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信用消费大背景
- 格式:docx
- 大小:21.79 KB
- 文档页数:4
2023年最新的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2023年最新的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1在当前尚且低迷,尚未完全复苏的经济环境下,消费问题被大家广泛关注。
物价的连续上涨,直接反映了社会的消费和需求问题。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
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
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
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
特殊群体。
,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的大学学子目前正受到市场经济的强力冲击,对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在同一屋檐下的`大学生群体,包容着具有多种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的个体,从而拉开了层次,并且区分度相对稳定。
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和分层不仅取决于我们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而且也是地域经济差异性的反映。
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1、理性消费是主流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
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
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
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________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400—800元之间,只有个别家境较好的同学花费超过12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
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总体来说上大学生的消费仍然处于温饱阶段,即吃饭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但是这种温饱已经有向小康过度的趋势了(这点由我们日益增多的mp3、mp4、手机支出,人际交往支出就可以看出)。
大学生消费信贷行为调查研究———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以“蚂蚁花呗”为例沈飞月,沈秋言,申好玄,梁晶晶,李欣源,杨菂(大连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3)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网络金融和电子支付手段被广泛应用,蚂蚁花呗应运而生。
大学生接触新鲜事物较快,方便快捷的网络消费金融产品得以迅速推广。
本文针对新兴网络金融产品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展开调查研究。
探讨分析新型网络消费信贷在年轻一代的认知度和发展模式。
通过分析新兴网络金融产品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网络经济时代大学生消费信贷行为特征。
最后提出普及消费金融知识,加强风险防范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信贷消费;蚂蚁花呗;风险防范中图分类号:F8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 (2020)12-0111-04收稿日期:2020-09-07基金项目:大连海洋大学2019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910158166);大连海洋大学2019年度校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连海洋大学2019年度“一流课程”培育项目(YL201920);大连海洋大学2019-2020学年公司金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JG2019KC32)作者简介:沈飞月(1999-),女,辽宁台安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经济与金融;沈秋言(1999-),女,辽宁丹东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经济与金融;申好玄(1999-),女,河北邯郸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经济与金融;梁晶晶(1998-),女,甘肃环县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经济与金融;李欣源(1999-),女,辽宁大洼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经济与金融;杨菂(1981-),女,辽宁大连人,讲师,研究方向:消费金融。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崛起,我国互联网金融开启了高速发展模式,网络金融因其低成本高效率和简单便捷颠覆了传统金融模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校园消费金融市场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校园消费金融市场是指以大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金融市场,主要包括校园贷、信用卡、消费分期等金融产品和服务。
随着大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和金融科技的发展,校园消费金融市场逐渐兴起并得到了广泛关注。
背景介绍部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学生消费观念的改变,校园消费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涉及人数逐渐增多。
大学生在校园内消费需求日益增加,校园消费金融市场作为满足大学生消费需求的重要渠道备受关注。
校园消费金融市场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高利率、信息不对称、风险较大等,亟待解决。
通过对校园消费金融市场的背景介绍,可以更好地了解该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提供必要的基础。
1.2 研究意义校园消费金融市场是指大学生在校园内进行消费时所涉及的金融活动,包括信用卡消费、消费分期、网购信贷等。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校园消费金融市场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研究校园消费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校园消费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于促进大学生消费的便利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校园消费金融市场的问题涉及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他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养成。
通过对校园消费金融市场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监管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保障校园消费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研究校园消费金融市场存在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对于推动校园消费金融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校园消费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保障校园消费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
通过对校园消费金融市场问题的分析和对策建议的提出,旨在引起社会和政府的关注,促进校园消费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本研究还旨在完善校园消费金融市场的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措施,确保校园消费金融市场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为广大校园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消费金融服务,推动校园消费金融市场的规范化和规范化发展。
大学生消费观:现状、问题与引导策略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消费观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其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大学生消费观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引导策略,以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二、大学生消费观现状1.消费观念多元化:在市场经济和互联网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他们追求个性化、时尚化和品牌化,注重产品品质和消费体验。
2.消费能力提高: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和消费信贷的普及,大学生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
他们在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消费支出逐年增加。
3.网络消费成为主流: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网络消费成为大学生的重要消费方式。
网购、团购、海淘等新型消费模式在大学生中广泛流行。
4.绿色消费意识增强:在国家政策和社会舆论的引导下,大学生的绿色消费意识逐渐增强。
他们关注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倡导绿色消费理念。
三、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1.盲目追求名牌和奢侈品:部分大学生存在盲目追求名牌和奢侈品的现象,导致消费过度和消费结构不合理。
2.消费信贷风险:部分大学生过度依赖消费信贷,容易陷入“校园贷”等金融陷阱,导致个人信用和财产损失。
3.网络消费安全问题:网络消费的普及使得大学生面临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安全问题。
4.消费心理不成熟:部分大学生消费心理不成熟,容易受到广告和同伴的影响,导致冲动消费和攀比消费。
四、大学生消费观引导策略1.家庭教育引导: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子女的独立消费能力,引导子女合理消费。
2.学校教育引导:学校要加强消费教育,开展消费知识普及和消费心理辅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社会舆论引导:媒体要加强消费宣传,倡导绿色消费、理性消费,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
4.政策法规引导:政府要完善消费政策法规,加强对校园贷等消费信贷的监管,保障大学生消费权益。
大学生超前消费情况调查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超前消费现象逐渐凸显。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重要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行为不仅关乎个人经济状况,更涉及整个社会的消费结构和经济稳定。
对大学生超前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超前消费问题的产生,一方面与大学生普遍缺乏经济理财意识和消费规划有关,另一方面也受到社会消费观念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消费主义思潮日益盛行,媒体、广告等渠道不断强化大学生消费的需求和欲望,导致部分大学生过度消费,超越了自身经济承受能力。
通过深入了解大学生超前消费情况,可以帮助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理财意识,防范消费风险,提高个人经济财务能力,同时也有利于调整社会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背景介绍】完。
1.2 研究目的大学生超前消费情况调查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在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其消费行为背后的原因,以及这种超前消费对他们的影响。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希望能够揭示大学生超前消费的现状及趋势,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提出建议提供依据。
也希望通过研究,让大学生意识到超前消费的风险,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避免陷入消费陷阱。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还希望能够为社会了解大学生消费行为提供更多客观数据,促进对大学生群体的更深入了解和关注。
消费行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深入研究大学生的超前消费行为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健康理性地消费。
【总字数:205】2. 正文2.1 调查对象在进行大学生超前消费情况调查时,我们将选择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通过对大学生的消费习惯、消费倾向以及消费水平的调查,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态,为进一步分析超前消费现象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通过对调查对象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超前消费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为有效防范和规避超前消费风险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1一、主题:大学生消费心理及状况调查二、目的:通过调查,了解现在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并分析相关的消费心理及暴露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消费观。
三、方法:问卷调查四、对象:大学生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由于生活环境、成长环境、家庭经济状况、所受教育、校园环境以及年龄的特殊心理特征等原因,使这个群体有自己特有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我们通过对部分大学生的经济收入来源、消费状况调查以及对他们的消费状况和消费的特点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改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线索。
五、结果分析:1、大学生的消费现象大学生月消费额在350500元的占7%,500800元的占27%,8001200元的占50%,1200元以上的占12%。
消费的主要项目中,伙食费用占每月消费总额的93%,交通、通讯占每月消费总额的68%,购物占每月消费总额的65%,娱乐占每月消费总额的52%,学习费用占每月消费总额的47%,交际占每月消费总额的28%,其他类别占每月消费总额的6%。
就每月花在娱乐方面的费用而言,13%的大学生的花费在50元以下,30%的大学生的花费在50100元,24%的大学生的花费在100150元,15%的大学生的花费在150200元,18%的大学生的花费在200元以上。
每个月的情感投资费,或者说谈恋爱浪漫气氛“制造费”中,花费在100元以下占10%,花费在100200元的占9%,花费在200400元的占4%,花费在400元以上的占3%,另外本次调查中单身的大学生占74%。
大学生每学期学习方面的花费包括考试、考证、文具、书籍、复印、培训班中,花费在200元以下占47%,花费在200300元的占20%,花费在300400元的占13%,花费在400600元的占11%,花费在600元以上的占9%。
大学生的消费主要分为基本生活消费衣、食、住、行、学习消费学费、书杂费、考证、电脑等、休闲及娱乐消费休闲、旅游、娱乐、人际交往消费人情、恋爱等几个方面。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在想要了解某一情况或某一事件时,我们务必要去搞清背后真相,并且最终的调查结果会写在调查报告中。
那么你真的会写调查报告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篇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大为改善,伴随而来的是日益提高的消费水平。
当今的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生活消费呈现出独有的特征,总的来说比较科学合理。
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的高消费情况令人担忧。
高消费的背后是大学生们为了自身的舒适体验而大手大脚,更是因为面子工程想要在同学面前显示出优越感作祟。
大学生普遍的过度消费问题已经亟待社会的关注与思考。
大学生的过度消费主要分以下三种:第一种是“超前性消费”即为了提前享受或追赶潮流,不惜用举债的方式来提高生活档次。
大学生们刚刚成年进入社会,银行为了尽早拉住这些潜在消费者,往往用各种优惠政策来吸引大学生办信用卡,打开皮夹有4、5张信用卡的同学绝对不在少数。
新闻中也时不时会提到大学生卡奴,还不出信用卡债时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外出打零工来还钱,影响了自己正常的学习生活不说,最后若不能完全还款还会影响将来进入社会以后的信用程度,除了满足一时的快感,百害而无一利。
第二种是“炫耀性消费”目的是通过消费炫耀“我有钱”以满足虚荣心。
现在的大学生们都是从五湖四海招收而来的,每个人的家庭背景都不尽相同,有的父母可能只是辛苦劳作的农民,有的是工薪阶层,还有的却是大老板。
在这样的环境下,部分有钱的同学便会经常买一些并不需要的奢侈品以显示自己的生活水平。
在许多大学生都使用的社交网络人人网上,时常有同学会发一些奢侈品代购的信息,起初我看到时觉得他们并不会有生意,因为那些香奈儿,LV的包包动辄上万的价格并不是普通大学生能承受的。
可是看到他们接收到的大量的来访询问以及订单,我才发现自己低估了很多同学的消费水平。
大学生信用消费贷款调研
一、信用消费贷款平台基本状况
2013年底,京东商城内测了个人消费贷款服务业务“京东白条”,而公测在2014年2月13、14日展开,并于元宵节后正式上线,2015年9月“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项目获证监会批复,并由华泰证券发行完毕,于10月在深交所挂牌。
同年,分期乐成立于深圳,2014年底获B轮1亿美元投资,2015年3月,京东战略投资校园分期购物
平台分期乐,平台业务涵盖“信用消费”提现板块。
2015年阿里旗
下蚂蚁金服对外宣布,经过4个月的试行,主攻消费金融的“花呗”正式上线。
2014年03月趣分期正式上线,旗下信用消费产品为“趣白条”;2015年08月趣分期获得约2亿美元融资,蚂蚁金服领投。
腾讯旗下微众银行首款产品——“微粒贷”,及蚂蚁金服继花呗之后的贷款服务“借呗”也正在试运营阶段。
过去的近两年,互联网金融广被看好并迅速崛起。
自2014年以来,各种分期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年出现几
十家分期平台,如趣分期、分期乐等,他们各自打着低息、免息、线上审核等不同的旗号,在大学校园推广。
在借款消费领域,大学生市场一直都被认为是块“肥肉”,当然
也成为众多消费金融、电商的贴身肉搏之地。
二、大学生对信用贷的使用规模
据测算,2015年全国在校的大学生约3000万,对网络信用消费有接触和了解的有1000万,潜在市场规模近千亿元。
根据社交网站
人人网去年秋季开学对264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72.5%的受访者表示会在开学前后购买数码产品。
其中,68.1%的同学表示愿意尝试分期付款购物。
三、大学生对信用贷的认知度以及态度
2016年3月十五日,分期乐平台在武汉举办春季大学生分期购物节高校巡回路演,昨日一天就新增200多位新用户,实现8万元销售额。
记者现场随机采访了数十位大学生,大多表示身边有同学通过网络贷款提前消费,但借钱后还不上或恶意透支的并不多。
不过,也有学生因为没能及时还款而被告知父母。
网友“千堆雪”是湖北某大学一名大二学生。
去年9月,她在学校附近的营业厅通过某公司的分期付款买了个OPPO U3,首付300元,贷款2000元分12期偿还。
“贷款的时候觉得每个月200来块钱没什么压力,反正勤工俭学每个月还能挣个好几百。
谁能想到去年11月底,我弟弟出了点事,每个月都得悄悄塞钱给他,自己手头就变得很紧。
”昨日,“千堆雪”告诉记者:“上个月,我勤工俭学的钱没能按时到账,结果就耽误了还款,半个月过去不但有了逾期滞纳金,催收电话还打到十堰老家去了,我妈很着急,给我打了好多电话,都气病了。
”对此,“千堆雪”感到很愧疚。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根据这两个案例,我们能很明显的感觉到他们对信用贷款这种分期付款的了解少之又少,只是觉得并没有什么损失,贷款就贷款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并不清楚这种贷款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信用。
四、正确对待信用消费贷款
众多分期方式下,各平台间差异巨大。
例如,平台额度方面,最高的可以在1万元以上,最低的只有几百元。
最受大学生关注的是,一旦逾期平台会如何收取罚息。
“我们会按照当期账单分期金额来罚息,但有的平台会根据贷款总金额罚息,这中间的差距非常大,大学生办理分期前应该仔细甄别。
”分期乐公关传播总监高圣介绍。
记者调查发现,各平台间的罚息差别巨大。
超过五成的平台,逾期后每日费率在1%,但也有平台逾期后每日费率高达3%、低的只有0.05%。
算下来,最高逾期费率是最低逾期费率的60倍。
背后存隐性担保,还款不及时会成信用污点先消费,后还钱,这些针对大学生的消费贷款产品看上去都挺美。
对此,捷信消费金融公司相关人士建议,大学生在办分期贷款前,要仔细对比各家平台产品信息,以及所有附加费用,在签订合同之前,看清利率和违约条款以及提前还款条约。
融360贷款分析师提醒,在校大学生贷款购物前一定要考虑自身收入和还款能力,避免冲动消费、盲目贷款,一旦因不能及时还款而造成信用不良,将会影响到未来申请信用卡以及贷款买房、买车,可谓得不偿失。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着自己特殊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要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的误区,自觉提升理性消费观念,量力而行,拒绝奢靡。
对于经常入不敷出的信用消费超支,无论是向银行贷款或与同学亲人支借,要做好每日、每周、每月消费明细记录,找出原因,在超
支方面做调节,争取每月实现收支平衡。
对于外面商家实行的超过银行同期利率4倍的那部分利息,要懂得通过法律途径,向法院起诉,要求降低利率,维护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