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台“经络导平仪”(谢氏导平仪)诞生
- 格式:pdf
- 大小:249.84 KB
- 文档页数:3
现代经络导平疗法在当今世界医学发展中的作用“现代经络导平疗法”的创造和发明,是中国人对世界医学的一大贡献,它的理论和实践对21世纪世界医学和当今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1.现代经络导平疗法,是“21世纪的绿色医学”我国首创的“现代经络导平疗法”是具有中医特色、高科技特征、无损伤性的现代化治疗技术,被誉为“2世纪的绿色医学”,在使用超高电压医治世界疑难病症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这项技术在国际医学界明显处于领先地位,它使人类在认知安全使用高压电能方面,飚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它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中医现代化的治疗方法和治疗设备,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2.现代经络测平诊断,是对中医诊断数据化的有效突破我国首创的现代“经络测平诊断仪”,是对中医诊断数据化的一大创新。
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经络测平诊断仪”可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为古老中医的望、闻、问、切诊断疾病的方法,开创了一条简单、易学、科学、先进而有效的新路,这也是20世纪末,中医诊断技术的一大突破。
3.现代经络导平疗法,是攻克世界疑难病症的有力武器导平仪和测平仪的配合使用,已经在攻克中西医部分疑难病症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有些被医学界普遍判为“不治之症”的疾病,已经获得了意外的好转与疗效,这必然会引起中外医学界的关注。
同时也促进了中医在未来世界医学中地位的提高。
为中医的理论现代化、中医的诊断现代化和中医的治疗现代化作出了嘱目的贡献。
4.现代经络导平疗法,适合医院诊治,也适合家庭康复、保健和预防人类的年龄结构正在老化,随着年龄的提高,患病、患慢性病、患上久治不愈的疑难病症的机率也愈来愈大,长期服用具有毒副作用的化学药物,本身就有害健康,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0)早就预测:在21世纪,40%的疾病将由物理疗法承担。
这种不打针、不吃药、少花钱、治好病的非药物疗法,正是导平医疗的最大特色。
现代经络导平疗法,不仅能够治疗各种疑难病症和顽固性常见病、多发病,而且能够通过“经络测平诊断仪”对正常人进行健康普查,尽早发现身体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瞻前式、预防性保健治疗,以避免小病染成大病,乃至不治之症,这说明该疗法也适合家庭医疗、康复、保健和疾病的预防,真正达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目的。
谢氏经络导平仪对偏瘫的治疗
胡晓琴
【期刊名称】《安徽医学》
【年(卷),期】1999(020)005
【总页数】2页(P56-57)
【作者】胡晓琴
【作者单位】安徽省立医院康复医学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06
【相关文献】
1.MT—H4经络导平治疗仪的镇痛作用与经络感传的临床观察 [J], 吴明霞;周坚
2.经络导平仪在脑卒中后偏瘫康复中的应用 [J], 冯丽萍;李科信;苏国华;满慧静;杨清然;王艳玲;王化刚
3.综合康复技术加经络导平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早期疗效研究 [J], 洪永锋;钱红
4.经络导平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60例临床观察 [J], 祖玉帆;张建;孙婧
5.中药熏蒸联合经络导平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J], 朱秀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章编号:2095-6835(2023)11-0017-05世界第一台针灸机器人研制经验总结与启发*刘进先1,徐天成2,张笑兴3(1.正源春中医门诊部针灸科,广东广州510630;2.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系,江苏南京210023;3.广州天河区林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科,广东广州510635)摘要:研究了针灸机器人自动辩证和诊断疾病及自动选穴、自动进出针、自动提插捻转进行各种针刺补泻操作,以使针刺手法达到量化、客观化、标准化和科学化。
此机器人可以自动模拟和存储名老针灸专家的针刺手法并将其推广运用,使其永传后代。
此针灸机器人从3个部分进行研制:电脑专家系统医理设计及软件包研制,手法记录仪及针灸机器人微机控制系统研制和机械手与传动部位构造研制。
经过试验研究,完成了针灸机器人电脑专家系统医理设计全部内容,完成了针灸机器人针刺手法技术参数研制,完成了机械手与传动部件构造研制,并初步生产出一台针灸机器人样机。
为后来者进一步开发研究针灸机器人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实验与理论基础,并对存在的主要的技术难点进行了总结分析。
关键词:针灸机器人;机械手;人工AI;针刺手法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13/ki.kjycx.2023.11.0051990年,笔者在四川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现为西南医科大学)针灸科工作期间,在临床治疗及科研中发现,每一个医生治疗同一个病人的选穴和针刺手法均不同,且同一医生自己也很难保证在行针之间的手法完全保持一致。
这样的情况对科研工作者来说,就很难确保因针刺手法的不一致而导致的科研实验数据的客观性、科学性、标准性及量化的准确性,从而导致科研数据的真实性存疑。
为此进行了“针灸机器人”科研项目,目的就是使其针刺手法达到数量化、客观化、标准化、科学化,同时用针灸机器人来模拟名老专家的针刺手法并储存于本机中,再由本机器人按名老专家手法进行自动针灸以获得名老专家的治疗效果,并让名老专家的针灸技术永传后代。
、经络导平治疗仪适应症
神经系统疾病:小儿脑性瘫痪、偏瘫、截瘫、小儿麻痹后遗症、周围神经损伤(面瘫、臂丛神经损伤、坐骨神经损伤、胫腓神经损伤)、脑发育不良、精神运动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小儿多动症、失眠。
运动系统疾病:颈椎病、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及各种疼痛症。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腹泻、便秘。
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1、在严格操作下,约有0.01-0.02%的人会出现晕针样神经性休克现象,一般当天停止治疗,静歇片刻,喝些开水即可恢复正常,一般不影响以后的治疗。
2、对活动期高血压和活动期心脏病患者,不宜采用导平方法治疗,对一般心脏病患者,心前区忌取穴。
3、对出血性疾病,恶性肿瘤,骨折初期及化脓急性期,局部禁止取穴。
4、对眼科病人若在头部取穴时,凡高度近视或可能视网膜剥脱者禁忌症。
5、对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无明显活动性内出血者,局部可选作主穴。
急性期,在损伤局部同肌肉上不宜选配配穴,可按对应配穴法远端取穴。
6、对极度虚衰病人,宜用补发,但功率不宜过强。
7、对慢性病人,一般每天治疗一次,每周六次,每次30分钟至60分钟。
20次为一个疗程,在治疗期间若间断治疗,疗效会明显下降,对一些疑难症需坚持数个疗程。
8、对急性或急性发作病人,可每天治疗1-2次,每次30分钟至60分钟。
9、对不慎用于皮肤破损处,应及时更换电极。
经络导平治疗老年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观察经络导平治疗老年腰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伤科住院60岁以上老年腰痛患者100人,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人。
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治疗组采用经络导平仪治疗。
分别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 AS)以及日本骨科学会(LLPS)腰痛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进行组内及组间差异比较。
结果:两组治疗前、3天、7天、治疗结束后LLPS评分和V AS评分组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01);两组组间比较LLP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V AS评分差值的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在3天、7天和治疗结束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
结论:经络导平仪和针灸对老年腰痛均有显著临床疗效;经络导平仪治疗老年腰痛优于针灸。
关键词:经络导平;针灸;腰痛;上海市宝山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1-E-29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指后背的腰骶部的疼痛或不适感,可伴有或不伴有下肢的放射痛。
它是一种症状,也可以说是一种综合征,而不是疾病的名称[1-2]。
我国目前正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寿命的延长,社会人口结构正在迅速趋向老龄化,随之而来的老年病等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
而在老年人群中,受腰痛困扰而到医院就诊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普遍存在的腰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如何正确诊治是医学界一项重要课题。
所以,积极开展有关老年腰痛的临床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应用基础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伤科住院60岁以上老年腰痛患者100例,男44例,女56例;年龄61 ~86 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此次收治的患者分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
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第二版)[3]腰痛诊断标准,以腰痛为主要症状就诊,年龄在60岁以上,并自愿参加本研究的患者。
经络导平在脑瘫患儿语言障碍治疗中的疗效赵红英;罗佳美;刘敏;冯琰;肖仁梅【摘要】目的观察经络导平在脑瘫患儿语言障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并发语言障碍的脑瘫患儿130例,年龄1.5~7岁,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2例进行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68例加用经络导平疗法.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9.7%,对照组有效率79%(P<0.05).观察组中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较构音障碍患儿效果明显(P<0.01).结论经络导平的运用可以明显提高脑瘫后语言障碍患儿的治疗效果,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疗效更佳.%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meridian balancing on speech disorder m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Methods 130 children aged 1.5~7 years old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n=62) and treatment group (n=68).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rehabilitation 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meridian balancing in addition. Results The rateof improvement was 89.7% in treatment group and 79% in control group (P<0.05). The rate was more for those with language retardation than with anarthria in the treatment group (P<0.01). Conclusion The meridian balancing is effective on speech disorder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especially for those with language retardation.【期刊名称】《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1(017)009【总页数】2页(P872-873)【关键词】脑性瘫痪;经络导平;语言障碍【作者】赵红英;罗佳美;刘敏;冯琰;肖仁梅【作者单位】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儿童分院儿保康复科,重庆市404000;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儿童分院儿保康复科,重庆市404000;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儿童分院儿保康复科,重庆市404000;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儿童分院儿保康复科,重庆市404000;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儿童分院儿保康复科,重庆市40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3约80%的脑瘫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
用谢氏导平仪解开中医“诊脉”难学、难推广的难题怎样才能确切探知人体生物电子运动是否失衡以及失衡的程度呢?为此,我们在研制开发用于治疗的“经络导平治疗仪”的同时,又着手研制开发用于诊断的“经络测平诊断仪”。
五十年代,国内外曾兴起“经络测定”的研究,欲通过经络测定获得中医诊断的客观指标,由于当时指导思想的错误,结果全世界都没有取得成功,以后经络测定的研究便进入了低潮。
八十年代初,我们根据“生物电子运动平衡”理论,总结了过去别人的经验教训,在对大批健康人和病患者测量比较后,作了重大创新:把中医的阴阳平衡、实症,虚症与现代的高科技信息测量技术结合起来,通过计算和对比,终于把病患者的病理经络从几十个数据中分检了出来。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用仪器、仪表成功地检测出经络的虚实和阴阳失衡;第一次用现代电子技术取代中医古老的望、闻、问、切诊断疾病的方法:第一次用数字来区分出被测者是属于健康态、疾病态还是亚健康态。
它为人类未来疾病的治疗、康复、保健和预防,提供了先进科学的依据。
经络测平诊断仪的发明,是对中医诊断数据化、现代化的一大突破,只要短短几个小时,就能学会和测出一个老中医要经过十年、二十年的临床经验才能确诊的经络疾病。
测平仪和导平仪的配合使用,明显提高了导平仪的疗效,为中医诊断现代化的实现,迈出了划时代的一步。
KJ-9000系列数码经络导平治疗仪一、概述:KJ-9000数码经络导平治疗仪是根据中医的经络和阴阳学说,结合现代生物电子运动平衡理论,利用全新的微电脑技术和集成线路研制成功的中医现代化治疗设备,可代替针灸、推拿治疗多种疾病。
治疗过程,无针、无痛、无创伤、无副作用。
适宜大、中、小各级医疗单位临床应用或家庭康复、保健、治疗、减肥、美容等。
“导平”的原意是“生物电子激导平衡疗法”的简称,即是使用数仟伏高电压的脉冲电流,通过对肌体中运动的生物电子进行激励导活,从而通调经脉、平衡阴阳、治愈疾病。
导平疗法自发明创造以来,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目前,该产品的使用和推广已普及全国30多个省、市和港、澳、台地区。
已经在临床上治愈了大批中西医疑难病症和顽固性常见病,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极大关注和病患者的欢迎。
在2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具有理论指导、科学诊断和有效治疗即三位一体的导平医疗体系。
不少医院已经成立了导平专科、导平门诊来专治疑难病症,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治疗机理:导平疗法是以祖国传统的“经络学说”和现代“生物电子运动平衡理论”两大医学科学理论作为支柱的。
1、经络三大功能: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导平疗法的灵魂。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路,与人的生老病死休戚相关。
经脉者,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故不可不通。
①联络作用:经络内侧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串上下,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联络成为一个整体;②运动作用:经络能行气血、营阴阳、濡经骨、利关节、涵养全身;③调节作用:经络还具有调节机体虚实、调动人体内在的抗御病邪的能力,使人体各部功能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上述的联络作用、运动作用、调节作用是经络所具有的三大功能,也正是疏通经络得以治愈疾病的基础。
2、生物电子与阴阳理论:现代医学早已揭示生命体内存在着“生物电”,生物电就是“生物电子”在机体内运动变化所形成的。
各位伯伯阿姨早上好!欢迎来到吴博士健康园寻找健康.伯伯阿姨来到这里大都是自己地骨关节出现了问题,或者是身上这里痛那里痛.在这里我们都是用这个卧着地仪器给伯伯阿姨治疗,伯伯阿姨知道这个仪器叫什么吗?对了,叫激光针灸治疗仪.伯伯阿姨对针灸都有了解,相信在座地很多伯伯阿姨都使用过.但伯伯阿姨知道针灸是怎么来地吗?这可以溯至远古时期,那时候地人们偶然间被某些坚硬地物体,如石头、荆棘等触碰了身体地某些部位,会不经意间出现些意想不到地疼痛减轻地现象.古人由此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地石块来刺身体地某些部位,以减轻疼痛.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地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至年前地新石器时代,那时地人们已经掌握了挖刺、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地、适合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地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地医疗器具——砭石.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地某一部位治疗疾病.砭石在当时还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地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山海经》中记载:“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有关针石地最早记载.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地基础和前身.至秦汉时期,针石已由石针、骨针、竹针逐渐发展成为金属针.金属针发展到现在,经历了铜、铁、银、合金以及不锈钢针具等阶段.针具地改革,扩大了针刺治疗范围,提高了治疗效果,促进了针灸术地发展,因其独特地疗法和显著地疗效,很多人都会用,现已成为世界通行地一门新地医学科学.但是,常常会发生弯针、晕针、折针、刺伤和刺禁等异常现象,对人地年龄和体质有一定地要求,并且针刺时有可能造成血液传染,尤其是在艾滋病和乙肝等通过血液传染地疾病称为世界难题地当今社会,所以有些人不敢使用针灸.而激光针灸仪是以低强度激光束直接聚焦起来照射穴位地,不仅不会出现针刺所带来地影响,还保留了针灸治疗地效果,随着科学不断地发展,激光针灸地运用也越来越广泛.那激光针灸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地呢?这就要从激光仪地出现说起.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年美国科学家梅曼教授用红宝石做导体发明了第一台激光仪,从而拉开了激光医学地伟大序幕.196年,匈牙利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发现,使用HeNe激光照射对生物系统具有刺激作用,能止痛、消炎和舒张血管,并发现小剂量刺激是兴奋而大剂量则具有抑制作用.随后更多医学专家投入到激光对医学地研究.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从1970年起,国内外地很多大医院都在用激光治疗动脉内膜毙闭塞,慢性复发性口疮炎,多年不愈地伤口、溃疡性皮肤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但是在这些治疗当中只是利用了激光对人体地作用,真正用激光结合针灸来治病地是在国内.我国是从年开始用激光照射穴位来治疗一些骨关节疾病.并取得很好地疗效.也发展了很多激光仪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如上海华宋医院用HeNe激光照射穴位治疗网球肘、失眠、遗碌症、过敏性鼻炎,肩周炎和肋软骨炎等.对于这些疾病地治疗效果达到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我们现在使用地激光针灸仪是清华大学博士、中科院高级工程师吴小光博士于年发明地.他在总结了前人经验地基础上,结合地激光能够穿透人体深层部位以及地人体光学窗口,经过大量地研究以及大量地临床验证终于研制成功.并取得了国际专利.现在在国内地各各大医院里都有这个仪器,像北京地安贞、、仁济这些医院都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针灸治疗仪采用波长和低强度地半导体医用弱激光作为治疗源,这种波长称“人体窗口波”,照射到人体不会产生任何损伤,采用地地激光可以改善表浅部位地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地吸收和消散,能消除组织水肿和减少创面渗出,能缓解局部循环障碍所引起地疼痛和减弱肌张力,能改善组织营养从而促进肉芽和上皮生长,使损伤修复更快.激光能够穿透人体达,能够有效地修复深层部位地损伤,促进和地合成.照射到穴位上能够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行气活血和平衡阴阳等作用,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病保健地目地.不仅保留了针灸治疗地效果,还具有无痛、无菌、安全、易控、可调等特点,相对于传统针灸来说所治疗疾病地范围更广.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激光针灸仪升级以后,于年月日拿到了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地国械准字号民用医疗器械.也是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金桥重点推广工程和重点保护品牌.现在在全国地各个体验店里都有这个仪器,吴博士健康园来赣州已经年多时间了,从去年推出激光针灸治疗仪以来,使有地人已经超过人,很多人都是用针灸仪治好了腰椎间盘突出、前列腺等这些疾病.(像, 举例).所以伯伯阿姨也可以坚持来治疗,看看这个针灸仪能不能把伯伯阿姨地病治好,我相信只要坚持就一定我会好地.另外,一些疾病地穴位我们都会慢慢地告诉伯伯、阿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经络导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研究摘要】经络导平治疗仪是近些年来骨伤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一种比较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依据中医的经络和阴阳学说,并且结合现代生物电子运动平衡理论,而研制出的中医现代化治疗设备。
其通过超强刺激、超导激活,以达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从而治愈疾病。
临床上运用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报道较多,且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本文就经络导平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经络导平;腰椎间盘突出症;特点【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1-0083-021.经络导平仪的治疗特点临床上常用的ZDZ-3型经络导平治疗仪采用连续可调高压、单向、低频、极短作用时间(ms级)的矩形脉冲电波, 以类似指针的电级, 逐步加强脉冲能量作用于病情反映强烈的穴位, 这种治疗方法的机制还在于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交叉反应;其导入物理作用的大小和方向与生物全息律在人体经络经穴上的病理表现及病患的轻重程度相关。
这类电子治疗仪不仅具有治疗功能, 又具有诊断功能, 且能追踪患者的病变康复过程, 故具有研究仪器的价值。
它无疑是一种多功能有前途的医用电子仪器[1]。
该仪器是依据中医的经络和阴阳学说,并且结合现代生物电子运动平衡理论,而研制出的中医现代化治疗设备。
其通过超强刺激、超导激活,以达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从而治愈疾病。
导平治疗仪起源于针灸,但其不仅具有针灸的特点和疗效,也兼具推拿的功能。
它是对针灸和推拿两者结合的提高和发展,具有无针无痛、无创伤、无副作用等特点,能让广大医务工作者方便掌握。
2.经络导平治疗腰突症的临床特点2.1 患者年龄相对年轻,治疗疗效往往越好杨磊[2]等人对经络导平治疗的临床观察,20-40岁,疾病痊愈30例,好转4例,41-60岁,痊愈43例,好转7例,61-74岁,痊愈4例,好转2例,说明年龄小者效率更高。
姚爱德[3]采用手法整复配合经络导平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24例患者,其中大多为16-36岁的青壮年运动员,有效率高达100%,治愈20例,占83.3%,好转4例,占16.7%。
世界上第一台“经络导平仪”的诞生
用什么方法来调理人体生物电子运动,使之阴阳恢复平衡呢?
兄弟俩开始了艰苦的试验和探索。
他们利用节假日和体息时间,找文献、查资料、潜心研究、努力攻关。
政关的目的是,寻找和选择一种高效,高能、易操纵、无损伤的现代物理手段,去替代古老针灸的原始机械能,通过对人体经络穴位的施治,让病变肌体尽快恢复生物电子运动的平衡。
他们省吃俭用,依靠微薄的工资,买器材、搞调研、做实验。
分别选择声、光、热、磁、电等众多的物理能量进行比较,并采用现代科学仪器,将音频、超声波、激光、红外线、短波、微波、超短波,贴磁,旋磁等不同的能源输出,作用于人体的经穴,分别通过动物或人体实验在临床上进行对比和感受。
无数个日日夜夜,无数次承受实验,从春到夏,从秋到冬,终于成功的发现与人体穴位直接导通,能形成强电流回路的高压电脉冲效果最好。
1971年,第一台“机械触点式”模拟导平仪制作成功,他们用机械的方式使得瞬间脉冲最高电压可达400V。
1972年“机电触点式”实验导平仪制成并临床试用,最高脉冲电压可达600V,第一例临床病人的实验也告成功,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疗效,这给了谢氏兄弟极大的鼓舞。
高电压能治意顽症,这是全世界没有人敢想、更没有人敢做的最新尝试,能不能再提高电压?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C医用电气设备安全通用要求的国际标准规定:“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医疗仪器,输出的最高电压不得大于500V°,可是,现在已经是600V了,已经稍有了突破,为什么不能继续突破呢?经过不停探求,1973年,实用电子管线路导平仪试制成功,最高脉冲电压达1000V,仪器是研制出来了,可这么高的电压,人不能承受怎么办?显然第一个被做实验的人,只
能像以前一样,是发明者本人。
为了防止万一,兄弟俩已经事先向家属做好了口头遗。
实验在紧张、认真而细心地进行着。
为了安全,在做完手的实验后,再做躯干,最后做头。
把人体各个不同部位的不同感受和极限资料都作了详细的记录。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可能自残的直接人体实验,也是为了对仪器的临床安全使用及日后的改进和提高所做的第一次实验,这类实验,实际上也一直没有中断过。
每一次新品的改进和提高,都是由发明人自己亲身尝试。
1974年,实用晶体管线路导平仪终于试制成功,临床应用后,治愈了不少典型病例。
1976年10月“四人帮”倒台,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为了把这一新的科技成果普及于世,谢氏兄弟,于1977年1月,在《科学普及》杂志上公开发表了《高电压、低频率电子治疗仪》和《冻疮的特效疗法》两篇由发明人谢景安(教授),谢景平(高级工程师)亲自署名的文章。
并在文章中正式公布了品体管线路导平仪的全部电路,从此,“导平仪”这个神秘的中医现代化医疗仪器的专门技术,已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
导平仪经过“机械触点式”、“机电触点式”到“电子管式”再到“晶体管式”,6年里虽然跨了三大步,但还都是实验型的,其实验案例的疗效也确实是喜人的。
197年3月,在上海华山电讯站,谢氏兄弟开始正式研制实用的准备进入市场的P型经络导平治疗仪。
商品与实验品不一样,它不仅要提供产品规范的性能参数,还要保证使用寿命和充分的安全指标,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废寝忘食,实验、失败、再实验、再失败,直至最后胜利。
1977年6月DP-2型导平仪正式投产,1978年8月这第一代导平仪在广州通过专家鉴定,其最高脉冲电压已达1500V。
从此,导平治疗仪作为商品真正进入市场,填补了国内外高电压医疗仪器的空白。
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动物实验充分证明,将数千伏超高电压用脉冲的方式直接运用
于人类医学的治疗领域,不仅安全可靠,而且还能治愈许多疑难病症。
这是中国人在医学上创造的奇迹。
1977年12月谢氏导平仪荣获“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第一次被正式载入“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册”。
六年的艰苦奋斗和努力,终于得到了党和人民的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