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复习重点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生态学:(经典)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现代)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的协调发展。

2、生态学观察方法:层次观、整体观、系统观、综合观、进化观

3、系统: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基本性质:系统组分的整体性、系统结构的有序性、系统功能的整合特性、系统结构功能的可控性

4、系统分析途径:白箱法、黑箱法、灰箱法

5、系统分析的4个阶段:定性分析阶段、定量研究阶段、模型分析阶段、系统结构优化阶段

6、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总是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它们通过能量、物质、信息相互联结构成的整体

7、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并注意各自的主要成分以及特点。

8、物种:一类生物个体的集合,其中的个体之间在自然条件下能相互交配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正常后代个体。是自然界中的基本进化单位和功能单位。

9、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10、生态系统中的过程:生产者与有机物的合成过程、消费者与有机物的转化过程、分解者与有机物的分解过程

11、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空间结构、具有时间变化、具有自动调控功能、是开放系统

12、生物圈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生态系统,由大气圈下层、水圈、岩石圈以及活动于其中的生物组成

13、湿地: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

14、海洋生态系统分为海岸带、浅海带和远洋带

15、个体生态学是以生物个体及栖息地为研究对象,研究栖息地环境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对栖息地的适应和生态适应的形态、生理及生化机制

16、生物与环境的基本关系:生态作用(短时间尺度)、生态适应(短时间尺度)、生态反作用(长时间尺度)

17、生态系统服务: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利益,是对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有贡献的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

18、生态系统健康:以符合适宜的目标为标准来定义的一个生态系统的状态、条件或表现

19、环境: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与活动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20、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中一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

21、生境:具体的生物个体或群体生活区域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影响下的次生物环境

22、生态作用的基本规律:限制因子定律、生态因子综合作用定律、生态因子的时空变化

规律

23、耐性定律(谢尔福德耐性定律):生物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有一个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界限,生物只有处于这两个界限之间才能生存,这个最小到最大的限度称为生物的耐性范围。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存在耐性限度的法则

24、生物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有一个最小量和最大量的界限,生物只有处于这两个限度范围之内才能生存,这个最小到最大的限度称为生物的耐性范围

25、生态幅:每一个物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

26、胁迫:自然界中的生物并非都在环境因子的最适宜范围内生存,在适宜区之外到最低点或最高点之间的区域称为耐受区,此时生命活动要遭受一定程度的限制。这种限制称之为胁迫。

27、环境胁迫与生物体响应过程中的有机体演变阶段:预警阶段、抗性阶段、耗尽阶段、再生阶段

28、在胁迫生境下的存活主要有逃避胁迫,抗性和恢复三个途径

29、内稳态:任何生物体在外界条件变化较大的情况下都具有维持体内理化状态相对稳定的能力

30、生态适应方式:形态适应、行为适应、生理生化适应、适应组合

31、适应组合:由于生态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关联性、协同性和增效型,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通常并不仅仅表现为形态适应,或生理生化适应,或行为适应一种机制,往往要涉及一组(或一整套)彼此相互关联的适应性,这一整套协同的适应特性称为适应组合

32、生态位: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

33、光补偿点:植物开始生长和进行净光合作用生产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

34、酶活性的三基点温度: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和最适宜温度

35、不同种的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为选择而形成的,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征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

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条件或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过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适应。

36、生态位可分为空间生态位、营养生态位、多维生态位

37、植物生长期间的温度低于一定临界值时,植物生长停止,这使得温度是无效的,这个最低的临界温度称为生物学零度,及发育起点温度。在一定生育期内,高于生物学零度的温度称为活动温度,有效温度是活动温度减去生物学零度。有效积温是一定生育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

38、温度节律对生物的影响:温周期现象、春化作用、物候、休眠

39、森林植被的生态效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增加雨量。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保护环境,净化空气。减低噪音,美化环境。提供产品和燃料,增加肥源。

40、土壤生物的生态效应:促进成土作用、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能、提高了土壤质量、对土壤覆盖层的影响

41、生物种群:特定时间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集合群

42、种群的3个主要特性:空间特性、数量特性及遗传特性

43、种群的年龄结构可分为3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44、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在环境条件没有限制性影响时,有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相对增殖速度

45、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某种群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即一个有限的环境中所能稳定达到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