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民民主专政
- 格式:ppt
- 大小:207.50 KB
- 文档页数:14
论人民民主专政原著导读历史背景:《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是毛泽东1949年6月30日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而发表的。
1947年6月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阶段后,我军势如破竹、屡战屡胜,并于1948年秋至1949年初发动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攻克南京,到6月,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已经解放,新中国即将成立,中国共产党就要成为全国的执政党。
就在革命将要成功的形势下,在建国的筹备工作中,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就成了中心的问题。
当时,国际上和国内的敌人攻击中国共产党要实行“独裁”、“极权主义”,而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些代表人物幻想在中国建立英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国家,还有一些人主张不要“一边倒”,希望得到美英等国家的援助,惧怕过分“刺激”美英等帝国主义。
此外,还有一些我们的朋友也不清楚我们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因此,我党在当时必须要清晰地阐明我们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以驳斥各种反动阶级的谰言,统一党内和人民的认识。
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毛泽东有针对性地论述了在民主革命胜利以后要建立什么样的国家的问题,特别是阐述了中国为什么不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只能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
《论人民民主专政》还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28年的经验,阐明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以及新中国的各项内政外交政策。
这些都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做了理论上的准备。
导读内容:一、框架结构和基本要点(一)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人民历史的必然选择。
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不同的阶级处于不同的地位,工人阶级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
中国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任务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唯一的出路就是在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然后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论人民民主专政全文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高形式。
人民民主专政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国家政权的集中统一领导,实行人民对国家事务的管理和监督。
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原则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党的领导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最根本的政治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最大特征。
党的领导体现在各个层级的党组织中,通过党委对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的领导,实现国家政权的集中统一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核心内容,体现了人民的主权地位。
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特点是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的利益是最高利益。
人民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大会,通过代表大会制度来管理国家事务,行使国家政权。
依法治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特征。
依法治国是保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条件,通过法律对国家事务进行规范和管理,保障人民的权益和利益。
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人民对国家事务的管理和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组织形式,通过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意志,行使国家权力,制定国家政策和法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人民对国家事务的管理和监督,保障了人民的权
益和利益。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
人民民主专政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通过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依法治国来实现人民对国家事务的管理和监督。
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践证明,它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最佳选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国家的含义和根本属性,明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丫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理解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理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问题基木知识的学习,锻炼学生收集材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辨能力、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国家性质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要性的认识,使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
教学重点:1.人民民主专政的木质和特点
2.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3.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1.国家的本质2.民主的阶级性3.民主与专政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这堂课,我十分重视的有这样两个问题:
一是如何拉近《政治生活》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以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生活》的兴趣。
简单地向学生照木宣科式的灌输理论,显然是不适用的,也是违背新课程改革方向的。
因而我尽量搜集一些时效性较强的、学生较为熟悉也较为感兴趣的材料,创设情景,引出“政治生活”的话题,并鼓励学生自主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是特别注意学生对政治生活屮一些问题产生的模糊的错误认识,坚持正面引导,同时
又认真听取学生的看法,找到症结所在,切实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
毛泽东提出“人民民主专政”这一命题时,强调它“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党在肯定“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同时,又阐明它是一种新民主主义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这说明,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人民民主专政都具有极大的政治弹性;党和毛泽东在创设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的国家政权方案时,明显具有政治策略的考虑。
鉴于此,弄清楚人民民主专政在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前后的变化与发展,全面理解毛泽东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特别是理解“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一命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先后建立了多个革命根据地政权,即土地革命时期的苏维埃政权,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政权和战后的解放区政权。
这些政权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形态。
在这些不同时期的革命政权中,工人阶级是领导的力量,作为同盟者的农民阶级是政权的基础。
这些同无产阶级专政是一致的,是根据地政权中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因素。
但是,新民主主义各个时期的政权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具体地说,其政权中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因素在含量上各不相同。
土地革命前中期,各根据地普遍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1931年11月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中国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这个专政的目的,是在消灭一切封建残余,赶走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势力,统一中国,有系统的制止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国家的经济建设,提高无产阶级的团结力与觉悟程度,团结广大的贫农群众在它的周围,以转变到无产阶级专政”①。
《宪法大纲》还规定:“苏维埃全部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的。
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
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
中考人民民主专政知识点梳理与解析在中考政治考试中,人民民主专政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相关知识点对于顺利完成考试任务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中考人民民主专政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与解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
一、什么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简称人民专政,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群众对敌对阶级实行专政的政治制度。
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政权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特点(一)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必须牢固坚持党的领导,实现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
(二)依法治国。
在人民民主专政下,要坚决维护国家法律权威,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
(三)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坚决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集中体现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四)维护国家安全。
人民民主专政下的国家要始终保持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决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全和社会安定。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
其主要特点是: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各级人大是地方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大代表是人民的代表,通过选举产生;人大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等职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四、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形式之一,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等。
这些组织是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渠道,能有效地将群众的意见和利益纳入到决策中。
五、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
它是党的领导下的广泛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各方面智力和资源,凝聚共识,形成各方面合力,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总结: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政权形式。
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相关知识点非常重要,能够加深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并在中考政治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人民民主专政答题模板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国家政权的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
它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民主专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大的生命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与特点1.概念阐述人民民主专政是指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
它是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实行革命斗争的伟大成果,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
2.特点介绍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人民性: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国家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都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阶级性: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
它体现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
(3)专政与民主相结合:对人民实行民主,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对敌人实行专政,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践与发展1.建国初期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在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2.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民主专政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新时代的要求与挑战新时代,人民民主专政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人民民主专政的优势与启示1.政治优势人民民主专政为国家政治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
2.经济优势人民民主专政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环境,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社会优势人民民主专政有利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进步和谐,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
4.启示总结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践与发展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
第一课人民政权人民当家第一节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首要标志、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
2、过程与方法:课前预习、收集资料,课堂上进行交流,培养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课堂上对所收集材料的交流、分析,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有所了解并掌握透过这些知识点分析时事政治。
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珍惜我们现有的学习生活条件,关注三农问题,尊重工人阶级,培养学生当家作主的意识。
●重点:国家定义、性质;人民民主专政性质、基础●难点: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性质、基础●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有关我国的国家性质的知识,这是构建全部政治生活基本理论的奠基石,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
学生虽然在初中已经学过想过基础知识,但是其理论性较强,学生缺乏感性积累,难于理解,在教学时,要联系我国新旧社会和当今世界不同制度国家的广大劳动人民的政治地位,让学生比较其差异,这样更有助于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
二、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
(对学生指导方面的准备:预习和课前问题准备和收集相关资料,制作PPT)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收集问题的相关资料,思考问题学生演讲:在预习本课后,演讲有关本课内容的时政新闻,时间三分钟。
教师对学生演讲的内容进行简单的点评。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材料一:新旧中国农民形象比较材料二:1931年与1998年洪水比较材料三:200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图片展示旧中国和新中国农民形象;两次洪水;汶川地震】通过观看图片,要求学生思考新、旧中国的不同之处。
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学生讨论:……师生归纳:(一)因为在旧中国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农民处于社会最底层受尽剥削与压迫。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人民民主专政是什么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无产阶级通过自己的政党和政权,对资产阶级进行专政,保护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并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出发,探讨其内涵、特点和实践意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要义。
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统治的政权体制,它是建立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国家政权形式。
它的出发点在于确保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能够直接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决策和管理过程中,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机构,如人民代表大会,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实现人民的利益最大化。
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民统治,即国家权力由人民行使,国家的一切权力归人民所有;二是无产阶级的专政,即无产阶级通过自己的政党,对资产阶级进行专政,保障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
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它是无产阶级专政。
这意味着无产阶级以自己的阶级利益为出发点,通过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来对抗和限制资产阶级的影响,确保国家政权的斗争方向符合无产阶级的利益。
其次,它是人民的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中心,保障广大劳动人民的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人民通过选举和政治参与,直接参与国家的决策和管理过程,维护他们自身的权益。
再次,人民民主专政是一种行使权力的方式。
它通过建立代议制和选举制度,保证人民能够有效地参与政治决策和管理工作,实现集中和分权相结合、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具体操作。
最后,人民民主专政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人民民主专政是对资产阶级进行专政,但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民民主专政将不再存在,因为阶级已经消失,社会上没有了剥削、压迫的矛盾。
人民民主专政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为无产阶级提供了实现自己利益的政治保障,保护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权益,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
同时,人民民主专政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加强维稳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手段,确保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根本国家制度,是我国的基本国体。
什么是人民民主专政?先从文字解读:若从单独字义上解释:人:生物名词、民:指劳动群众特性的国家基本成员。
人民:的本意就是普通百姓群众”,至于“人民”里面是否还能够包含比百姓更高的阶层或阶级,那得看那个阶层或阶级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真正代表了群众百姓的利益。
民主:我国在中学政治教材的说法,“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在现代国家,恐怕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不是声称自己的政府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府。
反对民主实质就是反对人民。
因此谁也没有这个胆量反对民主。
专:是独一,单纯的意思、政:意思是治理国家施行的措施行为、从事治理国家事务活动。
专政:一词原意指无限的权力,绝对权力的统治者和统治方式。
或专业从事政治活动、人民民主专政意思是:普通百姓和劳动群众当家做主来执行对国家的治理和绝对统治的权力。
历史:1931年11月7日至20日,在江西瑞金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1934年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确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全部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
1936年9月,中共中央在《关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与民主共和国的决议》中进一步提出:把建立“人民共和国”改为建立“民主共和国”。
随后,从1937年2月开始,在陕甘宁边区具体落实。
《陕甘宁边区议会及行政组织纲要》,不分阶级、党派、宗教、民族、性别等实行民主选举,自下而上地产生了乡、区、县三级议会(后改为参议会)。
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论联合政府》报告。
针对国民党独裁、卖国、反其反人民的政策,开宗明义地提出成立联合政府,领导“解放后将中国建设成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
1947年10月10日,毛泽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起草的政治宣言中提出“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口号。
这个口号,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各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的响应和支持,1949年4月、毛泽东在《伦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又指出:“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我国是⼈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识记:国体、政体、民主的含义。
2.理解: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我国的国家职能。
3.运⽤:⼈民民主专政、民主与专政的关系等知识。
(⼀)重点突破1.必须坚持⼈民民主专政(1)主要内容①地位:⼈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②含义:⼈民民主专政是⼯⼈阶级领导的,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阶级的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要标志,⼯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③特点和优点:⼈民民主专政建⽴在⽣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在中国历第⼀次实现了绝⼤多数⼈的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
A.⼈民民主专政具有⼴泛性和真实性。
⼴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的⼴泛性和⼈民享有民主权利的⼴泛性。
真实性表现在:⼈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B.⼈民民主专政实⾏⼤多数⼈对极少数敌⼈的专政。
阶级⽃争在⼀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是坚持国家专政职能的重要依据。
C⼈民民主专政。
在概念表述上直接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
④本质:⼈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民当家作主。
⑤必要性坚持⼈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之⼀,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才能调动亿万⼈民群众的积极性,投⾝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
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⑥怎样坚持⼈民民主专政。
A在改⾰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民民主专政必须突出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国家职能,必须重视民主和法制建设,依法治国。
B为了更好地坚持⼈民民主专政,必须加强国家政权的建设和国防建设。
我国现在正在进⾏的政府机构改⾰和加⼤反腐倡廉的各项活动。
必将有利于提⾼国家政权机构的⼯作效率和管理⽔平,有利于更好地实施国家职能。
此外,祖国统⼀⼤业还未最终完成,只有不断增强我国国防实⼒,才能为国家的安全、统⼀提供强有⼒的保证。
(2)注意问题①全⾯理解其内涵要从国家政权意义上即从坚持⼈民民主和对敌⼈专政的结合上来理解。
一、情景设置:
同学们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样性质的国家中,我们公民处于什么地位,有哪些政治权利、政治义务,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本课将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权利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等方面去揭开国家政治生活的神秘面纱。
二、自主学习:
1、阅读P4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阅读P5—6课文找出:
2、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本质。
4、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表现在哪里?
阅读P6课文找出:
5、人民民主专政中专政的职能是对谁实行的,是怎样体现的?
6、我国的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阅读P7课文找出:
7、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2点)
8、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新的要求。
(5点)
三、自主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