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病原体抗原七项的检测及临床意义学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362.00 KB
- 文档页数:4
2024呼吸道7项检测的临床意义肺炎衣原体IgM抗体肺炎衣原体(C.pneUmoniae,CP)是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之一,与小儿肺炎、哮喘及慢性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密切相关。
CP感染所致的肺炎占5%-20%,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多数起病缓慢,潜伏期一般为30天左右,临床开始时出现流感样的上呼吸道症状,如咽炎、头痛、发热,一般低于38o C z数天至数周后出现持续性干咳,如不积极治疗可持续数月,痰分泌很少或无痰,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
胸片表现类似非典型性肺炎,常为单侧节段性肺炎,严重者病变较广泛,甚至波及双肺,也可伴胸膜炎或胸腔积液。
肺炎衣原体的实验室检测可辅助诊断急性肺炎衣原体感染,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测、核酸扩增技术等,目前临床主要使用血清学检测方法。
IgM抗体在感染后1~2周出现,3~4周达高峰。
因此XP-IgM阳性可作为急性期感染的辅助诊断指标。
肺炎支原体IgM抗体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e,MP)是引起无症状性、轻度或少数严重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人类病原体,已经发现肺炎支原体感染占所有肺炎病例的15-20%,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平时多为散发病例,全年均可发病,但发病季节以秋冬初春为高峰,约每隔3~7年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
学龄儿童患病较多,学龄前儿童包括婴幼儿也可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的实验室检测可辅助诊断急性肺炎支原体感染,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测、核酸扩增技术等,目前临床主要使用血清学检测方法。
IgM 抗体在感染后1-2周出现,3~4周达高峰,由于MP的潜伏期为2~3周,当患者出现症状就诊时MP-IgM水平已经很高,因此,MP-IgM阳性可作为急性期感染的诊断指标。
甲型、乙型流感病毒IgM抗体甲、乙型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为单股、负链RNA病毒,是引起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流感是一种传播性强、传播速度快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其典型症状是发热且有咳嗽、上呼吸道症状(如咽痛、流鼻涕)和全身症状(如头痛、肌痛、萎靡不振)。
九项呼吸道病毒检查一、呼吸道九联检主要检测病原体的IgM抗体,包括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和副流感病毒1、2和3型(PIVS)。
二、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主要针对九项病原体的IgM 检测。
由于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最早产生的抗体是IgM,但是IgM的半衰期短(约5天)若血清中特异性IgM类抗体含量增高,表明有近期感染,这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
以下是关于九项病原体名称及其潜伏期和产生IgM的时间。
九项病原体IgM抗体产生时间三、临床意义嗜肺军团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致病菌。
在欧洲和北美军团军肺炎占社区获得性肺炎前3,4位,ICU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第三位,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1~5 %也由嗜肺军团菌所致。
对人致病的嗜肺军团菌有16个血清型,80%军团菌肺炎有嗜肺军团菌血清Ⅰ型引起。
然而军团菌细菌培养检出率低, 只有50%左右, 目前临床上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是常用的诊断军团菌感染的主要手段。
肺炎支原体是目前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占儿童肺炎感染病原体的15%左右,由于肺炎支原体传统培养难度大,单纯凭借患儿的临床症状不易确诊是否感染,支原体抗体于感染后7~9d出现,3~4周达高峰,可持续4~6月,采用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是常用的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手段。
Q热立克次体可引起Q热等全身疾病,会造成发热、非典型性肺炎、肝炎或心内膜炎等。
血清学诊断中,IFA检测是最灵敏和最具指示性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肺炎衣原体广泛存在于世界范围内,人类是其唯一的宿主,仅1个血清型。
实验室检测方法有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测、核酸扩增技术等,目前临床主要使用血清学检测方法。
肺炎衣原体是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之一,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方式最有可能通过呼吸道飞沫。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小儿肺炎、哮喘及慢性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密切相关。
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研究主要内容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是一项关键的临床检测技术,用于诊断与呼吸系统相关的感染性疾病。
本文将深入探讨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的主要内容,包括检测方法、临床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等。
1. 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的意义和背景呼吸道感染是导致世界各地死亡和健康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传统的诊断方法通常是依靠病原微生物培养和血清学检测,但这些方法存在着时间耗费长、特异性差和敏感度低等问题。
而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则通过检测呼吸道样本中的病原体核酸,可快速、准确地诊断相关疾病。
2. 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的方法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PCR是一种在体外复制目标DNA序列的技术,通过扩增病原体核酸片段,可以在样本中检测到极低浓度的病原体。
qPCR则结合了PCR和荧光检测技术,能够实时监测PCR扩增反应的过程。
这些方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快速性,对多种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都具备广泛的适用性。
3. 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的临床应用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对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早期筛查、病原体种类的确认和抗生素治疗的指导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流感季节,核酸检测可以快速检测出感染的病原体,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病原体可能存在高度变异的疾病,如冠状病毒病等,核酸检测可以提供确诊的依据。
4. 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的未来发展未来,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实现对呼吸道样本中全部病原体DNA/RNA的检测,有助于发现新的病原体并加强对病因的了解。
另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分析方法的应用也有望提高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的自动化程度和检测准确性。
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测技术,具有快速、准确和高效的优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扩大,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将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检验医学资讯(201403)“呼吸道病原体抗原七项”检测的临床意义一、呼吸道病毒简介呼吸道病毒是指一大类能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仅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主要引起呼吸道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
据统计,90%以上急性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
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包括:A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B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1、2和3型,各种病毒在电镜下的形态见图1。
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图1 各种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二、呼吸道病毒临床诊断现有的主要方法:1、抗原检测;2、抗体检测;3、病毒分离培养;4、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现将上述检测方法的优劣小结于表1。
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
表1 四种呼吸道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检测方法优点缺点病毒分离培养特异性高,金标准培养条件要求高、灵敏度低,标本中病原体量少时,易致假阴性。
抗原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较快速有非特异性反应间接免疫荧光法简便、快速有非特异性反应需要使用荧光显微镜直接免疫荧光法简便、快速、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且可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需要使用荧光显微镜抗体检测灵敏度、特异性较高对疾病早期诊断没有太大帮助分子生物学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很高操作繁琐,价格昂贵三、呼吸道病原体抗原的优越性1、从理论上讲,只要有病毒感染,通过抗原检测都能鉴定出,而抗体检测却要在人体产生免疫应答以后才能进行鉴定。
2、机体产生IgM一般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而有免疫缺陷或免疫系统不健全的个体如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的小孩,其产生抗体往往需要更久,且抗体产生的水平也较低。
若检测的是IgG,则不能很好地区分既往感染和急性感染。
因此,抗原检测的方法对婴幼儿和儿童的呼吸道感染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用药指导比抗体法更有优势(详见表2)。
表2 呼吸道病毒抗体检测和抗原检测的比较病原体抗体IgM检测病原体抗原检测检测最佳时间一般在感染一周左右病毒感染出现症状后即可检测出临床意义回顾性诊断,适用于疾病后期的诊断,多用于循证医学可用于疾病早期诊断对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检测灵敏度不能很好地检测变异的病毒将多种抗体进行组合,能更好地应对变异的病毒检测方法一般使用酶联免疫(ELISA)或者间接免疫荧光法,有非特异性荧光一般使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几乎没有非特异性反应四、为什么要早期全面检测?1、病毒治疗针对性强2、病毒治疗有时效性3、避免抗生素的滥用五、项目开展的价值和社会效益分析本项目可用于呼吸道病原学的研究;提高医院对呼吸道病毒的诊疗水平;还可用于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监控等。
七项呼吸道病毒综合检测项目简介七项呼吸道病毒综合检测采用抗原检测方法,能覆盖常见的大多数呼吸道病毒,包括:A型(甲型)流感,B型(乙型)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1、2和3型,共七种呼吸道疾病相关病毒。
使用国外先进的直接免疫荧光法,灵敏度最低可以检测1.0PFC的病毒量,而且和多种病毒、细胞及细菌均无交叉反应。
临床意义
适检症状
学龄儿童高热,鼻炎,咽炎,细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成年人持续性高烧不退,不明原因发热,急性呼吸道感染等。
标本采集要求
1.拭子伸入鼻部后向鼻咽部水平伸入(不要向鼻腔伸入),伸入距离为从耳垂部到鼻尖长
度的一半,一般针对两周岁以下儿童,伸入距离约为拭子绒毛头的长度两倍。
2.拭子伸入后要轻轻捻动拭子转圈
3.取样后在一小时之内洗脱到生理盐水管中
4.4、2-8℃保存运输。
临床项目收费标准。
精品文档上海复星医学科技开展呼吸道病毒7项检测试剂2021-1-10呼吸道病毒7项检测试剂目录1.概述 (2)2.D3Ultra DFA试剂 (3)2.1 D3Ultra DFA试剂规格 (3)2.2 D3Ultra DFA试剂用途 (3)2.3 D3Ultra DFA试剂特点和优势 (3)2.4 D3Ultra DFA试剂实验操作步骤 (4)2.5 D3Ultra DFA试剂实验结果判读 (5)3.D3Ultra DFA试剂竞争优势 (6)3.1 检验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6)3.2 市场竞争 (6)附录1 七种病毒检测的临床意义 (8)附录2 实验室所需设备清单〔试剂盒中不含〕 (9)附录3 进口荧光显微镜参数 (10)1.概述日常生活中,几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往往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有些甚至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在医院和急诊室中,这些呼吸道病毒也常常是诊断和治疗的难题。
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包括:A型〔甲型〕流感病毒,B型〔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副流感病毒1型,副流感病毒2型和副流感病毒3型。
在病毒检测方法中,抗原检测有其无法比较的优势:1. 可以用于病毒的早期诊断,这对治疗非常重要;2. 快速、简便的诊断方法,短时间内得出结果,节省实验室的劳动力和本钱。
DHI公司的D3Ultra DFA试剂属于抗原检测中的直接免疫荧光法。
该试剂可以同时筛查和鉴定出常见的7种呼吸道病毒。
D3Ultra DFA试剂主要的测试对象为婴幼儿和儿童,所以目标客户群体为: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和有儿科的三甲医院。
2.D3Ultra DFA试剂2.1 D3Ultra DFA试剂规格D3Ultra DFA试剂分为7项呼吸道病毒筛查试剂和7项呼吸道病毒鉴定试剂。
检测病毒种类:A型〔甲型〕流感病毒,B型〔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1、2、3型副流感病毒。
具体规格如下:筛查试剂:10 mL,可用于400次测试鉴定试剂:每项鉴定试剂2 mL X 7,可用于80次测试另外,每盒试剂中含有40x浓缩洗液25 mL,固定液15 mL,正常鼠丙种球蛋白试剂10 mL〔用于阴性质控〕,含有7种呼吸道病毒抗原的阳性质控板5块。
呼吸道病毒抗原7项检测一、检测明细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和B、副流感病毒1、2,3型及腺病毒的抗原检测。
二、临床意义急性呼吸道感染历来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其中病毒感染占相当大的比重。
儿童因其免疫机制尚未发育健全,易发生呼吸道的感染且病情较成人更为严重,存在相当数量的病死病例。
在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疗工作中,普遍经验性的应用抗生素治疗,这不仅增加不必要的药费开支造成抗生素滥用的同时,也引起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发生不良反应。
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毒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2及3型和腺病毒。
快速诊断呼吸道病毒感染对于指导治疗、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及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有重要意义。
呼吸合胞病毒(RSV)RSV(副粘病毒科)是单链的负链RNA包膜病毒。
婴儿感染RSV会导致支气管炎,成年人感染会导致普通感冒。
RSV通常是季节性的,易于在冬天和早春感染并引起多达5个月的流行期。
RSV是导致婴儿和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会发生再次感染。
流感病毒A和B流感病毒(正粘病毒科)包含由八个分节的核糖核蛋白节段组成的一个单链RNA基因组。
这种基因组分节在病毒中是很少见的,而且如果两种不同的病毒感染同一个细胞,可能会通过基因节段相互改变发展成新的病毒株。
主要有三种流感病毒,分别是流感病毒A,B,C。
三种流感病毒都可以感染人。
由于1918年流感病毒A引起的全世界大规模的流行病的爆发,导致2,500-3,500万人死亡。
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大约每年有1亿两千万人被流感病毒感染,而且据估计,每年在美国因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炎导致75,500人死亡。
副流感病毒1,2,3副流感病毒(副粘病毒科)是单链的负链RNA包膜病毒,会引起5岁以下儿童喉炎和病毒性肺炎,成年人感染会引起上呼吸道疾病。
副流感病毒是引起儿童下呼吸道疾病的第二大主因(第一是RSV)。
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IgA抗体的形成比血清IgG更具有保护性,而IgA抗体不能通过胎盘,所以婴儿不能从母体中得到抗体,因此可能会在出生后第一或第二年被感染。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呼吸道感染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由于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且具有高度变异性和耐药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存在一定的挑战。
为了提高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本研究采用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疑似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病原检测。
二、实验目的1. 评估呼吸道病原检测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
2. 分析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
3. 探讨呼吸道病原检测技术在呼吸道感染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三、实验材料1. 实验试剂:PCR试剂盒、DNA提取试剂盒、引物、探针、荧光定量PCR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等。
2. 实验仪器:离心机、DNA测序仪、凝胶成像仪、PCR仪、荧光定量PCR仪等。
3. 实验标本:疑似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咽拭子等。
四、实验方法1. 标本采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采集疑似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咽拭子等标本。
2. DNA提取:采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标本中的病原微生物DNA。
3. PCR检测:针对常见呼吸道病原微生物,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进行PCR扩增。
4. 荧光定量PCR检测:利用荧光定量PCR仪对扩增产物进行定量分析,判断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
5. 序列分析:对部分阳性样本进行DNA测序,分析病原微生物种类。
五、实验结果1. PCR检测结果:部分样本在PCR检测中呈阳性,提示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感染。
2. 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阳性样本在荧光定量PCR检测中呈高浓度,进一步证实病原微生物的存在。
3. 序列分析结果:部分阳性样本经DNA测序后,证实为常见呼吸道病原微生物,如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六、实验讨论1. 呼吸道病原检测技术在呼吸道感染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PCR 检测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对呼吸道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具有较高灵敏度,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呼吸道感染。
2. 序列分析技术可以进一步确定病原微生物的种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检验医学资讯 (201403)“呼吸道病原体抗原七项”检测的临床意义一、呼吸道病毒简介呼吸道病毒是指一大类能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仅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主要引起呼吸道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
据统计,90%以上急性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
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包括: A 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B 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1、2 和 3 型, 各种病毒在电镜下的形态见图1。
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图 1各种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二、呼吸道病毒临床诊断现有的主要方法: 1、抗原检测; 2、抗体检测; 3、病毒分离培养; 4、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现将上述检测方法的优劣小结于表1。
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
表 1 四种呼吸道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检测方法优点缺点病毒分离培养特异性高,金标准培养条件要求高、灵敏度低,标本中病原体量少时,易致假阴性。
抗原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较快速有非特异性反应间接免疫荧光法简便、快速有非特异性反应需要使用荧光显微镜直接免疫荧光法简便、快速、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需要使用荧光显微镜且可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抗体检测灵敏度、特异性较高对疾病早期诊断没有太大帮助分子生物学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很高操作繁琐,价格昂贵三、呼吸道病原体抗原的优越性1、从理论上讲,只要有病毒感染,通过抗原检测都能鉴定出,而抗体检测却要在人体产生免疫应答以后才能进行鉴定。
2、机体产生IgM 一般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而有免疫缺陷或免疫系统不健全的个体如儿童,特别是 3 岁以下的小孩,其产生抗体往往需要更久,且抗体产生的水平也较低。
若检测的是 IgG,则不能很好地区分既往感染和急性感染。
因此,抗原检测的方法对婴幼儿和儿童的呼吸道感染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用药指导比抗体法更有优势(详见表2)。
表 2呼吸道病毒抗体检测和抗原检测的比较病原体抗体 IgM 检测病原体抗原检测检测最佳时间一般在感染一周左右病毒感染出现症状后即可检测出回顾性诊断,适用于疾病后期的诊断,可用于疾病早期诊断临床意义多用于循证医学对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将多种抗体进行组合,能更好地应对变异检测灵敏度不能很好地检测变异的病毒的病毒一般使用酶联免疫( ELISA)或者间接免疫一般使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几乎没有非特检测方法荧光法,有非特异性荧光异性反应四、为什么要早期全面检测?1、病毒治疗针对性强2、病毒治疗有时效性3、避免抗生素的滥用五、项目开展的价值和社会效益分析本项目可用于呼吸道病原学的研究;提高医院对呼吸道病毒的诊疗水平;还可用于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监控等。
呼吸道病原体抗原七项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检验医学资讯(201403)
“呼吸道病原体抗原七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一、呼吸道病毒简介
呼吸道病毒是指一大类能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仅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主要引起呼吸道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
据统计,90%以上急性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
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包括:A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B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1、2和3型,各种病毒在电镜下的形态见图1。
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
图1 各种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
二、呼吸道病毒临床诊断
现有的主要方法:1、抗原检测;2、抗体检测;3、病毒分离培养;4、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现将上述检测方法的优劣小结于表1。
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
表1 四种呼吸道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
检测方法优点缺点病毒分离培养特异性高,金标准
培养条件要求高、灵敏度
低,标本中病原体量少时,
易致假阴性。
抗原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
法
较快速有非特异性反应
间接免疫荧光法简便、快速
有非特异性反应
需要使用荧光显微镜
直接免疫荧光法简便、快速、灵敏度和特异性均
较高
且可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需要使用荧光显微镜
抗体检测灵敏度、特异性较高对疾病早期诊断没有太大帮
助
分子生物学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很高操作繁琐,价格昂贵
三、呼吸道病原体抗原的优越性
1、从理论上讲,只要有病毒感染,通过抗原检测都能鉴定出,而抗体检测却要在人体产生免疫应答以后才能进行鉴定。
2、机体产生IgM一般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而有免疫缺陷或免疫系统不健全的个体如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的小孩,其产生抗体往往需要更久,且抗体产生的水平也较低。
若检测的是IgG,则不能很好地区分既往感染和急性感染。
因此,抗原检测的方法对婴幼儿和儿童的呼吸道感染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用药指导比抗体法更有优势(详见表2)。
表2 呼吸道病毒抗体检测和抗原检测的比较
病原体抗体IgM检测病原体抗原检测
检测最佳时间一般在感染一周左右病毒感染出现症状后即可检测出
临床意义回顾性诊断,适用于疾病后期的诊
断,
多用于循证医学
可用于疾病早期诊断
对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检测灵敏度不能很好地检测变异的病毒将多种抗体进行组合,能更好地应对变异的病毒
检测方法一般使用酶联免疫(ELISA)或者间
接免疫荧光法,有非特异性荧光
一般使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几乎没
有非特异性反应
四、为什么要早期全面检测?
1、病毒治疗针对性强
2、病毒治疗有时效性
3、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五、项目开展的价值和社会效益分析
本项目可用于呼吸道病原学的研究;提高医院对呼吸道病毒的诊疗水平;还可用于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监控等。
六、呼吸道病原体检测
我们检验中心/遗传所于3月20日正式开展了“呼吸道病原体抗原7项”。
该检验组合包含了甲型流感、乙型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1、2和3型7种抗原的检测。
收费标准:326.0元/次,不接受单项申请。
临床意义: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早期诊断和鉴定诊断。
标本采集和报告时间:鼻咽拭子或下呼吸道分泌物。
暂定于每周五4:30pm发出检验报告。
欢迎各临床保健科室踊跃开单,我们将竭诚地为临床服务。
咨询电话:临床免疫学检验室,2313065(外线);3065(内线)。
撰稿:罗桂香,编辑:周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