等)包含在内的系统。 三.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 一是经济总量大。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的资产规模已超过2万多亿,占整个国有资产总量的四分之一,电力生产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是同时性,电能不能大量存储,各环节组成的统一整体不可分割,过渡过程非常迅速,瞬间生产的电力必须等于瞬间取用的电力,所以电力生产的的发电、输电、配电到用户的每一环节都非常重要。 三是集中性,电力生产是高度集中、统一的,无论多少个发电厂、供电公司,电网必须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标准,统一管理办法;安全生产,组织纪律,职业品德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四是适用性,电力行业的服务对象是全方位的,涉及到全社会所有人群,电能质量、电价水平与广大电力用户的利益密切相关。 五是先行性,国民经济发展电力必须先行。

四、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 电网电压是有等级的,电网的额定电压等级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技术经济的合理性以及电气设备的制造水平等因素,经全面分析论证,由国家统一制定和颁布的。 我们国家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有220/380V、3 kV、6 kV、10 kV、20 kV、35 kV、66 kV、110 kV、220 kV、330 kV、500 kV。随着标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3 kV、6 kV、2 0 kV、66 kV也很少使用。供电系统以10 kV、35 kV、为主。输配电系统以110 kV以上为主。发电机过去有6 kV与10 kV两种,现在以10 kV为主,低压用户均是220/380V。 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和电网的额定电压一致。实际上,由于电网中有电压损失,致使各点实际电压偏离额定值,为了保证用电设备的良好运行,显然,用电设备应具有比电网电压允许偏差更宽的正常工作电压范围。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一般比同级电网额定电压要高出5%,用于补偿电网上的电压损失。 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分为一次和二次绕组。对于一次绕组,当变压器接于电网末端时,性质上等同于电网上的一个负荷(如工厂降压变压器),故其额定电压与电网一致,当变压器接于发电机引出端时(如发电厂升压变压器),则其额定电压应与发电机额定电压相同。对于二次绕组,考虑到变压器承载时自身电压损失(按5%计),变压器二次绕组额定电压应比电网额定电压高5%,当二次侧输电距离较长时,还应考虑到线路电压损失(按5%计),此时,二次绕组额定电压应比电网额定电压高10%。 五、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 在电力系统中,中性点直接接地或中性点经小阻抗(小电阻)接地的系统称为大电流接地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或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中性点的运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第五篇

第五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对经济的管理 第十三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展战略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由于市场信息不完全和工作变换而引起的失业属于(B)。 A.季节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2.如果政府把经济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通常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刺激总需求,一般情况下会导致(B)。 A.物价水平下降或通货紧缩 B.物价水平上升或通货膨胀 C.就业机会减少或失业率提高 D.通货紧缩和就业机会增加 3.政府在选择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时,首先要考虑本国经济运行周期的阶段特征和社会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当经济运行处于过热状态时,政府应当把(C)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目标,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A.促进经济增长 B.实现充分就业 C.稳定物价水平 D.实现社会公平 4.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通过(D)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控。 A.经济增长量 B.经济变化量 C.国民生产总值 D.经济总量 5.国家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和种种经济杠杆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是(D)。 A.法律手段 B.行政手段 C.计划手段 D.经济手段 6.经济杠杆在宏观调控体系中之所以能发挥其灵敏调节的功能,成为宏观调控的有效工具,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们(B)。 A.与法律手段相结合,具有法律的强制力 B.同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其变动会引导和调节它们的经济活动 C.由国家政策调节,具有政策的威力 D.与行政手段相结合,具有行政约束力

7.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经济往来的全部货币收支状况是(B)。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际收支 C.国有资产 D.国际资本流动 8.宏观调控的四个政策目标的关系是()D。 A.绝对一致 B.互相矛盾 C.没有任何联系 D.辩证的矛盾统一 9.财政收入政策的基本内容是(B)。 A.转移支付政策 B.税收政策 C.政府重点扶持 D.国债调节 10.不属于行政手段特点的是(A)。 A.间接性 B.直接性 C.强制性 D.速效性 11.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方式包括(C)。 A.中央调控与地方调控 B.市场调控与计划调控 C.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 D.中央调控与直接调控 12.由于产业结构变化、产业升级而造成的失业属于(C)。 A.季节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13.作为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之一,促进经济增长的含义不包括(B)。 A.促进结构优化 B.保持经济尽可能快的增长速度 C.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D.避免大幅度波动 14.当需要扩大总需求时,政府可以采取的政策是(C)。 A.增加税收 B.紧缩财政支出 C.扩大财政支出 D.缩小投资规模 15.当经济处于萧条或过冷状态时,政府应当把(A)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A.经济增长 B.价格稳定 C.促进就业 D.平衡国际收支 16.当经济过热并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采取(A)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A.适度从紧 B.扩张性 C.适度放宽 D.积极稳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高一)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目标;(2)记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能够针对宏观经济运行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角度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能力目标:培养观察经济生活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信念;通过学习国家的宏观调控,感悟社会主义能够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认同国家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难点:在具体运用中国家宏观调控三种手段的区别。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课前15分钟,依据自学指导,通研课本,搞好勾画,初步掌握重点内容,把 握教材体系。2.课堂上组织积极合作,互相探讨交流,高效展示点评,分层达成目标。 【课前预习】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及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加强宏观调控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宏观调控的含义: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为什么): (1)加强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只有加强宏观调控,才能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从而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2)加强宏观调控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4、我国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手段一一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匚 (1)经济手段(2)法律手段:(3)行政手段: (4)总之,国家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预习自测】 1宏观调控,指的是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①促进经济增长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③增加就业④抑制通货膨胀⑤稳定物价⑥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A、①②⑤⑥ B 、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⑤ D、①③⑤⑥ 2、加快西部开发,从而缩小全国各地区间的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 的一个重大问题。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主要是为了:

经济学原理经典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供给:卖者愿意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 2 需求:买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 3 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4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是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 5供给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是衡量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 6最高限价:出售一种物品或服务的法定最高价格比如:租金控制。 7最低限价:出售一种物品或服务的法定最低价格比如:最低工资。 8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9边际效用:即每一单位新增的商品或服务带来的效用量的增量。 10消费者剩余: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去其为此实际支付的量。 11机会成本:是指当经济资源有多种用途时,把资源投入到某一特定用途以后,在所放弃的其他用途中,可能给选择者带来的最大收益。 12比较优势: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能力 13生产者剩余:卖者出售一种物品得到的量减去其生产成本。 14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15完全竞争市场:交换和竞争没有任何阻力和干扰的理想化市场。 16公共产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非分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17外部性:生产或消费一个物品影响到旁观者的福利(比如:污染) 18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的观点。 二、简答题 1、解释市场失灵的两个主要原因,并各举出一个例子。 外部性:污染市场势力:垄断 2、画出并解释一个生产牛奶与点心的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一场瘟疫造成该经济一半奶牛死亡,这条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发生什么变动? 答:假设在正常情况下,将可能得到的所有资源用于生产点心,可以生产300千克,如果全用于生产牛奶,可以生产1 000升。L1表示正常情况下该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一场疾病造成该经济一半的奶牛死亡,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向内移,即L2线。因为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可用于生产点心和牛奶的经济资源减少了。 3.画一张循环流向图,确认模型中对应于下列每种活动的物品与劳务流向和货币流向的部分。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题库

第一章电力系统基本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电力系统是由(B)、配电和用电组成的整体。 A.输电、变电 B.发电、输电、变电 C.发电、输电 2.电力系统中的输电、变电、(B)三个部分称为电力网。 A.发电 B.配电 C.用电 3.直接将电能送到用户的网络称为(C)。 A.发电网 B.输电网 C.配电网 4.以高压甚至超高压将发电厂、变电所或变电所之间连接起来的送电网络称为(B)。 A.发电网 B.输电网 C.配电网 5.电力生产的特点是(A)、集中性、适用性、先行性。 A.同时性 B.广泛性 C.统一性 6.线损是指电能从发电厂到用户的输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的(C)损失。 A.电压 B.电流 C.功率和能量 7.在分析用户的负荷率时,选(A)中负荷最高的一个小时的平均负荷作为高峰负荷。 A.一天24小时 B.一个月720小时C一年8760小时 8.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峰、谷负荷差越(B),用电越趋于合理。 A.大 B.小 C.稳定 D.不稳定 9.为了分析负荷率,常采用(C)。 A.年平均负荷 B.月平均负荷 C.日平均负荷 10.突然中断供电会造成经济较大损失、社会秩序混乱或在政治上产生较大影响的负荷属(B)类负荷。 A.一类 B.二类 C.三类 11.高压断路器具有开断正常负荷和(B)的能力。 A.过载 B.过载、短路故障 C.短路故障 12.供电质量指电能质量与(A) A.供电可靠性 B.供电经济性 C.供电服务质量 13.电压质量分为电压允许偏差、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C)、电压允许波动与闪变。 A.频率允许偏差 B.供电可靠性 C.公网谐波 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A) A.±7% B. ±10% C.+7%-10% 15.当电压上升时,白炽灯的(C)将下降。 A.发光效率 B.光通量 C.寿命 16.当电压过高时,电动机可能(B)。 A.不能起动 B.绝缘老化加快 C.反转 17.我国国标对35~110kV系统规定的电压波动允许值是(B)。 A.1.6% % 18.(B)的电压急剧波动引起灯光闪烁、光通量急剧波动,而造成人眼视觉不舒适的现象,称为闪变。 A.连续性 B.周期性 C.间断性 19.电网谐波的产生,主要在于电力系统中存在(C)。 A.电感和电容元件 B.三相参数不对称 C.非线性元件 20.在并联运行的同一电力系统中,任一瞬间的(B)在全系统都是统一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第一篇

第一篇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第一章资源及其配置 第二章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章市场经济与产权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市场机制是一种利益调节机制,它只有在( )方面才能起完全的作用,才真正具有效率。 A.目有竞争性,但具有排他性的公共物品 B.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纯公共物品 C.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私人物品 D.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2.某化工厂在其生产过程中,向附近的河流排放了大量的污水,导致了附近粮食大幅度减产,但该厂却未对农民进行相应的赔偿,这种现象的存在,通常被称为( )。 A.正外部性 B.负外部性 C.外部经济 D.外部影响 3.解决公共物品生产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是( )。 A.政府调控市场信息 B.明晰产权 C.政府生产公共物品 D.政府有效地控制市场结构 4.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就是以市场为基础,通过( )来调节资源的分配。 A.经济杠杆 B.市场机制 C.行政手段 D.计划机制 5.市场机制通过()向微观经济主体传递信息,而微观经济主体主要通过( )调节自己的活动。 A.供求关系计划指令 B.价格信号供求关系 C.价格信号价格信号 D.市场的行政领导者计划指令 6.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关键是( )。 A.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 B.计划形成价格的机制 C.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 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机制

7.市场机制对经济运行发挥作用,必须要求( )。 A.国家完全放任自流 B.市场不受法律法规约束 C.价格完全取决于政府决定 D.市场竞争主体自我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8.下列情况中,属负外部性的是( )。 A.某公司支付费用对其雇员进行长期的技术培训后,受训的雇员却“跳槽”到其他单位而不付给公司任何费用或只付给较低费用 B.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排放大量的烟尘和污水,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又不为此付出任何代价或只付出很小的代价 C.人们对公路等公共物品无偿的或只付很少费用的使用 D.盗版光盘在泛滥使用,正版光盘的设计者和制造商无法得到与其劳动成果相应的报酬 9.在市场经济国家,公路、地铁、无线电视大都是由国家而不是由私人来投资的,其合理的经济学解释是,上述部门( )。 A.属于垄断性行业 B.属于公共物品的生产部门 C.具有负外部性的特点 D.关系国计民生 10.负外部性的存在是导致市场秩序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消除负外部性的方法很多,其中。最重要的现代方法是( )。 A.政府利用税收和补贴的手段进行调节 B.合并相关企业,使外部性内部化 C.由政府投资生产相关产品 D.明晰产权 11.目前,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小造纸厂、小化工厂、小炼油厂遍地开花,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上述现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 )造成的。 A.自然垄断 B.产权不明晰 C.信息不完全 D.市场功能缺陷 12.市场机制的核心是(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知识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 2、理解知识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能初步运用知识分析的问题结合我国经济建设伟大成就的事例,说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从而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能力目标: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一般做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这么做。而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会比资本主义国家更有成效,原因在于: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掌握国民经济命脉;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等。通过本课的学习,应当通过我国经济生活和经济建设中的大量实例,让学生分析、论证“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可以比资本主义国家做得更好”。 德育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鲜明特征,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做得更好。通过本课的学习,应当使学生树立起立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大优越性的坚定信念。 二、教学重点: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 三、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能够进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引导法、练习法 六、教学过程 ⑴导入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也就是说资本主义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样的基本特征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⑵学习新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板书)

市场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

1.市场怎样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问题 生产什么就是我应该生产什么,分别生产多少.如果市场上某种产品相对于其用途过于稀缺,其价格会过高,传递出供不应求的信息,生产者就会产生多生产该产品的动机,而消费者就产生少用或不用该产品的动机,进而引起价格下落,直到其稀缺程度符合其用途为止。 如果某种产品相对于其用途过于丰裕,其价格又过低,传递出供过于求的信息,消费者就产生多使用该产品的动机,而生产者则产生少生产或不生产该种产品的动机,进而带来价格上涨,直至其稀缺程度符合其用途为止。企业会因为利润低而离开亏损的行业,同样也会受高利润的吸引转而生产诉求较高的物品。 2.市场怎样解决“如何生产”的问题 怎么生产就是,在确定生产什么的前提下,我该怎样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最有效的生产.“如何生产”是指生产者如何组合配置资源。是多用劳动力,还是多用机器设备;是用普通材料,还是用高档材料;是用一般技术,还是采用较高技术。有些时候,技术的改进只是渐进的,往往是改善机器性能或调整投入组合以获得较大的成本优势,即要看其要素组合成本价格是高还是低。如果使用资本比使用劳动力成本低,就采用相对资本密集的生产方式;如果采用一般技术比采用较高技术成本高,那就采用较高技术。企业会通过成本核算,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案进行产品生产。通过市场竞争,促使生产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3.市场怎样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

价格则决定了为谁生产(价高者,也就是需求意愿最多的人得)。“为谁生产”是指产品在社会成员之间如何分配的问题。它取决于市场上的家庭、个人的收入状况。指最终由哪些人来消费这些产品,产品是由生产者生产由消费者消费,这其中通过一些机制来决定哪部分人使用这些产品哪部分人不使用,在市场机制均衡下,所有保留价格高于当前市场价格人消费,而低于的人不消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格局,取决于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以及生产要素的占有结构。要素市场(如生产要素市场)决定了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的水平。这些被称为要素价格。一个人可能分别从工作、股票、存款、财产上获得工资、红利、利息和租金。把要素取得的所有收益加总在一起,我们可以计算出他的市场收入。因此,收入在消费者之间的分配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要素的数量(人、小时、英亩等)和价格(工资率、地租等)。收入格局将决定人们对各种产品的消费意愿和支付能力,并使产品在社会成员(要素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考试复习题

社会主义经济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 ( C )。 A. 均衡的货币政策 B. 紧的货币政策 C. 松的货币政策 D. 松紧搭配的货币政策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是( D )。 A. 计划手段 B. 行政手段 C. 法律手段 D. 经济手段 3.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B )。 A. 商品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 B. 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C. 资本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 D. 生产资料市场、期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D )。 A. 对生产资料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 对消费资料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 对生产力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5.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其核心是正确选择( A )。 A. 资源的配置方式 B. 所有制形式 C. 经济决策体系 D. 利益和动力调节体系 6.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是指( A )。 A.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B.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基本平 C. 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基本平衡 D. 进出口贸易额基本平衡 7.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是( A )。 A. 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B. 保持物价稳定,抑制通货膨胀 C. 实现充分就业 D. 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 8.社会主义经济在资源的配置方面,最为有效的体制是( C )。 A.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B. 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经济体制 9.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既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又有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是由( A )决定的。 A.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特性 B. 所有市场经济本身的特点 C.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特点 D.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产生的特点 10.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理解是( C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国家的宏观调控 B. 市场调节完全受价值规律的支配,国家宏观调控则主要是行政手段 C. 在资源配置中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内在统一的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说明市场经济本身就有一个姓“资”姓“社”的问题 11.我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解决民生问题,稳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这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 C ) A. 解决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C. 实现共同富裕 D. 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 C )。 A.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B.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合理的个人收人分配调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13.市场经济是( B )。 A.一种基本经济制度B.一种经济运行方式 C.一种资本组织形式D.一种生产经营方式 14.市场经济发展中,既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又有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是由( A )决定的。A.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特性 B.所有市场经济本身的特点 C.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特点 D.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产生的特点 15.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 C )。 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同 B.国家对经济运行宏观调控的方式不同 C.社会基本经济制度不同 D.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同 16.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 C )。 A.加强宏观调控B.完善市场体系 C.实行政企分开D.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17.在我国的一些上市公司中,“内部人控制”的现象比较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股东利益,这种情况存在的一般原因是( D )。 A.在公司中不存在企业资产所有者的有限财产责任制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