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密途径和原因
外来人员
工作人员
竞争对手
供应商、客户
第三方
接受外来人员采访、 参观、考察、实习 活动时疏忽大意。
个别机关工作人员, 违背企业意愿,擅 自将自己在业务工 作中了解到的商业 秘密泄露给外界。
竞争对手或工业间 谍窃密,包括通信、 谈话截取或窃听、 收集或盗取文件资 料废旧电脑磁盘、 办公废纸、工业垃 圾等载体。
对业务交往或经 济合作对象缺乏 防防范。在没有 适当保护的情况 下,把产品或工 艺的核心机密信 息提供给供应商、 客户、承包商、 律师和会计师等。
第三方泄密。在没 有签订保密协议的 情况下,第三方没 有义务为我们保密。
商业秘密泄密途径
SECRET
第四部分
商业保密的措施
team confidential training dynamic template team confidential training dynamic template team confidential
2、使商业秘密超出限定的接触范围,而不能证 明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
泄密途径和原因
商业秘密泄密途径
• 员工离职和业余兼职带走商业秘密 • 不忠实的员工向他人提供商业秘密 • 员工说话不慎 • 公关、广告、贸易博览会宣传资料 • 学术交流、技术研讨的演讲或资料 • 员工发表有关技术信息文章 • 出差人员对所带的资料保管不善 • 不注重废旧商业秘密载体的管理
启示:
企业在重大的商业活动中,一些高度机密的 行动计划或数据被泄漏出去,会错失很多商 机,造成重大的损失
商业秘密的定义
案例3:人员流动泄密
原XX3名技术人员王XX、刘XX、秦XX辞 职后,成立了上海XX股份有限公司,并将 “窃取”的核心技术资料卖给了XX公司的 直接竞争对手,使其通过使用XX公司的商 业秘密开发出与XX公司功能相同的产品, 2002年8月,深圳市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王 XX等三人,最终三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 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