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乙丙橡胶的工艺演变
- 格式:pdf
- 大小:193.36 KB
- 文档页数:2
乙丙橡胶生产工艺及技术分析乙丙橡胶是继Zieg1er一Natta催化剂的发明、聚乙烯和聚丙烯的出现后问世的一种以乙烯。
丙烯为基本单体的共聚橡胶,分为二元乙丙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两大类。
前者是乙烯和丙烯的共聚物;后者是乙烯、丙烯和少量非共轭二烯烃的共聚物。
EPR具有许多其它通用合成橡胶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加之单体价廉易得,用途广泛,是80年代以来国外七大合成橡胶品种中发展最快的一种,其产量、生产能力和消费量在发达国家中均居第三位,仅次于丁苯橡胶、顺丁橡胶。
1998年世界EPR总生产能力约为102吨,消费量为万吨。
初步统计,1999 年消费量约为万吨,预计2003年将达到万吨。
1998~2003年EPR的需求增长率为%,高于丁苯橡胶和顺丁橡胶需求量的增长速率。
目前FPR工业生产工艺路线有溶液聚合法、悬浮聚合法和气相聚合法三种。
下面将分别详细论述其技术状况及待点,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1、溶液聚合工艺技术状况60年代初实现工业化,经不断完善和改进,技术己成熟,为许多新建装置所使用,是工业生产的主导技术,约占FPR总生产能力的%。
该工艺是在既可以溶解产品、又可以溶解单体和催化剂体系的溶剂中进行的均相反应,通常以直链烷烃如正己烷为溶剂,采用V一A1催化剂体系,聚合温度为30~50C,聚合压力为~ MPa,反应产物中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一般为8%~10%。
工艺过程基本上由原材料准备、化学品配制、聚合、催化剂脱除、单体和溶剂回收精制以及凝聚、干燥和包装等工序组成,但由于各公司在某部分或控制方面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因而各具独特的工艺实施方法。
代表性的公司有DSM、Exxon、uniroya1、DuPont、日本三井石化和JSR公司。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DSM公司,它不仅是全球最大的EPR生产者,而且在荷兰、美国、日本、巴西所拥有的四套装置均是采用溶液聚合工艺,占世界溶液聚合工艺生产EPR总能力的1/4.下面将以该公司为例进行说明。
三元乙丙胶EPDM生产加工工艺制备技术大全作者:技术顾问技术来源:资料室点击数:48 更新时间:2010-3-11(1004051-0030-0001) 一种茂金属三元乙丙橡胶-低密度聚乙烯交联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说明) 茂金属三元乙丙橡胶-低密度聚乙烯交联物,由质量比50-80%的茂金属三元乙丙橡胶、15-45%的低密度聚乙烯、0-10%的无机刚性粒子、0.1-1%的过氧化物引发剂组成,交联度65.5~72.1%之间,用于均聚聚丙烯增韧改性;制备方法为:称好各组分,顺序将茂金属三元乙丙橡胶、低密度聚乙烯、无机刚性粒子加入混合机,常温预混合2-3分钟,再将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在两分钟内缓慢加入预混物,常温混合6-8分钟,将混合好的物料加入同向旋转平行双螺杆挤出机中造粒,水环模面热切切粒;该交联物与均聚聚丙烯相容性明显优于其他交联增韧体系,相容剂用量显著减小,分散相颗粒分布均匀、尺寸显著减小,复合材料的韧性得到显著提高且刚性和韧性平衡,制备方法简便,生产成本较低,应用广泛。
(1004051-0035-0002) 三元乙丙耐高温高压合成橡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说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元乙丙耐高温高压合成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经制备而成:三元乙丙4045、氧化锌(活性)、防老剂MB防老剂124、高耐磨炭黑、喷雾炭黑、三线油、黑色金属过氧化物DCP。
不仅成为国内同类产品的最高水平;同时也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用低价位的原料生产出相当于用高成本原料制成品的质量,使其适用范围宽,满足高温高压场合与其配套产品的使用要求,不必另装降温调节器,明显降低使用成本延长使用寿命。
客观上也提高和促进了与其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和适用范围。
(1004051-0041-0003) 一种三元乙丙橡胶超细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元乙丙橡胶超细纤维,包括纤维和由这种纤维构成的无纺布或薄膜,纤维直径为200nm~5000nm。
起止日期:2009.1—2009.配位嵌段共聚合制备乙丙橡胶的合成工艺一、聚合方法概述反应方程式:CH3CH3|︱CH2= CH2 + CH= CH2 ( CH2--- CH2)m(CH—CH2)n乙烯丙烯共聚物CH3|CH2= CH2 + CH= CH2 +二烯烃CH3︱(CH2--- CH2)m—(CH—CH2)n—(二烯烃)yEPDM三元共聚物反应机理:以乙烯、丙烯为单体,用钒-铝配合物为引发剂,其聚合机理属于配位离子型聚合反应。
聚合时,首先是单体上双键的∏电子在引发剂活性中心的空位上进行络合,由于R-V键变弱,以致断裂,单体分子插入R-V键,链的增长按这个方式不断重复进行。
主要用途:因乙丙橡胶分子主链为饱和结构而呈现出卓越的耐候性、耐臭氧、电绝缘性、低压缩永久变形、高强度和高伸长率等宝贵性能,其应用极为广泛,消耗量逐年增加。
根据乙丙橡胶的不同系列和分子结构方面的特点,乙丙橡胶应用种类有通用型、混用型、快速硫化型、易加工型和二烯烃橡胶并用型等不同应用类型。
从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乙丙橡胶在非轮胎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汽车工业乙丙橡胶在汽车制造行业中应用量最大,主要应用于汽车密封条、散热器软管、火花塞护套、空调软管、胶垫、胶管等。
在汽车密封条行业中,主要利用EPDM的弹性、耐臭氧、耐候性等特性,其ENB型的EPDM橡胶已成为汽车密封条的主体材料,国内生胶年消耗量已超过1万吨,但由于品种关系,其一半还依靠进口。
由于热塑性三元乙丙橡胶EPDM/PP强度高、柔性好、涂装光泽度高、易回收利用的特点,在国内外汽车保险杠和汽车仪表板生产中已作为主导材料。
预计到2010年仅汽车保险杠和仪表板两项产品,EPDM/PP的国内年用量可达4.5万吨。
此类产品的回收利用主要采用的工艺方法是:先去掉产品表面的涂料-粉碎-清洗-再造粒-添加新料后生产新产品。
这样在保险杠和仪表板生产中,就能节约大量原材料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元乙丙胶EPDM生产加工工艺制备技术大全三元乙丙胶(EPDM)是一种高性能橡胶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老化、耐酸碱和耐高温性能。
它在汽车、建筑、电子、电力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EPDM的生产加工工艺制备技术,包括原材料选择、橡胶制备、硫化工艺等方面的内容。
1.原材料选择EPDM的主要原料为乙烯、丙烯和二烯单体。
乙烯和丙烯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合成乙丙胶,再加入二烯单体制备成EPDM。
EPDM的性能和二烯单体的选择有关,常用的二烯单体有二甲基异戊二烯(DM)、甲基异戊二烯(MIM)和乙烯基苯系列(VNB)等。
2.橡胶制备EPDM的橡胶制备分为溶液聚合法和乳液聚合法两种。
溶液聚合法是将原料溶解在一种溶剂中,并加入引发剂和催化剂进行聚合反应。
乳液聚合法是将原料乳化,并加入乳化剂和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
两种方法均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来完成反应。
橡胶制备完成后,需要将橡胶进行干燥和筛分,以得到所需的颗粒大小。
3.硫化工艺EPDM的硫化工艺是将橡胶制品置于加热设备中,加入硫化剂和促进剂,使橡胶分子间发生交联反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
硫化工艺的温度、时间和硫化剂的用量对于硫化程度和硫化速度有影响。
硫化完成后,还需要对橡胶制品进行冷却、干燥和质量检验。
4.EPDM材料的加工工艺EPDM的加工工艺包括挤出、压延、注塑和压制等。
挤出是将EPDM材料加热至熔化状态,通过挤出机将熔融的EPDM挤出成型。
压延是将EPDM 材料放置在加热的压延机上,通过压力和热力将EPDM材料压制成片状或薄膜状。
注塑是将EPDM材料加热至熔化状态,注入到模具中进行成型。
压制是将EPDM材料放置在加热的压制机上,通过压力和热力将EPDM材料压制成所需形状。
5.EPDM制品的后处理EPDM制品的后处理包括修边、喷涂、包装等。
修边是将EPDM制品的边缘进行切割,使其光滑整齐。
喷涂是将EPDM制品表面进行喷涂处理,以改善其外观和性能。
包装是将EPDM制品进行包装和标识,以便储存、运输和销售。
三元乙丙橡胶生产工艺
三元乙丙橡胶是一种合成橡胶,是由乙烯、丙烯和非共轭二烯组成的共聚物。
三元乙丙橡胶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汽车轮胎、胶鞋、橡胶管等领域。
三元乙丙橡胶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乙烯、丙烯和非共轭二烯是生产三元乙丙橡胶的主要原料。
这些原料经过净化处理后,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
2. 乳液聚合:将混合后的原料加入反应釜中,加入引发剂和稳定剂,控制温度和压力进行聚合反应。
在聚合中,乙烯、丙烯和非共轭二烯通过共聚反应形成聚合物。
3. 粗橡胶制备:聚合反应后得到的乳液经过沉淀或离心等工艺处理,将其中的水分和杂质去除,得到粗橡胶。
粗橡胶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和未反应的单体,需要进一步处理。
4. 精橡胶处理:粗橡胶经过干燥和脱水处理,去除其中的水分。
然后,通过溶剂萃取或蒸馏等工艺,去除其中的未反应的单体,得到纯净的三元乙丙橡胶。
5. 加工和成型:得到的纯净的三元乙丙橡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加工和成型。
常见的加工方法有挤出、压延、压缩模压等。
通过这些加工方法,可以将三元乙丙橡胶制成不同形状的产品。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和聚合时间,以确保得到高质量的三元乙丙橡胶。
同时,还需要对废水和废气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乙丙橡胶的生产工艺现状分析一、乙丙橡胶的生产工艺概况乙丙橡胶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聚合反应、橡胶化、精炼和成型等环节。
乙烯和丙烯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制备乙丙橡胶的乳液。
随后,通过橡胶化过程将乳液中的乙丙橡胶颗粒聚合成大分子链,形成橡胶胶料。
接着,经过精炼处理,去除掉杂质、残余单体和溶剂。
将橡胶胶料通过成型设备成为成品乙丙橡胶制品。
当前,乙丙橡胶的生产工艺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1. 聚合反应技术的改进传统的乙丙橡胶聚合反应主要采用自由基聚合技术。
近年来,氢化物聚合技术的引入使得乙丙橡胶的聚合反应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活性,产物质量更加稳定。
2. 橡胶化工艺的优化橡胶化是决定乙丙橡胶性能的关键环节。
目前,采用热引发剂和紫外线引发剂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实现对乙丙橡胶颗粒的均匀交联,提高了橡胶的力学性能和抗老化性能。
3. 精炼技术的提升在精炼过程中,新型的高效分离装置和精炼剂的应用,使得乙丙橡胶的生产过程更加环保、节能,并且产品质量更高。
二、乙丙橡胶生产工艺现状分析乙丙橡胶生产工艺的改进,使得产品性能更趋完善,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生产成本。
目前乙丙橡胶生产工艺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1. 现有技术在环保方面的不足乙丙橡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气和废渣,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尽管精炼技术的提升已经减少了废物的产生,但在治理和处理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难题。
2. 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乙丙橡胶生产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料和能源,而目前资源利用率还不够高。
如何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3. 产品研发和创新不足目前国内乙丙橡胶产品多数是中低档产品,高端产品依然需要进口。
乙丙橡胶生产企业在产品研发和创新方面还有待加强,以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三、乙丙橡胶生产工艺的未来发展方向乙丙橡胶的生产工艺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技术改进、环保提升和产品创新等方面。
1. 技术改进未来乙丙橡胶生产工艺的技术改进将主要集中在聚合反应、橡胶化和精炼等环节。
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施工工艺防水层主体材料—三元乙丙橡胶卷材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臭氧及化学介质腐蚀的特性,物理化学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达50年以上。
一、工艺流程:基层清理→聚氨酯底胶配制→涂刷聚氯酯底胶→特殊部位进行增补处理(附加层)→铺贴三元乙丙卷材防水层→检查、验收(1)基层清理在防水层施工前,应将基层表面的凸起物、砂浆疙瘩等异物铲除掉,并将灰尘、沙砾、浮土等杂物清扫干净。
清扫工作要彻底,否则影响粘结力,或凸起物容易损坏防水。
对于阴阳角、管道根、水落口等细部构造部位,更应认真清理干净,如发现油污、铁锈等影响粘结的污垢,要用砂纸、钢丝刷或溶剂清除,在铺设细部构造部位的附加层前,最好再临时清扫一遍。
(2)聚氨酯底胶配制聚氨酯材料按甲∶乙=1∶3(重量比)的比例配合,搅拌均匀即可进行涂刷施工。
(3)涂刷聚氯酯底胶在大面积涂刷施工前,先在阴角、管根等复杂部位均匀涂刷一遍;然后用长把滚刷大面积顺序涂刷,涂刷底胶厚度要均匀一致,不得有露底现象。
涂刷的底胶经4h干燥,手摸不粘时,即可进行下道工序。
(4)特殊部位进行增补处理(附加层)1)增补剂涂膜: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分甲、乙两组份,按甲∶乙=1∶1.5的重量比配合搅拌均匀,即可在地面、墙体的管根、伸缩缝、阴阳角部位,均匀涂刷一层聚氨酯涂膜,做为特殊防水薄弱部位的附加层,涂膜固化后即可进行下一工序。
2)附加层施工:设计要求特殊部位,如阴阳角、管根,可用三元乙丙卷材铺贴一层处理。
(5)铺贴三元乙丙卷材防水层1)铺贴前在基层面上排尺弹线,作为掌握铺贴的标准线,使其铺设平直。
2)卷材粘贴面涂胶:将卷材铺展在干净的基层上,用长把滚刷蘸CX-404胶涂匀,应留出搭接部位不涂胶。
晾胶至胶基本干燥不粘手。
3)基层表面涂胶:底胶干燥后,在清理干净的基层面上,用长把滚刷蘸CX-404胶均匀涂刷,涂刷面不宜过大,然后晾胶。
4)卷材粘贴:在基层面及卷材粘贴面已涂刷好CX-404胶的前提下,将卷材用φ30mm、长1.5m的圆心棒(圆木、或塑料管)卷好,由二人抬至铺设端头,注意用线控制,位置要正确,粘结固定端头,然后沿弹好的标准线向另一端铺贴,操作时卷材不要拉太紧,并注意方向沿标准线进行,以保证卷材搭接宽度。
三元乙丙橡胶生产工艺及应用研究进展【关键词】三元乙丙橡胶;生产工艺;应用0 引言三元乙丙橡胶是由乙烯、丙烯及非共轭二烯单体(一般称第三单体)通过共聚反应生成的三元共聚物。
epdm具有优越的抗氧化、抗臭氧、抗腐蚀性,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良好。
目前已广泛的使用在汽车工业、电子电气、建筑及其它领域[1,2]。
目前中国三元乙丙橡胶产量不足2万吨/年,但据中商情报网数据估计2015年epdm 需求量达32万吨,行业进口依存度较大。
因此,掌握epdm合成方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1 生产工艺目前,epdm的制造工艺主要有溶液聚合法、悬浮聚合法和气相聚合法三种。
1.1 溶液聚合法该工艺为均相反应,通常以直链烷烃如正己烷为溶剂,以铝盐为催化剂,乙烯、丙烯和第三单体发生聚合反应,调节温度和压力,控制反应速度和反应程度。
工艺过程包括原料配制、聚合、催化剂脱除、溶剂和单体回收、干燥、包装等。
溶液聚合法是一种成熟的工艺,操作简单,产品质量均匀,灰分含量较少,是目前工业生产epdm的主要方法。
但由于聚合反应在溶剂中进行,传质传热较差,聚合效率低,同时由于回收溶剂和单体,增加了生产工序,设备投资较大。
1.2 悬浮聚合工艺该法第三单体多为双环戊二烯(dcpd)或乙叉降冰片烯(enb),以乙酰丙酮钒和alet2cl为催化剂,二氯丙二酸二乙酯为活化剂,二乙基锌和氢气为分子量调节剂。
将单体、催化剂、活化剂等加入夹套式聚合釜中,调节温度和压力,反应相中悬浮聚合物的质量分数控制在30%~35%。
整个聚合反应在高度自动控制下进行。
反应后的淤浆间歇地送入洗涤器,经过醇洗、碱洗、干燥、压块、包装得产品。
悬浮液中未反应的乙烯、丙烯和第三单体分别经回收系统精制后循环使用。
该工艺未使用溶剂,聚合物浓度高,提高了聚合效率,扩大了生产能力(一般是溶液法的4~5倍),同时省略了溶剂循环和回收,节省了能量和设备投资;产品分子量分布广;产品成本比溶液法低。
三元乙丙橡胶(EPDM)加工工艺概述一加工(一)塑炼三元乙丙橡胶的塑炼效果差,不象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那么易于塑炼。
门尼粘度高的三元乙丙橡胶塑炼时,由于分子链断裂,门尼粘度有所下降。
低门尼粘度的乙丙橡胶,只是在塑炼初期门尼粘度稍有下降。
因此三元乙丙橡胶不象天然橡胶那样需要专门进行塑炼,只是在混炼前先将三元乙丙橡胶在低温下稍薄通即可。
(二)混炼三元乙丙橡胶可采用开炼机和密炼机混炼。
但用密炼机混炼,填充剂分散效果更好。
1.开炼机混炼由于乙丙橡胶塑炼效果差,缺乏粘着性,不易“吃”炭黑,不易包辊(或易包后辊),故用开炼机混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门尼粘度低的(ML!1+4, 100℃在 80 以下者)可以用开炼机混炼,门尼粘度高的用开炼机混炼较困难;(2)混炼开始时采用窄辊距,先将生胶薄通 10 次左右,使其形成连续的包辊胶后再放宽辊距进行加料混炼;(3)辊温应控制在60℃左右,前辊温度稍低于后辊;(4)混炼高填充油和高填充剂的胶料时,可将油和填充剂先混合后再加到胶料中去,以改善混炼操作;(5)硬脂酸易使胶料脱辊,宜在混炼后期加人。
此外,加入操作油能改善混炼胶操作性能。
故充油乙丙橡胶的混炼工艺性能较好。
2.密炼机混炼三元乙丙橡胶密炼机混炼应注意以下几点;(1)容量应比正常容量高 15%左右;(2)温度要高些,以利于乙丙橡胶在高温下塑化,从而使配合剂易于分散均匀;(3)填充剂用量高的胶料宜采用逆混法,填充剂用量低的胶粉用一般混炼法较好。
逆混法a.先加除硫黄和促进剂外的所有配合剂;b.加生胶;C.待配合剂完全混合均匀后排胶;d.在开炼机上下片,冷却;e.在开炼机上或温度低于100℃的密炼机中加硫化体系。
注: 密炼机混炼时间视密炼机的类型(快速或慢速)及配方不同而异,以达到配合剂充分分散均匀为原则.一般混炼方法a.加生胶;b 加硬脂酸、氧化锌、1/2 填充剂、1/2 软化剂和其它配合剂;c.加 1/2 炭黑、1/2 软化剂;d.继续混炼至均匀、排胶;e.在开炼机上下片、冷却;f. 在开炼机上或低于100℃的密炼机中加硫化体系。
三元乙丙橡胶(EPDM)特点,性能参数与加工三元乙丙橡胶是乙烯、丙烯以及非共轭二烯烃的三元共聚物,1963 年开始商业化生产。
每年全世界的消费量是百万吨。
EPDM 最主要的特性就是其优越的耐氧化、抗臭氧和抗侵蚀的能力。
由于三元乙丙橡胶属于聚烯烃家族,它具有极好的硫化特性。
在所有橡胶当中,EPDM 具有最低的比重。
它能吸收大量的填料和油而影响特性不大。
因此可以制作成本低廉的橡胶化合物。
(注:EPDM 中文名:三元乙丙橡胶 )三元乙丙橡胶的性能与优点三元乙丙橡胶主链由化学性稳定的饱和烃组成,仅在侧链中含不饱和双键,故基本上属于种饱和型橡胶。
由于分子结构内无极性取代基,分子间内聚能低,故分子链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柔顺性。
乙丙橡胶的化学结构使其硫化制品具有独特的性能。
1、低密度高填充性:三元乙丙橡胶是一种密度较低的橡胶,其密度为0.87。
加之可大量充油和加入填充剂,因而可降低橡胶制品的成本,弥补了三元乙丙橡胶生胶价格高的缺点,并且对高门尼值的三元乙丙橡胶来说,高填充后物理机械性能降低幅度不大。
2、耐老化性:乙丙橡胶有优异的耐天候、耐臭氧、耐热、耐酸碱、耐水蒸汽、颜色稳定性、电性能、充油性及常温流动性。
三元乙丙橡胶制品在120 ℃下可长期使用,在150~200 。
C 下可短暂或间歇使用。
加入适宜防老剂可提高其使用温度。
用过氧化物交联的三元乙丙橡胶可在更苛刻的条件下使用。
三元乙丙橡胶在臭氧浓度50×10~,拉伸 30%,可达 1 50 h 以上不龟裂。
3、耐腐蚀性:由于乙丙橡胶缺乏极性,不饱和度低,因而对各种极性化学品如醇、酸、碱、氧化剂、制冷剂、洗涤剂、动植物油、酮和脂等均有较好的抗耐性;但在脂属和芳属溶剂(如汽油、苯等及矿物油中稳定性较差。
在浓酸长期作用下性能也要下降。
在ISO /TR7620 中汇集了近400种具有腐蚀性的气态和液态化学品对各种橡胶性能作用的资料。
刘乙丙橡胶作用程度为 1 级的化学品有 80 多种,在此不一一列举。
三元乙丙橡胶(EPDM)特点,性能参数与加工三元乙丙橡胶(EPDM)特点,性能参数与加工三元乙丙橡胶是乙烯、丙烯以及非共轭二烯烃的三元共聚物,1963年开始商业化生产。
每年全世界的消费量是80万吨。
EPDM最主要的特性就是其优越的耐氧化、抗臭氧和抗侵蚀的能力。
由于三元乙丙橡胶属于聚烯烃家族,它具有极好的硫化特性。
在所有橡胶当中,EPDM具有最低的比重。
它能吸收大量的填料和油而影响特性不大。
因此可以制作成本低廉的橡胶化合物。
(注:EPDM中文名:三元乙丙橡胶)三元乙丙橡胶的性能与优点三元乙丙橡胶主链由化学性稳定的饱和烃组成,仅在侧链中含不饱和双键,故基本上属于种饱和型橡胶。
由于分子结构内无极性取代基,分子间内聚能低,故分子链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柔顺性。
乙丙橡胶的化学结构使其硫化制品具有独特的性能。
1、低密度高填充性:三元乙丙橡胶是一种密度较低的橡胶,其密度为0.87。
加之可大量充油和加入填充剂,因而可降低橡胶制品的成本,弥补了三元乙丙橡胶生胶价格高的缺点,并且对高门尼值的三元乙丙橡胶来说,高填充后物理机械性能降低幅度不大。
2、耐老化性:乙丙橡胶有优异的耐天候、耐臭氧、耐热、耐酸碱、耐水蒸汽、颜色稳定性、电性能、充油性及常温流动性。
三元乙丙橡胶制品在120 ℃下可长期使用,在150~200。
C下可短暂或间歇使用。
加入适宜防老剂可提高其使用温度。
用过氧化物交联的三元乙丙橡胶可在更苛刻的条件下使用。
三元乙丙橡胶在臭氧浓度50×10~,拉伸30%,可达1 50 h以上不龟裂。
3、耐腐蚀性:由于乙丙橡胶缺乏极性,不饱和度低,因而对各种极性化学品如醇、酸、碱、氧化剂、制冷剂、洗涤剂、动植物油、酮和脂等均有较好的抗耐性;但在脂属和芳属溶剂(如汽油、苯等及矿物油中稳定性较差。
在浓酸长期作用下性能也要下降。
在ISO/TR7620中汇集了近400种具有腐蚀性的气态和液态化学品对各种橡胶性能作用的资料。
刘乙丙橡胶作用程度为1级的化学品有80多种,在此不一一列举。
三元乙丙再生橡胶生产工艺三元乙丙再生橡胶是一种具有良好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的橡胶材料。
它是通过将废旧橡胶制品进行再生加工而得到的,具有很高的环保价值。
下面将介绍三元乙丙再生橡胶的生产工艺。
一、废橡胶的回收与预处理废橡胶制品主要来源于废旧轮胎、废胶管、废胶板等。
这些废弃物经过回收后,首先需要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杂质和降低橡胶中的硫含量。
预处理方法包括破碎、筛分、洗涤等步骤。
破碎将废橡胶制品粉碎成适当的颗粒大小,筛分去除其中的金属杂质,洗涤则是通过化学方法去除硫含量。
二、再生橡胶的制备预处理后的废橡胶进入再生橡胶制备工艺。
首先,将预处理后的废橡胶放入反应釜中,加入再生剂、软化剂、增塑剂等辅助剂,并控制好温度和时间,进行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再生剂将废橡胶中的硫链断裂,使其分解成低分子量的物质。
软化剂和增塑剂则能提高橡胶的柔软度和延展性。
三、再生橡胶的精炼经过反应后的再生橡胶需要进行精炼处理。
精炼的目的是去除杂质和进一步提高橡胶的品质。
精炼方法包括热精炼、机械精炼和化学精炼等。
热精炼通过加热橡胶使其软化,然后用机械设备进行拉伸和剪切,以去除其中的杂质。
机械精炼则是通过机械挤压和研磨使橡胶变得更加均匀致密。
化学精炼则是通过添加化学品使橡胶中的杂质发生反应,然后进行分离。
四、再生橡胶的成型与硫化精炼后的再生橡胶可以进行成型与硫化处理。
成型可以采用压延法、挤出法、注塑法等多种方法。
硫化是将橡胶制品放入硫化炉中,加热使其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交联结构,从而提高橡胶的强度和耐磨性。
五、再生橡胶的检测与质量控制在生产工艺中需要对再生橡胶进行检测与质量控制。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拉伸试验、硫含量测定、动态力学性能测试等。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评估再生橡胶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耐久性,并对生产工艺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再生橡胶的质量。
三元乙丙再生橡胶的生产工艺包括废橡胶的回收与预处理、再生橡胶的制备、再生橡胶的精炼、再生橡胶的成型与硫化以及再生橡胶的检测与质量控制等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