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研究方法之原始资料的收集观察法及定性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1.62 MB
- 文档页数:19
试论述教育行动研究过程中收集资料的方式一、引言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实践改进教育实践。
在进行教育行动研究时,收集资料是十分重要的一步。
本文将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探讨教育行动研究过程中收集资料的方式。
二、定性资料的收集方式1.访谈法访谈法是指通过与受访者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其对某个问题的看法、经验、态度等信息。
在教育行动研究中,可以采用个别访谈或小组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家长或教师对某项教育实践的反应和建议。
2.观察法观察法是指通过观察某个现象或事件来获取信息。
在教育行动研究中,可以采用课堂观察、学生作品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成果。
3.文件分析法文件分析法是指通过阅读相关文件来获取信息。
在教育行动研究中,可以通过阅读学校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学生作业等文件,了解学校教育实践的规定和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定量资料的收集方式1.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指通过发放问卷来获取信息。
在教育行动研究中,可以采用学生问卷、家长问卷或教师问卷等方式,了解受访者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态度。
2.测试法测试法是指通过给受试者进行测验来获取信息。
在教育行动研究中,可以采用成绩测试、能力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在某个方面的表现和水平。
3.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指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来获取信息。
在教育行动研究中,可以采用描述性统计和推论性统计两种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资料收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保护隐私权在收集资料时应保护受访者或受试者的隐私权,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处理个人信息。
2.确保数据准确性在收集资料时应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并注意避免数据造假或误导。
3.合理使用收集到的资料在收集到资料后,应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对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和使用,避免滥用或误用。
五、结论教育行动研究中,收集资料是获取信息和改进教育实践的重要步骤。
定性和定量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研究方法与材料收集在进行任何研究工作之前,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正确收集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研究方法的种类及其使用的场景,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材料收集方法。
通过阅读本文,你将了解如何选择适合你研究目标的方法,并掌握一些收集材料的技巧。
1. 研究方法的种类研究方法分为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两大类。
定性研究方法注重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描述,主要采用观察、访谈、焦点小组等方法收集数据。
定性研究方法适用于探索性研究或者对个别案例进行详细分析的情况。
另一方面,定量研究方法则注重对问题进行量化的分析,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方法收集数据。
定量研究方法适用于对群体进行广泛观察和比较的情况。
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求,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是进行研究的第一步。
2. 定性研究方法2.1 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对目标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观察法可以进行实地观察或者基于文献和影像资料的观察。
实地观察可以采用直接参与观察或者观察者作为旁观者的方式。
观察法适用于研究非常规行为、实地环境等情况。
2.2 访谈法访谈法是通过与被访者进行面对面交流获取信息的方法。
访谈可以采用结构化、半结构化或者非结构化的方式进行。
访谈法适用于研究主观性的经验、态度、意见等问题。
2.3 焦点小组焦点小组是由一群具有相关经验或特定背景的人组成,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收集信息。
焦点小组的参与者可以相互交流、观点碰撞,从而深入了解问题。
焦点小组适用于研究某个群体的共同经验、态度和观点。
3. 定量研究方法3.1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通过编制调查问卷,对目标群体进行调查获取信息的方法。
问卷调查的形式可以是纸质的或者在线的,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
问卷调查适用于获取大量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3.2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干预和比较,验证因果关系的方法。
实验研究需要设计实验方案、收集实验数据,并分析结果。
实验研究适用于研究因果关系和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
收集定性资料的方法收集定性资料是一种研究方法,旨在通过描述和理解研究对象的感受、态度、信念、行为等主观经验来深入了解问题或现象。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定性资料收集方法。
1. 访谈法:通过与受访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深入了解其观点、体验和看法。
访谈可以分为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三种形式。
结构化访谈的问题事先确定,半结构化访谈问题的顺序和内容在一定限度内事先确定,非结构化访谈的问题主要由受访者回答引导。
2. 观察法:研究者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环境、社交互动等,通过观察的过程来收集数据。
观察可以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两种形式。
参与观察是指研究者直接参与到被观察对象的活动中,非参与观察是指研究者只是旁观者,不参与被观察对象的活动。
3. 文件分析法:通过对文本、档案、报表等文件进行系统的分析,收集资料。
这些文件可以是书籍、报纸、期刊、政府文件、公司报告等。
文件分析法可以用来发现潜在的研究主题,提供背景信息和支持论证。
4. 焦点小组讨论法:通过组织一群受访者在特定话题上进行自由讨论,以了解他们的观点和态度。
焦点小组由6-12人组成,受访者来自特定人群,集体讨论被研究现象的特点和内涵。
5. 个案研究法:深入地研究一个或少数几个个案,通过多种方法收集相关资料,包括访谈、观察、文件分析等。
个案研究法通常应用于对个体或特殊情况进行深入理解的研究。
6. 应用戴明方法:戴明方法是一种提供关于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案的实践技术,通过投票、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定性数据。
研究者可以用于制定问题、讨论原因、识别解决方案和决策选择。
以上方法只是一些常见的定性资料收集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领域和局限性。
在选择方法时,研究者需要考虑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资源的可行性。
同时,研究者需要保持中立、客观的态度,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合理解读和分析,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是一种通过描述、解释和理解现象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相比于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更注重对研究对象的深入理解,通过对个案的分析来揭示出普遍规律。
在社会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定性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本文将从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介绍定性研究方法。
首先,定性研究的研究设计应该是灵活和开放的。
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常见的定性研究方法包括个案研究、现象研究、文本分析、参与观察等。
在选择研究方法时,研究者需要考虑到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研究目的,确保研究方法能够充分反映研究对象的特征和研究问题的复杂性。
其次,数据收集是定性研究的重要环节。
定性研究通常通过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讨论、观察记录等方式来收集数据。
在进行数据收集时,研究者需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尊重研究对象的意见和观点,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同时,研究者还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数据收集方法,以获取多维度的数据,从而全面地理解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
最后,数据分析是定性研究的关键环节。
定性研究的数据分析通常是一个交互式和循环式的过程,研究者需要不断地从数据中提炼出模式、主题和概念,并进行比较和分类。
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内容分析、主题分析、情感分析等。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研究者需要注重对数据的细致解读,确保对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的深入理解。
综上所述,定性研究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它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深入理解,揭示出研究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在进行定性研究时,研究者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确保研究的全面和深入。
同时,研究者还需要注重对数据的细致收集和分析,以获取真实和可靠的研究结果。
定性研究方法的应用,将有助于推动社会科学和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
定性研究方法包括哪些定性研究是一种以描述、解释和理解现象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方法,它通常用于探索性研究、理论构建和现象解释。
在社会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定性研究方法被广泛运用。
那么,定性研究方法包括哪些呢?本文将对此进行介绍。
首先,定性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定性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对已有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来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描述。
文献综述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掌握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
其次,定性研究方法包括深度访谈。
深度访谈是一种开放式、灵活性强的研究方法,它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深入挖掘其观点、态度、经验和感受,以获取丰富、详细的信息。
深度访谈通常采用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方式进行,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进行灵活的引导和追问,以获取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数据。
第三,定性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行为、言语、环境等进行系统观察和记录,来获取研究数据和信息。
观察法可以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两种形式,研究者可以选择适合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观察方式进行研究。
观察法能够帮助研究者直接获取研究对象的真实行为和情境,为研究提供客观、具体的数据基础。
最后,定性研究方法还包括焦点小组讨论。
焦点小组是一种集体讨论的研究方法,它通过邀请一组具有相关经验和知识的研究对象进行集体讨论,以获取他们的共识、分歧、观点和建议。
焦点小组讨论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群体的态度、观点和需求,挖掘出群体内部的共性和多样性,为研究提供丰富的信息和数据。
综上所述,定性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深度访谈、观察法和焦点小组讨论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各具特点,可以相互结合,灵活运用,以满足研究的不同目的和需求。
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定性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以获取准确、全面的研究数据和信息。
论文撰写中的原始资料一、引言在任何一个领域,原始资料都是得出可靠结论和做出有效决策的基础。
对于学术研究而言尤其如此。
在学术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原始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论文撰写中的原始资料,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二、原始数据的定义原始数据是指未经解释、未经整理以及未经其他处理的数据。
它是对现象或实验结果的最初采集和记录,是一组未经过分析或加工的数据记录,通常不被广泛使用,也不被直接引用。
通常,原始数据应由研究人员收集,并采用一种记载方式将其记录下来。
这种记录应能表明数据的来源、时间、地点、因素、条件和方法等关键信息。
三、原始资料的分类原始资料可以分为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两种类型。
1. 定量资料定量资料是指那些用数字或数字表示度量的数据。
此类数据可以直接进行量化,并可用于数学或统计学分析。
例如,身高、体重、年龄、成绩、收入等。
收集定量数据时通常需要制定一个严密的方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定性资料定性资料是指那些不能用数字或数字表示度量的数据。
这类数据通常是以文本或图片形式展示的。
例如,采访、问卷调查、照片、视频等。
定性数据往往比较主观,肯定包含着大量的主观因素。
因此,在进行定性数据收集时,需格外谨慎。
四、原始资料收集的方法原始资料的收集方法通常是根据研究的性质和目的而定。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原始资料收集方法。
1. 观察法观察法是一种收集原始资料的基本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观察客观现象并记录下来以获得数据。
例如,社会学研究中的观察调查,利用过去的材料、档案记录等来进行研究。
2. 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问卷并向被受访者提出一系列问题来进行数据收集的方法。
问卷设计应根据问题类型、受访者年龄、性别、教育背景等因素综合考虑。
3. 采访法采访法是指以口头形式收集数据。
采访资料可以是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
所以,采访人应具备设计问卷、寻找受访者、提出问题并记录回答等方面的技能。
4. 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对某个特定现象进行控制的数据收集方法。
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是一种用于获得关于事物和现象的质性描述和分析的研究方法。
在定性研究中,研究者通常关注个体的主观体验、情感、态度、行为和人际交往等方面,通过深入的访谈、观察和文本分析等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
一、深度访谈深度访谈是定性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面对面或电话等方式与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访谈,以获取他们的经验、观点和态度等信息。
深度访谈通常采用开放性的问题,允许被访者自由发挥和表达,以便研究者能够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认知过程。
二、重要事件法重要事件法是通过询问被访者在某个特定事件中的感受和经验,以获取对该事件的评价和意义。
研究者可以通过问卷、深度访谈或焦点小组等方式收集与重要事件相关的数据。
重要事件法能够帮助研究者揭示事件的背后含义和影响因素。
三、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观察和记录被观察对象的行为、环境和情境等,以获取关于他们的行为模式、态度和互动方式等信息。
观察可以是直接的,即研究者亲自进行观察;也可以是间接的,即通过录像、录音等方式进行观察。
观察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捕捉到被观察对象的实际行为和互动情境。
四、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采用深入、全面和系统的方法对一个或多个个案进行研究。
研究者通过对多种数据源的收集和分析,如文件、文献、观察和访谈等,深入了解个案的特征、过程和结果等。
案例研究法适用于研究复杂的个体、组织和社会现象。
五、文本分析文本分析是将书面材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的方法。
研究者通过对文本的内容、结构和语境进行分析,揭示其中的意义、价值和影响等。
文本分析可以是定性的,如对论述和观点进行分析;也可以是定量的,如对文本中的词频、共现和关联等进行统计分析。
六、焦点小组讨论法焦点小组讨论法是通过组织一些相关人员进行集体讨论,以获取他们对特定话题的观点、经验和意见。
焦点小组讨论通常由研究者担任主持者,引导参与者自由发言,并通过讨论和互动来产生新的见解和共识。
定性研究方法包括哪些
在研究中,定性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个案、团体或社会现象的观察、访谈、讨论、分析相关文本材料等方式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特征、意义和内涵。
常见的定性研究方法包括:
1. 个案研究(Case study):深入研究个体、组织或事件,通
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相关信息来理解研究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 访谈研究(Interview):与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
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获取研究对象的观点、经验、态度和观念。
3. 焦点小组讨论(Focus Group):在小组环境中组织一群相
关参与者,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来获取群体观点、意见和思维方式。
4. 观察研究(Observation):对研究对象的行为、活动、环境进行目测或记录,以获取对研究对象的直接观察和了解。
5. 文本分析(Textual Analysis):对书籍、文章、媒体报道等
文本材料进行系统分析和解读,以挖掘其中隐含的意义和观点。
6. 场景分析(Contextual Analysis):考察研究对象所处的具
体环境和背景,以理解环境对研究对象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7. 生活史研究(Life History):对个体或团体的生活经历和发展历程进行详细访谈和记录,以揭示其特点、转变和发展趋势。
8. 现象学研究(Phenomenology):通过对个体或集体的经验、观念和意义进行深入探索,以揭示其背后的意义和本质特征。
这些定性研究方法通常用于对复杂而多样化的现象进行探索和理解,强调对研究对象的深入洞察和解释,较少进行数值统计和量化分析。
定性研究的数据收集方法田野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田野研究•田野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非参与式观察,以及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田野研究的资料收集方式•访谈•观察•田野研究的基本步骤•进入问题•资料收集•分析资料作为资料收集方法的访谈●访谈的定义通常采访被简单的定义为有目的的谈话。
具体地说,这种目的为获取信息。
不幸的是,怎样去采访并没有一致的观点。
采访可以被描述为一种艺术,而不是一种技能或科学,它也能理解为一种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回答者可以受到内在的奖赏。
●访谈的种类✧标准化访谈✧非标准化访谈✧半标准化访谈(1)标准化访谈⏹标准化访谈使用一种正式化的结构问卷。
采访者需要让被访者回答问卷上的每一个问题。
⏹调查者假设调查工具中列出的问题是十分广泛的以致能探出受访者关于研究课题的所有相关信息。
⏹总的来说,标准化访谈室使用一系列已经设计好的问题来获取信息,信息包括受访者对于研究相关问题的看法、观点和态度。
(2)非标准化的访谈⏹与标准化对于问卷的严格要求相反,非标准化访谈不需要使用已设计好的问卷⏹采访者在访谈之前不预先知道所有需要问的问题所以,采访者不能预先列出要问的问题,他们同样假设不是所有受访者都能对语言相近的问题有同样的理解。
⏹在非标准化的访谈中,采访者必须根据必须根据特定的情况和调查的目标形成问题,做出合适的探索⏹为了增加田野观察非标准化访谈有时被用在田野研究的过程中(3)半标准化访谈⏹半标准化访谈室根据事先确定的题目和假设,重点就某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访谈,半标准化放眼的关键是课题的选择和题目的拟定⏹这类问题一般以一种系统而连续的方式询问被访问者,但访问者可以自由的离题,那是指访谈者允许探索一些非预备问题的答案⏹这种问题必须用被访者熟悉的语言组织起来;它们可以反映出一种人文关怀,即它们了解个体是以不同方式理解这个世界的,这样,研究者就可以从对象的角度走进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