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_第十一章_专利法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666.50 KB
- 文档页数:52
专利法第十一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一、条文内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二、主旨:本条是关于专利权人对其专利产品或专利方法所享有的专有权的规定。
三、条文释义:一、专利权是一种排他性的或称独占性的权利,即专利权人对其专利产品或者专利方法的“实施”享有专有权。
何为专利法所称的专利的“实施”,本条对此作了界定:1.关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实施。
按照本法有关规定,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因此,发明可以涉及产品和方法两个方面,而实用新型则只涉及产品而不涉及方法。
如果一项专利是关于产品(及其改进)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则该专利的实施就是“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的行为;而如果一项专利是关于方法(及其改进)的发明,则该专利的实施就是“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
显然,方法专利的实施范围要相对大于产品专利的实施范围,这也被称为“对专利方法的保护延及产品”。
当然,仅仅是延及“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在本次专利法修改中,根据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即TRIPS)第二十八条的有关规定,在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实施行为中增加了“许诺销售”(offering for sale)的规定,从而使我国的专利制度与国际知识产权制度接轨。
所谓许诺销售,是指通过在商店内陈列或在展销会上演示、列入销售征订单或拍卖清单、列入推销广告或者以任何口头、书面或其他方式向特定或非特定的人明确表示对其出售某种产品意愿的行为。
知识产权--专利法知识产权专利法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其中,专利法作为知识产权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鼓励创新、保护发明创造、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专利法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它是一套规范和保护发明创造的法律制度。
当一个人有了新的技术、产品或者方法的构想,并通过一定的实践和努力将其实现,这个成果就有可能成为一项专利。
而专利法就是要确保发明者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独占其发明带来的利益,同时也要平衡社会公共利益,促进技术的传播和应用。
专利法赋予了发明者一系列的权利。
首先是独占权,这意味着在专利有效期内,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任何人都不得实施其专利,例如生产、销售、使用专利产品或者使用专利方法。
这种独占权为发明者提供了经济上的激励,鼓励他们投入时间、精力和资源进行创新。
其次是许可权,专利权人可以通过许可他人使用其专利来获取收益。
此外,还有转让权,专利权人可以将其专利转让给他人,实现专利的价值。
那么,什么样的发明创造可以获得专利呢?这就涉及到专利法中的专利授予条件。
一般来说,要获得专利,发明创造必须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新颖性要求该发明创造在申请专利之前没有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物上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
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创造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实用性则是指该发明创造能够在工业生产中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
申请专利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
首先,发明者需要准备详细的专利申请文件,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等。
说明书要清楚、完整地描述发明创造的技术内容,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实施。
权利要求书则要明确界定专利的保护范围。
然后,向专利管理部门提交申请,并缴纳相应的费用。
接下来,专利管理部门会对申请进行审查,包括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
形式审查主要检查申请文件的格式、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实质审查则要对发明创造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进行评估。
知识产权法知识点一、知识产权法概述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创造或体现智力劳动成果时所享有的专有权利,是维护创新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律工具。
知识产权法是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主要包括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和商业秘密保护法等。
二、专利法知识点专利法是保护发明创造的一种重要法律保护手段。
以下是专利法的主要知识点:1. 专利的定义和要件:专利是指对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或其改进等创造性成果的独占性权利。
专利的要件包括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2.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是根据专利申请中的权利要求来确定的,权利要求应明确而具体。
3. 专利权的限制:专利权并非无限制的,根据法律规定,专利权会受到合理使用、反垄断以及公共利益等方面的限制。
4. 专利申请和保护的程序:专利申请需要经过审查和授权程序,申请人需要提交申请文件、进行实质审查,最终获得专利授权。
三、商标法知识点商标法是保护商品和服务商标权益的法律体系。
以下是商标法的主要知识点:1. 商标的定义和要件:商标是用于区分商品和服务来源的标志,主要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颜色、声音等。
商标的要件包括区别性、非功能性和可识别性。
2. 商标的保护范围:商标权的保护范围是根据商标的注册类别和商品/服务的相关性来确定的,商标注册人可以享有专有权利。
3. 商标的期限和续展:商标的保护期限为10年,商标注册人可以在保护期限届满前续展注册。
4. 商标的异议和无效宣告:商标的注册可能会遭到他人的异议或无效宣告,必要时需要进行相关的诉讼程序。
四、著作权法知识点著作权法是保护文学、艺术、科学等著作权益的法律保护手段。
以下是著作权法的主要知识点:1. 保护对象和要件:著作权可以保护文字、音乐、美术、建筑、摄影、电影等各种表达形式的作品。
著作权的要件包括原创性和具体表现形式。
2. 权利的内容和保护范围:著作权人可以享有复制、发行、展览、表演等权利,保护范围根据法律规定和著作的表达形式来确定。
第十一章 专利法概述1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专利法的历史与发展1.专利法的起源(1)13世纪,英国皇家开始以特许令的方式奖励在技术上有创新,并且为社会带来利益的人们。
其奖励方式是,由英王颁发诏书对新近的发明或者新引进英国的技术授予在一定期限内的垄断权。
(2)15世纪,地中海沿岸的贸易交往已日趋发达,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许多国家开始着手建立保护新技术的法律制度。
1474年威尼斯城邦共和国元老院专利法的起源 专利法的历史与发展专利法的发展近代中国有关专利的法律思想和制度中国专利制度 民国时期的专利制度 新中国专利制度以法律的手段实现对技术实施的垄断 专利制度的特征以书面的方式实现对技术信息的公开自然权利说报酬说专利制度的有关假说 契约说发展经济说 专利法概述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
(3)1624年颁布、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之一的英《垄断法案》,以取代原有的英王依其个人喜好而授予特权的制度。
《垄断法案》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专利法,各国纷纷效仿,建立了各自的专利制度。
2.专利法的发展(1)19世纪专利法的发展一度在欧洲的一些地区出现倒退现象,专利法所授予的权利是一种在外在形式上具有垄断性的权利,故被斥为恶法。
(2)专利法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在那些坚持实施专利制度的国家得到了验证,那些没有实施专利制度的国家在国际贸易和人才竞争方面渐渐地感到了劣势,所以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施专利制度的国家数量仍然在缓慢地增加。
(3)20世纪,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创立了一套发明人证书制度,依照这种制度,发明人一旦获得了发明人证书,国家将给予发明人在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奖励,但该发明的权利却归国家所有,该发明的实施亦由国家掌控。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由于市场的要求,东欧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相继恢复专利制度的实施,进而废止了发明人证书制度。
(4)在西方国家,进入20世纪后对于专利制度本身的存在已经不再成为争议的焦点,但对于专利权的效力以及保护的力度的强弱,实践中却存在不同的做法。
专利法的定义与作用专利法的定义:专利法是国家制定并公布实施的,用于保专利法的作用护发明创造专利权,鼓励发明创造,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律规范。
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维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发明创造,激发社会创新活力;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规范专利申请、授权、保护和管理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01专利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保护发明创造、鼓励技术创新、维护公共利益等原则。
02专利法的主体内容包括专利权的授予、专利权的保护、专利权的实施与许可等。
03专利法的相关制度包括专利申请、审查、授权、无效宣告等制度,以及专利代理、专利信息管理等制度。
专利法的体系结构专利法的历史与发展古代专利制度的起源01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出现了类似专利制度的萌芽。
现代专利制度的形成0215世纪至17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工业革命的到来,现代专利制度逐渐形成。
中国专利制度的发展03中国自清朝末年开始引入专利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专利法律体系。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专利保护力度,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01发明创造性02外观设计创新性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不属于现有设计;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外观设计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专利权的授予条件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和权利要求书等文件。
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该外观设计的图片或者照片以及对该外观设计的简要说明等文件。
申请文件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专利申请文件后,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本法要求的,自申请日起满十八个月,即行公布。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早日公布其申请。
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日起三年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随时提出的请求,对其申请进行实质审查;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请求实质审查的,该申请即被视为撤回。
00226知识产权法[2010年版]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第二节知识产权的性质与特征第三节知识产权的概念与体系第二编著作权第二章著作权概述第一节著作权概念及其特征第二节著作权法及其演进第三章著作权的主体第一节著作权主体的概念及分类第二节著作权的原始主体——作者第三节著作权的继受主体——其他著作权人第四节特殊作品的著作权主体第四章著作权的客体第一节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围第二节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第三节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第五章著作权的内容第一节著作人身权第二节著作财产权第三节著作权的取得和期限第六章邻接权第一节邻接权概述第二节出版者的权利第三节表演者的权利第四节音像制作者的权利第五节广播组织的权利第七章著作权的限制第一节合理使用第二节法定许可使用第三节强制许可使用第八章著作权的利用第一节著作权的转让第二节著作权许可使用第三节著作权合同第四节著作权的质押第九章著作权的管理第一节著作权行政管理第二节著作权集体管理第十章著作权的保护第一节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第二节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第三节著作权纠纷的处理第三编专利权第十一章专利权概述第一节专利与专利权第二节专利法与专利制度第十二章专利权的客体第一节发明第二节实用新型第三节外观设计第四节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第十三章专利授权条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发明、实现新型的专利授权实质条件第三节外面设计的专利授权实质条件第十四章专利权的取得第一节专利申请权第二节专利申请人第三节专利申请原则第四节专利申请日第五节专利申请文件第六节中国单位、个人向国外申请专利第七节专利申请的审批第十五章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宣告第一节专利权的期限第二节专利权的终止第三节专利权的无效宣告第十六章专利权的内容与限制第一节专利权的内容第二节专利权的限制第十七章专利权的保护第一节专利权的保护范围第二节专利侵权行为第三节对专利侵权行为的处理第四节专利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第四编商标权第十八章商标制度概述第一节商标概述第二节商标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商标权的概念与内容第四节商标权的取得、归属及终止第十九章商标注册第一节商标注册的概念和原则第二节商标注册的条件第三节商标注册的申请第四节商标注册的审查与核准第二十章注册商标争议的裁定第一节商标注册无效的补正第二节注册商标争议的裁定第二十一章注册商标的续展、转让和使用许可第一节注册商标的续展第二节注册商标的转让第三节注册商标的使用许可第二十二章商标管理第一节商标管理概述第二节商标使用的管理第三节商标印制的管理第二十三章商标权的保护第一节商标权保护概述第二节商标侵权行为的概念和种类第三节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第二十四章驰名商标的特别保护第一节驰名商标概述第二节驰名商标的特别保护第三节我国驰名商标保护制度第五编其他知识产权第二十五章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第一节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概述第二节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法律保护第二十六章商业秘密权第一节商业秘密权概述第二节商业秘密权的法律保护第二十七章地理标志权第一节地理标志权概述第二节地理标志权的法律保护第二十八章植物新品种权第一节植物新品种权概述第二节植物新品种权的法律保护第二十九章商号权第一节商号权概述第二节商号权的法律保护第三十章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不正当竞争第一节不正当竞争行为概述第二节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不正当竞争及其法律规制第六编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第三十一章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及相关国际公约第一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与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概述第二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理下的主要国际条约第三十二章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知识产权协定》第一编总论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2.将一切来源自知识活动领域的权利概括为“知识产权”,最早见于17世纪法国法学家卡普佐夫观点,后为比利2.广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地理标志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各种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简介引言:专利法是一国立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为中国在专利领域提供了全面的法律保障和规范。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一、专利法的定义和意义专利法是一种知识产权法,旨在保护发明者的创造成果,鼓励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
它通过授予发明者专有权利,使其能够合法享受他们的创造成果,并在一定时间内对其进行垄断利用。
二、专利权的取得和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发明创造性的技术解决方案、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技术所生成的发明,符合法定条件时可以申请专利。
专利权包括权利人对其发明的独占权力,可以防止他人在专利权范围内未经许可的使用、生产、销售和引入市场。
三、专利申请和审查流程在中国,专利申请是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审查和登记的。
申请人需要通过具体的流程和程序,提交详细的专利申请文件,包括申请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图纸等。
专利局将对申请进行审查,包括技术审查和法律审查环节。
申请人必须满足专利法规定的要求,如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
四、专利权的保护期限和维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限分别为10年和15年。
专利权的保护期限属于独家权利,专利持有人可以享有专利权,以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许可、转让和许多其他方式进行使用或处置。
五、专利的侵权行为和维权措施专利权的侵权是指他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实施专利权范围内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对专利权的侵权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规定了专利权人的维权措施和救济途径,如警告函、诉讼和索赔等。
六、国内外专利之间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允许通过国际合作和协议,获得外国专利申请和保护权利。
法律也明确了国内外专利之间的关系,规定了专利权人在国内外申请和使用专利时的权益和义务。
结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为创新者提供了重要的保护和支持。