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课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35
《平⾯设计创意与制作》课程标准《平⾯设计创意与制作》课程标准⼀、课程信息课程名称:平⾯设计创意与制作课程编码:09030005适⽤专业:计算机平⾯设计专业授课对象:三年制中职学⽣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型:B(理论+实践)课开发⽅式:⾃选教材学时学分:144学时(36学时理论,108学时实践),8学分并⾏课程:《VI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标定位(⼀)课程性质《平⾯设计创意与制作》是计算机平⾯设计专业的专业核⼼课。
该课程与已开设的其他专业课程有着紧密联系,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
通过对Photoshop 软件、AI软件以及计算机基础、设计基础的系统学习,能够加强学⽣专业基础知识,让学⽣熟练掌握图像处理与制作的基本技巧,同时能让学⽣通过运⽤其所学知识与制作技巧完成专业课程的后期创意制作任务,为从事平⾯⼴告设计、包装设计、产品造型设计、装潢设计、⽹页设计、印刷制版等⾏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平⾯设计创意与制作》课程是计算机平⾯设计专业⼀门综合技术必修课程,是培养学⽣专业能⼒的核⼼课程之⼀。
是对其他课程的综合梳理与运⽤,本课程采⽤理实⼀体化教学,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性,是从事平⾯⼴告设计、包装设计、装饰设计、排版编辑、⽹页制作、图⽂印刷、动漫、游戏制作等⼯作的前导运⽤课程,也是提⾼学⽣审美能⼒、创新能⼒、设计能⼒的计算机应⽤软件的课程。
(⼆)课程设计思路1.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按照“借助社会⼒量办学,按照企业要求育⼈”的要求,2016年,铜仁市碧江区中等职业学校与碧江区经开区达成产学研合作协议、与贵州⼭久长青智慧云科技有限公司和天德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2018年与鲲鹏通讯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并在2019年通过调研向川⼤⼴告传媒公司、铜仁博宇传媒公司、铜仁⼤⾃然⽂化传播公司、铜仁维纳斯婚纱摄影公司输送⼤批实习⽣,在实训室建设规划、课程设置、学历教育、⾏业培训、物联⽹技术应⽤和科研平台等⽅⾯展开深度合作,为本课程提供完全模拟⼀线岗位环境,可充分满⾜学⽣在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
大二网页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网页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HTML5、CSS3和JavaScript的核心语法;2. 学会运用网页设计工具进行页面布局、样式设置和交互功能开发;3. 了解响应式设计原理,能针对不同设备进行网页优化。
技能目标:1. 能独立完成静态网页的搭建,实现网页的整体布局和样式设计;2. 掌握使用JavaScript实现简单的交互功能,如表单验证、动态效果等;3. 能运用网页设计相关软件和工具,提高网页制作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对网页设计美学的认识和鉴赏能力;2.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3. 培养学生对互联网行业的热爱,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学生特点:大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和网络知识,对网页设计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案例教学为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网页设计技能。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网页设计基础理论:- HTML5基本语法及标签使用;- CSS3选择器、样式属性及盒子模型;- JavaScript基本语法、函数和事件处理。
2. 网页布局与样式设计:- 流式布局、浮动布局和定位布局;- 响应式设计原理及媒体查询;- CSS预处理器(如Sass、Less)的运用。
3. 网页交互与动效实现:- 表单验证及提交;- JavaScript实现轮播图、下拉菜单等动效;- jQuery库的使用。
4. 网页优化与调试:- 网页性能优化策略;- 常见浏览器兼容性问题及解决方案;- 使用开发者工具进行调试。
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课程名称: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院系:电气工程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年级:姓名:指导教师:2015年 10月 23日目录第六章软横跨支柱容量校验混凝土选取支柱选取与校验软横跨中间柱容量校验软横跨下锚容量验算缓和曲线跨距校验第一章 原始资料1、悬挂形式: 正线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站线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2、气象条件: 第三典型气象区C 40t max +=;C 10t min -=;C 5t vmax -=;m 25V max =;s m 10V b =; 覆冰厚度:mm 5b =;覆冰密度:3m kg 900=ρ。
3、悬挂数据: 结构高度为h=1.3m , e=4m站线:承力索JT70,Tcmax=1500kg ; 接触线CT85,Tjm=1000kg 。
正线:承力索JT70,Tcmax=1500kg ; 接触线CT110,Tjm=1000kg 。
4、土壤特性: 安息角(承载力)Φ=30o , 填方地段。
第二章 负载计算一、接触网负载计算 气象条件: 第三典型气象区C 40t max +=;C 10t min -=;C 5t vmax -=;m 25V max =;s m 10V b =; 覆冰厚度:mm 5b =;覆冰密度:3m kg 900==b r ρ。
承力索JT —70:10.5c d mm =,c 0.00599g kN m =,0.85a =/1, 1.25K = K —风负载体型系数 a —风速不均匀系数正线接触线CT —110:112.34A mm =,112.34B mm =,j10.00992g kN m = 站线接触线CT —85:210.8A mm =,210.76B mm =,j20.00769g kN m =风速不均匀系数表垂直负载:1、接触线CT —110自重负载:j10.00992g kN m = 接触线CT —85 自重负载: j20.00769g kN m =2、承力索JT —70自重负载: c 0.00599g kN m =3、吊弦及线夹自重负载: d 0.0005g kN m =4、接触悬挂无风无冰的自重负载正线: 30110.009920.005990.000516.4110m j c d q g g g kN -=++=++=⨯ 站线: 30220.007690.005990.000514.1810m j c d q g g g kN -=++=++=⨯ 5、承力索纯冰负载6、接触线纯冰负载正线:9111093()10222151512.3412.343.14900()9.81104.12510/222b j b H A B b b g g kN mπγ---+=⨯⨯+⨯+=⨯⨯+⨯⨯=⨯ 站线:9222093()10222151510.810.763.14900()9.8110 3.80110/222b j b H A B b b g g kN mπγ---+=⨯⨯+⨯+=⨯⨯+⨯⨯=⨯ 水平负载7、最大风速时承力索风负载8、接触线上所承受的水平风负载(被认为传给了定位器而忽略不计) 正线:m kN akAv p v j /10121.5102534.1225.185.0625.010625.0362621---⨯=⨯⨯⨯⨯⨯=⨯= 站线m kN akAv p v j /10482.410258.1025.185.0625.010625.0362622---⨯=⨯⨯⨯⨯⨯=⨯= 9、覆冰时承力索风负载()()mkN v b d ak p cvb /10601.11010525.1025.11625.0102625.036262---⨯=⨯⨯⨯+⨯⨯⨯=⨯+=10、覆冰时接触线风负载 正线:()()m kN v d A ak p vb j /10354.11010534.1225.11625.010625.0362621---⨯=⨯⨯+⨯⨯⨯=⨯+=站线:()()m kN v d A ak p vb j /10234.1101058.1025.11625.010625.0362622---⨯=⨯⨯+⨯⨯⨯=⨯+=合成负载11、最大风速时的合成负载及与铅垂线的夹角正线: mkN q q q cv v /1098.16004357.001641.03222012max 1-⨯=+=+=站线: m kN q q q cv v /1083.14004357.001418.03222022max 2-⨯=+=+= 12、覆冰时的合成负载及与铅垂线的夹角 正线: 站线:二、最大跨距计算站线:承力索JT70,Tcmax=1500kg ; 接触线CT85,Tjm=1000kg 。
网页艺术设计教案第一章:网页设计概述1.1 网页设计的基本概念介绍网页设计的定义和目的解释网页设计师的角色和职责1.2 网页设计的原则与流程介绍网页设计的基本原则(如用户体验、界面设计等)解释网页设计的流程(如需求分析、设计稿、开发等)第二章:网页设计基本技能2.1 图形设计软件的使用介绍常用的图形设计软件(如Adobe Photoshop、Illustrator等)解释如何在软件中进行基本图形设计操作2.2 网页布局与排版介绍网页布局的基本概念(如网格系统、Flexbox、CSS等)解释如何进行有效的网页排版和版式设计第三章:网页色彩与字体设计3.1 色彩理论基础介绍色彩理论的基本概念(如色轮、色彩属性等)解释如何运用色彩理论进行网页色彩搭配3.2 字体设计与排版介绍字体设计的基本概念(如字体种类、字体搭配等)解释如何选择合适的字体和进行排版设计第四章:网页动画与交互设计4.1 动画设计基础介绍动画设计的基本概念(如关键帧、补间动画等)解释如何使用CSS动画或JavaScript实现动画效果4.2 交互设计原理与实践介绍交互设计的基本概念(如、滑动、拖拽等)解释如何设计网页中的交互效果和增强用户体验第五章:响应式网页设计5.1 响应式网页设计概述介绍响应式网页设计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响应式网页设计的目标和原则5.2 实现响应式网页设计介绍常用的响应式网页设计技术和工具(如媒体查询、弹性布局等)解释如何实现响应式网页设计和兼容不同设备第六章:网页设计规范与最佳实践6.1 网页设计规范介绍网页设计规范的重要性解释常见的网页设计规范(如W3C标准、可访问性规范等)6.2 最佳实践分享分享业界认可的网页设计最佳实践案例讨论如何运用这些最佳实践提升网页设计质量第七章:网页设计案例分析7.1 成功网页设计案例解析分析业界公认的成功网页设计案例解释其成功的原因和设计亮点7.2 失败网页设计案例解析分析一些失败的网页设计案例解释其失败的原因和可以改进的地方第八章:网页设计工具与资源8.1 网页设计工具介绍介绍常用的网页设计工具(如Adobe XD、Sketch等)解释这些工具的功能和如何使用它们8.2 网页设计资源分享分享一些有用的网页设计资源(如免费图标、字体、模板等)讨论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提高设计效率第九章:网页设计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9.1 项目管理基础介绍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流程解释如何运用项目管理工具进行网页设计项目规划和管理9.2 团队协作与沟通介绍团队协作和沟通的重要性讨论如何在团队中进行有效沟通和协作第十章:网页设计趋势与未来发展10.1 当前网页设计趋势分析当前流行的网页设计趋势解释如何将这些趋势应用到实际设计中10.2 网页设计的未来发展探讨网页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可能性鼓励学生保持学习和创新,以适应未来的变化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网页设计的原则与流程网页设计原则(如用户体验、界面设计等)的深刻理解和应用网页设计流程(如需求分析、设计稿、开发等)的详细规划和执行重点环节二:图形设计软件的使用熟练使用图形设计软件(如Adobe Photoshop、Illustrator等)进行基本图形设计操作如何在软件中进行高效的设计工作流程管理和创意实现重点环节三:网页色彩与字体设计色彩理论的深入理解和网页色彩搭配的应用字体设计的选择和排版设计的布局策略重点环节四:网页动画与交互设计CSS动画或JavaScript实现动画效果的技术细节交互设计原理的理解和网页中交互效果的设计实践重点环节五:响应式网页设计响应式网页设计的目标和原则的深入理解常用的响应式网页设计技术和工具(如媒体查询、弹性布局等)的实践应用重点环节六:网页设计规范与最佳实践理解网页设计规范的重要性及其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掌握业界认可的网页设计最佳实践案例和提升设计质量的方法重点环节七:网页设计案例分析分析成功和失败网页设计案例,理解其背后的设计理念和用户体验要素学会从案例中提取设计灵感和改进方向重点环节八:网页设计工具与资源熟练掌握网页设计工具(如Adobe XD、Sketch等)的功能和使用技巧了解和利用网页设计资源(如免费图标、字体、模板等)来提高设计效率重点环节九:网页设计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流程,运用项目管理工具进行网页设计项目规划和管理重点环节十:网页设计趋势与未来发展分析当前流行的网页设计趋势,了解行业动态探索网页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培养创新思维以适应未来的挑战本教案围绕网页艺术设计的核心内容,从设计原则与流程、设计工具的使用、色彩与字体设计、动画与交互设计、响应式设计、规范与最佳实践、案例分析、资源利用、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到趋势与未来发展,全面覆盖了网页设计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课程名称: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院系:电气工程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年级:姓名:指导教师:2015年10月23日目录第一章原始资料 2第二章负载计算 3第三章简单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 7 3.1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安装曲线确定(站线) (7)第四章半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及张力增量曲线114.1 计算条件 (11)4.2 半补偿链形悬挂张力增量及锚段长度的计算 (12)第五章平面设计5.1 接触网平面设计(站场)的一般次序: (13)5.2设计的一般技术原则 (13)5.3划分锚段 (14)5.4拉出值的确定 (16)5.5咽喉区放大图 (16)5.6站场平面表格说明 (17)第六章软横跨支柱容量校验6.1混凝土选取支柱选取与校验 (18)6.2软横跨中间柱容量校验 (20)6.3软横跨下锚容量验算 (23)6.4缓和曲线跨距校验 (26)第一章 原始资料1、悬挂形式: 正线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站线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2、气象条件: 第三典型气象区C 40t max +=;C 10t min -=;C 5t vmax -=;m 25V max =;s m 10V b =; 覆冰厚度:mm 5b =;覆冰密度:3m kg 900=ρ。
3、悬挂数据: 结构高度为h=1.3m , e=4m站线:承力索JT70,Tcmax=1500kg ; 接触线CT85,Tjm=1000kg 。
正线:承力索JT70,Tcmax=1500kg ; 接触线CT110,Tjm=1000kg 。
4、土壤特性: 安息角(承载力)Φ=30º, 填方地段。
第二章 负载计算一、接触网负载计算气象条件: 第三典型气象区C 40t max +=;C 10t min -=;C 5t vmax -=;m 25V max =;s m 10V b =; 覆冰厚度:mm 5b =;覆冰密度:3m kg 900==b r ρ。
承力索JT —70:10.5c d mm =,c 0.00599g kN m =,0.85a =/1, 1.25K = K —风负载体型系数 a —风速不均匀系数正线接触线CT —110:112.34A mm =,112.34B mm =,j10.00992g kN m = 站线接触线CT —85:210.8A mm =,210.76B mm =,j20.00769g kN m =风速不均匀系数表垂直负载: 1、接触线CT —110自重负载:j10.00992g kN m =接触线CT —85 自重负载: j20.00769g kN m =2、承力索JT —70自重负载: c 0.00599g kN m =3、吊弦及线夹自重负载: d 0.0005g kN m =4、接触悬挂无风无冰的自重负载正线: 30110.009920.005990.000516.4110mj c d q g g g kN -=++=++=⨯站线: 30220.007690.005990.000514.1810j c d q g g g kN -=++=++=⨯5、承力索纯冰负载mkN g d b b g H b cb /10923.91081.9)5.1015(15590014.310)(399---⨯=⨯⨯+⨯⨯⨯=⨯⨯+⨯⨯=γπ6、接触线纯冰负载 正线:9111093()10222151512.3412.343.14900()9.8110 4.12510/222b j b H A B b b g g kN m πγ---+=⨯⨯+⨯+=⨯⨯+⨯⨯=⨯ 站线:9222093()10222151510.810.763.14900()9.8110 3.80110/222b j b H A B b b g g kN m πγ---+=⨯⨯+⨯+=⨯⨯+⨯⨯=⨯ 水平负载7、最大风速时承力索风负载m kN akdlv p cv /10357.410255.1025.185.0625.010625.036262---⨯=⨯⨯⨯⨯⨯=⨯=8、接触线上所承受的水平风负载(被认为传给了定位器而忽略不计) 正线:m kN akAv p v j /10121.5102534.1225.185.0625.010625.0362621---⨯=⨯⨯⨯⨯⨯=⨯= 站线m kN akAv p v j /10482.410258.1025.185.0625.010625.0362622---⨯=⨯⨯⨯⨯⨯=⨯=9、覆冰时承力索风负载()()mkN v b d ak p cvb /10601.11010525.1025.11625.0102625.036262---⨯=⨯⨯⨯+⨯⨯⨯=⨯+=10、覆冰时接触线风负载正线:()()mkN v d A ak p vb j /10354.11010534.1225.11625.010625.0362621---⨯=⨯⨯+⨯⨯⨯=⨯+=站线:()()m kN v d A ak p vb j /10234.1101058.1025.11625.010625.0362622---⨯=⨯⨯+⨯⨯⨯=⨯+=合成负载11、最大风速时的合成负载及与铅垂线的夹角正线: m kN q q q cv v /1098.16004357.001641.03222012max 1-⨯=+=+= 站线: m kN q q q cv v /1083.14004357.001418.03222022max 2-⨯=+=+= οϕ87.1401641.0004357.0arctan arctan 011===q q cv οϕ08.1701418.0004357.0arctan arctan022===q q cv 12、覆冰时的合成负载及与铅垂线的夹角正线: ()()mkN q g g q q cvb cb b j b /1081.29001601.000923.0004125.001641.03222201011-⨯=+++=+++=οϕ08.300923.0004125.001641.0001601.0arctan arctan 01011=++=++=cb b j cvb g g p p 站线: ()()mkN q g g q q cvb cb b j b /1026.27001601.000923.0003801.001418.03222202022-⨯=+++=+++= οϕ74.1800923.0003801.001418.000923.0arctan arctan 02022=++=++=cb b j cvb g g q q 二、最大跨距计算站线:承力索JT70,Tcmax=1500kg ; 接触线CT85,Tjm=1000kg 。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基于CAD技术的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福厦城际A站)STATION'S PLANE DESIGN OF CATENARY BASED ON CAD TECHNOLOGY (THE FUXIA INTERCITY A STATION)年级: 2007级学号: 20077877姓名: 唐科专业: 铁道电气化指导老师: 杨艳王毅非2011年 6 月院系电气工程系专业电气工程自动化年级 2007级姓名唐科题目基于CAD技术的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福厦城际A站)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 (签章)评阅人评语评阅人 (签章) 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 (签章)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班级电气2007级1班学生姓名唐科学号20077877发题日期:2011年2月28日完成日期:2011年6月24日题目基于CAD技术的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福厦城际A站)1、本论文的目的、意义接触网是电气化铁道中主要供电装置,接触网平面设计特别是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是施工设计的重要内容。
从现场设计、施工等部门来看,接触网平面设计占用了大量人力,花费过多精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近年来CAD技术在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设计等部门普遍采用CAD技术进行辅助设计,节约了大量人力及精力,为该领域指明了发展方向,基于高速电气化铁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需求,对电化专业而言掌握高速接触网平面设计及相关知识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论文的目的是通过毕业设计,掌握高速接触网平面设计及CAD技术的应用。
2、学生应完成的任务①完成指定车站(福厦城际A站)站场平面设计所需的必要计算。
②完成应用CAD技术的站场平面布置图。
③完成一跨距吊弦长度计算④完成CAD原始图纸的整理工作3、论文各部分内容及时间分配:(共 17 周)第一部分收集相关资料文献,掌握AUTO CAD应用。
( 3 周) 第二部分掌握高速铁路站场平面设计方法。
( 4 周) 第三部分相关计算。
第一章绪言接触网是电气化铁道的要紧供电装置之一,其功用是通过它与受电弓的直接接触,将电能传给电力机车。
站场接触网是一种比较复杂而系统的架空供电装置。
站场一样由多股道组成,因此在设计接触网的进程中,必然要结合股道数量和股道一一对应设计。
站场接触网平面设计要紧以站场平面图为依据。
咱们这次设计的是正线五股道带货运专线的站场。
在设计进程中,严格依照接触网站场设计的要求和标准,选用严格的技术数据和理论依据,通过对各个环节内容的认真分析和研究而形成的一套站场接触网平面图实样。
设计选用的各类数据及用料类型都标于图中,令人一目了然。
下面就将整个站场接触网平面图设计程序一一分述。
第二章站场接触网平面设计的程序站场接触网的平面设计的依据是站场完工平面图,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桥、涵及隧道等图表。
站场接触网的平面设计顺序按如下步骤进行。
一、放图站场的放图一样依照站场的大小,其比例取1:1000,关于小站也可取1:2000。
放图包括以下要紧内容:①全数电化股道(含远期电化股道)及与架设接触网有关的非电化股道;②道岔型号、类型、编号及其理论岔心的坐标;③曲线起讫点、曲线半径及缓和曲线长度;④桥梁名称、中内心程标、结构类型及总长度;⑤隧道长度、起讫里程;⑥涵管、平交道、地道、天桥、跨线桥、架空渡槽等中心坐标及宽度;⑦站场名称、中内心程标、站台范围及与架设接触网有关的建筑物(如站舍、雨棚、货仓、水鹤、煤台和机车检查坑等);⑧进站信号机的位置及里程标。
二、布置支柱先从咽喉区着手,然后布置站场中部,最后完成咽喉之外的其它部份。
3、划分锚段确信锚段径路、起讫点与中心锚结位置,并绘出咽喉区放大图。
4、确信接触线拉出值从咽喉区开始,依次确信出拉出值的大小与方向。
五、确信电分段、电分相及隔离开关的位置依照站场线路的多少、站线与货线的靠得住性及灵活性的要求,和有无牵引变电所等综合考虑确信。
六、确信支柱类型依照支柱所在位置、功用,确信钢柱、钢筋混凝土支柱和软(硬)横跨柱、腕臂柱的类型、容量及编号。
《平面设计》课程设计平面设计课程设计一、引言平面设计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平面设计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本文将围绕平面设计课程的设计进行论述,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造力。
二、课程背景1. 平面设计的定义和特点平面设计是通过各种视觉元素和设计原则来表达信息和传达意义的过程。
它包括排版设计、图形设计、色彩设计等方面,以实现视觉传达的目的。
2. 平面设计课程的目标平面设计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造力,使其具备独立进行设计工作的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运用设计原则和技巧,创造出有吸引力和表现力的作品。
三、课程内容1. 课程设置本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其中理论部分主要包括设计原则、色彩理论、排版设计等内容,实践部分则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技术。
2. 设计项目每个学期的课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多个设计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海报设计、宣传册设计、画册设计等。
通过这些项目,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设计能力,并在实践中逐步提升。
3. 设计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造力,本课程将设置设计评估环节。
学生需要完成每个设计项目,并进行设计报告和展示。
评估将综合考虑作品的创意性、表现力和技术水平等方面。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理论部分的教学主要采用讲授和互动讨论的方式。
教师将针对每个设计元素和设计原则进行详细讲解,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 实践训练实践部分的教学将通过课堂作业和设计项目来进行。
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设计作业,并进行反馈和改进。
3. 作品展示为了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分享成果,本课程将定期举办作品展示活动。
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与其他同学和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和互动。
五、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将分为学生评估和教师评估两个方面。
学生评估将通过平时作业、设计报告和作品展示等途径进行,教师评估则将综合考虑学生的表现和作品质量。
六、总结通过平面设计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创造力,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具备竞争力。
网络平面设计网络课程设计网络平面设计是当今信息时代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涵盖了许多与平面设计相关的技术和概念。
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并能够实现更高水平的设计能力,网络平面设计课程设计显得尤为关键。
在网络课程设计中,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和设计:内容设置、教学方式、学习资源、评估方式以及学习活动。
首先,内容设置是网络平面设计课程设计的基础。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和实际需求,将内容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进行设置。
初级阶段,我们可以介绍平面设计的基本原理、常用软件的使用以及一些常见设计技巧。
中级阶段,我们可以深入讲解平面设计的专业知识,如色彩搭配、字体选择等,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高级阶段,我们可以拓展设计领域,如品牌设计、界面设计等,以及介绍一些行业内的最新动态和趋势。
其次,教学方式在网络平面设计课程设计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由于网络课程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的灵活性,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在线讲座、视频教学、实践操作等。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些互动环节,如在线答疑、讨论区等,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三,学习资源的准备与提供是网络平面设计课程设计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设计案例、教学视频、参考书籍等学习资源,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设计理论和实践技能。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在线设计软件和工具,如Adobe CreativeSuite等,让学生能够在课程中进行实际的设计操作,并及时获得反馈与指导。
此外,评估方式也是网络平面设计课程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法,如作业评估、设计项目评估、在线测验等,综合考察学生在知识、技能和实践方面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个人反思和团队合作的评估要求,以促进他们的自我提升和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学习活动的设计也是网络平面设计课程设计的重中之重。
目录一概述 (1)1.平面设计的目的 (1)2.平面设计的要求 (1)3.设计制作所需的软件 (1)二总体方案设计 (2)三详细设计 (3)1.笔记本框架的设计 (3)2.可携带式键盘(平板),触屏(手机),蓄电池(太阳能充电宝)的设计 (9)四功能详细说明 (16)五课程设计总结 (20)参考文献 (20)一概述1.平面设计的目的1.熟悉和掌握素材素材导入方法和基本编辑步骤。
掌握各种平面设计的的控件和工具,能够熟练设置相关属性,以及最后的输出。
2.熟悉掌握利用photoshop、CorelDRAW X3处理图片的方法。
3.理解和掌握该课程中的有关基本概念,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
5.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题的能力。
5.培养勇于探索、严谨推理、实事求是、有错必改,用实践来检验理论,全方位考虑问题等科学技术人员应具有的素质。
6.掌握从资料文献、科学实验中获得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从别人经验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的悟性,初步培养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
2.平面设计的要求1、产品的LOGO、产品名称;2、产品详细功能图(2)、宣传海报(3)、外包装设计图(1-2)、产品结构图(1-2)、产品使用说明图(1-2)。
3.设计制作所需的软件CorelDRAWGraphicsSuite是加拿大Corel公司的平面设计软件;该软件是Corel公司出品的矢量图形制作工具软件,这个图形工具给设计师提供了矢量动画、页面设计、网站制作、位图编辑和网页动画等多种功能。
该软件图像软件是一套屡获殊荣的图形、图像编辑软件,它包含两个绘图应用程序:一个用于矢量图及页面设计,一个用于图像编辑。
这套绘图软件组合带给用户强大的交互式工具,使用户可创作出多种富于动感的特殊效果及点阵图像即时效果在简单的操作中就可得到实现——而不会丢失当前的工作。
通过Coreldraw的全方位的设计及网页功能可以融合到用户现有的设计方案中,灵活性十足。
该软件套装更为专业设计师及绘图爱好者提供简报、彩页、手册、产品包装、标识、网页及其它;该软件提供的智慧型绘图工具以及新的动态向导可以充分降低用户的操控难度,允许用户更加容易精确地创建物体的尺寸和位置,减少点击步骤,节省设计时间。
网页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网页设计的基本概念,如HTML、CSS、JavaScript等;2. 使学生了解网页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页面布局、色彩搭配、交互设计等;3. 引导学生掌握至少一种网页设计工具,如Dreamweaver、Sublime Text 等;4. 帮助学生了解互联网安全与道德规范,遵循网页设计的相关法律法规。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网页设计工具进行基本的网页制作能力;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网页设计项目,包括页面布局、样式设置、交互功能等;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一个复杂的网页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网页设计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2. 引导学生关注互联网行业发展,了解新技术和新趋势;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4. 培养学生遵循网络安全和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好奇心强,善于接受新事物,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成长。
通过课程目标的设定,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 网页设计基础知识:- HTML:学习HTML的基本结构、标签、属性等;- CSS:掌握CSS的基本语法、选择器、样式设置等;- JavaScript:了解JavaScript的基本语法、事件处理、DOM操作等。
教学内容参考教材相关章节,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2. 网页设计实践操作:- 网页设计工具的使用:学习Dreamweaver、Sublime Text等工具的基本操作;- 页面布局与样式设置:掌握网页布局的方法,如CSS Grid、Flexbox等;- 交互功能实现:学习使用JavaScript实现简单的网页交互效果。
《平面设计》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平面设计》课程是艺术类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课程群中用于培养学生网页视觉元素设计、广告设计的技能。
《平面设计》课程与已开设或即将开设的其他专业课程有着紧密联系,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AI、PS和InDesign软件的系统学习,能够加强学生专业基础学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图像处理与制作的基本技巧,同时能让学生通过运用其所学知识与制作技巧完成其他专业课程的后期创意制作任务,为从事平面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产品造型设计、装潢设计、网页设计、印刷制版等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通过理论讲述使学生掌握平面设计与制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通过章节学习与训练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面制作的理解。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章节为主题,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尽可能形成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对软件的使用进行现场操作讲解,以便使学生及时掌握所学的内容。
本课程的突出特征是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并重,要求理论必须与实践密切结合,应认真组织学生进行上机练习,并将每节课的练习重点列出来,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的,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验效率。
三、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平面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学会利用AI、PS和InDesign的各项功能设计和制作教学多媒体平面图像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数字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熟练使用软件进行数字平面图像的编辑,具备初步的美学素养,掌握计算机图形设计基础知识和艺术规律,并对一般的设计思维和方法能做到熟练运用,为学生毕业后能胜任这方面的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四、教学层次及适应对象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作为广大青年朋友学习的参考用书。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一)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作品展示法、实训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学校网站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学校网站的功能和结构,掌握网站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生能掌握HTML和CSS的基础知识,运用其进行网站页面的搭建和美化。
3. 学生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原则,能够在设计网站时注意个人信息保护。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网页设计软件和编程语言进行简单网站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网站设计的新工具和新技术。
3. 学生具备团队协作能力,能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个人特长,共同完成学校网站的设计与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网站设计及相关技术的兴趣和热情,主动探索和学习新知识。
2. 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
3. 学生通过学校网站设计,增强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信息技术》教材中网站设计相关章节为基础,结合以下内容进行教学:1. 网站设计基础知识:包括网站的功能、结构、页面布局等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网站设计的整体框架。
2. HTML和CSS基础:讲解HTML标签、属性、页面结构,以及CSS样式表的编写和应用,使学生掌握网页制作的基本技能。
3. 网络信息安全:介绍信息安全的基本原则,如密码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4. 网站设计工具与技巧:教授常用网页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如Dreamweaver、Photoshop等,以及网站设计中的实用技巧。
5. 网站设计与制作实践:以学校网站为例,分组进行实际设计与制作,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 第一阶段:网站设计基础知识学习,为期2周。
2. 第二阶段:HTML和CSS基础学习,为期3周。
3. 第三阶段: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为期1周。
4. 第四阶段:网站设计工具与技巧学习,为期2周。
5. 第五阶段:学校网站设计与制作实践,为期4周。
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Internet应用之一——Internet基础知识班级:09计算机教师:江敏学科:网页制作&平面设计日期:2010-9-1教学过程: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通过一定的硬件(网络适配器——即网卡、网线)和软件(网络通讯软件),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同轴电缆、光纤、红外、微波),把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即构成网络,计算机网络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
其目的是完成计算机通讯和资源共享。
二、计算机网络分类:三、网络常见名词术语:1、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网络上所有设备(网络服务器、计算机及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之间通信规则的集合,它规定了通信时信息必须采用的格式和这些格式的意义。
2、常见网络协议TCP/IP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3、wwwWWW是环球信息网(World Wide Web )的缩写,也可以简称为Web。
是一个以Internet 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它允许用户在一台计算机通过Internet存取另一台计算机上的信息。
从技术角度上说,环球信息网是Internet上那些支持WWW协议和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 Text Transport Protocol)的客户机与服务器的集合,透过它可以存取世界各地的超媒体文件,内容包括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资料库、以及各式各样的软件。
4、FTPFTP 是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的英文简称,而中文简称为“文传协议”。
用于Internet上的控制文件的双向传输。
同时,它也是一个应用程序(Application)。
用户可以通过它把自己的PC机与世界各地所有运行FTP协议的服务器相连,访问服务器上的大量程序和信息。
FTP的主要作用,就是让用户连接上一个远程计算机(这些计算机上运行着FTP 服务器程序)察看远程计算机有哪些文件,然后把文件从远程计算机上拷到本地计算机,或把本地计算机的文件送到远程计算机去。
课程名称: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设计题目:站场平面设计院系:电气工程系专业:铁道电气化年级:姓名:指导教师: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20 年4月22 日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铁道电气化姓名学号开题日期:2012年 3 月 5 日完成日期:2012 年 4 月日题目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一、设计的目的通过该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的设计步骤和方式,熟悉有关平面设计图纸的利用;大体掌握站场平面设计需要考虑的元素;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此后进行工程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的内容及要求1.负载计算。
2.最大跨距计算。
3.半补偿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
4.半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及张力增量曲线决定。
5.平面设计:(1)大体要求;(2)支柱布置;(3)拉出值及之字值标注;(4)锚段关节;(5)咽喉区放大图;(6)接触网分段。
6.站场平面表格填写:侧面限界、支柱类型、地质情形、基础类型、拉杆及腕臂/定位管及定位器、安装参考图号。
三、指导教师评语四、成绩指导教师(签章)年月日接触网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原始资料1.悬挂形式:正线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站线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2.气象条件:学号尾数1的为第一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2的为第二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3的为第三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4的为第四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5的为第五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6的为第六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7的为第七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8的为第八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0、9的为第九典型气象区。
3.悬挂数据:学号尾数0、1的结构高度为1.1米,学号尾数2的结构高度为1.2米,学号尾数3的结构高度为1.3米,学号尾数4的结构高度为1.4米,学号尾数5的结构高度为1.5米,学号尾数六、7的结构高度为1.6米,学号尾数八、9的结构高度为1.7米。
站线:承力索JT70,Tcmax=1500kg;接触线CT85,Tjm=1000kg。
正线:承力索JT70,Tcm=1500kg;接触线CT110,Tjm=1000kg。
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课程设计课程名称: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设计题目:站场平面设计院系:电气工程系专业:铁道电气化年级:姓名:指导教师: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20 年 4月22 日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铁道电气化姓名学号开题日期: 2012年 3 月 5 日完成日期: 2012 年 4 月日题目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一、设计的目的通过该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的设计步骤和方法,熟悉有关平面设计图纸的使用;基本掌握站场平面设计需要考虑的元素;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今后进行工程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的内容及要求1.负载计算。
2.最大跨距计算。
3.半补偿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
4.半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及张力增量曲线决定。
5.平面设计:(1)基本要求;(2)支柱布置;(3)拉出值及之字值标注;(4)锚段关节;(5)咽喉区放大图;(6)接触网分段。
6.站场平面表格填写:侧面限界、支柱类型、地质情况、基础类型、拉杆及腕臂/定位管及定位器、安装参考图号。
三、指导教师评语四、成绩指导教师 (签章)年月日接触网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原始资料1.悬挂形式:正线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站线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2.气象条件:学号尾数1的为第一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2的为第二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3的为第三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4的为第四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5的为第五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6的为第六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7的为第七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8的为第八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0、9的为第九典型气象区。
3.悬挂数据:学号尾数0、1的结构高度为1.1米,学号尾数2的结构高度为1.2米,学号尾数3的结构高度为1.3米,学号尾数4的结构高度为1.4米,学号尾数5的结构高度为1.5米,学号尾数6、7的结构高度为1.6米,学号尾数8、9的结构高度为1.7米。
站线:承力索JT70,Tcmax=1500kg;接触线CT85,Tjm=1000kg。
正线:承力索JT70,Tcm=1500kg;接触线CT110,Tjm=1000kg。
e=4m4.土壤特性:(1)女生:安息角(承载力)Φ=30º,挖方地段。
(2)男生:安息角(承载力)Φ=30º,填方地段。
二、设计内容1.负载计算2.最大跨距计算3.半补偿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4.半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及张力增量曲线决定5.平面设计(1)基本要求(2)支柱布置(3)拉出值及之字值标注(4)锚段关节(5)咽喉区放大图(6)接触网分段6.站场平面表格填写支柱编号、侧面限界、支柱类型、地质情况、基础类型、安装参考图号三、验算部分1.各种类型支柱校验2.缓和曲线跨距校验四、使用图纸按学号最后两位相加之和的末位数使用站场0---站场9的图纸五、课程设计于任务书下达后六周内交老师,延期交以不及格论处,特殊情况申请延期除外。
第一章 负载计算1.1 计算的条件 1.1.1 气象条件的确定第Ⅶ典型气象区,查表可知:最高温度:max 40t C =+︒ 最低温度:min 40t C =-︒ 覆冰温度:5b t C =-︒最大风速时的温度:5v t C =-︒ 最大风速:max 30V m s = 覆冰时的风速:15b V m s = 覆冰厚度:10b mm = 覆冰密度:3900/b kg m γ=1.1.2技术条件的确定70JT -:10.5c d mm =,0.599g kg m =,S=65.81 2mm正线:CT110:12.34A mm =,12.34B mm =,0.992g kg m =, S=1112mm 站线:CT85:A=10.8mm ,B=10.76mm ,g=0.769kg/m 吊弦:30.510/d g KN m -=⨯风速不均匀系数a ,最大风速时:0.85a =;覆冰时: 1.00a = 风负载体型系数k ,链形悬挂: 1.25k =1.2负载计算 1.2.1自重负载1、承力索JT —70的自重负载:330.5999.8110 5.8810/c g KN m --=⨯⨯=⨯2、接触线CT110的自重负载:331100.9929.81109.7310/j g kN m--=⨯⨯=⨯3、接触线CT85的自重负载:33850.7699.81107.5410/j g kN m --=⨯⨯=⨯4、吊弦及线夹的自重负载:30.510/d g kN m-=⨯1.2.2 冰负载1、承力索的覆冰重力负载:9093()103.1490010(10.510)9.8110 5.6810/cb b H g b b d g kN mπγ---=⨯⨯+⨯⨯=⨯⨯⨯+⨯⨯=⨯2、接触线的覆冰重力负载:911093()10222101012.3412.343.14900()9.8110 2.40410/222jb b H b b A Bg g kN mπγ---+=⨯⨯+⨯⨯+=⨯⨯+⨯⨯=⨯98593()10222101010.8010.763.14900()9.8110 2.18710/222jb b H b b A Bg g kN mπγ---+=⨯⨯+⨯⨯+=⨯⨯+⨯⨯=⨯1.2.3 风负载1、最大风速时承力索单位长度的风负载:26max 2630.615100.6150.85 1.253010.510 6.1710/cv c p a K v d kN m---=⨯⨯⨯⨯⨯=⨯⨯⨯⨯⨯=⨯2、最大风速时接触线单位长度的风负载:26110max 2-6-30.615A 10=0.6150.85 1.253012.3410=7.2610kN/mj v p a K v -=⨯⨯⨯⨯⨯⨯⨯⨯⨯⨯⨯2685max 2-6-30.615A 10=0.6150.85 1.253010.8510=6.38110kN/m j v p a K v -=⨯⨯⨯⨯⨯⨯⨯⨯⨯⨯⨯3、覆冰时承力索单位长度的风负载:26262630.615100.615(2)100.6151 1.2510(10.5210)10 2.3410/cbv b cb b c p a K v d a K v d b kN m ----=⨯⨯⨯⨯⨯=⨯⨯⨯⨯+⨯=⨯⨯⨯⨯+⨯⨯=⨯4、覆冰时接触线单位长度的风负载:261102-6-30.615(A+b)10=0.6151 1.2510(12.3410)10=1.71710kN/mj bv b p a K v -=⨯⨯⨯⨯⨯⨯⨯⨯⨯+⨯⨯26852-6-30.615(A+b)10=0.6151 1.2510(10.8010)10=1.59910kN/mj bv b p a K v -=⨯⨯⨯⨯⨯⨯⨯⨯⨯+⨯⨯1.2.4 合成负载在计算链形悬挂的合成负载时(是对承力索而言的),其接触线上所承受的水平风负载,被认为是传给了定位器而予以忽略不计。
1、无冰、无风时的自重合成负载:正线:330110(5.889.730.5)1016.1110/c j d q g g g kN m--=++=++⨯=⨯站线:33085(5.887.540.5)1013.9210/c j d q g g g kN m--=++=++⨯=⨯2、最大风速时的合成负载:正线:2233max 16.11 6.171017.5210/v q kN m--==+=⨯站线:33max 1015.2310/v q kN m--===⨯3、覆冰时的合成负载: 正线:331024.3110/b q kN m--====⨯站线:331021.9110/b q kN m--====⨯4、合成负载对铅垂线间的夹角: 正线:00333arctanarctan()()2.3410arctan5.5216.1110(5.68 2.404)10cb cbb c j d cbo jb p p g g g g g g g ϕ---==+++++⨯==︒⨯++⨯站线:00333arctanarctan()()2.3410arctan6.1313.9210(5.68 2.187)10cb cbb c j d cbo jb p p g g g g g g g ϕ---==+++++⨯==︒⨯++⨯第二章 最大跨距计算2.1 计算的条件1、直线区段“之”字值a =300mm 曲线区段拉出值选用表表2.12、接触线张力:100010/10j jm T T g kg N kg KN ==⨯=链形悬挂接触线当量系数m 取0.9接触线单位长度上的风负载:31107.2610/j p kN m-=⨯385 6.38110/j p kN m-=⨯接触线的最大风偏移值:直线区段:max 500j b mm = 曲线区段: max 450j b mm =支柱在接触线水平面内受风时的位移(扰度):50j mm γ=(取钢柱时)2.2 最大跨距的计算1、在直线区段上:正线:max269.34l m===站线:max273.96l m===故对于直线区段,最大跨距取max 65l m = 2、曲线区段上:()max22j jxj j j T lba T mp Rγ=-++最大跨距计算值、取用值及标准值 表2.1第三章 简单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3.1(站线)半补偿链型悬挂有载承力索的安装曲线3.1.1 计算条件承力索JT-70:max 1500c T kg =,即承力索最大允许张力:max 15c T KN =;承力索计算截面积:265.81S mm =;承力索弹性系数105c E GPa =;线胀系数611710c K α--=⨯;承力索自重负载3c 5.8810g kN -=⨯接触线CT-85:1000jmT kg=,即接触线最大允许张力:10jTKN=;接触线计算截面积:286mm S =;接触线弹性系数120jEGPa =;线胀系数611710j K α--=⨯η—经验系数,与材质特性有关,铜承力索为0.75由悬挂点到最近的简单支柱吊弦间的距离(m )4e m =无冰无风时的合成负载:m kN g g g q d j c /1092.1330-⨯=++=max 40t C =+︒ min 40t C =-︒ 5b t C =-︒ max min010102t t t C +=-=-︒当量跨距m l D 60=ϕ=22(2)D D l e l -=0.751 3.1.2 计算与绘制步骤1、 半补偿链型悬挂临界负载:2min 2min 2max 00)(24t Db c jlj W l t t Z T T q q +-⋅+-=αϕ其中 jc T T Zϕ+=max max0minc jt T T q q Wϕ+= 由于0c T还是未知数,对于铜承力索,用下式近似算出:kN T T c c 25.111575.0max=⨯==η故kNT T Zj c 51.2210751.015max max=⨯+=+=ϕmkN T T q q W c jt /1021.2325.1110751.01092.131092.1333300min ---⨯=⨯⨯⨯+⨯=+=ϕ2min 2min 2max 00)(24t Db c jlj W l t t Z T T q q +-⋅+-=αϕ232263)1021.23(60)405(51.2210172425.1110751.01092.13---⨯++-⨯⨯⨯⨯+⨯⨯⨯-=mkN /1019.413-⨯=由于:3341.1910/21.9110/ljb qkN m q kN m --=⨯>=⨯,所以取最低温度时条件为计算的起始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