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论据(材料)的选择和运用
- 格式:ppt
- 大小:87.50 KB
- 文档页数:17
如何写好高中议论文的论据选择和运用方法高中阶段,议论文作为一种重要的写作形式,经常出现在各类考试和作文竞赛中。
而写好一篇高中议论文,除了要有清晰的论点和合理的结构外,还需要选择和运用恰当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大家写好高中议论文的论据选择和运用。
一、明确论点与立场在写高中议论文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论点和立场。
只有明确了自己的观点,才能更好地选择和运用相关的论据来支持。
论点应该是具有争议性的,即能引发不同意见和观点的问题,这样可以更好地展开辩证思考和写作。
围绕论点建立一个明确的立场也非常重要。
在写作的过程中,要坚定地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提出充分的理由和证据。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还可以在论据选择上更加准确。
二、寻找可靠的论据来源在选择论据时,要注意寻找可靠的来源。
可靠的来源包括权威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专家学者的观点、相关的统计数据等。
这些来源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能够增强论据的说服力。
另外,要留意时效性。
选择最新的信息和研究成果,更能体现自己对于时事和前沿问题的关注。
同时,也要尽量避免使用过时的数据和观点,以免降低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三、合理运用不同类型的论据不同类型的论据能够在不同的情况下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在写作中,可以灵活运用以下几种类型的论据:1. 统计数据:通过数字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统计数据可以使观点更加具体、客观,并且具备较高的说服力。
2. 事实论据:通过具体的事实、案例和实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这种论据能够使观点更加具体化,增加读者的共鸣和认同感。
3. 专家观点:引用权威专家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可以增加文章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但要注意选择真正权威的专家观点,并结合自己的判断和思考。
4. 经典文献:引用经典著作和权威性文献,可以展示自己对于所讨论问题的深入了解,提升文章的学术性和思考深度。
四、论据选择的注意事项在选择和运用论据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相关性:所选论据应该与自己的论点密切相关,能够直接支持和证明自己的观点。
一、论据的选择在掌握丰富的论据的同时,还要善于选择论据,就是能够选择那些真实典型,确凿可靠,能充分有力地证明论点,使论点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量的论据。
论据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原则:1、典型性原则——有代表性,有说服力。
论据要具有代表性,不要随意列举自己身边的只有自己才知道的事例材料。
2、新颖性原则——论据新鲜,有时代性和现实性。
选择论据,自然要挑自己熟悉的,感觉陌生、缺乏把握的论据,必然难以驾驭。
但是“熟悉”不等于陈旧。
如果选用的论据都是些尽人皆知的“陈谷子、烂芝麻”,虽然一点也不“陌生”,但就没有一点新鲜感了。
所以要选择最恰当的论据,包含了要选择新颖的、时代感较强的新鲜材料。
论据求新,要注意从时间上、空间上、角度上的求新。
少用陈腐的材料,如雷锋、张海迪、居里夫人、爱迪生等等从小学就一直常用的论据材料。
俗语说“宁咬鲜桃一口,不吃烂杏半筐”。
论据新鲜,能增强文章的辩驳力和感染力。
例:论证“顽强拼搏”原文:顽强拼搏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中国女排顽强拼搏,取得了五连冠的佳绩;张海迪病魔缠身,高位瘫痪,但她顽强拼搏,学会了多种外语,翻译、创作了大量作品。
可见,只有顽强拼搏,才能克服困难,走出逆境,走向成功。
(陈旧)修改:顽强拚搏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华西村在村党委书记的带领下,经过近30年的顽强拼搏,把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变成了生产工业化、生活现代化的新农村,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利税4.5亿元,在“首届中国十佳小康村”评选活动中,位居全国第三位。
“神舟”五号一飞冲天,中国人终于圆了几代人的飞天梦想,以杨利伟为代表的航天人,正是以顽强拼搏的精神,谱写出一曲火热的青春之歌。
(新鲜)新鲜材料从哪儿来?一是从生活中积累,二是从阅读中积累。
例如以下两个例子:(1)现实生活中,仍有许多人不敢冒尖,不敢“木秀于林”,不敢成名成家,取得了一点成绩就“急流勇退”,害怕“枪打出头鸟”。
然而知名改革家、杭州第二中药厂厂长冯根生告诉我,只要稍稍改变一下上述谚语中的条件,结论就两样了。
初三语文答题模板议论文写作的论据选取与运用技巧议论文是初三语文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要求学生对某个话题进行观点陈述和论证。
在写作中,选择合适的论据并运用恰当的技巧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逻辑性。
本文将为你介绍初三语文答题模板议论文写作的论据选取与运用技巧。
一、论据选取的原则1. 具备客观性:选择的论据应该基于客观的事实、数据和研究结果,而非个人主观意见。
例如,如果要论证“手机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可以引用相关研究中的数据和实证结果。
2. 具备权威性:在选择论据时,可以借助权威性的专家、机构或研究报告的观点。
这样可以增加论证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例如,如果要论证“学生应该减少使用手机”,可以引用教育专家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3. 具备代表性:论据应该具备代表性,能够反映整个问题的普遍情况或主流观点。
这样可以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和信任你的论证。
例如,如果要论证“高考应该取消”,可以列举多个地区或国家的高考改革案例,从整体上说明高考存在的问题。
4. 具备多样性:在选取论据时,可以选择多种类型的证据,如事实、数据、案例、引用、调查等,以达到多角度、多层次的论证效果。
避免过度依赖某一类型的论据,以免使文章显得单一和无力。
二、论据运用的技巧1. 引用数据和研究结果:在提出观点时,可以引用相关的数据和调查研究结果,以加强论证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例如,某项调查显示,80%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体育课程的时间安排,这个数据可以作为支持观点的论据。
2. 引用权威专家观点:可以引用专家的观点和研究成果,以增加论证的可信度。
例如,某位著名教育专家指出,过度使用手机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这个观点可以用来支持“学生应该减少使用手机”的论点。
3. 引用典型案例:可以引用具体的案例或个人经历,以鲜活的事例说明观点的正确性。
例如,某个城市成功推行素质教育的案例,可以用来支持“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的观点。
4. 对比分析:可以通过对比不同观点或者不同情况,突出论据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议论文写作中事实论据的运用和分析一、论据的选择:论据的选择,要由论点决定,根据论点的需要,看它能否证明论点。
首先,论据的选用要紧扣论点,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论据要准确可靠,文章所用论据,如是事实论据,那应确凿无误;如果是道理论据,应该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引用时要注意正确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第三,论据要典型,所谓典型,是指那些有代表性、能反映出事物本质的材料,这样的材料更具有说服力量。
二、论据的概括:例:以“要认真学好语文”为论点,写了这样一个段落。
同学们讨论一下,有没有问题?论点:要认真学好语文事例的叙述:由于生活所迫,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十四岁便进了小书店当学徒,接触到一些科学读物,由此激发了他对科学的兴趣,开始热爱科学并决心献身于科学事业。
由于刻苦,他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和光电感应,为科学作出了贡献。
遗憾的是这个对近现代物理学的研究与应用具有伟大意义的发现,就因为法拉第语文水平低,写出的学术论文晦涩难懂,又缺少数学的证明,人们看不明白,在当时一直未引起大的反响。
直到麦克斯韦用通俗流畅的语言和数学方法阐明后,这两项伟大的发现,才被世界所公认。
后来,法拉第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电学的实际研究》等理论性书籍,总感到诸多不便。
为此,他深深感到,科学缺少语文知识是不行的。
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多读一点书,特别是没有学好语文。
明确:事例真实、典型、确切。
能够证明论点。
但叙述不够概括,不符合议论文的叙述要求。
可概括叙述为: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和光电感应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因为语文水平低,写出的学术论文晦涩难懂,人们看不明白而在当时一直未引起大的反响。
直到麦克斯韦用通俗流畅的语言和数学方法阐明后,这两项伟大的发现,才被世界所公认。
为此,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学好语文。
总结叙述材料要简明扼要。
一般而言,议论文叙例应是针对构成论点的要素作概括的叙述,不使用描写,删去与论点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全盘照抄。
更不能篡改材料。
④梅兰芳小时候口吃,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他坚持每天早上含沙练习,最终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为一位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
明确:①④适宜,②③不行,②③只是“勤〞,不能表达“补拙〞。
所以写议论文选素材时要想好,选准,下手!2、论据要真实也就是说,论据必须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生活逻辑,符合历史事实。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证明作者的见解、观点。
(2)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死而后已,他一生征战无数,以至于匈奴兵对他闻风丧胆。
(3)而被流放的屈原,时时不忘报国,终因报国无门,而自刎乌江。
明确:张冠李戴,失去真实性。
小结:这是论据选择时容易出现的第二个问题,论据不真实3、论据要典型材料必须有代表性,有权威性,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因此在写作中列举名家名言和事例,更有说服力,能更充分地证明中心。
“名人效应〞。
题为?生命的重要性?,下面选文中所用的事实论据是否典型?往往这些说早死和晚死一样的人,其实他们也是怕死的,起码我是有一点根据的。
我有一个亲戚,已经八十多岁了,他就是因为不关心自己的生命而得了一种病。
他说治不好不治,也该走了。
他是这么说,可是他心里却怕得不得了,医生说如果手术不成功,那么就不行了。
手术的成功率小,如果不做手术就一点时机也没有,就等死。
他这下可急了,家人不同意他做手术,他自己却死活要做。
他满头大汗,很是紧张。
在医生给他做手术的时候,他的手紧紧地握住一位医护人员的手不放,眼睛里流出了泪水,他外表没事,可是他心里在害怕啊,他怕手术不成功,他怕再也见不到自己的亲人了。
他一直看着医生,然后闭上眼睛,他自己为自己保佑。
结果,手术成功了,他松了一口气,然后说一句话,“生命真重要,不能小看〞。
明确:这那么材料不典型,特别啰嗦不凝练,缺乏以说明“生命的重要性〞,没有说服力。
所以我们不要随意列举只有自己才知道的不典型事例,这类材料缺乏“共知性〞。
而我们的同学写作文时,经常一提笔就是:“我有一个同学〞“我有一个邻居〞“在初中时的一次体育课上〞“我看过一那么笑话〞“我读过这样一个故事。
初三语文答题模板议论文写作的论据选择与使用议论文是语文答题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它要求我们针对某个话题或问题,通过论述、分析和提供论据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写作过程中,论据的选择与使用至关重要。
本文就初三语文答题模板中议论文写作的论据选择与使用进行探讨。
一、论据的选择:1. 强有力的事实论据:在议论文中,强有力的事实论据是支撑观点的重要依据。
可以通过调查数据、科学研究、实际案例等方式,提供可信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2. 专家观点的引用:引用专家观点可以增强自己的论述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这些观点可以来自于权威的学者、专家、教授等,他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对于某个话题或问题有着较高的认知度。
3. 反面例证的运用:在选择论据时,考虑到问题的多面性是必要的。
有时,通过引用反面例证来进行对比和对立,从而更好地凸显自己的观点和论述。
二、论据的使用:1. 层次清晰、逻辑严密的论述:在写议论文时,应该按照论点的重要性和关联性进行有效组织,使文章逻辑清晰。
可以采用总分总、因果关系、比较对照等方式来组织论证,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2. 论据的针对性和一致性:在论证过程中,所选择的论据必须与论点保持一致,以保证论述的逻辑合理性。
此外,要注意论据的针对性,即所提供的论据能够直接证明观点,避免离题或过于宽泛。
3. 丰富多样、充分具体的论据:在写作中,应尽量提供丰富多样、充分具体的论据来支持观点。
这样可以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并使读者更加容易接受自己的观点。
三、总结在初三语文答题模板中,论据的选择与使用是议论文写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选择并运用论据,可以提高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因此,在写作时,我们要注重查找和搜集相关的可信数据和专家观点,并注意论据的逻辑性和针对性。
同时,要避免论据过于宽泛或离题的情况,并在论证过程中提供充分具体的例证。
通过合理选择并运用论据,我们能够撰写出高质量的议论文作答。
初三语文答题模板议论文写作的论据选择与运用议论文写作是初三语文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写议论文时,选择合适的论据,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本文将从论据选择和论据运用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帮助同学们提升议论文写作能力。
一、论据选择1. 数据统计类论据数据统计类论据是指通过各种数据和事实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例如,写一篇关于手机对学生学习影响的议论文,可以使用数据统计类论据来支持观点。
比如,引用某机构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指出超过80%的学生每天在手机上花费超过两个小时的时间,致使学业成绩下降。
这样的数据可以有效地论证自己的观点。
2. 专家观点类论据专家观点类论据是指引用专家的观点和研究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例如,在写一篇关于网络安全的议论文时,可以引用网络安全专家的观点。
比如,引用某专家的研究结果,指出网络安全问题在当前社会中日益严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这样的专家观点可以提升文章的说服力。
3. 历史事件类论据历史事件类论据是指通过引用历史事件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例如,写一篇关于环保的议论文,可以引用历史上的环境灾难事件来支持观点。
比如,引用某次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指出环保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应该重视环保问题。
这样的历史事件可以让读者更深刻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二、论据运用1. 引用论据时要准确在引用论据时,要确保论据的准确性。
不可随意捏造或夸大论据的内容,否则会丧失信服力。
通过核实来源,并多参考多方观点,确保所选择的论据是可靠和准确的。
2. 运用论据要灵活在运用论据时,要注意灵活运用。
可以选择合适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也可以选择反面论据来进行驳斥和对立。
同时,也可适当引用对比论据,以突出自己的观点。
灵活运用论据可以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和有逻辑性。
3. 论据之间要有逻辑连接在使用多个论据时,要注意将这些论据之间进行逻辑连接。
通过使用逻辑连接词,如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承接关系等,将不同的论据有机地组织起来,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密和有条理。
议论文之论据的选择和使用一、【议论文事实论据使用常见三大问题】1、论据选择偏离中心论点例:要论证“勤能补拙”的观点,对比下面两个例子,哪个适合?理由。
“王羲之经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将衣服划破,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书法家。
分析:仔细想想,王羲之确实“勤”,也取得了成功,但与补拙毫无粘边,因为王羲之并不拙“梅兰芳小时候口吃,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他坚持每天早上含沙练唱,最终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为一位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
”2、叙述太细,生搬硬套合理压缩裁剪变具体记叙为概括叙述,不使用描写,舍弃与论点无关的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全盘照抄。
如果证明“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论点,下面的材料该怎样叙述?(请注意压缩裁剪)①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
②四年里,诺贝尔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但是,他毫不气馁。
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信念。
一定要发明“炸药”,减轻工人们繁重的负担。
③最后一次实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延燃的导火线,一声巨响,“炸药”爆炸产生了极大的威力,旁人不禁惊叫:“诺贝尔完了!” ④然而,正当人们为失去一位伟大的化学家而悲痛的时候,诺贝尔神奇地从浓烟中跳出来,他面孔乌黑,身上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我成功了。
” ⑤就这样,诺贝尔发明了炸药,从那时起,挖土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了。
分析:这段材料比较长,它由下面的几个要点构成:诺贝尔发明炸药的目的:①句;努力的经过:②句;最后一次试验的场面③④句;炸药的作用:⑤句。
我们再来看一下论点“失败是成功之母”,它具有三个要素:A经历了失败、经过不懈努力,B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C最终取得了成功。
材料与论点相关的只有②(经历了八百次失败)和⑤(最终发明了炸药)。
那么①③④叙述时就可略去。
修改后:化学家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四年里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地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
但他毫不气馁,不断地更换原料,改进方法,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发明了威力巨大的炸药。
一、论据的选择在掌握丰富的论据的同时,还要善于选择论据,就是能够选择那些真实典型,确凿可靠,能充分有力地证明论点,使论点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量的论据。
论据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原则:1、典型性原则——有代表性,有说服力。
论据要具有代表性,不要随意列举自己身边的只有自己才知道的事例材料。
2、新颖性原则——论据新鲜,有时代性和现实性。
选择论据,自然要挑自己熟悉的,感觉陌生、缺乏把握的论据,必然难以驾驭。
但是“熟悉”不等于陈旧。
如果选用的论据都是些尽人皆知的“陈谷子、烂芝麻”,虽然一点也不“陌生”,但就没有一点新鲜感了。
所以要选择最恰当的论据,包含了要选择新颖的、时代感较强的新鲜材料。
论据求新,要注意从时间上、空间上、角度上的求新。
少用陈腐的材料,如雷锋、张海迪、居里夫人、爱迪生等等从小学就一直常用的论据材料。
俗语说“宁咬鲜桃一口,不吃烂杏半筐”。
论据新鲜,能增强文章的辩驳力和感染力。
例:论证“顽强拼搏”原文:顽强拼搏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中国女排顽强拼搏,取得了五连冠的佳绩;张海迪病魔缠身,高位瘫痪,但她顽强拼搏,学会了多种外语,翻译、创作了大量作品。
可见,只有顽强拼搏,才能克服困难,走出逆境,走向成功。
(陈旧)修改:顽强拚搏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华西村在村党委书记的带领下,经过近30年的顽强拼搏,把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变成了生产工业化、生活现代化的新农村,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利税4.5亿元,在“首届中国十佳小康村”评选活动中,位居全国第三位。
“神舟”五号一飞冲天,中国人终于圆了几代人的飞天梦想,以杨利伟为代表的航天人,正是以顽强拼搏的精神,谱写出一曲火热的青春之歌。
(新鲜)新鲜材料从哪儿来?一是从生活中积累,二是从阅读中积累。
例如以下两个例子:(1)现实生活中,仍有许多人不敢冒尖,不敢“木秀于林”,不敢成名成家,取得了一点成绩就“急流勇退”,害怕“枪打出头鸟”。
然而知名改革家、杭州第二中药厂厂长冯根生告诉我,只要稍稍改变一下上述谚语中的条件,结论就两样了。
议论文论据的选择与运用策略议论文写作中,论据是支撑论点的重要基石。
恰当选择和运用论据,能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读者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
那么,如何进行论据的选择与运用呢?一、论据的选择1、相关性论据必须与论点紧密相关,能够直接支持论点。
如果论据与论点风马牛不相及,那么不仅无法增强说服力,还会让文章显得混乱无序。
比如,若论点是“读书能够开阔视野”,选择“某人通过坚持锻炼获得健康体魄”这样的论据就毫无关联。
2、准确性所选取的论据要真实、准确,经得起推敲。
虚假的论据会让整个论证失去可信度。
在引用事例、数据时,要确保其来源可靠,不能道听途说或随意编造。
例如,在论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时,引用未经权威证实的污染数据,就可能导致论证的失误。
3、典型性选择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论据,能够更好地反映问题的本质。
典型的论据往往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能够以一当十。
比如,在论证“勤奋出人才”时,选取诸如爱迪生、牛顿等著名科学家通过不懈努力取得巨大成就的事例,就比列举身边普通同学的例子更具典型性。
4、新颖性尽量选择新颖、独特的论据,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文章更具活力。
避免总是使用那些老生常谈的例子,如“司马迁忍辱著《史记》”“匡衡凿壁偷光”等。
可以关注当下的时事热点、社会现象,或者挖掘一些不为人知但具有价值的事例。
5、多样性论据的类型应丰富多样,包括事例论据、数据论据、名言警句等。
不同类型的论据相互配合,能够从多个角度支撑论点,使论证更加全面、有力。
比如,在论述“诚信的重要性”时,可以既有“商鞅立木为信”的历史故事,又有关于企业因诚信经营而成功的具体数据,还可以引用“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样的名言。
二、论据的运用1、简洁明了在叙述论据时,要简洁清晰,突出重点。
不要冗长繁琐地描述细节,以免冲淡了论点。
例如,在讲述“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时,不必详细描述勾践所受的每一种苦,而应重点强调他忍辱负重、奋发图强的精神与最终的成就。
议论文写作指导之怎样选择和运用论据1、选例。
一篇文章观点确定之后,应该紧扣论点,选择典型、有说服力的事例。
选例首先要恰当。
选例要尽量有权威性。
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的,并为大家熟知的人和事,尤其要选择一些名人名事。
尽量不要选择本校本班的事或者影视剧的内容作为论据,这样的事例缺乏典型意义。
选例要注意多角度。
一篇优秀的议论文,给人的感觉总是饱满的。
因此我们要在论据的多样性上下功夫。
即在选择和运用论据时考虑古今中外引例,不同领域引例(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正反引例。
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选例,能增加文章内容的广度,更有说服力。
例: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风流人物丧失理智,拜倒在感觉之中,铸成千古遗恨!秦王嬴政,开创了大秦帝国,何其壮哉!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他利令智昏,认为基业已固,企望恩蒙万世,自号“始皇”,对人民实行野蛮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丧心病狂地“焚书”、“坑儒”、“以愚其黔首”,及至传至二世,终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多么可叹!被誉为世界物理界“伟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杰出科学家牛顿,晚年为“感觉”所左右,一味信奉神学,走了与科学背道而驰的道路,令人扼腕。
当代著名作家、书法家、文化部原副部长周而复声名显赫,身为共产党员,却为“感觉”左右,竟然丧失理智,不顾民族尊严凭吊靖国神社。
跪倒在犯下滔天大罪的日本战犯的脚下,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奇耻大辱,他本人也因此声名狼藉。
这段文字从古今中外的角度,不同身份(政治家、科学家、作家)的角度,从反面来选取典型事例,说明了“跟着感觉走”的危害性,从而论证了“要跟着理智走”的观点,文字的信息量是丰富的,论据显得厚实而饱满。
2、述例。
即在确定论据之后,叙述时应该有所侧重,且述例语言要简洁。
①一个论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不同的道理,说明不同的观点,这就要求学生在述例中要着重叙述证明观点的那个方面,对材料有所取舍,有所侧重。
例:勤,包含着坚强的毅力和无穷的血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