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原始资料收集方法(一)观察法、(二)实验法
- 格式:ppt
- 大小:179.50 KB
- 文档页数:16
第一章:绪论1、问题而去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2北大2001<简>: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辑、原则、规则、程序等问题,它是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操作方式,它表明研究的主要手段与步骤。
包括研究法与研究设计类型。
实验研究和间接研究;加以选择并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法。
<1>究、解释性研究和探索性研究;<2><3>观研究。
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实验法和文献法)、资料分析方法(数据资料:统计方法、数理方法模拟法;文字资料:比较法和构造类型法)和其他技术手段和工具。
三个层次相互联系:方法论影响研究者对研究方式的选择,一定的研究方式又规定了一套与其相应得具体方法和技术。
3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
4描述、解释和预测事物的产生、发展与变化。
5 6科学知识的性质:(1)系统性;(2)因果决定论;(3)普遍性;(4)开放性。
科学研究的性质:(5)实证性;(6)客观性;(7)明确性;(8)社会性。
78、9、杂、异质性大;(2)研究更受个人因素的影响;(3)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偶然性和独特性更大。
10、种了解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活动,而社会研究是通过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来探索真理的理性认识活动。
11、 指各种具体的、分门别类地对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研究; 社会学研究旨在探索人们的社会行动和社会关系,探索个人、群体和社会三者之间及其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原因及结果。
作为社会研究之一的社会学研究更具综合性与实证性。
第二章:社会研究发展史12、中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方法论的主要观点;北大2003<简>:简述社会研究中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主要观点):(1)孔德提出“观察优于想象”,“实证”含义:<1>现实的而不是幻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第三章观察法一、观察法概述(一)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1.基本概念所谓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通过感觉器官和辅助设备,对处在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得信息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其中“有目的”是指对观察对象、观察方法、观察范围等有明确的规定,并不是毫无目的地观察任何事物。
“自然状态”是指研究者不控制或干扰观察对象,使其保持常态。
这里所说的观察并不等同于我们平常所说的观察。
日常观察法常常是自发进行,不要求做严格详细的观察记录,仅凭研究者根据亲身体验获得感性材料。
而科学观察则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并要详细记录特定的对象,按照一定的研究步骤进行。
2.主要特征(1)目的性观察是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的,具有明确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
漫无目的的观察很难获取有效的信息,无助于问题解决。
(2)客观性观察不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控制或干预,尽量保持自然状态,不改变事件发生的自然条件和发展过程,只是客观、详细记录观察的全过程。
并且,观察者不应把自己的主观推测或推想加入观察中,只有这样才能收集到真实有效的行为。
(3)能动性开展观察之前,制定提纲和程序,规定观察的时间、空间、对象和记录方法。
在观察中,如果遇到未曾预料的情况就要做出必要修改。
(二)意义作用与局限性1.意义和作用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观察法是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
它贯穿于教育科学研究的始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观察法是收集原始资料的最基本方法,是其他科学研究的基础。
例如,苏霍姆林斯基正是在观察记录3700名儿童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开展有关教育与儿童发展关系的研究。
第二,观察法是检验教育理论或教育经验正确与否的重要手段。
当一些理论观点一时难以通过测验或实验等手段加以验证时,可以通过观察法初步判断其正确性。
例如要确定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模式是否有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自修课的表现加以检验。
第三,观察法是选择课题的主要来源。
第三节发展心理学收集研究资料的常用方法为了揭示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研究者必须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收集可靠的研究资料。
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一样,发展心理学收集的研究资料主要包括被试的外部表现、内部心理状态以及生理状态等方面。
传统的发展心理学研究主要关注个体行为层面的数据资料,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发展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也开始重视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神经机制进行研究,因此用于测量个体大脑活动的生理指标也成为发展心理学数据收集的内容。
下面将介绍一些收集研究资料的常用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和测验法、心理生理学方法等。
一、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观察者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并由此分析被观察者心理发展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
儿童的心理活动有突出的外显性,通过观察其外部行为,可以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
因此,观察法是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方法。
发展心理学早期的许多研究大都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的。
例如,达尔文的《一个婴儿的传略》和陈鹤琴的《儿童心理学之研究》等,都主要是通过观察法收集资料完成的。
观察法又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是指在不加任何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自然情境中被试的行为表现,比如去幼儿园观察幼儿的同伴交往行为。
实验观察法指通过实验控制设置某种情境,观察被试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表现。
比如,安斯沃思(M.Ainsworth)等通过陌生情境法观察婴儿在人为设置的陌生情境中的不同表现,从而区分婴儿的不同依恋类型。
进行观察研究首先必须进行观察设计。
观察设计通常包括如下三个步骤。
首先是确定观察内容和对象。
例如,要研究教师期望对师生交往的影响,观察的对象自然是教师和学生,但还需要考虑在什么样的学校、在哪个年级和班级进行观察,以及要观察哪些现象等。
其次是选择观察策略。
常用的观察策略有参与观察策略、取样观察策略以及行为核查表策略等。
最后是制订观察记录表。
WORD 格式.可编辑技术资料分享00974统计学原理 章节基础知识 第一章:总论 1、统计的三基本方法: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可扩展未简答) 2、凯特乐将统计学的三个主要源泉:英国的政治学派,德国的国势学,法国的概率统计 3、“统计”一词的含义:统计包括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资料,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的基础是统计工作,统计科学既是统计工作经验的理论概括,又是指导统计工作的原理、原则和方法。
(简答) 4、统计信息的两大特征:数量性和总体性(多选、简答) 5、统计的三大职能:信息,咨询,监督 (多选) 6、四大计量尺度: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重点前两个) 7、按度量层次低到高: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 8、区别总体和总体单位(选择,判断) 9、统计指标的的三大特性:总体性,数量性,综合性(多选) 10、区分变异和变量,变量又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多选) 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1.统计资料的三大特性:数量性,总体性,客观性(选择,填空) 2.总体性的定义是指统计是从整体上反映和分析事物数量特征,而不是着眼于个别事物,因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从整体上观察,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判断) 3.原始资料的搜集方法 访问方法 观察方法 实验方法(多选) 4.统计调查的方式: 1)普查:专门组织进行一次性的全面调查(填空、多选) 2)抽样调查:最常用的方法 3)统计报表 4)重点调查:了解定义(选择)(多年都有考到) 5)典型调查 6.结论:统计方式是以普查为基础,抽样调查为主体(选择、判断) 7.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1) 调查目的:调查目的要符合客观实际,是任何一套方案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是行动的指南。
(2)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对象即总体,调查单位即总体中的个体。
统计师考试考点原始资料搜集方法原始资料搜集方法包括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面谈访问法、邮寄访问法、电话访问法、互联网访问法。
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原始资料搜集方法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原始资料搜集方法(识记)原始资料搜集方法包括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面谈访问法、邮寄访问法、电话访问法、互联网访问法。
(一)直接观察法是由调查人员到现场对调查对象亲自进行观察计量以取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优点:数据的准确性较高。
缺点:需要较多的人力和时间。
适用:只适合对现实发生的现象进行调查。
(二)报告法也称报表法,是由报告单位根据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按照统计机关颁发的统一的表格和要求,按一定的呈报程序提供资料的方法。
在我国,只要求规模在规定标准以上的企业执行统计报表制度,对于规模标准以下的`企业及个体经营单位,则采用抽样调查方法。
优点:对于调查者来说,比较省时省力;对被调查者来说,可以促进其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制度,加强基层统计工作。
缺点:统计报表制度只能用来获取社会与经济发展重要指标体系所需要的原始数据。
【例题多选】全面统计报表是一种( )。
A、全面调查方法B、报告法调查C、经常性调查方法D、一次性调查方法E、快速调查方法适用【答案】ABC(三)面谈访问法面谈访问法是由访问员与被调查者见面,通过直接访问来填写调查问卷的方法。
1、入户访问法2、街头拦截问法(1)访问员访谈(2)电脑访问【2010 多选】下列调查方式属于面谈访问法的有( )。
A、电话访问B、邮寄访问C、入户访问D、街上拦截问E、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系统【答案】CD【例题单选】街头拦截面访的缺点之一是( )。
A、问卷长度比较长B、费用比较高C、效率不高D、搜集的数据对总体的代表性不强【答案】D(四)邮寄访问法是通过邮寄问卷的方式对被调查者进行访问的方法。
(五)电话访问法1、中心控制电话访问2、电脑辅助电话访问优点:(1)提问时可以自动跳过应当略去问题;(2)省去传统数据录入这个步骤;(3)可以随时完成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
第三章大纲:1市场营销信息系统的涵义P44指一个由人员、机器和程序所构成的相互作用的复合体2市场营销信息系统的构成P45(1)内部报告系统(2)市场营销情报系统(3)市场营销调研系统(4)市场营销分析系统3理想的市场营销信息系统应具备的素质P46(1)它能向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从事工作所必需的一切信息。
(2)它能够对信息进行选择,以便使各级管理人员获得与他能够且必须采取的行为有关的信息。
(3)它提供信息的时间限于管理人员能够且应当采取行动的时间。
(4)它提供所要求的任何形式的分析、数据与信息。
(5)它所提供的信息一定是最新的,并且所提供的信息的形式都是有关管理人员最容易了解和消化的。
4市场营销调研的涵义与内容p47是指系统地设计、收集、分析并报告与企业有关的数据和研究结果。
内容:(1)市场特性的确定(2)潜在市场的开发(3)市场占有率分析(4)销售分析(5)竞争5实验设计的主要类型P51(1)简单时间序列实验。
(2)重复时间序列实验。
(3)前后控制组分析。
(4)阶乘设计含义。
(5)拉丁方格设计含义。
6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涵义、特点和用途P47-48(详见书)定量研究一般是为了对特定研究对象的总体得出统计结果而进行的。
定性研究具有探索性、诊断性和预测性等特点。
它并不追求精确的结论,而只是了解问题之所在,摸清情况,得出感性认识。
7评估二手数据的标准P49(1)公正性。
是指提供该项数据的人员或组织不怀有偏见或恶意。
(2)有效性。
指研究人员是否利用了某一特定的相关测量方法或一切相关测量方法来收集数据。
(3)可靠性。
指从某一群体中样本数据是否能准确反映其整体的实际情况。
8收集原始数据的主要方法P49-50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专家估计法9调查研究过程的主要步骤P53(1)确定研究目的(2)制定研究战略(3)收集数据(4)分析数据10专家评估法的主要步骤P?11回归分析、判别分析和因素分析的涵义和用途P57-58(详见书)回归分析:指一种表述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公式技术。
心理测量第一章:心理测量的历史1、中国古代心理测量的方法P(7)(一)观察法(二)访谈法(三)自然实验法(四)个案调查法2、心理测验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对个体差异的研究P(9)背景:心理测验最初产生的原因是,在西方一些国家完成工业革命后,对劳动力的需要急剧增加。
工厂需要童工和低能儿,因此要有适当的工具和手段以便有效识别,人们对精神异常者和智力落后者的同等不良待遇,人们要对他们进行区别,也需要建立一种客观的分类标准和鉴别方法。
对个体差异的研究:天文学的一个事件。
第二章:心理测量概述1、测量的定义P(23)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2、测量的要素P(24)参照点:计算事物的量的起点。
参照点有两种:一种是绝对零点。
另一种是人为指定的参照点。
心理测量中的参照点是人定的,从该点起计算的数值不能以“倍数”的方式解释。
单位:理想的单位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确定的意义,即同一单位在大家看来意义是相同的,不允许有不同的解释。
而是有相等的价值。
也就是说,第一单位与第二单位间的距离等于第二单位与第三单位间的距离。
3、测量的量表:要测量某个事物,必须有一个定有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体,将要测量的每个事物放在这个连续体的适当位置上,看他距离参照点的远近,以此得到一个测量值,这个连续体就叫量表(measurement),即测量的量表是指在进行测量时体现了测量规则的连续体。
命名量表:类别量表或称名量表,它是量表中测量水平最低的一种,只是用数字来代表事物或把事物归类,没有任何数量的意义,只起着标志事物的作用,因而没有序列性、等距性和可加性。
顺序量表:等级量表,其测量水平比命名量表高,指明类别的大小或含有某种属性的多少,它所适用的统计方法有中位数、百分位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和肯德尔和谐系数等,但不能做加、减、乘、除运算。
顺序量表具有区分性和序列性,但不具有等距性,也没有可加性。
等距量表:等距量表不仅有大小关系,而且有相等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