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衣工艺学》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101.50 KB
- 文档页数:9
《成衣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大纲说明课程名称:成衣基础工艺课程名称(英文):Garment Manufacturing—Foundational Technology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程总学时:136学时其中理论课学时:68学时实验课学时:68学时学分:6学分先修课程:服装结构设计二、本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服装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成衣制作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打好专业基础,初步掌握服装加工的基本操作,并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具有成衣制作的操作能力和选择基本加工工艺的能力。
本课程任务要求:1、了解成衣制作常用的线迹种类与缝型的种类。
2、掌握服装通用缝纫设备的实践操作与技能。
3、掌握成衣制作中常用的线迹与缝型、成衣工业化生产中零部件的制作工艺和方法。
4、掌握女装半载裙成品的缝制工艺、男装衬衫成品的缝制工艺、牛仔裤成品的缝制工艺及缝制成品的流程和品质要求。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1.成衣工艺发展史及服装工业生产的要求;2.服装生产流程及服装生产名词术语;3.通用缝纫设备的认识与使用。
教学要求了解:成衣工艺发展史及服装工业生产的要求。
理解:服装生产流程及服装生产名词术语。
掌握:通用缝纫设备的性能与使用。
重点与难点服装生产名词术语、服装生产流程、通用缝纫设备的认识与使用。
2.线迹的分类及应用教学内容1.线迹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常用线迹的结构性能与应用;3. 200类线迹(仿手工线迹)结构与应用;4.影响缝迹牢度的因素。
教学要求了解:线迹的基本概念及线迹种类。
理解:线迹构成的形式对线迹性能的影响。
掌握:常用线迹的结构性能与应用;影响缝迹牢度的因素。
重点与难点线迹构成的形式对线迹性能的影响,掌握常用线迹的结构性能与应用;影响缝迹牢度的因素。
《内衣成衣工艺》课程教学大纲一、大纲说明课程名称:内衣成衣工艺课程名称(英文):Underwear apparel Sewing Technology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课程性质:专业主干必修总学时:40其中理论课学时:16实验课学时:24学分:2先修课程:内衣概论、内衣结构基础、内衣基础工艺二、本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工程〃内衣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之一,主要内容包含让学生了解泳装工'也生产流程及特种缝制设备缝制效果应用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使学生具有制作内衣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流程管理能力和选择特种车加工工艺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从事内衣设计、生产和研究打好基础。
课程要求:1、掌握内衣特种缝纫设备的实际操作技巧;2、掌握泳装工业化生产流程;3、掌握泳装缝制的特殊工艺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第一章泳装的结构特点教学内容.泳装内衣的号型与规格1.泳装局部规格尺寸.泳装裁片构成教学要求了解:泳装规格尺寸;理解:泳装不同部位的号型设置及裁片的名称、概念;掌握:泳装号型设置的方法及裁片的构成。
重点与难点泳装号型与裁片纸样的关系第二章泳装的物料教学内容1.布料类.辅料类2•蕾丝面料的裁剪教学要求了解:泳装的面料、里料和辅料分类及其特点;理解:泳装面料和辅料的特性;掌握:泳装面料,辅料的选用原则利蕾丝花型的裁剪。
重点与难点泳装面辅料的组合工艺第三章内衣常用特种衣车教学内容1.千鸟车.四点车2.双针车.打枣车3.缝纫辅助器的应用教学要求了解:特种设备和缝纫辅助器在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理解:特种设备的缝制原理、特点及其形成的线迹状态;掌握:特种设备形成的线迹在内衣工艺上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不同泳装产品在缝制阶段特种设备出现的问题及修复方法第四章泳装缝制工艺教学内容1.泳装基础缝制.分体泳装缝制2.连体泳装缝制教学要求了解:泳装缝制中的常用工艺及其特点;理解:不同产品在缝制过程中使用的缝型及特点;掌握:泳装产品缝制方法及技巧。
《服装工艺》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服装工艺》课程代码:203013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40学时(理论:16学时,2学分;实践:24学时,4学分)先修课程:《服装材料》、《服装设计学》、《服装结构制图》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中职)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服装工艺》是服装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通过女时装工艺的学习,要求学生认识服装工艺的原理、方法,掌握服装人体工学、人体测量等实际运用,以及制作技巧。
使学生了解服装制作工艺的内在规律,要求学生具有独立完成服装的制作的能力,对服装工艺与造型、材质、相互关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内容(一)课程重点与难点课程重点:本课程的重点是掌握女时装的量体、裁剪、缝制工艺理论及其缝制方法,及女时装的缝制操作中的变化工艺的应用。
课程难点:女时装操作中部件及组合的制作方法及推归拔工艺是本课程的教学难点。
(二)课程内容女时装的缝制工艺1、女时装的工艺简述(1)女时装的外形(2)女时装的部件分析及练习(3)女时装的缝制工艺流程(4)女时装的质量要求。
2、女时装的工艺流程与实践操作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程内容的教学重点是女时装的缝制工艺,掌握各步骤的缝制工艺技巧,配裁里料的要点。
掌握女时装的推、归、拔是本章节的教学难点。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一)实践教学的要求本课程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
要求学生了解服装缝制理论知识及熟练掌握基础型服装的制作工艺,通过教学与实践使学生能够独立制作一般服装的能力。
1.本课程考试2.本课程的评分标准以服装工艺的评分标准为准,平时成绩占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
3.工艺试卷要求理论占20%,实践占80%。
五、学时分配表六、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一)推荐教材。
《成衣基础工艺》(1)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成衣基础工艺1课程名称(英文):Garment Foundation 1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服装生产工艺与流程》学时学分:总学时 72;总学分3;实验学时36开出时间:二年级第一学期(艺术设计)适用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服装表演与策划、纺织品设计)先修课程:《服装结构基础》(1)适用年级:2012级——2014级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成衣基础工艺1》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课,是培养服装行业的应用型人才打基础的课程,主要介绍服装成衣工艺的基本知识及掌握理论基础,以及部分主要成衣的制作工艺与基本操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1、掌握服装缝纫基本设备的操作技巧。
2、学习并了解制衣业常用的线迹、缝型基础知识。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实际成衣化生产的标准工艺与方法,使学生掌握机缝工艺。
4、掌握成衣主要部件的缝制工艺、A字裙成品生产及其工序的分析和分解、组合程序、工艺方法和具体操作等。
5、要求课前进行预习,弄懂实验的内容与操作步骤。
二、课程实验目的要求通过对《成衣基础工艺1》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成衣制作的基本知识与理论基础,使学生掌握服装加工的基本操作,并能为后续的学习和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培养学生掌握成衣制作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在成衣制作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服装企业管理与规划、服装生产质量控制、生产进度控制、解决技术问题等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主要仪器设备平缝机(单针、双针等/ 电脑)、三线包缝机、五线包缝机、锁眼机、钉扣机、挑脚机、熨斗、烫板、烫沈等。
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1、本课程以实验为主,单独设课。
开课后,课程负责教师首先需向学生介绍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平时考核内容、期末考试方式、实验守则及实验室安全制度等。
课程一《成衣工艺规范与质量检测》课程教学标准(技术方向)课程名称:成衣工艺规范与质量检测课程代码:课程类别:岗位核心能力课程适用专业: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学时:160学时建议开课学期: 第三、四学期(一)课程概述该课程是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岗位核心课程之一。
主要讲述:裙装、裤装、衬衫部件与成品的缝制工艺与操作规范及相应的缝制技巧、熨烫技术、服装制作工艺流程、工艺单的编写等。
(二)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学会生产工序、工艺流程、工时与规范操作分析;(2)了解常见成衣缝制方法和技巧,掌握各种熨烫工艺。
(3)掌握服装部件制作及成衣制作的工艺流程,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服装制作水平。
(4)培养学生了解企业管理、服装质量检测标准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目标(1)具有生产工序、工艺流程、工时与规范操作分析的能力;(2)能自己独立完成服装部件、成衣的裁剪和制作工艺。
(3)能运用熨烫知识对成衣进行各种熨烫操作。
(4)能主动进行学习,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3、素质目标(1)具备良好职业道德,遵守行业规范;(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三)课程教学设计训练项目实例一:女裙工艺单的制作专项能力女裙成衣工艺规范与质量检测训练项目女裙工艺单的制作总学时2课时实训任务按照企业真实项目要求,制作女裙工艺单的制作时间安排2课时任务描述一、按照企业真实项目要求,制作女裙工艺单的制作,要求:1.根据女裙产品要求合理设计制单表格;2.女裙款式图的绘制有正背面,比例得当,细节标识清楚;3.合理选择体型,规格尺寸设计合理;4.面辅料搭配恰当,估算合理;5.根据任务要求,完成女裙项目产品的工艺单制作;6.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工艺单的设计与制作思路及过程。
项目准备1.引导文(教师提供)2.多媒体课件(教师提供)3.网络资源(教师提供)4.资讯(教师提供)5.自编教材(教师提供)6.工艺单表格纸张(学生提供)7.计算机一台(学生提供)8.客户任务单(教师提供)9.实训指导书(教师提供)核心能力1.款式图的绘制能力2.工艺单的表格设计能力3.规格表设计能力4.工艺单的制作能力工作流程一、资讯(含理论教学)1.工艺单的种类及意义;2.计算机的表格设计;(word表格设计、excel表格设计)3.生产通知单的表格设计(参考表格);4.规格尺寸的设计;5.款式设计图的绘制(手绘服装款式图、CDR款式绘制、PS款式图绘制);6.面料和辅料的缩水率;7.服装配料的选择(缝纫线、纽扣、拉链、衬料)。
《成衣工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成衣工艺英文名称:Clothing sewing课程编号:YSXY09005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适用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方向)开课时间:第四学期总学时:56总学分:3.5预修课程:服装结构基础(YSXY09011)、服装工艺基础(YSXY09010)并修课程:无制定(修订)人:王瑶制定(修订)单位:艺术学院人物形象设计教研室制定(修订)时间:2014年10月二、课程简介成衣工艺课程作为服装工艺基础的延伸,主要介绍的加工方法是要根据不同品种、款式和要求制订出特定的加工手段和生产工序,课程内容更贴近服装行业对于服装从业人员在工艺方面的要求,是对于服装专业人才在工艺上的全面提升。
三、课程性质本课程内容是关于服装成衣工艺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掌握服装成衣工艺中的缝纫工艺、缝纫机的操作及服装零部件的制作等,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成衣各部位的缝纫制作方法,并能独立完成成衣的制作过程。
四、课程目标(一)社会岗位需求标准成衣工艺制作是服装设计人员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能力。
就服装设计本身来说,好的设计与好的工艺缺一不可。
考究的工艺从某种程度上能够提升服装本身的价值。
(二)个人综合修养标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使学生掌握服一定的成衣制作的方法,能根据要求有针对性的设计与制作成衣。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纲要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16学时)第一节成衣工艺的发展史(4学时)1.成衣工艺的历史与发展趋势2.现代成衣加工技术与发展方向(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款式新、周期短。
)第二节服装生产工序的组成(8学时)1.生产准备2.裁剪工艺3.缝制工艺4.熨烫塑性工艺5.成品品质控制工艺6.后整理第三节专业术语(4学时)1.检验工艺名词2.裁剪工艺名词3.缝制工艺名词第二章整件成衣的制作(40学时)第一节 A字裙制作工艺(16学时)1.核对纸样的片数以及尺寸。
《成衣工艺学》考试大纲总要求成衣工艺学是为培养服装工程专业学生,掌握工业化、批量服装生产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着重生产过程的工艺和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实践操作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中出现的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
内容一、基本知识(1)成衣工业发展简史(2)成衣工艺学在服装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发展方向与研究对象(3)服装业的现状、优势与问题(4)服装生产工序的组成二、生产准备1、知识范围(1)材料准备(2)材料的检验与测试(3)材料预缩和整理2、考试要求(1)了解材料准备(2)材料的检验与测试(3)材料预缩和整理三、裁剪工程1、知识范围(1)制定裁剪方案(2)排料与划样(3)铺料(4)裁剪、打号、验片、分包2、考试要求(1)掌握裁剪方案的选择制定(2)掌握排料与铺料的工艺操作四、粘合工程1、知识范围(1)粘合衬的分类(2)粘合衬的选用(3)粘合设备及工艺2、考试要求(1)了解粘合工艺参数五、缝制工程1、知识范围(1)线迹与缝型(2)缝口强度、缝口质量要求(3)缝制工序分析(4)成衣工艺单的制定2、考试要求(1)熟悉线迹与缝型(2)了解缝口强度、缝口质量要求(3)掌握缝制工序分析的流程(4)能根据缝制工艺编写符合生产要求的工艺单六、烫整工程1、知识范围(1)熨烫与定型的种类与作用、工艺参数的选择(2)整理方法与包装的类别、形式与规格2、考试要求(1)了解熨烫与定型的种类与作用,掌握工艺参数的选择(2)了解整理方法与包装的类别、形式与规格试卷结构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试卷内容比例:准备约占10%粘合约占10%裁剪约占30%缝制约占40%熨烫、包装约占10%试卷题型比例:解答题约60%;综合能力题约40%。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成衣工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2)使学生掌握成衣制作的基本流程、工艺要求和操作技巧;(3)使学生熟悉各类服装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应用。
2. 技能目标:(1)使学生具备独立完成成衣制作的基本能力;(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制作过程中的问题;(3)使学生掌握成衣制作过程中的质量检验标准。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服装设计、制作工作的情感;(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团结协作的工作态度;(3)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衣工艺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2. 成衣制作流程3. 成衣材料及性能4. 成衣制作工艺要求5. 成衣制作操作技巧6. 成衣质量检验标准7. 成衣设计理念与创新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成衣工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制作流程等理论知识。
2. 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成衣制作过程,使学生直观了解制作技巧。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成衣制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成衣制作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成衣制作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成衣工艺的发展历程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讲解成衣工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制作流程等理论知识。
3. 演示:教师现场演示成衣制作过程,强调重点、难点。
4.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种服装款式进行制作;(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制作经验。
5. 讨论:引导学生就成衣制作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成衣制作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7.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成衣工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由来我说说成衣工艺这门课程的整体设计。
我主要是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实践教学条件五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课程设置1、课程定位《成衣工艺》是服装设计专业一门具有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各类成衣的制作及相关工艺的技术应用能力,其知识点贯穿整个专业课程体系,内容涉及多个岗位,符合了本专业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核心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因此本课程在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核心作用。
2、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具有分析服装款式的工艺加工方法的能力。
(2)能够完成各类成衣的制作;(3)能编写各类成衣的缝制工序;(4)能制定各类成衣的缝制工艺要求;(5)能够编写各类成衣相关工艺技术文件;(6)能够对各种成衣产品进行质量控制。
服装工艺师典型工作过程和任务要求学生具备各类成衣的制作和制定相关工艺技术文件的能力,为了加强这两项能力,我们根据课程的内容,构建了合理的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其前导课是时装画技法、服装材料与应用,后续课是成衣跟单实务、服装生产管理、服装设计综合实践。
以上课程结束后进入顶岗实习阶段。
二、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的选取根据服装工艺师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并且参照《服装设计定制工职业资格标准》,构建了适合工学结合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按照企业真实群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成衣工艺》的课程内容是基于成衣生产的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内容。
成衣生产主要过程包括生产前准备(材料准备、打板、试制样衣等)→裁剪工艺→缝制工艺→熨烫工艺→后整理工艺)。
在教学内容组织过程中,根据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驱动,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8个学习情境、22个工作任务的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围绕完成每一个项目实施相关的教学活动。
学时分配24612教学过程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形成进阶式教学。
第1篇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服装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服装工艺作为服装设计、生产的基础,对于提高服装品质、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培养学生掌握服装工艺的基本技能,提高其实践能力,特制定本服装工艺实践教学大纲。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服装工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了解服装生产流程和工艺特点;(3)熟悉各种服装材料的性能和用途。
2. 能力目标:(1)具备独立完成服装工艺操作的能力;(2)具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素质目标:(1)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3)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三、课程内容1. 服装工艺基本理论(1)服装工艺概述;(2)服装材料性能及用途;(3)服装生产流程及工艺特点。
2. 服装工艺基本技能(1)服装裁剪技能;(2)服装缝制技能;(3)服装熨烫技能;(4)服装整理技能。
3. 服装工艺实践项目(1)服装款式设计;(2)服装样板制作;(3)服装裁剪与缝制;(4)服装成品检验与评价。
四、教学安排1. 教学课时:共48课时,其中理论教学24课时,实践教学24课时。
2. 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服装工艺基本理论;(2)演示法:通过教师示范,使学生直观了解服装工艺操作过程;(3)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掌握服装工艺基本技能;(4)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理论考核、实践考核和平时成绩相结合。
2. 评价内容:(1)理论考核:考察学生对服装工艺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实践考核:考察学生服装工艺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操作规范;(3)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3. 评价标准:(1)理论考核:满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2)实践考核:满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3)平时成绩:满分为20分,10分为及格。
《成衣工艺制作》课程标准课程编号:16ZT064409课程名称:成衣工艺制作英文名称:Garment production process授课周数:3 学分(时):56开设学期:第6学期适用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先修课程:专业导论;造型基础;服装结构设计原理;男装纸样;女装纸样;男装工艺;女装工艺;服装CAD应用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服装工艺是服装款式设计变为服装产品的关键步骤,是结构制版成形的根本手段,也是实现服装的依据和保证。
本课程是服装设计和服装结构设计的后续课程。
主要目标是综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课程基本理念为了使教学流程符合实际服装生产企业的车间操作,本课程将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实际工作为学习内容,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让学生以模拟的工作过程为载体,使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相结合,达到学习成果与社会服装生产企业相契合的结果。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手段,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设计理念。
按照服装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生产岗位将职业岗位知识和能力要求贯穿于教学内容,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进行课程教学,更新教学内容。
以市场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在课程体系的改革上更加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课程目标1.总目标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服装工艺的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全面了解现代服装工艺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品格修养,具备解决服装生产过程中处理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的技能水平逐步靠拢企业要求。
2.具体目标知识目标:具备分析服装款式的工艺方法和工艺分解的能力;能够进行服装成衣制作的工序分析;掌握各种服装质量控制要求;掌握工业生产流水线的安排;掌握各类专业设备的使用和性能;能够分析各种服装的工艺能力目标:掌握专业能力要求所必须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系统的掌握各类服装的缝制方法、步骤和技巧;能够独立制作服装;掌握手缝工艺、车缝工艺和熨烫工艺的基本知识及技能;提高自身成衣工艺制作水平;掌握各种服装机械及缝纫设备的操作与使用;成衣工艺操作方法与质量要求;各工序及产品质量的控制;掌握各类服装的成衣技术要点和质量要求,掌握各部件的技术要点和质量要求;掌握服装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
《成衣工艺学》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成衣工艺学课程英文名称: Technology of Garment Manufacture课程类别与性质:专业必修课总学时:64学时(其中讲课46学时,实验18学时)先修课程:服装机械、工业样板面向对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开课系(室):服装工程系一、课程教学目标成衣工艺学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述服装企业成衣生产的流程及生产工艺,了解成衣生产过程中准备、裁剪、粘合、缝制、后整理等方面知识,接触成衣生产的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前沿知识,使学生能够获得成衣生产运作的一个完整知识框架,是学生从基于书本的服装制作知识转向基于企业实际的批量成衣生产知识的桥梁性课程,是学生深入学习实践性课程及进行企业实习的必备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着重实际生产过程的工艺和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实践操作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注重学生对产业生产及研究的前沿流域的了解,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
(一)知识目标通过成衣工艺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服装工业化生产的基本流程和基本工艺方法。
重点把握在企业实际成衣生产流程中关键生产工艺和原理,并了解成衣产业及相关研究的前沿知识,为今后的实践课程、企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获得如下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中出现的工艺技术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产业适应能力以及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注意培养学生成为成衣生产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深入理解成衣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掌握用成衣工艺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手段,对各种成衣生产技术、工艺难题能进行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素养;结合成衣工艺研究前沿技术,提出和实施企业创新或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新思想、新模式等方面的素养。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知识单元1:成衣工艺学绪论 4学时。
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1、了解成衣产业的发展简史,服装业的现状、优势与问题,介绍成衣工艺学课程的地位、发展方向与研究对象。
2、掌握成衣生产的基本流程,包括国外及国内的服装生产工序的组成。
3、了解成衣企业组织结构,在成衣生产流程中每个组织部门所承担的角色和任务。
了解成衣工艺的发展趋势,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方向及应用状况。
知识点:1、成衣工艺发展概况2、成衣生产流程;3、成衣企业组织结构;4、成衣工艺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知识单元2:准备工程 8学时 +4学时(实验)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1、了解成衣生产前材料准备工作所包括的内容,掌握材料的准备原则及材料的选择方法。
2、掌握生产准备过程中材料的各项检测和测试内容,理解材料检测及测试的目的及意义。
3、了解材料预缩与整理的具体内容,掌握材料预缩的原因、方法。
4、了解样品试制的流程及方法,掌握样品试制、试产的具体实施环境。
5、掌握面辅料耗用的预算,具备计算面辅料耗用的能力。
6、通过准备工艺设计案例进一步加深对生产准备内容的实际认识;了解生产准备方面的研究新进展。
知识点:1、材料准备2、面辅料耗用的预算;3、材料的检验与测试;4、材料的预缩与整理;5、样品试制;课内讨论:成衣生产中技术参数测定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
本章实验:材料缝缩率测试 4学时实验学习目标:通过实验,学习缝缩率的测试方法、分析、研究影响缝缩率的因素、掌握分析实验结果的方法。
知识单元3:裁剪工程 16学时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1、理解裁剪方案的定义、内容及意义,掌握裁剪方案的制定的原则及需注意的工艺事项,能够针对具体产品生产编制裁剪方案。
2、掌握裁剪工程中排料、划样、铺料、裁剪、验片、打号、拆片及包扎各工艺环节的操作方法、技术要求,了解各环节所用的设备种类及使用要求。
3、通过裁剪工艺设计案例进一步加深对裁剪工程内容的实际认识;了解裁剪新工艺及新技术等研究新进展。
知识点:1、裁剪方案的制定;2、排料3、划样4、铺料;5、裁剪6、验片、打号、包扎;7、裁剪工程的质量控制。
重点:掌握裁剪方案的选择制定、排料与铺料的工艺操作课内讨论:分析裁剪方案案例的优劣,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本章练习:1:5小样板排料练习 4学时知识单元4:粘合工程 4学时 +4学时(实验)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1、了解粘合衬料的起源、作用及粘合工艺的意义。
2、了解粘合衬的种类及分类方法,掌握选用粘合衬的原则。
3、了解粘合工艺设备,掌握粘合工艺的机理及粘合工艺参数。
4、通过粘合工艺设计案例进一步加深对粘合工程内容的实际认识;了解粘合新工艺、新技术等研究新进展。
知识点:1、服装衬料的发展;2、粘合衬的分类;3、粘合衬的选用;4、粘合工艺及设备。
难点:粘合工艺参数及原理课内讨论:讨论粘合工艺各参数及对粘合质量的影响。
本章实验:粘衬剥离强度测试 4学时实验学习目标:通过实验,学习粘衬剥离强度的测试方法与步骤,理解反映剥离强度性能指标的含义,学会对试验结果的分析。
知识单元5:缝制工程 8学时 +4学时(实验)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1、理解线迹、缝迹与缝型的基本概念,掌握缝制服装常用线迹的性能和用途,掌握缝型的分类及其应用。
2、掌握缝口强度的定义和测定方法,掌握影响缝口强度的因素。
3、掌握缝制常见质量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方法,掌握缝制效果的检验方法。
4、了解缝制工序分析与制定的方法,了解各种缝制设备的作用及操作。
5、了解成衣生产常用手针工艺(包括可以实现手针工艺的现代新技术设备)6、通过缝制工艺设计案例进一步加深对缝制工程内容的实际认识;了解各种缝制新工艺、新技术及新材料缝制工艺等研究新进展。
难点:能根据缝制工艺编写符合生产要求的工艺单。
知识点: 1、线迹与缝型;2、缝口强度;3、缝制质量因素;4、缝制工序分析与制定;5、缝制设备及辅助器。
课内讨论:各类线迹、缝型的特点及应用本章实验1:缝线耗用比率测定 2学时实验学习目标:通过实验,学习缝线耗用比率的测定方法,掌握不同线迹缝纫线的耗用情况。
本章实验2:缝口强度测试 2学时实验学习目标:通过缝口强度试验,学习缝口强度的测试方法,分析影响缝口开裂的主要因素、掌握这些因素对缝口强度的影响,学会对试验结果的分析。
知识单元6:整理工程 4学时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1、了解熨烫的作用及分类,掌握手工熨烫工艺、操作方法。
2、理解熨烫定形机理及工艺参数,了解各种不同的熨烫设备及使用方法。
3、通过熨烫工艺设计案例进一步加深对熨烫工程内容的实际认识;了解各种熨烫新工艺、新技术等研究新进展。
4、了解成衣加工基础后整理工艺的内容、作用及工艺要求。
5、了解洗水、染色、磨砂、针织、毛衫、牛仔服装等常见成衣后整理工艺。
6、了解包装的功能、种类、材料及工艺要求7、了解储运的标志、要求及储运质量控制。
8、了解成衣标志的种类、内容及作用。
知识点:1、成衣整烫定型2、后整理3、包装4、储运、成衣标志课内讨论:通过哪些方式可获得服装的立体造型和平挺的外观,对各种方式进行比较。
课内讨论:包装的种类、方式及材料,并对各种方式及材料进行比较。
知识单元7:生产技术文件 4学时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1、了解生产技术文件体系内容,掌握制定生产技术文件的方法,能够针对指定款式制定相应的工艺技术文件。
2、了解基于服装生产工序分析的工艺流程图制作方式;3、掌握服装工艺单的制定方法。
知识点:1、生产技术文件2、工艺单的制定本章练习:1)工序分析:针对某一款成衣(西裤、衬衫、外套),分析其缝制工序。
2)编写工艺单练习:根据工序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工艺单知识单元8:成衣常用面料处理工艺 4学时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1、了解绸料、纱料等软料服装的裁剪和缝制工艺2、了解羽绒服装的填绒方法、缝制工艺3、了解皮革的种类、裁剪方法和缝制工艺4、了解弹性面料的裁剪方法和缝制工艺5、了解透明面料、热塑性面料的裁剪方法和缝制工艺知识点: 1、软料服装工艺2、羽绒服装工艺。
3、皮革服装工艺4、弹性面料服装工艺5、透明面料服装工艺6、热塑性面料服装工艺。
三、课程学时分配及教学方法1. 教学方法注重现代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创造积极的教学环境,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案例式、讨论式、课题研究式、工作室式、讲座式、研讨班式、实践性教学等教学方法,结合各个知识点,引导学生利用理论知识,优化成衣工艺实践,提高学生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2. 教学手段(1)成衣工艺学精品课程网站教学。
成衣工艺学精品课程网站资源丰富,是实体课堂的不可或缺的补充,也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2)多媒体教学。
全部采用多媒体授课(除实验和实践环节),节省了板书和画图时间,对重点和难点可以讲深讲透,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并留有讨论式学习的时间。
(3)网络教学。
在精品课程网站上及利用网络沟通工具和学生沟通,辅导学生作业,使得教与学能配合得更好。
(4)生产实践录像教学。
组织学生观看生产实践录像,增加学生对成衣生产实践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课为帮助学生理解陌生的企业成衣生产,领会成衣生产的工艺技术要领,为后续服装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知识准备,并能够有意识地利用成衣工艺学中的一些理论、方法和技巧解决本专业及相关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在成衣工艺学教学和学习中,利用课内和课外时间布置一些讨论题目是非常可行的。
借助讨论课,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安排或调整讨论课内容。
讨论课1:成衣生产中技术参数测定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
参考学时:1学时。
涵盖知识单元:样品试制。
讨论课2:分析裁剪方案案例的优劣,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参考学时:1学时。
涵盖知识单元:裁剪工程。
讨论课3:讨论粘合工艺各参数及对粘合质量的影响。
参考学时:1学时。
涵盖知识单元:粘合工程。
讨论课4:各类线迹、缝型的特点及应用参考学时:1学时。
涵盖知识单元:缝制工程讨论课5:通过哪些方式可获得服装的立体造型和平挺的外观,对各种方式进行比较。
参考学时:0.5学时。
涵盖知识单元:整理工程讨论课6:包装的种类、方式及材料,并对各种方式及材料进行比较。
参考学时:0.5学时。
涵盖知识单元:整理工程。
4. 习题课——成衣工艺学习题课是成衣工艺学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可以通过在课堂上采用先讲后练的方式,留出足够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练习,并通过教师的作业讲解巩固该知识点。
习题课内容1:制定裁剪方案练习、排料练习。
参考学时:4学时。
涵盖知识单元:裁剪工程习题课内容2:工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