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MRI表现和作用
- 格式:ppt
- 大小:18.42 MB
- 文档页数:112
正常髋关节的MRI表现髋关节的主要组织成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一)骨性部分包括髋臼与股骨头、颈。
髋臼为髂、耻、坐骨之膨大体部所构成。
儿童发育期间,髋臼部为Y型骨骺。
股骨头为球形,上覆软骨,表面光滑,对向髋臼。
股骨头中心有一浅窝,为圆韧带窝。
在磁共振图像上骨皮质呈半环形低信号区,内为高信号松质骨。
头颈骨小梁束呈向心状排列,形成粗大放射状低信号区。
干骺端愈合的骨板仍清晰可见,呈波浪状低信号线。
由于股骨头的松质骨被皮质及致密的骨小梁所包绕,形成相对闭合的系统。
髓腔内处于正压状态,骨血运与髓腔内压力关系密切,动脉血流减少时压力下降,而静脉血流减少时压力上升。
反之,压力的升降又可以直接影响血运。
磁共振T1与T2加权像可直接反映股骨头血运的变化。
血管充血、静脉滞流可引起长T1与长T2信号改变,细胞外液的增加也使T2弛豫延长。
(二)软骨部分包括软骨关节面和关节盂唇。
软骨关节面由透明软骨构成,被覆于股骨头和髋臼表面,在髋臼前、上、后壁形成半月状关节面,髋臼内面中心凹陷为镜臼窝。
透明软骨约2mm厚,在MRI所有序列上均为中等信号强度。
透明软骨含水量高,弹性强,为关节内的承重结构,其T2值较纤维软骨高,但低于关节内滑液。
因此,透明软骨在信号上易与纤维软骨及关节液相鉴别。
关节盂唇由纤维软骨构成,附着于关节盂边缘,使髋臼加深,髋臼唇缘及下缘的软骨唇最宽,约10mm。
纤维软骨内所含蛋白成分及水分均与透明软骨不同。
纤维软骨含水量低,致密胶原组织的T2弛豫时间短,因而在T2加权像上其信号低于透明软骨。
(三)韧带与肌腱部分髋关节包括3个纵行韧带、1个圆韧带和2个附属韧带,其中以髋臼横韧带、股骨头圆韧带在髋关节病变的诊断中较为重要。
韧带与肌腱属于纤维结构,在MRI所有扫描序列上均呈低信号或无信号。
(四)关节囊关节囊与髋关节纵行韧带交织在一起。
关节囊起于髋臼的骨缘及横韧带,包括软骨唇、股骨头、颈。
关节囊在MRI所有序列上均为低信号,囊内少量滑液呈条形高信号。
髋关节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瑞士医生Ganz于1999年首先报道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并于2003年正式提出FAI 的概念。
FAI是由于股骨近端与髋臼盂缘的相对解剖关系异常,导致髋关节活动时两者之间不正常的接触、碰撞、损伤髋臼盂唇、关节软骨、从而引起腹股沟区慢性疼痛、髋关节活动受限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目前认为,FAI是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重要原因,如果不经过合理的治疗,最终会发展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一、相关解剖学基础髋关节是人体最大的球窝关节,由髋臼和股骨头组成。
髋臼:由髂骨、坐骨及耻骨共同组成。
正常髋臼轻度前倾。
髋臼缘周边有纤维软骨构成的盂唇,增大了髋臼的深度及覆盖范围。
正常盂唇附着于髋臼前缘及后缘,下缘与髋臼横韧带融合。
髋臼盂唇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冲击力,润滑关节及分担压力。
髋臼关节面呈半球面,表面覆以透明软骨。
髋关节周围存在髂骨韧带、耻股韧带及坐股韧带以增强关节囊。
股骨头:呈球形,表面覆以透明软骨。
正常股骨颈稍前倾,股骨头颈交界处呈局限性凹陷。
二、临床表现FAI多见于中青年人,凸轮型(Cma型)FAI多见于爱好运动的青年男性。
钳型(Pinceer 型)FAI多见于中年女性。
临床表现多为轻微外伤后或无外伤的情况下出现腹股沟区慢性疼痛,髋关节活动受限,以屈曲和内旋为著,体育活动或者长时间行走后加重;有时疼痛会向外放射到大转子区,向内放射到内收肌区,甚至放射到臀部。
体检可以发现髋关节撞击试验阳性,4字试验阳性。
撞击试验分为前方撞击试验和后方撞击试验,前方撞击试验为髋关节被动屈曲90°时内旋、内收,后方撞击试验为髋关节过伸时外旋;如果出现疼痛、活动受限,即为撞击试验阳性。
二、影像表现1、X线表现:诊断髋关节FAI的标准X线平片主要是骨盆前后位、侧位及水平侧位片,均要求患者仰卧位,下肢内旋15°,X线管焦点到胶片的距离为1.2m,前后位片中心线指向双侧髂前上棘连线与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
髋关节体格检查方法髋关节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髋关节的运动功能、结构完整性以及可能存在的异常。
本文将详细介绍髋关节体格检查的方法。
髋关节体格检查是一种全面检查,包括病史询问、观察、检查和实验室检验。
病史询问是首要的步骤,通过询问患者疼痛的性质、发生的时间、运动限制等信息,有助于初步了解病因和可能的诊断。
观察是体格检查的第一步,通过观察患者的姿势和行走方式,可以发现髋关节运动的异常,如疼痛、异常步态等。
此外,还应观察患者皮肤状况,如是否有红肿、瘀伤等症状。
接下来是髋关节的检查。
首先,检查髋关节运动的范围。
患者被要求在平板上仰卧,膝关节屈曲,然后由医生分别进行内外旋、屈曲和伸展运动,以评估髋关节的活动度。
正常情况下,髋关节内外旋运动均可达到90度,屈曲运动可达到120度以上,伸展运动可达到10度以上。
其次,检查髋关节的稳定性。
医生可以进行一系列稳定性测试,如托压试验和旋转应力试验,以评估髋关节韧带和肌肉的功能。
这些测试可以揭示髋关节脱位或不稳定的情况。
然后,通过髋关节的特殊测试,如Fabere试验(Patrick试验)和Craig试验,来检查髋关节的特定问题。
Fabere试验通过患者在床上屈髋、屈膝、外旋大腿,以检查髋关节内部结构的疼痛。
Craig试验是一种用于评估髋关节前倾角度的测试,可以帮助判断股骨颈和髋臼的相对位置。
最后,可以考虑进行实验室检验,如X线、MRI和髋关节抽液。
X线检查可以提供髋关节的结构信息,如关节骨骼畸形、骨质疏松等。
MRI可以进一步评估软组织结构的情况,如软骨、韧带和肌肉的损伤。
髋关节抽液可以分析液体中的炎症标记物,以帮助确定关节炎或感染的存在。
髋关节体格检查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解剖知识和临床经验,以确保准确评估髋关节的功能和结构。
同时,患者的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积极配合检查。
总之,髋关节体格检查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髋关节的功能和结构。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影像诊断标准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髋部疾病,通常由于髋关节周
围软组织的摩擦和压力引起。
影像学诊断在确认和评估髋关节撞击
综合征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以下是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影像诊断标准:
1. X线检查,X线检查是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之一。
在髋
关节撞击综合征的X线影像中,可以观察到髋臼形态异常、髋臼过
深或过浅、髋臼前倾角增大、股骨头形态异常等特征。
2. 磁共振成像(MRI),MRI能够提供更为详细的软组织结构
信息,对于评估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和炎症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MRI影像中,可以观察到髋臼软骨损伤、股
骨头软骨损伤、股骨颈骨刺等特征。
3. 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扫描可以提供关于骨结构的高
分辨率图像,对于评估髋臼形态和骨质异常有很高的诊断准确性。
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CT影像中,可以观察到髋臼形态异常、髋臼
前倾角增大、股骨头形态异常等特征。
4.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对于评估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情况有一定的帮助,特别是对于股腱炎、髌股关节囊肿块等情况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综上所述,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影像诊断标准主要包括X线检查、MRI、CT和超声检查。
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和评估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中青年髋关节疼痛的影像鉴别诊疗》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概述•髋关节影像学检查•中青年髋关节疼痛的常见疾病鉴别诊断•髋关节疼痛的诊疗流程•病例讨论•总结与展望01概述髋关节疼痛是指由多种病因引发的髋关节局部或周围疼痛的一种症状。
定义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髋关节疼痛和继发性髋关节疼痛;根据疼痛部位可分为髋关节前方疼痛、侧方疼痛和后侧方疼痛。
分类定义与分类发病率髋关节疼痛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中青年为主,40-60岁人群发病率较高。
年龄分布髋关节疼痛好发于30-50岁人群,男女比例相近,但女性患者略多。
发病率与年龄分布常见病因髋关节疼痛的常见病因包括髋关节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强直性脊柱炎等。
病理机制髋关节骨关节炎主要是由于软骨磨损、骨质增生、骨赘形成等引起;股骨头坏死主要是由于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髋关节发育不良主要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引起;强直性脊柱炎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常见病因与病理机制02髋关节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X线平片可以显示髋关节的形态、结构、骨质的改变以及关节间隙的变化等。
X线平片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优点,但成像质量受限于体位、曝光参数等因素。
X线平片是髋关节影像学检查的基本方法,适用于大多数髋关节病变的检查。
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检查可以提供髋关节的横断面图像,对骨质的细微结构和病变的显示更为准确。
CT检查对于判断髋关节骨折、骨坏死及骨髓炎等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CT检查的辐射较大,价格相对较高,但成像质量稳定可靠,对细节的显示优于X线平片。
磁共振成像(MRI)MRI检查可以提供髋关节的多种成像序列,对软组织、骨髓及关节软骨的显示效果较好。
MRI检查对于诊断髋关节炎症、肿瘤及结核等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MRI检查的价格较高,成像时间较长,但无需使用放射性物质,对人体无损伤。
这些方法一般不作为髋关节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辅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