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同步练习 苏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02.00 KB
- 文档页数:3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积累运用1.《十五夜望月》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填人名)。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词牌名为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 ___代人。
这首词,把“天”和“月”都人格化了,上阕问________,下阕问________,归根结底,是问___ _____。
表现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探求。
3.________(填作者)的诗《我的思念是圆的》从时代来看,是一首现代诗。
4.默写。
①不知天上宫阙,________________。
②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应有恨,________?④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________。
⑤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
⑥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________。
5.判断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正误,在括号内用“√”或“×”表示。
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②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6.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中蕴含着人生哲理的词句是()A.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我欲乘风归去。
7.注音。
宫阙()绮户()8.解释。
①达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理解(一)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词人怎样的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语段说说词中人在思考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应有恨”,“恨”的意思是什么?“恨”的内容可能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面咏月的诗句中,哪两句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①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中秋咏月诗三首》检测题基础题1.给加粗的字词注音。
(6分)(1)栖息()(2)咽下()(3)婵娟()(4)宫阙()(5)绮户()(6)琼楼()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8分)(1)中庭地白树栖鸦()(2)不知秋思落谁家()(3)把酒问青天()(4)低绮户()(5)乘风归去()(6)弄清影()(7)何似在人间()(8)千里共婵娟()3.翻译句子。
(6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填空。
(6分)(1)王建,字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
(2)________,字子瞻,号__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
(3)________,原名蒋海澄,著名诗人,以《________________》一诗成名。
5.默写。
(10分)(1)《十五夜望月》全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水调歌头》上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0分)(1)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2)等到打更的人敲起梆子,梆声中才能锅里下饺子,院子里放鞭炮,门框上贴对联。
()(3)无论山多高、海多宽/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4)思念亲人的人/望着空中的明月/谁能把月饼咽下?()(5)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1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同步练习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综合能力测试
积累运用
1.《十五夜望月》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填人名)。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词牌名为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
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代人。
这首词,把”天”和”月”都人格化
了,上阕问________,下阕问________,归根结底,是问________。
表现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探求。
3.________(填作者)的诗《我的思念是圆的》从时代来看,是一首现代诗。
4.默写。
①不知天上宫阙,________________。
②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应有恨,________?
④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________。
⑤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
⑥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________。
5.判断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正误,在括号内用”√”或”×”表示。
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②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6.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中蕴含着人生哲理的词句是()A.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七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第十三课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同步训练])
第十三课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同步测控TONG BU CE KONG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树栖鸦()低绮户()宫阙()婵娟()
2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中庭地白树栖鸦()
(2)欢饮达旦()
(3)把酒问青天()
(4)高处不胜寒()
3 默写。
(1)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今夕是何年。
(3)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高处不胜寒。
(4)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______________
4 用”/”标出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 连线题。
请把下面的民俗节日的时间和风俗习惯用横线连起来。
七夕节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正月十五登高插茱萸
重阳节七月初七赏月吃月饼。
2019年精选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十三中秋咏月诗三首苏教版练习题八
十四
第1题【单选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下阕作者说自己“无眠”,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 )
A、过节太兴奋了
B、过节喝酒喝多了
C、思念弟弟
D、月光太美了,不想睡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 )
A、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对偶)
B、思念亲人的人/望着空中的明月/谁能把月饼咽下?(反问)
C、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反问)
D、等到打更的人敲起梆子/梆子声中才能锅里下饺子,院子里放鞭炮,门框上贴对联。
(排比)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从炼字的角度分析,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哪个字用得好( )
A、落
B、望
C、湿
D、栖
【答案】:
【解析】:
第4题【多选题】
读诗《十五夜望月》,选出下列属于该诗所写景物的是( )
A、地
B、树
C、鸦
D、露
【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我的思念是圆的》表达了诗人______的感情。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本词上阕写______,下阕写______,其实是______。
【答案】:。
七(上)语文第三单元十三中秋咏月诗词三首【课内阅读】(一)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冢?1.“冷露无声湿桂花”中“无声”二字妙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词前的小序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反映了词人怎样的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一句中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我的思念是圆的艾青我的思念是圆的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圆的无论山多高,海多宽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我的思念是圆的西瓜,苹果都是圆的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思念亲人的人望着空中的明月谁能把月饼咽下?6.诗人为什么给思念赋予一个“圆”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谁能把月饼咽下”中的“咽”字好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阅读】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十三中秋咏月诗三首苏教版习题精选第六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我的思念是圆的》中三首咏月诗词,写于不同的时代,都表达了( )之情。
A、相思B、赏月的欣喜之情C、过节的兴奋之情D、对亲人的祝福【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以下四句诗,都是借“月”抒情,但所抒之情又不尽相同,其中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A、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C、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圆的/无论山多高、海多宽/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
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阙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阙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
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上阕内容中,表达作者内心矛盾的诗句是(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C、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苏轼______遥问天上宫阙______何事长______向别时圆?低绮______户chánjuān______起舞弄______人间清影。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节日论坛】对不少人来说,“吃”成了过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好像吃了某一节日的特色食品就算过完这一节日了。
特别是每一个传统节日前夕,商家为了推销节日食品,大肆炒作,为“吃”推波助澜。
这种忽视传统节日深层内涵的现象,班上同学对此要举办一个小论坛,请你为本次论坛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019-2020年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十三中秋咏月诗三首练习题第九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选择下列对《水调歌头》一词判断有误的一项( )。
A、词的上阕写出了作者寂寞的心情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B、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空灵澄澈的境界。
C、词的下阕点明题旨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D、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旷达豪迈的情怀。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C、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词语中加线词语的注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归省(xǐnɡ)撺掇(cuān )缥缈弥散B、不惮(dàn )行辈(hánɡ )皎洁赏心悦目C、凫水(fú )潺潺(chán )家眷怠慢D、绮户(yǐ )阖家(hé )迫不急待佞臣【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古代诗歌中关于节日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两句与清明节或重阳节相关的诗句。
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各用一个成语替换下面语段中加横线的部分,使语言更精练。
生活就像一条千回百折的小溪,需要我们有无论经受多少挫折都决不退缩①的勇气。
生活又像一位公正的法官,他不会宽恕那些蹉跎岁月的“玩看”者。
如果没有脚踏实地的跋涉,一切幻想都是非常空虚不切实际的②。
生活中有酸甜苦辣,也有喜悦、恼怒、悲哀、快乐③。
我们要踏着青春的脚步,快快追赶,追赶属于自己的生活,做一个勇敢的不断向前奋进④的开拓者,争得青春无悔!① 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④______【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十五夜望月》作者是______,字______,______朝代人。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同步练习一、课内知识理解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树栖.________鸦宫阙.________ 低绮.________户不shèng________寒 qióng________楼 chán________娟2.理解加点词语。
⑴中庭.._______ ⑵欢饮达.旦_______ ⑶把.酒问青天_______ ⑷弄.清影_______3.默写填空:⑴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一诗,简要回答:⑴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意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诗歌讲究炼字。
如果把“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字不同凡响改为“在”字,你看如何?请说说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阅读《我的思念是圆的》一诗,简要回答:⑴你觉得诗人把思念说成是圆的好不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诗人在这首诗中除了表达中秋节对亲人的思念之外,你还读出了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词,回答下列问题。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同步练习(1)一、填空22分1、《十五夜望月》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选自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是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字_________,号___________,是_______代_______派词人代表。
与其父苏洵、其弟___________、唐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及宋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3、《我的思念是圆的》选自________________第二卷,作者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原名________他在狱中所写,使他一举成名的一首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下列加点字注音8分宫què()乘风()琼楼()绮户()栖鸦()chán()娟天yá()海角咽下()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6分1、中庭地白..树栖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知秋思..落谁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把.酒问青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高处不胜.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欢饮达.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何事..长向别时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不知天上宫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千里共婵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根据课文填写诗句12分1、_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第13课中秋咏月诗词三首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栖.鸦( ) 宫阙.( ) 绮.户( ) 婵.娟( ) 琼.楼玉宇( )2.《十五夜望月》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代诗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是_________,他和他的弟弟(即文中的子由)________以及父亲_________并称“三苏”。
《我的思念是圆的》的作者是艾青,原名________,现代诗人,成名作是_____________3.解释加点的词。
(1)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___ (2)欢饮达旦.:______________(3)不知天上宫阙.:______________ (4)又恐琼楼玉宇.:______________(5)转朱阁,低绮户..长向别时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何事(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______________4.假如开一个中秋赏月晚会,你能从积累的古诗句中找出两句咏月的诗句吗?(本文除外)(1)咏月诗句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咏月诗句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性默写。
(1)《十五夜望月》中间接描写月光皎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委婉地表达自己思乡之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亮,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寄托情思的钟爱之物,李白听到好友王昌龄晚年被贬外地,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抒怀,苏轼在八月中秋因不能与弟弟子由相聚,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美好的祝愿送给弟弟及天下离人。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同步测练一、基础演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栖.鸦()宫阙.()琼.楼()天涯.()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文。
地白树栖鸦()(1)中庭..落谁家()(2)石知秋思..(3)把酒问青天()..寒()(4)高处不胜..(5)何似在人间()..()(6)千里共婵娟..3.文学常识填空。
(1)《十五夜望月》的作者是__________朝的_________。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词牌名为_________作者_________字_________号________代人“苏门三父子”是指他________其父________和其弟________。
(3)__________的诗《我的思念是圆的》从时代来看,是一首现代诗。
4.“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中“落”换成“在”好不好,为什么?5.“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如何理解?6.中秋之夜,作者望着明月,深深责问自己“谁能把月饼咽下”你能理解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吗?7.《十五夜望月》一诗中最后一个标点是问号,你认为这儿用问号好不好?为什么?一、同步解读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作者凭借自己的想象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境界,他是由什么事物引起想家的,又是怎样一步步展开这种想象的。
9.思念是一种内心的情感,看不见,摸不着,作者却说:“我的思念是圆的”如何理解?10.本课三首诗词都是抒发诗人月夜思人的情怀,你也看过皎洁的明月,并沐浴过银白色的月光,你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请说一说吧。
11.月亮曾经蒙一层神秘的面纱,让我们想象出了“琼楼玉宇”的广寒宫,乖巧伶俐的玉兔,幽香缠绵的桂花树及美丽动人的嫦娥等,而今,随着科学的发展,它的神秘面纱早已被揭开,你对它的了解又有多少呢,试想大家介绍一下。
初一试卷: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中秋咏月诗词三首》练习题一、必知必会:1、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
(1)中庭地白树栖鸦(2)不知秋思落谁家(3)把酒问青天(4)起舞弄清影(5)照无眠(6)何事长向别时圆(7)千里共婵娟2、补全诗句:(1)今夜月明人尽望,-------------------------------------(2)---------------------------,---------------------------此事古难全。
(3)但愿人长久,-----------3、默写《十五夜望月》和《水调歌头'>第二课时二、重点训练:1、按要求默写诗句。
①《十五夜望月》诗中写中秋夜景的诗句是--------------------借望月写相思之情的诗句是②《十五夜望月》的点题句是------------,-----------------③《水调歌头》表明词人追求美好生活又迟疑不决的诗句是-------------------,-----------------------④苏轼《水调歌头》一诗中“------------------------,--------------- ”表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用富有哲理的诗句表现对亲人的劝慰。
⑤《我的思念是圆的》最能表达思念之情且能引起读者共鸣的一句是--------------------------,三、难点拓展月是诗人、作家、画家笔下的爱物,他们都曾用饱蘸灵感的笔,尽情地描绘与抒怀,你可否用自己手中的笔描述一下赏月时的情景与感受。
初一试卷:苏教版七年级语文《繁星》练习题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纳凉()静寂()2.常识填空。
《繁星》作者,现代家、家。
他所创作的小说《》、《》、《》合称为《激流三部曲》。
《中秋咏月诗三首》检测题
基础题
1.给加粗的字词注音。
(6分)
(1)栖息()(2)咽下()(3)婵娟()
(4)宫阙()(5)绮户()(6)琼楼()
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8分)
(1)中庭地白树栖鸦()
(2)不知秋思落谁家()
(3)把酒问青天()
(4)低绮户()
(5)乘风归去()
(6)弄清影()
(7)何似在人间()
(8)千里共婵娟()
3.翻译句子。
(6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6分)
(1)王建,字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
(2)________,字子瞻,号__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
(3)________,原名蒋海澄,著名诗人,以《________________》一诗成名。
5.默写。
(10分)
(1)《十五夜望月》全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调歌头》上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0分)
(1)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
(2)等到打更的人敲起梆子,梆声中才能锅里下饺子,院子里放鞭炮,门框上贴对联。
()
(3)无论山多高、海多宽/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4)思念亲人的人/望着空中的明月/谁能把月饼咽下?()
(5)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
7.《我的思念是圆的》一诗的第二节,作者采用怎样的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感情?(6分)
8.请简要写出你读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体会。
(8分)
综合题
1.《十五夜望月》中,诗人是否怀有“秋思”?
2.“我的思念是圆的”,此处的“圆”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基础题
1.(1)qī(2)yàn(3)chán (4)què(5)qǐ(6)qióng
2.(1)庭院中(2)秋天的情思,诗中指怀人的思绪(3)端,拿(4)雕花的窗户(5)驾(6)玩弄,欣赏(7)哪像是,怎比上(8)借指美好的月光
3.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阴藏晴出,团圆残缺。
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全。
4.(1)仲初;唐(2)苏轼;东坡居士,宋(3)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5.略
6.(1)比喻(2)排比(3)设问(4)反问(5)对偶
7.采用对比的手法,把“团聚的人家”与“骨肉被分割”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对团圆的渴望。
8.略(注意:答题时不能仅仅理解对子由的怀念,要突出词人的开阔的胸襟和由己及人,对天下千百万离人的祝愿。
)
综合题
1.诗人自己,作为“望月”者之一,究竟是否怀有“秋思”,诗里没有明说。
从全诗的情调口吻来体味,诗人好像是既属望月者的行列,又跳出一般望月者之外,以第三者口吻抒感。
这样写更增加了含蓄不尽、摇曳生姿的风调,显得更富遐想了。
2.此处的“圆”即团圆、团聚的意思。
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渴望亲人团聚之情。
等第评定参考意见:
优:只要言之有理,符合“团圆”的意思,即可评为“优”。
良、中、下:参照“优”等标准酌情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