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井建设毕业设计论文

矿井建设毕业设计论文

矿井建设毕业设计论文
矿井建设毕业设计论文

.

阳泉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生姓名:杨建勋

专业:09矿井建设

学号:090627021

指导教师:闫勇敢

所属系(部):建工系

二〇一二年五月

阳泉学院

毕业设计评阅书

题目:那户沟联营煤矿主要运输大巷施工组织设计

建工系09矿井建设专业姓名杨建勋

设计时间:2012 年3月5日~2012 年 5月10日

评阅意见: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职务:

20 12年月日

阳泉学院

毕业设计答辩记录卡

建工系09 矿井建设专业姓名杨建勋

答辩内容

记录员:(签名)

成绩评定

专业答辩组组长:(签名)

2012年月日

前言

本设计是在毕业实习的基础上,结合收集的有关资料,把原那户沟联营煤矿和乌素沟煤矿整合进行改扩建。对其中的主要运输大巷进行设计,命名《那户沟联营煤矿主要运输大巷施工组织设计》。设计依据为:

1)阳泉学院下发的《关于2012届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编制规范》和矿建教研室编制的《矿井建设专业毕业设计大纲》。

2)《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勃牛川普查外围那户沟联营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

3)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117勘探队2006年6月编制的《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勃牛川普查区东侧那户沟联营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4)鄂尔多斯市煤矿设计院2003年12月编制的《准格尔旗川掌镇那户沟联营煤矿改扩建方案设计》。

5)矿方提供的有关现状资料。

6)国家有关煤炭工业的规程规范和技术政策等。

本设计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工业场地,利用现有的主、副平硐及回风立井分别作为改扩建后的主、副井及回风井,主、副平硐位于井田中东部,位置合理便于开发全井田,工程量省,减少了矿井投资;地面设施充分利用了既有的工业场地,适度增加了地面设施;井下大巷沿主采煤层顶、底板布置,合理解决了立体交叉问题,大巷运输方式与井筒运输方式相协调;采区开拓大巷与采准巷道功能的“合二为一”,在开拓巷道两侧直接布置回采工作面,减少了生产环节及工作量;重点完善了影响本矿安全生产的煤尘爆炸、自燃发火、井下水三大自然灾害防治措施的同时,健全了其它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为全矿井的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充分利用地面已有设施,地面布置紧凑合理、分区明确、线路简捷、占地面积小。

目录

第一部分矿井基本概况 (1)

第一章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 (1)

第一节矿井概况 (1)

第二节地质特征 (7)

第二章井田开拓与开采 (16)

第一节井田境界及储量 (16)

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 (18)

第三节矿井开采 (18)

第四节井筒及井底车场 (22)

第三章地面生产系统 (23)

第一节生产系统 (23)

第二节辅助设施 (23)

第四章采区布置及设备 (25)

第一节采煤方法 (25)

第二节采区布置 (28)

第三节主要运输系统 (30)

第四节巷道掘进 (32)

第五章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 (34)

第一节总平面布置 (34)

第二节竖向设计及场内排水 (36)

第三节场内运输 (37)

第四节其它场地布置 (37)

第五节管线综合布置 (37)

第六节防洪排涝 (38)

第六章通风与安全 (40)

第一节概况 (40)

第二节矿井通风 (40)

第三节灾害预防及安全装备 (45)

第七章供电系统 (52)

第一节井上供电 (52)

第二节井下供电 (53)

第三节监控与通信 (54)

第八章给水排水 (56)

第一节给水 (56)

第二节排水 (57)

第三节室内给排水 (57)

第四节消防及洒水 (57)

第二部分巷道施工组织设计 (59)

第一章设计依据 (59)

第二章施工准备及工程特征 (60)

第一节施工条件 (60)

第二节技术准备 (60)

第三节工程准备 (60)

第四节工程特征 (61)

第三章巷道施工 (62)

第一节施工方案 (62)

第二节施工方法 (62)

第三节凿岩方式 (63)

第四节爆破作业 (63)

第五节装、运岩(煤)方式 (65)

第六节支护 (66)

第四章巷道施工设备和辅助作业系统 (71)

第五章劳动组织与正规循环作业 (72)

第一节劳动组织 (73)

第二节循环作业图表 (73)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74)

第六章工程综合进度计划 (75)

第一节工程综合进度 (75)

第二节工程施工计划 (75)

第七章工期目标及保证措施 (76)

第一节工期目标 (76)

第二节工期保证措施 (76)

第八章安全技术管理及环保措施 (78)

第九章工程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80)

第十章主要施工设备及保证措施 (84)

参考文献 (86)

致谢 (87)

第一部分矿井基本概况

第一章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矿井概况

一·位置、交通

(一)位置

川掌镇那户沟联营煤矿位于东胜煤田勃牛川普查区东侧外围,行政隶属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川掌镇,其拐点坐标如表1-1-1所示。

表1-1-1 那户沟联营煤矿拐点坐标表

核实后煤层赋存标高为1315~1274m。

整合后的那户沟联营煤矿包括原伊东乌素沟煤矿、川掌镇那户沟联营煤矿及部分扩界区。整合前两个煤矿的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如表1-1-2所示。

表1-1-2 那户沟联营煤矿整合前原煤矿坐标表

1-1-1。

图1-1-1

(二)交通

那户沟联营煤矿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西南部,矿区对外交通主要靠公路汽车运输。矿区距准(格尔)~东(胜)铁路西营子火车集装站9km。

曹(家石湾)~羊(市塔)公路从矿区西侧通过。井田经曹羊公路至曹家石湾约33km

与109国道相接,从曹家石湾沿109国道向西55km到达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向东北78km可达薛家湾镇。西营子火车集装站沿铁路东北至薛家湾镇与丰准铁路相接,向西至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与包神铁路相接,交通十分便利。交通位置详见交通位置附图1-1-2。

二.地形地貌

井田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东北部,鄂尔多斯高原为内蒙古高原主体部分之一。受黄河支流向源侵蚀的影响,井田内地形切割剧烈,“V”字形冲沟十分发育,呈树枝状分布,属典型的侵蚀性丘陵地貌类型。

井田总体位于峁梁之上,四周被沟谷切割和包围,地形十分复杂。最高点位于井田中部的峁顶之上,海拔标高+1387m;最低点位于井田东南边界与那户沟交界之处,海拔标高+1251m;高差136m。区内一般标高+1316~+1360m,相对高差40m左右。

三.河流水系

井田位于东胜煤田区域性分水岭“东胜梁”南侧,井田四周沟谷属于纳林川的上游。纳林川位于井田东侧,为黄河支流。上述沟谷除纳林川常年有溪流之外,其余均为季节性干谷。

四.气候条件及地震

(一)气候条件

本区属半沙漠、干旱~半干旱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温度6.2℃,最高温度为38.8℃,最低温度为-30.9℃,年降水量277.7~544.1mm,平均401.6mm。年蒸发量为1749.7~2436.2mm,为年降水量的5倍。区内风多风大,平均风速2.3m/s,最大风速可达20m/s。无霜期短,一般165d,冰冻期195d,最大冻土深度1.5m。

矿井通风设计-毕业论文

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综合实训报告 题目:矿井通风设计 专业班级: 设计人: 指导人: 20XX年X月XX日

目录一、矿井通风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5 (一)矿井基建时期的通风 5 (二)矿井生产时期的通风 5 (三)矿井通风设计的内容 6 (四)矿井通风设计的要求7 二、优选矿井通风系统7 (一)矿井通风系统的要求7 (二)确定矿井通风系统8 三、矿井风量计算8 (一)矿井风量计算原则8 (二)矿井需风量的计算8 1.采煤工作面需风量的计算8 2.掘进工作面需风量的计算11 3.硐室需风量计算13 4.其他用风巷道的需风量计算机14 四、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15 (一)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原则15 (二)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15 五、矿井通风设备的选择16

(一)主要通风机的选择17 六、概算矿井通风费用21

前言 通风是关系到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确保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要做到随矿井生产变化即时进行通风系统改造与协调,严格控制串联通风,强化局部通风管理,杜绝局部通风机无计划断电,做到通风系统正规合理、可靠、稳定.

矿井通风设计是整个矿井设计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周密考虑,精心设计,力求实现预期效果。 第一章矿井通风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矿井通风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建立一个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的矿井通

风系统。矿井通风设计分为新建或扩建矿井通风设计。对于新建矿井的通风设计,既要考虑当前的需要,又要考虑长远发展的可能。对于改建或扩建矿井的通风设计,必须对矿井原有的生产与通风情况做出详细的调查,分析通风存在的问题,考虑矿井生产的特点和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原有的井巷与通风设备,在原有基础上提出更完善、更切合实际的通风设计。无论新建、改建或扩建矿井的通风设计,都必须贯彻党的技术经济政策,遵照国家颁布的矿山安全规程、技术规程、设计规范和有关的规定。 矿井通风设计一般分为两个时期,即基建时期与生产时期,分别进行设计计算。 第一节矿井基建时期的通风 矿井基建时期的通风指建井过程中掘进井巷时的通风,即开凿井筒(或平硐)、井底车场、井下硐室、第一水平的运输巷道和通风巷道时的通风。此时期多用局部通风机对独头巷道进行局部通风。当两个井筒贯通后,主要通风机安装完毕,便可用主要通风机对已开凿的井巷实行全压通风,从而可缩短其余井巷与硐室掘进时局部通风的距离。 第二节矿井生产时期的通风 矿井生产时期的通风是指矿井投产后,包括全矿开拓、采准和采煤工作面以及其他井巷的通风。这时期的通风设计,根据矿井生产年限的长短,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1)矿井服务年限不长时(大约15至20年),只做一次通风设计。矿井达产后通风阻力最小时为矿井通风容易时期;矿井通风阻力最大时为困难时期。依据这两个时期的生产情况进行设计计算,并选出对此两个时期的通风皆为适宜的通风设备。 (2)矿井服务年限较长时,考虑到通风机设备选型,矿井所需风量和风压的变化等因素,又需分为两个时期进行通风设计。第一水平为第一期,对该时期内通风容易和困难两种情况详细地进行设计计算。第二期的通风设计只做一般的原则规划,但对矿井通风系统,应根据矿井整个生产时期的技术经济因素,作出全面的考虑,以使确定的通风系统既可适应现实生产的要求,又能照顾长远的生产发展与变化情况。 矿井通风设计所需要的基础资料如下:

矿井提升机毕业设计

摘要 矿井提升机是沿井筒提升煤炭、矸石、升降人员、下放材料的大型机械设备。它是矿山井下生产系统和地面工业广场相连接的枢纽,故要求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其成本和耗电量也比较高。因此本次在矿井提升机选型设计中, 主要是根据所给参数确定矿井提升设备,包括选择提升容器、钢丝绳、提升机、卷筒及校核提升能力,并经过多方面的技术经济比较,结合矿井的具体条件,做到设计切合实际。保证提升机的选型及其的,确定具有经济安全合适的提升系统。 矿井排水是通过排水泵经过管路把井下的水排到地面,保证正常生产。本次设计主要是通过计算,设计从中央泵房把水从立井中的管路排放到地面。 矿井通风是采矿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井下各工作地点都有良好的通风,有足够的新鲜空气,使其中有毒,有害,粉尘不超过规定值。矿井通风在矿业工程中占重要地位。通风机分为轴流式和离心式,本次设计中主要是做到对通风机有合理的选型。 关键词:矿井提升机矿井排水矿井通风选型设计

绪论 本设计选题根据是解决煤矿矿井生产中的提升;排水及通风问题。 矿山提升设备是矿井运输中的非常重要设备,占有特殊地位,是井下与地面联系的主要工具。矿井提升机是矿山运输中的主装式交-交变频提升机。后者主回路和磁场回路均采用电力电子器件,实现变频和整流。由于采集设备,是井下与地面联系的重要工具。矿井提升机又是矿山最大的固定设备之一,它的耗电量占矿山总耗电量的30~40%。电力电子技术较早就用于矿井提升机的传动,并且发展迅速,从60年代的模拟控制SCR-D直流提升机发展到目前最先进的同步机内用交流电机,没有电刷问题,提升机容量可以大幅度增加,例如南非帕拉波矿井内装式提升机电机功率达6300kW。我国东欢坨、大雁、陈四楼等矿均引进了内装式提升机。目前,全数字电力电子器件构成的国产直流提升机已占领了国内市场,并开始出口。但是由于我国的科技和生产水平的限制,我国的矿井提升机还有很大一部分需要依赖于进口发达国家的设备。矿山提升机是大型固定机械之一。矿山提升机从最初的蒸汽拖动的单绳缠绕式提升机发展到今天的变频拖动的多绳摩擦式提升机和 双绳缠绕式提升机,经历了17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国内外经常使用的提升机有单绳式和多绳摩擦式两种形式。国产单绳缠绕式提升机有JT和JM两个系列。JT系列提升机卷筒直径为800—1600mm,主要用于井下运输提升工作;JM系列提升机卷筒直径2—5主要用于地面井口提升工作。 按提升钢丝绳(简称提升绳)的工作原理,可分为缠绕式矿井提升机和摩擦式矿井提升机两类。缠绕式矿井提升机,有单卷筒和双卷筒两种,钢丝绳在卷筒上的缠绕方式与一般绞车类似。单筒大多只有一根钢丝绳,连接一个容器。双筒的每个卷筒各配一根钢丝绳,连接两个容器,提升机运转时一个容器上升,另一个容器下降。缠绕式矿井提升机大多用于年产量在120万吨以下、井深小于400米的矿井中。摩擦式矿井提升机适用于凿井以外的各种竖井提升。提升绳搭挂在摩擦轮上,利用与摩擦轮衬垫的摩擦力使容器上升。提升绳的两端各连接一个容器,或一端连接容器,另一端连接平衡重。为提高经济效益和安全性,摩擦式矿井提升机采用尾绳平衡提升方式,即配有与提升绳重量相等的尾绳。尾绳两端分别与两个容器(或容器和平衡重)的底部连接,形成提升绳-容器-尾绳-容器(或平衡重)-提升绳的封闭环路。容器处于井筒中的任何位置时,摩擦轮两侧的提升绳和尾绳的重量之和总是相等的。一般将布置在井筒顶部塔架上的这种提升机称为塔式摩擦式矿井提升机。塔架高出地面几十米,在地震区和地表土层特厚的矿区建造井塔耗资较大。提升机布置在地

同煤集团四老沟二矿矿井新井 毕业设计说明书

( 二〇一五年六月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学校代码: 10128 学 号: 201122903013 题 目:同煤集团四老沟二矿 2.4M t /a 新井设计 姓 名: 学 院: 系 别 : 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

摘要 本次设计是大同矿区四老沟矿11#,14#煤层。该矿位于大同煤田东北端,距大同市25Km,距口泉站5.3Km。井田内有公路贯穿,交通方便。 据井田地质资料:该井田煤层平均厚度9m,经鉴定为低瓦斯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平均为瓦斯相对涌出量0.5774—1.3601 m3/t。m3/t。煤尘有爆炸危险性。煤的自燃倾向等级为易自燃。根据矿井涌水量预测,该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22.5m3/h。 设计采用主斜副立单水平开拓方式,共开掘有两个进风井(主斜井、副斜井)和一个回风井。井田共划分有七个带区,开采煤层为11#。矿井采煤方法为综合机械化开采方式,综合机械化掘进,生产区队设置有:一个综采队和两个机掘队。 矿井达产时的首采工作面位于一带区101首采工作面,该带区划分为4个条带,工作面长度为240m,推进长度为1260m,回采顺序采用后退式、回采工艺中厚煤层单一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法,采用“三八”制作业制度。采空区采用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 关键词:矿井开拓、采煤方法、综合机械化采煤、运输提升、安全生产。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the Da tong mine area four old ditch mine 14#, 11# coal seam. The mine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Da tong coalfield, from Da tong 25Km, away from the Kou Quan Railway Station 5.3Km. Ida inside the road runs through,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According to mine geological data: average thickness of 9m in the coal mine, after identification for low gas coal mine, gas relative emission amount of average relative gas emission rate 0.5774 - 1.3601 m3 / T. Coal dust explosion hazard. Spontaneous combustion tendency of coal is easy to ignite.. According to the prediction of mine water, the normal mine inflow is 122.5m3/h. Design of the main inclined side vertical single level to develop, a total of digging has two intake shaft (the main shaft and the auxiliary slope) and a return air shaft. Field is divided into seven zones, the coal mining 11#. Coal mining method for comprehensive mechanical of mining method, comprehensive mechanization tunneling and production teams is provided with: a mechanized mining teams and two machines dig team. Mine production of the first mining face in area 101 of the first mining face, the zone is divided into four, working face length to the 240m promote the length of 1260m, stoping sequence by retreating, mining technology in thick seam longwall comprehensive mechanical coal mining method, the "38" manufacturing system. The mined out area adopts all the cross - fall method to manage the roof. Keywords:Mining, coal mining method, coal mining comprehensive mechanization, transportation, safety production.

现代简约室内家居毕业设计论文

美术与设计学院毕业创作(设计)说明 类别《室内空间设计》 姓名: 学号: 作品名称: 专业/届别: 指导老师: 职称:

中文摘要 本次设计为149平的家具设计图,是表达业主一种的生活态度。现代简约家居设计,是年轻喜爱的简约而很有个性、功能性的一种设计风格,该方案所选用的设计风格为现代简约风格,就是通过对比度,和空间的明亮感给人一种温馨时尚的浪漫气息。 本次设计根据业主要求,以人为本不仅从居住的舒适性方面进行考虑,更考虑业主一天劳累奔波,通过颜色明亮让他回到家可以更快的缓解工作压力,忘却不悦越心情,符合业主的心里,摒弃一切复杂的装饰。 关键词:家居设计、现代简约风格、简约时尚 目录 摘要.................................................................................I 前言 (1) 第一章室内设计的概述 (2) 第二章设计风格与构思 (3) 设计风格 (3) 设计构思 (4) 第三章设计作品陈述 (5) 客厅设计 (5) 主卧室设计 (5) 书房设计 (6) 餐厅设计 (7)

第四章总结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10) 致谢 (15) 绪论(前言)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居住空间的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人们可以根据自身喜好充分运用各种内饰与材料来创造个性化的室内空间。 如今消费者更多追求的是环保化、个性化、简洁化的设计风格。并且追求的是一种对当今文化内涵的诠释,一种个性的表现。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环境需求在不断提高。渴望得到一种简洁大方,崇尚舒适的空间,以此来转换精神的空间。 本课题主要是通过对业主生活需求,从外型上,功能上,颜色布局和材料的选择配上合理设计,让业主业主不仅能感受到时尚现代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又能让业主感受到家的温馨和港湾,让业主能回到家感受到宽敞明亮,忘却工作上的疲惫和都市的喧哗。 第一章室内设计概述 室内设计也称为室内环境设计,室内环境是与人们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环节。室内空间是根据空间的使用情况、所处的环境和相应的要求,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设计方案,改造出功能合理、居住舒适、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室内空间环境。这一空间环境具有利用价值,更能满足人们的功能要求,也反应了历史、建筑特色等因素。环境设计不仅给我们提供功能适宜空间,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人们的生活

煤矿地面35kV变电站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本设计初步设计了煤矿地面35kV变电站的设计。其设计过程主要包括负荷计算、主接线设计、短路计算、电气设备选择、继电保护方案、变电所的防雷保护与接地等。通过对煤矿35KV变电站做负荷统计,用需用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根据负荷计算的结果确定出该站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及型号。用标幺值法对供电系统进行了短路电流计算,为电气设备的选择及校验提供了数据。根据煤矿供电系统的特点,制定了矿井变电所的主结线方式、运行方式、继电保护方案。其中35KV 侧为全桥接线,6KV主接线为单母分段。两台主变压器采用分列运行方式。并根据电流整定值以及相关数据的校验,选择了断路器、隔离开关、继电器、变压器等电气设备。 关键字:负荷计算; 变电站; 继电保护;运行方式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概述 (1) 1.1 设计依据 (1) 1.2 设计目的及范围 (1) 1.3 矿井基础资料 (1) 2 负荷计算 (4) 2.1 负荷计算的目的 (4) 2.2 负荷计算方法 (4) 2.3 负荷计算过程 (5) 2.3.1 各用电设备组负荷计算 (5) 2.3.2 低压变压器的选择与损耗计算 (8) 2.3.3 6kV母线侧补偿前总计算负荷 (11) 2.3.4 无功补偿计算及电容器柜选择 (11) 2.3.5 补偿后6kV母线侧总计算负荷及功率因数校验 . 12 3 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 (13) 3.1 变压器的选取原则 (13) 3.2 变压器选择计算 (13) 3.3 变压器损耗计算 (14) 3.4 35kV侧全矿负荷计算及功率因数校验 (15) 3.5 变压器经济运行方案的确定 (15) 4 电气主接线设计 (16) 4.1 对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16) 4.2 本所电气主接线方案的确定 (16) 4.2.1 确定矿井35kV进线回路 (16) 4.2.2 35kV、6kV主接线的确定 (17) 4.2.3下井电缆回数的确定 (17) 4.2.4 负荷分配 (18) 5 短路电流计算 (20) 5.1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20) 5.2 短路电流计算中应计算的数值 (20) 5.3 三相短路电流计算计算的步骤 (20) 5.4短路电流计算过程 (21) 5.5短路参数汇总表 (30) 5.6 负荷电流统计表 (32) 6 高压电气设备的选择 (33)

基于PLC的矿井通风机变频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系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记和致谢的部分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为获得任何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本人如违反上述声明,愿意承担由此引发的一切责任和后果。 研究生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学位论文,学校有权保存其电子和纸制文档,可以借阅或上网公布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向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并授权其保存、借阅或上网公布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对于保密论文,按保密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处理。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 ,在年解密后适用于本声明; 2.不保密 。 研究生签名: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说明书

前言 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最关键、最重要的的一个环节,它由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部分组成.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在各位指导老师,各位同学的关心和帮助下,我圆满的完成了设计工作。 本矿井设计是根据XX煤矿的原地质资料进行编写的。设计中的一些重要数据和图表都是以其地质资料、底板等高线图、综合柱状图等为依据,按照《毕业毕业设计大纲》要求进行的。 在进行设计过程中,严格依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矿井采矿设计手册》的要求计算和设计,注重加强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学习,并注重与其它课程的联系,特别是课本与规程的衔接与配合。 设计主要分为: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井田境界及储量、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井田开拓、矿井基本巷道、采煤方法和采区巷道布置、矿井通风及安全井下运输、矿井提升、矿井通风及安全、矿井排水、环境保护等。设计在内容上以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为主线,力求在阐明基础原理的基础上,密切结合矿井的条件,采用合适的开采方法进行开采,解决了设计中的各种主要技术问题。例如在方案法中对矿井的开拓方式进行多方案比较后选定,在多目标决策中阐明了井筒位置的确定问题。此外,对某些设计技术课题(井田开拓),在几种方法中,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 本次设计得到了指导老师马岳谭以及采矿工程教研室各位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在此,向各位老师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本设计的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目录 第一章矿(井)田地质概况 (6) 1.1 矿(井)田位置及交通 (6) 1.1.1交通位置 (6) 1.1.2地形地貌 (7) 1.1.3气象及水文情况 (7) 1.1.4矿区概况 (7) 1.2 地质特征 (8) 1.2.1地层 (9) 1.2.2构造 (13) 1.3 矿体赋存特征及开发技术条件 (13) 1.3.1煤层及煤质 (13) 1.3.3水文地质 (16) 1.4矿井地质勘探类型及勘探程度评价 (20) 第二章井田开拓 (21) 2.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1) 2.1.1矿井工作制度 (21) 2.1.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1) 2.2矿井境界及储量 (22) 2.2.1井田境界 (22) 2.2.2资源/储量 (22) 2.3井田开拓 (23) 2.3.1工业场地及井口位置的选择 (23) 2.3.2井筒形式的确定 (24) 2.3.3井筒数目的确定 (24)

现代简约风格毕业设计论文

本次设计在设计中运用简洁的造型、明快的基调、和谐的陈设搭配,将人与家居环境融合起来,并体现现代家居生活的品质,以舒适作为室内装饰的出发点,舍弃复杂的造型和繁复的装饰,使总体空间大气、优雅而又整洁、宁静。 色彩在室内装饰中是另一个重要的元素,虽然色彩的存在离不开具体的物体,但它却具有比较形态、材质、大小更强的视觉感染力,视觉效果更直接,根据空间使用者的职业和年龄,以及空间的氛围需求选择不同的色彩,以此创造相应的室内空间个性。 在这个设计方案中现代简约风格在设计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这种风格的家居没有花哨的装修,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物件,摒弃了一切繁复的装饰。 关键词室内装饰简洁色彩 一、设计定位 本次设计的案例中没有浓烈的色彩,没有烦琐装饰的居室风格。人在其中,能获得一种解放,一种不被环境包围的释然。于是,人和家具便脱离了空间的概念和谐相处,这就是现代简约居室的魅力。 简约的居室一定不是花哨的,给人的感觉不是浓妆艳抹,而是宁静利索。简约的用色定义并不是只用单一种颜色,但是一般来讲,简约空间里的主题颜色不要超过两种,最好是一种,作为点缀的颜色面积一定要小,在整体设计中起到画龙点睛

的作用,但最好不要“喧宾夺主”。 家装提倡天然的装饰材料,没有艳丽的色彩,没有过多的修饰,整体设计横平竖直,还原材料的本体。天然石材如大理石、花岗岩等,天然木材,这些材料来源于自然,拉近了人和材料、人和自然的距离,给人一种亲切感,整体极简现代。 以自然为本、力求简洁是本案的设计定位。 二、设计过程及分析 根据以上原则,方案初步在设计初期的展开过程中,首先对原始图框进行深入的分析,划分所需的功能区域,整体地对平面设计功能做出一个结构功能划分图。 1.客厅 由此确定了整个起居室的大致功能的布置,根据人的视觉及风水学的要求,摆放家具,并留出宽阔的位子方便人的流动。 此次设计的客厅简洁大方,大气中也能透着家庭的温馨,米黄色的背景搭配黑色胡桃木的装饰体现了主人多元化的审美观。以简约为主的装饰。直接体现家庭成员利落的生活态度。仅有的一件装饰品便是墙上的装饰画,它的应用充分反映出主人的喜好和品位,并将客厅的色彩和比例元素纳入其中,整体关系协调,使客厅的气氛得到了升华。规划出一个全家人都喜欢的居家风格,让客厅成为全家人最喜欢的聚会场所,因此客厅的装饰变的尤为重要。

毕业设计(矿井通风设计)

第1章矿井概况 1.1井田地理概况 1.1.1矿井位置、范围 **煤矿位于山东省莱芜市区东南5.5km,行政隶属莱芜市莱城区高庄街道办事处管辖,地理坐标东径117°40′06″~117°45′30″,北纬36°09′11″~36°12′29″。东与西港煤矿(已关闭)、潘西煤矿为邻,西与鄂庄煤矿相接,矿区座落于高庄街道办事处南冶村附近,井田面积24.5km2。井田东以413号钻孔和-180水平东大巷经16号联线与西港矿分界,西以18号勘探线和S33和169号钻孔与卾庄矿为界,上部至煤层露头,深部至F22号断层。 1.1.2交通位置 **煤矿位于莱芜市南部郊区,地理位置优越(见图1-1),交通方便,磁莱铁路从矿区东北侧绕矿而过,矿区至颜庄火车站6.5km,矿井运输铁路在颜庄车站与磁莱线相接,莱芜市至淄博市高速公路从矿区深部通过,博(淄博)孙(孙村)公路从矿门前通过,加上市郊乡镇公路网,可谓四通八达,交通十分方便。 1.1.3气候条件 莱芜市地处泰沂山区腹地,属大陆性气候,历年最高气温42.5℃(1955年8月11日),最低气温-22.5℃(1957年2月11),月平均气温13℃~36.8℃。年总降雨量550.0~810.0mm,年平均降雨713.5mm,雨季为7、8、9三个月份,日最大降雨量306.0mm(1996年7月24日),最高洪水位+180.96m(1966年7月19日)。年蒸发量1664~1927mm,平均1795.5mm。结冰期为头年的11月初至来年3月,地温地下3m 处(4月)最低温度12.3℃,最高温度(9月)19.2℃。总之,莱芜市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呈半湿润的北温带气候特色。

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毕业论文

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毕业论文 目录 前言------------------------------------------------------------------------------------------3 第一章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4第一节矿区该况-----------------------------------------------------------------------4 第二节井田地质特征-----------------------------------------------------------------5 第三节井田境界------------------------------------------------7 第二章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8 第一节采煤方法的选择------------------------------------------8 第二节回采工艺设计--------------------------------------------9 第三节设备配置-----------------------------------------16 第四节生产运输系统-------------------------------------------18 第五节通风系统-----------------------------------------------19 第六节瓦斯抽放系统-------------------------------------------21 第七节瓦斯防治-----------------------------------------------22 第八节综合防尘系统-------------------------------------------24 第九节防止煤层自然发火技术-----------------------------------25

室内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现代简约风格).

中文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在住房状况不断改善的同时,人们对室内装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装潢材料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现代人生活越来越追求时尚、舒适、环保和健康,而流行中的简约主义更体现出人们个性化的一面。本文简要的阐述和分析了三室一厅现代室内设计的新宠“简约主义风格”。 现代简约风格,简洁和实用是其基本特点,也是其基本理念。简约风格已经大行其道几年了,仍旧保持较猛的势头,这是因为人们装修时在经济、实用的同时,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品味。而简约风格不仅注重居室的实用性,而且还体现出了工业化社会生活的精致与个性,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品位。 关键词:现代时尚,简洁,实用 目录 中文摘要 (1) 引言 (3)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4) 二. 课题风格的含义 (5) 三.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5) 四. 设计方案实现 (6) 五. 设计原理 (7) 六. 设计过程 (8) 结束语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引言 有人说设计就是纯粹的艺术,张扬个性,我认为这是不全面的。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住房状况不断改善的同时,人们对室内装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装潢材料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但是如果采用不适当的装潢材料和家庭用品甚至各种电器,就很可能造成室内环境污染。 所以设计,是解决生活、行为问题。 我其实很反对室内设计做得中看不中用,我觉得不该刻意去搞什么概念,因为那不是真正地在反映我们的生活状态,离生活其实太远太远,仅仅是用来展示的。然而其实设计就像我的导师经常说的那样,就是要解决我们的生活问题,或者是行为问题,这才叫设计。

矿井通风设计毕业论文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 选题序号: 1 学号: 姓名:马志敏 班级: 指导老师:

第一章绪论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矿井进、回风和工作面进、回风巷道布置形式,矿井通风路线的连接方式,以及矿井通风设施和设备等基本内容。它与矿井巷道布置和采煤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制约。 矿井通风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1、无意漏风少 2、采、掘工作面实现独立通风 3、通风构筑物设置较少、安设得当、合理 4、进风污染少 5、工作面串联少 6、矿井总风阻小,可靠性高 7、变电所必须有独立的通风系统 8、符合《规程》相关规定 第二章概况 第一节矿井概况 某煤矿井田范围走向长7.42km,倾斜宽0.66—1.47km,井田面积约8.53 km2。位于背斜南翼,为一般平缓的单斜构造,地层产状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南,倾角10-25°,一般为16°左右。矿井生产能力为90万t/a。 第二节矿井开拓方式 矿井采用中央竖井,煤层分组采区上山布置的开拓方式,单翼对角式通风。矿井通风难易时期的系统示意图见后。井田设三个井筒:主井、副井、风井。地面标高+200m。全矿井划分为两个水平,第一

水平标高-150m,第二水平标高-350m,回风水平标高+45~+50m。第一水平东西运输大巷布置在煤层的底板岩石中,距煤层30m,通过水平大巷开拓煤层的全部上山采区。矿井采用走向长壁开采方式。 第三节矿井瓦斯和温度情况 该矿是高瓦斯矿井,瓦斯涌出量较大,为安全起见,用“品”字形布置三条上山。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采煤。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断面积8.1 m2,回采工作面温度一般在21°,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的平均绝对涌出量为5.65m3/min,三四班交接时人数最多66人;掘进工作面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3.75m3/min,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18人,一次爆破炸药用量4.3kg。 第三章采区通风设计 第一节采区通风系统 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方式,利用轨道上山、运输上山进风,回风上山回风,三条上山均布置在煤层中,三条巷道都可以行人。新鲜风流从水平大巷经过轨道上山和运输上山供给采、掘工作面,污风流入回风上山巷中。回采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接风筒压入式通风方式。 第二节矿井风量计算 一、矿井需风量计算原则 1、矿井需风量应按“有里往外”的计算原则,由采掘工作面、硐室和其他用风地点的实际最大需风量总和,再考虑一定的备用风量系数后,计算出矿井总风量。 2、按该用风地点作业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不得少于4m3。 3、按该地点风流中的瓦斯、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浓度、风

采矿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一)完美版

华北科技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Project (Dissertation) of NCIST 姓名:学号: 200601014309 院系:安全工程学院 专业:采矿工程 设计题目:开滦集团吕家坨矿2.4Mt新井设计 专题:煤矿井下煤尘处理技术研究 指导老师:段绪华 2010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姓名:专业:采矿工程班级:B06-3 任务下达时间: 3 月 1 日任务完成时间: 6 月19 日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河北开滦集团吕家坨煤矿240万t/a新井设计 专题题目:煤矿井下煤尘处理技术研究 题目主要内容: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主要内容 1.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2.井田境界和储量. 3.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4.井田开拓. 5.准备方式—采区或盘区巷道布置. 6.采煤方法. 7.井下运输. 8.矿井提升. 9.矿井通风及安全. 10.矿井排水. 11.设计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专题部分主要内容: 1.专题研究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2.煤矿井下煤尘处理的原理与方法。 3.煤矿井下煤尘处理新技术研究。 4.技术应用效果。 目的要求、主要技术指标: 根据吕家坨矿提供的相关资料,本着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贯彻安全生产的原则,设计完成年产240万t新矿井设计。 应完成的主要任务: 设计说明书110~140页 井田开拓平面图1张 井田开拓剖面图1张 采区布置平面图1张 采区布置剖面图1张 采煤工作面布置图1张

主要参考文献: [1]徐永圻.煤矿开采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2] 中国煤炭建设协会.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3] 孙宝铮.矿井开采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2 [4] 徐永圻.采煤方法图集.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0 [5] 张国框.通风安全学.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6] 于学谦.矿山运输机械.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9 [7]钱鸣高,刘听成.矿山压力及其控制.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11 [8] 杨孟达.煤矿地质学.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 指导教师:段绪华教研室主任:田多

下沟矿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

下沟矿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 目录 第1章矿井地质概况 (1) 1.1 矿井位置及交通 (1) 1.1.1 交通位置 (1) 1.1.2地形地貌 (2) 1.1.3 气象及水文情况 (2) 1.1.4 矿区概况 (2) 1.2矿井地层及地质构造 (3) 1.2.1 矿井地层 (3) 1.2.2 地质构造 (5) 1.3 矿井赋存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 (7) 1.3.1 煤层及煤质 (7) 1.3.2 瓦斯赋存状况、煤尘爆炸危险性、煤的自然性及地温情况 (12) 1.3.3水文地质 (12) 1.4水文地质勘查类型 (14) 第二章井田开拓 (15) 2.1矿井境界及储量 (15) 2.1.1井田境界 (15) 2.1.2 资源/储量 (16) 2.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1) 2.2.1 矿井工作制度 (21) 2.2.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21) 2.2.3矿井设计服务年限 (21) 2.2.4 矿井生产能力的确定 (21) 2.3井田开拓 (22) 2.3.1 工业场地及井口位置的选择 (23) 2.3.2井筒形式的确定 (24) 2.3.3井筒数目的确定 (26) 2.3.4井田划分及开采顺序: (26) 2.3.5开采水平划分及水平标高的确定 (27) 2.3.6阶段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的布置 (27) 2.4 井筒 (28) 2.4.1井筒断面设计 (28) 2.4.2井筒参数确定 (31) 2.5井底车场 (31) 2.5.1井底车场形式选择及硐室布置 (31) 2.5.2井底车场线路设计 (32)

2.5.3 井底车场通过能力计算 (32) 2.6 方案比较、确定开拓系统 (33) 第三章大巷运输及设备 (37) 3.1大巷运输方式及设备 (37) 3.1.1大巷煤炭运输方式的选择 (37) 3.1.2大巷辅助运输方式选择 (38) 3.2 矿车 (39) 3.2.1矿井车辆配备 (39) 3.2.2 井巷铺轨 (40) 3.3运输设备选型 (40) 3.3.1电机车选型 (40) 3.3.2带式输送机选型 (41) 第四章采区布置及装备 (42) 4.1 采区布置 (42) 4.2采区划分 (42) 4.3采煤方法 (44) 4.3.1 采煤方法的选择 (44) 4.3.2 工作面采煤、装煤、运煤方式及设备选型 (45) 4.3.3 工作面顶板管理方式及支架选型 (48) 4.3.4 工作面的重要参数 (50) 4.4、采区巷道布置 (50) 4.5、巷道掘进与掘进机械化、 (51) 4.6、工作面设备确定 (52) 4.7 劳动组织 (53) 4.8 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55) 第五章矿井通风与安全 (56) 5.1 拟定矿井通风系统 (56) 5.1.1 确定通风方式 (57) 5.1.2 确定通风方法 (57) 5.1.3 采区通风 (58) 5.1.4 工作面通风系统 (58) 5.1.5 矿井通风网络 (59) 5.2 矿井通风容易与困难时期的通风阻力计算 (59) 5.3 计算矿井总风量 (62) 5.3.1 回采工作面需风量确定 (63) 5.3.2 掘进工作面需风量确定 (65) 5.3.3 其它需风量确定 (65) 5.3.4 矿井总风量的确定 (66) 5.4 矿井通风设备的选型 (66) 5.4.1 通风机所需风量、负压计算 (67)

鹤岗矿业集团峻德煤矿240万吨年新矿井设计-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本设计矿井为鹤岗矿业集团峻德煤矿240万吨/年新矿井设计,共 有2层可采煤层17#、21#。煤层工业牌号为1/3焦煤,设计井田的可 采储量20700Mt,服务年限为61a。设计采用以双立井为主的联合开拓 方式,划分两个水平,六个采区。达产时采区为一采区和二采区,各 布置一个工作面,联合布置,17#、21#层单独开采。采煤方法为走向 长壁下行垮落采煤法,采煤工艺为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工艺,顶板处理 方法为全部垮落法。 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采区通风系统为轨道上山和运输上山进风,回风上山回风,采煤工作面采用“U”型上行式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压入式通风,矿井容易时期设计需风量为139 m3/s,困难时期设计需风量为146m3/s。进而选出矿井主要通风机型号为BD NO-22,电动机型号为YB355M2-8,且对矿井所需通风构筑物进行布置。 关键词:通风设计矿井通风系统通风阻力

Abstract The design of mine for Hegang Junde Coal Mining Group 2,400,000 tons / year of new mine design, a total of 2 coal seam layer 17 #, 21 #. Industrial grade coal is 1 / 3 coking coal, the design of mine recoverable reserves of 20700Mt, length of service for the 61a double shaft design combined to open up the way, divided into two levels, six mining area. Mining area at the middle of a mining area and the second mining area, the layout of a face, a joint arrangement, 17 #, 21 # layers separate mining. Mining methods to falling down a long wall coal mining law, mining technology for integrated mechanized top coal caving technology approach for the entire roof falling Act. Mine ventilation for partition type, the method of taking the type of ventilation, ventilation systems for the mining area and transport up the mountain track up the mountain into the wind, to wind up the mountain back to the wind, coal face using "U"-type upstream ventilation, the use of heading face pressure-in ventilation, mine design to be easy to time the wind was 139 m3 / s, designed to be a difficult time for the air flow 146m3 / s. Elected to the main mine fan model BD NO-22, the motor model YB35M2-8,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mine ventilation required to set up their equipment. Key words :ventilation design mine ventilation system ventilation resistance

矿井通风设计毕业论文

矿井通风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第一章、矿井通风设计的容与要求 (一)矿井基建时期的通风·6 (二)矿井生产时期的通风··6 (三)矿井通风设计的容··7 (四)矿井通风设计的要求··8 第二章、优选矿井通风系统 (一)矿井通风系统的要求··11 (二)确定矿井通风系统··11 (三)采区通风系统优化布置··11 (四)新型通风设施··12 第三章、矿井风量计算 (一)矿井风量计算原则··13 (二)矿井需风量的计算··13 第四章、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 (一)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原则··14 (二)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15 (三)通风设施及防止漏风和降低风阻的措施 (8) 第五章、矿井通风设备的选择

(一)矿井通风设备··18 (二)主要通风机的选择··18 第六章、概算矿井通风费用 (一)吨煤通风成本··22 (二)通风电费··22 (三)矿井通风系统评价··23 结束语··24 参考文献··25 第一章矿井通风设计的容与要求 矿井通风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建立一个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的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通风是指将空气输入矿井下,以增加矿井中氧气的浓度并排除矿井中有害的气体。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是:供给井下足够的新鲜空气,满足人员对氧气的需要;冲淡井下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保证安全生产;调节井下气候,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了使井下风流沿指定路线流动分配,就必须在某些巷道建筑引导控制风流的构筑物即通风设施,它分为引导风流和隔断风流的设施。

新建大型矿井通风系统以对角式、分区式为主,改扩建的生产矿井以混合式为主。 《矿井通风》共分为10个情境,容包括矿井主要有害气体防治、矿井风流的能量及其变化规律、矿井通风阻力、矿井通风动力、掘进工作面通风、采煤工作面通风、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风量调节、矿井通风设计等。 矿井通风设计一般分为两个时期,即基建时期与生产时期,分别进行设计计算。 1.1矿井基建时期的通风 矿井基建时期的通风指建井过程中掘进井巷时的通风,即开凿井筒(或平硐)、井底车场、井下硐室、第一水平的运输巷道和通风巷道时的通风。此时期多用局部通风机对独头巷道进行局部通风。当两个井筒贯通后,主要通风机安装完毕,便可用主要通风机对已开凿的井巷实行全压通风,从而可缩短其余井巷与硐室掘进时局部通风的距离。 1.2 矿井生产时期的通风 1.2.1矿井生产时期的通风是指矿井投产后,包括全矿开拓、采准和采煤工作面以及其他井巷的通风。这时期的通风设计,根据矿井生产年限的长短,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1)矿井服务年限不长时(大约15至20年),只做一次通风设计。矿井达产后通风阻力最小时为矿井通风容易时期;矿井通风阻力最大时为困难时期。依据这两个时期的生产情况进行设计计算,并选出对此两个时期的通风皆为适宜的通风设备。 (2)矿井服务年限较长时,考虑到通风机设备选型,矿井所需风量和风压的变化等因素,又需分为两个时期进行通风设计。第一水平为第一期,对该时期通风容易和困难两种情况详细地进行设计计算。第二期的通风设计只做一般的原则规划,但对矿井通风系统,应根据矿井整个生产时期的技术经济因素,作出全面的考虑,以使确定的通风系统既可适应现实生产的要求,又能照顾长远的生产发展与变化情况。 1.2.2矿井通风设计所需要的基础资料如下: 矿井地形地质图;矿岩游离二氧化硅(矽)、硫、放射性物质及瓦斯和有害气体的含量;煤岩自然发火倾向性;煤尘爆炸性;矿区气候条件,包括年最高、最低、平均气温、地温、地热增深率及常年主导风向等;矿岩容重、块度、松散系数、含泥量及粘结性;矿区有无老窑旧巷及其所在地点和存在情形;矿井年产量、服务年限、开拓系统、回采顺序、开采方法;产量分配和作业布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