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模式

文化模式

文化模式
文化模式

传统农业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对比

摘要:

文化模式是文化哲学的核心范畴。我们不仅可以在共时的、民族的、地域的意义上,也可以在历时的、进化的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无论揭示哪一个维度上的文化模式,对于认识特定地域、时代的人的行为,认识民族的差异和历史演进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传统农业文明、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的一些简单分析和对比,来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些规律。

关键词:传统农业文明现代工业文明文化模式

正文: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到人的发展时,曾划分为三个阶段。他指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隘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称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在这里马克思虽然依据生产方式的特征来探讨人的发展,但更多的则是以人的文化上的变化来划分大的历史阶段。一般来说,我们把至今为止人类历史分为三大文明形态,相应存在三种主导性的文化模式:原始社会的文化模式、传统农业文明的文化模式、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接下来我主要谈后两种文化模式。

一、传统农业文明的文化模式

农业文明占据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形态。与原始时代相比,农业文明时代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标志着原始的无意识的、自觉的精神世界开始为一个有意识的、自觉的精神世界所取代。

农业文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尚未发展起社会化的大生产。自然经济条件下是分散的小农经济,是依据自然节律而自发地进行的重复性的实践活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这些自然的节奏自发地调节着人的生产活动。在这种条件下,人们不必专门学什么,认真的思考什么,春华秋实的自然循环、一辈又一辈自发的经验习俗,潜移默化地使每一个日常生活主体熟悉地、自发地、不假思索地应付周而复始的日常生计。

农业文明条件下的精神生产领域相对不发达,由少数人独占的领域,绝大多数人没有机会和条件进入到非日常生活的精神领域中,同自觉的人类知识建立起自觉的关联,更不可能参与精神生产活动。他们终生停留在自在的日常观念的世界之中,凭借着传统、习惯、经验、常识等重复性和自在的文化模式而自发地生存。

二、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

现代工业文明的确立在人类历史上所起的革命作用远远超过传统农业文明。在这个文明形态中,支配着个人生活和社会活动的文化模式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文化模式同时也是一种真正体现人的精神自觉的文化模式。理性主义文化模式是以理性和科学知识为基础,体现着理性精神、契约精神、人本精神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的文化模式。

在工业文明条件下,交往的自由和空间不断拓展,开始形成理性的、契约的、自由的、平等的交往关系。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绝大多数人都有可能走出日常生活世界,进入非日常生活领域,人从而开始普遍发展起各种非日常的交往关联。同封闭的、自在的日常交往相比,这里呈现一个丰富多彩的自由、开放的非日常交往世界。非日常交往尽量剔除天然情感、血缘关系、经验历练等自在的文化因素,以理性、法制、平等、自觉为基础,为平等的、理性的、民主的、人道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提供了重要条件。

支撑着工业文明的两大主导精神,即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极大地改变了人的生存方式,理性主义文化模式把人从自在自发的生存状态提升到自由自觉和创造的生存状态。这种理性主义的文化模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活动图式,使人们不在满足于重复性日常思维所关心的“是什么”,而是更多的借助于科学思维探寻“为什么”和“应如何”,由此开始超越传统的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保守的思维图式和自在自发的活动方式,逐步培养起人的创造本性和主体精神。

三、对比分析

对比传统农业文明的文化模式和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表现大体可以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物质财富和具体文明成果的积累,这属于量的积累;另一方面也变现为生产工具的改善和革新,导致了生产力的发展;更加深层次的一方面则是人类的精神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更新与飞跃,由传统农业文明的经验主义保守的思维图式突破到现代工业文明构建的更加多元开放的思想体系,这一结果体现在现代艺术和哲学中的人本精神强调的人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与创造性,这种理性主义的文化模式逐步培养起了人的创造本性和主体精神。

参考文献

《文化模式》(Patterns of Culture),Ruth Benedict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文化哲学十五讲》第四讲“文化模式”,衣俊卿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