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临床观察_0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的临床应用分析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可以使肺泡在呼气末保持一定的压力,避免肺泡发生萎陷问题,起到有效改善通气与换气功能的作用。
对于新生儿来说,如果一旦出现了呼吸困难、两肺充气不良的问题时就可以应用CPAP,适应症主要包括新生儿湿肺、早产儿呼吸暂停或者是早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等。
CPAP 作为一种鼻塞法,能够起到有效减少机械通气的作用,是一种适宜于应用在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呼吸支持技术。
标签: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临床应用对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来说,无论是其肺容量还是功能残气量都非常小,致使患儿特别容易产生呼吸困难、呻吟、呼吸衰竭等问题。
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指的就是为有自主呼吸的患儿在其整个呼吸中,为其吸气与呼气提供一定的正压,增强功能残气量,确保在呼气的状态下呼吸道与肺泡处于扩张的状态,避免发生肺泡萎陷的问题,以此来增强肺顺应性以及通气/血流比值(V/Q)。
如果在患病早期就使用CPAP还能够有效避免气管插管。
它的简便性也使其成为在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最普遍应用的呼吸管理技术[1]。
1.CPAP的适应症及其临床应用分析1.1CPAP的适应症第一,患儿胸部X线所显现出的弥散性透亮度不高,呈现出多发性肺不张、肺水肿、支气管充气征等问题;第二,在FiO2>0.4-0.5的基础上,Pa(O2)<6.67kPa,Pa(CO2)<7.33kPa的情况;第三,患儿有自主呼吸,但是存在呻吟、呼吸频率加快、发绀、三凹征的问题。
1.2CAPA的临床应用1.2.1NRDSNRDS,即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是由于早产儿PS缺乏而引发的肺顺应性能降低,继而引发肺泡萎陷问题,Pa(O2)降低以及功能残气量的降低。
将CPAP应用其中,可以促使肺泡的稳定扩张,增加肺功能残气量,起到改善氧合的作用[2]。
对于NRDS不甚严重的患儿来说,可以先使用CPAP,压力控制在0.38-0.59kPa左右,或者根据病情的要求进行相应调整,但是最高不宜超过0.78kPa。
新生儿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术
一、护理评估
观察患儿皮肤颜色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二、护理措施
1、在患儿肩下垫一小毛巾,使颈部伸展,气道开放。
2、观察机器上显示的呼气末正压是否与设置值一致,若低于设置值,应注意观察管道连接是否紧密,患儿嘴巴张开时压力无法维持,应设法使患儿嘴巴闭合。
3、及时添加无菌蒸馏水至湿化瓶中,避免干吹。
4、每 4 小时翻身一次。
5、做好口腔、鼻腔护理。
口、鼻分泌物较多时给予吸痰,吸痰动作应轻柔,
避免损伤鼻腔粘膜。
6、保护鼻中隔,可用红霉素眼膏涂于双侧鼻腔及鼻翼周围。
7、观察患儿是否出现腹胀,若出现腹胀,应定时给予胃肠减压,并使胃管开放以利气体的排出。
8、观察呼吸困难是否改善,血氧饱和度是否在正常范围。
三、健康指导要点
向家长讲解病情,告知目前的情况和使用 CPAP 的目的。
四、注意事项
1、每连续使用四小时,应清理患儿的鼻腔,停 10 分钟,防止鼻黏膜损伤。
2、如压力指示为零,可能为鼻塞漏气、脱落、扭曲,应重新固定。
3、压力显示指针无波动,提示鼻腔堵塞,及时清理。
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障碍的护理分析与效果引言新生儿呼吸障碍是指新生儿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鼻塞式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它通过给予持续正压气流来维持新生儿肺部的通气和通气的一种治疗方法。
本文将对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障碍的护理分析与效果进行探讨。
一、新生儿呼吸障碍的临床表现及危害新生儿呼吸障碍主要包括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窘迫、呼吸衰竭等。
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呼吸急促、气促、鼻翼扇动、胸腔呼吸运动加强、呼吸困难等。
新生儿呼吸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会导致严重的呼吸衰竭,甚至威胁生命。
二、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障碍的原理和作用鼻塞式CPAP是通过使用面罩或鼻塞对患者进行通气治疗。
它通过提供固定的连续正压气流,有效地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防止呼吸机械性闭塞,增加肺泡内气体的残留量,改善持续性解剖性通气,从而起到稳定和改善呼吸功能的作用。
三、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障碍的护理要点1. 定期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
2. 注意观察气道分泌物,定期进行气道抽吸,保持呼吸通畅。
3. 保持患儿面罩或鼻塞的固定性和密封性,确保正压气流的有效传递。
4. 定期更换面罩或鼻塞,保持清洁卫生。
5. 配合给予营养支持和感染控制,提高患儿的免疫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四、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障碍的效果1. 改善呼吸功能:鼻塞式CPAP能够持续性地维持正压通气,有效改善新生儿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困难,促进肺泡通气和气体交换。
2. 降低呼吸机械性支持的需求:鼻塞式CPAP治疗能够减少患儿对呼吸机械性支持的需求,减轻机械通气对患儿呼吸功能的干扰。
3.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鼻塞式CPAP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肺不张、支气管肺炎等,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结语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障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改善呼吸功能、减轻机械通气的需求、预防并发症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效果。
布地奈德与固尔苏配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段景辉;李剑芳;官素玲【期刊名称】《中国处方药》【年(卷),期】2015(13)2【摘要】目的:研究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与固尔苏配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4月~2014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2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0例。
针对对照组给予固尔苏混合液气管内滴入配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固尔苏重复使用情况及并发肺炎情况。
结果治疗后1 h及6 h研究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痊愈病例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肺部感染及重复使用固尔苏病例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与固尔苏配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显著,能降低患儿不良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有利于患儿康复。
【总页数】2页(P37-38)【作者】段景辉;李剑芳;官素玲【作者单位】韶关市始兴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广东韶关512500;韶关市始兴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广东韶关512500;韶关市始兴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广东韶关5125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配合猪肺磷脂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观察 [J], 李兰;范娟;胡怡萍;李茂军;陈丽娜;陈昌辉2.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J], 覃惠玲3.固尔苏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6例分析 [J], 钱向明;李花;李陶4.不同剂量固尔苏联合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 [J], 吕钊旭;李炜;李忠良5.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气管内使用固尔苏的插管配合体会 [J], 赵孟磊;孙蕾;李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的临床疗效。
方法抽取在2010年5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呼吸困难患者,将他们随即的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
研究组患者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头罩吸氧及药物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情况以及血气分析结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50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6例,占12%,对照组50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13例,占26%,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气分析结果较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新生儿呼吸困难;临床观察
新生儿呼吸困难在临床上指新生儿呼吸增快,大约在60次/min,同时伴有胸骨上窝、肋间隙、剑突下吸气性凹陷以及呼气时呻吟的一种症状[1]。
引起新生儿呼吸困难的原因主要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酸中毒以及低血糖等,严重影响了新生儿的身心健康,甚至威胁生命。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是临床上一种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方法,通过改善患者的呼吸情况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我院就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的临床疗效这个课题展开研究探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在2010年5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呼吸困难患者,这100例患者中足月儿有43例,早产儿有52例,过期产儿有5例。
其中出生体重0.05),具有可对照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生命体征监护仪的全面、及时的监测,当患儿出现呼吸困难等类似的症状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
同时要提供给患儿足够的营养,维持机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保证相关器官的正常运转。
对照组患者采用头罩吸氧及药物辅助治疗即常规化的吸氧治疗。
研究组患者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首先根据患者的鼻腔大小,选择不同规格的鼻罩和鼻塞,采用专门的帽子固定好鼻罩和鼻塞。
然后初次调整FiO2为40%,按照患者的胎龄和体重设定大约6~10L/min的氧流量,对应的压力为0.29~0.58kPa之间,将吸氧FiO2调整到20%~100%的范围内,根据吸氧FiO2的大小适当的调整压力[2]。
整个过程中要保证患者口鼻和呼吸道的畅通,必要情况下可以进行吸痰、抽气等操作,患者的氧浓度要维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整个过程都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可以运用多巴酚等药物,并且要预防感染。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经皮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心率等进行监测,根据测得的数据分析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
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以
及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处理研究中的基本的数据都采用SPSS1
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计量的资料运用x±s表示;利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卡方值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成功后的上机时间为3.8±0.6d,对照组患者治疗成功后的上机时间为4.9±1.2d,研究组患者的上机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为:腹胀3例,视网膜病变1例,鼻腔黏膜损伤2例,占12%;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为:腹胀5例,视网膜病变3例,鼻腔黏膜损伤5例,占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气分析结果较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但是两组之间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是一种辅助患儿自主呼吸的可采用的人工通气法。
它的机理在于通过持续的氧流量产生的气道压力,将病变的肺泡打开,增加减少的气道残留量,有效的扩大了氧面积,从而达到改善氧合面积,提高肺气功能,抑制肺内分流的作用[3]。
据有关研究报道,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法的气道变化和预计值压力比较接近,波动比较小,能够有效的减少患儿的呼吸做功。
我院就对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的临床疗效展开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病症明显改善,提高患者的PaO2,氧饱和度,并且迅速纠正低氧血症,及时有效的防止了呼吸的进一步加重[4]。
我院通过研究还发现在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过程中,及早运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效果越好,控制病情的恶化以及避免通气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交叉感染[5]。
综上所述,新生儿的肺容量较小,肺泡容易萎缩,容易发生呼吸衰竭,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生存率,促进了肺泡发育,改善了肺泡的活性,降低了肺泡的堵塞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立华.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6(2):782-783.
[2]陈琪棠.持续气压正压通气在新生儿科的临床运用[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0,(6).
[3]聂涛.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OPD患者的护理问题及措施[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9,(10).
[4]兰菊红,李勇昕,蔡莹等.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53例[J].浙江实用医学,2009,(1).
[5]陈俊华,孙夫强.应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9,(2).编辑/许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