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健康现状及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118.43 KB
- 文档页数:4
建筑行业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健康现状及对策探讨农民工是建筑行业的主要劳动力,其工作具有高处作业多、不定性强以及劳动强度大等特点。
一方面,由于农民工自身的安全意识较低,在施工中经常不按规定施工,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作业本身就具有高危险性,所以,建筑施工中经常出现农民工安全事故。
农民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对农民工的人身造成了伤害,还影响了建筑施工进度与施工单位的名誉。
由此可见,农民工安全生产问题多么的重要,施工单位应将农民工安全问题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
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行业农民工安全生产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如何提高农民工生产的安全性。
标签:建筑行业;农民工;职业安全健康;现状;对策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领域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加入到了建筑行业之中。
在现实生活中,建筑行业具有施工环境复杂、地域跨度大、作业条件多变以及人员流动性强等特点,所以建筑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的范畴。
近年来,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数量一直在不断的增多,也正因为如此,其职业安全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本文就建筑行业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健康现状及对策做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一、建筑行业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健康现状(一)建筑行业农民工的职业安全现状。
所谓的职业安全就是指在生产活动中,为了保障从业者的安全而采取的安全保障措施以及相应的活动。
职业安全的内涵就是为了给生产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提供可靠的安全保护,促进其职业生活质量的提升。
首先,建筑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比较容易出现一些伤害性的事故,所以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也就成为了伤害性事故的高发群体。
通过相关的调查显示,在全国建筑行业出现的伤亡事故中,农民工群体占据了大部分的比例。
其中男性伤亡人数的比例要明显的大于女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的提升相关的职业安全保障工作的水平,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近年来,全国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也在不断的降低。
建筑施工安全与职业健康近年来,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然而,建筑施工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工人的职业健康与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规范。
本文将围绕建筑施工安全与职业健康展开探讨,分析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问题分析1.1 高空坠落事故频发在建筑施工中,高空坠落是一种最常见的伤害事故。
工人在悬空作业或使用不稳定的脚手架时,很容易失去平衡而导致坠落。
同时,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也是造成高空坠落事故的原因之一。
1.2 建筑材料储存不规范建筑工地上常常需要堆放大量的建筑材料,如砖石、钢筋等。
然而,由于材料储存不规范,容易导致崩塌、坍塌等事故的发生。
特别是在施工现场周围存在大量杂物或未加固的材料堆放,更是潜在的安全隐患。
1.3 电气设备使用不当在建筑施工中,电气设备的使用频繁而普遍。
然而,一些工人对电气设备操作不当,或者使用不合格的设备,容易造成火灾、触电等危险。
二、解决方案2.1 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为了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建筑企业应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
针对高空作业、安全防护设备的使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教育,并确保每位工人都能掌握相应的安全操作知识。
2.2 强化现场管理建筑工地现场管理是确保施工安全的重要一环。
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和操作流程,明确职责划分,并建立健全的安全检查和记录机制。
特别是对高空作业、材料储存等方面,加强监督和检查,及时纠正不当行为。
2.3 安全设备的配置和使用为了防止高空坠落事故,施工工地应配备安全防护设备,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使用。
特别是在高空悬挂作业或搭建脚手架时,必须确保设备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2.4 加强电气设备的管理企业应确保生产和使用的电气设备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对电气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资格认证,以确保其能够熟练、安全地操作设备。
三、结论建筑施工安全与职业健康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建筑工地农民工工作现状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地农民工的数量不断增加,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劳动力。
然而,这群农民工在建筑工地上的工作现状却鲜为人知。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建筑工地农民工的现状,探讨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人数增多、待遇待遇不公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行业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幅增加。
然而,由于缺乏相关技能和教育背景,许多农民工只能在建筑行业从事体力劳动。
由于人数众多且竞争激烈,他们往往面临着低薪、长时间劳动和缺乏社会保障等问题。
其次,在待遇方面也存在不公平现象。
一些雇主对待农民工缺乏尊重和关怀,在薪酬、伙食和住宿等方面存在欠薪、恶劣条件等问题。
这些不公平待遇使得许多农民工陷入了生活困境,无法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
二、劳动条件恶劣、安全问题突出建筑工地的劳动条件通常恶劣,农民工需要在高温、高强度的环境下工作。
缺乏适当的防护设施和安全培训,他们常常面临着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威胁。
据统计,建筑工地事故频发,许多农民工因此丧失了生命或导致严重伤残。
此外,在建筑工地上还存在着不合理的加班制度。
由于项目进度紧张和利益驱使,许多农民工被迫加班加点。
长时间的连续劳动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还导致了精神疲惫和家庭关系紧张。
三、缺乏培训机会、晋升渠道有限由于教育水平有限,在进入建筑行业之前很多农民工缺乏相关技能和知识。
然而,在建筑行业中获得培训机会并不容易。
一方面,雇主普遍对技能培训投入较少;另一方面,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较低,无法承担培训费用。
这使得农民工的技能水平无法得到提升,限制了他们的职业发展。
在晋升方面,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着晋升渠道有限的问题。
由于缺乏相关证书和资质,农民工难以在职业发展中获得更好的机会。
这使得他们往往在建筑行业中长期停留在低层次、低技能岗位上。
四、解决方案为了改善建筑工地农民工的工作现状,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领导应加强对建筑行业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和管理。
加强对雇主违法欠薪行为的打击力度,并加强对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监督。
关于农民工职业健康现状分析摘要:目前,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人数量日益剧增,工人的职业健康保障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农民工职业健康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这与我国“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要求相违背。
针对这一问题,对如何解决农名工职业健康管理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建筑行业职业健康管理以人为本农民工一、引言近年来农名工患职业病的人数不断增加,农名工健康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行业部门对农民工的职业健康的重视程度还不足。
由于农名工对职业健康知识的不了解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致使这一职业罹患职业病的概率远大于其他职业。
因此,为农民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由专人统一管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建筑行业农名工职业健康现状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工作依附于安全管理,兼职的职业健康管理人员缺乏职业健康管理知识,甚至部分施工企业无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2004年8月河南民工张海超被多家医院诊断出患有“尘肺”,但由于这些医院不是法定职业病诊断机构,所以诊断“无用”。
而原单位据开证明,他无法拿到法定诊断机构的诊断结果,最终在2009年6月22日,他以“开胸验肺”的方式进行验肺,为自己证明。
在此事件之后,我国加强了对农名工职业健康的管理。
2018年12月29日《中华民众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进行第四次修正;《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规定了10类132种职业病。
引起建筑行业农名工职业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2.1农民工缺乏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目前 ,建筑行业工业化程度较低 ,需要大量人力资源的投入 ,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由于农民工自身文化水平低,对于职业健康不了解,盲目的进行工作,没有自我保护意识。
其次农民工的劳动关系不固定,流动性较大,接触职业病危害的情况较为复杂。
2.2施工单位的管理者安全观念淡薄建筑企业数量众多,其规模、资金实力、生产管理和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其中安全教育欠缺是建筑行业农民工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建筑行业的施工安全与职业健康近年来,建筑行业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施工安全与职业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重点探讨建筑行业的施工安全与职业健康,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一、施工安全问题施工安全是建筑行业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由于施工现场的特殊性质以及工作环境的复杂性,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
工人在高空作业、重物搬运、机械操作等环节中,往往面临着高风险和危险。
首先,建筑工人在高空作业过程中存在坠落风险。
因为很多工人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缺少正确使用安全带等个人防护设备的习惯。
其次,重物搬运过程中也是伤亡事故的高发区域。
缺乏合适的搬运工具、使用不当或不规范的操作,容易导致工人受伤。
再者,机械操作也是施工中的一个危险环节,只要操作失误,就会引发严重后果。
二、职业健康问题除了施工安全问题外,建筑行业还面临着职业健康问题。
施工现场常常存在噪音、粉尘、有害气体等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
长期暴露在这些环境中,工人可能会受到咽喉、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甚至患上职业病。
首先,噪音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大问题。
机械设备的工作声音、金属撞击声等均会对工人的听力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粉尘和有害气体也是施工现场常见的危害因素。
在水泥浇筑、打磨等工序中,粉尘会进入工人的呼吸道,对肺部造成损害。
此外,焊接、喷漆等过程中释放的有害气体对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三、改进建议为了提高建筑行业的施工安全与职业健康水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安全培训,促使工人养成安全行为的习惯。
同时,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事故的发生。
其次,加强职业健康保护。
建立灵活的工作制度,合理安排工人的劳动时间,减少工时过长对身体的损害。
在施工现场设置有效的通风设备,防止粉尘和有害气体对工人的危害。
建筑工程中的施工安全与职业健康建筑工程是一项高风险的行业,工人们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着许多安全隐患和职业健康问题。
因此,施工安全与职业健康成为了建筑工程领域中至关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探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安全与职业健康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施工安全问题在建筑工地上,存在众多的施工安全问题。
首先,高处作业是常见的施工环节,但却存在着高空坠落风险。
如果工人在进行高空施工时缺乏必要的安全措施,不仅会危及自己的生命安全,还可能引发严重的事故。
其次,机械设备的操作也是一个潜在的危险源。
建筑工地上常用的起重机、挖掘机等设备如果使用不当,容易造成设备故障、倾覆等事故,对施工人员和周围环境造成伤害。
此外,现场物料管理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建筑工地上堆放不规范的物料可能会导致物料倾倒、滑落,甚至导致工人被埋压事故。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筑企业应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意识教育,确保工人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同时,配备适当的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帽、安全带等,为工人提供安全保障。
另外,要强化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对现场物料进行合理堆放和分类管理,避免事故发生。
二、职业健康问题除了施工安全问题,建筑工程中也存在一系列职业健康问题。
首先,长期接触噪音、震动和有毒物质会对工人的听力、神经和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特别是在利用振动设备进行基础施工时,工人需面临持续的震动,这对身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其次,长时间的户外工作容易导致工人遭受日晒和风吹,引发皮肤病、中暑等问题。
饮食不规律和生活习惯不良也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保护工人的职业健康,建筑企业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建筑工地应当安装必要的隔音设备,减少噪音对工人的影响。
对于存在振动风险的施工作业,应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如减少工人的暴露时间,使用带有减震装置的设备等。
另外,工人在户外作业时应注意防晒和防寒措施,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
建筑工人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建筑工人是从事建筑施工工作的劳动者,他们经常需要面对各种职业危害。
职业危害主要包括身体损伤、职业病和心理健康问题等。
为了保障建筑工人的健康和安全,他们需要采取一系列自我防护措施。
首先,建筑工人面临着身体损伤的危险。
在建筑工地上,常常会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事故。
因此,建筑工人需要佩戴安全帽、防护鞋和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事故发生时对头部、眼睛和脚部的伤害。
此外,建筑工人还需要学习正确使用和维护工具设备,确保工具的正常使用,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其次,建筑工人还面临着职业病的风险。
在建筑工作中,工人经常接触到粉尘、化学物质、噪音和振动等有害因素,例如石棉、铅、有机溶剂等。
这些有害因素会对呼吸系统、皮肤和听觉等造成损害。
为了防止职业病的发生,建筑工人需要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手套和耳塞等,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有害环境中。
另外,定期接受职业健康体检也是非常重要的,及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的职业病。
此外,建筑工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建筑工人经常需要长时间工作,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紧张的工作环境。
这可能导致工人的精神和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和情绪波动等。
为了维护心理健康,建筑工人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工作和生活的平衡,适当进行休息和调整。
同时,建筑企业也应该提供心理援助和咨询服务,帮助工人缓解工作压力和困扰。
总结起来,建筑工人在工作中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包括身体损伤、职业病和心理健康问题。
为了保护自己的健康和安全,建筑工人需要采取一系列自我防护措施,如佩戴安全帽、防护鞋、护目镜等,同时还需要正确使用和维护工具设备,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此外,建筑工人还需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长期接触有害环境,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同时,建筑企业也应该关注建筑工人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援助和咨询服务,帮助工人维护心理健康。
只有综合采取这些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工人的职业危害,并确保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我国农民工职业卫生管理问题及对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结构转型,我国农民工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他们在城乡间不断流动,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随着就业人口稳步增长,农民工群体特点显现,职业卫生管理问题日益凸显。
农民工的劳动环境和职业健康受到严重威胁,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职业卫生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我国农民工职业卫生管理问题的现状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促进农民工的职业健康和全面发展。
一、我国农民工职业卫生管理现状分析1.职业病危害严重由于农民工多从事体力劳动和机械加工,他们经常接触各种化学和物理危害因素,如粉尘、化学品、噪声和振动等,导致其患职业病的风险大大增加。
2.职业伤害频发在建筑工地、工厂车间等环境中,农民工面临高空作业、异地作业等风险,容易发生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职业事故,造成较大的伤害和损失。
3.职业卫生监管不力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使得职业卫生监管难度加大,相关部门在监管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不足之处。
4.职业健康意识薄弱农民工在追求生计和谋求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对自身职业健康关注不够,很少主动了解和采取相应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导致自身职业健康问题的忽视。
5.职业卫生权益得不到保障农民工作为城市中相对弱势的群体,其职业卫生权益保护存在一定的缺失,一些用人单位往往对农民工职业卫生问题不够重视,保护措施不到位。
二、解决我国农民工职业卫生管理问题的对策1.加强立法和政策保障建立健全适合农民工特点和需求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加大对农民工职业卫生权益的法律保障力度,加强对农民工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的预防和控制。
2.完善职业卫生监管体系加强对农民工职业卫生的监管和管理,提高对建筑工地、工厂车间等危险性较大行业的监督力度,加强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伤害事故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工作。
3.提高职业健康意识和教育开展农民工职业卫生知识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工对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的认知和了解,增强其对职业卫生问题的关注和自我防护意识。
建筑行业中的劳动安全问题与解决措施一、建筑行业中的劳动安全问题在建筑行业中,劳动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由于建筑工地的特殊环境和作业条件,劳动者面临众多潜在风险和危险,因此建筑行业的劳动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以下将详细探讨建筑行业中存在的劳动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 高空作业安全问题高空作业是建筑行业常见的重要工种之一,但也是最容易发生意外事故的工种之一。
缺乏必要的防护设施、不合理的作业方法以及员工个人安全意识薄弱等原因,导致高空作业成为一个巨大风险点。
事故发生时可能造成工人摔落、物品坠落甚至直接导致死亡。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培训和教育力度,提高员工对高空作业风险和防范知识的认知;其次,在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如保护栏杆、网格等,确保工人的安全;此外,监督部门应该加大对施工单位的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
2. 机械设备操作安全问题在建筑行业中,各种机械设备被广泛使用,如起重机、挖掘机等。
然而,不合规范的操作和缺乏必要的安全培训使得机械设备操作成为另一个劳动安全薄弱环节。
错误的操作可能导致设备故障、事故伤亡甚至破坏整个施工场地。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首先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关企业和施工单位应当对操作人员进行严格培训并持证上岗。
同时,在作业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并制定详细可行的操作规程以指导大家在操作时遵守相应规定。
3. 施工现场管理不善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材料堆放混乱、道路堵塞等问题,这些都给工人带来了安全隐患。
不合理的材料运输方式可能会造成意外摔倒,道路堵塞可能导致火灾和紧急疏散困难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
首先,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约束各方行为;其次,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此外,在施工现场设置指示标识和警示牌,引导与提醒人员正确使用施工道具和设备。
建筑行业中的施工安全与职业健康在建筑行业中,施工安全与职业健康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由于建筑工程的特殊性质,工人们面临着诸多的安全风险和职业健康问题。
本文将探讨建筑行业中的施工安全与职业健康,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施工安全问题1.1 高空作业安全在建筑工程中,许多工作需要在高处进行,如搭建脚手架、安装天花板等。
高处作业安全是建筑行业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工人们需时刻保持警惕,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带,确保自己的安全。
同时,工地管理人员也需要加强对高空作业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1.2 机械操作安全建筑工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如吊车、挖掘机等。
机械操作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到工人的生命安全。
因此,工人们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熟悉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
此外,机械设备的检测和维护也是至关重要的,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
1.3 施工现场安全施工现场是建筑工程中安全问题的高发区域。
危险的工作环境、工地杂乱无序,以及施工人员的操作失误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因此,施工现场的管理至关重要。
应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实施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保护网等,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二、职业健康问题2.1 噪音对职业健康的影响在建筑行业中,噪音是一种常见的工作环境污染。
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音下会造成工人的职业听力损伤,并且对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建筑工地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佩戴耳塞、控制噪音源等,减少噪音对工人职业健康的危害。
2.2 粉尘对职业健康的影响建筑行业中的一些工作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如打砂、切割等。
长期接触这些粉尘会引起工人的呼吸系统疾病,如尘肺病等。
建筑公司应加强对粉尘控制的管理,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减少粉尘对工人职业健康的影响,如增设通风设备、提供防护用品等。
2.3 劳动强度对职业健康的影响建筑工地的工作强度通常较大,工人们需要长时间进行重体力劳动。
长期的劳动强度过大会导致工人身体疲劳,容易引发各种职业病。
建筑工程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成为当前最为重要的行业之一。
建筑工程承载了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推动着各个领域的发展。
然而,建筑工程的危害也不容忽视,建筑工程职业病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本文将从建筑工程职业病的危害、现状、原因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建筑工程职业病的危害1. 我国建筑工程职业病发生率居高不下,以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中毒等为主要类型。
尘肺病是最为严重的职业病,而且病死率高。
2. 建筑工程职业病严重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可能导致致命后果,如长期吸入粉尘会引起急慢性呼吸道疾病、石棉肺癌等病症。
3. 建筑工程职业病会对工人和企业造成沉重经济负担和社会负面影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产生的数量和危害。
二、建筑工程职业病现状中国是建筑工程生产大国,职业病发生率也是世界领先水平。
按照统计显示,2019年我国职业病的发病人数已经达到了70万人,其中尘肺病患者最多,占接近70%。
严重的职业病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降低劳动生产力和工作效率,不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增加了职业病诊疗及相关治疗费用等不必要的开支。
三、建筑工程职业病产生的原因1. 工作条件不良。
建筑工程现场环境复杂,工人容易直接暴露于危险的环境中,比如吸入、接触危险物质。
2. 生产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许多建筑企业为了快速完成建筑工程目的,会忽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
3. 工人个人安全意识不够强,没有自我保护意识。
一部分工人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不愿意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等安全措施,哪怕只是稍作懈怠。
四、建筑工程职业病的防治措施1. 强化职业健康教育,普及职业卫生方面知识。
在工程建设前期,应严格开展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工作安全和职业灾害防治制度。
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减少职业病的风险和概率,提高职业安全保护能力。
我国农民工职业卫生管理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结构的变化,农民工群体逐渐成为我国的主要劳动力。
然而,农民工职业卫生管理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中包括职业病防治不力、劳动保护措施不足、职业健康意识薄弱等诸多方面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保护农民工的职业健康,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下文将就该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民工职业卫生管理问题的现状1.职业病防治不力我国农民工职业病发病率高,但在发现和治疗方面仍显得不足。
农民工在制造业、建筑业和矿业等行业中,长期接触各种有害物质,导致职业病患者居高不下。
但是,部分企业对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匮乏,检测不完善,使得病患无法得到及时治疗。
同时,农民工对职业病的认识不足,缺乏对职业危害的防范意识。
2.劳动保护设施不足在一些企业中,由于成本的考量,工作场所的劳动保护设施不够完善。
例如,一些企业的工人缺乏必要的防护设备,从而导致劳动安全问题。
由于长期的在高风险、高强度的劳动环境中工作,农民工的身体健康遭受了严重威胁。
3.职业健康教育薄弱农民工在工作过程中常常对职业危害缺乏足够的认识,对职业病防护常态和职业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不深。
一些农民工在工作中不注意职业卫生防护,甚至出现懈怠和忽视工作安全的现象。
4.职业卫生监管不力由于我国农民工数量众多,工作分布广泛,监管难度大,一些地区的职业卫生监管机制尚未完善,很难做到全覆盖。
因此,对农民工的卫生防护和职业病的监测,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农民工职业卫生管理问题的对策1.加强职业病预防和治疗为了预防和治疗职业病,首先应该提高企业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全面排查职业危害源,减少或者消除危害源。
同时,建立完善的职业危害物防护系统、实施职业病危害因素排查和健康监护,并加大对职业病的医疗援助力度,提升农民工的职业病治疗率。
2.加强劳动保护设施建设企业应该增强劳动保护意识,建立和完善劳动保护设施,确保农民工在工作中拥有必要的防护设备,减少劳动伤害。
农民工职业安全与健康保护的措施农民工是中国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由于长期处于边缘地位,他们在工作中易受职业安全和健康问题的影响。
为了保障农民工的权益,提升其职业安全和健康保护水平,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法律法规保障措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农民工职业安全和健康保护的法律法规,旨在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全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强调了雇主应当为农民工提供安全防护设施等措施。
《劳动保障监察法》和《职业病防治法》等法规则针对农民工的职业健康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加强宣传教育为了提高农民工的安全意识,相关部门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
他们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向农民工普及安全生产知识,提醒他们注意职业病的防护和预防措施。
同时,工会组织和社会团体也积极开展培训班和讲座,提供职业安全方面的专业知识,帮助农民工增强职业安全意识。
三、强化职业培训为了提高农民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也要求他们掌握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相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职业培训活动。
这些培训涵盖了各个行业的安全操作要点,例如高空作业、机械操作等,帮助农民工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并采取相应的职业安全措施。
四、建立职业安全监测体系为了及时了解农民工的职业安全状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监测和预警,相关部门建立了职业安全监测体系。
定期对建筑工地、工厂车间等高风险行业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同时,加强对职业病的筛查和预防,提供及时的医疗救助。
五、加强执法监督政府加强了对企业和雇主的执法监督力度,确保他们履行职业安全责任。
相关部门加大了对违法用工、不提供安全设施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对违规企业进行罚款和停产整顿,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六、改善就业环境为了降低农民工的工作风险和职业病发生率,相关部门还加大了对企事业单位的催促力度,要求他们改善就业环境,提供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具。
同时,政府也积极推动工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提高整个行业的安全水平,为农民工提供更加安全的工作环境。
农民工的职业健康与安全保护农民工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重要群体,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以及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农民工的职业健康与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农民工职业健康与安全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农民工的职业健康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农民工的工作大多与体力劳动相关,长期从事重复性劳动容易导致肌肉骨骼疾病。
此外,农民工常常面临着高温、低温、噪音等各种不利工作环境,这些都对他们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因此,加强农民工的职业健康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农民工的职业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在建筑工地、矿山等高风险行业,农民工面临着坍塌、火灾、化学品泄漏等危险。
此外,由于农民工的工资待遇相对较低,一些雇主为了降低成本,经常忽视安全规定,从而给农民工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因此,加强农民工的职业安全保护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为了解决农民工的职业健康与安全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民工的保护力度,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并加大对违法用工的打击力度。
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法律法规的执行,确保农民工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2. 提高农民工的职业素质和安全意识。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同时,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工的安全意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职业健康与安全的重要性。
3. 加强监督和检查。
政府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管,确保他们按照相关规定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安全设施。
同时,加强对用工单位的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农民工的职业健康与安全。
4. 建立健全的保险和救助机制。
政府应建立农民工职业健康与安全保险制度,为农民工提供全方位的保险保障。
同时,建立农民工职业健康与安全救助机制,对遭受工伤的农民工及时给予救助和补偿。
综上所述,农民工的职业健康与安全保护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建筑行业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健康现状及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
然而,建筑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的辛勤付出,他们在建筑工地上承担着重要的劳动力工作。
然而,由于缺乏相关的职业安全健康保障,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成为建筑行业的一大难题。
本文将探讨建筑行业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健康现状及对策。
一、建筑行业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健康现状1.职业伤害频发建筑行业的工作环境复杂,工作强度大。
农民工在工作中常常需要长时间站立、弯腰、举重等,这些工作姿势容易引起肌肉骨骼疾病。
同时,建筑行业的工作涉及高空作业、机械作业等,这些工作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如坠落、切割伤、电击等。
2.职业疾病高发建筑行业的工作环境复杂,工作强度大,农民工在工作中长时间接触粉尘、噪音、化学药品等,容易引起职业病,如尘肺病、耳聋等。
3.职业安全知识缺乏由于农民工多为来自农村的人员,他们缺乏职业安全知识的相关培训,对于避免职业伤害和职业疾病的预防措施不够了解。
二、建筑行业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健康对策1.加强职业安全培训建筑企业应该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安全知识培训,让他们了解职业安全知识,掌握职业伤害和职业疾病的预防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建立职业安全健康档案建筑企业应该建立农民工职业安全健康档案,记录农民工的职业病史、职业伤害史、职业安全培训记录等信息,为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健康提供保障。
3.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建筑企业应该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如加强安全设施的建设、加强对农民工的安全培训、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健康监测等,确保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健康。
4.建立职业安全健康保险制度建筑企业应该建立农民工职业安全健康保险制度,为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健康提供保障,保障农民工在工作中的权益。
三、结论建筑行业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是建筑行业发展中的一大难题。
加强职业安全培训、建立职业安全健康档案、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建立职业安全健康保险制度等措施,对于保障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农民工的职业安全与健康保护农民工是我国劳动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由于职业安全与健康保护方面的问题,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状况常常受到威胁。
本文将探讨农民工职业安全与健康保护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农民工职业安全的现状农民工在城市工作,通常从事建筑工地、工厂、餐饮业等行业,他们的工作环境相对较为恶劣,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首先,建筑工地是农民工的主要就业地点,但由于工地管理不规范、施工安全意识薄弱等原因,工地事故频发。
其次,工厂和餐饮业的工作环境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机械设备不完善、化学品暴露等。
二、农民工职业健康保护的现状农民工的职业健康也备受关注。
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工作强度大,容易引发各种职业病。
比如,建筑工人长时间搬运重物,容易导致腰椎疾病;工厂工人接触有害物质,容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餐饮业工作者长时间工作,容易导致消化系统问题等。
此外,农民工的生活环境也较为拮据,缺乏合理的休息和饮食,这也对他们的健康带来了不利影响。
三、农民工职业安全与健康保护问题的原因农民工职业安全和健康保护问题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农民工群体多为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对城市的工作环境和法律法规了解不足,缺乏相应的权益保障。
其次,一些用工单位存在违法用工行为,以降低成本为目的,对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和健康保护不够重视。
此外,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到位,也是问题的原因之一。
四、改善农民工职业安全与健康保护的措施为了改善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和健康保护状况,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权益保障意识。
其次,加强用工单位的监管,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用工行为的处罚力度。
同时,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最后,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民工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的监督,确保他们的职业安全和健康保护。
总结农民工的职业安全与健康保护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需要得到广泛关注和解决。
第20卷第1期2010年1月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Vol.20No.1Jan.2010建筑行业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健康现状及对策3唱 斗1 讲师 王 生2 教授 窦培谦1 许素睿1(1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系,北京1000482北京大学医学部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北京100191)学科分类与代码:62070(部门安全工程理论) 中图分类号:X959 文献标志码:A【摘 要】 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常见职业性伤害事故以及职业安全健康现状,从教育、技术、监管3个方面提出了引导农民工学会利用法律、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身权益;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加强个体防护,讲究文明礼貌,遵守职业行为准则,培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具体措施,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保障建筑行业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建筑行业; 农民工; 职业安全健康; 职业伤害; 预防措施Situati on of Constructi on M igrant Workers’Occupati onal Safety and Healthand Its CountermeasuresCHANG D ou1,L ecturer W ANG Sheng2,Prof. DO U Pe i2q i a n1 XU Su2ru i1 (1Depart m ent of Safety Engineering,China I nstitute of I ndustrial Relati ons,Beijing100048,China 2Depart m ent of Occupati onal&Envir onmental Health,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Beijing100191,China)Abstract: The features of constructi on industry,co mmon occupati onal injurie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 on of constructi on m igrant workers’occupati onal safety in China are firstly analyzed.Then,fr om the3as pects of educati on,technol ogy and supervisi on,s o me counter measures are p r oposed,such as i m p r oving m igrant workers’quality and safety a wareness,strengthening individual p r otecti on,i m p r oving work envir onment, learning t o safeguard their own rights and interests thr ough la w,comp lying with p r ofessi onal codes of con2 duct,cultivating the lifestyle of science and health,and s o on.This study p r ovides scientific basis f or p r o2 tecting constructi on m igrant workers’safety and health.Key words: constructi on; m igrant workers; occupati onal safety health; occupati onal hazards;p reventive measures0 引 言建筑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
其特点是地域跨度大,现场环境复杂,工区分布广,作业条件变动大,作业人员经常更换工作环境,人员流动频繁、临时性强。
建筑项目的流动性特点存在不确定性,很多作业活动在危险性高、条件特殊的区域内进行[1],多数工种由农民工承担操作。
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逐步被打破,农民开始从农村走向城市。
这些进城务工的农民被称为农民工,其中建筑行业农民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据报道,1995年农民工总数约为8000万人,从事建筑行业的人数为2203.6万人。
1998年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人数为2403.4万人[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镇,形成了数量过亿的农民工群体。
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数3文章编号:1003-3033(2010)01-0132-04; 收稿日期:2009-08-01; 修稿日期:2009-12-31量约4000万人[3]。
目前,建筑行业农民工已逐渐成为建筑施工市场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比较差,其职业安全健康状况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2003年仅安徽宿州、陕西宝鸡等7个地区就因工棚倒塌造成55人死亡,192人受伤[4]。
笔者旨在通过对农民工职业安全健康现状的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及建议,为保障他们的职业安全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1 建筑行业农民工职业安全现状职业安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避免人身或设备事故,保护劳动者的安全,而采取的各项措施及相应的活动,其任务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高效,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职业生活质量。
1.1 建筑行业常见的职业性伤害事故建筑行业常见的职业性伤害事故,主要有物体打击,包括:高处作业中工具零件、砖瓦、木块等从高处掉落伤人;起重吊装、拆装时物件掉落伤人;设备带病运行,部件飞出伤人;设备转运中违章操作,如铁棒弹出伤人。
机械伤害,常指强大机械动能所致人体伤害,如被搅、挤压、或被弹出物体重击,致受伤者重伤甚至死亡。
常见伤人机械设备有混砂机、搅拌机和轮碾机等。
高处坠落,指距离地面2米以上作业点坠落所致伤害,主要原因有:蹬踏物突然断裂或滑脱;高处作业移动位置时踏空、失衡;站位不当,被移动物体碰撞而坠楼;安全设施不健全,如缺乏护栏;作业人员缺乏安全带和高处作业安全知识等。
车辆伤害,建筑作业现场用机动车辆,如被挖掘机、推土机所致伤害。
其主要原因有行驶中引起的碾压、撞车或倾覆造成的人身伤害,运行中碰撞建筑物、构筑物、堆积物引起建筑物倒塌、物体散落等所致人身伤害。
1.2 建筑行业农民工职业安全现状建筑行业农民工是事故的高发群体,是事故的直接受害者。
有关资料统计,建筑行业农民工占建筑施工事故伤亡人数的80%以上。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全国建筑业发生伤亡事故2582起,死亡2789人,其中85%以上是农民工。
2005年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呈现总体稳定好转的趋势,全年建筑行业共发生事故2288起,死亡2607人。
2005年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类别主要是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等。
其中,高处坠落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45.52%,坍塌占18.61%,且男性明显高于女性[5-8]。
2007年上半年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发生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全国共发生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建筑施工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比2006年同期降低6.50%和下降2.52%[9]。
2 建筑行业农民工职业健康现状有调查显示,我国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人群、职业病患者、新发及死亡人数均居世界首位[10],且工伤和职业病主要集中在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危化3个行业,其中农民工是主要的受害群体。
尘肺、职业中毒、噪声耳聋是危害建筑行业农民工健康最主要的职业病。
同时,由于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劳动者为了就业,不得不迁就恶劣的工作条件。
很多农民工为了养家糊口无法顾及自己的身体,有的甚至不敢进行健康体检,怕查出病来而被老板辞退,失去挣钱的机会。
3 引起建筑行业农民工职业安全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3.1 农民工缺乏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目前,建筑行业工业化程度较低,需要大量人力资源的投入,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由于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低、学历以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为主,年龄结构以青壮年居多,在劳动力市场处于绝对弱势地位,这决定农民工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的体力劳动,建筑行业就是多数农民工的选择。
据山东省部分建筑企业的调查,农民工当中年龄在30岁至50岁的占90%以上,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占80%以上,其中小学没毕业的至少占30%。
另外,多数农民工来自贫困落后地区,法律意识淡薄。
有调查数据表明,在劳务承包企业中,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不到5%,只有30%左右的劳务承包企业在城市建设部门的干涉下为部分民工交纳了意外工伤保险[11]。
3.2 施工单位的管理者安全观念淡薄建筑企业数量众多,其规模、资金实力、生产管・331・第1期 唱斗等:建筑行业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健康现状及对策理和施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其中安全教育欠缺是建筑行业农民工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很多农民工是“放下手中的镰刀,直接拿起瓦刀”、未经专业的安全培训,其有限的安全素质决定了他们不能完全满足建筑业安全生产的需要。
由于农民工缺少必要的、符合实际的岗前安全培训,不了解建筑施工的特点和危险因素,未能掌握应有的安全操作技能,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据报道,建筑行业90%以上的现场施工任务由农民工承担,他们当中90%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了[1]。
还有很多施工企业考虑到精力、资金等方面,缺乏对农民工的安全教育责任感,缺乏对农民工进行必要安全培训教育的意识,加之管理无序,人员不稳定,流动性大,未能真正将这些农民工纳入其内部安全教育工作。
即使按要求培训,也多是做一种表面文章,被动的应付上级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检查。
有调查显示,经过培训取得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的农民工仅占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总数的3.1%,接受过短期培训的仅占7.8%[1]。
即使有过相关培训,人均累计总时间却少于10学时,远远低于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48学时的要求[11]。
北京市建筑工地大约有95%的农民工均配有安全帽、安全带等基本的个人安全防护装备,但农民工在调研中均未提到诸如工作鞋、防护服、防护镜以及耳塞等个体防护设备[12]。
4 预防对策笔者针对当前建筑农民工职业安全健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以下具体预防措施。
4.1 技术方面的预防对策我国的职业安全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为政府和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提供了宏观的策略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