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初中):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 格式:pptx
- 大小:714.46 KB
- 文档页数:21
教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20.3《电磁铁_电磁继电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20章第3节《电磁铁_电磁继电器》。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电磁铁的特点及其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二是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掌握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2. 使学生理解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铁的原理及其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及其应用。
难点: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铁芯的关系;电磁继电器的电路连接及工作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磁铁、电流表、铁钉、开关、电线等)。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利用电磁铁的实例,如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本第20章第3节的内容,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及其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3. 课堂讲解:讲解电磁铁的原理,通过实验演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铁芯的关系。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及其应用,引导学生思考电磁继电器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5.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铁芯的关系。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磁铁的原理及其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电磁铁电流大小线圈匝数铁芯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及其应用电磁继电器电路连接工作原理七、作业设计1. 描述电磁铁的原理,并说明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答案:电磁铁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电流大小、线圈匝数、铁芯。
2. 简述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及其应用。
初三物理学科学习指导案课题电磁铁、电磁继电器课型新授课时 1 教材分析是电生磁的应用学情分析学习本节内容的意义在于让学生了解这两种装置的构造和原理。
通过课件的分解演示,有助于学生的体会和理解。
最后加上一个组装电铃的小实验,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与生活中的能力。
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磁继电器和扬声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过程和方法·通过阅读说明书,知道如何使用电磁继电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
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认识科学创造就在我们身边,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社会开展、人类生活的影响,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习重点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学习难点如何组装连接电磁继电器的电路。
教具准备铃实验盒〔配说明书〕,干电池两节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学习形式教师指导时间引入画出符号提问:该符号的意思提出问题:许多大型机器需要高压电,但人却不能接近,那怎样控制电路的通断?让学生讨论高压危险的事情。
学生发言:高压危险的符号。
学生积极发言,说出自己对高压危害的认识。
学生大胆的猜测,发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营造课堂学习气氛。
引起学生兴趣5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达尔文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学习形式教师指导时间新课一、电磁继电器根本概念1.根据提出的问题,介绍一种常用的开关——电磁继电器。
说明它的作用。
2.让学生观察投影片,认识继电器的根本结构。
3.通过简单的动画演示,介绍继电器的根本工作原理。
二、电磁继电器的应用1.课件演示水位警报器的工作过程,要求学生一边看,一边学习描述它的工作原理。
2.课件演示恒温箱的工作过程,要求学生独立书面表达工作原理。
3.组织学生分组合作,组装小电铃,对说明书和器材作必要的说明。
实验结束后,展示学生的作品。
三、扬声器的工作原理直接用课件演示介绍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学生观看投影片,认识电磁继电器的作用。
学生通过课件演示,学习继电器的根本知识。
初三物理电磁继电器知识点一、电磁继电器的结构。
1. 主要部件。
- 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衔铁、弹簧、动触点和静触点等部分组成。
- 电磁铁是电磁继电器的核心部件,它由线圈和铁芯组成。
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电磁铁会产生磁性。
- 衔铁可以被电磁铁吸引,衔铁的运动带动动触点与静触点的接通或断开。
- 弹簧的作用是当电磁铁失去磁性时,将衔铁拉回原来的位置,使触点恢复到初始状态。
二、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1. 基本原理。
- 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铁控制工作电路通断的开关。
- 当电磁铁线圈中有较小的电流通过时,电磁铁产生磁性,吸引衔铁,使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或分离),从而接通(或断开)工作电路。
- 例如,在水位自动报警器中,当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控制电路中的水位传感器使电磁铁所在电路接通,电磁铁产生磁性吸引衔铁,工作电路中的警铃电路被接通,警铃发声报警。
2. 控制电路与工作电路。
- 控制电路:由电磁铁、电源、开关等组成,通常是一个低压、弱电流的电路。
这个电路的通断决定了电磁铁是否有磁性。
- 工作电路:由用电器(如电动机、灯泡、警铃等)、电源、动触点和静触点等组成,是一个高压、强电流的电路。
电磁继电器起到了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作用。
三、电磁继电器的应用。
1. 实现自动控制。
- 在自动控制设备中广泛应用,如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温度传感器使控制电路中的电磁铁工作,从而控制工作电路中的制冷设备启动,降低温度。
2. 远距离操作。
- 可以实现远距离控制。
例如,在大型工厂中,操作人员可以在控制室通过控制电路中的开关,利用电磁继电器来控制工作电路中的大型机器设备的启动和停止,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高电压、强电流设备,保障人身安全。
3. 用低电压控制高电压。
- 在电力系统中,利用电磁继电器,用安全的低电压电路控制高电压电路的通断。
如变电站中的一些控制操作,通过电磁继电器可以方便、安全地控制高压线路的连接和断开。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20.3 电磁铁电磁继电器导学案一、引入课题1.1 目标•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了解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作用1.2 预习思考•电磁铁是如何工作的?•电磁继电器有何作用?二、知识讲解2.1 电磁铁2.1.1 原理电磁铁是利用电流所产生的磁效应来产生吸引力或斥力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基于电流通过线圈时,会在线圈周围产生一个磁场。
2.1.2 结构电磁铁一般由铁芯、线圈和电源组成。
铁芯是用来导磁的物质,线圈则是通过电流产生磁场的部分。
2.2 电磁继电器2.2.1 原理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铁的吸引力或斥力来控制开关的一种装置。
其工作原理基于电磁铁的磁效应。
2.2.2 结构电磁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触点和电源组成。
通过控制线圈的电流,可以使触点开关打开或闭合,从而实现电路的控制。
三、实验演示3.1 材料和仪器•电池•线圈•铁钉•手电筒灯泡•电线3.2 实验步骤1.将电池的正极和线圈的一端连接起来。
2.将电池的负极和铁钉连接起来。
3.通过开关控制电流,观察铁钉与线圈的吸引力或斥力现象。
3.3 实验结果•当电流通过线圈时,铁钉会被吸引住,产生磁效应。
•当电流断开时,铁钉会脱落,磁效应消失。
四、拓展应用4.1 电磁铁的应用•电磁铁广泛应用于电动机、发电机、电磁吸盘、电子称等领域。
•电磁铁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也被用来实现开关控制,如电磁锁、电磁阀等。
4.2 电磁继电器的应用•电磁继电器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系统和电气设备中。
•电磁继电器可以起到放大信号、隔离电路、保护设备等作用。
五、小结5.1 知识回顾•电磁铁是利用电流产生的磁场来产生吸引力或斥力的装置。
•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铁的磁效应来控制开关的装置。
5.2 学习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电磁铁的原理和结构,以及电磁继电器的作用和应用。
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在电路控制和自动化系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理解电磁现象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5.3 思考问题1.电磁铁为什么只有在通电时才会产生磁效应?2.电磁继电器的触点是如何控制开关的?以上就是本节课的知识点总结和实验演示,希望大家通过实验和思考,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教学设计〔续页〕〔2〕断开控制电路,电磁铁无磁性,弹簧把衔铁拉起来,切断工作电路。
〔3〕实质:电磁继电器就是利用电磁铁控制工作电路通断的一种开关。
三、解决问题〔演示操作〕下面请同学们结合电磁铁的优点,指挥老师来完成废铁的装卸问题。
四、小结〔展示课件14〕通过对电磁铁的研究,我们知道了电磁铁在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磁性消失。
通入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
在电流一定时,外形相同的螺线管,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强。
五、稳固练习〔展示课件15、16〕1.电磁铁有许多优点 : 它的磁性有无可以由_______来控制,磁性强弱可以由________来控制,磁极的极性可以由________来控制;在线圈中插入______ 就成为电磁铁而使其磁性大大增强。
在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线圈的匝 _____,极性越强.2.如右上图所示,弹簧下端挂一条形磁体,磁体的下端为S极,条形磁体的下方有一带铁芯的螺线管,闭合开关后,弹簧的长度会〔填“伸长〞“缩短〞或“不变〞〕。
各局部结构名称,有利于学生用语言描述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有些学困生,难以描述工作原理,原因就是对结构名称呼不出来〕本课说课稿本节是第20章《电与磁》的第一节,物理概念较多,是后续知识学习的根底。
本节课,我主要通过五个教学环节,实施教学。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我通过表演小魔术“不会掉下来的硬币〞,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认知冲突,造成悬念,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二、合作探究,建构新知活动1:我通过设置4个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总结出磁性、磁体、磁极、N与S极的定义、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化的概念。
由于以上概念和实验,学生在小学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设计这一环节,一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些概念的准确认识,二通过学生上台展示,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描述物理现象的能力和概括归纳的能力,并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从而到达本节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实验认识磁场,难点是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
《电磁铁电磁继电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磁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亲手制作电磁铁并观察其磁性变化,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电磁铁的基本概念、制作方法和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其与电磁铁的关系,学生需要理解磁场与电流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控制电流来改变磁场的强弱。
三、教学准备教师需准备:电磁铁及电磁继电器的实物或模型、教学PPT、实验器材(包括导线、电池等);学生需准备:预习电磁铁的相关知识,准备好笔记本,做好实验前的安全防护准备。
同时,教师需确保教学环境安全,并准备相应的应急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四、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上课伊始,为了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我们将以一个小实验开始。
首先,老师会向学生展示一个电磁铁模型,简单解释电磁铁的原理后,问学生是否还记得以前使用电磁铁的体验。
随后,通过一个小型演示实验,如利用电磁铁控制一个小车或灯的开关,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电磁铁的魅力。
(二)知识讲解1. 电磁铁的基本概念在演示实验后,老师将详细讲解电磁铁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通过图示和实物展示,让学生对电磁铁的构造有清晰的认识。
2. 电磁铁的磁场与磁力接着,老师将解释电磁铁产生的磁场及其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力。
这一部分将通过图表和实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电磁铁的磁场与磁力之间的关系。
3. 电磁继电器的原理与结构在讲解完电磁铁的基本知识后,我们将过渡到电磁继电器的部分。
首先,老师将介绍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和结构特点,让学生了解其工作过程和在电路中的作用。
(三)互动探究为了加深学生对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知识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系列的互动探究活动。
1. 分组讨论学生将被分成小组,每组探讨一个关于电磁铁或电磁继电器的实际问题。
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电磁铁。
2.知道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4.知道电磁继电器及其构造和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的猜想和观察、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2.通过阅读说明书和观察电磁继电器,知道如何使用电磁继电器,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认识电磁铁的实际应用,加强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教学难点】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某机械加工车间的地面堆积着大量的小铁屑,你有办法将这些铁屑搬移到指定地点,且能快速、轻松地卸下吗?二、教学步骤探究点1电磁铁[阅读课本]P129“电磁铁”[思考]磁铁能够吸引大头针,那么还有其他能吸引大头针的物体吗?[提示]通电螺线管的周围存在磁场,也可以吸引大头针。
[思考]如果要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可以采用什么办法呢?[提示]先让通电螺线管吸引大头针,再将铁棒插入螺线管,观察吸引大头针的情况。
[思考]为什么插入铁棒后,磁性会增强呢?[提示]铁棒被磁化,也会产生磁场,通电螺线管的周围既有电流产生的磁场,又有磁铁产生的磁场,因而磁性大大增强了。
[思考]将漆包线绕在一根铁钉上制成线圈,通电后发现它能够吸引大头针。
断开开关,可以看到大头针又掉落下来。
此现象说明了什么?[提示]插入铁钉的螺线管,当有电流通过时有磁性,没有电流时就失去磁性。
[归纳提升]把一根导线绕成螺线管,再在螺线管内插入铁芯,当有电流通过有磁性,在没有电流时就失去磁性。
这种磁体叫做电磁铁。
探究点2电磁铁的磁性[阅读课本]P129“实际中……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思考]你是怎样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呢?[提示]能够吸引大头针说明电磁铁有磁性,吸引大头针的个数越多说明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20.3 电磁铁电磁继电器一、教学内容1. 电磁铁:介绍电磁铁的原理、构造和特点,以及如何制作和应用电磁铁。
2. 电磁继电器:介绍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构造和应用,以及如何设计和制作简单的电磁继电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的原理、构造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 教学重点: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的设计和制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磁铁、电流表、开关、导线、铁钉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电磁铁、电流表、开关、导线、铁钉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电磁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磁起重机、电磁锁等。
2. 知识讲解:介绍电磁铁的原理、构造和特点,以及如何制作和应用电磁铁。
3. 实验演示:进行电磁铁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电磁铁在不同电流强度下的磁性强弱变化。
4. 例题讲解:分析电磁铁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电磁起重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电磁铁,并观察和分析其磁性强弱变化。
6. 知识讲解:介绍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构造和应用,以及如何设计和制作简单的电磁继电器。
7. 实验演示:进行电磁继电器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
8. 例题讲解:分析电磁继电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自动控制电路中的电磁继电器。
9.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电磁继电器,并观察和分析其工作过程。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磁铁:原理: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磁场构造:导线、铁芯、绝缘材料特点:磁性强弱可调、方向可调电磁继电器:原理:利用电磁铁控制电路的开关构造:电磁铁、衔铁、簧片、触点应用:自动控制电路、远程控制等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电磁铁的原理、构造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